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對股市的影響
美債利息上升會吸引全世界的美元迴流美國市場,對a 股來說是抽血效應,因此股票有可能會下跌。
② 美債下跌對美股的影響
會。
美債與美股具有蹺蹺板效應,當美債收益率上升時,大量的資金會流出股市,投資債券,就會導致美股下跌,相反,當美債收益率上升時,投資者會退出債券市場,所以是會影響的。
美債是指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美股是指美國股票泛指美國紐約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主要指標包括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准普爾500指數及納斯達克100指數,這三大股指代表著美國股票的興衰。
③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對「抱團股」有什麼影響
近期隨著美國1.9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落地,市場上的貨幣量將大大增加,流動性將得到大幅增加,企業獲取資金的機會也在增加。但是隨著國債收益率的提高,也可能會帶來新的經濟問題,那就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出現後物價就會開始上漲,我們手頭的錢也會隨之貶值,大家會把手頭的錢用於購買資產,以此來抵禦通貨膨脹。
隨著加息預期的增強,實體企業未來獲得貸款的能力就可能會受到影響,企業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去融資,減少了企業利潤的空間。從股市角度來看,上市公司收益下降,那麼股市就會提前對未來利潤下降做出反應,股票價格就會有一定幅度的調整,抱團股就有可能會出現下跌的風險。
④ 美國債務危機對股市影響有哪些影響
美國次級債危機這個蝴蝶翅膀引發的連鎖反應發酵開始,繼美國股市下跌200多點,巴西股市在一天之內下跌了約2000點。
首先,政府官員有限度地承認次級債的負面影響,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7月19日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舉行的年中經濟評估聽證會上表示,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造成的損失,估計在500億到1000億美元之間。
其次是向世界尤其是中國轉嫁風險。7月13日,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阿方索·傑克遜在北京透露此行的目的———搭上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這趟順風車,讓中國購買美國的按揭證券,這是利用人民幣緩解信貸緊縮壓力的圍魏救趙之策。
中國A股市場會面臨雙重壓力:一是資金壓力,在風險壓力下,全球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會趨於保守,投資中國的基金近期在美國有折價現象;其次是匯率升值與開放市場的壓力,除了QDII的出行外,近日最莫名其妙的一則新聞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按照新規定,保險公司境外投資總額的上限由占上年末總資產的5%上調到15%,同時投資范圍從固定收益類拓寬到股票、股權等權益類產品,估計將有3000億元保險資金可以進行海外投資。在企業尚未准備好的情況下,如此大幅提高開放的門檻,很有可能是壓力之下的產物。
拓展資料:
債務危機debt crisis是指在國際借貸領域中大量負債,超過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償能力,造成無力還債或必須延期還債的現象。20世紀80年代發展中國家受到債務嚴重困擾的局面。衡量一個國家外債清償能力有多個指標,其中最主要的是外債清償率指標,即一個國家在一年中外債的還本付息額占當年或上一年出口收匯額的比率。一般情況下,這一指標應保持在20%以下,超過20%就說明外債負擔過高。
⑤ 中國3月減持美債152億美元,這意味著什麼
中國3月減持美債152億美元,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一、我們減持美債,會導致股票價格下跌:其實我們在減持美債儲備穩定本國匯率,這通常是遭遇資金流出壓力國家的選擇之一。要知道我們中國持有可是一萬億多美元的美國政府債務,我們要是拚命的拋售,換回來的美元怎麼處理也是個巨大的問題。況且美債是我們中國持有量最多的外匯儲備,其實我們的實際收率的上升會導致逐利的資本從銀行存款和同業拆借市場流入債市,使這兩個市場的資金變得匱乏,實際利率上升,然後帶動貸款利率上升,貨幣供給減少的效應因此在各種金融資產的價格上擴展開來。說白了我們減持美債直接就可以導致美債收益率大漲股市大跌。
⑥ 美聯儲taper對股市的影響有哪些
美聯儲Taper不是賣出央行已持有的債券,只是影響相關債券的供應。這樣一來,不僅影響債市,還會影響股市。
1、美聯儲Taper對美國債市的影響
投資者開始拋售債券,導致國債價格下跌,收益率上升。預計美元指數將延續走強。從上一輪加息階段美債整體收益率走勢來看,加息預期也會導致美債收益率上升,但正式進入加息流程後,美債反而會階段性回落。
