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巴菲持復利投資的股票

巴菲持復利投資的股票

發布時間:2022-12-30 14:46:00

1. 巴菲特賺錢的訣竅有哪些巴菲特為什麼能炒股賺多這么錢

股神巴菲特的名號就算是不炒股的朋友也有很多都知道,既然被稱為股神,巴菲特賺錢的訣竅有哪些呢?這里給大家總結了巴菲特七大投資理念。
第一個,找出傑出的公司,巴菲特的第一個投資原則就是找出傑出的公司,這個原則是基於這樣一個常識,即一個經營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賴的公司,他的內在價值一定會顯現在其上市公司上,巴菲他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
第二個,少就是多,買的票越多,越可能購入一些你對其一無所知的企業,通常你對企業了解的越多,關注越深,你的風險就越低。巴菲他採用的是集中投資的策略。重倉持有少量股票。
第三個,做高概率的事件。當你堅信遇到大好機會的時候,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大舉投資,當一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的時候,你投入的越多,回報就越大,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前十隻股票佔了總量的90%。
第四個,要有耐心,不要頻頻換手,除非你有更好的投資對象,要做一個好的棒球擊球手,你必須要有好球可以打,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寧願持有現金。
第五個,不要擔心短期價格波動,既然一家企業有內在價值就一定會體現出來,問題僅僅是時間。
第六個,穩中取勝,以穩健的策略投資,確保自己的本金不受損失。
第七個,能力圈原則,投資不要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

2. 巴菲特投資公式

凈現金流貼現
想理解並使用它必須有一點財務知識作基礎
沒有人能准確地計算出一個企業的真正內在價值(即使是巴菲特),差不多就行了
最近,一直閱讀和思考巴菲特的文字。已經考完會計,第4次讀 《巴菲特給股東的信》的時候和以前的感覺大有不同。以前都停留再理解巴菲特的一些看法的層面,但是到底怎麼計算一個公司的價值,怎麼去具體判斷一個股票是否有巨大的投資價值的問題上我是糊塗的。我最近一直思考的問題就是巴菲特是怎麼計算的。巴菲特採用的是計算企業內在價值的方法,具體採用的是現金流量貼現法。

我認為巴菲特理念關鍵在於保證內在價值的相對准確性,然後通過比較內在價值和市場價值,看是否有足夠的安全空間,來決定是否購買!保證內在價值的准確性需要兩個條件。
1.優秀企業,能夠保證現金流量的穩定和增加,這是計算內在價值的關鍵!
2.能力圈:自己能夠理解的范圍,堅持只做自己理解的企業!只是計算現金流量的關鍵!

順便說下什麼是巴菲特眼中的優秀企業!應該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它是顧客需要的;2被顧客認為找不到替代品;3不受價格上的限制
我覺得中國滿足這樣條件的茅台算一個!巴菲選中的包括 可口可樂 吉列 富國銀行等。
我們不如這樣反問一下,給你100億和最優秀的管理人員,你能在可樂和酒上面打敗可口可樂和茅台嗎?這一個比較好的證明方法!

巴菲特喜歡的就是用適合的價格購買進優秀管理人員管理的優秀的穩定企業。這里有2個重點,合適的價格和優秀企業,這兩個問題是相互關聯的!巴菲特的所有關於公司的要求都是為了能夠可靠的預計企業未來可以產生的現金流量,如果沒有這一前提,計算出的企業價值將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不是優秀的企業,什麼價格都談不上合適!因為你無法確定企業的未來!巴菲特的一切理念都是為了爭取更為可靠的估值,這也是巴菲特不斷強調能力圈的原因,只有自己能夠理解的業務和企業才能夠計算出准確的現金流量!

巴菲特採用的現金流量貼現法,巴菲特認為這是一種能夠准確估計公司內在價值的方法。但是這是以計算優秀企業為前提的!
這種方法的重點問題有2個,一個就是公司現金流量,一個就是貼現率,貼現率就是無風險利率。巴菲特認為貼現率為美國30年期國債的利率。現在要解決的現金流量的問題,採用的間接法編制的現金流量的數據,一般計算中採用的是 (1)公司凈利潤+(2)折舊費用,折耗費用,攤銷費用和某些其他現金費用.但是巴菲特認為這個華爾街時興的東西並不能真實反映公司的現金流量,這樣也就無法評價公司的價值,巴菲特認為公司的現金流量應該是 (1)公司凈利潤+(2)折舊費用,折耗費用,攤銷費用和某些其他現金費用-(3)企業為維護其長期競爭地位和單位產量而用於廠房和設備的年均資本化開支。

第三點的判斷比較重要,這里設計到一個關鍵詞語「能力圈」,巴菲特只堅持做自己了解的企業。為什麼呢?前面已經說過,提高計算內在價值的准確性!只有自己了解的企業,我們才有能力准確的判斷(3)企業為維護其長期競爭地位和單位產量而用於廠房和設備的年均資本化開支。這個是基於我們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能力和分析水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下面舉例來估計巴菲特的計算過程,更多過程有待思考和研究。因為企業關於(3)企業為維護其長期競爭地位和單位產量而用於廠房和設備的年均資本化開支。我無法具體判斷,所以用企業的凈利潤代替!就是假設折舊費用和真實的發生費用相等,就是前面的費用(2)和費用(3)相當。巴菲特在1988年投資可口可樂.

