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查理芒格談:股票投資的難點及對策
先來看一下股市的本質是什麼?查理芒格說,這個問題把你們引到我從法學院畢業之後很久才流行起來——甚至是肆虐橫行——的有效市場理論。但實際上,市場既是部分有效的,也是部分低效的。
股市本質是賽馬中的彩池投注系統。如果把普通股市場的概念簡化,那麼非常像賽馬中的彩池投注系統。如果你停下來想一想,會發現彩池投注系統其實就是一個市場。每個人都去下注,賠率則根據賭注而變化。股市的情形也是這樣的。
一匹負重較輕、勝率極佳、起跑位置很好等等的馬,非常有可能跑贏一匹勝率糟糕、負重過多等等的馬,這個道理就算是傻子也能明白。
但如果該死的賠率是這樣的:劣馬的賠率是 1 賠 100,而好馬的賠率是 2 賠 3。那麼利用費馬和帕斯卡的數學,很難清清楚楚地算出押哪匹馬能賺錢。
股票價格也以這種方式波動,所以人們很難打敗股市。然後馬會還要收取 17%的費用。所以你不但必須比其他投注者出色,而且還必須出色很多,因為你必須將下注金額的 17%上繳給馬會,剩下的錢才是你的賭本。
股市的情況是相同的——只不過管理費用要低得多。股市的情況是相同的——只不過管理費用要低得多。股市的交易費用無非就是買賣價差加上傭金,而且如果你的交易不是太頻繁的話,交易費用是相當低的。所以呢,有些足夠狂熱、足夠自律的精明人將會比普通人得到更好的結果。
聰明人在發現這樣的機會之後會狠狠地下注。他們碰到好機會就下重注,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就是這么簡單。
那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顯然,有 50%的人會在最差的一半里,而 70%的人會在最差的 70%里。但有些人將會占據優勢。在交易成本很低的情況下,他們挑選的股票將會獲得比市場平均回報率更好的成績。
好啦,現在我們已經明白,市場的有效性跟彩池投注系統是一樣的——熱門馬比潛力馬更可能獲勝,但那些把賭注押在熱門馬身上的人未必會有任何投注優勢。
上天並沒有賜予人類在所有時刻掌握所有事情的本領。但如果人們努力在世界上尋找定錯價格的賭注,上天有時會讓他們找得到。
聰明人在發現這樣的機會之後會狠狠地下注。他們碰到好機會就下重注,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就是這么簡單。所以成為贏家的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再工作,並期待能夠看準幾次機會。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而且根據我對彩池投注系統的觀察和從其他地方得來的經驗,這么做明顯是正確的。
然而在投資管理界,幾乎沒有人這么做。我們是這么做的——我說的我們是巴菲特和芒格。其他人也有這么做的。但大多數人頭腦裡面有許多瘋狂的想法。他們不是等待可以全力出擊的良機,而是認為只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或者聘請更多商學院的學生,就能夠在商場上戰無不勝。在我看來,這種想法完全是神經病。
你需要看準多少次呢?我認為你們一生中不需要看準很多次。只要看看伯克希爾·哈撒韋及其累積起來的數千億美元就知道了,那些錢大部分是由十個最好的機會帶來的。而那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沃倫比我能幹多了,而且非常自律——畢生努力取得的成績。我並不是說他只看準了十次,我想說的是大部分的錢是從十個機會來的。
所以如果能夠像彩池投注的贏家那樣思考,你們將能夠得到非常出色的投資結果。股市就像一場充滿胡話和瘋狂的賭博,偶爾會有定錯價格的良機。你們可能沒有聰明到一輩子能找出 1000 次機會的程度。當你們遇到好機會,就全力出擊。就是這么簡單。
當沃倫在商學院講課時,他說:「我用一張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終的財務狀況;這張卡片上有 20 格,所以你只能有 20 次打卡的機會——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擁有的投資次數。當你把卡打完之後,你就再也不能進行投資了。」
他說:「在這樣的規則之下,你才會真正慎重地考慮你做的事情,你將不得不花大筆資金在你真正想投資的項目上。這樣你的表現將會好得多。」
