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金沙江創投投資的股票

金沙江創投投資的股票

發布時間:2023-01-10 04:46:20

A. 敗光百億成老賴,被1600萬人追「債」,戴威的故事比你想像得還慘

2018年,小黃車共享單車進入生命的倒計時,許多小黃車的員工在結局判定前就已離開,但他們的心頭始終抱有疑問。

那個與馬雲做朋友 ,與法國總統當面交流的戴威 ,為什麼會被員工拋棄?他與滴滴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愛恨情仇」?

2014年, 戴威 以及另外3名北大學生, 悄摸摸地制定了ofo共享單車計劃。

該計劃足以改變世界出行方式, 但它能否從一個計劃變成現實 ,對沒錢又沒人脈的學生來說,卻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小黃車創始人的戴威卻想到一個不費錢的主意, 他僅僅用幾十塊錢買了20根羊肉串就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過程。

沒過多久,2 000多名師生陸續推著自己的自行車來到戴威宿舍樓下, 他們都是要把自行車交給戴威團隊。

眼前的一切都與戴威的那20串羊肉串有關, 他把羊肉串給了北大中文系大才子, 才子寫出了一篇轟動校園的公開信,名叫《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

信中的語言極盡鼓動意味:100多年來, 許多北大人改變了北大 ,也改變了世界,現在輪到你了。

能進入北大的學子, 自然都有一股想要改變世界 、征服世界的傲氣,戴威正是利用了他們的心理需求毫不費力地贏得了支持。

當戴威看到宿舍樓下堆滿的自行車時, 他就知道小黃車共享單車計劃成了!

短時間內,北京大學校園內上萬台自行車參與到小黃車共享單車計劃,學生再也沒有了丟自行車或者走路去教室的煩惱, 而戴威也從學生支付的費用中獲利。

他發現雖然使用共享單車的日訂單量已經從幾千增長到了幾萬,但從中獲利的費用遠遠抵不了擴張的費用,他必須做出一些改變。

恰巧這時資本嗅著商機尋到了他。

「我想找你們的負責人」 ,金沙江創投的電話直接打給了戴威,而這時的他還不知道資本的力量。

第二天,戴威特意收拾了一番, 懷揣著忐忑來到了國貿三期56樓, 見到了金沙江創投總經理朱嘯虎。

朱嘯虎很爽快地告訴他 :「我可以給你們投1000萬!」

戴威作為一個創業初期的小白 ,其實並不知道金沙江創投在投資界的地位,也不認識朱嘯虎。

他見對方太過爽快,還以為對方是騙子,自己進了騙子窩。

即使朱嘯虎給的投資金額很吸引人 ,戴威也只是略帶矜持地說:「我回去與同伴商量商量」。

戴威走出國貿大樓,立馬掏出手機搜索了朱嘯虎的名字,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朱嘯虎 金沙江創投的總經理 ,2011年投資餓了么,獲得幾十倍回報;

2012年,投資滴滴出行,獲得了1000多倍的回報;

2015年,看準直播平台的紅利, 投資映客又為公司獲利。

朱嘯虎以極其敏銳的眼光,每次出手都能找到潛力股,並能夠在資本的博弈中勝出。

戴威一想到剛才的投資人是朱嘯虎,就立刻掉頭飛奔到56樓 ,接受了對方的投資。

那天,他和同伴趴在國貿三期的圍欄上,有些飄飄然。

他對同伴說:「 我整個人都暈乎乎的,我這輩子從沒有見過這么多錢」。

得到1000萬投資的這一天 ,即是小黃車共享單車商業雛形的開始 ,也是戴威被資本侵蝕的開始。

隨後,戴威在朱嘯虎的授意下,在北京200多個學校推行ofo共享單車。

至此, 北京校園內到處都是小黃車的身影 ,每天使用小黃車的總人數達到了50萬人次,總用戶也達到了180萬人。

3個月內達到幾十萬、上百萬數據的背後 ,1000萬資本也在被快速消耗殆盡 ,戴威手裡又沒錢了。

與此同時, ofo共享單車的死敵摩拜單車卻在快速佔領城市市場, 雙方即將展開一場你死我活得終極較量。

2016年4月22日,摩拜單車正式上市,它打著解決城市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口號,在上海投入運行。

同一年9月份, 摩拜單車獲得資金支持 ,得以打入北京市場。

面對來勢洶洶的摩拜單車,朱嘯虎卻說: 「低成本才是王道,我們認為,90天共享單車之戰就會結束」。

如朱嘯虎所言,小黃車的建造成本確實更低, 它採用的是充氣輪胎、傳統鏈條 ,建造一輛車僅需要500元。

而摩拜單車在車內加入了 物聯網晶元與GPS 來提高識別度;使用無需充氣墊防爆實心輪胎、用軸承傳動代替了傳統的鏈條傳動等延長使用壽命;

此外,為了減少人工成本, 還加入了小型太陽能充電功能 ,僅一輛車的建造成本就高達2000元。

它們的建造工藝及成本就已經決定了所要面向的群體,小黃車更適合經濟能力弱一些的學生群體, 摩拜單車則以外觀、性能深得都市白領的歡心。

其實,戴威對小黃車一直有明確的定位: 解決學生在校園里的出行問題。

為此,他曾據理力爭,不肯向資本低頭。

那時小黃車在北京高校快速擴張,而戴威又缺錢時, 朱嘯虎帶他認識了騰訊投資部的夏堯。

會談時, 夏堯 提出可以給小黃車投資,但是他提了一個要求 :「小黃車必須走進城市。」

戴威顧慮很大,他認為城市發展可能會脫離創辦小黃車的初衷,於是一口回絕了夏堯。

當時共享單車的發展前景巨大 ,戴威身後還有經緯資本在追著投資 ,他不差夏堯一個投資人。

可是,當摩拜單車入駐北京,迅速搶佔北京市場後, 戴威感受到了威脅。

當初他創辦小黃車的初心也在利益面前悄然發生了變化。

戴威緊緊抓住朱嘯虎這根稻草不肯鬆手 ,對方能看到小黃車的價值自然多加相幫。

朱嘯虎幫助小黃車拉攏了王剛、真格資金等投資,同時親自在公眾場合鼓吹共享單車的發展風口已經來到, 他儼然成了小黃車的形象代言人。

此時,不僅小黃車開始把發展重心轉向城市,戴威的心態也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

他的成功太過突然 ,根本沒有經歷過職場的磨煉就直接進入商場。

俗話說得好,商場如戰場,戴威憑感覺做事的方式只會有兩個結局。

一是,成為一個玩弄資本的企業家;

