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立21年大賺1.8萬億,社保基金是怎麼做投資的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由中央財政撥款、國有資本轉移、基金投資收益和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組成。 國家著眼長遠,借鑒國際經驗,通過資本運作保障養老基金保值增值,解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資金缺口問題,建立全國性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基金。
對於社會保障而言,如何在保障的控制下實現利潤最大化,確實是一項艱巨而艱巨的任務。 事實上,我國社會保障投資剛剛起步,完全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謹慎穩妥推進發展。 社保基金未來的發展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貳』 中信證券股票為什麼大漲中信證券21年二季報股票可以布局中信證券嗎
隨著中國居民財富的增長、各類機構投資者的發展以及市場各項制度的逐漸完善,中國股票二級市場變得越來越活躍,這也給證券行業帶來了不少的發展空間。今天咱們來看看國內最大的券商企業之一--中信證券,到底適不適合投資?我這就為大家解答。
在正式分析前,下面有一份整理好的證券行業龍頭股名單,這就分享給大家,限時點擊即可領取:寶藏資料:證券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10月,是中國第一家A+H股上市的證券公司。中信證券業務范圍涵蓋證券、基金、期貨、直接投資、產業基金和大宗商品等多個領域,通過全牌照綜合經營,全方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境內外超7.5萬家企業客戶與1000餘萬個人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各項業務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在國內市場積累了廣泛的聲譽和品牌優勢。
了解了公司的基礎概況後,我們來看看這家老牌券商還具備哪些優勢。
亮點一: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完整的業務體系
多年以來,公司對業務模式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是行業內第一個提出並踐行新型買方業務的,布局直接投資、債券做市、大宗交易等業務。公司選擇收購與持續培育,來鞏固企業期貨、基金、商品等業務的領先地位。公司已經通過了很多境內監管部門許可的業務資格,實現了全品種、全市場、全業務覆蓋,投資、融資、交易、支付和託管等金融基礎功能日益完善。
亮點二:強大的股東背景和完善的公司治理體系
公司是基於對中信集團旗下的證券業務進行整合而建立的,有了中信集團的全力支持,中信證券從一家中小證券公司壯大成一家大型綜合化的證券集團。公司形成了以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為核心的、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保障市場化的運行機制可以一直在公司中落實下去,努力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當然,公司不僅僅只有這些優勢,礙於篇幅有限,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關於中信證券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在研報當中有深入分析,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深度研報】中信證券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
證券行業具備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一是國企改革將試點變成了全面推開,有望進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股權並購、資產重組、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面需要投行服務。二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計劃目前已經來到了加速落地時期,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上的建設和資源和能源上的開發以及產業的投資都需要綜合化的金融支持。中國股票市場基本上對所有國際投資者沒有限制,還給證券公司跨境投融資服務帶來了業務發展的大好機遇。
概而論之,中信證券作為券商行業的領頭羊,在國內對金融的越來越重視的背景下,未來還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間。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假使想更准確掌握中信證券未來行情,可以戳這個鏈接,會有專業的投顧來幫你診斷股票,看下中信證券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中信證券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叄』 300112這個股票在2021年下半年有沒有投資機會股票還會往上走嗎
有投資機會,下半年信用收縮的態勢可能會放緩,存在經濟下行的風險,貨幣政策維持平穩,保持中性,有利於利率債的運行,圍繞資金利率和政策利率的利差波動做交易或許是比較不錯的策略。
此外,隨著地方債發行節奏加快和財政支出提升,基建投資下半年可能出現小幅回升。地產方面,在住房不炒等政策下,房企融資環境不斷收緊,地產投資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雖然不大,但國內基建和地產投資可能趨弱,房地產銷售可能出現降溫的情況。另外,全國性碳交易市場、交易中心落戶上海,碳匯、碳捕捉的綠色生態的碳中和主題短期內有望受到提振。出口方面,由於疫情影響和疫苗接種分化,以及美國庫存周期和地產周期的外溢效應,下半年可能仍然保持較高的景氣度
拓展資料
總體來說,預計下半年中國的經濟在通脹等的壓力下,依然會保持平穩運行,在主題型投資方面可能出現不錯的投資機會。券商最新觀點:過去Q4股市上漲概率高,牛市後期往往眾樂樂。
1. 整體上我們判斷,19年初以來的三年牛市還在途中,今年處在基本面和情緒面驅動的牛市最後階段,全部A股的ROE仍在上升趨勢中,情緒還有上升的空間,往後看未來3-6個月市場整體趨勢較好。部分投資者擔憂「牛不過三」,但從基本面的角度看,我們測算21年全部A股歸母凈利潤預計增速為35%-40%,兩年年化增速為16-20%,即估值不出現大幅壓縮的情況下,今年A股年線收陽的概率較大。
