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股票盈虧同源的投資哲學

股票盈虧同源的投資哲學

發布時間:2023-01-06 10:59:47

⑴ 你怎麼看待不同類型的投資哲學

你錢存銀行一萬,十年後還是一萬,但是你現在一毛錢兩個糖,十年後一塊錢一個糖,通貨膨脹。不投資,錢一直在縮水。十年前你有一萬你就很厲害的萬元戶,十年後你有一萬,你覺得是什麼 。
一、盧克·希弗賓: 你成為價值投資者的道路是什麼?
約翰休伯:我一直喜歡投資。我父親的職業是工程,但他是一個狂熱的股票投資者,因此我很早就對市場感興趣。
我來到了投資管理的世界,我開始了我的房地產事業。我花了大約十年時間從事各種經紀、管理和投資活動。我為家人和朋友建立了一些小型房地產投資合作夥伴關系,我們的主要目標是獲得被低估或管理不善的創收財產。
不過,我一直對股票感興趣。我早些時候就意識到,股票市場提供了收購許多優秀企業股份的機會,這些企業的所有者資本回報率遠遠超過我從房地產投資中獲得的資本回報率。
此外,在我看來,投資於可以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復雜的好企業的消極性質一直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概念。大約12年前,我開始更仔細地研究沃倫巴菲特的工作。和許多投資者一樣,價值投資的簡單邏輯從一開始就引起了我的共鳴。
二、希弗賓:你是如何推出Saber的?你學到了什麼?你對新興經理人有什麼建議?
約翰休伯:當我開始研究巴菲特的書信和傳記時,我設定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建立一個類似於巴菲特在上世紀50年代建立的合作夥伴關系。在1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我能夠為我的投資公司建立足夠的資本原始積累。
saber Capital Management的成立是為了讓外部投資者與我一起投資。saber擁有獨立的託管賬戶,因此客戶可以獲得自己經紀賬戶的透明度和流動性。
我認為,投資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學習過程,但我從創辦公司以來,學到的一件事是投資界對短期的關注程度(不管大多數人怎麼說)。我了解到,在當今信息是一種商品的快速發展的世界中,獲得真正優勢的一種方法是能夠思考一個企業在3年或4年後的情況,而不是3個季度或4個季度。我還注意到,雖然許多人說這種一般性的聲明,但很少有人真正這樣做。
信息的速度和廣度,我認為這已全面縮短了時間跨度,並造就了一個通常過於急躁的投資大眾,實際上增加了那些有能力安靜地坐在一個房間里思考未來五年企業的優勢。
三、希弗賓:你認為你的投資理念的要點是什麼?你是怎麼弄到這些的?
約翰休伯:saber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在股票被低估時,對好公司進行有意義的投資。
這顯然是大多數投資者試圖做的事情,因此它迴避了一個問題:你是如何使這一戰略發揮作用的?
我認為,執行此方法的最佳方法是首先集中精力減少非強制錯誤。根據我的經驗,減少非強迫性錯誤的方法是關注那些你自信地認為將來會比現在做得更好的公司。
巴菲特在1996年的信中說:
「作為投資者,你的目標應該是以合理的價格購買,一部分人對一個容易理解的企業感興趣,從現在起五、十年和二十年後,這個企業的收入肯定會大大提高。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只有少數公司符合這些標准,所以當你看到一個合格的,你應該買一個有意義的數量的股票...把一個公司的投資組合放在一起,這些公司的總收益在過去幾年裡會上升,投資組合的市值也會上升。"
我的投資公司的戰略圍繞著這樣一個理念:公司可以放在兩個主要時段之一。那些在五年左右的時間里,價值更高的公司和那些價值更低的公司。
我試著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桶上,那些將擁有更高的內在價值。如果這個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它將成為我的順風,而不是逆風。另一種說法是,我的安全范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擴大。
我認為,堅持第一桶會更容易減少錯誤。定位值也更容易。我還注意到,許多投資者低估了好企業的價值,往往高估了壞企業的價值。
在後一種情況下,投資者有時預測下降速度緩慢而穩定。有時,他們承擔的風險,甚至是廣為人知的風險,足夠遠,以至於在持有期間不會影響投資。事實上,平庸的公司可以看到他們的基本面慢慢惡化,然後突然。
例如,Foot Locker的市值仍在45億美元左右,即使股價下跌了60 %。業務面臨的風險很大,原因有很多。光顧商場的顧客越來越少,更重要的是,耐克等品牌正迅速擴大直接面向顧客的銷售,這降低了Foot Locker存在的理由的價值。
當中間人作為供應商的客戶來源或客戶的產品來源時,他會增加價值。當供應商和客戶可以很容易找到彼此在自己的,中間人沒有目的。
如果foot Locker在任何特定產品上的加價超過了耐克直接銷售給客戶的成本,那麼該加價就不再合理。Foot Locker可能仍在增加一些品牌的銷量,但如果最大的供應商能夠在不影響銷量的情況下,削減其零售合作夥伴,那麼Foot Locker的整體價值主張將受到嚴重損害。
他們不是通過創造一筆沒有他們就不會發生的銷售來增加每筆交易的價值,而是利用借來的時間從每筆沒有他們的銷售中提取價值。
