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葯品進入醫保目錄對葯企影響
法律分析:保證醫保目錄的科學性、公平性。因此臨床價值較高的葯品、對重大疾病、慢病等治療效果好的葯品,會不斷的更新到目錄,相反臨床價值低、經濟性差的葯品將被逐步淘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第三十條 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是指取得葯品注冊證書的企業或者葯品研製機構等。
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對葯品的非臨床研究、臨床試驗、生產經營、上市後研究、不良反應監測及報告與處理等承擔責任。其他從事葯品研製、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對葯品質量全面負責。
第三十一條 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建立葯品質量保證體系,配備專門人員獨立負責葯品質量管理。
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對受託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定期審核,監督其持續具備質量保證和控制能力。
② 醫葯採集為什麼會導致股價下跌
醫葯集采為什麼會導致股價下跌?
這次集采對制葯企業影響會逐漸轉正。此次集采大多數葯品品種,在這之前均是外企主導品種。在有國產替代品背景下,受集采負面影響最嚴重的是國外葯企,中國制葯企業反而是受益者。
雖然如此,但中標的多家公司近日股價並不好看。從以往中標企業來看,公司面臨不中標以及中標後產品價格下降,導致經營業績增長放緩甚至下滑的可能。總而言之,中不中都是個問題。
葯品集采是什麼意思?
葯品集采其實就是葯品集中采購的意思,是為了加強對醫療機構葯品集中招標采購的監督管理,遏制葯品購銷中可能存在的不法行為,保證醫療機構葯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規范有序進行而制定的采購規定。
醫療機構葯品集中招標采購必須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社會和輿論的監督。葯品集中招標采購當事人必須嚴格遵守醫療機構葯品集中招標采購相關法規政策和工作規范。
葯品集采有什麼好處?
有以下幾種好處:
1、葯品降價保質。具體來說,可以擠出葯價水分、減輕用葯負擔,促進葯品可及性,提高用葯質量,增強保障水平。
2、帶量采購,招采合一。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核心就是以合同形式承諾在采購周期內完成約定采購量,通過以量換價、確保使用,明確葯企市場預期,使其不必再為葯品進醫院而做各種營銷工作,降低銷售費用,真正擠掉葯價虛高空間。
3、政府組織,聯盟采購。通過制定規則、強化保障,引導企業以成本和質量為基礎開展公平競爭,持續完善以市場為主導的葯品價格形成機制。同時使得質量和療效類似的葯品「同台競爭」,避免了招標競價過程中出現的「劣葯驅逐良葯」現象。
4、改善行業生態、降成本促研發。部分企業在集采中,多個產品中選,由於采購執行度高,銷售成本大幅下降,貨款及時回籠,給了企業很大的信心,同時積極創新研發新產品,研發積極性大大提高。
5、降銷售成本、穩市場預期、促產品研發,集中采購像一根杠桿,撬動行業變革,改變了醫葯行業生態。
③ 醫葯集采對股市影響
葯品集中采購對股市的整體影響不大,主要影響的是醫葯股。葯品集中采購對醫葯股的影響,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相關企業都是受益,因為外企不會降價,相關企業可以以價格換市場份額。
【拓展資料】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大陸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北交所三個交易市場。
通過股票的發行,大量的資金流入股市,又流入了發行股票的企業,促進了資本的集中,提高了企業資本的有機構成,大大加快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股票的流通,使小額的資金匯集了起來,又加快了資本的集中與積累。
所以股市一方面為股票的流通轉讓提供了基本的場所,一方面也可以刺激人們購買股票的慾望,為一級股票市場的發行提供保證。同時由於股市的交易價格能比較客觀的反映出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市也能為一級市場股票的發行提供價格及數量等方面的參考依據。股票市場的職能反映了股票市場的性質。
股市為股票的流通轉讓提供了場所,使股票的發行得以延續。如果沒有股市,很難想像股票將如何流通,這是由股票的基本性質決定的。當一個投資者選擇銀行儲蓄或購買債券時,他不必為這筆錢的流動性擔心。因為無論怎麼說,只要到了約定的期限,他都可以按照約定的利率收回利息並取回本金,特別是銀行存款,即使提前去支取,除本金外也能得到少量利息,總之,將投資撤回、變為現金不存在任何問題。但股票就不同了,一旦購買了股票就成為了企業的股東,此後,你既不能要求發行股票的企業退股,也不能要求發行企業贖回。如果沒有股票的流通與轉讓場所,購買股票的投資就變成了一筆死錢,即使持股人急需現金,股票也無法兌現。這樣的話,人們對購買股票就會有後顧之憂,股票的發行就會出現困難。有了股票市場,股民就可以隨時將持有的股票在股市上轉讓,按比較公平與合理的價格將股票兌現,使死錢變為活錢。
④ 葯納入醫保對醫葯公司有什麼影響
法律分析:醫保部門將根據仿製葯價格水平調整該葯品的支付標准,也可以將該通用名納入集中采購范圍,如出現國家重大政策調整或葯品市場實際價格明顯低於現行支付標準的,國家醫保局將與企業協商重新制定支付標准並另行通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⑤ 醫保談判落地三家上市公司抗癌神葯入圍,抗癌葯百分百有效嗎