2. 且從日歷效應看,Q4市場的勝率往往較高:以滬深300指數刻畫,2005年至今歷年Q4勝率(取得正收益的概率)為65%,高於前三個季度。
3. 從歷史統計看,牛市後期特點是眾樂樂。我們在《以史為鑒:牛市高點特徵是眾樂樂-20210824》中分析過,歷史上牛市指數達到頂點時多數行業估值處於偏高位置,而行業離散度均為階段性低點。
『肆』 2021年什麼適合長期投資股票
2021年適合長期投資股票銀行股、家用電器這些股不會太跌,只能慢步上行,而且業績好,固定資產也高,一年下來肯定有利潤賺。
『伍』 國泰君安股票為什麼大漲國泰君安21年二季報股票可以布局國泰君安嗎
由於中國居民財富的增長、各類機構投資者的發展以及市場各項制度的逐漸完善,中國股票二級市場的活躍度逐漸提升,這給證券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少空間。那麼我們就來講講今天的主角國泰君安--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家券商企業,值不值得我們進行投資?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在開始分析國泰君安前,先分享一份整理好的證券行業龍頭股名單給大家,限時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證券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券行業長期、持續、全面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2011到2020年,國泰君安的收益連續十年在行業里排到前三位,同時,致力於實現高質量增長和規模領先,特別看重盈利能力和風險管理。從2008年到如今2021年,國泰君安是很優秀的,一年接著一年,一共十四年都得到了來自中國證監會授予的A類AA級監管評級,該評級是現階段中國證券公司獲得的最高評級。
了解明白了公司的大概情形後,我們來看一看這家老牌券商還具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亮點一:中國證券行業科技和創新的引領者
國泰君安十分看重關於科技這一方面的戰略性投入,對於金融的自主創新進行持續的推進,是最早將金融科技用在證券行業的企業。設計了道合及Martix系統、優化數字化財富管理平台,促進企業機構客戶及零售客戶服務體系建設,將客戶的經營方面的能力進行提升。
針對人工智慧和知識圖譜應用採取不斷深化的措施,對於智能投研建設進行持續的推進,建立完成了全資產管理系統,對於場外衍生品業務技術平台進行初步搭建,擴大了交易體系。它在創新方面能力特別突出。擁有行業創新的領先優勢。
亮點二:打造國際業務平台
在國際業務上,公司以國泰君安金融控股為中心,創設發展國際業務平台,在香港主要通過國泰君安國際開展經紀、企業融資、資產管理、貸款及融資和金融產品、做市及投資業務。
除此之外,在美國和新加坡等地也覆蓋了業務布局,打造了零售客戶及企業機構客戶兩大服務體系,提供證券產品或服務賺取手續費和傭金收入,還包括用證券或另類投資來獲取投資收益等。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國泰君安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國泰君安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
證券行業迎來了較好的發展機遇。一是國企改革由試點逐步走向全面推開,電力、石油、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望邁出實質性步伐,資產重組、股權並購、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投行服務是必要的。二是社保改革加速長期資金入市,預計養老金入市能帶給A股市場6,000億元人民幣的增量資金,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的前景比較好。
三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進入加速落地期,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產業投資等運用綜合化的金融支持方式來解決。中國股票幾乎對所有的國際投資者進行開放,為證券公司跨境投融資服務帶來業務機會。
總結下來,國泰君安作為券商行業的佼佼者,因為國內對金融的重視力度加大,以後的上升空間將相當大。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想更准確地知道國泰君安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國泰君安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國泰君安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陸』 2021年股市投資方向
2021年股市投資方向2021年股市行情預測
A股自2020年四季度到2021年上半年處在典型的復甦期,體現為基本面驅動的特徵,上半年布局盈利驅動三條主線,風格擴散並均衡化,個股關注從龍頭向著更多的績優標的擴散;以二季度作為分水嶺,將會進入轉折期,可能會面臨較大的估值下行壓力。A股整體呈現前高後低的局面,預期回報率將會明顯低於2020年。
核心觀點
2021年布局三個超預期和一個必須防:「三個超預期」分別是:中國出口有望超預期:出口鏈;全球通脹有望超預期,通脹鏈;疫情控制有望超預期,出行鏈。「一個必須防」是:必須提防新增社融年內轉為負增長所帶來的風險,下半年低估值高股息策略有望勝出。
風格方面,2021年會顯著均衡,機構關注從「抱團300」到「挖票800」。業績改善的行業、板塊和個股在明顯增多,由於此前機構主要關注核心300,伴隨企業盈利全面改善,值得挖掘的個股機會將會明顯增多。但注冊制全面加速,剩下3000多隻股票仍缺乏關注和機會。
股市流動性方面,2021年將會呈現供需雙強,前高後低。從資金供給端來看,不同於2015年,本輪居民資金入市更多通過基金投資,使得基金擴張持續時間更長;銀行理財子公司初具規模,積極布局混合型產品;保險目前股票和基金配比仍有提升空間;外資因經濟改善繼續流入。資金需求端,注冊改革持續推進,IPO繼續提速;定增落地將繼續推高本輪定增規模;在解禁規模較高及上半年市場可能加速上行的假設下,重要股東減持規模預計延續擴張。
~~~~~~~~~~~~~~~~~~~~~~~~~~~~~~~~~~~~~~
預測永遠是預測!
關鍵是你自己選擇的個股!!
就像今年!漲得最好的板塊是多晶硅板塊!整體漲幅區間統計129.09%
但你想得出這個股票就是多晶硅概念嘛!
『柒』 當前股價對應2020/21年PE分別為4.3X/4.8X是什麼意思
PE是指市盈率,4.3X代表4.3年股價翻倍、4.8X代表4.8年翻倍
拓展知識:
一、市盈率的靜態與動態
市盈率分為靜態市盈率與動態市盈率。靜態市盈率被廣泛談及也是人們通常所指,但更應關注與研究動態市盈率。市場廣泛談及的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這給投資人的決策帶來了許多盲點和誤區。畢竟過去的並不能充分說明未來,而投資股票更多的是看未來!
