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年增值稅留抵退稅對股市的影響
穩定股市大盤
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的政策安排,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強力支撐。國常會在全國兩會結束後就推出增值稅留抵退稅具體政策措施,是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在積極財政政策方面的重要體現,也是進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完善征繳制度的有益嘗試,有助於更好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及功能定位,優化財稅政策和資金配置,讓我國企業從中進一步煥發生機活力。
留抵退稅,其學名叫」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優惠」,就是對現在還不能抵扣、留著將來才能抵扣的」進項」增值稅,予以提前全額退還。
所謂的留抵稅額,簡單可理解為當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時,即出現了留抵稅額。進項稅指的是納稅人在購進貨物、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等時候支付的增值稅額。而銷項稅,則指銷售時收取的增值稅額。一般而言,形成留抵稅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集中投資、貨物生產周期較長等。
『貳』 增值稅稅率下降有什麼影響
法律分析:增值稅稅率調整後,降低增值稅稅率可以使企業稅負減輕,一方面企業支出減少,另一方面采購原材料的成本也會隨之降低。如果增值稅稅率增加,其影響為增加了企業稅負負擔,也增加了企業支出,采購原材料成本也會相應的提高。我國近些年增值稅稅率不斷下調,大大減輕了企業的稅收負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
『叄』 降低稅率對企業有有什麼影響
降低稅率對企業有有什麼影響
稅率,是對征稅對象的徵收比例或徵收額度。稅率是計算稅額的尺度,也是衡量稅負輕重的重要標志。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降低稅率對企業有有什麼影響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基本影響
1、增值稅作為價外稅,稅率的調整對企業利潤沒有直接影響;但在企業經營當中,稅率的降低會對價格產生影響,從而影響需求,從間接會影響利潤;能否通過減稅來降低價格從而提升量取決於議價能力和行業的競爭程度。對於競爭程度較高的行業,增值稅減稅對企業的直接利好可能很有限,但間接利好對企業的影響很長遠。
2、上下游企業的稅率差對不同行業的影響不同;
3、增值稅對企業的現金流產生直接影響,並對企業的附加稅產生影響,從而影響企業的利潤;
4、受影響較大的行業:製造業、采礦業、批發零售業、租賃業等。當然所括汽車主機廠和銷售商。
合同注意事項
1、因增值稅稅率的降低,稅改前以含增值稅價格為標的簽訂的合同,在稅改後對銷售方而言獲利多些,對購進方而言獲利要少些。
2、在新政實施前,過渡期內實施的合同,如果是以含增值稅價格作為合同標的的采購事項,應盡量執行,避免稅改後執行,導致出現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減少,且購進成本增加的不利現象出現。反之,對於銷售合同,如果購進方許可,可考慮適度延後。
有可能的切換時間
1、增值稅應稅行為發生時點;
納稅人應計提銷項稅的時點;
3、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的時點;
4、參考以往增值稅改革經驗,一般會選擇第2種方法確定。
對具體業務的影響
1、預付帳款
納稅人收到的實際將於稅降後消費的貨物或服務的預付款項,是否適用於新稅率。這是一個需要明確的事項。
2、視同銷售
降稅前購入了貨物(已按老稅率抵扣了埋進項),同時這些東西在降稅後被贈送了出去,那麼在視同銷售的原則下,應如何確定稅率的問題。
3、銷貨退回
在降稅前開具了發票,發生貨銷退回需要開具紅字發票
此時沖減的稅率變化了。甚至會發生在沖減前對方是一般納稅人,在沖減後對方變為小規模等特殊情況。
同樣,供應商也會預測這對於客戶需求的影響,因為客戶很有可能將購買大量貨物的時間推遲到降低稅率以後,以享受降低的稅率。
5、定價:
對於已經在廣告宣傳中明確銷售價格的企業,可能需要考慮從降稅後調整這些已標明的價格,以便讓消費者獲得節稅的收益,否則可能會對其市場競爭力產生不利影響。
6、年度合同或價目表。
某些行業每年初都會確定一個標准價目表。在降稅這種情況下,供應商是否應該重新審視或調整這些年度價目表。
7、存貨:
企業可能面臨存貨在購進時較高稅率,在降稅後銷售時較低稅率的情況。
8、折扣:
通常情況下,價格折扣適用於抵減以後采購交易的賬單,而不是直接抵減當前的交易金額(直接抵減需要開具紅字發票)。如果企業在降稅前取得這些折扣,但用於抵減降稅後的.銷售價格,那麼該折扣的實際價值會降低。
9、采購不動產:
財稅文件規定,2016年5月1日以後取得並在會計制度上按固定資產核算的不動產或者在建工程,其進項稅應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從銷售項稅額中抵扣,第一年60%,第二年40%。如果剛好降稅跨越在這兩年中間,那麼在計算第二年的進項稅時,應適用那種稅率更為合適?那當然有利的作法是降稅前的稅率。
拓展閱讀:
降低增值稅率對企業有有什麼影響
增值稅的主體是由企業主繳納,兜兜轉轉最後由消費者承擔,增值稅降低,即企業繳納的增值稅款會減少,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是很有好處的。其實早在2018年5月份的時候,增值稅就有過一次調整,從17%調整到了16%,今年增值稅再次下調,由16%調整到13%,這對於各行各業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國的經濟的確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有很多企業為了度過這個危機,要麼就裁員,要麼就減薪。想以此來減少支出,好度過這個寒冬。
