❶ 十大基金公司哪十大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經過兩年的發展,目前管理的資產規模已超過百億,是近年來發展最快,表現最好的基金公司之一,在展恆2006年上半年基金公司評比中排名第一。
廣發基金公司
廣發上半年的平均收益是最高的,廣發小盤半年收益達到90.69%,在所有基金中排名第二,而廣發聚豐、廣發聚富、廣發穩健增長半年的收益率也都超過了70%,可以說是全面豐收,相對來說,廣發旗下基金的風險指標稍微偏高,但風險調整後的收益仍然是很高的,在整個上半年的行情中屬於先知先覺者。下半年的洪都航空事件給公司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但由於前期積累了較高的升幅,公司總體業績仍很優異。
國泰基金公司
國泰是上半年綜合業績排名第三的基金公司,國泰金鷹增長和國泰金馬穩健在展恆評級中都為五星級,國泰金龍精選也被評為四星級,這三支基金上半年的回報都超過了50%,國泰旗下的基金給人的最深感受就是穩健,這個跟國泰的投資理念是有關系的。
富國基金公司
富國天益價值不僅是2005年的明星,今年的業績也繼續保持了較高的水平,上半年的收益達到了77.4%,富國天利增長自成立以來的收益也達到了28.3%,上半年的收益為17.98%。
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中美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有著相當強大的研究實力和投資管理能力,旗下的景順內需增長基金今年上半年投資收益超過80%,另三隻基金,景順鼎益、景順優選股票、景順動力平衡半年收益也都超過了60%,整體表現比較均衡,景順動力平衡基金11月15日的分紅公告也刷新了國內單只基金單次分紅的最高記錄。
長盛基金公司
長盛在上半年的整體業績排名第六,其中長盛債券基金自成立以來的收益為31.9%,上半年的收益率為16.7%,這兩項指標在債券型基金中都是排名前三的,總體來說,長盛旗下的基金收益和風險指標都屬於中等,會比較適合較中庸的投資者,加入到投資組合中有時候也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鵬華基金公司
鵬華中國50上半年的收益率為70%,也是展恆評級為五星的基金,鵬華行業成長和普天收益基金的上半年回報率都超過了60%,對於三、四季度的走勢,鵬華認為可能會出現大幅的震盪,未來是可以非常樂觀的,其中看好的行業為消費相關的行業,自主知識產權類的個股以及行業領先的製造業。
華夏基金公司
公司目前管理著4隻封閉式基金、10隻開放式基金、1隻亞洲債券基金和多個全國社保基金委託投資組合,是國內管理基金數目最多、品種最全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華夏基金公司的綜合業績排名第八,華夏大盤精選這只明星基金上半年的收益率達到了91.4%,在所有基金中排名第一,同時他的VAR值只有7.73%,另外,華夏成長、華夏回報、華夏紅利增長上半年的收益率也都超過了60%。
大成基金公司
大成精選增值上半年的收益為90.2%,在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三,但是相對來說風險偏高,大成旗下的基金收益都屬於中上水平,但是風險指標都偏高一些,大成貨幣收益1.04%,在貨幣型基金中排第一。大成基金公司比較關注的行業是消費類,自主創新和資源類。
易方達基金公司
易方達策略成長的上半年收益為74.5%,單從收益上說不是特別高,但是風險指標很低,易方達策略成長和易方達平穩增長自成立以來的收益都超過了100%,體現了易方達基金公司獲取持續回報的能力。
❷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融資
上市只是旅程的開始,一個良好的管理層必須有效地處理上市後的責任,並應適時提取上市後的最高效益。 我們的成員多年來經營多家上市公司,具備豐富的經驗,我們可助您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取勝,並能依靠我們豐富的投資者關系和基金資源,為您獲得資金。
❸ 請問基金: 我需要理財,請問「太平洋六個月滾動持有債券(980003)」,它屬於中低風險。那
債券是資產配置中必不可少的資產。債券不但可以獲得6%-8%的長期收益,而且還可以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待其它資產出現機會的時候抄底買入,這樣錢可以永遠滾動。債券可謂資產配置的靈魂產品。但是它不是保本型產品,在持有的過程中會有本金波動,
