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汽和上汽哪個股票好
上汽。
1、賺錢的能力廣汽集團最近半年賺了43.00億。上汽集團最近半年賺了133.00億,說明上汽集團賺錢能力比較強。
2、花錢是否大方自上市以來,廣汽集團總計分紅155.4億,上汽集團總計分紅1021.66億。由此可見,上汽集團賺錢多又願意分紅,比較大方,投資上汽可以賺的更多。
❷ 廣汽集團:下滑3.99%,兩極分化亦喜亦悲
廣汽豐田強力拉升,廣汽本田穩中有升,廣菲克滑坡,廣汽三菱略降,廣汽乘用車表現欠佳。這是廣汽集團2019年成績單的梗概。
廣汽集團官方產銷快報顯示,2019年12月份銷量為186041輛,同比微降0.35%;2019年全年,廣汽集團累計銷量達到2062160輛,同比下滑3.99%。
合資向上自主向下
下滑3.99%,從2019年行業大環境來看,廣汽穩住了銷量。但扉旅汽車發現,拆分業務板塊分析,廣汽集團銷量趨勢出現分化。
合資品牌表現整體較好。廣汽豐田12月份銷量為57784輛,同比增長37.46%,1-12月份累計銷量682008輛,同比增長17.59%;廣汽本田12月份銷量為63095輛,同比下滑8.42%,1-12月份累計銷量達到770884輛,同比增長3.98%。
如同車標帶來的疑惑一樣,iA5跟AionS到底有什麼實質區別備受熱議,這一點,也是影響同門相爭程度的關鍵因素。
對此,廣汽豐田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不管是AionS還是iA5,廣汽豐田是一家合資公司,不僅豐田可以導入產品,廣汽有好的產品,同樣能導入合資公司生產銷售,雙方是對等的,在「雙品牌」這個大方向下,兩款車都是基於廣汽研究院開發的「原型車」打造而來,廣汽豐田和廣汽新能源只是在導入原型車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的策略和品控流程,對原型車做出了改動,才有了兩款車差異之處。
2019年,廣汽豐田是個好同志。2020年,廣汽無疑想培養更多的好同志,但心急可以,章法不要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20家A股上市車企三季度財報匯總:市場活力恢復 頭部企業利潤大漲
11月初,絕大部份上市汽車企業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對外完成披露。
截止11月2日,A股上市的20餘家汽車製造企業第三季度業績系數公布。其中,頭部的十餘家汽車製造企業實現盈利。而聚焦到利潤增長的構成,既有車市銷量回暖帶來的數量帶動,也有精細化運營下的財務結構改善,更有非經營性的利潤流動補充。
總體來看,隨著車市產銷量不斷回暖,整車企復甦情況明顯,不少企業在三季度迎來不俗表現。從大的產業板塊而言,車市馬太效應亦愈發明顯,不少弱勢企業出現回血乏力的情況。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呈現「冷熱不均」的特點。
1
上汽集團:業績表現轉好實現年度目標難度增大
10月30日晚間,上汽集團公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2101.27億元,同比增加2.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54億元,同比增加17.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80.09億元,同比增加26.72%。
今年8月份,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控股」),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申請破產重整。
同時,力帆股份表示,目前公司已經被債權人申請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並且公司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前三季報:廣汽集團凈利43.64億,北汽藍谷巨虧28億
近日,汽車企業陸續發布三季度報,隨著經濟回暖態勢穩定,汽車行業復甦情況明顯,不少品牌呈現觸底反彈跡象。東風汽車、比亞迪汽車、江鈴汽車等都出現不同程度增長態勢。
東風汽車:前三季凈利4.90億元
10月20日,江淮汽車發布2020年三季度業績預減公告。江淮汽車公司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分別為-1.47億元和-6.53億元,第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分別約為1.91億元和-2.54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2019走跌,廣汽集團自救挽頹勢
[億歐導讀]?廣汽選擇節流營銷,增加研發的舉措可以說是「不畏浮雲遮望眼」,將視野放在更大的版圖上——新能源和智能汽車。
打個翻身仗?
廣汽還在智能汽車領域開足馬力。
2019年7月,廣汽發布涵蓋自動駕駛和智能物聯系統的「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目前已搭載至9月量產的廣汽新能源AionLX。
此外,廣汽在去年年底宣布「e-TIME行動」計劃,通過科技創新(Technology)、智能網聯(Intelligence)、智能製造(Manufacture)和電氣化(Electrification)完善顧客體驗(Experience)。可以看出,智能領域將是廣汽2020年的研發重心。
事實上,廣汽2019年度銷售費用較上年減少5.2億,主要原因是廣告宣傳和市場費的減少。在市場行情蕭條的情況下,廣汽選擇節流營銷,增加研發的舉措可以說是「不畏浮雲遮望眼」,將視野放在更大的版圖上——新能源和智能汽車。
新冠疫情是汽車行業優勝劣汰的催化劑。最新的汽車消費新政可以一定程度緩解汽車業的頹勢,但車企想要脫穎而出,還得靠自身產品說話。
近年來加大自主和新能源研發的廣汽志向絕不囿於依附合資品牌,廣汽2020年計劃推出的19款全新和改款車型有8款是自主品牌產品。顯然,廣汽期望在今年通過自主品牌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2027年進入世界100強」,這是廣汽2018年就立下的志向。對比去年剛擠進百強的一汽集團2019年整車銷售346.4萬輛,廣汽在這七載時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2020年度的廣汽集團眼下先實現其300萬輛的產能目標,繼續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研發腳步,未來可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年增10%,年銷350萬輛!廣汽定下「高調」目標有什麼邏輯
11月20日,廣汽集團在廣州車展上發布了「十四五」規劃下的「1615戰略」,布局下一個五年。
同時,廣汽集團公布了廣汽自主品牌「雙子星」計劃,宣布廣汽埃安正式獨立運營,和廣汽傳祺形成並列的自主板塊,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協同並進。
廣汽的「十四五」規劃一經發布,就引發了媒體和行業的強烈關注。有人評價,它不只是廣汽的一個宏大目標,而且看到了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崛起的信心和方向。
在廣汽的「1615戰略」中,有三個關鍵詞清晰地傳達了這些意圖:
年銷350萬輛!它意味著廣汽未來五年,年復合增長率超10%。預期增長速度,比「十三五」還要快。
實現特定場景下L4級智能駕駛商業運營。L4級是高度自動化,意味著廣汽基本實現無人駕駛,智能化站上全球頂端。
廣汽埃安獨立運營。作為廣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智能車高端品牌,無論是在汽車市場,還是資本市場,都將進入與全球頂級車企競爭的賽道。
同時,汽車產業新一輪開放的推進下,國內汽車產業、系別、品牌和區域競爭格局都將發生巨變,產業集中度將更加明顯,弱勢品牌和邊緣車企退出舞台。
未來中國汽車產業的兩極,可能是長三角的上汽和珠三角的廣汽。車企集團的規模排位,可能和區域經濟的地位大致相當。
從更寬廣的視野看,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也呈現出東移的趨勢。美英汽車工業在銹化,呈現出銹帶,衰落態勢持續蔓延。
東半球汽車工業崛起,特別是電動化和智能化完成後,可能呈現出中、德、日三足鼎立的全球格局。
某種意義上,這就是時代的洪流。廣汽因時而動,如果用一句評價其制定的「十四五」規劃,那就是,因看見了風暴而激動如大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