二是,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被資本巨頭秒成碎末。

他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在最終結局產生前,戴威首先會被鼓動人心的資本家洗腦。

小黃車創始團隊的秦淮說: 「戴威創業後果然跟之前不一樣了,說話凈整些高級詞彙」。

2016年的下半年,戴威盡可能利用與投資人交流的機會,學習他們的行為方式,尤其是在某次與投資人開過會後, 他的變化被小黃車創始團隊的其他人清晰地認知到。

那天,戴威格外興奮,他拉著創始團隊的夥伴,談論了一堆高深的名詞,例如「 規模效應、引爆、佔領用戶心智……」 等等。

創始團隊的夥伴卻從中感覺到了他的焦慮,戴威從摩拜單車占據北京市場後就有了焦慮情緒, 他認為是自己的過失才導致小黃車落後於摩拜單車。

所以他迫切地想要變得成熟、變得「深謀遠慮」,帶著小黃車創造更多的財富。

此時,渴望成長的戴威怎麼也不會想到, 未來小黃車將達到一個他不敢想像的高度 ,但他也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時也,命也,一切皆有因果。

在戴威拒絕夏堯的一個月後, 夏堯帶著騰訊的資金轉投了摩拜單車 ,緊接著又為摩拜再次進行了2輪融資。

但是此時的戴威經歷了一次「錯過」後, 變得格外想要證明自己。

「把這件事做好,比什麼都重要」。

此後,小黃車與摩拜單車展開拉鋸戰,朱嘯虎在9個月內戰勝摩拜的豪言壯語沒有得以實現。

他明白繼續與摩拜打價格戰,吃虧的會是小黃車,於是給了戴威一句忠告:「 唯有兩家合並才能盈利,你們講和吧」。

但是一心想要證明自己的戴威怎麼可能會先一步服軟,他第一次駁回了朱嘯虎的意見: 「資本要理解創業者的理性和決心」。

在朱嘯虎眼裡,掙錢才是王道,那些兄弟情都是假的。

他毫不猶豫得見好就收, 把小黃車的股份出手 ,拿到30億美金後,把剩下的爛攤子扔給了戴威。

戴威是幸運的, 他沒被朱嘯虎的一頓操作搞死, 反而遇到了自己的「真愛」——滴滴的創始人程維。

對戴威來說,程維的救急是雪中送炭的恩情。

他還是太嫩了,商人眼裡哪來的溫情, 不過是有利可圖。

程維看中的是小黃車可以彌補滴滴打車所不能涉及到的「最後一公里」。

在程維的幫助下 ,小黃車背後有了滴滴、小米、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雲璟資本的支持;

而此時摩拜單車比之小黃車略勝一籌 ,身後背靠騰訊、紅杉資本的大樹,還有攜程、華住酒店等的投資。

雙方都想要依靠背後的資本取勝,不斷推出1元騎,免費騎的活動。

在拉鋸的高峰期 ,每天都能燒掉4000萬的騎行紅包。

另外,戴威還斥巨資1000萬請當紅明星代言,在各大地鐵站公交站投放廣告為小黃車造勢。

摩拜單車能堅持下去, 除了它身後實力雄厚的資本外 ,還有單車本身強大的性能做支持。

但是小黃車單車製作粗糙,充氣式輪胎在達到使用壽命後就會壞掉,採用的都是傳統機械密碼鎖車方式, 經常出現被盜或者惡意破壞的事情 ,而平台很難察覺到。

整體而言,小黃車使用壽命較短,它快速擴張的同時,每天幾乎要報廢500輛單車,有小黃車的城市就會有一個堆滿共享單車的垃圾場。

小黃車的弊端,戴威不是不知道, 但他選擇採取更為暴力的擴張手段掩蓋弊端。

而擴張背後又需要大量資金來填補窟窿,2016-2017年,滴滴前後3次投資小黃車。

對小黃車來說,還是杯水車薪。

滴滴對小黃車也算是真愛 ,程維還把自己身後的最大金主——軟銀資本孫正義介紹給戴威。

約見之後,孫正義當即同意投資給小黃車18億美元。

但是他提出了3個條件, 一是小黃車要把日訂單量提高到3000萬單;二是要強化小黃車內部團隊建設;三是軟銀對小黃車展開審查,合格即軟銀的投資到賬。

聽到軟銀資本要投資的消息, 整個小黃車公司沸騰了, 就連戴威也認為在小黃車與摩拜單車的大戰中小黃車即將取得勝利。

他直接忽略了孫正義提出的3個要求,對勝利胸有成竹。

可是,就小黃車的情況而言, 3個要求一個也達不到。

但是戴威腦子只有勝利, 他按照15億美元的資金進行市場布局 ,先是把小黃車賬面上還剩的10億全都投入到購買單車、尋找運營商上面。

巔峰時刻,小黃車的日訂單量可突破到3000萬。

而小黃車的創始人戴威也達到人生的巔峰, 他進入了福布斯30歲以下傑出人物榜 ,成了與馬雲做朋友,與法國總統談天說地的成功人士。

但是在這浮華名聲的背後,潛藏著危機,一觸即破碎。

另一面, 為應對軟銀資本對小黃車的調查 ,滴滴派出50名高管進入小黃車,幫助搭建管理框架。

滴滴一方面對軟銀說: 「小黃車內部腐敗,不能投資」, 一面利用滴滴入駐在小黃車的財務總監、高級副總裁等人架空戴威。

起初為了15億美元的投資,戴威忍下了。

而在他動用了賬面押金後也沒有辦法讓軟銀資本投資後,他直接把滴滴的員工趕出了小黃車公司。

小黃車公司的員工說 :「第二天一早,他們發現了之前許多與滴滴沒關系的同事離職了」。

此時戴威才真正認清被自己當做老大哥的程維。

戴威艱難地維持小黃車的運行,拆東牆補西牆, 窟窿卻越堵越大。

在融資停擺9個月後, 他把小黃車全部抵押給阿里獲得17.7億人民幣, 以期在與滴滴的博弈取勝。

戴威還是天真,阿里旗下有哈羅單車,根本不可能真心實意的幫助小黃車渡過難關。

蓋在小黃車身上的遮羞布終究被揭露人前 ,《財新周刊》發表了一篇小黃車財務狀況的文章。

「小黃車欠供應商12億元,押金總額為35億,但是賬面上能動用的資金僅剩3.5億人民幣」。

消息一經發出,供應商上門討債, 用戶圍堵在小黃車公司樓下要求退押金 ,戴威成了喪家之犬。

造成這樣的結局是遲早的事,小黃車的公司運作更像是一個大學學生會,而不是一個運作清晰、規范嚴格的企業。

小黃車公司內聯合創始人挪用公司100多萬買一輛特斯拉;稍微有權的人也會用公款炒股票。

包括戴威自己也是拎不清的人 ,他在資金短缺時還花費1400萬發射了一顆衛星;

公司年會上,他隨手送出幾十萬的牧馬人以及300萬的期權。

他眼高手低, 只逐利而不知道內部牢靠才是硬道理。

小黃車最終宣告破產 ,戴威本人被國家拉入失信名單 ,被1600萬小黃車用戶追債,實屬咎由自取。

若戴威堅持本心, 小黃車或許發展的勢頭不會太好 ,或許與摩拜單車合並,但用戶的利益不會受損。

說到底,還是他利慾熏心,害人害己。

B. 餓了么融資歷程有哪幾輪 市場份額已接近四成

在點外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使用餓了么,在外賣行業來看餓了么發展還是非常快的,那麼餓了么融資歷程有哪幾輪,現在的市場份額能夠占據幾成呢?下面就趕緊來了解下吧。