一般來說,債券基金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種類,按照所投資標的劃分,債基可分為「純債基」、「一級債基」和「二級債基」。把所有的資金都用於投資債券,不買其它的,這類是「純債基」。有些債基把主要資金都投資債券,但還參與新股申購,這類是「一級債基」。有些債基會拿其它20%的權重配置股票,以追求更高的收益,這類屬於「二級債基」。純債券類基金一般收益5%左右,一級債基相應高一點,二級債基的話更高一點
❹ FOF丨FOF常見的四種產品形式
玄甲金融寫過一篇文章,介紹了按照FOF母基金運作方式及其子基金類型的角度,FOF產品分成的四種類型:包括雙重主動管理模式(AFOAF模式)、主動管理被動類基金(AFOIF)、雙重被動管理模式(IFOIF)、被動管理主動型基金(IFOAF)。事實上,按照不同的維度,FOF產品還有不同的分法。
美國FOF市場是FOF基金發展最為成熟的市場,因此,美國當前的FOF發展情況,對未來我國FOF發展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在產品形式上,如果 以管理人和基金投向作分類 ,美國公募FOF常見的產品形式可以分為以下四類,包括:
內部管理人+自有基金組合
內部管理人+市場基金組合
外部投顧+自有基金組合
外部投顧+市場基金組合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這四種產品組合模式。
1 、內部管理人+自有基金組合
我們要介紹的第一種產品形式是「內部管理人+自有基金組合」形式。在了解其形式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該組合的內涵: 內部管理人+自有基金組合,指的是所發行的FOF由自身基金公司擔任FOF管理人,並把FOF基金投向自己基金公司旗下發行的產品的模式。
採用此種產品組合形式的一般都是大型的基金公司,因為只有大型基金公司才有能力發行足夠豐富的基金,以供FOF選取。就目前而言,我們之前介紹的美國三大FOF基金公司之首的先鋒集團旗下就有足夠豐富多樣的基金,能很好地滿足FOF基金池的構建。
這種產品形式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能把費用降低: FOF基金雙重收費問題 一直是人們所詬病的地方,而採取 內部管理人+自由基金組合模式 , 可以在費用上給客戶更多的優惠 。美國公募FOF三大龍頭,包括先鋒集團、富達集團、普信集團都採用母基金零收費,僅僅收取子基金管理費的模式。
2 、 內部管理人+市場基金組合
玄甲金融第二個要介紹的產品形式是內部管理人+市場基金組合,這種形式指的是: 發行的FOF由基金公司自己擔任FOF管理人,而FOF的投資對象卻不再局限於自己的基金公司所發行產品,投資對象則是全市場的所有基金。
採取這種產品組合模式,可以在整個市場范圍內挑選到更加優質的基金,追求更加穩健甚至超額的收益,還可以避免因為內部基金隱含的道德風險。從當前市場來看,一般具有成熟優質客戶基礎的機構,多採用這種產品形式。
但是,這種產品形式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採取這種形式就很難避免雙重收費問題,因此就絕對數量而言,市場上採取這種形式的FOF,數量並不是很多。
3 、 外部投顧+自有基金組合
我們要介紹的第三種產品組合形式是外部投顧+自有基金組合形式, 採用這種形式發行的FOF投資對象是基金公司內部的基金,但FOF的設計和投資組合構建由外部的投資顧問負責。
採用這種產品組合形式的FOF基金,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如果發行公司對FOF配置能力欠缺,那麼就可以發揮外部投顧的專業配置優勢,實現互補。舉個例子,比如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旗下的全資產基金(ALL ASSET FUND),該FOF全部投資與PIMCO旗下的基金,因為PIMCO在主動管理方面能力具有天然優勢,但其戰術資產配置策略,則由外部投顧Research
Affiliates制定,因為後者在資產配置領域的專業性更為突出,這樣就結合了自由基金主動管理的優勢和外部投顧在資產配置上的優勢,強強聯合,從而為客戶創造更高的價值。
從近幾年市場發展態勢來看,這種強強聯合的方式,可以實現資源更加優化的配置,外部投顧+自有基金組合模式也受到了管理人的熱捧。 晨星數據顯示,約超過一半的FOF使用了外部投顧+自有基金組合形式。
4 、 外部投顧+市場基金組合
