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京東在美國退市港股有影響嗎
京東在美國退市港股有影響
京東物流和京東健康應該都是要並表所以財務上沒有特別影響,經營方面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化。但是作為新上市公司融下來的的錢會幫助京東健康京東物流更好的發展,子公司的價值更被認可。比如如果京東健康不上市,投資者很難發現原來市場願意把這健康部分定價為一個三千八百億港元市值的公司(京東占股大概70%)。所以作為投資者可以把京東核心電商估值剝離出來。之前算過有做過下面的推算京東11/12/2020日市值一萬億元港元京東健康11/12/2020日市值3800億港元,京東占京東健康股份69%,市值約為2620億港元。達達集團(京東到家)11/12/2020日市值為100億美金,約775億港元。京東占股47%,約為364億港元京東數科(未上市)估值約為2000億+港元,京東占股36.8%,合約738億港元京東物流(未上市)估值約為400億美元,合約3100億港元,京東占股80%,合約2480億港元京東除去四大子公司股份後市值為4800億港元數字可能不是完全准確但是大概是這樣子,其實子公司上市通常會攤薄母公司在子公司的股份,但是因為上市了子公司的估值得到提升。所以作為京東的股東我是覺得把子公司拆了上市沒什麼不好的,這些子公司都是在燒錢的的階段所有需要外部資金,而且更容易幫助我了解到京東除子公司外價值有多少。同樣是個電商平台,拼多多早已經超過一萬億了,旗下並不像京東那樣通過多年投資得到這么多有價值的資產
❷ 京東股價大跌8%,系劉強東轉讓京東系股權引起,劉強東為什麼這么做
作為行業巨頭,京東的任何一絲風吹草動,都會對股市產生無法預知的影響,而劉強東作為京東的掌舵者,即便是私生活有瑕疵和黑料,也會成為京東股價大跌的誘因,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強東是在明知會導致股價下跌的前提下,毅然決然做出轉讓股權的決定,因此很有可能是受到了某種壓力的干預而不得不做出的無奈之舉。對於劉強東來說,目前的京東雖然不是行業內最好的企業,但整體來看,其發展勢頭依然是比較理想的,繼續持有京東系企業的股權,僅從商業角度出發依然是明智之舉,所以說如果不是壓力所導致,無法解釋轉讓的背後原因。
考慮到京東在業內屬於龐然大物級別的企業,劉強東作為創始人、CEO以及掌握話語權的決策者,想要全面退出並非易事,行政管理、市場拓展、業務架構以及股權分配在內的很多環節都容不得半點馬虎。當然,劉強東完全可以藉助專業團隊,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完成退出計劃,這個大背景下,不斷轉讓京東系企業股權的做法也就不難理解。
❸ 股權轉讓,股價應聲大跌超8%!,沒有劉強東的京東今後的路該怎麼走
劉強東轉讓京東部分股份,導致京東股票設置立馬下跌8%,沒有了劉強東的京東,其實也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因為對於京東現在的規模來說,一個優秀的掌舵人很重要,但是並不是說離開了誰就不轉了,企業規模已經在哪了,行業地位已經形成了。
對於消費者來說沒有太大影響,消費者只是希望京東無論換了誰,能夠保持原有對商品質量的把控,保持原有的快遞效率以及售後服務態度就好。至於誰真正去掌控這個大集團的發展,大家並不怎麼關心,有很多企業的創始人都逐漸從企業的具體經營之中出身而出,但這個並沒有影響企業的實際發展。
❹ 股票下跌對該公司有什麼影響
股價的漲跌對公司的本質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因為上市公司不是通過倒買股票來賺取利潤的,券商和保險公司等除外,公司股價漲了或跌了,公司的經營業績也不會因此而變好或變壞,公司的凈資產也不會因此而增多或減少,短期的股價漲跌是市場行為,跟公司無關。
反過來,公司本身的經營好壞卻是可以影響股價漲跌的,從長期來看,股價的漲跌最終是由公司的內在價值決定的,如果公司的經營業績持續向好,公司的內在價值就會持續增長,那股價就會漲上去,反之則最終會跌下去,直到破產清算,價值歸零,從而讓投資者血本無歸。
(4)京東股票下跌周邊股票影響擴展閱讀:
世界股史
股票至2017年已有將近400年的歷史,它伴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而出現。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資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種方式來讓公司獲得大量的資本金。於是產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態出現的,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