餓了么簡介:

「餓了么」是2008年創立的本地生活平台,主營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和餐飲供應鏈等業務。隸屬於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餓了么在線外賣平台覆蓋全國2000個城市,加盟餐廳200萬家,用戶量達2.6億。

2018年5月29日,餓了么宣布獲准開辟首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送餐無人機正式投入商業運營。2018年8月8日,餓了么獲金運獎年度最佳效果運營獎。

餓了么融資歷程有哪幾輪

2011年03月,A輪融資,數百萬美元,投資方為金沙江創投。

2013年01月, B輪融資 數百萬美元, 投資方為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

2013年11月, C輪融資 2500萬美元,投資方為紅杉資本中國、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 。

2014年05月,D輪融資 8000萬美元,投資方為大眾點評網

2015年01月, E輪融資 3.5億美元, 投資方為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網、紅杉資本中國。

2015年08月, F輪融資 6.3億美元, 投資方為華聯股份、中信產業基金、華人文化產業基金、騰訊 、京東、紅杉資本中國。

2015年11月, 戰略投資,未透露, 滴滴出行。

2016年04月, F輪融資, 12.5億美元, 投資方為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

2017年06月, 戰略投資,10億美元,阿里巴巴領投。

2018年04月 並購,95億美元, 投資方為阿里巴巴,螞蟻金服。

餓了么的市場份額:

根據Trustdata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2018上半年外賣份額已經出現新的格局,其中美團外賣、餓了么、網路外賣的市場份額分別是59%、36%、3%,可見國內外賣市場已經被頭部企業瓜分,也逐漸形成了新的格局:「631」格局。

美團外賣接近60%的市場份額足以證明它在外賣領域的強勢地位,餓了么想要在短時間內追平甚至趕超美團外賣的難度很大。

即便是背靠阿里爸爸這個大金主,餓了么雖然不用再擔心資金問題,但如今的外賣市場早已過了靠燒錢補貼就能扭轉乾坤的時代。

C. 產業互聯網好消息連連!本周36億資金砸向這16家企業

本周16家產業互聯網企業獲得融資累計約36億元,分布在鋼鐵、 旅遊 、人工智慧、醫療 健康 等行業;其中獲得最大一筆融資的為鋼鐵行業,鋼鐵電商歐冶雲商在其官方公眾號宣布,歐冶雲商第二輪股權融資實施順利,並於2019年6月27日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進行公告。本輪融資總金額約20.2億人民幣。

本周產業互聯網融資匯總表

↓↓↓

一周產業互聯網平台融資匯總

1、直客通獲1.1億元B輪融資 已覆蓋294座城市

6月25日消息,日前,北京直客通 科技 有限公司宣布獲得1.1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順為資本領投,光速中國、IDG資本、戈壁創投跟投,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技術系統提升及創新。據悉,直客通以「多對一」的落地服務團隊,以酒店官方微信公眾號及小程序為載體,為酒店提供產品定製服務,提高官方微信直銷客單價、收益及復購率,提升酒店運營效率;利用全員營銷、消費者傳播等O2O運營方式,幫助酒店連接用戶,激活社交流量,觸發用戶裂變;利用內容運營及異業合作等資源,助力銷售及品牌宣傳,形成酒店直銷的市場增長閉環。

2、「普拉托」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中集物流產業基金領投

標准化托盤循環共用服務商深圳市普拉托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拉托」)近期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戰略投資人中集物流產業基金領投,寶生銀行青贏基金跟投,同時寶生銀行提供不低於4500萬的業務授信。普拉托成立於2017年3月,是一家集互聯網軟體及智能托盤硬體開發於一體,專注於提供帶托運輸及托盤循環共用解決方案的互聯網 科技 公司。

3、 產業互聯網第三方大宗商品交易B2B平台報春電商獲5千萬B+輪融資

2019年6月26日,據悉,產業互聯網第三方大宗商品交易B2B平台唐山報春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35136),正式獲得5千萬B+輪融資,再次刷新了迄今河北第三方大宗商品交易B2B平台領域最大一筆單輪融資,進一步夯實了報春電商在河北產業互聯網行業內的領軍地位。報春電商此次融資成功,代表多家頂尖金融投資機構、產業投資者對報春電商增長潛力及市場價值的認可。

4、鋼鐵電商歐冶雲商融資20.2億元人民幣

鋼鐵電商歐冶雲商今天在其官方公眾號宣布,歐冶雲商第二輪股權融資實施順利,並於2019年6月27日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進行公告。本輪融資總金額約20.2億人民幣。

本輪引入的八家新投資者為: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鋼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鹽城市海興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招商局創新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夥)

歐冶雲商原股東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寶鋼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本鋼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建信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夥)繼續參與本輪融資。

5、「美術寶」獲4000萬美元C1輪融資 騰訊領投

美術寶」(公司全稱:北京藝旗網路 科技 有限公司)近日完成了4000萬美元C1輪融資,本輪由騰訊領投,藍馳創投、弘毅投資、微光創投、華聯長山興投資、創致投資跟投,高鵠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據介紹,本輪融資主要用於建立家長學費銀行共管資金池,加大教研和內容體系投入,升級互動課堂及BOSS系統。資料顯示,「美術寶」創立於2014年,藝旗 科技 目前旗下有少兒美術培訓「美術寶1對1」、美術藝考社區「美術寶APP」 和運營管理平台「微校」三個子品牌,公司全職員工1100人左右,線上專職教師6000多人。總部位於北京,並且在杭州和武漢建立了銷售運營中心。創立至今,藝旗 科技 已經完成了總額超 5 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6、「去那存」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 中通雲倉投資

6月25日訊,新型互聯網共享存儲平台「去那存」宣布近日完成天使輪融資,由中通雲倉獨家參投。本輪融資將用於全國市場合作開發和物流路徑升級改造。 資料顯示,「去那存」上線於2019年,是由上海倉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所創建的新型互聯網共享存儲平台,主要服務於個人移動式。在自助倉、O2O、及一些物物交換、空間共享等個人倉儲服務的形式中,「去那存」以上門模式服務為主,業務覆蓋上海和北京部分區域。目前,在職員工20人左右,其中,技術人員9人。

7、紅杉資本中國等投資人工智慧公司「魔琺 科技 Xmov」A輪融資

8、致力於Cloud based OS技術開發 「花豹 科技 」完成2000萬元種子輪融資

國內從事cloud based os基礎技術開發的公司花豹 科技 ,完成了2000萬人民幣的種子輪融資,由青雲QingCloud CEO黃允松投資。融資資金將用於雲端基礎系統技術開發和組建團隊。 花豹 科技 成立於2019年,定位國內IOT智能設備和超低功耗系統市場開發Cloud based OS(BAOS)目前,公司正在與智能手錶廠商合作,將推出基於BAOS的應用產品。

