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美國刺激法案對股票影響

美國刺激法案對股票影響

發布時間:2022-12-30 23:20:44

『壹』 美國晶元法案對a股有什麼影響

本周二,美國籌劃已久的《晶元與科學法案》在白宮簽署。美國總統拜登講話稱:30多年前,美國的晶元產量佔全球的40%,今天,美國幾乎只生產了10%的半導體;中國、日本、韓國、歐盟都做出了歷史性的數十億美元投資,以吸引企業到他們的國家生產這些晶元,而上述法案加強了美國本土製造半導體的能力。 據美國白宮網站發布的信息,《晶元與科學法案》包含以下內容:總計耗資527億美元。其中包括390億美元的製造業激勵措施,20億美元用於汽車和國防系統使用的傳統晶元,132億美元用於研發和勞動力發展,5億美元用於國際信息通信技術安全和半導體供應鏈活動。另外,還對半導體及相關設備的製造費用提供25%的投資稅額抵免。 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對美國的這項法案提出反對意見,原因為:1、美國進行專向性產業補貼,不符合WTO的非歧視原則;2、具有典型的泛政Z化色彩,各國企業的經營活動面臨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不過,上述反對意見大概率不會對法案的推行構成任何阻力。 其實,不止美國在晶元代工方面存在產業空心化,英國、德國、法國等國家都存在類似問題。美國推行晶元法案後,極有可能帶動歐洲國家跟進效仿。供應端的增加,會對老牌晶元代工地區,比如韓國、日本、中國台灣、中國上海,形成沖擊。邏輯上看,這份法案對A股和港股的半導體板塊形成一定程度利空(長周期結論,不適用於短周期股價走勢)。 該法案並未對美股市場的半導體板塊形成提振。隔夜,美國半導體板塊累計下跌3.74%,拉姆研究領跌(-7.88%)。知名晶元類個股普跌,英偉達下跌3.97%、英特爾下跌2.43%、高通下跌3.59%、美光科技下跌3.74%。利好消息曝露股價卻下跌,這背後存在「利多出盡是利空」的問題。晶元法案在7月末就已經在參眾兩院獲得通過,利多情緒早已提前透支,昨日白宮簽署法案的動作只是收尾,市場資金也隨之獲利了結。 港股市場的半導體板塊今日下跌,截至13:45,跌幅2.03%,康特隆以-5.93%幅度領跌。A股市場半導體板塊微漲0.7%,N滿坤以71.64%幅度領漲。其它知名個股,比如中芯國際、北方華創、紫光國微、韋爾股份等漲跌不一。股價走勢看,美國的晶元法案並未對港股和A股市場相關板塊形成顯著單方向影響,兩個市場仍在按照自身的邏輯波動。

『貳』 美國參議院全票通過新《法案》,中概股公司面臨嚴峻危機

美東時間5月20日,一項由共和黨參議員John Kennedy和民主黨參議員Chris Van Hollen提出的議案, 《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以下簡稱《法案》), 獲得了一致通過。該《法案》首次於2019年3月提交,依照美國立法流程,它必須在眾議院獲得通過,並由特朗普總統簽署之後才能成為新法律。一旦通過,該《法案》將適用於所有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不難看出該《法案》的目的主要是針對中國。此外,路透社報道中還提到:「納斯達克(Nasdaq)將公布對首次公開發行(IPO)規模的新限制,此舉將加大一些中國企業在其股票交易所上市的難度。」


、立法目的

《法案》旨在對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進行修改,要求外國公司基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SEC」)的規定,披露有關外國司法轄區阻止該外國企業向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以下簡稱「PCAOB」)提交材料、阻礙SEC監管的信息。

二 、《法案》主要內容

本《法案》所指「發行人」(covered issuer)是指《1934證券交易法》第13條或第15條(d)款要求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報告的所有發行人。

在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的基礎上,《法案》針對以下兩方面進行修改:

首先,《法案》引出了「非檢查年度」 (non-inspection year)的概念。發行人向SEC提交的報告中須體現,如果其在某一年度里所僱傭的會計師事務所(a)在外國司法轄區有辦公室或者分支,(b)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對其無法進行監管,那麼該發行人須 證明其既不屬於外國政府所有,也不受外國政府控制 。否則,本年度將被認定為是「非檢查年度「(non-inspection year)。

