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交易性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這兩種金融工具投資里的股票投資有什麼不同嗎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資產,如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債券、基金等。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07年新增加的科目,主要為了適應現在的股票、債券、基金等出現的市場交易,取代了原來的短期投資,與之類似,又有不同。
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金融資產應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⑴ 取得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或贖回。⑵ 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⑶ 屬於金融衍生工具。但被企業指定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屬於財務擔保合同的衍生工具、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特點:
1、企業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確認時即確定其持有目的是為了短期獲利。一般此處的短期也應該是不超過一年(包括一年);
2、該資產具有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通過活躍市場獲取。
3、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賬戶設置
⒈「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企業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⑴企業持有的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也在「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
借方——登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成本、資產負債表日其公允價值高於賬面余額的差額
貸方——登記資產負債表日其公允價值低於賬面余額的差額 、企業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結轉的成本
⑵關於該賬戶的明細科目——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的類別和品種,分別設置「成本」、「公允價值變動」等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核算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而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⒊「投資收益」科目核算企業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等期間取得的投資收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實現的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
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持有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權證投資等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衍生金融資產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業(證券)的代理承銷證券,在本科目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1331 代理承銷證券」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的類別和品種,分別「成本」、「公允價值變動」進行明細核算。
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借記本科目(成本),按發生的交易費用,借記「投資收益」科目,對於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息,借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債券利息,借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科目,貸記投資收益。(收到現金股利或利息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
(三)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本,貸記本科目(成本),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貸記或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 科目。同時,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借記或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通常是指企業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比如,企業購入的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持有至到期投資等金融資產的,可歸為此類。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用法如下:
核算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價值:
本科目核算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價值,包括劃分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等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在本科目設置「減值准備」明細科目進行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科目進行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同。具體而言:⑴初始確認時,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⑵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所有者權益。
企業在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會計處理時,還應注意以下方面:
⒈企業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應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應當計入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減值損失,應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則其形成的匯兌差額也應計入當期損益。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可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
