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芒格投資好事多股票

芒格投資好事多股票

發布時間:2022-12-31 06:31:55

Ⅰ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經典語錄

導語:查理·芒格,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以下是投資大師查理芒格經典語錄,供大家參考。

1、大部分人都太浮躁、擔心得太多。成功需要非常平靜耐心,但是機會來臨的時候也要足夠進取。

2、根據股票的波動性來判斷風險是很傻的。我們認為只有兩種風險:一,血本無歸;二,回報不足。有些很好的生意也是波動性很大的,比如See's糖果通常一年有兩個季度都是虧錢的。反倒是有些爛透了的公司生意業績很穩定。

3、所謂的“息稅折攤前利潤”就是狗屎。

4、巴菲特有時會提到“折現現金流”,但是我從來沒見過他算這個。(巴菲特答曰“沒錯,如果還要算才能得出的價值那就太不足恃了”)

5、如果你買了一個價值低估的股票,你就要等到價格達到你算出來的內在價值時賣掉,這是很難算的。但是如果你買了一個偉大的公司,你就坐那兒待著就行了。

6、我們買過一個紡織廠(伯克希爾哈撒韋)和一個加州的存貸行(Wesco),這倆後來都帶來了災難。但是我們買的時候,價格都比清算價值打折還低。

7、互聯網對於社會是極為美好的,但是對於資本家來說純屬禍害。互聯網能提高效率,但是有很多東西都是提高效率卻降低利潤的。互聯網會讓美國的企業少賺錢而不是多賺錢。

8、市面上對每個投資專家的評價都是高於平均的,不管有多少證據證明其實根本不是那回事兒。

9、同第5條。如果你買了一個偉大的公司,你就坐那兒待著就行了。

10、巴菲特每個禮拜有70個小時花在思考投資上。

11、人們算得太多、想得太少。

12、無論何時,如果你覺得有東西在摧毀你的生活,那個東西就是你自己。老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是最削弱自己的利器。

13、稅法決定了,還是買個偉大公司傻等它飛起來最劃算。

14、如果你買的股票每年復利回報15%,持續30年,而你最後一次性賣掉的時候交35%的稅,那你的年回報還有13.3%。反之,對於同一支股票,如果你每年都賣一次交一次稅,那你的年回報就只有9.75%。這個3.5%的差距放大到30年是讓人大開眼界的(註:30年後前者回報42.35倍,後者只有16.3倍,相差26.05倍)。

15、最重要的是,要把股票看作對於企業的一小片所有權,以企業的競爭優勢來判斷內在的價值。要尋找未來折現的現金利潤比你支付的股價高的機會。這是很基礎的,你得明白概率,只有當你贏的概率更大的時候才去下賭注。

16、人們破產的常見原因是不能控制心理上的糾結。你花了這么多心血、這么多金錢,花的越多,就越容易這么想:“估計快成了,再多花一點兒,就能成了……”人們就是這么破產的----因為他們不肯停下來想想:“之前投入的就算沒了唄,我承受得起,我還可以重新振作。我不需要為這件事情沉迷不誤,這可能會毀了我的。”

17、說到我這輩子在生意中見過的錯誤,過度追求避稅是一個常見的讓人做傻事兒的原因。我看到有人為了避稅干很大的錯事。巴菲特和我雖然不是挖石油的,但是我們該交的稅都交,我們現在也過得挺好的。要是有人向你兜售避稅套餐,別買。

18、我認為我們(美國)正處於或者接近我們文明的頂點……如果50或者100年後,我們(美國)只比得上亞洲某國家的的三分之一,我一點兒也不會覺得奇怪。如果要賭,這世界上將來幹得最棒的應該是亞洲。

19、某些程度上,股票就像是倫勃朗的畫。它們的'價格基於過去成交的價格。債券要理性得多。沒有人會認為債券的價格會高到天上去。想像一下如果美國的所有退休基金都去買倫勃朗的油畫,它們都會升值並且引來一幫追隨者。