第二,《法案》規定了「強制性禁止交易」的嚴厲後果。原則上來說,對於如果某一上市公司連續出現三次「非檢查年度」 (non-inspection year),SEC應當禁止其在美國證券交易所繼續交易。如果發行人能夠向SEC提供證明材料,證明其將聘請一家PCAOB監管下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提供服務,以滿足SEC的監管要求,該禁令可被移除。前述禁令解除後,如果該發行人又被發現存在 一個非檢查年度 ,SEC應當恢復對其的禁令。

在本法頒布之日起不遲於90天內,SEC應當發布相應的操作手冊和披露表格供本《法案》所指發行人適用。

三 跨境監管難的原因

根據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教授羅煒的統計,「 1999~2011年的在269家企業中,有15家被SEC處罰,佔比達6%;遭遇投資者集體訴訟的達到70家,佔比26%。2013~2017年間上市的57家企業尚未被SEC處罰,但有19家遭遇集體訴訟,比例為33.33%。」

SEC和PCAOB聲稱,由於受到中國法律的約束,其難以獲取中國境內審計師的會計工作底稿;而相關中國法包括:

除此之外,中概股公司中有許多均為國有控股企業,分布在能源、交通、通訊、醫葯等重要行業,相關會計工作底稿可能屬於敏感信息的范疇,可能涉及國家秘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七)款規定: 「攜帶國家秘密載體外出,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規定,並採取可靠的保密措施;攜帶國家秘密載體出境的,應當按照國家保密規定辦理批准和攜帶手續。」

如果中概股企業或者境內會計師事務所直接向PCAOB提供其所要求檢查的會計工作底稿,根據《保守國家秘密法》第二十五條「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國家秘密載體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四)郵寄、托運國家秘密載體出境;(五)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秘密載體出境」 和《檔案法》第十八條「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和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檔案以及這些檔案的復製件,禁止私自攜運出境」,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 很有可能面臨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和《檔案法》的風險,嚴重的可能會面臨國家機關的調查和處罰。

可以預見,中美兩國立法的沖突,將給中概股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帶來資料檔案管理和披露的重大挑戰。

中美跨境金融監管難度大,調查和執法都確實存在空白,讓部分企業有機可乘。由於中概股在美國上市,的確應當適用美國法項下所要求的披露標准,在法律上並沒有什麼特權或者優惠。但是實踐中(1)由於工作底稿獲取難度大,美國SEC難以有效進行對中概股公司的違反美國證券法的調查,以及(2) 「天高皇帝遠」,由於中概股公司的管理層、擔任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主要在中國,而美國司法機關、美國律師不得在中國採取調查等司法行動,美國的調查令和判決無法在中國執行,所以即便在美國啟動了調查、訴訟,美國監管機構、法院仍難以實際有效追究中概股在美違規的當事方的刑事責任、民事責任。

四 新法重壓之下,中概股公司該如何應對?

而現在, 如果《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正式通過後,上述兩個主要的「美國執法困境」將會發生重大的改變。 如果被SEC認定為連續三年無法對該上市公司進行有效審查,那麼中概股公司必須面臨被禁止在美國證券市場交易的後果,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導致退市。也就是說,中概股公司將承擔中國法律關於資料不得隨意跨境提供的不利後果。

綜上所述,未來如果這一《法案》實錘,中概股公司則將面臨重大挑戰。審計機構為應對監管壓力、降低檢查風險,可能從嚴審計,引發更多中概股爆雷風險。如果公司遭遇因為信息披露導致的集團訴訟,被做空機構狙擊,被人舉報,美國SEC開啟調查而無法獲得中國境內審計師會計底稿的話,那麼將會面臨非常不利的後果,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不了了之,或者接受一定數額的處罰結束。這意味著中概股公司必須花費更多成本滿足合規要求,應對這類調查以及潛在的美國訴訟。