以下資料來源於《沃倫巴菲特之路》羅伯特著,有修改

未來現金流量預測:1988年現金流量為8.28億美金,1988年後的10年間,以15%的速度增長(前7年實際為17.8%),正是優秀的企業性質,保證了現金流量的穩定,到第10年,現金流量為33.49億美金。從1988年後的11年起,凈現金流增加為5%.
貼現率:以1988年的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9%為標准。貼現率是個會變動的數據。
估值結果:
1988年可口可樂公司股票內在價值為483.77億美金。
如果假設現金流量以5%的速度持續增長,內在價值依然有207億美金(8.28億美金除以9%-5%),
比1998年巴菲特買入時可口可樂股票市值148億美金還要高很多!這里使用的公式和前面10年後使用的公司相同,為現金流量現值=持有期末現金現值/k-g,k為貼現率,g為增長率,該公式在k小於g時候使用。
下面對k大於g的計算進行說明,也就是增長率為15%的前10年的計算過程。11年後的計算使用上面提到的公式。
預期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估計穩定現金流 9.52 10.95 12.59 14.48 16.65 19.15 22.02 25.33 29.13 33.5
復利現值系數 0.917 0.842 0.772 0.708 0.650 0.596 0.547 0.502 0.46 0.422
年現金流量現值 8.74 9.22 9.72 10.26 10.82 11.42 12.05 12.71 13.41 14.15
現金流量總量為 112.5 億

10年後的現金流量總量為 第11年現金流量為35.17億
35.17/9%-5%=879.30億,為折現到10年底的現值。摺合為現值879.30/0.4224=371.43億
得出內在價值為483.9億,區間為207億到483.9億之間!

復利現值系數可以查表也可以自己計算,本例中 第一年為1/1.09,第2年為1/1.09*1.09以此內推!

3. 巴菲特的上市公司伯克希爾,為什麼一直不分紅

公司分紅取決於公司拿著利潤投資會不會獲取比股東投資獲得更多的回報。沒有好的回報就選擇多分紅,有好的回報就不分紅。

巴菲特作為世界股神,明顯處於分裂狀態,一邊要求投資的公司加大分紅力度,一邊是旗下哈撒韋公司長期以來一毛不拔,做鐵公雞不分紅。背後是哈撒韋公司利用利潤滾動投資,獲得超額回報,給投資者帶來良好的復利增長。

巴菲特每一年投資回報談不上豐厚,很少超過20%,不像國內基金,一年動輒翻倍收益,可是巴菲特能夠很好的控制回撤,熊市市況下,巴菲特的投資能力就充分暴露,經常也會有正收益,長期穩健投資穩健回報,憑借復利獲得幾十萬倍收益,股價接近30萬美元。

投資股票收益來自於現金分紅也就是股息率 ,也來自於股價上漲。哈撒韋公司帶給投資者的回報是股價上漲。

作為一家著名的投資類上市公司,伯克希爾公司幾乎從來沒有向股東們進行過分紅。雖說2020年股東業績不算太好,但是2019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伯克希爾哈撒韋報告了好於預期的收益和創紀錄的1280億美元現金儲備,但在這種情況下,這家公司依然沒有分紅。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和CEO巴菲特認為比分紅花錢還要好的方式是很多的。言下之意,分紅並不是最佳的回報股東的投資策略。

關鍵要點 再投資是重中之重

特別是,巴菲特更喜歡將利潤再投資於他所控制的公司,以提高其效率,擴大其范圍,創造新產品和服務,並改善公司現有的狀況。

截止2021年1月,伯克希爾公司5年平均年化回報率為14.7%。

與許多商業領袖一樣,巴菲特認為,對企業的投資比直接支付給股東具備更多的長期價值,因為公司的財務成功會給股東帶來更高的股票價值回報。

在這個理念引導之下,盡管公司擁有創紀錄的現金儲備,但只要巴菲特還在掌管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派發股息的前景就很渺茫。公司只在1967年支付了一次股息,後來巴菲特開玩笑說,做出這一決定時,他一定是在浴室里。


使用現金的三大方向

事實上,巴菲他對伯克希爾的現金使用,具有三個優先考慮的事項。這些事項分別是:1)對企業進行再投資,2)進行新的收購,3)在他覺得股票「相對於保守估計的內在價值有明顯折扣」時回購股票。比如,在2019年第三季度他就回購了7億美元的公司股票。

統計數據證實了巴菲特的這種做法是無比正確的。即,利用利潤來支撐公司的財務狀況比支付股息能給股東帶來更大的財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BRK-A在1964年到2014年間增長了超過700000%。截至2018年底,BRK-A和BRK-B的十年年化回報率均為10.94%。