在我看來,這個道理是極其明顯的。沃倫也認為這個道理極其明顯。但它基本上不會在美國商學院的課堂上被提及。因為它並非傳統的智慧。
股票投資的難點
投資之所以困難,是因為人們很容易看出來有些公司的業務比其他公司要好。但它們股票的價格升得太高了,所以突然之間,到底應該購買哪只股票這個問題變得很難回答。
例如,在股票市場上,有些鐵路公司飽受更優秀的競爭對手和強硬的工會折磨,它們的股價可能是賬面價值的三分之一。與之相反,IBM 在市場火爆時的股價可能是賬面價值的六倍。所以這就像彩池投注系統。任何白痴都明白 IBM 這個企業的前景比鐵路公司要好得多。但如果你把價格考慮在內,那麼誰都很難講清楚買哪只股票才是最好的選擇了。所以說股市非常像彩池投注系統,它是很難被打敗的。
查理芒格的對策
我們從來沒有解決這個難題。在 98%的時間里,我們對待股市的態度是……保持不可知狀態。我們不知道。通用汽車的股價跟福特比會怎樣?我們不知道。
我們總是尋找某些我們看準了的、覺得有利可圖的東西。我們看準的依據有時候來自心理學,更多時候來自其他學科。並且我們看準的次數很少——每年可能只有一兩次。我們並沒有一套萬試萬靈、可以用來判斷所有投資決策的方法。我們使用的是一種與此完全不同的方法。
我們只是尋找那些不用動腦筋也知道能賺錢的機會。正如巴菲特和我經常說的,我們跨不過七英尺高的欄。我們尋找的是那些一英尺高的、對面有豐厚回報的欄。所以我們成功的訣竅是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而不是去解決難題。
投資決策靠的是統計分析和眼光嗎?
當我們作出一項決策的時候,我們當然認為我們的眼光不錯。有時候我們確實是因為統計分析才看好某個投資項目。不過,再說一遍,我們只發現了幾個這樣的機會。光有好機會是不夠的,它們必須處在我們能看明白的領域,所以得在我們能看明白的領域出現定錯價的機會。這種機會不會經常出現。
比如,對我們來說,低科技企業的優勢在於我們認為我們對它的理解很充分。對高科技企業則不是這樣的。我們寧願與我們熟悉的企業打交道。我們怎麼會放棄一種我們有很大優勢的游戲,而去玩一種競爭激烈而我們又毫無優勢,甚至可能處於劣勢地位的游戲呢?
你們每個人都必須搞清楚你們有哪方面的才能。你們必須發揮自己的優勢。但如果你們想在較不擅長的領域取得成功,那你們的生活可能會過得一團糟。這一點我可以保證。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你們肯定是中了彩票或者遇到其他非常走運的事情。
當然,這種機會它不需要經常出現,如果你們等待好機會,並有勇氣和力量在它出現的時候好好把握,你們需要多少個呢?以伯克希爾·哈撒韋最成功的 10 個投資項目為例。我們就算不投資其他項目,也會非常富裕——那些錢兩輩子都花不完。
所以,再說一次,我們並沒有一套萬試萬靈、可以用來判斷所有投資決策的方法。如果有,那就荒唐了。我只是給你們一種用來審視現實、以便獲取少數可以作出理性反應的機會的方法而已。
如果你們用這種方法去從事競爭很激烈的活動,比如說挑選股票,那麼你們將會遇到許多出色的競爭對手。所以我們即使擁有這種方法,得到的機會也很少。幸運的是,那麼少的機會也足夠了。
B. 微淼商學院理財交6千多是不是騙局很多人被騙了
我曾經是以年級第一名成績畢業的微淼學員,以為學得好就能財務自由,事實不是這樣。完全贊同上文觀點,微淼就是一個騙局!所有的消費都來自「生錢資產,睡後收入……」很輕松,這是抖音及廣告的主題大意,小白營、基礎實操課也都貫穿這一主題;當你繼續財報課、企業課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話風變了,動員你報2000元進階班,告訴你「學習雖苦、堅持很酷」「價值投資就是一場修行」等等(花了7000元,給自己找了個苦行憎的活);實際情況是「學不易,用更難」,難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課程里案例套用到其他4000家公司,不靠譜的地方太多,要自己去查資料、去悟、去猜,心裡沒底被分析的公司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二是用個人力量分析一家公司至少40天,沒有機構強大的分析能力,股價要麼在天上,要麼不知道公司變爛的地方在哪,用這種方法去搞股票投資實在不實用,僅僅是給股市又多培養了一個韭菜!一個不小心掉在坑裡就血本無歸,我目前還被套著30%。
微淼商學院可能會實現讓學院教師70%的人實現財務自由的承諾,但我可以保證99.8%的學員不會實現財務自由!