對此,中概股公司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並及時准備預案。 除了在信息披露調查、遭遇做空機構狙擊等方面,需要通過律師(結合中國律師及美國律師)盡快評估風險之外,與此同時,私有化可能不得不擺上議事日程,例如通過私有化完成轉板,到香港或者國內上市。這也需要進行財務和法律的籌劃,既要找到願意提供融資的投資人,幫助進行私有化,同時也要積極開始私有化架構設計以及公司重組的准備,並論證境內上市或者香港上市的可行性。短期赴美IPO企業數目可能將進一步下滑,中概股有可能在美國遭遇更多訴訟和調查,並開始出現「歸國潮」。


*段慧明亦對本文有所貢獻。

『叄』 美國簽署晶元法案後,美晶元股暴跌,本是利好為什麼會出現暴跌呢

美國簽署晶元法案後,美國的晶元股票卻暴跌,本身利好出現暴跌的情形是因為目前世界市場的構成是不一致的,投資者只會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情感興趣。

一、美國簽署晶元法案後,美晶元股暴跌

其實美國也不可能一家獨大,為什麼這么說呢?美國盡管有晶元法案,同時美國也願意拿出10,000億美元對晶元企業進行支持,但實際上這卻是在扼殺更多晶元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最終投資者的眼光是比較鮮明的,而且投資者也會用腳投票。就算最後這些錢全進了美國晶元企業裡面,但是他們卻最終失去了市場,這最終吃虧的還是投資者,這自然也就導致了美國的晶元企業股票大跌。

『肆』 美國簽署2.2萬億刺激法案 會不會對中國經濟造成什麼影響

美國簽署2.2萬億刺激法案會不會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是。有利於維護世界各國的經濟穩定,積極刺激民眾消費,有利於推動經濟,貨幣有可能會貶值。具體如下:

經濟學家指出,雖然巨額財政刺激能暫時平息市場對疫情的恐慌情緒,但這一政策治標不治本,只有將疫情防控放在首位才能加速推動經濟金融回歸平穩軌道。不僅如此,這種「寅吃卯糧」的做法還將給美國經濟埋下長期隱患。

雖然美聯儲已將基準利率降至零附近,有利於美國政府減少舉債成本,但新增的2萬億美元支出無疑會進一步擴大財政缺口,這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彌補。「不能通過無休止地印鈔或借錢來支持經濟,這樣做只是把負擔轉移給我們的後代,會導致國家破產,惡性通貨膨脹。」

目前由於全球衛生安全情況持續惡化,美歐經濟遭受到嚴重打擊,市場流動性高度緊張,工業品價格普遍走低,所以國際市場暫時呈現的是通縮現象,後期一旦衛生安全情況有所好轉,經濟活動只要一抬頭,全球流動性就會急劇膨脹。



3、向航空公司撥款250億美元,向貨運公司撥款40億美元,專門用於支付員工工資、薪酬和福利,另外分別撥款250億美元和40億美元,用於貸款和貸款擔保;為「對維護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企業」提供170億美元貸款和貸款擔保;撥款1170億美元用於醫院和退伍軍人醫療;

4、提供160億美元用於國家戰略葯品和醫療用品儲備;向小企業提供3500億美元貸款,用於支付薪酬和福利,相當於僱主每月工資的250%,最高貸款額為1000萬美元;針對被迫停業的企業或總收入較上年下降50%的企業的稅收抵免,

5、用於留住員工,其價值相當於危機期間所支付工資的50%;要求團體醫療計劃和保險提供商提供與新冠疫情有關的預防服務,無需分擔費用;推遲針對僱主的工資稅,要求2021年年底前繳納一半遞延稅,2022年年底前繳納另一半遞延稅;

6、禁止接受政府貸款的企業在償還貸款滿一年前回購股票;禁止去年至少獲得42.5萬美元收入的員工或高管加薪;阻止總統特朗普及其家族企業接受納稅人緊急救助,這項規定也適用於副總統彭斯、行政部門負責人、國會議員及其家人。