9、「皇包車旅行」完成5000萬美金C+輪融資 深創投領投

皇包車旅行正式發布C+輪融資消息。今年一季度完成的5000萬美金融資,由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深創投」)領投,其他投資機構跟投。 資料顯示,皇包車旅行致力於讓體驗世界更容易,自2014年12月成立以來,已累計服務1000萬出境遊人次,皇包車旅行聚集了全球90多個國家、1800多個城市的十萬名當地華人,為出境旅行用戶提供從基礎的接送機產品到深入當地、獨具特色的包車游服務。

10、「小鹿醫館」獲2000萬美元Pre-C輪融資,要建立中醫診療線上到線下的服務閉環

互聯網中醫平台小鹿醫館宣布完成2000萬美元Pre-C輪融資,由諾基亞成長基金獨家投資。小鹿醫館聯合創始人兼CEO劉欣悅告訴36氪,本輪融資後,藉助此輪融資,小鹿醫館將完成VIE架構調整,並一步完善供應商體系,以及擴大AI團隊,完成技術儲備。

11、「普米斯」完成超過1億元Pre-A輪融資 加快新葯開發進程

6月26日訊,普米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米斯)宣布近日已完成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此次融資由拾玉資本領投,和鏵盈基金共同出資完成。這是繼2018年完成的由鏵盈基金、珠海高科創投及弘暉資本聯合投資的天使輪融資後,普米斯完成的第二輪融資。 普米斯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專注於新型生物新葯開發的制葯公司,致力於治療復雜機制的腫瘤及代謝類疾病,開發已知靶點的me-better和全創新靶點的first-in-class生物創新葯。

12、牛牛搭·新家裝完成2000萬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貝殼找房

近日獲悉,牛牛搭·新家裝宣布完成20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貝殼找房。牛牛搭·新家裝方面透露,該筆融資將用於團隊人才搭建、技術開發以及用戶服務優化等。牛牛搭·新家裝是一家基於協同過濾推薦演算法、決策樹自動設計、VR實時渲染、供應鏈協同組網等前沿技術手段,實現裝修過程中多角色協同的平台。通過實現家裝過程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確定化、透明化,讓用戶步入「家裝自己搭 所想即所得」的新家裝時代。消費者用"牛牛搭」換搭系統自主換搭設計自己心儀的家,搭好的「家」的場景中的設計元素(材料、傢俱、家電等)在線同步協同到工廠供應商,並且瞬時報價,看到即能買到,所想即所得。

13、「億歐大 健康 」獲1000萬元天使融資 將深耕產業互聯網大方向

14、從母嬰智能設備到智能服裝,「凡米 科技 」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凡米 科技 」宣布完成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深創投旗下紅土吉盟團隊以及順擇投資。順擇投資是由深圳市澤寶 科技 的創始人設立的,澤寶 科技 在亞馬遜全網第三方賣家中位列前十名,銷售能力強。本次是戰略入股,後續澤寶 科技 會幫助「凡米 科技 」的C端產品做出口銷售。 「凡米 科技 」是一家擁有自主研發晶元技術能力的、專注於研發母嬰領域智能型產品的 科技 公司。面向C端,已經推出了耳溫槍、體溫貼、智能尿濕報警器、小夜燈、智能服裝等產品;面向B端,該公司的定位是新物聯網公司。

一周企業服務平台融資匯總

15、雲擴 科技 獲千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明勢資本、金沙江創投

近日,RPA技術與產品供應商雲擴 科技 宣布近日獲得明勢資本、金沙江創投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將用於雲擴 科技 天匠智能RPA平台的技術迭代升級,鞏固其行業領先地位,並拓展國內外市場,實現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

16、問卷網獲1.4億元C輪融資,方廣資本、元禾控股、中億明源聯合投資

6月22日,眾言 科技 旗下問卷網宣布已經完成C輪融資,投資方為方廣資本、元禾控股、中億明源,三家聯合投資1.4億元人民幣。 眾言 科技 旗下主要產品有:問卷網(在線調研工具、專業的雲調研樣本服務)、CEM客戶體驗管理系統服務。面對競品的相繼退出和本輪行業內金額最大的一次融資,眾言 科技 的未來無疑是加速成長。

一周產業互聯網要聞

17、攜手全球最大的B2B供應鏈管理雲平台Infor Nexus,聯易融開創跨境供應鏈金融服務新篇章

2019年6月26日,為企業提供商業雲軟體服務的領先供應商Infor宣布,與深圳前海聯易融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聯易融)達成合作協議。聯易融與Infor Nexus供應鏈管理雲平台的合作,為平台上管理的,在傳統金融服務模式下未被銀行服務覆蓋的上游中小供應商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的解決方案。聯易融和Infor Nexus 雙方將致力於通過有效管理整個供應鏈,提高整個供應鏈可視性等方式降低風險和成本,將資金有效注入這些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18、找鋼網攜手銀聯電子支付共推B2B支付變革

6月26日消息,找鋼網與中國銀聯旗下、第三方支付渠道——銀聯電子支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致力於發揮各自品牌、技術、市場等資源優勢,為找鋼網平台用戶提供支付服務。鋼材交易全流程在線化將進一步發揮電商平台在交易規模、運營成本方面的優勢,而在線支付與在線化交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傳統B2B支付面臨著一系列痛點,比如線下開戶且手續繁雜、支付工具效率較低、難以實時到賬、認證銀行范圍有限、滿足不了用戶一體化支付需求等。

19、AWS降價調整近50%,加速落地「中國戰略

AWS技術峰會2019(上海站)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會上,AWS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容永康宣布AWS中國(北京)區域及AWS中國(寧夏)區域推出AWS KMS、AWS Marketplace China,並對Amazon EC2實例進行價格調降,最高達49%。容永康表示,接下來,AWS將更快速地宣布新服務和新產品在中國市場的落地,與AWS全球市場節奏保持一致。

D. 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

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

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近日,楊國福麻辣燙已向中國證監會遞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審批的相關材料,楊國福麻辣燙的IPO之旅才剛剛開始,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

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1

不管是住宅區還是學校附近,周邊最不缺的就是餐飲,其中又以麻辣燙、奶茶店為主,比如楊國福、張亮、一點點、蜜雪冰城這些大眾品牌。但誰能想到,在繼備受關注的「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之後,平常20塊錢的麻辣燙竟然也要跑出一個赴港IPO的公司。

據報道,證監會國際部披露,上海楊國福企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材料。目前進度已達接收材料階段,後續還有多個環節等待反饋和通知等。

這意味著,一旦材料通過,楊國福麻辣燙就能沖擊「麻辣燙第一股」。

源起四川,卻在東北人手中「發揚光大」

麻辣燙起源於四川,在經東北做法改良之後,流行於全國各地。其中創立時間已長達19年的楊國福麻辣燙,是該行業內當之無愧的頭部玩家。

不過最初的時候,楊國福本人並不是做麻辣燙的,只是當時一家生意火爆的麻辣燙讓他十分羨慕,於是他收起原本的烤串生意,打算拿憑這賺到的錢去試做麻辣燙。

但如前文所言,麻辣燙源自四川,而川菜重麻重辣的口味是很難被東北人接受的。於是楊國福關起門自研,按照東北人的口味折騰起麻辣燙。在幾番波折之下,還真讓他研究出了獨特的、符合當地人品味的麻辣燙底料。