C. 想學習關於基金和股票的知識,請問高手,去什麼網站呢
不是靠網站和幾本書就能解決的。
最好的辦法是,拿出2000元,進去股市炒,人心、技巧這些東西,只有真正炒的時候才能感悟到。比如游泳,岸上不如下水。
2000是為了不讓學費交的太多,穩定盈利後再考慮加大資金投入。
D. 炒股很多人都可能會傾家盪產,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進去呢
2015年牛市啟動,我 也不懂什麼牛市不牛市的,反正在3000點我拿20萬進入股市。大概有半月我的賬戶余額25萬了,我這個美啊,以為自己是股神了,直接從公司拿了80萬進場,一共一百萬,那兩月那個瘋狂,啥不管了,只炒股。每天看新聞,看股評,買賣頻繁,就這樣我的100萬還變成了140萬。牛市嘛。這時候股市已經4000多點了,我又拿了三百萬本金入市。重倉中國中鐵8元多,19元賣,這個美啊,別提多得意,真的感覺以後我靠股市就能成為首富,到處跟人家談股票,談心得體會。接下來大家基本都知道了,開始大跌。根本不知道咋應對,反而是虧的哭喪著臉,一生氣,清倉,稍微反彈點,馬上全倉殺入。說結果吧:剩餘60萬出局,截止現在我也沒買過股票,心碎了一地。身邊有證券 財經 的朋友,我也就是看看聽他們說說,不再動搖。反正我是懶得炒股了,除非悟透人性的奧秘,不然貪欲我還是克服不了。
簡單說說炒股人的心態吧:
1.自以為聰明:總覺得自己比莊家,比其他股民聰明,虧的是他們,贏得是自己。
2.以為自己不會失最後的稻草:總覺得自己肯定能在大跌的時候先跑,或者先於莊家出票,事實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3.賭博心理,戒不掉貪婪和不勞而獲的心理。還是貪欲太大。
4.認為自己技術高;各種看股市操盤的書籍,啥都懂,輸的最多。
總結:人生在世還是需要腳踏實地,不然輕松得來的終究還是會還回去的。遠離賭博,遠離投機,價值投資才是股市正確之道。這個道理我是聽股市大佬說的,我也沒用上。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要說抄股會傾家盪產,那可能也只有2015年上半年賣掉名下房產,並加杠桿進場的激進人士,一般普通的人用自己的錢抄股,最多是虧多贏少,輸光家產可能還不至於,但是抄股「一賺七虧二平」那一定是必然的結果。
現在問題來了,為啥炒股有這么多人在虧錢,但還是有那麼多人進去玩呢?難道他們就不怕獲得同樣虧錢的下場嗎?炒股為什麼會這么吸引人呢?對此,我們總結了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盡管人人都知道「股市有風險」,但是沖著高回報,人們還是願意選擇炒股。因為,炒股是一種投資,是一種高收益的投資,相較於銀行固定的存款利息,周期長、回報低,股市雖然風險大,但是投資收益也大,雖然牛短熊長,只要遇到一次牛市,就足可以財務自由,這非常迎合民眾的一夜暴富的心理。
再者,股市也有盲目從眾的現象,因為在短期內總會有炒股的人獲得豐厚的報州,這就感染了周邊的人。對於周邊的人來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是跟在他後面,也可能分得一杯羹。當然,股市漲了一大段投資風險也在不斷積驟中,但是很多人會抱有僥幸心理,覺得肯定不至於是最後那個接盤的人,在股市下跌之前,我一定能成功逃脫。
再次,對於多數人來說,主要是工薪階層,就是靠著一份微薄的死工資度日,這些投資者從來不會敢去創業,害怕創業失敗,看來這輩子也只能平淡度過。而A股市場就是給廣大投資者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之地。雖然有人虧損出局,但多數人都抱著一種僥幸心態,萬一我就是那個股神呢?萬一我碰巧能在股市中賺上一筆錢呢?所以,會有很多中青年人不斷加入到股民的隊伍中來。
最後,很多初入股市的投資者,他們發現股市是一門學問,以為只要掌握了這門學問,就能發大財。於是就愛鑽研股市技巧、分析股票漲跌,同時也對政策動向、基本面抱有極大的熱情。於是一些人在經過學習之後就覺得自己的技術派高手,但是他們孰知,看技術面炒股不賺錢,否則股評家們都發財了,股市的最高境界是玩心態。因為抄股的最大技巧,就是技術形態全都走惡時入市,技術形態處於最佳狀態時跑路。
炒股絕大多數人會虧錢,但卻還有更多的人要進股市。雖然股市始終是「一賺,二平,七虧」,但是有人看到周邊的人賺了錢,自己也想進去嘗試一下;有的人覺得自己要想財務自由,只能靠股市了。還有人認為在股市學習好了,就能作為發財致富的捷徑。還有就是股市幾年一次的牛熊輪回,能讓人過上一把實現財富夢想的癮。不過,股市的錢真的不是那麼好賺的,投資者還是要謹慎投資。
A股平均每年漲百分之四左右,意思就是說你把一萬放入銀行,十年後貶值只有五千元。
把一萬放入股市,只要你不動它,十年後變成了兩萬多。
為什麼有人虧到傾家動產,這幾點必須要注意的,頻繁的交易養肥了券商,割肉止損,亂換股票造成了大錯!!