動態市盈率的計算公式是以靜態市盈率為基數,乘以動態系數。該系數為1÷(1+i)n,其中i為企業每股收益的增長性比率,n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存續期。比如說,上市公司目前股價為20元,每股收益為0.38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為0.28元,成長性i為35%,該企業未來保持該增長速度的時間n可持續5年,則動態系數為1÷(1+35%)5=22%。相應地,動態市盈率為11.6倍[即:52(靜態市盈率:20元÷0.38元=52)×22%]。兩者相比,差別之大,相信普通投資人看了會大吃一驚,恍然大悟。動態市盈率理論告訴一個簡單樸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即投資股市一定要選擇有持續成長性的公司。因此不難理解資產重組為什麼會成為市場永恆的主題,以及有些業績不好的公司在實質性的重組題材支撐下成為市場黑馬 。
具體如何分析靜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如果一間公司受到投資收益等非經營性收益帶來較好的每股盈利,從而導致其該年靜態市盈率顯得相當具有誘惑力;如果一間公司該年因動用流動資金炒股獲得了高收益,或者是該年部分資產變現獲取了不菲的轉讓收益等,那麼對於一些本身規模不是特別大的公司而言,這些都完全有可能大幅提升其業績水平,但這樣更多是由非經營性收益帶來的突破增長,需要辯證地去看待。非經營性的收益帶給公司高的收益,這是好事,短期而言,對公司無疑有振奮刺激作用,但這樣的收益具有偶然性、不可持續性。資產轉讓了就沒有了,股票投資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沒有誰敢絕對保證一年有多少收益。因此,非經營性收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二、市盈率的市場表現
決定股價的因素
股價取決於市場需求,即變相取決於投資者對以下各項的期望:
⑴企業的表現和未來發展前景;
⑵新推出的產品或服務;
⑶該行業的前景。
其餘影響股價的因素還包括市場氣氛、新興行業熱潮等。
市盈率把股價和利潤聯系起來,但利潤沒有變化,甚至下降,則市盈率將會上升。
一般來說,市盈率水平為:
<0 :指該公司盈利為負(因盈利為負,計算市盈率沒有意義,所以一般軟體顯示為「—」)
0-13 :即價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價值被高估
28+ :反映股市出現投機性泡沫
股息收益率
上市公司通常會把部份盈利派發給股東作為股息。上一年度的每股股息除以股票現價,是為現行股息收益率。如果股價為50元,此數字一般來說屬於偏高,而市盈率則為10倍,反映市盈率偏低,股票價值被低估。
一般來說,市盈率極高(如大於100倍)的股票,其股息收益率為零。因為當市盈率大於100倍,表示投資者要超過100年的時間才能回本,股票價值被高估,沒有股息派發
『捌』 炒股21年,總虧損近200萬,你們是怎麼樣的
2014年1O月開戶,一星期後帶著80000入市,記得買第一支股票中國南車,星期五買的,到下周星期一看帳戶,突然多了3000多塊,等於幾天時間就賺了差不多一個月的工資,當時那個興奮啊!趕緊又從卡上轉入帳號50000多塊,越做越大,虧的時間很少,感覺自己有做股票的天賦,一直到2015年的5月,我一共13萬的本錢已經做到50多萬,現在才知道那段時間是股市中的牛市,直到買到一支叫暴風 科技 的股票,那時股價已300多了,買進收獲兩個漲停板,就浮盈4萬多,還沉浸在喜悅中,哪知第二天就停牌了,賣也賣不掉,剩下的資金買了三支股票,好像是5月28日,那天一下子就把我嚇瞢了,一天就虧了10多萬。跌停了賣也賣不掉,哪知第二天盡然漲起來了,現在想起來那時就收手多好。好像是到了6月以後,股市經常大跌,有時一支票連跌停幾天,暴風 科技 復牌後也是連跌5天。到了年底資產還剩20多萬,想想還沒虧老本,算是幸運的了!關健是到現在我還沒收手,從16年的2O多萬到現在還剩4萬多塊,哎,說多了都是淚啊!