20、有人認為阿根廷和日本發生的事情在咱們這里(美國)絕對不會發生,這種想法是很瘋狂的。

21、比起機構投資者,房產投資信託(REIT)更適合個人投資者。巴菲特還留著一些煙頭性格(意指其早期偏重格雷厄姆式的投資價值低估企業的風格),這讓他願意在人們不喜歡房產投資信託並且市價跌出八折以內的時候,用自己的私房錢買點兒REIT。這種行為能讓他回憶起當年撿煙頭的快樂,所以他自己有點兒閑錢鼓搗這事兒也挺好的。

22、聰明人也不免遭受過度自信帶來的災難。他們認為自己有更強的能力和更好的方法,所以往往他們就在更艱難的道路上疲於奔命。

23、“莊家優勢”是個在現代理財學里很有意思的概念。那些機構的基金經理看上去很像是賭場里的總管,只是規模更大。

24、三人行必有我師,要成為領導者之前必須先做跟隨者。

25、我們總是在學習、修正、甚至顛覆各種主意。在恰當時機下快速顛覆你的想法是一項很重要的品質。你要強迫自己去考慮對立的觀點。如果你不能比你的對手更好地說服對方,那說明你的理解還不夠。

26、我以前那個年代,漢堡包5美分一個、最低時薪是40美分,所以我算是見證了巨大的通脹了。但它摧毀了投資環境嗎?我不這么認為。

27、大部分生活和事業上的成功來自於有意避免了一些東西:早死、錯誤的婚姻、等等。

28、有兩種錯誤:一,什麼都不做(看到了機會卻束之高閣),巴菲特說這個叫做“吮指之錯”;二,本來該一堆一堆地買的東西,我們卻只買了一眼葯水瓶的量。

29、經常對照一下清單可以避免錯誤。你們應該掌握這些基礎的智慧。對照清單之前還要過一遍心理清單(意指平常心),這個方法是無可替代的。

30、打官司是出了名的費時、費力、低效、以及難料結果。

Ⅱ 查理芒格談:股票投資的難點及對策

先來看一下股市的本質是什麼?查理芒格說,這個問題把你們引到我從法學院畢業之後很久才流行起來——甚至是肆虐橫行——的有效市場理論。但實際上,市場既是部分有效的,也是部分低效的。

股市本質是賽馬中的彩池投注系統。如果把普通股市場的概念簡化,那麼非常像賽馬中的彩池投注系統。如果你停下來想一想,會發現彩池投注系統其實就是一個市場。每個人都去下注,賠率則根據賭注而變化。股市的情形也是這樣的。

一匹負重較輕、勝率極佳、起跑位置很好等等的馬,非常有可能跑贏一匹勝率糟糕、負重過多等等的馬,這個道理就算是傻子也能明白。

但如果該死的賠率是這樣的:劣馬的賠率是 1 賠 100,而好馬的賠率是 2 賠 3。那麼利用費馬和帕斯卡的數學,很難清清楚楚地算出押哪匹馬能賺錢。

股票價格也以這種方式波動,所以人們很難打敗股市。然後馬會還要收取 17%的費用。所以你不但必須比其他投注者出色,而且還必須出色很多,因為你必須將下注金額的 17%上繳給馬會,剩下的錢才是你的賭本。

股市的情況是相同的——只不過管理費用要低得多。股市的情況是相同的——只不過管理費用要低得多。股市的交易費用無非就是買賣價差加上傭金,而且如果你的交易不是太頻繁的話,交易費用是相當低的。所以呢,有些足夠狂熱、足夠自律的精明人將會比普通人得到更好的結果。

聰明人在發現這樣的機會之後會狠狠地下注。他們碰到好機會就下重注,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就是這么簡單。

那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顯然,有 50%的人會在最差的一半里,而 70%的人會在最差的 70%里。但有些人將會占據優勢。在交易成本很低的情況下,他們挑選的股票將會獲得比市場平均回報率更好的成績。