建議初入股市,必須請一位懂市場的人,手把手的教學半年。否則韭菜天天被收割,最後被市場踢出了!
股市的經典語錄就是,混得越久越老菜,活得越久錢越多。巴菲特當初才五萬美金,現在千萬億了,老鳥腳長毛,幼樹迊風拆!
今年過完春節回來,大盤開始持續地反彈。2月25號,A股三大股指漲幅全都超過了5.5%,而且兩市成交量時隔三年之後,再次突破萬億關口。 那天,已經好幾年沒有討論股票的家族微信群,忽然活躍起來。而話題的引爆點當然是A股市場。當晚,家族炒股群便宣告成立。一個親戚說,看來只要是能賺錢,立馬就能引來一窩蜂人呀。
其實,我們家族只是一個縮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而股市,作為一個財富場,正是「利」之所在。所以,自A股市場成立以來,吸引了無數的股民。公開數據顯示,目前A股市場持有A股的投資者數量已經接近1.5億。 一方面,市場有這么大的投資群體。可另一方面,股市的參與者大多是虧錢的,這也是事實。正所謂一賺二平七虧,就是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會有這么多的人沖進股市呢?
首先,雖然是「一賺二平七虧」,但好歹有「一賺」呀。而這「一賺」以及其背後豐厚的回報,正是股民們進入股市的原動力。
其次,行為經融學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研究成果——過度自信理論,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這個理論的核心觀點就是: 人是過度自信的 ,尤其對其自身知識的准確性過度自信。人們會過度估計其完成任務的能力,對未來事件有著不切實際的樂觀主義。而且人們期望好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要高於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概率。
因為過度自信,大多數的司機會覺得,自己的開車技術比大多數人的好。進入股市的股民也是如此。每一個進入市場的人都相信,通過自己的勤奮、聰明、好運...,自己一定能夠在這個市場分得一杯羹。什麼一賺二平七虧,隔壁家王二狗都能賺到一百萬,為什麼我就不可以?我就是那個一裡面的人。
當然,能進入一裡面的,畢竟是少數人。所以機構和分析師們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就像每包煙的包裝盒上都會印製「吸煙有害 健康 」一樣,你印你的,我抽我的。
你說你的風險,我入我的股市。
大家好我是投資觀,是一個研究股票投資十多年的老股民。不管是股民還是非股民都知道十個炒股的九個人都是虧損的,也就是說大家都知道炒股的風險很大,虧損的概率也會很大。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人明知虧損概率大的前提下還會義無反顧的一頭扎進股市呢?作為一個十多年股齡的老股民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溫飽思淫慾"。炒股是當下比較流行的投資方式,從古代的錢庄理財到現在的銀行,證券,股票投資都是人們追求財富最大化的過程。不管是錢庄還是銀行,或者炒股都是以錢賺錢的方式,是一種投資者只用承擔風險既可以獲得「不勞而獲」報酬的捷徑。炒股也是這樣的道理,所謂「溫飽思淫慾」,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了就會想到這些獲取金錢的捷徑。隨著經濟的發展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會有源源不斷的新股民進入投資的浪潮中。
二,對財富的嚮往。我們都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道理,財富對人們的吸引力是不可想像的。有了人民都財富的嚮往,渴望,那麼在尋找財富的道路上就註定了擁擠。我們經常會聽到股市中的傳說,股神的傳說,誰誰誰炒股賺錢買了房,誰誰誰炒股賺錢買了車,這樣的流言不絕於耳,聽多了我們就想自己嘗試一下,想知道自己是否也可這么輕松的賺錢。人們往往就是這樣容易記得好的,忘記壞的,會把那些炒股虧損的案例選擇性的忘記。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明知虧多贏少還要炒股的原因之一。
三,投資渠道的匱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投資渠道是相對匱乏的,利息高的地方要麼不安全,要麼門檻高,攜款潛逃的案例實在太多,很多人已經不相信高息了;安全的地方回報又太低,單一的存款理財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投資產品的需要。思考再三隻有股市是相對安全的,受國家監管的,而且做的好的話還可以實現小資金積累大財富的理想,這里沒有門檻的限制,本金是絕對安全的,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股票是絕佳的投資品種。不違法,本金安全,又能實現一夜暴富的夢想,自然而然就會有很多人選擇投資股票。
我是投資觀,看完關注點贊股票大漲不斷,個股分析私信探討。
股票、房地產、高端藝術品炒作。。。泡沫經濟的主宰體!