但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自由現金流已經足夠,這些風險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無法實現,而且由於股票交易的現金流倍數非常低,因此看起來很便宜。但至少在我看來,這種業務的價值正在慢慢地被侵蝕。
在商業上,緩慢的侵蝕會讓位於滑坡,而沒有任何預警。這種股票可以在短期內買入並以盈利出售,但我認為,如果我們回顧五年後,我們不太可能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即Foot Locker是一家比現在更有價值的企業。
可以肯定的是,在股票市場上投資「第二桶」有很多賺錢的機會,但這需要更加註重時機,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購買時價格與價值之間的任何差距都會隨著內在價值的下降而慢慢縮小。
簡而言之,我更喜歡做好生意。如今,投資有很多復雜性,但有能力以簡單的理念(如購買價格誘人的好企業股票)進行投資的投資者仍然是長期投資的最佳方式。
四、希弗賓: 您能否向我們介紹一下您對當前積極管理和價值投資的看法?
約翰休伯:我認為,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最好的投資是最簡單的投資&標准普爾500指數基金。我知道這一點最近受到巴菲特吹捧被動投資的好處的歡迎,但我相信絕大多數投資經理,在扣除費用後(尤其是扣除稅收後)不會長期超過市場。
我認為,積極經理業績不佳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他們持有太多股票。如果你持有20隻或更多的股票,從長遠來看,要擊敗市場幾乎是不可能的。有經理這樣做,但這是非常罕見的。共同基金和對沖基金的大多數職業經理人都擁有20多隻股票。除了7或8隻股票之外,每一個新頭寸的多樣化幾乎沒有增加收益。
因此,持有超過8到10隻股票的理由很少,但由於機構基金經理行為方式中根深蒂固的心態,舊習慣將難以改變。
二是人性不變。我們的貪婪和恐懼,我們對短期思維的關注,我們缺乏耐心,更具體地說,我們許多人在多樣化和投資組合管理方面的先決條件,將使主動管理總體上,很可能繼續產生相對於被動指數基金而言較差的結果。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我管理投資組合的目的顯然是擊敗市場,就像我這樣的許多其他投資者一樣。我們都認為,正如查理芒格所說,我們將成為前10 %的10 %!(我們試圖忽略90 %的人將構成最底層的90 %的事實)。
我確實認為總會有一些積極的經理人比一般人做得更好。這不是運氣。從長遠來看,這場比賽將會有一些勝利。沃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自己選擇了兩名這樣的基金經理,他認為這兩名經理的表現將超過他近年來大力倡導的指數基金。
因此,我認為,如果你有正確的方法和紀律,就有可能擊敗市場,但這並不容易,對許多人來說,指數基金將在一段時間內取得非常成功的結果。
五、希弗賓:從價值投資大師的教導中,你的主要收獲是什麼?作為投資者,什麼原則對你的成功最重要?
約翰休伯:我從其他人那裡學到了一些重要的東西,這些東西對我的投資方式至關重要,但有兩個值得強調。
第一是關注質量有多重要。正如我早些時候所說的,我一直喜歡一個能為你做好工作的企業的想法,也就是說,一個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其價值的企業。這意味著一家企業相對於其競爭對手具有某種優勢,使其能夠獲得持續的高資本回報。
一個好的企業從投資者為其提供資金的資本中獲得高回報,但一個偉大的企業可以將這些收益以類似的高回報率再投資到企業中。如果管理層能夠很好地分配自由現金流(通過分紅、適時回購或減債),前一類企業可能是一項偉大的投資,但後一類企業是理想的,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類企業會增加其盈利能力,為所有者創造大量價值。
我已經學會了把越來越多的時間集中在識別高質量的業務上,這些業務在未來將比現在做得更多,並且本質上更有價值。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概念,但我了解到,我幾乎所有的投資錯誤都不是因為為好企業支付過高的價格,而是因為為平庸的企業支付了我認為很便宜的價格。因此,我試圖通過從可能的投資機會列表中刪除這些選項來減少非強制錯誤。
值得重復的投資哲學的第二大原則是耐心的重要性。
這是另一個話題,得到很多口惠而實不至,但似乎很少實踐。我越來越相信吉姆羅傑斯( Jim Rogers )總結得最好的概念背後的優點,他說:「我只是等到角落裡有了錢,然後走過去撿起來。「
我堅信,任何投資者一次都可能有一兩個偉大的想法,但其他平庸的想法最終會沖淡這些偉大的想法。顯然,多樣化是必要的,但我堅信,要在長時間內取得巨大成果,唯一的辦法就是耐心地坐下來,把所有一般的、甚至是適度的好主意都傳授給別人,只有在確實明顯的情況下才進行投資。
正如Charlie Munger經常說的(以及在他整個職業生涯中所展示的),少下賭注,然後在出現一個真正偉大的想法時,大下賭注是很有意義的。
六、希弗賓:你認為今天市場上最被誤解的是什麼?你對市場狀況最持相反觀點的是什麼?有沒有具體的部門或名稱?
約翰休伯:我對市場沒有什麼看法。我並不認為它太貴,很多人似乎認為,但我真的沒有花太多時間去計算市場的估值。一般來說,我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個別企業的前景上。雖然在未來幾十年裡,熊市和經濟衰退肯定會很多,但我的首要論點是,如果你投資於正確的業務,你會在一段時間內做得很好。