好啦,現在我們已經明白,市場的有效性跟彩池投注系統是一樣的——熱門馬比潛力馬更可能獲勝,但那些把賭注押在熱門馬身上的人未必會有任何投注優勢。

上天並沒有賜予人類在所有時刻掌握所有事情的本領。但如果人們努力在世界上尋找定錯價格的賭注,上天有時會讓他們找得到。

聰明人在發現這樣的機會之後會狠狠地下注。他們碰到好機會就下重注,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就是這么簡單。所以成為贏家的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再工作,並期待能夠看準幾次機會。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而且根據我對彩池投注系統的觀察和從其他地方得來的經驗,這么做明顯是正確的。

然而在投資管理界,幾乎沒有人這么做。我們是這么做的——我說的我們是巴菲特和芒格。其他人也有這么做的。但大多數人頭腦裡面有許多瘋狂的想法。他們不是等待可以全力出擊的良機,而是認為只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或者聘請更多商學院的學生,就能夠在商場上戰無不勝。在我看來,這種想法完全是神經病。

你需要看準多少次呢?我認為你們一生中不需要看準很多次。只要看看伯克希爾·哈撒韋及其累積起來的數千億美元就知道了,那些錢大部分是由十個最好的機會帶來的。而那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沃倫比我能幹多了,而且非常自律——畢生努力取得的成績。我並不是說他只看準了十次,我想說的是大部分的錢是從十個機會來的。

所以如果能夠像彩池投注的贏家那樣思考,你們將能夠得到非常出色的投資結果。股市就像一場充滿胡話和瘋狂的賭博,偶爾會有定錯價格的良機。你們可能沒有聰明到一輩子能找出 1000 次機會的程度。當你們遇到好機會,就全力出擊。就是這么簡單。

當沃倫在商學院講課時,他說:「我用一張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終的財務狀況;這張卡片上有 20 格,所以你只能有 20 次打卡的機會——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擁有的投資次數。當你把卡打完之後,你就再也不能進行投資了。」

他說:「在這樣的規則之下,你才會真正慎重地考慮你做的事情,你將不得不花大筆資金在你真正想投資的項目上。這樣你的表現將會好得多。」

在我看來,這個道理是極其明顯的。沃倫也認為這個道理極其明顯。但它基本上不會在美國商學院的課堂上被提及。因為它並非傳統的智慧。

股票投資的難點

投資之所以困難,是因為人們很容易看出來有些公司的業務比其他公司要好。但它們股票的價格升得太高了,所以突然之間,到底應該購買哪只股票這個問題變得很難回答。

例如,在股票市場上,有些鐵路公司飽受更優秀的競爭對手和強硬的工會折磨,它們的股價可能是賬面價值的三分之一。與之相反,IBM 在市場火爆時的股價可能是賬面價值的六倍。所以這就像彩池投注系統。任何白痴都明白 IBM 這個企業的前景比鐵路公司要好得多。但如果你把價格考慮在內,那麼誰都很難講清楚買哪只股票才是最好的選擇了。所以說股市非常像彩池投注系統,它是很難被打敗的。

查理芒格的對策

我們從來沒有解決這個難題。在 98%的時間里,我們對待股市的態度是……保持不可知狀態。我們不知道。通用汽車的股價跟福特比會怎樣?我們不知道。

我們總是尋找某些我們看準了的、覺得有利可圖的東西。我們看準的依據有時候來自心理學,更多時候來自其他學科。並且我們看準的次數很少——每年可能只有一兩次。我們並沒有一套萬試萬靈、可以用來判斷所有投資決策的方法。我們使用的是一種與此完全不同的方法。

我們只是尋找那些不用動腦筋也知道能賺錢的機會。正如巴菲特和我經常說的,我們跨不過七英尺高的欄。我們尋找的是那些一英尺高的、對面有豐厚回報的欄。所以我們成功的訣竅是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而不是去解決難題。

投資決策靠的是統計分析和眼光嗎?

