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一支股票盤中突然被主力迅速打壓,然後又強力拉起,主力是想干什麼呢
這種一般都是庄股 說明莊家在洗盤 准備進一步的拉升了 這個是常用的洗盤的方法
❷ 如何看出股票的主力是邊拉升邊吸籌
在拉升中吸籌只不過是在更低的位置吃不到便宜貨一種無奈之舉。
每當股市的股價有浮動的時候,總有不少股民朋友將主力資金的凈流入或凈流出作為股價走勢判斷的依據。其實有很多人並不是特別清楚主力資金的概念,出現判斷失誤的情況就非常常見了,虧錢了都沒發覺。今天學姐就來幫大家了解一下主力資金,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強烈建議大家把整篇文章都看完,尤其是第二點非常之重要。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主力資金是什麼?
這類資金,會因為資金量較大而對個股的股價造成很大影響,其被統稱為主力資金,包括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社保、養老金、中央匯金、證金、外資(QFII、北向資金)、券商機構資金、游資、企業大股東等。其中單純引發所有股票市場顫動的主力資金之一的必須要數北向資金、券商機構資金。
通常情況下,「北」指的是滬深兩市的股票,所以那些進入A股市場的香港資金以及國際資本統一被稱之為北向資金;「南」的意思就是指港股,這就是為何會把流入港股的中國內地資金稱為南向資金。北向資金之所以要關注,一方面是因為北向資金背後擁有強大的投研團隊,知道許多散戶不知道的東西,北向資金還有另外一個稱謂叫做「聰明資金」,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在北向資金行為的中得到一點投資的機會。
券商機構資金不僅擁有這一個渠道優勢,還掌握著一手資料,一般而言,我們要去選擇的個股的標準是:業績較為優秀、行業發展前景較好的,許多時候個股的主升浪和個股的資金力量分不開,所以也被別人稱之為「轎夫」。股市行情信息知道得越快越好,推薦給你一個秒速推送行情消息的投資神器--【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二、主力資金流入流出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正常情況下,只要發生主力資金流入量大於流出量的情況,意味著股票市場里供小於求,股票價格自然就會高了不少;當主力資金流出量大於流入量的時候,就是表示供大於求,股價自然會下跌,對於股票的價格的走向,主力的資金流向會很大程度上的影響到它。但光看流進流出的數據是不準確的,時而也會有許多主力資金流出,股價卻增高的情況出現,其背後原因是主力利用少量的資金拉升股價誘多,然後再藉助小單逐步出貨,然後也有散戶來接盤,股價自然而然的就上漲了。所以必須進行綜合分析,選出一隻優質的股票,提前准備設置好止損位與止盈位同時持續跟進,到位及時並設計出相應的措施才是中小投資者在股市中賺取利益的關鍵。如果實在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研究某隻個股,不妨點擊下面這個鏈接,輸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碼,進行深度分析:【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❸ 主力拉抬股票至一定高度快速下跌至某位置就開始橫盤主力是想幹嘛
主力的意圖很明顯第一開始抬拉股票的價格拉不動的價格就是那隻股票的一個壓力位,當他發現壓力太大了所以不得不改變策略將自己手中的部分籌碼拋出,打壓股票價格至下一個支撐位然後在那個價格橫盤吸貨等待下一次機會。
機會
❹ 股票莊家之間的爭斗有哪幾種情形
從操盤手法細膩化理解博弈技術
1. 莊家、主力與投資者之間不斷的在博弈,知己知彼後,表面的平靜蘊含著鬥智斗勇。
博弈技術,是一種心理分析方法的具體化,它讓我們看見了看不見的爭斗:-----操盤手與其它各類投資者的戰斗。