我們要介紹的第四種產品組合形式是外部投顧+市場基金組合形式,實行這種產品形式的公司,一般是沒有自有基金或者基金主動管理能力偏弱,資產配置專業性不突出的公司,但它們有一個特點,就是有極強的渠道優勢,比如大型銀行或者保險公司,他們資金流並不存在問題,但主動管理以及資產配置專業性方面並不凸顯。
對於銀行和保險公司而言,資金性質偏穩健,而具有雙重保險功能的FOF,具有天然的優勢。比如,富國銀行旗下的優勢絕對回報基金,全部投資於GMO管理的一隻FOF—GMO無參照基準配置基金,然後,該FOF進一步投資GMO旗下的其他基金 。通俗地講,富國銀行把FOF全部外包給了GMO。
在發展了幾十年後,美國FOF市場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並且優勢互補的FOF產業鏈。就當前市場來看,市場有產業鏈全能型先鋒集團;還有具有渠道優勢的銀行或保險公司的整合;還有晨星、GMO等這樣的專業投顧機構,產業鏈不僅細分程度高而且完整。
了解FOF產品形式,對於投資者而言,在夠買產品之時,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產品的運營模式,同時,也能為我國未來FOF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價值。畢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從而少走彎路。
❺ 誰是亞洲最大對沖基金和第二大私募基金基地
私募股權投資(PE)是指通過私募基金對非上市公司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PE會附帶考慮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兼並與收購(M&A)或管理層回購(MBO)等方式退出獲利。簡單的講,PE投資就是PE投資者尋找優秀的高成長性的未上市公司,注資其中,獲得其一定比例的股份,推動公司發展、上市,此後通過轉讓股權獲利。
私募股權國際(PEI)的一份報告根據截至2020年6月1日的五年期間的私募股權籌資總額排名,對前300家公司進行了排名,並且用圖表闡述了這五年前前十名的變化(私信我們「排名」可以領取)。我們將在本文中列舉此次排名的前十位公司。
1. BlackStone
黑石集團
Blackstone是全球投資和顧問公司,致力於提供能夠為投資者、所投資公司,及整個社會創造持久價值的解決方案。Blackstone由Stephen A. Schwarzman先生(董事長兼CEO)和Peter G. Peterson 先生(於2008年作為高級主席退任)於1985年成立。目前,黑石集團擁有1,700名員工,在全球范圍內設有24個辦事處。
黑石集團憑借持有的各種基金,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私募股權、房地產、信貸以及對沖基金投資,此外,黑石集團的獨立財務顧問業務為全球企業和政府客戶處理高度復雜和關鍵性的並購、改組、重組事宜。另外,黑石集團還向另類投資經理公司提供基金募集服務。2007年6月,Blackstone完成其首次公開發售,並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號為BX。
自2009年以來,黑石集團完成了669筆投資,盡管多起最大的並購都與房地產行業有關,但黑石也已經開始進入其他行業,包括2017年以61億美元收購醫療服務商Team Health。
2018年初,該公司進行了又一個更大的動作:以170億美元收購湯姆森路透金融和風險部門55%的股權。這成為10年來黑石集團最大的一筆收購。
2. The Carlyle Group
凱雷投資集團
凱雷投資集團(NASDAQ上市,股票代號:CG)是一家全球性另類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規模為2,120億美元,擁有339個投資基金。
凱雷於 1987 年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創立,目前已發展成為世界最大且最成功的投資公司之一,擁有 1,625 多位專業人員,在北美、南美、歐洲、中東、非洲、亞洲和澳大利亞設有 31個辦事處。
凱雷的投資人包括公共和私營退休基金、資產雄厚的個人和家庭、主權財富基金、工會和企業。凱雷憑借各類產品和地區專項基金,滿足世界最資深投資人的不斷變化的需求。
凱雷投資集團不斷尋求潛在的投資機會,並專注於投資最熟悉的行業,包括:航空、防務與政府服務、消費與零售、能源與電力、金融服務、醫葯保健、工業、基礎設施、房地產、科技與商業服務、電信與傳媒以及交通運輸等。
3. KKR
KKR集團