即便如此,公司的股價要跑贏標普500指數依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收購的前景

目前公司運作如此成功,這樣的做法很難反駁,但一些股東確實也提出了異議。有人認為,用手中巨額現金中的一小部分進行分紅,完全可以讓股東更快樂。

當然,也有人猜測,巴菲特正准備進行一項重大收購。但截至2019年年底,公司已經有近四年沒有進行過重大收購了。

事實上,自從2000年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夭折的合並以來,還沒有哪家公司的收購交易能達到這個數字。

底線

在他寫給股東的一封著名的信中,巴菲特說,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可能會在10年或20年後開始派發股息。那一年是在2018年,當時巴菲特88歲。除非他真的長生不老,否則這意味著他對伯克希爾股東派息的回答仍然是堅定的「不」。

何時會派息?在什麼情況下才會派息?
巴菲特在2011年 4月30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11年股東大會上回答:在投資1美元而得不到價值超過1美元的回報時才會分紅派息。

巴菲特一致秉持著滾雪球的理念,巴菲特公司一直不分紅,其留存的利潤可以繼續用於巴菲特的投資。

假如巴菲特分紅,分了一個億,意味著股東得到了分紅利息,賺了一個億。但是,如果巴菲特拿這一個億去投資,按照20%的年化投資收益率,那麼一年後,這一個億就變成了1.2個億,從而促使公司股價上升。而投資人之前拿到的1個億,如果自己去理財,收益率大概率比這低,而且巴菲特也損失了這筆能夠錢生錢的金額。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巴菲特不分紅,股東也從來沒有埋怨過巴菲特,因為只要購買巴菲特的股票,長期趨勢就會一直漲,股價的差浮已經遠遠超過了分紅的收入。

只要巴菲特團隊的投資理念、選股眼光一直保持,那麼巴菲特就不會分紅。

4. 巴菲特會不會炒中國股

其實,巴菲特之前投資A股是有過賺錢的經歷,而且最著名的是投資中國石油4年賺了40億美元。這里給人帶來的反差就很大了,現在看看中國石油是什麼樣子了,多少人又折戟在中國石油上?足以見得巴菲特對市場價值研究以及時機判斷的高明之處。

巴菲特若再來中國投資A股再次盈利的幾率也很大,雖然巴菲特不喜歡做概念,但就是這種專注才讓他如此成功。一個專業又專注的人,無論在美股還是在A股或者其他市場都容易取得成功。比如當年網路概念股大爆發,但是仍然吸引不了巴菲特,這種定力只有巴菲特才有吧!最終,網路泡沫破滅多少人傾家盪產,而巴菲特持有大消費笑到了最後。

巴菲特在投資上無疑是成功的,巴菲特曾說過,「我們沒有必要比別人聰明,但是,我們必須比別人更有自製力。」因此,無論是做價值投資還是做短線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專注度,做自己最擅長的是事情。堅持做自己,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無論是巴菲特還是你都可以在A股上取得成功 。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添加關注,好運常伴!

二、這兩年巴菲特投資了中國的那些股票?

1、中石油
2、 迪 。
3、房地美。
4、伯克希爾哈 撒韋公司。
5、富國銀行 。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著名的投資商,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從事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在第十一屆慈善募捐中,巴菲特的午餐拍賣到263萬美元。
2010年7月,沃倫·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機構捐贈股票,依當前市值計算相當於19.3億美元。這是巴菲特2006年開始捐出99%資產以來,金額第三高的捐款。
2011年12月,巴菲特宣布,他的兒子霍華德會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中扮演繼承人的角色。
2012年4月,患前列腺病,尚未威脅生命。
2013年福布斯財富榜以530億美元排名第四位。
2015年3月2日,福布斯發布2015全球富豪榜。
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比爾蓋茨、卡洛斯·斯利姆、沃倫·巴菲特,財富數分別為792億美元、771億美元與727億美元。
2015年7月中旬至8月底,巴菲特所掌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投資股市方面已經至少賬面虧損了112億美元。相當於伯克希爾哈撒韋市值縮水了10.3%。
2015年美國當地時間9月29日,《福布斯》發布美國富豪400強榜單顯示,憑借620億美元財富排名美國富豪第二名,這也是沃倫·巴菲特自2001年以來的一貫排名。

三、巴菲特在中國投資股票虧損的原因是什麼

1、目前,還沒有 說 巴菲 中 國投資股票 ,所以不存在虧 損原 分析。如果真的虧錢了,有可能 是因為國內杠桿額度有限(最近剛放大,所以券商猛漲),巴菲特擅長利用杠桿操作。據新聞報道,巴菲特不買中國的股票的原因是中國的證券市場還不完善,股市只適合炒股,不是適合巴菲特選擇好一家公司後,是要收購這家公司的股份,同時要求進入管理層,參與實際的經營及目標公司的內部整合的炒股方法。
2、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的。

5. 巴菲持的股神之名是誰給封的為什麼就是因為他的股票年收益率達到30%嗎

當一個人太出眾就會有人扣上神的帽子。在股災出現,股票瘋狂下跌,敢在所有有賣出股票時買進股票需要超出常人的智慧。好像巴菲特也不認為自己是股神。我認為巴菲特在股市下跌時,用便宜的價格買進優質股票長期持有,代股市再次瘋狂上漲時賣出。用這種簡單的智慧投資讓也我佩服。比如1992年以後中國股市曾經下跌了百分之90時買進深發展或者萬科的股票到2008年上證指數達到6000點時賣出也會被人扣上股神的帽子的。2008年以後美國金融危機會股市下跌買進美國銀行股或者指數基金現在也會賺錢的

6. 巴菲特是不是炒股發家

——巴菲特

究竟要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才能成為巴菲特這樣的人物?