2. 隨著整個市場各類投資者分析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操盤手的操盤技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該避免更多的投機資金跟入。
3. 博弈技術讓我們看見了操盤手對人性,對市場的行為的高度理解,也對股票的三要素:量、價、時空有了深入人性的更本質認識。
4. 博弈技術告訴了我們莊家與各類投資者的爭斗,讓我們自己更清楚自己所處於的階段以及位置,從而制定「第三方操作策略」,形成「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博弈論:解套和獲利不賣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如何從操盤手法細膩化理解博弈技術?我們用4個例子分別來點評分析:
1、600146大元股份--------01年3月下旬已經創前期新高,為什麼先放量?先把前面套牢者的籌碼拿過來,所以放量。隨著時間推移,連續衡盤窄幅震盪整理,成交逐漸萎縮,為什麼逐漸???因為往往剛升到了一個價位,想賣的人最多,所以前幾天量最大,隨後逐漸減小,做空者也無差價買回。打個比方說明:(不計後期提供)有人現在到農村家家戶戶收購大米,50元1斤!很多人覺得劃得來,於是紛紛賣出,收米者大量資金買過米來,連續幾天後,想在50元賣的人,已經賣出去了,沒貨了,賣不出了,而一開始不想50元賣的,你一直50元/斤,人家也不賣,你想把這些人的籌碼再拿過來該怎麼辦呢?需要抬高價格。比如100元/斤收購!這時候又會很多人來賣,50元吸引力大,100元就大了,於是又放量,同樣維持幾天,可以再抬高,籌碼逐漸被收購者鎖定。股市完全同理。 我們回過頭看看600146到2001年3月30日,成交量急劇減小,換手率下降到1.2%,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成交量逐漸減小?簡單的說就是:想在這個價位賣的籌碼已經賣掉了,被主力接走了,不想這個價位賣的人(比如中線心態者)那就不會賣,主力在怎麼衡盤也沒人賣出來,這時候操盤手稱之為:籌碼穩定了。按照以往操盤手可以拉台了,也就是讓股價再上一個台階。但是,請注意但是!由於隨著股票分析軟體的不斷升級,股票分析技術的不斷推廣和深入研究,市場中不論是(跟庄)機構,還是職業投資者中間有大量的高手,這些人資金大,技術高,防風險止損能力強,成為莊家、主力最頭痛的人,因為他們是直接從莊家口袋中「搶錢」。所以操盤界一直也在更新操盤技術,希望最大程度上甩掉「假的中線投資者」。我們在《莊家解秘》系列中講過:莊家討厭投機者跟在裡面,因為他們導致盤口不穩定,真正的中線投資者,幫助莊家鎖定籌碼,莊家很歡迎!但隨著股市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長期實戰,很多分析高手不會輕易被洗出來,而能「粘」住莊家,或者一些人雖然無技術但是忍耐力很強,他們不是不想賣,而是比別人能多堅持一下,往往能躲過一般的洗盤,他們就是「假的中線投資者」。此時的盤口穩定也因此很可能是假的籌碼鎖定。莊家操盤手必須經過再次確認才能真正拉台。所以600146在3月30日是初次縮量,如果是舊的操盤技術,一般3天內可以拉大陽了。但是新的操盤技法需要更謹慎更細膩,所以還要確認。怎麼確認呢?在跌來下洗盤???一般不會,不要忘了,如果跌下來,那些高位賣掉的低位有差價了又買回來,或者前期拉升給被逼空者有了低位回調吸納的機會,這盤口就混亂了,操盤者一致認為:既然這些人能夠躲過首次「洗禮「,表明還是有一定技術的,這些人像「牛皮糖「一樣「粘」住莊家,甩不開,必須還是要給他們一些「甜頭」,才能讓他們放手。所以往往是選擇小幅度上升!4月3日,600146就升了,從3月30日至4月3日,升了9毛錢!這9毛錢是高手或者耐力好的人應該賺的。請注意:成交量快速明顯放大了,也就是說:14.61想賣的人幾乎沒有了,15.5想賣的人急劇增加!再跌回原來平台來。這里還有一個用處:很多人前期沒買到的正在觀望,准備突破的時候再跟入,4月3日一創新高突破,立刻15.3或者15.5追進,但是馬上套住他們,這種用處叫做:--讓場外的人上當一次,震懾住他們,讓他們不敢盲目跟,這個位置終究離開主力成本很近,屬於剛剛脫離成本。跌回平台後,4月6日很快又縮量了,表明14.6元真的是籌碼很鎖定了,於是4月9日拉升至漲停!一上16元,成交量馬上放大,表明14.6元很多人不想賣,但是16元,又升了10%,很多人見獲利了,又開始賣,所以放量。於是主力又衡(洗)盤9天,之後股價再上台階。