KKR創建於1976年5月1日,是直接投資領域的創始人,也是全球領先的直接投資管理公司。KKR以完成龐大而復雜的直接投資交易著稱,並一直致力於投資並支持在全球各行各業中占據領導地位的企業。
KKR在世界范圍內擁有一個匯集金融界、企業界精英的龐大資源網路,並一直注重通過充分利用KKR的全球資源幫助所投資企業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創造長遠企業價值。公司一貫以誠信、公平著稱,並長期保持著卓越的投資業績。
KKR的業務遍及全球,在紐約、華盛頓、舊金山、休斯敦、倫敦、巴黎、香港、北京、東京、悉尼、首爾和孟買等城市均設有辦事處。與此同時,公司致力於建立統一、團結的企業文化。
KKR專業的投資團隊以其豐富的投資經驗和管理專識,協助被投資公司的高級管理層策劃企業的長遠策略,以實現支撐戰略發展的最佳資本結構,為公司配備能夠提升其業務實力的全球性資源,並與公司管理團隊一道為股東創造價值。
4. TPG
德太資本
TPG Capital(前Texas Pacific Group)是一家私募投資公司,總部設在沃斯堡和舊金山,在全球設有17個辦事處。德克薩斯太平洋管理一系列基金,包括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公開發行股票和債券投資資金。
TPG Capital是一家美國投資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之一,專注於杠桿收購,成長資本和杠桿式資產重組。
TPG還管理專門從事增長資本,風險投資,公眾股權和債務投資的投資基金。公司投資各種行業,包括消費/零售,媒體和電信,工業,技術,旅遊/休閑和醫療保健。
TPG Capital於1992年由David Bonderman,James Coulter和William S. Price III共同創立。自成立以來,公司已在超過18個私募股權基金中籌集超過500億美元。
TPG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沃斯堡和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公司在歐洲,亞洲,澳大利亞和北美其他地區設有辦事處。
TPG Capital前身為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總資產為750億美元。
5. Warburg Pincus
華平投資集團
華平投資(簡稱華平,英文名稱 Warburg Pincus)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專注於增長型投資。成立50 多年來, 華平一直採取獨樹一幟的投資戰略,與企業家和一流的管理團隊合作,投資於成長型企業。
華平推動了美國私募股權行業的興起,並且一直是全球私募股權投資業的先驅,在中國、印度、新興歐洲國家和巴西等新興市場經濟體更是碩果累累。
華平幾十年來一直採取深入行業的投資方法,專注消費、工業和服務、能源、金融服務、醫療保健以及技術、媒體和電信等行業。
華平的投資策略的特點在於:行業精英加本地市場經驗、靈活投資於企業的各個發展階段、長線投資、聯手世界一流的管理團隊,保持華平內部、華平與被投公司、以及華平與其有限合夥人的利益協調一致。
華平管理超過440億美元的資產,涵蓋各行各業,遍布全球各地。華平已募集了17支私募股權基金,在40個國家的852家企業中累計投資了680多億美元。華平總部位於紐約,在阿姆斯特丹、北京、法蘭克福、香港、倫敦、盧森堡、模里西斯、孟買、舊金山、聖保羅和上海設有分支機構。
6. NB Alternatives
路博邁國際資產管理公司
Neuberger Berman (下稱「路博邁」) 是一家老牌的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公司創始人之一 Neuberger 在大蕭條前夕進入華爾街,1939與 Robert Berman 聯合創立了路博邁,直到1999年公司上市後才正式退休。Neuberger 在路博邁的60年成果非凡,被稱為美國共同基金之父。
2003年,雷曼兄弟作價26.3億美元收購了路博邁 。雷曼破產後,路博邁通過員工發起的股份收購計劃退市,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並延續至今。
Neuberger Berman Group LLC的總資產管理規模為3560億美元,其中包括890億美元的另類投資,其中私人股權是其中的一部分。加上承諾,替代方案的總金額增加到980億美元。
Neuberger Berman引用了30多年的另類投資經驗,在全球七個地區僱用了160多名專業人員。