有人吸毒、有人嫖娼、還有很多人作死!人類的慾望本身就是活著的體現!
劇目前統計 古董古玩產業養活了將近中國1.3億以上的人員、八千萬以上專業從導師!
經濟編年史體現與多方面、想要獲取成功的道路也很多!當然股票存活率也不是很高!
什麼把房子都輸了隸屬個人極端心裡效應,跟市場經濟沒有本質的關聯!
所以真愛生命與家庭,理性投資生意!失敗並不可怕,關鍵別走極端!
每個人都有理想,改善自己的命運,提高自己的經濟環境,是人們正常的心理,也是進取向上的正向指標,是應該受到肯定和鼓勵的。股市又是一個充滿希望,充滿許多成功案例的場所。不得不承認確實有許多人從這個市場中取得成功,這是事實。
從股市誕生的那一天起,為人類 社會 ,特別是經濟發展帶來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包括 科技 的進步是過去傳統經濟無法比擬的。甚至超越過去的10年或許更多。
但股市的副作用對經濟和股民們所帶來的傷害也是巨大的,對於一些股民是生命的代價。總結 歷史 經驗教訓,警醒自己不要再犯別人犯過的錯誤,是我們踏上陽光生活的開始。
一, 教訓
世界上最著名的股災是美國1929年9月道瓊斯指數為381到1932年3月,道瓊斯指數下跌到41點,跌幅達到百分之89。這場股災整整影響了美國經濟十年的不景氣,而且影響到歐洲等西方國家。在極盡瘋狂的上升時期,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父親約瑟夫.肯尼迪說:就連擦皮鞋匠都再裡面,我要出來。因此,躲過股災。進而保持了肯尼迪家族財富的繼續。
其相反的是美國有數以千計的人跳樓自殺。包括美國投資大師利弗莫爾,在1929年做空賺1億美元,到1940年接連三次破產後,選擇了手槍自殺。
再有1973年3月香港恆生指數從1774點,直線下跌到1974年12月的41,大跌百分之91.創下了人類 社會 股災記錄。對香港的經濟的打擊是巨大的成千上萬人失去工作,破產,跳樓之事不時見於報端。
中國股市2008年8月的6000多點,到1700多點,至今還徘徊在3300點附近。也有2015年6月的股市波動帶來的熔斷機制等系列變化。還有中國期貨界傳奇人物劉強在本輪股災中,滿倉做多期指最終導致破產,最後選擇跳樓。
我們不是在講別人的故事,也不是在嘲笑他人的錯誤。其實人性的弱性和貪婪任何時代任何時期都是存在的。是一種客觀現象,關鍵是我們後人怎樣學習與克服別人的錯誤,避免覆轍,這才是我們勝於故人的區別,還有希望的明天。
二, 股市中幾個原則
1.風險意識。殘酷的 歷史 教訓,大數據分析,是最好的教材與警示。如果沒有風險意識,可能下一個倒下不是別人,而是你不要存任何僥幸心理。
2,投資是參與經濟和了解 社會 發展的窗口。只有報著這種心裡思想,說明投資者是一個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向上的人。
3,投資資金可控。應該講只有將自己除正常生活必備外的資金總量的百分之30用於股市中。這是一種安全的做法。是一種境界,是一種保護,是對家人的責任,是一種悠閑,說到底是一種智慧與格局。
4.投資的策略。按照穩定取中原則,既不是最大收益,但也不是最大風險。也是投資學中的提醒投資法。根據投資的領域市場風險特點,講資金分成若干份的方法。如在中國股市中,不確定的因素多,最好把資金分成5份,設立下跌限,當所持有的股票下跌百分之10再補入相同的股票,當股票反彈時把後面買入獲利的部分賣出。這樣投資者,就會有潤有餘。
總之,只有建立在正確科學基礎上還有汲取股市中失敗教訓的投資者,才是股市中活的最舒適的一族。
賭性是根植於基因的,血液裡面帶來的。這是天賦也是災難,有機會接觸賭的男人都好賭。而股市多少還是有些賭博性質的,可以勾引出來人性之中最本質好賭的那一面。並不是賭性不好,而是不會克制。賭性上來的時候房子真的不重要。
工地搬磚,一個月累死累活八千塊。產院醫生,風里來、雨里去一個月1萬2.在賺錢這條路上我們走的都太艱辛了。手裡有點閑錢都希望用錢來賺錢,而股市真的入門很簡單,有錢就行。
