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彌陀佛,學佛之人可以從事什麼職業
有人問起,做生意不能說實話,所謂老王賣瓜,自吹自誇,如果賣瓜的不說瓜甜,那就無人問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語說謊的戒? 再有人問,學佛的人不應貪心,相反的應該布施。可是做生意賺錢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利潤,這豈不是跟佛理相違? 又有人問,佛教徒不可害人,如果做生意賺到錢而使他人虧本,又該如何? 也有人問,佛教徒可以從事股票投資、放利息、房地產買賣等活動嗎?因為這些事都有投機性質。 更有人問,佛教徒可以做糧食飼料等的買賣嗎?如果糧食飼料是被買去喂畜牲,是否間接助長了他人的殺業? 是的,以上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應該面對而加以檢討的。首先必須了解,在釋迦牟尼佛時代的印度,人民分為四大階級,亦即1、宗教師的婆羅門,2、從事軍政的剎帝利,3、從事工商的吠舍,4、從事殺生等賤業的首陀羅。佛陀釋迦世尊除了不鼓勵從事首陀羅的職業之外,其他都在容許的范圍之內,而且加以贊嘆,可見佛教徒從事工商業是正當的。 至於說,做生意是說謊而騙人上當的行為,是有待商榷的,因為這並不是必須的手段,而是一般人的習慣和心理所造成的。貨真價實、信用可靠,是工商界應有的職業道德。也唯有信用可靠,才能夠可大可久,否則為何許多商號都要以幾十年以至上百年的『老店』招牌做號召?我曾經說過:『如果跟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做生意,不必擔心他欺騙你。』相對地,身為佛教徒如果還會讓人擔心我們用欺騙手段以招徠顧客,這不僅不是佛教徒的正確態度,甚至連一個小商人的基本觀念都尚未建立。 當然,我們知道,有些行業往往漫天要價,目的是等著顧客就地還錢;但也有類似的行業卻以老少無欺、不二價為號召的。我們做為佛教徒,應該帶動風氣,誠實無欺。也許剛開始時,生意差一些,利潤少一些,日久之後,你的信譽就能為你賺錢。 一般中國人都有養兒防老、積谷防飢的心態;做生意一本萬利,想當然是為了使個人生活有保障,乃至為子孫萬代留下吃喝不完的余蔭。但是,時代已經改變,觀念已經不同。現代的大企業家,不應著眼於自利,而是貢獻自己的智慧才能為社會人類謀福利,即所謂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以完成事業為目的,造福人群為理想,就沒有貪心的成分在其中。至於普通人的智慧體能,雖然不足以為社會大眾提出多少貢獻,但至少也該負擔起個人的生活開銷,進一步維持家庭的成員和公司的員工,這是互助,也是為了各取所需。 因此,人人必須提供自己的所能,不論是資金的、智慧的或勞力的。身為佛教徒,更不應有做生意是只求自利而置他人利益於腦後的想法。因為社會是群體的因緣所成,我們參與社會做任何事,就跟其他人發生關系,產生互動互惠的作用。 我們應該以自利利人的存心來賺取應賺的利潤,並且把賺來的錢做合理的支配,而不僅是為個人的物質享受和滿足虛榮而花錢,若能如此,就不算是因貪心而賺錢了。《善生經》中說,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來處理:1、家計的生活,2、營業的資本,3、儲存在家以防意外,4、放款生息。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印度,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儲存在家和存入銀行生息應該合而為一。此外,也應在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做為三種用途:1、供養父母,2、周濟親友和部屬仆從,3、供養三寶,作為宗教的奉獻。前面的四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後面的三種用途,則是為了孝養父母、社會福利及宗教事業。 佛法說應該從事正當職業,所謂正當職業,就是指於人於己都有利而無害的行業。既然如此,怎會自己賺錢而使他人虧本?當然,當你開的店經營不善或公司虧損累累時,不免會想脫手轉讓。