這么說吧,要成為巴菲特,首先你得有一對「逆天」的父母。

巴菲特的父親,霍華德巴菲特,在1929年大蕭條發生後,開了家股票交易行。要知道,那時人們剛剛經歷股市的大崩盤,無數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股市不知是多少人夜夜驚醒的噩夢。在那個「談股色變」的環境里,開了家股票交易行,這種反向操作可以說是非常需要勇氣了。霍華德知道這樣的生活很可能有上頓沒下頓,什麼時候生意失敗就得去撿破爛。於是,他讓巴菲特的母親利拉回娘家去,別跟著他挨餓。利拉也是很硬氣,果斷拒絕了這個提議,並開始節衣縮食。她脫離了教會圈子,因為輪到她提供咖啡的時候,她無力支付那29美分;無論多遠的距離,她都用步行替代坐電車,節省電車費;甚至,為了確保霍華德有吃的,她寧願自己不吃飯。不僅如此,利拉還是個數學天才。她的大腦猶如一台計算器,能夠雙手離開紙筆完成復雜計算。當利拉宣布退學和霍華德結婚時,利拉的微積分教授「啪」的一聲撂下了手中的書本,失望之情溢於言表。這一能力讓她幫助霍華德拓展業務,更讓巴菲特有了一個天生對數字異常敏感的大腦。

而霍華德在愛的鼓勵下,屢敗屢戰,人們害怕股市,他就推銷安全的股票和債券,一步步的把業務做了起來。巴菲特一家的生活終於日漸改善,給巴菲特的童年提供了一個美滿富足的成長環境。霍華德是巴菲特心目中最完美的父親,謙和、善良、正直,永遠用嚴格的標准要求自己,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這也是後來巴菲特「內部計分卡」的由來,按照自己內心的做事標准和原則作出決策,不理會外界的評頭論足。這個從父親「遺傳」來的特質,將在巴菲特未來的諸多決策中,幫助他保持清醒和堅定。然而事無完美。巴菲特父母以缺乏溫情出名,在飯桌上談論的都是政治、金錢、哲學,吃完飯後霍華德便會獨自一人去看報紙,一連看幾個小時,完全不理會其他事。後來巴菲特也原封不動地繼承了這一點。而利拉,這個總是對外人噓寒問暖,被外人看成「完美妻子和母親」的人,卻有著家族遺傳的精神病,常常會莫名地責罵她的孩子,說他們「自私自利,不知感恩,一無是處」,同樣的話甚至會說上2小時,直到把他們罵哭為止。以至於在未來的人生里,巴菲特十分恐懼見到自己的母親,甚至面對面走來,巴菲特都會刻意躲避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即便在股神家中也同樣適用。

1941年,11歲的巴菲特看到了一本書——《賺1000美元的1000招》。這很關鍵,因為這本書告訴他,如果以1000美元起家,每年增長10%,5年內會變成1600多美元,10年會變成2600美元,25年內將超過10800美元。就像雪球滾過雪道而逐漸變大的道理一樣,這是巴菲特與復利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復利把現在嫁給了未來,而11歲的巴菲特宣布,自己要在35歲前成為百萬富翁。和一般孩童妄語後不同的是,巴菲特言出必行。他從5歲時開始擺地攤兜售口香糖,11歲躍身股海,他鼓動姐姐與自己共同購買股票,他們合資買了3股「城市服務公司」的股票,每股38美元。他滿懷信心地等待出手賺錢。然而,該股不斷下跌,姐姐很氣憤,不斷埋怨他選錯了股。值得慶幸的是,該股價格很快反彈,上漲到每股40美元,小巴菲特沉不住氣了,將股票全部出手,賺了6美元。正當他得意的時候,該股價格狂升,姐姐又埋怨他賣早了。這是他第一次涉足股市,賺得不多,收獲了教訓:在股市中一定要不為震盪所動,相信自己的判斷,持之以恆。巴菲特不斷地在股市中嘗試,不斷總結經驗,加上父母的指點,小獲成果。

初中剛畢業,14歲他就用炒股賺的1200美元在拉斯維加斯州購置了一塊40畝的農場,成為一個「小地主」。正因為小時候的炒股經驗,鍛造出巴菲特決定長線投資的心態。巴菲特選擇投資標的物時,從來不會把自己當做市場分析師去預測,而是把自己視為企業經營者。巴菲特非常反對短線交易,認為那隻是浪費時間及金錢的行為而已,而且會影響到操作績效。巴菲特曾說:「我從不打算在買入股票的次日就賺錢,我買入股票時,總是會先假設明天交易所就會關門,5年之後才又重新打開,恢復交易。」並且告誡投資人,任何一檔股票,如果你沒有把握能夠持有10年的話,那就連 10 分鍾都不必考慮持有。 進入高中,巴菲特一邊學習,一邊炒股,興趣越來越濃,越來越傾向到大學攻讀金融學。16歲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五萬美元。