『伍』 為何美國簽署晶元法案,反而美股晶元股暴跌,這不是應該利好美晶元股嗎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晶元和科學法案》,對美國晶元的銷售等行業進行大范圍的投入以及管理。但同時導致了晶元這些半導體行業的股票暴跌,其實這只是暫時的現象,美國簽署法案也是為了提高美國政府自身晶元產業的升級管理,加速自家國家在晶元這種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市場銷售余額並未達到也就導致了如此這種現象,但是這種產業法案一旦建成節奏導致了以後,美國的晶元產業不僅僅是私人交易了,已經涉及到了國家層面。這就導致美國以後對於新晶元的銷售能力,可能會在某些程度上大范圍下降這種自由貿易的破壞行為讓美國晶元的產業需求也在下降。產業需求的下降也就導致了美國晶元的生存壓力以及市場體量的下降,讓美國晶元這個行業的進步范圍也在不斷的縮小,所以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對美國晶元股份的有利現象。

『陸』 美國加息引全球股市巨震,美國加息對股市造成了哪些影響

這個行為會影響到股市的行情,也會影響到股市的流動性,所以會導致很多市場的股市暴跌。

你可以理解這個邏輯:在美聯儲加息的時候,因為這個方式會直接導致美元迴流,同時也會讓全球市場上的美元的數量進一步減少。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元會出現逐漸增值的情況,所以幾乎所有國家的股市的資金都會進一步流入到美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聯儲的加息行為雖然跟股市的行情沒有直接關系,但會進一步帶崩全球股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美聯儲的加息行為會導致全球股市暴跌的主要原因。

總的來說,美聯儲的加息一定會影響到全球資本市場上的表現,更會導致很多資產出現大幅縮水的情況。這種情況之下,部分國家可能會出現財富外流的問題,有些國家可能會因此而遭遇到比較嚴重的經濟危機,甚至有可能會出現社會危機。

『柒』 美國金融改革法案對美國股票有什麼影響

對美國金融股票是利空,因為監管嚴格,金融機構的錢沒那麼好賺了。

對其他行業來說,因素待定。

『捌』 美國大選對黃金的影響

美國大選對黃金、白銀市場繼續高位窄幅震盪,市場交投謹慎。繼上周沖高回落後,本周初倫敦金、倫敦銀回踩十月以來的上行支撐線,不過,上行、下破的動力均不足,市場靜待美國總統大選的最後結局,進而跟進操作。

美國總統大選,而在此之前,眾議院與財政部就刺激法案的談判似乎很難得到通過。周一晚間,美國三大股指再現深跌行情,道指最大跌幅擴大至1000點,一方面來自刺激法案無法提前得到通過,另一方面也在於總統大選日益臨近,市場情緒風吹草動。不過,隨著總統大選的塵埃落定,無論誰最終當選都將順利通過更大規模的刺激法案以應對疫情對美國的第三浪沖擊,屆時美元指數勢必將會繼續走低,黃金、白銀利好走高。

(8)美國刺激法案對股票影響擴展閱讀:

事實上,無論誰獲勝,都會推出經濟刺激計劃。美國政府需要確保經濟能夠復甦。特朗普已經表示,他想要推出比民主黨更大的刺激方案。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他們無法制定出選舉後的刺激計劃,美聯儲將繼續准備向經濟注入流動性。但無論如何,市場都會得到更多的貨幣刺激。

這對黃金來說是好事。無論刺激措施是來自美國國會,還是美聯儲,或者兩者都有,最終結果都是更多的量化寬松。這意味著更多的通貨膨脹。而通脹對黃金的影響要大於對股票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美國刺激法案對股票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金流入看什麼 瀏覽:806
科創50指數ETf投資哪些股票 瀏覽:473
林園股市最新股票 瀏覽:52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 瀏覽:132
宜信最新股票價格 瀏覽:144
亞盛股票走勢 瀏覽:450
工業設計軟體概念股票 瀏覽:971
中國股票最高的是什麼股 瀏覽:274
如何利用股東數據分析股票 瀏覽:155
同濟科技股票配股價 瀏覽:219
股票短期融資債券到期兌付是好是壞 瀏覽:597
股票交通銀行000001 瀏覽:811
債券比股票 瀏覽:518
中國軟體這個股票怎麼樣 瀏覽:545
股票里的特殊賬戶 瀏覽:426
最准確的股票數據網 瀏覽:30
網商銀行的股票代碼 瀏覽:393
行業互動對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 瀏覽:555
必需品投資組合股票行情分析 瀏覽:621
股票看盤重要時間點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