在2003年,哈爾濱出現了一家名為「楊記麻辣燙」的店鋪。此後第二年,楊記麻辣燙正式被更名為楊國福麻辣燙。

到了2009年,已經成立一家哈爾濱楊國福麻辣燙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的楊國福,又對麻辣燙進行了一次改革,首創了「論斤稱重」商業模式,即不再按照固定的價格進行一碗一碗的售賣,而是讓顧客根據自己的食量進行消費。

這種做法被延續至今,後來更是成為了行業慣例。

總的來說,楊國福和麻辣燙可以說是相互成就。更有人稱,四川人發明了麻辣燙,而楊國福夫婦則創造了麻辣燙。這句話當然也不是一句戲言,楊國福在業內取得的成績,是很多商家都難以企及的。

門店突破6000家,靠自建物流的模式保障供應鏈

據楊國福官網顯示,截至目前,楊國福麻辣燙全國店面突破6000家。與此同時,該公司也在開辟海外市場,據報道,目前楊國福已經在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5個國家鋪設了門店。

圖源官網

而據紅餐品牌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除了老對手「張亮麻辣燙」以外,當前行業內還沒有第三個品牌的門店超過1000家。由此可見,如果麻辣燙賽道真的要跑出一個IPO,很大可能就是在楊國福和張亮之間。

圖源網路

巧合的是,並稱為麻辣燙「雙雄」的楊國福麻辣燙和張亮麻辣燙除了互為競爭對手之外,還存在一層曾讓人津津樂道的親戚關系。

此前,微博上有一個熱搜叫做「張亮是楊國福的外甥」,雖然後來楊國福公司的負責人進行了辟謠,但親戚關系還是得到了肯定,只不過離得比較遠,屬於平輩遠親。

圖源網路

之所以楊國福麻辣燙走在了張亮麻辣燙的前頭,或許是因為從2021年開始,楊國福就在為上市做准備。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在2021年12月,楊國福進行了企業類型變更,從有限責任公司變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般來說,這種改變都是為了大規模資本運作鋪平道路。業內人士認為,股份公司更易吸引投資機構,優化資本結構和組織結構,進而向證監會提出IPO上市申請,所以楊國福進行變更,是在為上市進行鋪路。

除了門店數量力壓行業內大部分公司,楊國福的經營模式也有自身的一些優勢。

前年,疫情較大地打擊了餐飲行業,根據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2020年1至4月,全國餐飲業收入8333億元,同比下降41.2%。在此背景下,楊國福麻辣燙在其微信官方賬號上交出了逆市上漲的成績,該公司2020全年新簽門店不減反增,達到1466家,年凈增為47.5%。由此可見,楊國福在行業內有著不錯的競爭力。

對比起張亮的外采經營模式,楊國福則採用了自建物流的模式,自2010年開始,該公司在哈爾濱、上海等地建立起九個物流基地。這種做法雖然會增加一定的成本,但在保障口味統一的同時,也將供應鏈的自主權握在手中,這或許也是該公司能在疫情期間取得好成績的原因之一。

此外,港股研究社的我也對周邊楊國福與張亮麻辣燙的店鋪進行了對比,據美團的數據顯示,兩家離得最近的楊國福麻辣燙的評分分別為4.8分和4.5分,而對應的兩家張亮麻辣燙的評分分別為4.6分和3.8分。單從打分來看,楊國福麻辣燙的表現還是要好於張亮麻辣燙。

圖源美團截圖

不過再好的行業也會有一些弊端,再牛的公司也存在一些風險。看起來順風順水的楊國福麻辣燙,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或成最大隱患

近年來,因為食品衛生問題,楊國福麻辣燙曾遭多次爆料。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在楊國福相關風險一欄中,光是關聯企業敏感輿情就達52條,其中不乏「被通報」、「存在食安問題」等字眼。

據鈦媒體APP報道,2021年7月,一位視頻博主「內幕糾察局」暗訪楊國福麻辣燙,拍攝到倉庫內食材被老鼠咬後仍繼續使用、廚房抹布既洗菜又洗鞋、豬肺不清洗直接水煮等問題。

同年,北京消協就食品安全問題列出存在食安問題的企業名單,而楊國福麻辣燙又因為多次被投訴卻屢教不改、被爆出過「湯料污穢不潔」、「湯汁里漂浮著蒼蠅」等問題榜上有名。

圖源:2021年7月視頻博主暗訪楊國福麻辣燙門店視頻截圖

雖然不管是楊國福,還是華萊士、星巴克,他們都在出現食安問題之後迅速進行了道歉和補救,並進行了相應的停業整頓。但食安問題對於餐飲行業尤為重要,每一次的「爆料」都是在消磨品牌的信譽度,尤其是對於即將上市的楊國福來說,食品安全問題帶來的影響只會被資本市場放大。

以此前的星巴克事件為例,當該公司無錫門店的食品安全問題被爆出之後,其股價連續六日都在走跌。

因此,楊國福在正式上市之前,首先就需要過食安這一道關。

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2

「麻辣燙第一股」要來了!

近日,楊國福麻辣燙已向中國證監會遞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審批的相關材料。一旦獲得受理,就意味著楊國福麻辣燙取得「小路條」,或很快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進度跟蹤顯示,楊國福麻辣燙的IPO之旅才剛剛開始,目前僅完成「接收材料」第一步,後續可能還有「受理通知」「書面反饋」「書面回復」乃至「行政許可決定書」等多個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虎年春節前後,國內餐飲賽道熱鬧非凡,多個餐飲品牌相繼傳出IPO消息,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詳的西貝、老鄉雞、和府撈面等,在日益擁擠的IPO賽道上,楊國福能否得償所願?

楊國福麻辣燙品牌始創於2003年,是一家集品牌管理、美食研發、配方研製、原料供應、加盟培訓、特許經營於一體的的全國大型餐飲連鎖管理企業。

楊國福麻辣燙採用中草骨湯作為湯底,同時提供應季蔬菜、肉類等產品,並配有數十種小料產品。主要通過線下門店為用戶提供餐飲服務,同時提供線上預訂以及送貨上門等服務。

經過近20年的發展,楊國福麻辣燙已然成為中國麻辣燙界的一塊耀眼招牌。官網信息顯示,楊國福麻辣燙在海外5個國家、中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擁有6000餘家加盟店。

最近兩年,餐飲賽道獲得資本熱捧,麻辣燙也成了資本寵兒。這其實不難理解,資本選中麻辣燙,無非是麻辣燙類似於炸雞、漢堡,是最可能做成萬店連鎖的一個品類。

投行人士對麻辣燙的評價是:「首先,它的產品基因、品類認知足夠強大;第二,小門店夫妻檔具備足夠強的門店復制力;第三,它整個供應鏈容易標准化;第四,它在下沉市場擁有足夠多的受眾。」