當我們作出一項決策的時候,我們當然認為我們的眼光不錯。有時候我們確實是因為統計分析才看好某個投資項目。不過,再說一遍,我們只發現了幾個這樣的機會。光有好機會是不夠的,它們必須處在我們能看明白的領域,所以得在我們能看明白的領域出現定錯價的機會。這種機會不會經常出現。

比如,對我們來說,低科技企業的優勢在於我們認為我們對它的理解很充分。對高科技企業則不是這樣的。我們寧願與我們熟悉的企業打交道。我們怎麼會放棄一種我們有很大優勢的游戲,而去玩一種競爭激烈而我們又毫無優勢,甚至可能處於劣勢地位的游戲呢?

你們每個人都必須搞清楚你們有哪方面的才能。你們必須發揮自己的優勢。但如果你們想在較不擅長的領域取得成功,那你們的生活可能會過得一團糟。這一點我可以保證。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你們肯定是中了彩票或者遇到其他非常走運的事情。

當然,這種機會它不需要經常出現,如果你們等待好機會,並有勇氣和力量在它出現的時候好好把握,你們需要多少個呢?以伯克希爾·哈撒韋最成功的 10 個投資項目為例。我們就算不投資其他項目,也會非常富裕——那些錢兩輩子都花不完。

所以,再說一次,我們並沒有一套萬試萬靈、可以用來判斷所有投資決策的方法。如果有,那就荒唐了。我只是給你們一種用來審視現實、以便獲取少數可以作出理性反應的機會的方法而已。

如果你們用這種方法去從事競爭很激烈的活動,比如說挑選股票,那麼你們將會遇到許多出色的競爭對手。所以我們即使擁有這種方法,得到的機會也很少。幸運的是,那麼少的機會也足夠了。

Ⅲ 為什麼只有少部分人賺錢解析查理·芒格的十大投資心理學

過多地強調投資的科學化是「不科學」的,因為它最終離不開人性。 人性在很多方面是非理性的。

馬克·塞勒斯的文章《你為什麼不能成為巴菲特》里,談到一個優秀投資者要具備的七個特質,裡面就談到,最重要,也是最少見的一項特質是:

市場在大起大落中,投資人還能保持投資思路的一致性。而很多投資者都是漲了就看好,跌了就看空 。其實很多事情沒有發生變化或者沒有發生這么大的變化,變化的是投資人的情緒。

在人類所有活動中,或許投資最能讓一個聰明人感到自己何其愚蠢。

查理·芒格

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

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

在查理·芒格整個做人、做事、做投資的原則中,他反復強調了道德標准,金錢意識,資本主義里的自然法則等。所以小財整理了芒格的十大投資心理學,一起來看看這位智者在心性方面的過人之處。

芒格說過, 「最重要的是,別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記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自知之明重要的一點是你要了解自己的情緒。 《窮查理寶典》一書中總結了25種人類誤判心理學,它們都會影響到投資。比如其中一節講「嫉妒」,這是人之常情,卻嚴重影響到個人的投資行為。《金融危機史》作者金德爾伯格說過一句話:「最令人煩心、最人頭疼的事莫過於看到朋友發大財」。為什麼股市裡羊群效應特別強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到周邊的人賺了錢,在羨慕嫉妒心理的驅動下跟風隨大流。

獵豹移動董事長傅盛總結了人類認知的四個階段。95%的人處於第一個階段,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如果你懂得了謙卑,能夠承認「其實這個事情我不知道」,意味著你已經進化到了4%的人群里,這是第二個階段「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個階段是境界更高的「知道自己知道」。巴菲特和芒格起碼在這個境界,他知道什麼東西我買了不會虧。這樣的人佔0.99%的比例,可謂百里挑一。

而最頂尖的一群人,他們「不知道自己知道」,佔0.1%的比例,千里挑一。 做投資千萬不要落在95%的人群里邊,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實際上卻並不知道。