2007年大牛市我20歲,中專畢業,剛開始工作,夢想發財的年紀。那一年是大牛市,很多人卷了進去,我跟老爸借了4000元在當地一家證券公司開了戶。起初的操作完全就像賭博一樣,不懂技術分析,光憑感覺短進短出,很快賠的差不多了。恰巧村裡修路,家裡佔地賠償了11萬元,本來家裡是想用這錢給我娶媳婦的,也已經有準結婚的女朋友了。可我卻拿了5萬再次投入股市,很快08年金融危機到了,「即便金融危機發生前,我也並沒有賺到錢。」08年5萬賠的只剩1萬多了……終日借酒消愁,很快工作也丟了,女朋友分手了,真的很慘……
我並沒有放棄,買了很多書,先是看一些關於金融風暴的,想知道啥叫金融危機,為什麼會這樣,當然很多名詞都不懂,就在網上查,一點一滴的把書看完了,雖然還有很多不懂,但也學到了很多。然後就是關於經濟學基礎的書,關於巴菲特投資理論的。但是一本技術分析的書都沒看過。我最後決定完全效仿巴菲特理論,價值投資。
2009年我再次工作,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大部分錢省下來只買一隻股(一隻創業板影視股),09年開始一路下跌一路買,由於工作努力收入也逐漸遞增,雖然前面買的貴,但後面總有更多的錢補倉,拉低成本。到2013年初,已經買了20多萬了,當時被套10幾個點,股價突然起飛!先是連續4個漲停,然後略有回調一路高歌。漲到賬上有80幾萬的時候,賣出來20幾萬買了車(當時的我有些膨脹了),後來股價又向上沖了一點就除權了,然後由於貪心,剩下的錢一直沒出來(反正本錢已經買出來了),等填權!一等就是2年,2015年牛市所有股票都在瘋長,我的股票卻只是橫盤加微漲,但我不敢換股,不敢做任何操作,一直到15年5月大盤已經十分瘋狂了,周圍所有人都在談論股票。我害怕了,我想起了08年股災,越來越緊張,5月中旬顫抖著把股票賣了…,天不如人意,一直遲遲不見動靜的股票我剛一賣就拉起來了,我不敢追,沒有追,短短一個月那隻股票翻了一倍,我十分懊悔,失眠、悔恨,心理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我想過自殺,每天靠安眠葯才可以入睡。就這樣過了一個月左右,股市崩盤了!崩盤了!隨之我也漸漸好了起來。一直等到2015年底黃金股跌的很低,我再次全倉買了一隻黃金龍頭股,成本18塊,最低跌到14塊多,一直持有到16年7月49塊多清倉,股價最高沖到50.76元開始下跌(我也不知道怎麼賣的那麼准,全憑感覺吧,呵呵),這次又賺了很多錢,我想我該結婚了,就開始籌備婚禮,2017年5月結了婚,婚後穩定了就繼續開始建倉,逐漸買入一隻跌了很多的股票,卻還在跌,(這只股票業績十分穩定,國企股),一直到現在股價快跌到市凈率了,還在跌!我已全倉,目前被套23個點。我不會放棄,此時的心情:如果能借到錢,即便借錢我也要繼續買!我不怕它一隻跌,只怕沒錢補倉…(不是對所有股票都是如此態度,首先要覺得這只股票值!它超跌了!)
炒股21年虧損200萬,這對於一個拿工資的老百姓來說很嚴重了,如果是做生意的,21年斷斷續續的虧掉這么多可能感覺不是很明顯,因為每個月有流水進賬感覺不到痛。回想自己的炒股經歷,也已經有十一二年了,也發生過幾次大的虧損,不過真正虧錢主要是虧在2008年,其他時間虧損都不太大,如果要給自己做個總結的話,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06、07年初入股市: 二、07、08年職業股民的那些日子:
如果說06、07年玩股票是工作之餘的一種愛好,是玩票,那麼07年下半年到08年一整年的這段時間則是真正的職業股民,那時因為之前賺了點錢,就覺得股市的錢好賺,再加上當時工作不是很順心、工資又低,於是就直接辭職專門玩起了股票,還專門買了許多關於技術分析方面的書看,最初只是拿那幾萬錢玩,那時到了07年底,大盤已經開始走下跌趨勢,但是許多個股還是有許多機會,所以職業玩了大半年也沒覺得有多大的風險,於是08年開年以後就不斷地加大了投入,記得那時08年春節的時候對這個信心滿滿,心想要在這一年大幹一場,結果08年開年以後行情急劇惡化,除了降低印花稅的時候漲了個把月的時間,其他時間都是單邊下跌,而且很多時候都是低開低走,怎麼做T都是死,在這一年除了虧掉了之前賺的那一點,也把後來加的大頭資金全部丟進去了。。。
這一年,是做職業股民的第一年,也是行情極其慘烈的一年,每天在股市不停地做交易,後來大致算了一筆賬,我虧的錢幾乎都是交了手續費(那時券商的傭金還很高,幾乎是按千三收的),如果這樣算,這一年的操作是不是也算跑贏了大盤?(捂臉)
2008,真的是不堪回首的一年,比現在的行情更慘烈!!!
三、09年至2012年在證券公司的那段時光:
08年的行情可以說我被市場打趴下了,那時因為是職業股民,沒有其他的收入,所以不僅股票虧錢,還得從賬戶上轉出一筆生活開支,後來眼看賬上只剩下一萬多塊錢了,再不工作就要吃土了,於是,在女朋友的建議下,去考了證券從業資格證,並順利的進了我們當地的一家證券公司上班,然後就是每天跟那些散戶打交道,親眼目睹了散戶的人間百態,也彷彿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在證券公司的這幾年,由於不允許以自己的名義開戶炒股,再加上當時手上沒多少彈葯了,所以這段時間只是用朋友的賬戶小玩了一段時間,這個階段自己的短線技術得到了很大提升,對大盤的預判正確率也比較高,個人感覺那時的操作狀態還是不錯的,但是,現在我基本上不玩短線,不知道這該算是一種進步還是退步?呵呵
四、2013、2014年暫時休息了一段時間:
離開證券公司主要是覺得自己不太適合做業務,自己更喜歡做證券分析,當時在證券公司的業績壓力非常大,各種業績考核讓人想死,再加上對於自己不看好的理財產品不想推薦給自己的客戶,主要是不看好當時的行情,如果叫自己的客戶買基本上是虧損,最後業績完不成,自己直接辭職不幹了,然後在自己家的店裡混了兩年,算是暫時離開了這個市場吧
五、2014年至今:
2013年鬧錢荒的時候,股市大跌了幾天,記得那時很多網友都用曾經的年份來調侃當時的股市,例如:1840、1895、1911、1921、1937、1949等等,各種段子手橫空出世,我也是在哪個時候又拿著自己的身份證重新去開戶了(在證券公司的時候銷戶了),後面經過一段時間的2000點拉鋸戰,最後終於迎來了2014年下半年的牛市行情,這段行情操作的比較少,主要以做波段為主,短線只是拿小部分倉位在玩,這次牛市個人賬戶賺了一倍多點,不到兩倍的樣子,只能說是中規中矩,沒加杠桿也沒融資,後來在2015年股災的時候,反映有點遲鈍(可能是因為習慣了中長線持股,所以反應慢了半拍),利潤回吐了一部分,後來趁國家救市反彈的時候出來了,休息了一段時間,結果在熔斷的時候又沖進去了,然後一直操作到今年年初,這期間總的來說沒賺到什麼錢,也沒虧錢,後來看大盤和國際有色期貨以及原油有走單邊下跌的跡象,就空了一段時間,中間有幾天手癢玩了兩把,結果兩把都虧錢出局,說明這行情確實沒辦法做,然後就一直空倉到現在。
以上是我的個人經歷,感覺有點像寫求職信的工作簡歷似的,呵呵,完全是流水賬式的一路記錄下來,有沒有類似經歷的朋友,請舉手!