2、美聯儲Taper對美國股市的影響
美聯儲Taper提高了企業使用資金的成本,可能不利於美股的上漲。在整個Taper過程,乃至加息前,美股仍可能面臨短期的階段性調整。當前美股估值水平較高,市場對流動性的敏感性會更高,流動性緊縮可能容易帶來階段性調整。
(6)復盤美債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Taper對中國的溢出效應
2014年1月至10月,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累計收窄約30BPs至1.4%,但整體仍處於歷史較高水平,外資凈流入的月均規模為365億元。此後,隨著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中美貨幣政策走向出現明顯分歧,中美利差持續收窄並於2015年12月降至最低點55BPs,相應境外資金由凈流入轉為凈流出。
2020年以來,由於中國疫情防控積極有效,經濟修復進程快於其他國家,吸引外資大量流入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月均凈流入規模達到1800億元。
三季度隨著美聯儲政策轉向預期升溫,資本流入規模較前期明顯下降。6月與8月的外資凈流入規模分別為717億元和37億元,7月凈流出2378億元。9月外資凈流入規模回升至1330億元,但仍低於2020年以來的平均水平。外資流入規模下降的主因在於6月以來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由160BPs降至約130BPs,同時美元指數震盪走強,A股波動加劇,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較前一階段有所下滑。
不過,中美利差仍處於相對較高水平,加之中國債券市場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中國國債先後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和富時世界國債指數,有望吸引千億美元級別的被動增量資金及更多主動配置資金流入人民幣債券市場。因債市資金體量大於股市,有望發揮穩定器的作用。預計Taper導致資金外流的壓力有限、風險可控。
中國貨幣政策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的原則,重點依據國內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制定貨幣政策,美聯儲政策轉向不會直接引發國內政策的跟隨。
2014年,美聯儲實施Taper至重啟加息期間,人民銀行採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中美兩國政策取向出現階段性分化。2014-2015年,美國經濟增長形勢向好,總需求顯著改善,美聯儲逐步退出寬松政策並於2015年年末啟動加息。當時中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貨幣政策維持寬松,2014-2015年,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由4.10%下調至2.25%,人民銀行累計6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並實施4次降准。貨幣政策出現分化,導致人民幣匯率大幅調整。2015年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 6.4936,較2014年年末貶值5.77%。
⑦ 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3%對美股和國內股市的影響是什麼
這個問題對於我這個2年的股民感覺很適合呢
1. 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是衡量無風險收益率的標桿,如果這一數據處於1.5%以上,將超過標普500指數1.43%的平均股息收益率,這將引發資金從股市流向債市,資金流向的變化或導致股市下跌。
2. 以絕對估值法來說,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走勢趨向也是衡量股價紅利貼現模型(DCF)的折現率指標,當上市公司的股息分紅率固定,利潤增長率不變時,貼現率的提高會使得以DCF模型計算的股票價值降低。
3. 以相對估值法來說,3月5日美國目前10年期與2年期國債利率的利差達到1.42%的近年來新高,國債的收益率曲線越來越陡峭,這是利率將持續上漲的信號,股價=每股盈餘x市盈率,利率越高市場可接受的市盈率越低,如果每股盈餘的增長率無法壓過市盈率降低的負面影響,合理股價也將會下跌。
4. 不過上述關系並不是絕對的,比如說在經濟上行期間上市公司的股息分紅率、利潤增長率與每股盈餘增長率都會提高,如果能高過利率增長率時,即使10年期國債利率上揚,股市仍會走高,比如說在疫情前10年期國債多在1.6%以上,最高超過3%, 但股市牛市仍持續10年以上。
因此如果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是因為GDP預期上調等「積極因素」而上漲,那麼美股不會因此而面臨風險;但如果是因為通脹預期提高而上調,是股市風險擴大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