戰勝自己,指的是自律和理性。芒格說過,「在生活中不斷培養自己的理想性格(投資性格),毫不妥協的耐性,自律自控—— 無論遭受多大的壓力,也不會動搖或者改變原則。」

芒格和巴菲特非常懂周期,而周期背後實際上是人性。芒格說:「所有人類對幾何級數增長的過度追求,在一個有限的地球上,最終都以慘痛收場。」用大白話說,就是樹不能長到天上去,這是常識。

但在現實中,當牛市來臨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可以一直漲,3000點看5000點,5000點看1萬點,總覺得這次是不一樣的。 「這次不一樣」恰恰是金融史上最昂貴的教訓之一,實際上最終都要均值回歸。

芒格一直強調「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他更經典的一句話是,「如果我知道死在哪裡,那我就永遠不會去那個地方。」這與巴菲特的經典表達「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異曲同工。

巴菲特可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金白銀的干。2008年初,伯克希爾擁有443億美元的現金資產,之後他們還留存了2007年度170億美元的營業利潤。然而,到2009年底,他們的現金資產減少到了306億美元。這么多減少了的現金去哪裡了?當然是去買股票了。

芒格說,我一生中僅投資了三家企業就很成功了,它們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好市多和李錄的基金。

巴菲特也講過類似的話,他說,「對任何一個擁有常規資金量的人而言,如果他們真的懂得所投的生意,六個已經綽綽有餘了。」

老子說, 「少則得,多則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這是非常深刻的道理。學生功課要做得好,必須每天給自己加壓,反復練習。可是作為修為而言,有時候要做減法,必須把噪音、無用的東西都砍掉,才能夠保持腦子清醒,保持理性。 所以做投資是一種修行,而不僅僅是知識的累積。

看芒格和巴菲特的生活狀態,他們非常安靜,他們乾的事情最多的是看書和思考。芒格說:「我們花很多時間思考。我的日程安排並不滿,我們坐下來不停地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更像學者而不是生意人。我的系統總是坐下來靜靜地思考幾個小時。我不介意在很長的時間里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芒格形容自己的投資方法是坐等投資法。他以每股16美元購買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現在每股是30多萬美元,漲了18000多倍,當然等待的時間是50年。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也是長線投資為主,比如投資華盛頓郵報超過40年、可口可樂近30年、富國銀行24年。當然這里邊有美國的國情,在中國做投資,具體的時間不見得一定要跟他們去參照,但這個理念值得借鑒。

從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到,巴菲特的財富90%以上是在他60歲之後獲得的,60歲之前的增長非常平緩。這就是復利的魔方。所以巴菲特有句話說得非常妙,他說,「時間的妙處在於它的長度」。

謹小慎微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好像是一個貶義詞,說一個人謹小慎微,感覺好像膽子不夠大,沒魄力,但在投資里邊,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優點,因為投資不在於你短期跑得多快,而是長期能夠守得住,不出局,剩者為王。

巴菲特講過類似的話,投資最重要三件事,「第一是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還是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是堅決牢記前兩條。」投資第一位是不虧錢,一旦虧損了本金,意味著你再也回不來了。

巴菲特說:「風險恰恰來源於你不知道你在做什麼。」很多人在投資的時候,可能連自己買的股票代表什麼都不清楚,不虧錢才怪。

其實芒格、巴菲特他們也在變,這幾年我們看到他們買了不少航空股和科技股。巴菲特早年在航空股上栽過跟斗,痛定思痛之後認為航空股典型的「價值毀滅者」,並發誓再也不碰航空股。然而這幾年他又重新買進航空股。此外,伯克希爾·哈撒韋還買了蘋果、亞馬遜等科技股,大家都知道即使是在科技股最受歡迎的90年代,巴菲特始終拒絕觸碰,為此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巴菲特和芒格放棄了自己的投資原則?不,他們的變化一方面是因為客觀條件在變化,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自身的進化。他們的能力圈在擴大,以前看不懂的東西現在能看懂了。 所以投資之道,變亦不變,這也是一種辯證關系。