活下來,你才有機會見到明天的太陽。。。
在股市投資21年,著著實實的算得上老股民。但是卻虧損近200萬元,也是讓人覺得十分可惜。因為長久生存於A股市場的投資者,基本也是能夠保持盈利的狀態,不能說各個「賺大錢」,但絕大部分也能夠實現盈利。
我炒股時間沒有21年,但是已經處於長久盈利的狀態。這里要說明一下,長久盈利不代表天天盈利、月月盈利、年年盈利,而是保持在盈利水平之上。要是以5年為計算單位,能夠復利跑贏絕大部分的理財產品,甚至數倍。
在股市中,經驗很重要,但是理論、策略就更加的重要。如果炒股21年的時間還不能盈利,肯定在投資上出現了較重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或許就是對於你不能實現盈利的「致命」原因。如果分析來看的話:
一、個人摻雜的情緒化投資方式過重。非專業投資者的重要缺點的就是情緒化投資,「追漲殺跌」是很正常的事情。投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與激動,面對任何的價格跳動都是理性,並且能夠分析與得出結論的。
二、沒有堅持價值投資,一直以投機股為主。其實老股民更加能夠深知這一點,價值投資者雖然一時間不能給予自己很大的上漲空間,但是長久持股,未來的獲利水平甚至遠遠大於投機股,並且也十分的省心。
三、沒有制定適合自身的交易策略。股市中存在「策略大於趨勢」言語,也就是說在投資的時候,就算是做錯了趨勢方向,而擁有更為合理的策略,也能夠規避諸多的風險。
散戶死於追漲,老手死於補倉,高手死於杠桿。
各得其所,各有各的安息之法。
200萬不是個小數。本金大還好,2000萬一個跌停就是200萬了,但如果本金不是那種幾千萬的話,確實是相當大的一筆錢了,尤其對於一般老百姓而言。
散戶在這個市場里幾乎沒有任何優勢。資金優勢、信息優勢都沒有,但一般都膽子大,輕信消息,換手率極高。牛市頂峰階段能賺點錢,但很快就在熊市裡賠光盈利,進而虧損本金。
我一個朋友,很早就是局級領導了,也算資深股民,還陸陸續續花兩三萬塊錢買各種「老師」、「專家」的課程,參加各種付費薦股群。200多萬本金,一個2015年就虧成70萬。後來又聽別人的,動來動去,最後虧成20多萬,然後徹底裝死了。每次也就虧幾個點十幾個點,但是他既不止盈,也不止損,別人推薦的消息他就死拿著,實在扛不住了,一刀剁掉換別的熱門票,浮虧變實虧。積累兩三年下來,誰也扛不住啊!
有些股市老股民,漲了的票很快就賣掉,跌的票越買越多,感覺自己在高拋低吸,最後滿手垃圾,一樣虧損。
至於加杠桿的,一個爆倉教你做人。
股市是個最公平缺也最殘酷的地方。所有人,無論知識多少,智商高低,資金大小,都在一個市場里玩,那一定是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地方。因此,沒有多少投資經驗的,還是安心做做定投好了,這是最適合絕大多數人的投資方式。
(晴溪)
說說我的炒股經歷:我剛接觸股市是在2009年,股市從6000多點跌下來之後,剛開始買了一萬多的,記得買的第一隻股票是江西銅業,後來虧的只剩下三四千了,然後就那麼半死不活地放著。
後來我又加倉,加到15萬元左右,那幾乎是我全部老本,買了幾只大盤股,我記得有大同煤業,長江證券,貴州茅台。然後我見證了中國的股市奇跡 大盤連續兩天暴跌深跌,我買的幾只股票統統跌停。不到一周,虧了30%多。
我承認自己不是個合格的股民,連K線圖都懶得學,潛意識里喜歡大盤股,尤其資源股,瞧不起那些玩虛的股票,結果,收獲了這個慘重教訓。
非常難忘那段時光,我都懷疑自己是怎樣熬過來的!我整天魂不守舍,單位也不願意去了,飯也吃得索然無味,整天就泡在電腦前,盯著股市看。開市的時候看走勢,不開市的泡在股吧里,總之,不願意離開電腦,十足的賭徒心態,長夜漫漫無心睡眠。
賠了那麼多,我實在受不了了,畢竟這是自己好多年攢的血汗錢,萬幸沒借錢炒股。家人也受不了了,整天勸我割了吧,認賠別玩了!後來我的心理防線終於崩潰了,全部清倉!非常諷刺的是,我割肉第二天,股市就全面上漲了,我割在山谷里,實在是太衰了!我當初持有的貴州茅台,當時100多元被我割肉,現在幾百元了,呵呵!