進入高中,巴菲特一邊學習,一邊炒股,興趣越來越濃,越來越傾向到大學攻讀金融學。1950年,被哈佛大學拒絕的巴菲特,隻身前往哥倫比亞大學。在那,他見到了本傑明格雷厄姆。就像巴菲特的舍友說的那樣,「他好像找到了上帝」。巴菲特從此成為格雷厄姆的骨灰級粉絲。

大學生活中的巴菲特,讓周圍的同學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在股票和債券的課堂上,格雷厄姆喜歡和學生互動,用問答形式激發學生思考。然而大部分時候,格雷厄姆問題說完,全班就只有巴菲特舉手回答,整堂課變成格雷厄姆和巴菲的「二人轉」表演。不僅在學習上,在生活上他也給周圍人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巴菲特每天早上洗漱總會把浴室弄的一團糟,牙刷毛巾丟一地。他的舍友屢次提醒巴菲特用完浴室要收拾好,每次巴菲特都十分謙虛地道歉並承諾不再犯,然後第二天照舊。舍友憤怒之下把巴菲特丟在地上的毛巾牙刷全扔垃圾桶,以此警示巴菲特。而巴菲特什麼也沒說,買了一套新的,然後照舊。後來,當舍友再次談及這段經歷,他反問記者,「你經歷過絕望嗎?」

即使成家立業,巴菲特的「不拘小節」也從未變過。巴菲特連自家的牆紙是什麼顏色都不知道,很難想像他還會對生活的其他細節有所留意。因此,不管是照顧三個孩子,洗衣做飯,還是修理燈泡,所有的家庭生活都由他的妻子蘇珊來打理。而巴菲特在家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吃完飯就回房間讀報。巴菲特深知自己融入家庭生活太少,給孩子們的關懷也太少,他痛恨自己這一點,卻無法做出改善。他很願意聽孩子們講發生在學校的故事,但沒聽一會兒就會走神,轉而開始思考某個公司的合理估值。巴菲特就是這么一個人,他高速運轉的神奇大腦決定了他註定無法融入這人間的煙火之中。幸運的是,他的妻子蘇珊,近乎完美地照料了整個家庭,讓巴菲特不用操心家庭的瑣事,能有大量的時間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巴菲特說,「我一生最大的幸運有兩個,一個是抽到卵巢彩票,一個是娶了蘇珊。」

畢業後,格雷厄姆將這位得意門生招攬至自己的公司,巴菲特蹦蹦跳跳地踏上了去往紐約的火車。沒過幾年,26歲的巴菲特就賺到了174000美元,並拒絕了格雷厄姆發給他的「普通合夥人」的邀請,回到了故鄉奧馬哈,開始為家裡的親戚朋友打理資產。他仔細研究《股市導向》雜志,以教授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來尋找那些被格蘭姆稱作「煙蒂股」的股票,所謂「煙蒂股」即股價十分低廉,花很少錢就可以買到的股票(就是我們經常稱謂的「垃圾股」)。當他確定下股票後,會向格蘭姆請教,然後,就力所能及地購買。4年後,巴菲特在股市投下的1萬美元變成了4萬美元。因此,有人認定巴菲特只買績優股,不買垃圾股與事實不符,事實上,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恰恰是在「煙蒂股」上賺取的。 巴菲特大學畢業,跟著格蘭姆教授一段時間後,感到自己已經能夠獨立行事了,他決心開創自己的事業,謝絕了格蘭姆教授挽留,辭職後開了一家「巴菲特投資有限公司」,資產是炒股得來的4萬美元,股東是他們夫妻倆。創業之初,紐約證券市場處於熊市,巴菲特將主要精力用來創辦實體,開了一家制衣公司,小有積累,但是沒有富起來。一段時間後,他果斷地回到股市中,因為他的天才與興趣是金融投資。他密切關注股市的發展,精心挑選「垃圾」股,同時經常進行實地考察與分析比較。巴菲特有敏銳的市場眼光,比其他人先看到炒作的題材。 當時,美國的傳播業處於低潮,許多報刊與廣播公司虧損,絕大多數人認為,這種狀況將繼續低迷,股價會不斷走低。而巴菲特認為,它們是成長性企業,後期看好,其股市價值遠遠低於實際價值,在股市上人家拋出,他偏吃進,巴菲特盡一切可能大量吃進包括《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等在內的多種傳媒業的股票。很快,這些企業因業績前景好而止跌上漲,巴菲特再度高價位出手,賺到上百萬美元。巴菲特就是以這種方式進行勤奮耕作,創業2年後,他的投資公司市值達到 2200萬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原來是一家不錯的投資公司,規模不大,但有較好的聲譽,1965年,因經營不善,該公司瀕臨破產,每股價格僅12美元。通過反復調查比較後,巴菲特力排眾議,甚至對親朋好友的忠告也置之不理,以合作的方式購下該公司,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巴菲特作出了人生轉折中最重要的選擇,他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一家獨立的投資公司,以此進入證券市場,如魚得水,賺盡天下財富。伯克希爾公司開始活躍起來,不斷全盤收購或部分收購多家紡織公司、百貨公司、食品公司、糖果公司的股票。一些股票評論家對此非常不理解,認為巴菲特做法保守,盡吃「垃圾」股。巴菲特不為世人的譏笑而動搖自己的選擇,因為他奉行的是企業的實際價值。後來人們逐漸看到伯克希爾公司的市值不斷上漲,股票從無人問津的12美元一直攀升到20美元、40美元、80美元,直至成為紐約證券交易所最昂貴的股票。朋友們也驚奇地觀察到巴菲特的財富如神話般地增長,巴菲特成為了紐約以投資證券致富的新貴族。