由於各人的經營觀念和方式有別,社會關系也不同,知識能力也相異,因而同樣的行業和生意,在不同的經營者手中就有不同的結果,如某甲會蝕本,某乙可能賺錢。 基本上,不要存著把燙手山芋丟給人的心態去害人,而要希望他人因為承購你的原有產業而大發利市。同時,不要以為自己做不好的,別人也做不好;或者自己認為不好的,別人也認為不好。只要你對自己賣出的東西不做虛偽宣傳,那麼,一旦有人願意承購,他一定會因此而得到利益。如果對方蝕本,這也不是你的存心,與你無關。總之,佛教徒做任何事業,都須以真心誠心待人,至於結果如何,不是你的責任,不必耿耿於懷。 股票和房地產買賣,是現代世界各國政府所公認的投資生意。前者是股票公司運用民間游資,透過股票市場成為企業投資的資本,是發展工商、促進社會經濟繁榮的金融事業,應屬正當的投資。但問題出在有些人掌握大量股票而製造股票行情,並操縱股票漲跌,這是不道德的。要操縱股票只有大資本家才能辦到,一般投資人只能看行情的起伏買進賣出,故其中不免有些冒險的成分。在金融穩定的社會,操縱股票是犯法的,大企業家雖然擁有大量的股資,也不致於操縱市場製造漲落,否則會自食惡果,得不償失。 至於房地產投資,也是正當正常的商業行為。一般人所詬病的,是指炒地皮,壟斷房地產,不論購進或拋出都操縱於股掌之上,這不是正常的現象,佛教徒應該避免。若以正當的價格做合理的買賣,也是一種商業服務,沒有什麼不可以。 另外,就放利息而言,將錢存入銀行或合作社等金融機構,也是一種投資方法。而以民間的小額存款互相周轉或者集中投資於某些大企業,也是自利利他、繁榮社會經濟的途徑,值得鼓勵。不過,若為貪取高利而放高利貸,等於火中取栗,危險性大,往往連母款也被倒掉。佛教徒不可因貪高利而放款,一則自己沒有保障,二則對人剝削太多,有傷慈悲,最好不做。 至於商業的種類,古時有謂三百六十行,在現代工商業社會,可能超過三千六百行。不過,身為佛教徒有個原則,即凡是殺業、淫業、盜業、賭博和妄語,乃至於酒類等的買賣,都應避免;但是不能斬釘截鐵說某種生意不能做。比如開電影院,專門放映誨淫誨盜的影片,當然不可;若是放映藝術性、教育性和娛樂性的影片,則屬於正業。至於販賣糧食,只需以所賣的終究是供人食用,或是加工後用於工業的動機即可;即使別人買去喂畜牲,也是為了供給眾生吃的,我們本身並未從事殺業。當然,自己如果明知飼料是供養豬場養雞場之用,可以考慮改行或改變銷售的物品。總之,佛教不鼓勵殺業也不從事殺業,凡與殺業有關的,應該避免。 作者: 聖嚴法師
2. 關於威廉江恩的生平介紹有哪些
江恩於1878年6月6日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路芙根市(Lufkin Texas),父母是愛爾蘭裔移民。在其投資生涯中,成功率高達80%~90%,他用小錢賺取了巨大的財富,在其五十三年的投資生涯總共從市場上取得過三億五千萬美元的純利。1902年,江恩在24歲時,第一次入市買賣棉花期貨。1906年,江恩到俄克拉荷馬當經紀人,既為自己炒,亦管理客戶。在1908年,江恩30歲時,成立了自己的經紀業務。同年8月8日,發展了他最重要的市場趨勢預測方法,名為「控制時間因素」。經過多次准確預測後,江恩聲名大噪。
江恩的事業高峰期,他共聘用二十五人,為他製作各種分析圖表及進行各類市場走勢研究,並成立兩間走勢研究公司:江恩科學服務公司及江恩研究公司,出版多種投資通訊。在他每年出版的全年走勢預測中,他清楚的繪制在什麼時間見什麼價位的預測走勢圖,准確性甚高。代表作品:《華爾街四十五年》、《股票行情的真諦》、《華爾街股票選擇器》 、《江恩投資哲學》矚目成績:最為人矚目的是1909年10月美國「The Ticketr and Investment Digest」雜志編輯Richard .Wyckoff的一次實地訪問。在雜志人員的監察下,江恩在十月份的二十五個市場交易日中共進行286次買賣,結果264獲利,22次損失,獲利率竟達 92.3%。江恩運用天文學、數學、幾何學等方面的知識創立了獨特的技術分析理論。其中包括波動法則、周期理論、江恩角度線、江恩四方形、江恩六角形等等。江恩堅信股市期市存在著宇宙中的自然法則。股價運動方式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可以預測的。
3. 基督徒與財富
盡你所能的賺取,盡你所能的節省,也盡你所能的奉獻。 (Gain all you can,save all you Can,give all you Can.)