股份公司的變化和發展產生了股票形態的融資活動;股票融資的發展產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股票市場的發展最終又促進了股票融資活動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發展。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
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
1611年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進行著股票交易,並且後來有了專門的經紀人撮合交易。
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現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最基本的企業組織形式之一;股票已經成為大企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資者投資的基本選擇方式;股票市場(包括股票的發行和交易)與債券市場成為證券市場的重要基本內容。
❺ 如果京東股票一直在跌,那麼京東會不會倒閉
不會,股票的漲跌和公司的經營、盈利相關,但股票下跌不會導致公司倒閉,如果股票連續下跌,一般上市公司會出台相關利好或購入股票來阻止股票下跌
❻ 騰訊不再是京東第一大股東,這會對京東帶來哪些影響
騰訊減持京東股票以後,影響了京東的股價,京東的股價有了小幅度的下跌,騰訊對京東的影響力下降,騰訊也更加符合反壟斷的要求,這一次的減持對雙方都有好處。
這個世界上賺錢的行業有很多,並不是每一個行業都值得進去摻一腳,因為這樣有壟斷的嫌疑,對自身企業的發展並沒有好處。涉足領域過多,只會引起別人的忌憚,而騰訊通過這一次的減持,表明自己的投資只是為了賺錢,面對反壟斷也更有底氣,騰訊以後還會通過類似的方式減持各大企業的股票。
❼ 京東健康跌幅擴大至10%,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京東健康跌幅擴大至10%,京東健康的跌幅是由於大股東劉強東減持股票超過884萬股導致的。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在下課之前讓不少京東就業的工作人員結束了在京東的學習,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劉強東也許在退休之後也需要一定的資金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盈,於是劉強東也就在港股市場減持了自己持有的京東健康股票884萬股。不少的投資者都沒有預料到大股東會減持京東健康的股票,於是很多投資者也就在港股市場上紛紛跟風,減持必然是會導致股價下跌的,這也算是一種正常現象。
❽ 阿里騰訊美團京東股價齊跌,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阿里,騰訊,美團,京東四大互聯網巨頭,可以說是這幾天日子不好過,因為新出了一個規定,就是你們怎麼爭都沒有關系,但是現在上方的家長來了,出台了一個對於融資方式的限制。
這種融資方式被限制就是處於大的經濟環境運行的考量,因為現在國際的金融風險越來越高了,要知道美國澳洲的金融業仍然在世界范圍內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我們不可避免也會受到影響,什麼時候她們在會發生危機,那影響的可能就不是當初08年次貸危機那樣的程度了,可能會翻好幾倍,所以我們不得不防啊。
❾ 持續虧損之外,還有哪些壞消息,導致京東股價暴跌
2016年5月9日,京東公司也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財報。在「私有化回歸A股可能受挫」的消息影響下,中概股股價一片慘綠,下跌。
這其中,京東股價一度下跌9.76%。打鐵還需自身硬,京東股價暴跌,倒不是受「中概股回歸可能受挫」的影響,而是經營數據曝光後引發的市場波動。
那麼,除了一如既往的虧損之外,京東的2016年第一季度財報,還透露出哪些更壞的消息?