割肉那天,萬念俱灰,想死的心都有了,萬幸萬幸,我終於挺過來了。再大的悲痛隨著時間推移,也有淡漠的時候。
後來我基本沒怎麼玩股市。去年經過一個同學慫恿,又買了一隻股票,不過這次汲取教訓,只買了5000元的。高峰期漲到7000多,剛才一看,只剩下2000多元了!
現在覺得不炒為賺才是正理!大家說對嗎?
和你的情況類似,炒股五年了,虧損了50萬,房子賣了,車子賣了,老婆離了,現在就剩下自己賺錢,還賬50萬了。
2011年大學畢業,為了給朋友幫忙看了一個證卷的戶,當時沒有投錢炒股,就是把股票賬戶給朋友用,原來的自己就是一個每天踏實工作,安心賺死工資的人。
可是到了2015年,工作了四年,工資才漲到三四千塊。原來剛畢業的時候一個月1500工資都夠花。可是工資漲到了3000-4000為什麼不夠花了呢?因為結婚了,貸款買房了,每個月要還房貸,再加上原來兩個人賺錢還房貸,現在媳婦懷孕了,沒法上班,不僅還房貸的人少了一個,還多了一項花錢的事,就是懷孕了,要做各項檢查,媳婦怕寶寶長得不好,於是就每天吃各種好吃的,說是給孩子補充營養,這就使原來的經濟緊張變的更加雪上加霜了。
為了省點錢,每天中午都不下去吃飯,自己在家帶飯。所以那段時間特別想做點兼職賺點錢,聽別人說故事大牛市賺錢特別容易,於是就問原來的朋友,炒股怎麼樣了?賺錢了嗎?我也想炒股能不能帶帶我!
朋友說賺了一點,可是我登錄了一下原來的股票賬戶,發現朋友自從我開戶到現在,本金已經翻了4倍了,原來2011年剛開戶的時候充值進去10萬,到2015年的時候,本金已經變成了40萬了。
朋友說你沒有專業知識,不建議你盲目進入股市,最好是先學學炒股知識,拿模擬盤玩玩,等差不多了,再投入本金炒股。當時的我,已經被什麼大牛市,輕松賺錢充滿了整個大腦,對於這些說辭,只是以為朋友自私,不帶我賺錢的借口罷了。
當時還特別的生氣,後來朋友說炒股的人很多,賺錢的很少。我說反正別人進股市能賺錢,我也能賺錢,不用說那麼多了,炒股靠自己,盈虧都是自己的,如果你方便的話,就給我推薦兩只股票,買賣的時候通知我一下,我就跟著你買賣,這樣跟著你賺錢就行。
朋友說可以,於是我又重新開了一個股票賬戶,充值進去了各種東拼西湊(刷信用卡,借唄,花唄等各種平台)的20萬,最開始不知道是大牛市,還是跟著朋友買的原因,確實賺了一點2萬左右,那時候的感覺就是賺錢很容易,很輕松,一買一賣,錢就賺到手裡了。
後來朋友不給我推薦股票了,沒辦法,交易要靠自己,於是自己晚期憑借感覺,開始盲人摸象地選了一隻海南橡膠的股票,全倉買入,然後等著上漲賺錢,結果發現股票價格和海浪一樣,高低起伏不定,一天上漲,一天下跌,結果三天下去不僅沒賺錢,還虧損了5個點,一萬塊。
這次損失,我根本沒當回事,以為就是運氣不好,選錯了股票,於是重新選一個股票,重新買進去,把損失的錢賺回來就可以了,重新買了一個再升 科技 ,結果剛買入第一天上漲了5個點,但是貪心希望明天繼續上漲就沒有賣,結果第二天直接跌停,不僅沒有賺錢,還虧了5個點,又損失了一萬。
還是不信邪,重新挑選股票,結果最後選了兩只股票,不知道到底該買入那隻股票?最後硬著頭皮,買入了一隻股票,結果買入的那隻股票沒漲,沒買的那隻上漲的挺好!氣死我了,奶奶個腿的!最後又是虧損出局。
就這樣每天買入賣出,總是虧損多,賺錢的少,最後交易了一個月,發現不僅沒賺錢,還虧損了6萬多。
這時候開始有點慌了,後悔沒聽朋友的勸告,入股市前,沒先學習一下炒股的知識,我還有14萬本金,現在學習也不晚,於是開始學習技術炒股。
第一個學習的技術指標就是MACD,金叉進場,死叉賣出。最開始滿懷希望的,全倉買入,結果股價沒上漲兩天,就開始回調,MACD指標開始死叉,於是沒賺幾個點,就趕緊賣出了。賣出之後沒兩天,回頭一看,發現技術指標只是死叉了一下,立刻就金叉,股價繼續上漲上去了,就因為一個死叉錯過了上漲的最佳進場機會,後悔的大腿都拍腫了!