所以,增值稅降低的話,對於企業,是有一定的好處的。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壓力。
增值稅降低的弊端體現在會使國家收稅總額減少,同時對國庫收入有一定的影響,也就意味著,國家宏觀調控中運用經濟手段會有所限制。但是這種限制對國家的發展影響是極其微小的,並且國家以增加人民福祉為目標,所做的決策都是關乎人民福祉的,增加人民幸福感的,因此增值稅降低對我國的影響,是利大於弊的。
;『肆』 稅點下調會有什麼影響
法律分析: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交通運輸業、建築、基礎通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可以直接降低企業稅負,鼓勵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和擴大再生產,為企業發展增添新的動力。增值稅稅率調整後,降低增值稅稅率可以使企業稅負減輕,一方面企業支出減少,另一方面采購原材料的成本也會隨之降低。如果增值稅稅率增加,其影響為增加了企業稅負負擔,也增加了企業支出,采購原材料成本也會相應的提高。我國近些年增值稅稅率不斷下調,大大減輕了企業的稅收負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伍』 降低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
法律分析:增值稅稅率下調,對企業會產生以下影響: 如果企業的含稅銷售價格保持不變,很顯然由於稅率下調,企業的收入會增加,從而產生了增值稅影響損益的效果,同樣如果采購含稅價格不變,會增加企業的采購成本,進而影響企業銷售貨物結轉的成本,但總體上看利潤應增加,最終會增加企業所得稅稅額。 如果企業不含稅的銷售價格不變,稅率的下調,會使得含稅價格降低,進而體現消費者眼中的價格降低,假設采購的不含稅價格也不變,此時企業單位銷售毛利不變,但會因為「價格」降低,進而刺激需求,銷售數量增加,企業利潤增加,所得稅增加。 總之,無論是哪種形式,國家收的稅少了,對於企業的發展整體體現出利好的趨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三條 納稅人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
第四條 除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外,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以下簡稱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應納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後的余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因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第五條 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本條例第二條規定的稅率計算並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額,為銷項稅額。銷項稅額計算公式: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陸』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哪類股票有波動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旨在減少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的稅負壓力,有利於這兩類企業的發展,減稅效果將進一步顯現 ,所以對這兩類企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形成利好。
『柒』 增值稅稅率下調對企業有何影響
據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交通運輸業、建築、基礎通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可以直接降低企業稅負,鼓勵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和擴大再生產,為企業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表示,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等費用均為實體經濟重要經營成本,將這些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會顯著降低企業負擔,增加企業流動資金,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來源:人民網
『捌』 增值稅降稅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誠如開頭所述,減少支出、增加利潤是企業開辦的初衷。而降低增值稅稅率可以使企業稅負減輕,尤其對於製造業更是好處多多
:一方面企業支出減少,另一方面采購原材料的成本也會隨之降低。價值決定價格,成本減少,產品價格也不會過高,這更加有利於促進消費。
降低製造業企業流轉環節稅負,有利於提高企業利潤率和增加企業資本積累,企業便有足夠的資金用來創新和擴大規模,國家也會因此而不斷進步發展。
『玖』 增值稅降低有何影響
以含稅價格交易
增值稅稅率下調後,如果企業以含稅價格交易,稅負變化情況如何呢?