關於相反的觀點:我確實認為今天非常受歡迎的一些最好的公司明天仍然是最好的公司。考慮到其中一些股票的估值,這可能是一種共識,但相對於大多數價值投資者而言,這可能是反向投資。
此外,這不是他們的股票價格,只是我對其中一些公司質素的看法。美國最大的五家公司 —— 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在過去的一年裡,它們憑借500億美元的投資資本,總共獲得了1000多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
盡管他們在研發上花費了600多億美元,在資本支出上花費了450億美元,但還是獲得了這一現金流。考慮到他們在各自核心業務中的主導地位,他們難以置信的盈利能力,以及他們願意拿出大筆資金來捍衛自己的頭寸,我認為他們很難退位。
我認為,未來的巨大投資將來自那些具有這五大業務共同特點的公司:如強大的網路效應、卓越的產品和規模經濟。但最重要的共同點(也是我在新投資中尋找的一個共同點)可能是專注於提供客戶認為很棒的產品或服務。
由長期導向型領導者領導的企業,專注於客戶的需求,並具有適應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的靈活性和意願(即使以犧牲短期利潤為代價),隨著時間的推移,最有可能為股東創造高回報。
七、希弗賓:你認為現在市場上最有價值的是什麼?有沒有具體的部門或名稱?
約翰休伯:我試著把注意力集中在個別公司身上,雖然有時候一個行業可能有價值(去年上半年到中期的銀行可能就是一個例子),但我很少對廣泛的行業估值有任何有用的看法。在具體投資方面,除了兩種小套利情況外,2017年我還沒有進行任何投資。我最後買的股票之一是騰訊( 0700 )。
今年早些時候,我做了一個關於騰訊的演講,下面是我寫給投資者的一封關於騰訊的信的簡短總結,我認為以目前的價格來看,這封信仍然很有價值:
騰訊是一家中國互聯網控股公司,擁有全球最強大的網路效應之一。該公司經營的眾多企業都處於有利地位,可以從中國中產階級的巨大增長中獲益。騰訊的業務包括視頻游戲發布、音樂和視頻訂閱、電子商務、移動支付、雲計算和在線廣告。
但該公司的皇冠寶石是微信,這是一款與西方任何應用不同的移動應用。微信在中國占據主導地位,其10億用戶在微信上花費的時間超過美國用戶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花費的時間總和。它遠遠不僅僅是一個消息和社交媒體應用程序。
微信在中國幾乎被用於一切,包括信息傳遞、工作交流、通話、社交網路、網上購物、支付賬單、轉賬等等。難以置信,三分之一的微信用戶每天在微信領域花費超過4個小時。
盡管微信處於強勢地位,但它是一項尚未貨幣化的資產。它有巨大的潛力顯示更多的廣告量在未來,它處於首要位置利用眾多快速增長的行業,如移動廣告,網上購物和移動支付。
騰訊擁有一批非同尋常的業務。騰訊以其30 %的凈利潤率,將快速增長的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轉化為自由現金流,供公司進行再投資。盡管在上面提到的一些市場中存在巨大的未開發潛力,但該公司已經實現了高利潤,產生了巨大的資本回報,並以每年超過40 %的速度增加了其已經相當可觀的100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
增長顯然會在某個時候放緩,但鑒於其獨特的競爭地位和巨大的市場規模,盡管該公司已經是中國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但其未來可能會有很長的路要走。
今年,騰訊的股票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漲勢,和其他任何一隻股票一樣,我不知道明年的漲勢如何,但我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騰訊的股價可能會以大致反映該公司內在價值增長的速度復利。我認為,這一復利速度在未來幾年將相當高。
八、希弗賓:從過程角度看,如果你現在知道了什麼,你會做出什麼最大的投資決定?
約翰休伯:我已經做了很多投資決策,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我會扭轉這些決策,但有一個普遍的錯誤是我前面提到的:我經常被一家質量平庸的企業看起來很便宜的估值所吸引。
談到廉價股票,我注意到兩個問題:
一是股票必須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賣出,因為這些類型的公司往往越來越糟糕(它們的盈利能力正在慢慢下降,這意味著時間對你不利 —— 你購買股票時的安全邊際正在慢慢下降)。
這導致了第二個問題,那就是即使你能以盈利出售股票,你也必須找到另一種投資來取代它。
尋找偉大的投資理念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偉大的理念是罕見的。所以對我來說,一個需要大量決策的投資方法更容易出錯。我認為,太多的決定沖淡了你最好的想法—— 你最初最有信心的想法。
有很多方法可以讓投資者趨之若鶩,一些投資者通過在特殊情況下,投資或購買普通公司的廉價股票創造了一個偉大的記錄。但我從來不喜歡它,也沒有證明自己很擅長它。
我認為投資的關鍵之一是了解自己的個性,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誠實。對我來說,我了解到,只要避開那些平庸的公司,不管它們的股價看起來有多誘人,我就能減少很多錯誤。
這與很多價值投資者的想法背道而馳,但這種方法對我個人更有效,也符合我喜歡的工作方式。我認為,這種做法雖然犧牲了某些投資機會,但也減少了很多錯誤。我仍然會犯很多錯誤,但我認為我的打擊率和打擊率的增長,堅持這種方法耐心等待有吸引力的價格對好的業務。

