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拾貝投資持有的股票

拾貝投資持有的股票

發布時間:2023-01-07 18:33:54

Ⅰ 買股票看什麼新聞最好

能夠反應到股票市場的新聞太多了。比如:經濟的,政治的,科技的,甚至軍事的,等等。這些新聞可以從許多渠道獲得。比如報紙,電視,電台,互聯網上幾大主要的網站都可以得到。
靠看新聞來參考買股票是有一定的靠譜性,但不具有決定性意義,購買股票時還需要參考多方面信息。新聞聯播的任何消息對股市的刺激都是短暫的,就像一陣台風,行情來得快、消失得也快。作為股票投資必須要有長期投資的理念,而長期投資正確的方法主要是選擇業績優良的公司,在其股價處於合理的區域買進並耐心長期持有。
拓展資料:看新聞要關注一些什麼信息:
股票基本面:
看該行業前景,公司在行業地位,(龍頭比較好)國家政策面對該行業有什麼影響。公司本身主營業務如何,是否集中,(集中比較好,主營太分散的話,不會太突出。)是否有新項目設立,未來的發展是大致一個什麼走向。
是否有整體上市或者整合的預期。是否有基金持倉,比例如何,近期是在增還是減?再詳細就看下籌碼是否集中(看持有的股東數目。數目減少,人均持股多就是在集中,比分散要好)該股總股本多少?流通股多少?盤大的話在行情好的時候上漲會比較慢。
股票技術面:
要想分析好技術面,需要系統的去學習,基礎要學會K線形態,K線組合形態。均線含義,均線形態,趨勢線,成交量。技術指標學這么幾個 MACD KDJ BOLL EXPMA慢慢研究一下,經驗多了就會分析了 。
基本面為輔助,我比較崇尚技術面的分析。但重要一點,一定要把東西搞透,不要有夾雜主觀太多的東西。最後,一定要記得結合大盤來分析!
這些在以後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領悟。

Ⅱ 一百多萬手封單的股票第二天能漲停嗎

不能明確的說多少封單量一定會漲停,只能是通過封單量與當日成交量的比值倍數公式來計算一下第二天漲幅的概率。
比值倍數=封單量/當日成交量(倍),比值倍數大於10的,次日漲停價開盤的漲幅概率高達70%以上;比值倍數小於10大於3的,次日漲幅不會低於6%;比值倍數小於3大於1的,次日漲幅在3%到6%之間。
大單封單漲停的作用:
當一個股票的漲幅超過10%,或者跌幅超過10%,會出現大單封漲停的情況,其作用如下:
1、大單封漲停可以快速提高股票的價格、脫離成本區,當日漲停的股票將無法再被投資者買入,只能在第二天以更高的價格買入。從賣盤的角度來看,漲停被封後,投資者不會隨便將手中手數拋空,拉高股價的成本也降低了;
2、大單封漲停可以培養龍頭股,如果一隻指標股的流通盤較為適中,且其價格也較低,但是總股本大,並且被用大單封漲停,可能是因為該股被主力為了拉升行情而選作龍頭股進行培養;
3、大單封漲停利於莊家在漲停板上掛賣單,方便出貨:
4、大單封漲停利於建倉。
封單分析(判斷次日能否連板):
1、封單量:成交量大於10:1以上,次日無開板可能(通常出現在連續一字板)
2、封單量:成交量小於10:1,次日有一定概率開板(通常出現在連續一字板)
3、封單量:成交量大於5:1,次日漲停板開盤,中途有可能打開一個小口,封板概率極高。
4、封盤量是成交量的80%以上,次日高開6%以上,必上摸漲停價,且大有可能封死第二個漲停板。
5、封盤量是成交量的50~80%,次日高開5%以上,能上摸8~10%,也有第二個漲停封盤的可能。
6、封盤量是成交量的30~50%,次日高開3%以上,最高能上摸6%左右。但有一種情況例外,假如前天是漲停板,昨天是縮量漲停板,則封單量不需太大,次日也有機會拉漲停。縮量意味著沒分歧,後面看漲。
7、封盤量是成交量的10~30%,次日可能高開2~3%,算好價位,次日竟價賣出,不賠先走人。但有一種情況例外,10點以前就封板,且盤中沒有打開過,也沒出現過大單砸盤的行為。次日有可能再次漲停。
8、封盤量是成交量的10%以下,次日低開可能性大,開盤後沖高到0%附近就要賣,或者開盤後沖高反彈2%-3%的幅度就要賣。