巴菲特的合夥公司成立後的12年,年平均回報超過31%,而在那期間道瓊斯指數的年均回報只有9%。依靠著遠高於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巴菲特的名聲傳遍了整個奧馬哈,成為當地的明星。然而明星也是人,也會遭遇失敗。這個失敗就是我們都知道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巴菲特整個商業帝國的母公司。伯克希爾紡織廠當時正在以低於資產價格的折扣代售,這非常符合巴菲特的「煙蒂」投資理念--購買那些別人不要的,極度便宜,擁有安全邊際的公司,然後從中榨取最後一點利潤。彷彿撿起別人抽剩丟掉的煙蒂,點上吸凈最後幾口。然而這個紡織廠的業務實在難以擴大,面對外國布料的低成本競爭,以及日益陳舊的設備,紡織廠經營狀況不斷惡化,巴菲特幾次想將它賣了,都沒能脫手成功。

7. 持股14年,巴菲特首次減持133萬股比亞迪,釋放了何種信號

這意味著比亞迪的發展可能會遭遇危機,同時也意味著巴菲特不看好比亞迪的後續發展。

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簡單,因為巴菲特持有比亞迪的股票已經14年了,在這14年裡,不管比亞迪本身的發展情況如何,不管外界對比亞迪的評價如何,巴菲特始終沒有減持比亞迪的股票。正因為如此,當比亞迪的經營情況變得越來越好的時候,比亞迪的股價更是直接攀升到了300港元。如果巴菲特選擇在這個時候減持比亞迪的股票,這恰恰意味著比亞迪的後續發展空間非常小,這個點位基本上也是比亞迪的最高點了。

即便巴菲特所減持的股票的數量並不多,但因為巴菲特是一個公眾人物,所以他的減持行為基本上就意味著清倉行為。在巴菲特做出這樣的舉動之後,巴菲特一定會通過某種方式全面清倉比亞迪的股票,這意味著比亞迪將會徹底失去阿菲特的站台。

8. 《時間的玫瑰》升級版讀後感

《時間的玫瑰》升級版讀後感

《時間的玫瑰》升級版是但斌今年6月出版的投資札記集,是在2007年初版的基礎上增加了這十來年新的市場感悟和企業分析。主要介紹了但斌26年來的投資理念、經歷和感悟。主張堅持與偉大企業共成長,長期持有的投資理念,對於尋找偉大企業的方法,則主要以貴州茅台等企業為例,反復並多角度地加以論證。不過具體∫的價值評估方法仍未作出深入明了的論述。藉此提點,它也使自己收獲頗多。讓我對優質企業股票的理解更深入和徹底,對投資之路將走得更為穩健、堅定和自信。

用一句話概括來說,但斌對股市感言、投資理念和投資札記都是基於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的心靈雞湯。共分了5個部分,其中最後兩個部分:第四篇找尋巴菲持的足跡和第五篇綻放我們的生命,分別屬於美國游記和生活散文,與投資理論幾乎無關,不過也算是其投資記憶的補充吧。

重點是前三部分,第一篇是總論,是投資理論概括。第二篇是6個投資札記,記述了其投資歷程及對投資的理解和感悟。第三篇是媒體對但斌的4次訪談,講述了價值投資的核心和內在邏輯。

"投資皇冠上的明珠,長期持有,穿起時間的河流。"這是時間的玖瑰的中心主題一一它的主要內容緊緊圍繞這一句話來展開。包括價值發現選股一一擁抱偉大企業,折價買入一一擁有安全邊際,長期持有一一獲取時間復利三大投資核心內容。

本書對我的啟示:

第一, 找優質企業,只要第一,不要第二。只投資皇冠上明珠,其他的讓別人去做。

第二,貼近時代,感受生活,廣泛閱讀,深入思考。想法來源於閱讀、經歷和思考。洞察力和堅持的信仰決定你能出走多遠。

第三, 在危機中尋找出色優質公司。如在這次"疫苗之王"危機中尋找值得珍藏的公司。長生生物假疫苗事件,將促進好的疫苗醫葯股的壯大和擴張。同時這對中國整個醫葯行業的影響也是巨大而深遠。