基督徒炒股是不合適的;若將資金存入銀行或銀行理財則是合適的,若購買其他的理財產品,則需要進一步考慮其資金投向是否合適。
當然,這其中的情形非常復雜,有的人仍舊會提出反對觀點,但我想,在這里一個原則是「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10;23),另一個原則是「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6:21),如果金錢已經成為你在這個世界關注的重點,就需要在神面前省察了。還有就是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不信的人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如果不信的人都反對或者質疑,那麼基督徒就更加需要謹慎做出選擇了。
基督徒做投資是可以的。路加福音十九章里十錠銀子的比喻中,主人責備那個領一錠銀子的懶惰僕人,「你這惡仆,我要憑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嚴厲的人,沒有放下的,還要去拿,沒有種下的,還要去收,為什麼不把我的銀子交給銀行,等我來的時候,連本帶利都可以要回來呢?」將銀子交給銀行,再連本帶利的收回,這就是投資。
基督徒也應當學會理財,才有可能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保障自己的財產不縮水。炒股其實也是一種投資,但大多數炒股者對自己買的產品並無了解和研究,只是抱著投機的心態,期望在市場價格波動中獲利。他們拿自己的資金冒險,頻繁地在證券市場上進出,買低賣高,不求股票分紅,只求在股票差價中獲利。投機的風險要遠遠高於投資。
基督徒最好的投資並不是地上的各樣投資,而是天國的投資。「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太六19-20)
4. 唐崇榮基督徒可以買股票嗎
可以。股票是面對全民發放的,沒有任何限制,只要有錢就可以進行買賣交易,不因教派學歷人種而發生轉變。
5. 基督徒可以去交易期貨嗎
可以的,期貨交易對投資者的宗教信仰沒有要求,開戶過程中適當性問卷也不涉及到宗教信仰的問題。
6. 有一些宗教人士總是說炒股掙來的錢不幹凈,他說別人賠錢讓你獲利不好,這種說法合理嗎
炒股賺錢有很多種方法,一般不是惡意操縱股價賺的錢就是投資賺的,沒什麼干不幹凈之說。
炒股其實就是交易,和做生意是一樣的,做生意交易的是實物,炒股交易的是籌碼,只是媒介不同而已。
7. 江恩理論
【江恩理論】是以研究監測股市為主的理論體系,它是由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投資大師威廉·江恩(Willian D.Gann)大師結合自己在股票和期貨市場上的驕人成績和寶貴經驗提出的,是通過對數學、幾何學、宗教、天文學的綜合運用建立的獨特分析方法和測市理論,包括江恩時間法則,江恩價格法則和江恩線等。
8. 基督徒們怎麼理解何為貪婪
基督徒們是這樣理解何為貪婪:
一、為了個人的罪惡的享受而賺錢是貪婪,比如:付費約炮、荒宴競酒、縱容子女走偏路。我們看為好賺錢目的是給兒女積累家產,以及願意捐的更多而賺更多。
二、用錯誤的方法賺錢是貪婪。比如炒股,如果是理性分析以後,買入優質資產,這是可以的。但是買入債轉股的那種垃圾股票,然後期望漲上去賣給傻瓜,從中漁利。最終結果是自己被人當成傻瓜套進去,那麼這一種情況是貪婪。
如果沒有被套進去,反而真賺了,並且拿著錢及時退出,這我就不說啥了。另外,用賭博,買彩票、弄虛作假的方式賺錢是貪婪。買房買商鋪不是貪婪,因為聖經的價值取向是贊成得地為業,不贊成只為了賺錢而賺錢。
誕生和成長
基督教產生於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社群中。第一世紀結束前即逐漸發展到敘利亞、埃及和小亞細亞等地,並擴及希臘及義大利。在4世紀以前基督教是受迫害的,直到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發布米蘭敕令宣布它為合法宗教為止。
在380年時狄奧多西大帝(TheodosiusI)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並且所有人都要信奉。1054年,基督教發生了大分裂,東部教會自稱為正教(即東正教),西部教會稱為公教(即天主教)。16世紀又從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以及其它許多小的教派。