許多40歲左右的人,閱歷豐富、經過是非。最後還是忍不住來投資裡面博一手,不是在原來的行業吃不飽而是很難過上更好的生活。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關於投資這個話題你是繞不開的。其實積累的都是房產,想要動的時候只能賣房。
不要教育確實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在熊市階段,傾家盪產或者是賠光本金的比比皆是,在杠桿融資的時候,很多人一瞬間就輸得一無所有,所以在股市最殘酷的時候,我們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悲傷故事。
既然股票交易風險如此高,那麼為什麼很多人還要進入股市交易呢?這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方面原因是物質上的。雖然A股市場存在著1賺2平7賠的概率,但也流傳著很多一夜暴富的傳說,8年1萬倍的勵志故事激勵著萬千股民。從實際情況上來看,雖然A股賺錢的是少數人,但確實有很多人通過股票交易實現了財富自由,也實現了財富夢想。可以客觀的說,如果你具備一定的交易能力,能夠把握住市場行情,股票交易確實是最賺錢的行當,其他任何行業都無法跟股票交易相比。
第二個方面是精神上的。股票市場有一種突出的魔力,一旦鑽研進去,你就會欲罷不能。有很多人說所有博弈都有意思,輸贏就在一念之間。其實A股市場的很多交易思維和博弈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它更講究技巧,更講究方法,更注重心態。
你參與股票市場的交易就是和最聰明的一群人在博弈,那種戰勝自我,戰勝別人的心理滿足感是其他任何行業無法給予的,甚至很多人認為:股票交易帶來的快感勝過一切。
股票市場有的人認為它是洪水猛獸,有的人對它是既愛又恨,但股票市場只不過是一個投資平台,至於說它傷害了你,還是成就了你,不在於你自己的把握。
E. 想炒股大學學什麼專業最好
./.....
炒股與你學什麼專業有關系么????
如果想進證券公司的話,去西南財經大學證券與期貨學院,全國唯一的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在那兒,中國證監會主席,全國大的銀行一把手都是那兒畢業的,深交所是西財人一手創辦的,如果你成績更好的話去上海財經,只有這兩所大學在這方面有創意!不要去考綜合性大學!
這方面的專業都是文科,金融工程專業要求具有較高的數學領悟性,也就是說數學要超級的好,但不是填鴨的好,西財我一直認為很好,這些東西嘛,都要求數學好。
F. 股票投資類高校有哪些(夢想成為巴菲特!)
首 先這要根據你的成績來看。還有你的目的。其實要達到你學習金融投資的知識這樣的學校主要可選擇專業的財經院校和綜合性大學。這兩類學校各有優勢,專業的財經院校主要有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財經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這樣的財經院校。不過選擇這樣的學校首先你要保證你自己的分數可以達到。
其次你還可以選擇綜合性大學,這樣的學校我支持你選擇985和211綜合性大學。這樣的學校裡面都是有金融和投資專業的,在填志願的時候你可以考慮選擇它們的商學院專業。比如金融,經濟學這樣的專業。詳細的你可以自己研究
最後如果你的成績不算很好的話你就選擇本省的專業財經院校。這樣的學校比一般大中專院校好點,畢竟人家是這方面的專家。其實很多學校都是有這樣的專業的,只是說不出名而已。如果實在考不上的話選擇這樣的學校也可以將就,但是自己要更加努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