Ⅲ 乾股和實股怎麼按比例分配

基本上是把乾股劃分到分紅股,分紅的情況如下:

乾股分紅是按照股票的比例去分配的,到了年底的時候,會去進行分紅,而且乾股分紅權利和普通的股票是差不多的,但是乾股的股東才有這個分紅的權利,其他的普通股票是沒有這個資格的。

乾股分紅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現金獎勵,但是這個獎勵的多少是變動,因為和年底的利潤有關系,如果比例比較多,利潤比較高的話,那麼分紅就會比較多。

實股的分紅除了公司規定之外還受到法律的保護,是一種帶有強制性色彩的分紅形式,即滿足分紅條件的企業必須分紅給股東。

持股多企業利潤多,則分紅多,反之就少,但分紅的金額與持股比例的對應關系同樣也會受到法律保護。

Ⅳ 百億級數量創新高、爆款頻出,上半年私募圈發生了這些變化

一、行業管理規模猛增1萬億,千億私募天團橫空出世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2021年5月底,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達8906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規模升至4.83萬億,相較於2020年年底的3.77萬億,增加了1.06萬億,增長率達28.12%。按照前5個月的增長速度來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規模突破5萬億大關就在眼前。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截至5月初,國內管理規模超過百億的證券私募機構達到80家,再度刷出 歷史 新高。在這80家證券私募機構中,多達31家均成立於2015年以後,同時僅10家成立於2010年以前。按照地區來看,上海地區百億私募數量為37家,以絕對優勢排名第一;北京緊隨其後,擁有18家百億私募;深圳地區已有11家百億私募,數量僅次於上海與北京。

另有數據顯示,目前至少五家證券私募機構的管理規模超過千億元水平,包括高毅資產、禮仁投資、景林資產、幻方量化、淡水泉投資等,量化私募靈均投資也已經接近千億規模。

二、多位資管大佬轉戰私募界,圈內人才流動頻繁

2021年以來,「奔私潮」不止。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私募老將選擇「單干」。

具體來看,比如原鴻道投資、樂心資產基金經理陳煒成立海南煜誠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富恩德資產副總經理鍾杵備案了共青城尋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聚鳴投資笪菲成立了海南和諭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成陽資產投資副總監孫陽備案了北京玖盈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九坤投資唐盼備案了寧波方達投資,高管高茉人、李樂也均系九坤投資前員工。

大佬抱團也成了今年一大奇事。

1月11日,北京明晟東誠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從出資人信息來看,正心谷資本林利軍、淡水泉趙軍、千合資本王亞偉、煜德投資靳天珍、睿泉毅信投資呂一凡、拾貝投資胡建平、源樂晟資產曾曉潔等頭部私募大佬雲集,持股比例均為9.99%。明晟東誠的實際控制人徐剛曾在中信證券任職19年。

三、頭部私募爆款頻現,多隻新產品遭瘋搶

2021年以來,頭部私募爆款產品頻現。

1月中旬寧泉資產旗下「寧泉匯享信託計劃」系列產品在興業銀行私行渠道發售,開售5日達到100億募集上限;3月8日景林資產旗下某產品多渠道啟動銷售,合計募集規模達120億元;3月份,高毅資產吳任昊新產品在多渠道熱賣,募集資金80億左右;6月1日,高毅資產鄧曉峰三年封閉期新產品「高毅曉峰灃澤系列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開賣,發行首日代銷機構預約額度超過100億元。

四、外來的和尚念經不易,七成外資私募管理規模小於5個億

今年3月23日,全球頭號資管巨頭貝萊德投資主動注銷了其私募管理人資格,此前,在2020年8月21日,貝萊德作為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正式獲批。

Wind數據顯示,目前共有31家外資私募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其中七成管理規模在5億元以內,僅瑞銀投資、元勝投資、德劭投資等3家外資私募管理規模突破了20億元。

五、私募「門檻」大幅提升,員工總數不應低於5人

6月9日,中基協通過AMBERS系統發布《關於加強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從業人員資格注冊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規定申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機構員工總人數不應低於5人,且一般員工不得兼職。

對於不符合相關員工人數要求的私募管理人,通知要求盡快在3個月內盡快完成整改。整改期後,中基協將對仍不符合要求的管理人採取進一步自律措施。至此,私募的「門檻」進一步提升。

