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把身份證借給朋友買股票有什麼風險
把身份證借給朋友買股票的影響:
1、朋友借用你的身份證開了證券帳戶,那麼你自己以後再沒機會用你個人的身份證再開證券帳戶了,一個身份證只能開一個戶頭。
2、如果用你的身份證件在銀行開了帳戶,那麼,只要不出現惡意透支或者欠帳,那麼對你的信譽不影響,如果有貸款或者透支的行為發生,那麼自然會記錄在你的頭上。
二、(1)換個身份讓別人投資股票擴展閱讀
股票的風險有以下這些:
風險之一、零和游戲,拼的是對手盤!
如果上市公司所有的分紅,抵不過股市印花稅和交易費,那麼股市就是個零和游戲。既然是零和游戲,你賺的錢,就是別人虧的錢。你虧的錢,同樣也是被其他玩家賺走了。這樣講是不是覺得有點像賭博?是的,很像。而且炒股更需要技術,沒有技術的人進來,結果比去賭博還慘。不管怎麼玩,總是有輸家,你如何保證自己不是輸家?這就是風險。
風險之二、遇到黑天鵝!
遇到黑天鵝的意思,可以簡單理解成踩地雷了。舉個例子,長生生物這個股票,2018年7月的某一天,突然爆出重磅消息,他們做的疫苗造假。這個事件震驚了社會,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然後長生生物股價開始下跌,一路跌,而且是每天跌停板,裡面持股的股民根本沒有機會賣出。印象中股價從二十元跌到幾毛錢(具體不記得了,因為已經退市,行情軟體已經查不到這個票),現在已經退市了。這就是黑天鵝事件,一旦踩到,基本本金就玩完了。是不是風險巨大?
風險之三、人性的弱點!
人性的弱點,也是造成股票投資風險的原因之一。人的喜怒哀樂,貪婪和恐懼,在股票市場被無限的放大,盲目自信,過度樂觀,過度悲觀,情緒落差大,賺錢的時候是風險厭惡者,虧錢的時候是風險喜好者, 結果往往是輸的時候大輸,贏的時候小贏。長期做下去,被削光也是早晚的事情。
⑵ 自己用微信加別人好友,然後用第三方身份讓別人買股票,這算不算違法
違法行為,現在收費薦股收提成都是違法行為,只是這樣的詐騙太多,不可能抓的過來,做人要守法,不要有僥幸心理。
⑶ 有人想向我借身份證去開戶買股票對我有什麼風險
信用,現在越來越被社會重視起來了。
借用別人的身份證辦理股票等相關金融類事物,對原身份證持有人影響比較大。
一般情況下,建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借為妙。
⑷ 用自己的身份證開一個證券賬戶給比人炒股,這樣安全嗎
借用自己的身份證開一個證券賬戶給別人炒股,這種做法絕對是不安全的,千萬不要等出事再來後悔,一定要有自己的安全意識。
為什麼可以說借用自己的身份證開證券賬戶給別人不安全呢?主要風險來自以下兩個方面,具體如下。
假如你自己幫別人開的恰好是信用賬戶,他登錄賬戶進行借錢炒股的話,你自己也會承擔一定風險的,只要不爆倉就行,一旦爆倉甚至還欠債的話,這筆債務會算你頭上,這就是借用證券賬戶給別人的後果。
總結以上兩大風險分析得知,用自己的身份證開證券賬戶給別人炒股,這種做法絕對不安全,主要風險是不能出租證券賬戶,這是違規的;其次最大的風險是怕信用賬戶,到時候不知不覺自己名下還欠一屁股債,所以呼籲大家不要貪圖小利把證券賬戶給別人。
⑸ 把身份證,銀行卡借給別人開戶炒股有風險嗎
如果你把身份證和銀行卡借給別人開戶炒股的話,不出問題的話是沒有什麼風險的,但是如果出問題,你是要承擔責任的。
一、借身份證開戶炒股,炒股開戶必須是本人開戶,關聯本人銀行卡。對於本人沒有什麼大的風險,但是還是最好不要借身份證給別人。
二、炒股就是從事股票的買賣活動。炒股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證券市場的買入與賣出之間的股價差額,獲取利潤。股價的漲跌根據市場行情的波動而變化,之所以股價的波動經常出現差異化特徵,源於資金的關注情況,它們之間的關系,好比水與船的關系。水溢滿則船高,(資金大量湧入則股價漲),或者(資金大量流出則股價跌)。
拓展資料:
開戶解讀
開戶是指客戶在銀行開設帳戶的簡稱。我國企業、機關和事業單位在銀行開立有關帳戶,必須具備下列兩個條件之一:
一、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單位或編報財政預、決算報表的獨立預算會計單位。
二、具有上級主管機關批准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有營業執照。規定指出,單位在申請開戶時,必須提交開戶申請書、經有關部門批準的證明和蓋有單位或財會部門公章及負責人名章的印鑒卡片,經銀行審查同意後開設有關帳戶進行登記,同時編列帳號並發售各種結算憑證,隨後就申請人可以憑以辦理存取款項。
證券賬戶相當於投資者的證券存摺,用於記錄投資者所持有的證券種類和數量。資金賬戶是投資者在證券商處開設的資金專用賬戶,用於存放投資人買入股票所需資金和賣出股票所得的價款。已開設證券賬戶的投資者可以持證券賬戶、銀行存摺和身份證到選定的券商處開設資金賬戶。
⑹ 借賬戶給別人炒股違法嗎,有什麼風險
在股市,資金賬戶被套的投資者有許多,這些人在市場上有的在裝死,有的在不斷的進行高拋低吸的操作,而其間也有一部分人是把賬號出借給他人來操作的。那借賬戶給他人炒股違法嗎,有什麼風險?