第四,很多價值投資者都曾結是從技術分析起步走過來的,但最後都皈依到價值投資上來。技術分析可得一時之利,而價值投資才能行更遠走更穩。

第五,採用長期和相對集中持股的投資式。因為,好企業稀有,不會到5%;能力圈有限;估值艱難。

但斌曾經是技術分析者和投機者。他說,「當年我相信技術分析的眼光可以極為遠大」,「我相信波浪原理能夠預先揭示下一個時期社會進步或退步相關的重要因素」。為此他還寫過《技術分析的眼光兼評中國歷史》的文章,並進行了演講。2000~2001年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發生股災,納指從5000多點一路跌到1000多點,當時憑著技術分析的功底,他認為歷史性的大機會來了。但最後不過都是事後諸葛。巴菲特也曾是技術分析者,畫了10年的圖表後,再也不感興趣了。雖然不能全部否定技術分析,但是價值投資要從技術分析上轉型過來真的需要悟性和機緣。

人性上有什麼弱點,市場就往哪裡攻擊你。貪婪、恐懼、饒幸這些劣根性是肯定會被市場懲罰的,幾千年不變,這也是資本市場波動的緣由,也是聰明的投機者往往失敗的根源。

但斌東方港灣私募基金成立以來遇到的三次挫折,根本原因就是投機造成。2008年金融危機,高估不賣硬杠。2013年白酒塑化劑腐敗酒風波的行業危機,沒有做相應調整配置。2015年杠桿牛後未休息去轉戰海外,賭中概股回歸遭遇政策危機。投資失敗的根源往往是進行了投機。無數實事證明,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價值投資,堅決不投機。可謂是,自以為是靠運氣,春風得意防失蹄。

書中講到選股從行業、企業、管理層、價格等方面入手,具體5點。

(一)行業雪坡長,企業濕雪厚,歷史業績持續好。

  (二)有深廣護城河,競爭堡壘,非政府管制型壟斷。

  (三)財務穩健可期,凈資產收益率和自由現金流好。

  (四)在自己熟悉理解的能力范圍內,低估空間足夠。

  (五)領頭人優秀誠信,管理特質突出。

對一般人來說選股的難點在於估值,但選股的境界在於常識,把形式泛化為無形,所謂無招勝有招。

例如投銀行業,你知道銀行業的優缺點嗎?你知道各銀行的差異化區別嗎?眾人皆知茅台好,豈明酒中風險憂?

說到選股,想到但斌對二馬的評價,概括為:烏雲狡黠,化騰儒雅。特別是對"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的馬式市場原則頗有介蒂,並對阿里上市→退市→再上市的手法變換有微詞,稱之為梟雄。"而你見了馬化騰,一定會為騰訊加分!""馬化騰回答股東提問沒有一絲`恃才傲物`之感。「

一個投資者對人和物及企業是有偏好和傾向的,所謂理念認同,投資我們當知己知彼,真正找到自己的白馬王子。那麼,阿里和騰訊到底誰更好?沒有人能百分百回答。

再如,好未來和新東方是教育公司,課外教育輔導機構。想解決中國教育不平衡痛點,有較好的商業模式,只要中國高考國考指揮棒高舉飄揚,他們就有盈利的地盤。但他們是中國畸形、變味的教育改革的產物。他們仍不能稱為偉大的企業,因為他們還沒有經過競爭和衰退的考驗,所以稱之為偉大還為時過早。中國教育資源並沒有完全放開,如果徹底放開,就會有激烈的競爭來拉低利潤和估值了。但但斌比較看好他們。

中國許多企業大都是引進或模仿國外的商業形態。還不能稱為長青基業,要內化立穩再外化走向世界,那時稱之偉大才可真正的期待。

投資是一種修行,需要遠見。投資要對歷史透徹了解,對現實深度理解,對未來洞悉前瞻,最後化繁為簡,以常識為手段,舉重若輕,不慌不忙去守候。

《時間的玫瑰》對我來說還是深受啟發,感悟收獲多多,同時語言優美,觀點明確,前後驗證。但可能是第一次全新升級版推出,雖是簽名版也有排版標點錯字出現,但瑜不掩玉,不足一提。

但斌投資經典語錄摘抄:

1、波動的本質是新陳代謝,下跌是釋放風險,帶來希望。

2、炒股是濃縮的生意,投資是找能人合夥。那我就只做一個小小的商販即可。

3、最偉大的投資家也會隨歲月消逝,但某些投資的原則卻亘古不變。

4、傑出的企業寥若晨星,我們希望所投資的企業像皇冠上的明珠。

5、一個人在市場里的輸贏結果,實際上是對他人性優劣的獎懲。

6、投資像孤獨的烏龜在與時間競賽。

7、投資,最難的事是什麼?我的閱歷告訴我,就是在最艱難的時刻,在正確的方向上堅持!