2、再來看第2例子000753漳州發展----------02年2月5日--2月8「坑口「換手很小了,2月25日,主力突破拉高試驗了一下,再跌回來,2月27換手變成0.13%,全日僅163萬資金!表明該價位籌碼再度鎖定,於是開始拉升。
3、000828福地科技---------2000年1月12日,坑口位置,11日放量後,12日快速縮小至1/4,表明籌碼已經鎖定,但是主力再次試驗,小幅度推高,升了近8毛錢,結果很快又放量,於是再探回8.9元,1月24、26兩天又縮量,其中1月26至最小,籌碼真正鎖定,主力連續拉升。
4、600786ST東鍋--------2003年1月16,「小價坑」位置,收盤8.61,換手率0.79%,17日,僅僅升了1毛來錢,成交量就放大了近3倍!這是很明顯的,16日的縮量是「假縮量」。如果升了1元又不同,間距才1毛錢,拋壓怎麼差別那麼大呢?這裡面肯定有問題。所以操盤手馬上把股價打下來!打回生命線。再升回來,股價再回升到8.7的時候,2月1日換手率只有0.13%!籌碼真正鎖定,於是2月12日立刻漲停!展開拉升。
❺ 一隻主力股票被拉升之前會有什麼動作
第一種徵兆:較大的賣單被打掉。盡管交易清淡,但總會有一些較大的賣單出現。比如日成交在30萬股以內的行情必定會有一些萬股以上的單子出現,這是完全正常的。如果這些賣單的價位一旦離成交價比較近就會被主動性的買單打掉,那麼這就是一種主力拉升前的徵兆。眾所周知,一旦股價拉起來以後主力最害怕的就是前面被市場接掉的相對低位的獲利盤,因此只要主力的資金狀況允許,在拉升前會盡可能地接掉一些稍大的賣單以減輕拉升股價時的壓力。也可以理解為是主力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完成一個相對小量的建倉任務。一旦股價拉升成功,那麼這些相對低位買進的籌碼就成為主力自己的獲利盤(至於原先的大量倉位並不在考慮之列)。如果操盤手技巧高超的話做一波回升行情是可以獲利的,也就是說是可以降低自己的持倉成本的,盡管對於總的持倉盤子來說降低的幅度非常有限。 第二種徵兆:盤中出現一些非市場性的大單子。比如在日成交30萬股的行情中出現3萬股、5萬股甚至10萬股以上的單子,而且不至一二次,掛單的價位距離成交價較遠,往往在第三價位以上,有時候還會撤單,有一種若隱若現的感覺。 這種較大數量的單子由於遠離成交價,實際成交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可能是主力故意掛出來的單子。其用意只能是告訴市場:主力已經在注意這家股票了。主力既然要市場知道,那麼股價的結局就是上漲或者下跌而不會是盤整,當然主力希望市場認為是股價要上漲,但我們不能排除下跌的因素,除非有其它的細節能夠排除這一點。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主力在大量出貨前是有可能做一波上升行情的。 第三種徵兆:盤中出現脈沖式上沖行情。所謂脈沖式上升行情是指股價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然脫離大盤走勢而上沖,然後又很快地回落到原來的位置附近,伴隨著這波行情的成交量有一些放大但並沒有明顯的對倒痕跡。 由於成交量相當清淡,所以主力也肯定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參與交易,對市場也沒有什麼感覺。因此主力在正式拉升股價前會試著先推一下股價,業內稱為「試盤」,看看市場的反應。也有一種可能是主力想多拿一些當前價位的籌碼,通過往上推一下以期引出市場的割肉盤,然後再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拉升。這種情況表明主力的資金相對比較充足,對股價的上升比較有信心。 第四種徵兆:大盤穩定但個股盤中出現壓迫式下探走勢但尾市往往回穩。 這種走勢比較折磨人,盤中常常出現較大的賣壓,股價步步下探,但尾市卻又往往回升。 