舉例來說,假設製造企業聞濤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聞濤公司)的購銷業務均以含稅價格計價(約定不因稅率調整而改變交易價格),原適用稅率16%,在稅率調整後適用稅率13%。
本月銷售貨物收取款項價稅合計1160萬元,購進原材料支付款項價稅合計696萬元,且當月已全部用於生產,支付運輸費用價稅合計110萬元。
在稅率調整前,聞濤公司本月不含稅銷售額=1160÷(1+16%)=1000(萬元);當期銷項稅額=1000×16%=160(萬元)。購進貨物不含稅價款=696÷(1+16%)=600(萬元),購進貨物當期進項稅額=600×16%=96(萬元);
購買服務不含稅價款=110÷(1+10%)=100(萬元),購買服務當期進項稅額=100×10%=10(萬元)。本月應納增值稅稅額=160-96-10=54(萬元)。
由於購銷業務原已約定以含稅價格交易,稅率調整後,聞濤公司本月不含稅銷售額=1160÷(1+13%)=1026.55(萬元);當期銷項稅額=1026.55×13%=133.45(萬元),較原稅率計算的稅額少26.55萬元(160-133.45)。
同時,由於購銷業務均以含稅價格計價,聞濤公司收入相應增加26.55萬元。購進貨物不含稅價款=696÷(1+13%)=615.93(萬元),購進貨物當期進項稅額=615.93×13%=80.07(萬元),較原稅率計算的稅額少15.93萬元(96-80.07),聞濤公司成本相應增加15.93萬元。
購進服務不含稅價款=110÷(1+9%)=100.92(萬元),當期進項稅額=100.92×9%=9.08(萬元),較原稅率計算的稅額少0.92萬元(10-9.08),聞濤公司成本相應增加0.92萬元。本月應納增值稅稅額=133.45-80.07-9.08=44.30(萬元)。
稅率調整後,聞濤公司較調整前少繳納增值稅9.70萬元(54-44.30),減少應納稅額比例為17.96%。
由於交易均以原約定的含稅價格計價,本次稅率降低後,向聞濤公司銷售原材料的企業,其銷項稅額(即聞濤公司的進項稅額)減少15.93萬元(96-80.07);提供運輸服務的企業的銷項稅額(即聞濤公司的進項稅額)減少0.92萬元(10-9.08);
生產、銷售貨物的聞濤公司,其銷項稅額減少26.55萬元、進項稅額減少16.85萬元,自身應納增值稅稅額減少9.7萬元。同時,聞濤公司的銷售收入增加26.55萬元,成本增加16.85萬元,稅前利潤也相應增加9.70萬元。
這就意味著,該批貨物因降低增值稅稅率而整體減少的26.65萬元增值稅稅額,最終由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的企業分別享受。
以不含稅價交易
如果購銷均以不含稅價格計價,情況則有所不同。
按照約定,聞濤公司本月銷售貨物收取不含稅價款1000萬元,購進原材料支付不含稅價款600萬元,且當月已全部用於生產,支付不含稅運輸費用100萬元,增值稅稅額均按當期適用稅率另計(遇稅率變化相應調整)。
在稅率調整前,當期銷項稅額=1000×16%=160(萬元);購進貨物當期進項稅額=600×16%=96(萬元),購進運輸服務當期進項稅額=100×10%=10(萬元);本月應納增值稅稅額=160-96-10=54(萬元)。
在稅率調整後,當期銷項稅額=1000×13%=130(萬元),較原稅率計算的稅額少30萬元(160-130),聞濤公司本月的銷售收入無變化仍為1000萬元。
購進貨物當期進項稅額=600×13%=78(萬元),較原稅率計算的稅額減少18萬元(96-78),成本無變化;購買服務當期進項稅額=100×9%=9(萬元),較原稅率計算的稅額少1萬元(10-9),成本無變化。本月應納增值稅稅額=130-78-9=43(萬元)。