Ⅳ 賺錢能力猛增!多家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大爆發

不懼疫情影響,8月10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半年報交出亮眼成績。同比高達數倍的凈利潤增幅印證了部分企業超強的「抗壓能力」,盈利增速趕超營收增速的勢頭體現出其更強的「賺錢能力」,化危為機的「應變能力」也成功吸引到社保、北向資金、私募和牛散等前來報到。從各路資金「買買買」的熱情,不難窺見市場對於「績優生」的青眼有加。

降本增效 危中有機

當日交卷「期中考」的上市公司中,江南高纖以高達544.43%的凈利潤增幅,一騎絕塵。公司將上半年「進步獎」的取得,悉數歸功於二季度下游無紡布市場需求旺盛,復合短纖維產品出現階段性銷售火爆行情,銷售量、銷售價格同比大幅增長。

湖南海利則通過「開源」、「節流」兩手抓,創造了逆勢增長的好成績。據披露,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0.15億元,同比增長2.88%;實現歸母凈利潤1.36億元,同比大增494.07%。

一方面,湖南海利重要子公司常德公司2月10日即正式復工復產,硫雙威、水楊腈等產品產量較同期增加;另一方面,公司全力拓展市場渠道,在保證外貿穩定的基礎上,深化與國內經銷商或農資連鎖、聯盟商的合作。此外,由於疫情影響,公司市場業務費大幅減少,報告期內的銷售費用也從3124.13萬元降至2884.95萬元。

「抗疫明星」金發 科技 亦不負眾望,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4.12億元,同比增長373.27%。

從布局時點來看,金發 科技 可謂踩准了節奏。2019年,公司通過寧波金發項目向改性聚丙烯上游延伸,逐步打通丙烷-丙烯-聚丙烯全產業鏈。今年上半年,公司又及時抓住機遇向改性聚丙烯下游應用延伸,拓展醫療 健康 業務。

據披露,金發 科技 和防疫相關的大類產品主要有聚乙烯透氣膜專用料、聚丙烯熔噴材料、駐極母粒、熔噴布和口罩等。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口罩類產品共銷售3.92億只,銷售區域包括6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半年公司醫療 健康 產品共實現營收16.3億元。

得益於半導體行業的整體成長,江豐電子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53.56%至5.33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96.11%至4083.40萬元。公司表示,其主要產品鉭靶、鋁靶、鈦靶銷售持續增長,同比增幅分別為57.22%、26.82%和49.64%。應用於半導體領域的靶材產品繼續保持增長的同時,公司平板顯示領域用靶材訂單也顯著增加。

營收穩增 盈利猛增

縱觀這些亮麗的半年報,有一個共性現象,就是這些公司不僅營收獲得同比增長,而且盈利增速遠超營收的增速。這折射出這些公司盈利能力大增。

比如,震安 科技 最新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8億元,同比上升44.08%,實現凈利潤9298.37萬元,同比上升114.73%。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54.4%,同比降低1.6個百分點,凈利率為33.4%,同比提高11.0個百分點。

公司表示,國內建築減隔震行業發展總體呈上升趨勢,報告期內公司承接項目金額大幅增長,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相應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

再比如,御家匯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14.14億元,同比增長45.39%;實現凈利潤3362.84萬元,同比增長464.19%。盈利增速是營業收入增速的10倍。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51.4%,同比提高4.1個百分點,凈利率為2.4%,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

公司表示,報告期內,雖受疫情影響,但公司經營情況仍逐步好轉,自有品牌盈利能力提升,代理品牌業務進入良性軌道,取得較好的經營業績。從業務結構來看,「水乳膏霜」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營業收入為7.1億元,營收佔比為55.4%,毛利率為39.6%。

湖南海利盈利增速更為凌厲。該公司2020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1億元,同比僅增長2.9%;實現歸母凈利潤1.4億元,同比飆增494.1%。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30.3%,同比提高4.0個百分點,凈利率為13.8%,同比提高12.4個百分點。

機構踴躍 牛散涌動

作為公司質地的直觀體現,業績無疑是各路資金選股的重要指南。表現出超強成長性的績優公司們,又能得到哪些「新老面孔」真金白銀的加持呢?