首先,還是得說虧損——2016年Q1,京東虧損9.098億元,去年同期為7.102億,虧損擴大,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下,虧損2.054億元,而去年同期為2.056億元。倘若以目前京東的經營數據來看,要在2016年實現單季盈利,也是機會極小。
但虧損並非股價重挫的原因——京東此次數據曝光出最為重要的是問題是:京東增速放緩,放緩,還是放緩。
2016年Q1,京東核心GMV(不含拍拍)同比增速55%,比較上一季度(2015年Q4)下滑了24個百分點,而過去四個季度中,京東核心GMV同比增速分別為92%、76%、79%、55%,下滑趨勢一目瞭然。
核心GMV之外,京東開放平台下滑趨勢更為明顯,上一季度京東開放平台GMV增速為103%,2016年Q1,增速僅為63%,下滑了40個百分點。核心GMV與非核心GMV的下滑合力之下,進一步帶了了京東收入的放緩,2016年Q1收入增長了54%,上一季度數據為66%。
從品類上來說,京東的業務也在放緩:核心電子與家電業務增速從2015年Q4的66%增速下降到了2016年Q1的54%,日用以及其他類目GMV,則由上季度的92%下降到2016年Q1的56%。
在沒有盈利的前提下,賺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倒是合情合理,只是,一旦失去增速後的京東,對於資本市場而言,它便不再吸引投資者——這也是京東股價大跌的另一個原因:京東此前最重要的投資者老虎基金等,高位套現,大幅度減持。
2015年第一季度,老虎基金持有京東15.2%股權、今日資本持有京東6.5%股權、高瓴資本持有11%,不過,根據京東公布的股權結構來看,過去一年,高瓴資本持股下降到了8.9%,減持2.1%,套現至少7億美元。而老虎基金與今日資本,已經在京東主要股東行列中消失——也就是說,老虎基金至少拋售了13%的京東股票,今日資本至少拋售了5%的京東股票。
無論是老虎基金、今日資本,抑或是高瓴資本,都是伴隨京東成長的最重要的投資者。重倉京東的投資機構,紛紛離場,悉數高位拋售京東股份,其原因究竟為何?
京東股價重挫,還有個原因,或許是便是,它與阿里巴巴電商交易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如果僅僅是比較GMV增速,或許會被表面數字所迷惑,2016年第一季度(自然年)京東實現GMV1293億,去年同期為878億,同比增長47.3%,與之對應的是,阿里電商GMV實現交易額7420億,較2015年第一季度(自然年)的6000億,增長23.7%。
如果從增速上來看,京東47.3%,高於阿里的23.7%。不過,另一組數據解讀起來卻是不一樣的:2015年(自然年)第一季度,阿里電商GMV超過京東5122億(6000-878),到了2016年(自然年)第一季度,這一差距拉大到了6127億(7420-1293)——從交易規模來說,京東越來越被阿里甩在後面。
如果只是京東對天貓,這樣的差距,也是越來越大:2015年(自然年)第一季度,天貓GMV為2190億,京東878億,京東相距天貓1312億元;到了2016年(自然年)第一季度,天貓實現GMV2930億,京東則為1293億,天貓高出京東1637億元…
即便不算入淘寶交易額,僅是天貓,也是在交易額絕對數上繼續擴大領先優勢。
截至美股收市,京東股價下跌了7.02%。
❿ 劉強東套現2.45億,拋售京東健康500萬股,對其運營會有哪些影響
劉強東套現2.45億,拋售京東健康500萬股,這對於京東健康的運營其實不會有什麼影響,畢竟劉強東目前仍然是京東健康的絕對控股大股。東而且京東健康的股價也只是微微下跌而已,股票市場是給上市公司融資用的,股票市場的股價只要不跌到一定的程度,那麼公司的信譽就還在同時公司也能夠進行正常的經營活動。
劉強東這邊才剛從京東集團的CEO位置下課,隨後劉強東又在京東健康這一目前發展得比較好的關聯公司拋售股票一共884萬股。劉強東這樣的行為讓人不解,同時也讓人議論紛紛,畢竟劉強東怎麼都不像一個缺錢的人,而且京東健康運營也沒有出狀況,劉強東這樣的行為不像是對京東健康沒有信心的樣子。實話實說,劉強東套現很有可能想要給集團別的業務注入活力,畢竟京東健康的運營沒有問題,而且京東健康所屬的健康板塊也是未來幾年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