9. 為什麼其他宗教離不開財利
在非法攫取錢財這一點上,基毒教的的行為更是驚人。他們非但不像標榜的那樣「不食人間煙火」,恰恰相反,他們是徹頭徹尾的貪婪的暴發戶,是赤裸裸的瘋狂的「吸血鬼」。基毒教的強取豪奪、暴斂錢財,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生產、金融秩序,直接威脅著自由世界的經濟安全。
剖析基毒教的斂財手法,愚弄欺詐群眾,誘騙信徒向教會「捐獻」個人財產,或以宗教團體名義騙取社會募捐,是最常用的伎倆。基督邪教誘騙信徒向教會「布施」個人甚至親友的私人財產,包括房地產、現金、存款、股票、金銀首飾、貴重傢具等。
值得警惕的是,近年來,隨著基督邪教職業化特徵的加劇,他們聚斂錢財的手段也更加「高明」,手法更加隱晦。他們往往以商養教,舉辦經營企業,朝著產業化、集團化方向發展。他們把詐騙所得錢財進行再投資,以合法經營掩護非法牟取暴利,使資本積累越滾越多,以此發展壯大自身勢力。同時,試圖藉此繞開國家對社團的管理范圍,以合法身份長期生存。更為嚴重的是,這些非法搜刮的、散發著血腥味的錢財,還是基督邪教進一步集聚能量,擴張勢力,危害社會,對抗自由世界的罪惡資本。他們用金錢開道,或秘密賄賂邪教徒執法人員尋求庇護,或打通關節為進一步擴張創造條件,在社會上編織龐大的關系網。有的邪教徒不惜投靠帝國主義勢力,充當干涉自由世界的工具及伺時機成熟時推翻現自由政權作準備,嚴重損害全世界及人類利益。
10. 《股票行情的真諦》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股票行情的真諦》(威廉·D·江恩)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cGLJbrcWoZ3bz1TqQm3OxA
書名:股票行情的真諦
作者:威廉·D·江恩
譯者:鍾業紅
豆瓣評分:7.1
出版社: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1
頁數:196
內容簡介:
《股票行情的真諦》是一本極為務實的書,由成功的華爾街人江恩所撰寫,江恩通過長期的實踐交易經驗證明了他所提出的這一理論的正確性,《股票行情的真諦》是他20年股票交易經驗的總結,通過案例教學法舉例闡明了他所提出的理論規則。
《股票行情的真諦》內容涵蓋股票市場以及棉花和谷類等投資和投機市場,還通過22個圖表透徹闡明了這一成功的交易方法。全書共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交易的准備;
第二部分:如何進行交易;
第三部分:如何判斷各只股票的行情走勢;
第四部分:期貨交易(棉花、小麥和玉米)。
作者簡介:
威廉·D·江恩,1878年6月6日出生於美國得克薩斯州路芙根的一個愛爾蘭裔移民家庭。父母都是虔誠的基督徒,這對江恩影響很大,他從小熟讀《聖經》,並宣稱正是在《聖經》中發現了市場循環理論。威廉·江恩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交易者之一,他研究出一套系統的交易分析工具與方法,如江恩角度、9方圖、六邊形、360度循環等。1902年,他24歲時做出了第一筆交易;1909年,著名TICKER雜志發表江恩著名的預測與交易記錄,他在25個市場交易日共操作了286次交易,平均20分鍾1次,其中264次獲利,只有22次虧損,獲利率高達92.3%,讓本金增長了10倍。江恩於1928年11月3日出版的新年展望中,預言1929年股市大崩盤,結果1929年10月29日道·瓊斯指數一天下跌23%,引發世界經濟危機。除預測市場外,江恩還對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大戰結束時間等進行預測,並被事實加以證實。
江恩將自己終身的投資理念與技巧融於其經典之作中,包括《股票行情的真諦》(1923年)、《江恩投資哲學》(1927年);《華爾街選股術》(1930年);《新股趨勢探測》(1936年);《如何從商品期貨交易中獲利》(1941年);《江恩華爾街45年》(1949年)。
威廉·江恩於1955年6月去世,享年7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