⑵ 為什麼說股市是一門哲學

一富財經的理解是炒股要順勢而為,要用敏銳的眼睛去觀察股票市場。不同的哲學思想,有不同的炒股行為。比如,有人喜歡「長線是金」,那是價值投資的哲學理念;有人喜歡「短線是銀」,那是「落袋為安」的哲學理念。又比如,有人喜歡「游擊戰」,有人喜歡「持久戰」,有人喜歡冒險,有人喜歡穩健。

⑶ 股票投資哲學

投資股票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1.投資收益高。雖然普通股票的價格變動頻繁,但優質股票的價格總是呈上漲趨勢。隨著股份公司的發展,股東獲得的股利也會不斷增加。只要投資決策正確,股票投資收益是比較高的。

2.能降低購買力的損失。普通股票的股利是不固定的,隨著股份公司收益的增長而提高。在通貨膨脹時期,股份公司的收益增長率一般仍大於通貨膨脹率,股東獲得的股利可全部或部分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購買力損失。

3.流動性很強。上市股票的流動性很強,投資者有閑散資金可隨時買入,需要資金時又可隨時賣出。這既有利於增強資產的流動性,又有利於提高其收益水平。

⑷ 在股票交易中有些人被成為資深投資者,你對此了解多少

對於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我從普通投資者和資深投資者的小對比角度來說說我的見解,因為這樣說起來讓你更容易看明白什麼是資深投資者。

成功的交易者必經從0到1從無到有的創造,繼而實現1到100的復制財富。

⑸ 假設你買的股票先跌了10%,後來又漲了10%。賺了還是賠了

最終的結果是賠了。

如果是單純的從字面邏輯意思來講的話,你可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先下跌了10%,然後又上漲了10%,難道不應該是剛好回本了嗎?