稅率調整後,聞濤公司較調整前少繳納增值稅11萬元(54-43),減稅比例為20.37%。
假設聞濤公司當月生產的貨物均由某小規模納稅人(或非一般納稅人購買自用,或一般納稅人購進後用於不能抵扣進項的項目等)購買,如按原稅率計稅應支付聞濤公司貨款價稅合計為1160萬元。
但由於事先已約定是以不含稅價格計價、增值稅按當期適用稅率另計,本次稅率降低後,生產銷售貨物的聞濤公司銷項稅額減少30萬元,進項稅額減少19萬元(18+1),其自身應納增值稅額減少11萬元,收入、成本及利潤均未發生變化。
由於聞濤公司銷售貨物應計的銷項稅額(由購買方支付的稅額)減少30萬元,購買方只需支付給其貨款價稅合計1130萬元(不含稅價款1000萬元、增值稅130萬元),即減少了應支付的增值稅30萬元。
這就意味著,因降低稅率而整體減少的30萬元增值稅稅額,最終由終端購買方享受了優惠。
增值稅屬於生產環節、銷售環節產生的價外稅,在各環節中依次轉嫁,由銷售方向購買方收取,最終由終端購買使用者承擔。增值稅稅率下降,不一定能讓所有環節的市場主體都能得利,在減稅幅度既定的情況下,各相關市場主體具體的減稅效果還要看每項業務所涉及貨物(勞務、服務等)的供需關系、計價方式以及各方的議價能力。
關注後續相關政策
實務中,雖然各市場主體的購銷業務及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構成遠比上述案例復雜得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增值稅稅率降低後,國家最終徵收的稅款必然是相應減少了,至於各市場主體如何分配因降低稅率帶來的減稅紅利,則受市場地位等諸多因素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降低16%、10%兩檔稅率,可能導致適用6%稅率的企業進項稅額減少。為抵消這種影響,預計相關部門還將出台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採取加計扣除等增加稅收抵扣的一系列配套措施,這都將帶來一定程度的減稅效應。
對於外貿企業而言,按照慣例,從事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適用的16%和10%的出口退稅率,很可能也會分別下調。同時,相應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也將隨銷售方稅率降低而減少。
筆者提醒相關外貿企業,關注後續政策的出台及過渡期政策的規定。
按照現行稅制,隨同納稅人繳納的增值稅還應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附加稅費),銷售方因增值稅稅率降低而減少的應納稅額,相應還將帶來應繳附加稅費的減少。
總之,隨著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地,相關市場主體將會有更多的獲得感。
『拾』 增值稅稅率下降有什麼影響
1、增值稅主要是在物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增值部分進行征稅,過高的稅率不利於企業創新。這次增值稅減稅直接利好製造業企業,特別是高端製造與科技創新企業。2、增值稅稅率下降以及一次性退還未抵扣完的進行稅額,有助於降低製造業企業流轉環節稅負,提高企業利潤率和增加企業資本積累,為擴大生產規模和加大研發投入提供基礎。這有助於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建設製造強國,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