當一條賽道獲得資本的高度認可,跑在最前面的品牌往往最引人矚目。但令人意外的是,成立至今,楊國福麻辣燙都沒有經歷過融資。

實際上,幾家頭部機構都曾接觸過楊國福麻辣燙,但無一例外都吃了「閉門羹」,主要原因是楊國福麻辣燙始終專注於「默默做加盟,悶聲發大財」,公司根本「不差錢」。

作為加盟制的.麻辣燙品牌,加盟費是一筆不菲的收入。當前,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開一家楊國福麻辣燙需要支付加盟費27900元/年,其他地級市、直轄市為23900元/年。

按照當前的經營規模推算,楊國福麻辣燙每年收到的加盟費就上億元。但公司並不過度依賴加盟費,而是有更賺錢的業務,即通過自設研發工廠向各個加盟店輸送原材料。

2019年,楊國福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9年公司營收預計將達到13億元,而加盟費只佔其中兩成,多數收入來自商貿模塊,比如向加盟商銷售調味料、食材、廚房設備、餐廳傢具等。

2020年,盡管受到疫情因素的影響,楊國福麻辣燙的門店營業額仍達到60億-70億元,楊國福集團的營收也突破12億元。

楊國福麻辣燙財大氣粗,資本轉而投向新生代麻辣燙品牌,並且相當瘋狂。2021年 6月7日,麻辣燙品牌小蠻椒宣布完成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啟賦資本。

在此之前,小蠻椒先後完成兩輪融資,投資方分別是番茄資本、絕味食品和餓了么聯合發起的絕了基金,投資方可謂大有來頭。

小蠻椒2015年成立於上海,以外賣為切口打開麻辣燙市場,後期逐漸發展出「堂食+外賣」雙渠道運營,是新生代麻辣燙品牌當中的典型代表,獲得資本連續押注也算意料之中。

不過,進入2021年,楊國福麻辣燙進行了多個企業層面的變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企業類型從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此舉被外界視為公司准備IPO的前兆。

如今,楊國福麻辣燙IPO一事已經箭在弦上,落地似乎只是時間問題了。倘若公司順利上市,或將摘得資本市場「麻辣燙第一股」的桂冠。

在中國餐飲界,提起麻辣燙的名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鮮為人知的是,這種起源於四川的麻辣食物,卻在東北人的帶動下火遍了大江南北。

在楊國福麻辣燙IPO的背後,就是一對東北夫妻攜手創業的故事。時針回撥到20多年前,楊國福夫婦還是一對靠擺地攤為生的小商販,夫妻倆非常勤勉,但收入一般。

2000年,楊國福夫婦在街頭與麻辣燙偶遇,自此便與這種發源於四川的麻辣食物結下了不解之緣。當年,楊國福夫婦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開出第一家麻辣燙門店,名叫楊記麻辣燙。

然而,川味麻辣燙重麻重辣的特性,並不適合北方人的胃口,於是楊國福決定研發一款適合北方人口味的麻辣燙湯底,但研發過程並不順利。

楊國福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說道:「那時候學習同行買回香辛料放到鍋里炒,甚至嘗試用豆瓣醬研製底料,雖然有盈利,但客戶的評價不好,便決定將店面關掉,等研究成功後再開業。」

之後,楊國福夫婦不停尋找香料,嘗試各種底料的搭配,在口味上試錯,收集食客們的反饋,經歷幾番的開張、停業,才在摸索中研製出獨特的底料配方。

這種獨家配方,成了楊國福麻辣燙的制勝法寶,也成了楊國福麻辣燙迅速發展壯大的根基。多年後,楊國福自豪地表示:「可以喝湯的麻辣燙,是從我們這兒開始的。」

隨後,楊記麻辣燙正式更名為楊國福麻辣燙,並對外開放加盟,楊國福麻辣燙從此踏上了快速擴張之路。

2010年,楊國福麻辣燙已經擁有1000家加盟店;2017年,楊國福麻辣燙的加盟門店總數突破5000家;2020年,楊國福麻辣燙的加盟門店數量進一步突破6000家。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起,楊國福麻辣燙邁出了海外擴張的步伐。有公開報道稱,截止2020年,楊國福麻辣燙已經覆蓋了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5個國家。

但楊國福並不滿足於此,2019年底,楊國福曾在采訪中透露,五年內,公司計劃將海外門店的數量擴展至1000家,國內門店數量增至9000家,集團整體營收達100億元。

眼看麻辣燙生意如此火爆,楊國福的親朋好友們也從中看到商機,相繼加入到麻辣燙的創業隊伍當中,並逐漸衍生出一些新品牌,如楊國福親弟弟創業做出了汆悅麻辣燙。

在東北麻辣燙創業大軍中,可以與楊國福麻辣燙媲美的當屬張亮麻辣燙。張亮麻辣燙成立於2008年,與楊國福麻辣燙幾乎齊名,外界對兩位創始人之間的關系存在諸多猜測。

對此,張亮曾在對外專訪中澄清,二人確有親戚關系,楊國福是張亮姑家的表姐夫,二人是沒有血緣關系的平輩。同時,張亮承認其進入麻辣燙行業,確實受到了楊國福的影響。

同樣發源於東北地區,張亮麻辣燙與楊國福麻辣燙「相愛相殺」許多年。如今,楊國福麻辣燙搶先一步沖刺資本市場IPO,麻辣燙江湖「雙雄爭霸」的格局,或在不久的將來被打破。

經過多年布局,楊國福麻辣燙儼然成為圈中頂流,從北上廣深到三四線小城,隨處可見其身影。在光鮮亮麗的表象之下,爭議也如影隨形,其中最嚴重的是食品安全問題。

2017年3月,有媒體報道在某外賣平台上,北京有27家楊國福麻辣燙存在問題,其中13家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剩餘14家店鋪則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時、公示不完整等問題,北京市食葯監局介入調查。

2018年,楊國福麻辣燙廣州門店被曝員工切肉時將雙腳放到菜板上。

2021年7月,某視頻博主潛伏到楊國福麻辣燙的廚房,拍到倉庫內食材被老鼠咬後仍繼續使用、廚房抹布既洗菜又洗鞋、豬肺不清洗直接水煮等問題,直接將楊國福麻辣燙送上熱搜。

對此,楊國福麻辣燙回應稱:近期公司關注到網路上關於個別加盟店食品安全的報道,成立項目組進行調查。目前涉事門店已停業整頓,且公司已派工作人員前往監督,同時向門店重申食品安全及標准作業流程。公司將增加全國門店每月消殺次數,持續加大消殺力度。對個別門店不遵循管理的行為,將引以為戒,絕不容忍更不會姑息此類行為。

2021年9月,北京消協發布題為《胖哥倆、楊國福等多家餐飲門店被罰,你吃過幾家?》的文章。文中顯示,楊國福麻辣燙多家門店被依法責令整改、予以警告處罰。

此外,在新浪黑貓投訴平台上,大量消費者投訴在楊國福麻辣燙就餐,吃到了頭發、塑料、蟑螂等異物,甚至有消費者控訴楊國福麻辣燙害自己吃出了腸胃炎。

有業內人士指出,楊國福麻辣燙推行的品牌加盟連鎖的運營模式,註定了各個門店的食品安全很難去管控,尤其隨著門店數量激增,食品安全與衛生、流程規范化等問題將更加突出。

食品安全無小事,甚至有可能影響本次IPO的結果。或許,在楊國福麻辣燙全力沖刺IPO的同時,還應分出部分精力來保障食品安全無虞。

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3

兩年前因疫情而遭受重創的餐飲行業,在2022年正迎來資本化的高光時刻。近期,多家餐飲企業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啟上市競備賽。