還真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剛好回本。

原因在於先跌後漲的過程中兩次結算的基礎本金不一樣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因為是滿倉交易,單筆交易的虧損實際上就是整個資金本金的虧損,這種交易方法實際上更接近於是一種「賭」。

如果,你只是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操作,那麼,可操作性會更強,如下:

這種區間波段的方法做下來,累計的收益甚至是可以高於基礎指數的收益率的。

股票投資不是科學,實際上它跟接近於是一種概率,也就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是可以保證買進的股票一定 是會漲的,所以,為了避開這種單一股票下跌的風險,我們可以選擇分散投資,也就是「不要把雞蛋放 在一個籃子里」。

這樣,即使是某一支股票走勢不好,但是,還有別的股票走勢可能會不錯,這樣做實際上是分散了風險 也不會對整體的收益率造成過大的影響,這也是很多基金等大的機構投資者規避非系統性風險的常用手 段。

最後總給:

很多人在進行股票投資的時候,會經常走進兩個誤區:

第一:股票投資就是要賺大錢。

第二:股票投資不能虧錢。

這兩個誤區給交易者造成的思維陷阱,也是很多人在炒股的過程種虧損的主要原因。

做股票投資,首先要拋棄的應該就是這中暴利思維,尤其是不要動輒就覺得自己要一夜暴富。

對於絕大多數的投資者來說,股票投資實際上是一種業余行為,並不會對自己的生活起到絕對變好的作用,包括股票投資在內的所有投資理財方式都只是錦上添花的行為,而不是雪中送碳。

任何暴利的想法和行為,都是造成大額虧損的根源,因為想要暴利,所以動輒就是滿倉操作,並且在錯的時候也不捨得認賠出場,導致的結果就是賬戶裡面的資金越虧越多。

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成本的,股票交易講究的是盈虧同源,虧損就是盈利的成本,你不想付出成本,自然也不會獲取利潤。

從這個方面來看,股票投資跟別的行業,也並沒有什麼不同。

⑹ 投資需要止盈止損嗎到底該如何止盈止損

在投資中經常會碰到止盈止損的問題,所謂止盈即面對股票盈利賣出的操作,止損則是砍掉出現虧損的持倉,本質都是一種賣出的策略,投資需要止盈止損嗎?到底該如何止盈止損?

趨勢——壞了
止盈也好止損也罷,所基於的原理是一樣的,所謂盈虧同源,就是有什麼樣的買入對應什麼樣的賣出,背後的邏輯一定是相通的,比如一個股票因為趨勢的確定或走好而買入,當趨勢不符合預期或變壞時就應該賣出,不管這一筆是賺的或是虧的,那麼賺的就叫止盈,虧的則是止損,就是這么簡單。
同樣如果基於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差價而買入,那麼價格越跌買得越多,當價格接近或超過價值時才會選擇賣出,也就是只有止盈沒有止損的概念。所以止盈止損首先是基於你的買入理由或投資體系,並不是每個投資體系都會有止盈止損的操作。
目標——貴了
市場是在時刻變化著的,公司的基本面和價格也是隨行就市,趨勢的判斷經常不夠准確,市場不會按照你的意願行走,因此失誤是難免的,那麼為了應對趨勢判斷失誤的買入或賣出,有必要加入另外一個因子,也就是目標價,當股票達到或超過目標價時就考慮止盈止損的操作,這裡面以止盈為主,當然也有在目標價買入的,或者買入時就已經設定了止損價位,跌到這個價格就實行止損賣出。
也就是買入時設定兩個目標:買入價和賣出價;當價格跌破你的買入價多少就止損,超過賣出價多少就止盈的策略。
備用——有更好的了
除了趨勢和目標之外,還有就是發現了更好的標的了,這個時候持有的股票趨勢並沒有變壞,也沒有到達目標價,但市場上有比它更好的品種,也是可以止盈止損的,這一點經常會被濫用,特別是短線投資者為自己頻繁交易找到的借口,因為好與壞的區分並沒有明確的標准,主觀成份較多,所以有必要設定一個自己常用的標准來規定好壞,當然嚴格選股也是前提條件。
綜上,止盈止損也就是賣出標准,也就是壞了貴了有更好的了三條,同時也涉及到買入標准,包括選股條件,當持有的品種雖然沒有達到賣出條件,但已經不符合買入的標准,恰好股票池裡面出現了買入標准條件的品種,也是可以換股的,這種情況不可多用,最好是用達到賣出標準的來換,以防失誤。