3,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應將取得的價款與該金融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損益;同時,將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動累計額對應處置部分的金額轉出,計入投資損益。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貳』 金融衍生工具和非衍生工具
1、衍生金融工具與非衍生金融工具的區別就是衍生工具是依賴於另一種金融工具變動而變動的。
2、按照金融工具的定義:金融工具分為基本金融工具(非衍生工具)和衍生工具。非衍生工具其實就是基本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現金、應收賬款之類的衍生工具就是由另一種金融工具(包括衍生工具和非衍生工具)構成的或衍生而來的工具。衍生工具也可以是構成衍生工具的元素,所以衍生工具可以是非常的復雜。
3、與非衍生金融產品的區別主要表現為,非衍生金融產品指的多是基礎金融工具,如應收賬款、票據、證券、債券等,是屬於較傳統的金融工具。而衍生金融工具則是在基礎金融工具之上派生出來的金融工具,如期貨、期權、貨幣互換、利率互換等。
(2)金融衍生工具與股票投資的關系擴展閱讀
非衍生金融工具與衍生金融工具的區別
按照金融工具的定義:金融工具分為基本金融工具(非衍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非衍生金融工具其實就是基本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現金、應收賬款之類的
衍生金融工具就是由另一種金融工具(包括衍生工具和非衍生工具)構成的或衍生而來的工具。衍生工具也可以是構成衍生工具的元素,所以衍生工具可以搞的非常的復雜。
區別就是衍生金融工具是依賴於另一種金融工具變動而變動的。
『叄』 股票、債券、保險是不是金融衍生品
它們不是金融衍生產品,是原生資產。
一、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是指一種金融合約,其價值取決於一種或多種基礎資產或指數,合約的基本種類包括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金融衍生品還包括具有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中一種或多種特徵的混合金融工具。
金融衍生產品是與金融相關的派生物,通常是指從原生資產派生出來的金融工具。其共同特徵是保證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就可進行全額交易,不需實際上的本金轉移,合約的了結一般也採用現金差價結算的方式進行,只有在滿期日以實物交割方式履約的合約才需要買方交足貸款。因此,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具有杠桿效應。保證金越低,杠桿效應越大,風險也就越大。
二、金融衍生產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零和博弈
即合約交易的雙方(在標准化合約中由於可以交易是不確定的)盈虧完全負相關,並且凈損益為零,因此稱"零和"。
2、跨期性
金融衍生工具是交易雙方通過對利率、匯率、股價等因素變動的趨勢的預測,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按一定的條件進行交易或選擇是否交易的合約。無論是哪一種金融衍生工具,都會影響交易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或未來某時間上的現金流,跨期交易的特點十分突出。這就要求交易的雙方對利率、匯率、股價等價格因素的未來變動趨勢作出判斷,而判斷的准確與否直接決定了交易者的交易盈虧。
3、聯動性
這里指金融衍生工具的價值與基礎產品或基礎變數緊密聯系,規則變動。通常,金融衍生工具與基礎變數相聯系的支付特徵有衍生工具合約所規定,其聯動關系既可以是簡單的線性關系,也可以表達為非線性函數或者分段函數。
4、不確定性或高風險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後果取決於交易者對基礎工具未來價格的預測和判斷的准確程度。基礎工具價格的變幻莫測決定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盈虧的不穩定性,這是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高風險的重要誘因。
5、高杠桿性
衍生產品的交易採用保證金(margin)制度.即交易所需的最低資金只需滿足基礎資產價值的某個百分比.保證金可以分為初始保證金(initial margin),維持保證金(maintains margin),並且在交易所交易時採取盯市(marking to market)制度,如果交易過程中的保證金比例低於維持保證金比例,那麼將收到追加保證金通知(margin call),如果投資者沒有及時追加保證金,其將被強行平倉.可見,衍生品交易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
6、契約性
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是對基礎工具在未來某種條件下的權利和義務的處理,從法律上理解是合同,是一種建立在高度發達的社會信用基礎上的經濟合同關系。
7、交易對象的虛擬性
金融衍生產品合約交易的對象是對基礎金融工具在未來各種條件下處置的權利和義務,如期權的買權或賣權、互換的債務交換義務等,構成所謂「產品」,表現出一定的虛擬性。
8、交易目的的多重性
金融衍生產品交易通常有套期保值、投機、套利和資產負債管理等四大目的。其交易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所涉及的基礎金融商品所有權的轉移,而在於轉移與該金融商品相關的價值變化的風險或通過風險投資獲取經濟利益。
此外,金融衍生產品還具有未來性、表外性和射幸性等特點
『肆』 說明股票 債券 證券投資基金 金融衍生工具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股票是權益投資
債券是債權投資
基金是找專業投資者幫你投資
衍生品是以上述標的衍生出的產品,脫離上述產品並無價值
『伍』 股票,債券,基金和金融衍生品四種有價證券的區別特徵是什麼
基金與股票兩者區別有以下三點:第一反應的經濟關系不同,第二股票屬於直接投資工具,基金屬於間接投資工具,第三風險水平不同。
金融衍生產品具有跨期性、聯動性、不確定性或高風險性、高杠桿性、契約性、交易目的的多重性。
股票和債券的1.發行主體不同,2.收益穩定性不同,3.保本能力不同,4.經濟利益關系不同,5.風險性不同
拓展資料:
有價證券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一)產權性
證券的產權性是指有價證券記載著權利人的財產權內容,代表著一定的財產所有權,擁有證券就意味著享有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在現代經濟社會里,財產權利和證券已密不可分,財產權利與證券兩者融合為一體,權利證券化。雖然證券持有人並不實際佔有財產,但可以通過持有證券,在法律上擁有有關財產的所有權或債權。
(二)收益性
收益性是指持有證券本身可以獲得一定數額的收益,這是投資者轉讓資本使用權的回報。證券代表的是對一定數額的某種特定資產的所有權或債權,而資產是一種特殊的價值,它要在社會經濟運行中不斷運動,不斷增值,最終形成高於原始投入價值的價值。由於這種資產的所有權或債權屬於證券投資者,投資者持有證券也就同時擁有取得這部分資產增值收益的權利,因而證券本身具有收益性。有價證券的收益表現為利息收入、紅利收入和買賣證券的差價。收益的多少通常取決於該資產增值數額的多少和證券市場的供求狀況。
(三)流通性
證券的流動性又稱變現性,是指證券持有人可按自己的需要靈活地轉讓證券以換取現金。流通性是證券的生命力所在。證券的期限性約束了投資者的靈活偏好,但其流通性以變通的方式滿足了投資者對資金的隨機需求。證券的流通是通過承兌、貼現、交易實現的。證券流通性的強弱,受證券期限、利率水平及計息方式、信用度、知名度、市場便利程度等到多種因素的制約。
(四)風險性
證券的風險性是指證券持有者面臨著預期投資收益不能實現,甚至使本金也受到損失的可能。這是由證券的期限性和未來經濟狀況的不確定性所致。在現有的社會生產條件下,未來經濟的發展變化有些是投資者可以預測的,而有些則無法預測,因此,投資者難以確定他所持有的證券將來能否取得收益和能獲得多少收益,從而就使持有證券具有風險。
(五)期限性
債券一般有明確的還本付息期限,以滿足不同投資者和籌資者對融資期限以及與此相關的收益率需求.債券的期限具有法律的約束力,是對雙方的融資權權益的保護.股票沒有期限,可視為無期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