1月29日,A股上市公司絕味食品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參股投資的和府撈面計劃境外上市。在2021年一級市場的新面館融資潮後,和府撈面將有望成為「新面館第一股」。

無獨有偶,楊國福麻辣燙也正在沖擊「麻辣燙第一股」。證監會信息顯示,楊國福麻辣燙已提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審批》材料,並且在2月8日獲證監會受理。此外,鄉村基、老鄉雞、老娘舅等多家餐飲企業,此前也都披露了上市計劃。

「這些餐飲企業的扎堆上市會讓更多人關注行業,而且會形成造富效應,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其中,這對全行業來說是好事。」一位新餐飲品牌的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餐飲是現金流很好的生意,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行業資本化程度卻極低。一級市場的VC/PE機構對餐飲行業投資相對謹慎,二級市場餐飲上市公司數量也並不多。

近幾年,由於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完善、行業數字化浪潮來襲、消費升級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餐飲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諸多VC/PE機構開始重新審視餐飲板塊,並不惜投下重注。當下,一批發展相對成熟的餐飲企業紛紛籌備上市,無疑讓從業者和投資人都為之振奮。

不過在振奮之餘,也有多位餐飲投資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餐飲企業上市潮現象。一方面,現階段來說,國內A股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上市利好政策比較多,但對餐飲企業上市審核仍然較為嚴格,企業能否「闖關」成功仍存在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港股市場雖然相對來說標准更為寬松,但大量公司上市後的表現並不太好。對投資機構來說,被投餐飲企業港股上市可能只是有了退出的通路,完成階段性任務,但最終退出成績如何並不好說。

從夫妻老婆店到連鎖品牌化,餐飲企業成資本寵兒

中國餐飲行業可謂大江大河,《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為4.7萬億元。雖然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餐飲市場規模下滑至4萬億元,但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恢復至4.7萬億元,之後隨著行業的重新健康成長,2024年市場規模可達到6.6萬億元。

但在這個規模龐大的市場中,企業資本化程度卻極低。A股餐飲上市公司屈指可數,港股大量餐飲公司市值長期被低估,行業中鮮有能夠與麥當勞、星巴克對標的千億美元市值「大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發現,這背後原因主要在於,首先,長期以來,中國的餐飲行業是一個傳統但並不成熟的行業,大量餐飲企業是夫妻老婆店形式,以手工作坊的業態發展,不容易進行標准化復制。行業中成規模的連鎖品牌不多,從業人員素質也沒那麼高,VC/PE機構很難在其中找到合適標的投資。

第二,餐飲企業上游涉及供應鏈采購、員工工資支付,下游涉及客戶訂單收款,過往兩端大量都是現金交易形式,很難核查收入和成本數據的真實性,這也導致企業很難資本化走向上市。

但最近十年來,情況已經發生改變。一方面,隨著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發展、人才梯隊的成長,餐飲企業的規模化、標准化不再是難題,連鎖品牌的機會開始出現。另一方面,數字化、互聯網浪潮下,給餐飲行業產生了極大的改造空間。尤其是移動支付興起,餐飲企業的收入成本核算變得更加容易。

從需求端來看,當90後、00後新生代成為消費主力,由於他們經濟富足感的增強,衣食住行各方面消費的品牌意識在覺醒,這也為新餐飲品牌帶來崛起的機會。

由此在近幾年,大量VC/PE機構開始關注餐飲投資機會。2021年僅在面條江湖,就有馬記永、陳香貴和張拉拉三家蘭州拉麵品牌分別獲得紅杉資本、源碼資本、金沙江創投投資的盛況。引起諸多關注的,還有網紅餐飲品牌文和友、小吃升級代表品牌誇父炸串等公司。

VC/PE多年陪跑下謀求上市

新餐飲品牌不斷獲得資本押注,而那些起跑更早的餐飲企業,也獲得主流VC/PE機構的垂青,並在當下的時間點紛紛計劃走向上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此輪尋求上市的餐飲企業成立時間大多在十年以上,經歷了長時間周期的考驗,有較為成熟的財務和業務數據表現,且背後大多有VC/PE機構的投資支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比如鄉村基、老娘舅都成立有超過20年的時間,背後分別有紅杉中國、基石資本等投資機構的支持。2003年成立的老鄉雞,在2018年獲得加華資本的2億元人民幣投資,這也是其成立15年來首次接受外部投資。2022年初,老鄉雞又獲得來自廣發乾和、麥星投資的pre-ipo輪融資。

更為典型的是和府撈面,成立十年來已經完成六輪融資。其最近一輪融資是2021年7月,獲得來自CMC資本、眾為資本、騰訊投資等的近8億元E輪融資。

當時和府撈面的業務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和府撈面全國門店總數突破340家。2021年新增門店數較2020年翻番,全國約2天新開一家店,門店總數量預計達到450家。

財務數據方面,和府撈面在2021年上半年實現扭虧為盈。2020年,和府撈面的營收為11.07億元,凈利潤虧損2.15億元。2021年上半年,和府撈面的營收為8.46億元,凈利潤為1385萬元。

從企業自身發展角度來說,上市除了能夠幫助公司在二級市場募資,對公司塑造品牌、解決流動性、吸引人才等也都能夠帶來幫助。從投資機構的角度來說,受基金期限的影響,VC/PE機構在多年陪跑之後尋求退出也在情理之中。

A股、港股上市地選擇各有利弊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二級資本市場對餐飲企業的評判標准仍有差異。元昆創投投資了仔皇煲、船歌魚水餃等餐飲品牌,其投資合夥人李忠敏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稱,在一級市場,投資人會關注餐飲企業的標准化程度、可復制化程度、人才隊伍建設情況,如果企業在這些方面做得好,是有機構願意投資的。

「去年,很多VC/PE機構參與餐飲投資時,願意給餐飲品牌高估值,形成一定的泡沫。今年資本會更加冷靜,泡沫的情形會有所緩解。但在一些細分賽道仍然受到資本的熱捧,比如烘焙賽道,這是天花板很高、增速很快的市場。」李忠敏說。而在二級市場尤其是港股市場,大部分是機構投資者,他們傾向於投資最頭部的標的公司,其餘大量公司交易活躍度都不會很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A股市場餐飲上市企業能夠有更好的流動性,但上市審核標准更為嚴格,其對餐飲企業的食品安全、財務、門店運營管理水平等都提出較高要求,企業上市的不確定性較大。

近年來,A股上市的代表性餐飲企業是2020年7月上市的同慶樓,它也是繼2009年湘鄂情(現更名為中科雲網)上市十多年來,第二家真正意義上的餐飲上市企業。2017年雖然也有廣州酒家、絕味食品成功在A股上市,但廣州酒家以食品製造為主營業務,絕味食品更偏向餐飲零售化,這兩家都不能算是純粹的餐飲企業。