⑺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是什麼

由羅傑•洛文斯坦撰寫的巴菲特傳記中,篇首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一篇短文。蓋茨寫道:「他的笑話令人捧腹,他的飲食———一大堆漢堡和可樂———妙不可言。簡而言之,我是個巴菲特迷。」蓋茨牢牢記住巴菲特的投資理論:在最低價格時買進股票,然後就耐心等待。別指望做大生意,如果價格低廉,即使中等生意也能獲利頗豐。
記住股市大崩潰

20世紀60年代後期,華爾街興高采烈,前所未有的大牛市降臨了。在一些大公司的推動下,出現一波又一波的兼並浪潮。投資大眾被這些假象所蒙蔽,不斷推高股價。雖然,巴菲特聲明不會預測市場的走勢,但是,他在自己辦公室的牆上貼滿了有關1929年危機的剪報以時時提醒自己。

20世紀60年代,電子股風靡華爾街,但巴菲特卻不參與這種投機。他認為:「如果對於投資決策來說,某種我不了解的技術是至關重要的話,我們就不進入這場交易之中。我對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的了解並不多。」

推崇穩健策略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首要之處是:記住股市大崩潰。即是說,要以穩健的策略投資,確保自己的資金不受損失,並且要永遠記住這一點。其次,讓自己的資金以中等速度增長。巴菲特主要的投資目標都是具有中等增長潛力的企業,並且這些企業被認為會持續增長。

投資股市時,為自己訂下合理的長期平均收益率是成功的基礎。巴菲特在這一方面做得相當出色,他對自己要求並不過分,只要能每年擊敗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五個百分點便足矣。

投資「金」定律

1.不要在意某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只要在意其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2.只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3.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 A買什麼股票; B買入價格。

⑻ 盈虧同源是什麼意思

盈虧同源是指在交易中盈利與風險同在,你如果放棄了承擔高風險,自然也不會產生高盈利,如果你想獲得高盈利,必須要承擔高風險。
【拓展資料】
盈虧同源,通俗的理解就是:萬物皆有代價,除了我們呼吸的空氣不用花費一分錢代價以外,所有的獲得,都會有一部分代價付出來作為交換。把虧損看作盈利的一部分,把虧損當做一次游戲的入場券,對了,你贏走這一次所得;錯了,付出這一次游戲的入場券,這說的就是止損,就是這一次代價。
盈虧同源前面部分是說盈利和虧損,而這個「源」主要是有兩側的意思:
1.策略/原則/方法:第一層意思是在投資裡面讓你盈利的策略(原則/方法)同時可能讓你虧損,也就是咱們自己在投資的時候用到的一些投資理論,無論是價值投資還是投機的投資,在運用的時候都有可能讓我們盈利和虧損。
正如,我們經常堅持持有的一隻股票,持有了兩三年,然後盈利了50%,但是很可能再持有半年,就虧損了10%。
2.源頭:第二層意思是讓我們盈利的某一個投資產品/股票/債券等,我們投資的時候,可能讓我們盈利;但後期我們再投資同一款產品/股票/債券的時候,就有可能產生虧損。
還是上面的例子,我們投資了一隻股票,持有了半年就盈利了20%,然後我們賣出了;過了兩個月,我們又投資同一隻股票,持有了半年,但是卻虧損了30%。
我們投資的時候以上兩種情況都是經常遇到的,例如我們用價值投資的方法堅持了幾年有了投資回報,但又過了一段時間就出現了虧損;就是因為盈虧同源的原因,我們很難在價格出現頂部的時候,突然將我們一直沿用的價值投資策略改成投資策略,然後逃頂。
市場風雲變幻莫測,很難有一招鮮吃遍天,我們只能不斷的與時俱進和不斷的優化我們的策略,來適應和應對變幻莫測市場的新變化和新趨勢。