這看起來跟投資似乎沒有直接關系,但實際上我們看芒格的行為准則,他非常強調做個好人。芒格說,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每天做個好人,只有做個好人,才能最終做個好投資人。

芒格的行為標准明顯高於一般世俗的要求:「有些事情就算你能做,而且做了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者不會造成損失,你也不應該去做。」

老子有一句話, 「不失其所者久」。這里的「所」就是原則和本分,只有不失本分才能走的很遠 。某種意義上,芒格和巴菲特一生巨大的財富積累以及過人的長壽是對他們畢生堅守價值投資本分、堅持做個好人的最佳犒賞。




Ⅳ ◆ 查理·芒格的股市投資原則有哪些

1、風險——所有的投資評估必須先從評估風險開始,尤其是聲譽風險。
1) 結合了合適的安全邊際。
2) 避免與個性有問題的人打交道。
3) 堅持給假定的風險提供適當的補償。
4) 時刻牢記通脹和利率風險。
5) 避免犯大錯誤,避免資本金持續虧損。
2、獨立——「只有在童話故事中,國王才會被告知自己其實是赤身裸體的」。
1) 要做到客觀和理智,就需要進行獨立思考。
2) 記住這一點,即你正確與否與別人是否認同你無關——唯一能決定你正確與否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斷是否正確。
3) 模仿多數人的做法會招致向均數回歸(僅僅獲得平均業績)。
3、准備——「獲勝的唯一途徑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並希望能獲得一些洞察力」。
1) 通過大量閱讀,讓自己成為一生的自學者;培育求知慾望,努力讓自己一天比一天聰明。
2) 比獲勝願望更為重要的是願意進行准備工作。
3) 熟練運用源自主要學科的思維模型。
4) 如果你想變得聰明,需要一直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4、明智的謙遜——承認自己的無知能讓人更有智慧。
1) 呆在自己對強勢范圍之內。
2) 識別不確定的證據。
3) 抵擋對得出錯誤的准確性、確定性等的渴望。
4) 最重要的是永遠不要欺騙自己,記住自己是最容易被欺騙的。
5、嚴格分析——使用科學的方法和有效的清單能將錯誤和遺漏降至最低。
1) 確定價值、過程和財富。
2) 最好是記住顯而易見的東西,而不是那些深奧難懂的東西。
3) 要成為商業分析師,而不是市場分析師、宏觀經濟分析師或證券分析師。
4) 考慮所有的風險及其影響;總是關注潛在的二階效應和更高程度的沖擊。
5) 進行前後思維——總是反過來看事務。

原則知道容易掌握難,運用更是難上加難,如果想做股市投資,推薦安裝一個愛貓爪,學學量化策略,近期我正在研究,感覺很有前途而且靠譜。

閱讀全文

與芒格投資好事多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金流入看什麼 瀏覽:806
科創50指數ETf投資哪些股票 瀏覽:473
林園股市最新股票 瀏覽:52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 瀏覽:132
宜信最新股票價格 瀏覽:144
亞盛股票走勢 瀏覽:450
工業設計軟體概念股票 瀏覽:971
中國股票最高的是什麼股 瀏覽:274
如何利用股東數據分析股票 瀏覽:155
同濟科技股票配股價 瀏覽:219
股票短期融資債券到期兌付是好是壞 瀏覽:597
股票交通銀行000001 瀏覽:811
債券比股票 瀏覽:518
中國軟體這個股票怎麼樣 瀏覽:545
股票里的特殊賬戶 瀏覽:426
最准確的股票數據網 瀏覽:30
網商銀行的股票代碼 瀏覽:393
行業互動對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 瀏覽:555
必需品投資組合股票行情分析 瀏覽:621
股票看盤重要時間點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