當前,老鄉雞、老娘舅積極沖擊A股上市,著實讓人充滿期待。「A股市場會給餐飲企業更大的開放度嗎?我們也沒有確切的答案。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將會有更多人願意投一級市場的餐飲項目,餐飲行業無疑將迎來更蓬勃的發展。」一位一級市場投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在港股市場,已經有幾十家餐飲上市企業形成板塊。但除了海底撈、九毛九這少量幾家比較活躍,味千等大量餐飲上市公司活躍度並不高。去年港股上市的奈雪的茶目前股價在7港元左右,較19.8港元的發行價已經跌去六成。

「港股市場的餐飲上市公司可以看作兩類,一類是相對仍比較傳統的餐飲公司,流動性不高,低估值狀態。一類是現代化餐飲公司,後者在不斷實現標准化、現代化、品牌化、連鎖化,有著更高的市盈率。」加華資本創始合夥人宋向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宋向前分析指出,其實全球有各種各樣的餐飲美食,包括日料、中餐、韓餐、法餐等。但只有美國的麥當勞、星巴克等,成為全球最大的餐飲連鎖企業,做到全球化、連鎖化、資本化。這不僅是美食層面的成功,更重要的是管理科學的勝利、品牌的勝利,這也是值得中國餐飲企業不斷學習的地方。

E. 金沙江創投股票代碼

私人合夥機構,非公共上市公司,沒有股票代碼。

F. 國家科技獎概念股有哪些

1、量子通信
據科技部官網此前公布的信息顯示,2015年度入選自然科學一等獎初評的項目僅有「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該項目推薦單位是安徽省、中國科學院。據介紹,該項目組系統地發展了多光子糾纏干涉量度學,並將之創新性地應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多個研究方向,取得了廣域量子通信和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等領域的系統性關鍵突破;在此基礎上,將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帶入現實應用。
浙江東方:旗下持股49%的浙江國貿東方投資管理公司與中科大量子通信技術潘建偉團隊達成意向,在浙江省杭州市海創園內設立「浙江神州東方量子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合資公司將作為浙江省量子通信產業化平台,主要從事浙江省內量子保密通信固網建設和運營業務。
華工科技:華工科技子公司華工正源的首席科學家王肇中教授正在研製的量子點激光器正是服務於國家的量子通信系統,屬於量子通信中所需要的量子點激光器。能在高速光通信、量子通信、圖像顯示、導航、高功率激光武器等領域發揮巨大的應用。
神州信息:神州數碼是神州信息的下屬子公司,也是我國國家安全可靠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八家重點產業之一,曾經參與過政府、金融、電信、交通能源等重要領域安全可靠信息系統的建設和保障工作,具備高復雜系統的集成建設能力。
皖能電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聯合安徽省皖能集團(皖能電力第一大股東)和銅陵潤豐集團,合資成立安徽量子通訊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安徽的量子通信建設。
三力士:公司11月披露,與王增斌及其研究團隊就推動量子工程軍用、民用技術成果雙向轉移,軍工、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等事項展開合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書》。
福晶科技:公司主要從事非線性光學晶體、激光晶體及精密光學元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廣泛應用於激光、光通訊等工業領域。
2、LED封裝優化
據分析,備受矚目的技術發明一等獎有望花落「硅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體」項目(下稱「硅襯底項目」)。硅襯底項目的主要參與人員孫錢昨日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從國家戰略層面講,硅襯底技術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路線,可以構建中國完全自主的LED產業。與硅襯底技術並列LED三大技術路線的藍寶石襯底技術曾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有產業經濟學家表示,在成本持續下降的背景下,硅襯底技術如若能獲得資本大力追捧,LED產業格局有望被重塑。
晶能光電是襯底技術的「扛旗」者。該公司不僅受讓了該項成果,而且在2008年5月實現了產業化。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一家量產高功率、高性能的硅襯底LED晶元公司。據公開資料顯示,晶能光電曾獲金沙江創投大力投資,在其推動下,港股順風清潔能源於2015年5月收購了晶能光電59%股權。根據雙方約定,晶能光電將在市值30億美元時獨立上市。「順風清潔能源也是看中了公司的技術路線,看好其產業發展前景。」孫錢表示,「晶能光電後續與順風清潔能源還會有更多的產業、資本層面的合作。」
總部位於江西的A股上市公司聯創光電亦值得關注。據公司此前年報披露,早在2007年該公司開展的「基於硅襯底的光電子器件封裝及應用」項目即獲重大突破,2008年公司與南昌大學合作的「半導體照明高亮度功率白光二極體晶元開發及產業化」項目驗收。
聯創光電還在2014年年報中表示,公司積極參與江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半導體照明封裝與應用協同創新平台建設,成為首批江西省5家協同創新體之一 ,申請到政府產業發展科研政策扶持約2000萬元配套資金,為推動公司LED產業的持續升級和跨越發展創造了條件。
除此之外,A股真正涉及硅襯底技術的公司目前尚未發現有公開披露。不過有LED行業人士指出,硅襯底技術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壁壘,打開了LED行業自主發展空間。江西省工信委主任曾提出建議,將硅襯底LED產業化上升為國家戰略。若技術路線得以逆襲,乾照光電、聚飛光電、雪萊特等小市值LED公司有望發揮「船小好掉頭」優勢,向新技術轉型。
3、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
通信行業利潤增長穩定,仍處於較高景氣度,維持「強於大市」評級。目前,行業整體進入「後4G時代」,轉型是行業主旋律。信息基礎設施需求強勁,重點推薦烽火通信、永鼎股份。鑒於運營商4G建設確保行業景氣度持續上行,重申對烽火通信、信維通信、中恆電氣、中興通訊、光迅科技、海能達、恆寶股份、三維通信、世紀鼎利。

G. 共享科技內部股能上市嗎

根據《股票發行審核標准備忘錄》規定,一般職工內部股的上市,從新股發行之日起期滿三年為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三年後,如無違規事項,主管部門一般是允許其上市流通的。

閱讀全文

與金沙江創投投資的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金流入看什麼 瀏覽:806
科創50指數ETf投資哪些股票 瀏覽:467
林園股市最新股票 瀏覽:52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 瀏覽:132
宜信最新股票價格 瀏覽:144
亞盛股票走勢 瀏覽:450
工業設計軟體概念股票 瀏覽:971
中國股票最高的是什麼股 瀏覽:274
如何利用股東數據分析股票 瀏覽:155
同濟科技股票配股價 瀏覽:219
股票短期融資債券到期兌付是好是壞 瀏覽:597
股票交通銀行000001 瀏覽:811
債券比股票 瀏覽:518
中國軟體這個股票怎麼樣 瀏覽:545
股票里的特殊賬戶 瀏覽:426
最准確的股票數據網 瀏覽:30
網商銀行的股票代碼 瀏覽:393
行業互動對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 瀏覽:555
必需品投資組合股票行情分析 瀏覽:621
股票看盤重要時間點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