第二次按照技術指標進場結果是相反的,有了第一次的教訓,又重新找了一隻股票,在0軸上金叉了,於是趕緊全倉買入,上漲了沒兩天,又出現了回調死叉的情況,擔心上次的情況出現錯過後面的大漲機會,於是沒有賣出,股票後台於是從盈利開始變為虧損,心想調整過後改上漲了,結果發現,不僅沒有上漲,結果直接來了一個大跌9個點,趕緊賣出,第二次交易就虧損了15個點。
後來的按照技術MACD指標交易,都有點懵了,不知道該按照技術指標是止損,還是應該繼續拿著,總是操作錯誤,本來改止損的,沒有止損,虧損變大,改止盈的沒有止盈,有盈利的變為了虧損,還有的本來改拿一拿的,直接賣出了,錯過了後面的利潤。
總體的結果就是14萬本金,剩下了不到3萬本金了。
於是想方設法,各種平台弄錢出來,結果弄不出來了,後來一想,要不把房子抵押了,弄出來錢,然後賺錢了,再還上,神不知鬼不覺。於是就偷偷地把房產證拿出來然後抵押了50萬。
然後把50萬全部轉到股票賬戶裡面,按照MACD指標操作不行,很容易虧損,這次換個指標,K線指標,就是研究每個K線,K線組合。但是K線和K線組合太多了,沒研究明白。
這不耽誤炒股應用K線指標,按照K線指標,去找股票,找完全符合K線指標的股票,然後買入,賺了就先拿著,虧損了就賣出。就這樣摸摸索索地實戰了兩個多月,最後發現不知道是K線指標不好用還是沒弄白,按照介紹的本來改上漲的,沒有上漲,本來改下跌的反而上漲了。
最後看著K線指標氣得要死,關鍵是53萬真金白銀,每天都在虧損啊,兩個月虧損了30萬,還剩下23萬了。
真在我准備換個技術指標,再試試的時候,第一次借款的20萬,由於虧損太多,經濟太緊張了周轉不開了,於是就出現了,我媳婦我爸都接到了,催款人打來的電話,我媳婦問我怎麼借了20萬幹嘛了。
最後沒辦法,只能和媳婦坦白了,媳婦聽著我說把房子抵押的時候,徹底急眼了,說離婚,房子有我一半,你怎麼能去抵押呢?炒股炒得喪心病狂了,把房子抵押了,後期還不上,我們娘兒倆住哪?
我們大吵了一架,後來去辦理了離婚,把炒股賬戶剩下的錢全部取了出來,然後媳婦從娘家借了一些錢來,把抵押房子的錢還上了,把抵押的房本要回來了。
我凈身出戶,外面的欠賬23萬+27萬抵押房子的錢都需要我還,每個月還得給前妻和孩子打撫養費,現在過去五年了,欠的賬換了20多萬了,還有20多萬了,從哪之後再也沒有進過股市。
即使2020年,很多朋友說股市不錯,出現了大牛市,進去輕而易舉地賺錢,建議我進去炒一波,賺點錢出來,也好及早把欠賬換完,但是我沒有進去炒股,我還是踏實的白天上班,晚上跑兼職賺錢,還賬。
虧著是20多歲欠50萬,我還有時間還賬,要是40-50歲了,再欠賬50萬,我估計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了。
所以在此奉勸沒有炒股的人,千萬不要盲目進入股市,你看到聽到的只是少數人在股市賺錢的股市,但是沒聽到看到的是大多數人在股市虧損!
你炒股21年算真正的老股民,比我入市早十年;而你不管本金多少總體虧了200萬不但輸了時間還輸了金錢,就證明你炒股還沒找對方法,革命尚未成功還需繼續努力。
按照入市時間我沒有你長,我是2007年牛市開始入市的,但按照戰績我比你強,至少我炒股11年沒有虧損總體還是盈利的。
我2007開始入市就是為賺大學生活而來的,當時很多同學都說炒股能賺錢,結果我也進來A股了。由於剛入市對於股票很多東西不懂,眼中只有能賺錢搞定生活費,根本沒有想到股市的風險。 2007年大牛市確實能賺點錢,就是追漲強勢股,賺快錢為主,賺點錢又拿出去當做生活費。但是好景不常在啊;2008年金融危機來了,一波大熊市下來我本金還剩17%了。
但我沒有放棄,因為我2008年下半年出來工作了有收入,在2009年用工資加大資金炒股,但由於總喜歡追漲殺跌,雖然賺錢的概率大,但是只要虧損一隻票就要拿好幾只錢賺的錢來抵,最終還是虧損的。
從 2009年浪潮信息,2010年冠福家用,2011年興民鋼圈,現在改名為興民智通 ,經過這三隻票促使我成長起來的;讓我徹底清醒過來,炒股不能追漲殺跌,應該要做穩中就進中長線風格的股民。那是因為興民鋼圈給了我人生第一桶金的啟發,在這票我吃了兩波主升浪,第一波在7元多買入在13元多賣出,第二波同樣7元多買入23元多賣出,現在開的16萬多的車還是從這這票賺來的。
隨後從興民鋼圈得到啟發走中長線風格模式,隨後這幾年一直研究走這條路的方法,堅持到現在還是這種風格。但是從2015年虧損不少,留了半倉在股市走過股災3.0的。但在2016年和2018年我持有了 深康佳A 實現進翻倍收益,把2015年虧的錢賺回來了;最後打死也想不到A股再來2018年終市,截止目前2018年還虧損17%左右,只能等待A股下一輪牛市翻本了,我堅信A股離下一輪牛市很近了。
我坎坎坷坷入市炒股十一年賺到實物就一台車,然後輸掉了時光,但是金錢沒輸,還是賺錢的。相比你炒股21年還虧損200萬我覺得心裡舒服多了,自己進來A股炒股也不白來,呵呵!