8、巴菲特之所以偉大,不在於他在75歲的時候擁有了450億美元的財富,而在於他年輕的時侯想明白了許多事情,然後用一生的歲月來堅守。

9、有人從來沒有真正堅定過,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思考過。

10、我們只需要做正確的事,其餘的交給上帝來完成。

下面說兩點在舉例中與作者理解有出入的地方,提出來只是討論,不是批駁。

1)在"時間的玫瑰"那一篇里,但斌說,"曾徑有個加拿大回來的朋友說:『我在美國敢長期投資,在中國不敢。我說,如果你不敢在中國長期投資,到了美國你更不敢。"但斌說出的理由,與這個外國回來的朋友理解的方向是有差別的。他這個朋友說的可能是制度健全機制上,中國還有所欠缺,而美國是一個被時間洗滌過被時代考驗過的真正成熟的環境,另外還可能涉及產權保護問題,而不僅僅是市場漲跌幅度與頻率的問題。

2)通貨膨脹是最大的盜賊,偷你於無形,但優質股票是抗通脹最好的辦法,不過必須堅持長期持有。對偉大公司的理解與尋找,但斌又說,投資比的是誰看得遠、看得准,誰敢重倉、能堅持。在最難的時候,你對國運的看法很重要。這點非常歷害,說明了投資的信心來源。有信心才能穩、准、狠。問題是,偉大人人都說好,唯有伯樂成不了!在發現」偉大「之前,你必須自己先」偉大「。

在偉大的企業論證中,"茅台"兩字可以說是本書里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其例舉的理由是茅台商業模式簡單。只要中國的白酒文化不變,赤水河還在流淌,當地紅高梁還在生長,茅台就炭液體金山。茅台供不應求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的發展和富強,是中產階層的崛起。應該不可否認除了稀缺、壟斷等等因素之外,還有一點,茅台的」紅色基因「才是茅台的重要價值之一。

3)對於內在價值的計算應該是這個世界上"好說不好做」的經典案例。......盡管內在價值難估,但有條線索是可以跟蹤的,長期而言,內在價值變化的百分比通常與企業賬面價值變化的百分比成正比。......但有件事是可以確定的,企業估值需要定性配合定量,科學與藝術相結合,可以估測一家企業的合理投資價值區域。既然連投資大師巴菲特在談論估值時都閃爍其詞了,那麼也請大家別怪罪我們不能把精確的估值方法公布於世了!估值問題的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後面的邏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況且巴老回敬芒格「我從未見他在辦公室里用計算器計算過企業價值」時的回答」有些問題是要私下做的「這些話,是兩老的幽默而並非是閃爍其詞呵。

人性上有什麼弱點,市場就往哪裡攻擊你。寫文章有什麼漏洞,讀者就會往哪裡鑽。請原諒《時間的玫瑰》我喜歡你,但我更喜歡真理。

最後我還是最喜歡但斌這句話:」貪婪、恐懼、饒幸這些劣根性是肯定會被市場懲罰的,幾千年不變,這也是資本市場波動的緣由,也是聰明的投機者往往失敗的根源。「

還有這一句讓我們共勉吧:投入偉大企業,長期持有,穿越時間的河流!

分享:

0

9. 巴菲特巨虧 3000 億,你會選擇相信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嗎

這想這個答案應當是肯定的,只要你對投資財務有那麼一點點的研究,你就知道,這個世界上真正稱之為投資圈的大佬,而且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常青樹的人,如果只允許說一個人的名字,那麼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回答是「沃倫,巴菲特」。把錢投給他,你只需要做的就是二個事件,長期持有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另外就是等著分錢就可以了。一個人到底是有厲害,他的投資理念是否是正確的,這些都要用市場來說話,看股東的收益,有自己的實力來證明,無疑,巴菲特是做到了。而且作得非常的好。

當然巴菲特也是很善於學習的,從2000之後,他一直看好蘋果公司的成長,並一直加倉蘋果公司的股票。這可以說是巴菲特很經典的彌補自己之前認識短板,讓自己重新補上的一課。歷史總是一遍遍的驗證智者的觀念,就像之前比特幣瘋漲,而巴菲特一直不好看一樣,他說他看不懂比特幣,同時認為他是毫無價值的,他也不會參於投資任何的比特幣的投資。事實證明他又是對的。巴菲特雖然已經老了,但是他的價值投資的理念卻依然市場投資必勝的法寶,因為時間永遠是好公司取得收益的朋友。

閱讀全文

與巴菲持復利投資的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金流入看什麼 瀏覽:806
科創50指數ETf投資哪些股票 瀏覽:473
林園股市最新股票 瀏覽:52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 瀏覽:132
宜信最新股票價格 瀏覽:144
亞盛股票走勢 瀏覽:450
工業設計軟體概念股票 瀏覽:971
中國股票最高的是什麼股 瀏覽:274
如何利用股東數據分析股票 瀏覽:155
同濟科技股票配股價 瀏覽:219
股票短期融資債券到期兌付是好是壞 瀏覽:597
股票交通銀行000001 瀏覽:811
債券比股票 瀏覽:518
中國軟體這個股票怎麼樣 瀏覽:545
股票里的特殊賬戶 瀏覽:426
最准確的股票數據網 瀏覽:30
網商銀行的股票代碼 瀏覽:393
行業互動對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 瀏覽:555
必需品投資組合股票行情分析 瀏覽:621
股票看盤重要時間點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