7. CVC Capital Partners
CVC資本
CVC成立於1981年,在全球擁有21個分支機構,遍布亞洲、歐洲、美洲。截止2013年,CVC的管理資本量超過500.00億美元。投資者投資於CVC所管理的封閉式投資基金當中,年期通常長達十年或以上。CVC代表全球300多家企業、政府機構和私人投資者進行資本投資。多年來,CVC募集金額超過710億美元(包括CVC Credit Partners)。在私募股權業務當中,公司會通過這些基金收購歐洲、亞洲和北美企業的控股權益或重要的少數股東權益。並透過與公司管理層建立合作夥伴關系買入公司,從而推動公司發展以及創造可持續性長遠價值的各項計劃。
CVC亞太投資是1999年由花旗銀行與CVC Capital Partners共同於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的專注於在亞太區進行的投資基金管理顧問公司,由花旗銀行和CVC Capital Partners共同成立。除了花旗銀行以外,一些養老金基金也是亞太企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方。
CVC亞太投資管理的私募基金為CVC Capital Partners Asia I和CVC Capital Partners Asia II。
8. EQT
殷拓集團
殷拓集團(EQT)是國際投資巨頭銀瑞達公司(Investor AB)進行私募股權投資的載體之一。
銀瑞達總部設在瑞典的銀瑞達公司是一家在全球均設有分支機構的工業控股公司,涉足中國市場的時間可以追溯到一個多世紀前。銀瑞達目前是北歐地區最大的實業控股公司,是多家頂尖跨國企業的主要股東,旗下包括ABB、愛立信(Ericsson)和伊萊克斯(Electrolux)等多家世界五百強公司。
銀瑞達的投資領域主要包括美國、北歐和亞洲的非上市公司。截止2006年12月31日,銀瑞達的總資產凈值達160多億歐元。
9. Advent International
安宏資本
安宏資本(Advent International)成立於1984年,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自成立以來,該機構在40個國家完成了超過330項私募股權交易。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資產管理規模達430億美元。
在過去10年中,Advent在大型並購基金募集方面可以說是四處逢源,順風順水:2008年第六期基金募集66億歐元(104億美元);2012年第七期基金募集85億歐元(108億美元);2016年第八期基金募集120億歐元(130億美元)。
Advent主要關注醫療、B2C、商業、金融、通信和工業部門投資。自2009年以來,該公司平均每年有超過30起投資,包括對Worldpay(聯合貝恩資本)和TransUnion(聯合GS Capital Partners)的數十億美元收購。
2013年,該機構在中國上海成立辦公室,近幾年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比較活躍。
10. Vista Equity Partners
Vista Equity Partners私募公司
Vista在2017年格外引人注目,因為該機構在本年度5月募集了一隻110億美元的基金。與其在三年前募集的58億美元基金相比,募資額度翻了一倍。
Vista自成立以來累計募資超過310億美元,投資數量超過300起。該機構一直專注於企業管理軟體和大數據行業投資,在該領域已經是一家不容忽視的投資力量。
平均而言,自2009年以來,該公司每年完成的投資不足25起,但10億美元級的交易近年來越來越頻繁:2014到2017年間共完成11起10億美元級交易,而在2009年至2013年間,此等規模的交易只有3起。
❻ 請問基金: 太平洋六個月滾動持有債,2021年8月6日它的凈值是多少呢敬請高手賜教好嗎謝謝
太平洋證券六個月滾動持有債券是純債券型基金,屬於中低風險,最近一年的漲幅是百分之四點九六,也就是說一年前買入一萬元,現在可以掙496元的利息。不算太差,也不算太好。總體來看債券型基金裡面算是比較好的。
2021年8月6日的基金凈值是1.4848元,也就是說每份價值1.4848,昨天的基金凈值是1.4975元,也就是說昨天與8月6相比,每一份基金份額上漲了0.0127元,一萬份的凈額收益是127元,總體來說是賺錢的,相當於15000元兩個半月掙127元,轉換為年化收益,就是估算一下15000元一年大概可以掙6000元左右,10000元一年掙4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