毫無疑問,這種走勢的直接後果必然是引來更多的割肉盤。但若無外力的干擾,這種脫離大盤的走勢在成交清淡的行情中很難出現,因此一般是有主力在其中活動,否則的話,起碼尾市股價是很難回升的。為了使這類走勢成立,主力肯定需要加一些力,因此盤中會出現一些較大的賣單,甚至會加一些向下的對倒盤。總之我們可以仔細觀察其交易的自然性,一般來說會有很多疑點讓我們研判。 主力將市場上的割肉盤都吸引出來,那麼目的也就很清楚了,無非是想加大建立短期倉位的力度,就是希望買到更多的低價籌碼。這是一種誘空的手法,讓市場在此位置大量割肉給主力,然後主力再做一波行情。通常主力會在股價的回升過程中盡可能地將前面買進的籌碼倒給市場,從而達到了既維護股價又攤薄了原有持倉成本的目的。 我們分析了四種情況,這四種情況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主力要建一些短期倉位。根據這些倉位的量,我們可以對後面股價的上升幅度有一個大概的判斷。原則上建的倉位越多,股價的升幅就越高,但最終的結果還是取決於股價起來以後市場的認可程度
❻ 股市中洗盤打壓,拉升後打壓,橫盤 震盪 是怎麼回事
洗盤為股市用語。莊家為達炒作目的,必須於途中讓低價買進,意志不堅的散戶拋出股票,以減輕上檔壓力,同時讓持股者的平均價位升高,以利於施行做莊的手段,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洗盤動作可以出現在莊家任何一個區域內,基本目的無非是為了清理市場多餘的浮動籌碼,抬高市場整體持倉成本。
主力拉升前有必要洗出低位跟風盤,使普通投資者的成本比自己高,主力洗盤的目的即是把在低位跟進的持股者清理出局,同時讓新資金進場,通過換手,抬高普通投資者的持股成本,以減輕拉升過程中的拋壓。在洗盤過程中,操盤手通常會對技術圖形進行破壞,或大幅震盪,或放量下跌,或急速沖高回落,以及大單壓盤等各種手段,來達到洗盤的目的。
莊家洗盤是為了嚇出信心不足的散戶籌碼,所以其必然會製造出疲弱的盤面假象,甚至兇狠的跳水式打壓,讓人產生一切都完了的錯覺,才會在驚恐中拋出手中持股。 有意思的是在關鍵的技術位,莊家往往會護盤,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莊家要讓另一批看好後市的人持股,以達到墊高平均持股成本的目的。那我們如何才能 不被莊家洗出去,首先我們要了解莊家洗盤的手法,操盤手較常採用的洗盤手法有: 1、跌停洗盤法 這種洗盤手法莊家最為慣用,快速兇狠,在利空消息出台後,迅速打壓股價,營造市場恐慌情緒,在大家都選擇絕望離場時,上升行情也就快來了。 核心:莊家在利用利空消息與跌停來甩掉跟風的散戶,如果在股價跌停後,市場進入了縮量橫盤整理的階段,就表明主力並沒有出逃,正在等待機會拉漲 2、陰線洗盤法 下面這只股票因為散戶持倉成本不一,籌碼比較分散,所以莊家就會採用放量陰線來營造市場弱勢行情,在一個月的調整周期結束以後,股價持續拉升! 核心:其實這種莊家的洗盤手法還算容易識別的,在洗盤時通常都呈現放量,但股價跌幅都不會太大,隨後進一段縮量整理行情,往往預示著拉升即刻來臨。 3、漲停突破法 當股票經歷大幅下跌後,莊家拉出了漲停,吸引散戶關注,不過在接下來的3-6個交易日內,股價持續走低,盤中散戶經不住折磨紛紛割肉離場,實現一次高買低賣的操作,當散戶紛紛拋出手中籌碼後,莊家開始大幅拉升。 核心:這種K線走勢十分常見,往往都能為莊家接下來的拉升動作降低不少的成本。
❼ 主力拉升股票,那麼拉升的時候他們都有溝通什麼的嗎
機構主力之間肯定有聯系的,我們經常見到比如護盤主力同時拉升金融板塊、煤炭板塊等現象,這些必然不是個體現象。另外很多時候主力資金會扎堆在某個股票裡面,不約好怎麼拉升呢?及時是私募資金,有時候小盤股被惡炒時,主力輪番接盤,今天這個營業部做30%左右,明天籌碼全出交另外一個營業部的私募做個30%,可能會幾個私募輪著炒到很高。這些接盤的不事先商量好怎行?
所以,溝通是肯定的,但是不同類型的主力之間,倒未必有溝通。主力有很多,國家隊(中金等)、基金、險資、私募、大公司資金等等等。所以你可以想像下是不是:)
☆主力拉升股票,那麼拉升的時候他們都有溝通什麼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