⑼ 為什麼大多數投資者會熱衷於股票投資 如何進行股票投資決策

想一夜暴富,多學習股票知識。
操作方法:
首先,投資者容易受「掌控錯覺」的影響。如果買入一個指數基金或者股票,然後長期持有什麼都不做,容易讓人產生自己的投資不受自己控制的錯覺。這就好比你坐在駕駛員的位置上開車一樣。沒有駕駛員膽敢讓自己的雙手離開方向盤,閉著眼睛任由汽車自動向前行駛。問題在於,市場和道路的本質區別在於:道路是確定和透明的。只要有一張高清地圖,就能明確知道道路通往的方向,前面是否有紅綠燈等等。但是市場的未來是不明確的,沒有人知道接下來市場會漲還是跌,哪個板塊或哪個股票會上漲最多。在充滿不確定的市場中頻繁買賣,更像是在黑燈瞎火的擁擠市區中亂開車,速度越快,轉向越多,撞到的建築越多,損失越大。其次,大部分投資者很難接受」平庸「兩字。
如果你去問一對父母:你們孩子的能力在學校里處於什麼水平,是高於還是低於平均?絕大多數父母一定會告訴你:高於平均。很少有父母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低於平均水平。類似的邏輯,在股民和基民身上也十分明顯:很少有投資者願意承認自己的投資能力低於平均水平,因此他們通過擇股、擇基或擇時來證明自己的優秀。問題在於,大量的研究顯示,哪怕是基金經理,也很難戰勝市場的平均回報,更別說散戶投資者了。不肯承認自己能力邊界的結果,就是最後連平均回報也拿不住。再次,投資者往往低估投資中的運氣成分。假設你在2021年2月初賣出茅台股票,完美避開了茅台接下來的價格下跌,這是因為你有先見之明,還是只是運氣好?假設你在過去一年炒股票賺了20%,是不是意味著你有成為股神的潛質,以後就可以專靠炒股養活自己了?像這樣的問題,是很難回答的。這是因為短期的投資結果,其中帶有很大的隨機因素。在行為心理學里,有一種現象叫做「確認偏誤」,意思是人們習慣於去收集那些零星的蛛絲馬跡來增強自己本來就已經定型的觀點。如果個人投資者自認為自己的投資能力很強,那麼他就會習慣於用那些零散的證據來進一步強化自己的信念(比如偶然買到一個漲了多倍的股票),同時忽略那些對自己不利的證據(比如在其他股票和基金上虧了不少)。這樣久而久之,哪怕投資者的真實業績很差,他可能也會產生自己是「民間巴菲特」的錯覺,並沉溺於過度交易而無法自拔。綜上所述,不管是專家還是門外漢,在做各種決策時,都可能受到外界噪音和非理性行為習慣的影響,導致我們做出前後不一致的決定。很多時候,投資中最大的敵人,恰恰就是我們自己。任何一個人,在不理性狀態下的決策,做的越多,錯的越多。
經濟學家卡尼曼曾經說過,噪音的反面,並不是沉默,而是紀律。聰明的投資者,善於做自我解剖,意識到人性的普遍弱點,並通過設立有效的系統來強化自己在投資決策中的紀律性,限制自己受噪音干擾而做出各種隨性的決定。當自律變成一種習慣以後,它就成了投資者投資哲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影隨形。投資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百米跑。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那些高度自律的長期投資者。

⑽ 在股市中如何才能盈利

市場上有很多炒股大師,也寫了很多炒股的技巧和戰法,但是我了解到的就是,很多人學了之後還是虧得一塌糊塗。我認為在學習一套系統的炒股戰法之前,你首先要知道所學的東西能不能經得起實戰的考驗,能不能穩定盈利,而不是紙上談兵!
目前市場上有三種炒股流派:第一種是圖表派, 也就是通過技術分析的各種圖表線性去做股票, 比如說k 線、指標金叉死叉等其他的方法來進行買賣。