醫保談判是將葯品納入醫保目錄,此舉對相關葯品公司的核心價值在於「以價換量」,尤其是較為昂貴且市場容量大的抗癌葯PD-1,本次包括恆瑞醫葯、百濟神州、君實生物三家上市公司旗下產品納入醫保目錄。納入醫保目錄,將顯著提振上市公司的業績,以2020年初開始納入醫保的信達生物旗下PD-1達伯舒為例,信達生物披露的信息顯示,達伯舒在2020年前三季度內的銷售額達1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股價漲幅在納入醫保前的2019年僅為10%,2020年股價漲幅超過170%。
⑥ 醫葯納入醫保是利好股票嗎
是的。
1.醫葯是非常賺錢的,只要這些相關企業業績好,股價自然就會大漲起來,內在價值決定股票的股價高低。
2.生活當中對於醫葯成了必需品,尤其是當前的人都是亞健康人群,特別是老年人,最大的消費就是醫葯費用。
3.從二級市場分析醫葯板塊,醫葯股一直都是A股市場長線題材,必然會得到資金的炒作,醫葯股必然走牛。
⑦ 葯業股票為什麼會大跌
醫葯股集體大跌的一個原因是,機構對於第三輪葯品帶量采購即將啟動的消息持謹慎態度;對於葯企而言,雖然這個行業很賺錢,但佰葯品要進入醫保目錄,其意義值得探討。老百姓顯然希望葯品進入醫保目錄,這樣大家都用得上便宜的好葯。
但對葯企而言,衜葯品如果不能進入醫保目錄,這是一個利空,但要讓葯品進入目錄,又要讓利於民,所以這確實是一件比較矛盾的事情。知所以帶量采購導致葯品價格下跌,正是本輪醫葯股大跌的主因之一。
主要是因為醫葯股因為這幾輪集采導致了除開核酸檢測的大部分醫療公司利潤下滑,所以醫葯股股價也就出現了大幅度的調整。醫葯股裡面的醫療器械最近的走勢還不錯,其實這個板塊可以去多去關注,其他版塊的話,可以暫時緩一緩,這個賽道目前是比較擁擠的。這個時候可以去找那種比較冷門的賽道去看一看,或許那裡面會有一些投資機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⑧ 2021醫葯股暴跌真實原因
自2月下旬以來,醫葯板塊大幅下跌,許多醫葯股經歷了股價波動。
1、機構對第三輪葯品采購即將開始的消息持謹慎態度
新一輪集中徵收政策規定的葯品品種由25個增加到35個。當然,對老百姓來說,希望葯品能進入醫療保險目錄,這樣就可以用更少的錢買到。但是對於葯企來說,如果葯品進入醫保目錄,是造福於民的,但是如果不進入醫保目錄,就是負面的,所以很矛盾。機構對這件事也很敏感。
2、a股市場有了新的熱點
a股市場出現了一個新的熱點,就是超賣。最近漲幅榜單漲幅最大的是最近的大漲幅,這種情況會持續到大盤結束,因為機構的資金是用來追超賣的,醫葯的炒作會減少,醫葯系列的市場就結束了。
3、公共衛生事件逐步得到控制
對醫葯、口罩,防護服、醫療等的需求。已經大幅上漲,而醫葯股已經被風吹動,導致了良好的投機。之前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2003年的非典,期間醫葯行業備受關注。一些醫葯股,甚至是漲停,生產的壁壘極高的股票,也出現了許多牛市。但當公共衛生事件逐漸得到控制時,醫葯的炒作效果會明顯下降,醫葯市場開始調整,此時部分醫葯類股會暴跌。
(8)葯品加入醫保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11 月 18 日,國家發壟斷局正式掛牌成立,由市場監管總局下設的司局升級為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原來,反壟斷機構屬於正廳級單位,而現在屬於獨立的副部級單位。
成立當天,反壟斷局的「第一刀」砍向了醫葯行業——出台《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於原料葯領域的反壟斷指南》。
該指南劍指近來年原料葯屢禁不止的壟斷行為,今年至少有 4 家企業因此受罰——包括先聲制葯、天葯股份、先鋒葯業、寧衛醫葯,罰款金額分別為 1 億元、4402 萬元、1104 萬元、658 萬元。
原料葯領域壟斷行為多發,跟原料葯生產環節高度集中有很大的關系。據悉,中國成品葯有 1500 種原料葯,其中有 50 種只有 1 家企業取得審批資格可以生產,44 種只有 2 家企業可以生產,40 種只有 3 家企業可以生產。
壟斷之下,必然帶來價格的虛高。
⑨ 醫保談判對醫葯股的影響
對於有創新能力的醫葯公司,還有沒有採集風險的醫療消費屬性的公司,是絕對的利好的,前者是市場佔有率會更高業績更具有確定性,後者更受市場資金的追捧。有些基金只能買醫葯或者醫療股,為保證基金不回撤,會更青睞沒有採集風險的標的!
醫療股票有:
*ST恆康002219: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8.06億元,同比增長-23.85%,近三年營業收入均值為34.43億元;毛利潤7.907億元,近三年毛利潤均值為8.63億元。
002219成立於2001年,集團公司以醫療服務為核心,旗下擁有15家醫院(含在建),累計床位數近萬張;同時依託大健康產業,布局葯品,日化品、保健品等多項產業。
ST中珠600568: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7.28億元,近三年營業收入均值為6.66億元;毛利潤1.773億元,近三年毛利潤均值為1.65億元。
中珠醫療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湖北潛江制葯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18日在上海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0568),是國家眼科用葯生產基地及眼科醫葯上市公司。
英科醫療300677: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38.4億元,同比增長564.29%,近三年營業收入均值為59.39億元;毛利潤95.51億元,近三年毛利潤均值為35.15億元。
由於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一次性手套供需仍嚴重失衡,公司新訂單不斷,一直處於滿產滿銷狀態,目前部分丁腈訂單已排到今年三季度。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滬市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都要照成交金額0.02‰收取過戶費。
以上費用,小於1分錢的部分,按四捨五入收取。
還有一個很少時間發生的費用:批量利息歸本。相當於股民把錢交給了券商,券商在一定時間內,返回給股民一定的活期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