加倉!這是震安 科技 前五大流通股東不約而同的選擇。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2.78億元,同比增長44.08%;實現歸母凈利潤9298.37萬元,同比增長114.73%。

對照公司今年一季報,社保基金四二二組合、平安創新資本投資、北京豐實聯合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廣發信德投資、交通銀行-華安策略優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等持倉數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另外,上海盤京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旗下的「盛信2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與「盤世2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均為二季度新進,分列第7和第9大流通股東。

上半年業績同比增長111.94%的開山股份,亦獲得陸股通、牛散和私募基金的「一致看好」。股東榜顯示,二季度陸股通增持228.49萬股,躋身公司第4大流通股股東。牛散周永祥在一季報新進後繼續加倉,報告期末持股比例超過1%,所持市值已逾1億元。同時,寧波拾貝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旗下的「拾貝回報5號私募投資基金」為二季度新進股東。

錦浪 科技 的股東榜更是「門庭若市」,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幅高達281.87%。比照一季度末持倉情況,寧波東元創業投資、華桐恆德創投、自然人許頗等股東均進行了大手筆增持。另有中國農行-廣發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中信銀行-中銀智能製造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等公募基金「新進」榜單。尤值得一提的是,科威特政府投資局以69.47萬股的持股數量,首次在錦浪 科技 流通股東榜上「露面」。

有新人火線搶籌、加速入場,亦有「老股東」按兵不動、靜待花開。如金發 科技 半年報披露的股東榜中,證金公司、匯金資管的持股情況均保持不變。企業成長,離不開踴躍的資金支持,更少不了耐心的等待與陪伴。

Ⅵ 劉持海鑽入了另一個貝殼|進深

中環地產董事長 劉持海

樂居 財經 林振興 發自南昌

生意場中,沒有永遠的朋友。貝殼從「反貝殼聯盟」中拉了一位盟友——中環地產,就是一個最真實的寫照。

左暉覬覦中環地產的先發規模,劉持海則希望與更高水平的玩家在一起。就這樣,雙方在「利益」的牽線下,情投意合,走到了一起。

與其說劉持海是老左的迷弟,不如說他是「長期主義」的忠實信徒。在微信朋友圈中,他隔三差五就會鼓吹並轉發關於長期主義的言論和文章。

在他看來,選擇貝殼與「貝殼」無關,「是因為它背後所堅持的價值觀,它代表的是一種方向,是一種趨勢。」

自從站隊行業巨頭後,原先低調且鮮少接受采訪的劉持海,似乎多了一份自信,拋頭露面的次數也愈加頻繁。

11月3日,「入貝」一年零四個月後,中環地產在南京召開了一場500人規模的戰略發布會,盛況空前,但是左暉與彭永東均未現身站台。

在現場,劉持海啟動了「百城萬店」的規模計劃,並畫了一個大餅:在未來五年內,實現中國百個城市萬家門店的覆蓋。但眼下,中環地產僅覆蓋全國30座城市,門店逾3000家、經紀人2萬余名,與目標相差甚遠。

作為貝殼找房合作的新經紀品牌,中環地產目前最重要的KPI是打好三四線城市的「下沉戰」,游說當地中介企業加入貝殼。但是別忘了,左暉旗下另一個連鎖品牌德佑也是聚力於二三線城市。

當庶系「江湖野軍」中環,撞上嫡系「正規軍」德佑,一場難打的硬仗,才剛剛開始。

「賣身」貝殼

中環地產投身貝殼找房的懷抱,可謂一波三折。劉持海本想牽手的對象是,我愛我家。

2018年12月,我愛我家一紙公告,擬向瑞融投資、劉持彬、劉持海等19名中環地產股東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中環地產100%股權。在劉持海看來,中環地產擬與我愛我家之間實則是進行股權置換。

然而,我愛我家並購中環地產一事卻遲遲未見下文,一直止步於資產的審計評估工作。更為戲劇的是,雙方恰好在2019年的520期間分手。

期間,深交所對我愛我家問詢函中指出,中環地產於2016年至2017年因經營上的違規行為,共收到行政處罰6次,罰金從200元至3萬元。同時,中環地產有2家下屬公司未取得房地產經紀機構備案,存在被相關主管部門予以處罰或者業務受到限制的風險。

接近我愛我家的人士則分析稱,並購失敗的原因在於,背調和審計過程中,實際情況和原來預期有較大的出入,中環內部的管理問題和規范性不夠;此外,在業績對賭過程中,有一些條款沒有談妥,中環評估利潤對賭不可能完成。