在股市中這種事務還是有的,由於股票賬號存在著賬戶密碼和資金密碼兩層穩妥,所以把賬戶借給他人操作 ,對於本身賬戶資金來說沒有什麼風險。所以市場上會有一些專門的操盤團隊,向一些賬戶被套的大戶,以支付一定利息的方式借取賬戶,然後培育一些具有操盤才能的買賣人員,進行短線高拋低吸的操作。
做這種事務的團隊除了支付利息之外,還要交取一定份額的保證金,同時會承擔短線高拋低吸買賣帶來的收益和損失。而出借賬戶的投資者除了賺取一定利息之外,還要承擔證券賬戶內股票在出借期間價格改變的損失和收益,其事務形式跟在券商做融券事務差不多。
這種出借賬戶的事務邏輯上盡管建立,但是在操作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首先讓他人操作你的證券賬戶,存在著信用風險,要是他人把你虧得太多然後又不賠,那麼你的虧本將不受法律保護。
借戶給他人炒股的風險有許多,其間最常見的風險是:假如有借戶的人有歹意操作股價的違法行為,一經抄獲會直接去找賬戶自己,證監會假如核實賬戶的確有操作股價的行為,會把賬戶禁用。姓名進入證監會黑名單後,所持的身份證和自己不能持續炒股。
其次,在你答應情況下,讓他人運用你的賬戶,假如牽扯到違法操作,你要承擔連帶責任。假如惡劣的會凍住賬戶,經偵隊和反洗錢機構會對賬戶人開展調查,可能會惹上官司。所以,把身份借給他人炒股就相當於讓自己為他人的股票盈虧做了了無形的擔保。
經過上述所介紹的,咱們能夠知道的是,借賬戶給他人炒股違不違法,首先還是看他人拿你的賬戶是用來干什麼,假如是用來操作股市,那會對你產生影響,但假如不是,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問題,不過,你在借給他人之前,要考慮下自己承擔的風險。
⑺ 用新的身份忽悠客戶買股票犯法嗎
你好,是騙人的,這樣的事情是涉嫌犯罪的的。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詐騙罪(刑法第266條)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二、犯罪構成
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人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許可權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佔有人。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提供虛假的陳述、提出虛偽的證據,使法院作出有利於自己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的行為,稱為訴訟欺詐,成立詐騙罪。
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後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識。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盜竊罪。
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後,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根據本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根據有關司法解釋,詐騙罪的數額較大,以2000元為起點。但這並不意味著詐騙未遂的,不構成犯罪。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並依法處罰。需要研究的是,行為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財物,但同時支付了相當價值的物品時,是否成立詐騙罪?有人認為詐騙罪所造成的損害是指被害人整體財產的減少,故上述行為不成立詐騙罪;有人認為是被害人個別財產的喪失,故上述行為仍然成立詐騙罪;還有人認為詐騙罪是對信義誠實的侵害,不要求發生財產損害。我們認為,詐騙罪是對個別財產的犯罪,而不是對整體財產的犯罪。被害人因被欺詐花3萬元人民幣購買3萬元的物品,雖然財產的整體沒有受到損害,但從個別財產來看,如果沒有行為人的欺詐,被害人不會花3萬元購買該物品,花去3萬元便是個別財產的損害。因此,使用欺詐手段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騙取財物的,即使支付了相當價值的物品,也應認定為詐騙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