第二種消息派,通過分析公開信息來嘗試預測大盤走勢, 比如央行降准、疫情數據、 美聯儲是否加息等等。

第三種 價值投資派,長期只有跟著巴菲特做復利。但是我想告訴大家 ,以上三種方法, 你都是賺不到錢的 因為信奉這三種流派的人都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那就是沒搞A股市場的本質 ?
要知道A股是一個被主力高度控盤的市場,所有的走勢都是主力畫出來的, 股價之所以上漲, 是因為主力進場籌碼集中在主力的手上,所以股價才會有拉升的動作, 才有連續大幅機會, 反之, 主力一旦出貨, 籌劃就會散到散戶手上,這個時候股價自然就拉不上去,而想要通過一個指標 一根k 線,就想看懂主力操盤公司的人,無疑是痴人說夢,因為無論你想要什麼樣的形態,主力都能幫你畫出來,所以一般的淺層次的技術分析是賺不到錢的。

對於那些企圖通過市場上消息來預測股票漲跌的人, 我只能說他們不是騙子 就是傻子,因為一個消息在發布之前會有無數的人比你早,知道這個消息 而當你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 往往股價已經到了高位, 等著你去接盤, 所以大家會看到,很多上市公司業績大幅增長, 但是等到他發公告那一天, 股價反而大跌。

第三種,信奉價值投資的人 是最具有迷惑性的。因為這種方法它只適合機構入市和散戶, 為什麼?

想要實現價值投資賺錢, 必須滿足兩個先決條件,第一, 選到對的股票,第二 ,堅定長期持有,然而金融專業的研究團隊去深挖行業前景也有專門的調研 團隊去實地考察上市公司,通過深度的接觸 經過足夠了解上市公司之後,他才買進幾十億的資金 並且長期持有,但散戶有研究能力嗎?答案是沒有!

而且由於你沒有深度考察過,也就不要提長期持有的信心 ,所以巴菲特人都在2008年買進比亞迪。 到現在已經13年了,但你很難拿得住,因此價值投資對於散戶來說是鏡中花,水中月看得見摸不著。要說到這里,究竟要怎樣才能股市裡賺到錢呢?

我認為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建立一套成熟的跟庄交易系統,由計劃交易取代隨意性交易,沒有交易原則和計劃就去買賣股票,如同沒有設計圖紙就去建築房屋一樣肯定要付出巨大代價。

主力就是莊家,主力進場離場,主力出場, 你出場。那問題是散戶怎樣知道主力何時進場 何時出場嗎?
記住老的一句話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主力進場吸籌洗盤試盤 再道拉升出貨 ,這背後一定會留下相應的足跡, 而這這些痕跡就總結在我的《跟庄擒牛交易系統》裡面,我們可以通過常見的成交量和換手率等,去了解主力的操盤手法,從而能夠判斷出主力當前的狀態, 達到跟庄的目的。
而接下來我將在我的文章裡面持續更新我的跟庄戰法,用圖文的方式告訴大家主力莊家是如何進行建倉,試盤,洗盤,拉升,出貨的, 想要學習的朋友,一定記得點個關注再走!這是我10多年來,通過實戰分析,總結出來的經驗,希望能在炒股方面給大家帶來幫助,不再輕易被莊家給收割!

閱讀全文

與股票盈虧同源的投資哲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金流入看什麼 瀏覽:806
科創50指數ETf投資哪些股票 瀏覽:469
林園股市最新股票 瀏覽:52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 瀏覽:132
宜信最新股票價格 瀏覽:144
亞盛股票走勢 瀏覽:450
工業設計軟體概念股票 瀏覽:971
中國股票最高的是什麼股 瀏覽:274
如何利用股東數據分析股票 瀏覽:155
同濟科技股票配股價 瀏覽:219
股票短期融資債券到期兌付是好是壞 瀏覽:597
股票交通銀行000001 瀏覽:811
債券比股票 瀏覽:518
中國軟體這個股票怎麼樣 瀏覽:545
股票里的特殊賬戶 瀏覽:426
最准確的股票數據網 瀏覽:30
網商銀行的股票代碼 瀏覽:393
行業互動對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 瀏覽:555
必需品投資組合股票行情分析 瀏覽:621
股票看盤重要時間點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