交易擱淺之後,中環地產老闆劉持海的內心還是想依靠大平台,他告誡自己,「要打造一個百年經紀品牌,需要和更高水平的玩家在一起。」

分手不足兩月,劇情發生驚天逆轉,中環地產不僅與我愛我家告吹,還最終倒戈「真房源同盟」,接入貝殼找房。

去年7月,雙方的緋聞傳得沸沸騰騰。彼時,中環地產股東發生變更,13個投資人及機構同時退出,新增天津雲居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天津雲居)和SmartLinkage(HK)Co.Limited(睿聯企業)兩個法人股東,分別持股33.571%和28.4956%。

僅從股權關系,看不出天津雲居、睿聯企業與左暉、貝殼找房之間的直接關聯。但可以肯定的是,劉持海把大股東的寶座拱手讓給了第三方,他和兄弟劉持彬的持股比例下降至18.13%和18.71%。

與此同時,中環內部也經歷了一輪人事大變動。

企查查顯示,劉持彬卸任董事長,劉華玉、謝麗理、劉鵬卸任董事,陳彬卸任監事會主席,金建輝、張冬菊卸任監事。新的管理團隊中,劉持海任董事長兼經理,譚永旭、張鈺任董事,劉旭任監事。

嫡庶之別

緊接著2019年8月19日,中環地產與貝殼找房達成戰略合作,舉辦了有一場聲勢浩大的發布會。雖然左暉沒有親自現身,但還是派出了貝殼找房CEO彭永東、COO徐萬剛和副總裁左東華等心腹愛將站台。

會上,劉持海表示,「中環地產選擇保持獨立發展,目前主要是要做好自己的事,通過貝殼找房提供的各方面支持,中環地產期望實現百城萬店目標,但未來不排除被其他公司並購的可能。」

這番話頗耐人尋味。換而言之,中環好似拿貝殼當一個跳板,只要能實現目標,誰當金主爸爸都無所謂。

一方面,中環地產與貝殼找房進入了恩恩愛愛的蜜月期;另一方面,「前女友」我愛我家也不甘勢弱。

我愛我家董事長謝勇於2019年中秋致辭中喊話,「8月,南昌180家中環門店脫離了貝殼平台加入了南昌愛家,使我們在南昌的線下門店達到545家,門店數穩居南昌市場第一名。」

據樂居 財經 了解到,除了大本營南昌,武漢、鄭州、重慶、昆明等地的中環原高管也憤然離職,拉群創業,店東紛紛翻牌起義,轉投「非貝殼系」。

業內人士分析道,其一,目前德佑重點發展二三線城市,不可避免與中環會產生競爭,甚至將中環往下擠壓至四線城市;其二,在管理文化上,老鏈家比較強勢,其控制的公司核心高管會換成自己人,中環老員工自然會有不舒適之感;其三,貝殼上市之後,中環的規模對於其沒有那麼強的吸引力。

此外,中環是強管控加盟模式,有特定的系統、管理邏輯。貝殼所謂的賦能,就是要加入它的管理閉環,需要用其系統、交易後台和管理方法,很大程度上中環要放棄現有的很多東西,且管理轉軌的成本也很高。」

加入貝殼後的中環地產,過得真正好嗎?這個答案,只有劉持彬心裡最為清楚。

他也曾反思到,「入貝」後面臨的重重挑戰:對於總部來說,從中環系統更換到貝殼系統,需要大量時間,了解許可權,熟悉系統;對於門店而言,並網後,房源規則、行為准則等等都變得更加細化,許多人都不適應。

「入貝」發布會結束的兩個月後,中環地產的股東於2019年10月21日再次生變,劉持海(18.13%)、劉持彬(18.71%)、劉鵬(0.39%)、秦帥輝(0.32%)、馬天佑(0.28%)、陳彬(0.10%)等 6位自然人紛紛退出,新增Shibi Limited、Zhumei Limited和Mingke Limited,分別持股18.71%、1.09%和18.13%。

當然,這輪股權變更仍未就此結束。

2019年的最後一天,天津雲居和睿聯企業同時退出中環地產,新增Pontus Development (Hong Kong) Limited(貝殼發展(香港)有限公司,簡稱「貝殼發展香港」),認繳出資額5670萬元。

截至目前,貝殼發展香港、Shibi Limited、Mingke Limited和Zhumei Limited分別持有中環地產62.07%、18.71%、18.13%和1.09%。自此,中環地產從中外合資搖身一變成外商合資。

更為巧合的是,貝殼發展香港目前持有中環地產的股份,正好等於去年7月「神秘入股人」天津雲居(33.57%)與睿聯企業(28.50%)的股份之和。

穿透可知,貝殼發展香港成立於2018年7月,僅對外投資了中環地產和拾貝(天津) 科技 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貝殼發展香港並未出現在貝殼找房上市後的股權架構中。

換言之,貝殼雖控股中環地產,卻未將其裝入自己上市體系,而另一個加盟品牌——德佑房地產經紀公司卻被老左裝了進去。

中環地產最終還是沒能搭上貝殼IPO這趟順風車。8月13日晚,當老左帶著一眾高官敲響貝殼上市之鍾,劉持海心裡的滋味或許五味雜陳。

知情人士向樂居 財經 透露,「左暉要規模,沒有與中環做業績對賭。如果中環裝進貝殼並表,或許對貝殼的整體財務表現會有不利影響。」

劉持海的進與退

總部位於江西南昌的中環地產,盡管偏安一隅,但卻是中國最早一批經紀品牌之一。

19年前,劉持海和劉持彬兩兄弟共同創立了中環地產,並在南昌開下第一家中環地產門店,成為房產交易市場最早吃螃蟹的第一撥人。

2008年,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讓擔負著店租和員工成本的劉持海不堪重壓,從一家積累了七年的中型經紀公司開始縮減門店至21家。

硬幣有正反面。也正是金融危機的爆發,讓劉持海意識到行業一直堅持的重度直營模式的弊端,「只有讓門店作為獨立的經濟體自負盈虧,才能充分釋放門店的積極性。」

次年,中環地產啟動「平台聚合模式」,在房產經紀服務賽道首創加盟體制、直營管理模式,開創房產經紀「中國式加盟」先河。在新模式的帶動下,中環門店在短短一年內從21家躍升至近100家,成為南昌市場第一。

2012年起,中環地產走出南昌,開始省內擴張;2013年,劉持海表示,「我們的成交業績,每21分鍾就可以實現一套交易,在南昌稱之為『中環速度』,2010年以前中環只有21家門店,到今天為止已經發展至210家,三年內實現了10倍的增長」;2014年,中環地產開啟全國化戰略。

2016年4月25日,劉持海迎來人生高光時刻,中環地產掛牌新三板,成為最早登錄資本市場的房產經紀品牌。目前,其股票處於停牌狀態。

中環地產規模雖逐年遞增,但凈利潤卻止步不前。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中環地產實現營收分別為1.49億元、2.29億元、2.5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187萬元、4772.67萬元、3043.45萬元。

近幾年,身為「中國式加盟」的代表的中環地產,在房產中介江湖中不斷走下坡路。

知情人士指出,一方面由於內部公司治理,劉持海和劉持彬兄弟一家獨大,管理層持股較少;另一方面因為重大戰略的失判,雖然有強加盟的先天優勢,卻沒有打造在B端的核心競爭力,也沒有進行 科技 體系的迭代和優化。

據樂居 財經 獲悉,烏魯木齊中環兩年的新房傭金結不下來,門店損失嚴重。

更有內部員工質問劉持海,「中環烏魯木齊分公司為什麼從以前的200多家門店降到現在不到20家門店,說的比做的多,承諾太多不兌現,新房傭金不結,加盟保證金不退,一副錢在我手,你奈我何。」

截止目前,中環地產共涉及裁判文書91則,案件總金額681萬元,其中以「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佔比最高,達51則。

閱讀全文

與拾貝投資持有的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金流入看什麼 瀏覽:806
科創50指數ETf投資哪些股票 瀏覽:469
林園股市最新股票 瀏覽:52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 瀏覽:132
宜信最新股票價格 瀏覽:144
亞盛股票走勢 瀏覽:450
工業設計軟體概念股票 瀏覽:971
中國股票最高的是什麼股 瀏覽:274
如何利用股東數據分析股票 瀏覽:155
同濟科技股票配股價 瀏覽:219
股票短期融資債券到期兌付是好是壞 瀏覽:597
股票交通銀行000001 瀏覽:811
債券比股票 瀏覽:518
中國軟體這個股票怎麼樣 瀏覽:545
股票里的特殊賬戶 瀏覽:426
最准確的股票數據網 瀏覽:30
網商銀行的股票代碼 瀏覽:393
行業互動對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 瀏覽:555
必需品投資組合股票行情分析 瀏覽:621
股票看盤重要時間點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