這位老兄,股市賠錢不能比慘!但是一個經歷了21年的老股民平均每年虧損10萬,必然拉低了你的生活檔次,也基本沒享受到股市大漲帶來的快感。其實這個也很正常,股市不論什麼時候都是少數人賺錢,熊市也有人賺錢,牛市也有人賺錢,即使牛市賺了錢的不一定能盈利時退出來。除了你以為,我也認識身邊一個朋友,也是有20多年的炒股經歷,也沒有賺過錢,普通人一個,累計下來賠損也有五六十萬。基本也沒賺過錢,說明股市這個錢還是特別難賺的。2018年的股市就比較慘,據數據統計人均虧損今年超10萬元。基本今年90%以上的人都賠錢。
但是如果說你賠了200萬就覺得虧大了,A股從來不缺虧錢少的人。樂視網、長生生物、眾和股份、保千里、金亞 科技 、中弘股份,哪一隻股票沒有從高點拿到低點的散戶存在。這些股票就不是簡簡單單虧損完事,直接把你虧的渣都不剩,今年的黑天鵝事件那麼多,買了長生生物的散戶估計都能被氣死,被爆出來假疫苗事件前一周還有3000名新增股東,真是夠慘的!
今年的很多人虧損基本都是奔著50%以上去了,100萬的虧50萬,500萬的虧250萬,1000萬的虧500萬,金額越大的投資者還有可能是融資炒股,那或許今年都爆倉了。
股市設計的結構大家都以為可以在股市裡賺了錢,首先本質上股市就不是給散戶賺錢的,是給實體企業融資用的,怎麼可能讓廣大投資者都能賺錢,另外交易規則也是摸准了人性:恐懼、貪婪、膽大,人的性格在股市裡透露無疑。所以想在股市賺錢,就得學會反人性思維,不要正常想像股市,一般人還真做不到!
錢虧了人也要開心的活著,近期市場大跌,我一直和我的朋友們說,關閉股市,三年後再回來看,看看外面的世界還是非常精彩,當你不炒股時,你會發現你非常輕松,股票真的可以折磨人茶飯不思,影響身心 健康 !
炒股21年總虧損近200萬,我可以想像你是怎麼虧損的。
你可能是在剛入市時投入的資金並不多,後來隨著賺了些錢就加大了投入。沒想到在一波行情中重度套牢或買了一隻股連續暴跌。。。。。總之,你這200萬虧損大部分是其中的一二次重大虧損造成的。
上面的可能都是猜測,不一定真的是這樣。但是有一點我可以確定,在這21年中你從來沒有好好的反思過自己炒股虧錢的原因。直到現在你也沒好好反思。否則你怎麼可能會虧這么多錢?
我炒股23年,我身邊的幾個朋友也炒股20多年了。但是這么多年來都多多少少的賺了些錢。特別是股改行情那年,大盤漲到了6000點。我們在那年都賺飛了。賺得最多的人賺了6倍,賺的最少的人因為後來行情暴跌,但那也還剩下二三倍!
你虧了這么多錢,極可能那次大行情沒有參與或沒有怎麼賺到錢。如果6000點那輪行情賺到錢了,在5000點行情那年又不做融資,直到現在你是很難會虧錢的。
由於不知道你平時的交易規模,所以無法知道200萬對你是不是個很大數字。
但無論怎麼說炒股這么多年,你都沒有好好總結經驗教訓,都沒有太大的進步。也許你就不適合炒股,建議你退出股市或把股票賣出換成基金長期持有。遠離股市吧!它可能真的不適合你。
『玖』 2021財富大變局來了!投資底層邏輯已變,未來2-3年要做好准備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人類對於顛覆式變化,往往後知後覺。眼下,中國市場財富分配已進入新的周期,中國家庭財富也正在加速駛向下一個配置拐點。洞見中國財富新趨勢新格局,把握投資潮汐,才能在全球大變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時代的脈搏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旋律。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集體「放水」,長期貨幣寬松政策積累了越來越深厚的經濟和債務矛盾,這些結構性矛盾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連續沖擊下不斷激化,史無前例的貨幣大放水將世界經濟推向危險邊緣。
「飲鴆止渴」式危機自救並沒有真正解決經濟發展的根本性和結構性矛盾, 世界經濟共同下探。2021年既是世界經濟繼續探尋底部的一年,也是從底部再出發、創新突圍底部的一年。
全球經濟早已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和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問題同時暴露出來,各類危機共振,無限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暫時勝利令全球進入新一輪的通貨膨脹,但「寅吃卯糧」只能緩解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問題,卻不能真正解決危機,只能將危機一次次延後。
與此同時,全球格局也在發生著重大轉變。
在跨國企業與資本所引領的全球尋租時代,無邊界資本將全球經濟推向不平衡,各國資源稟賦在世界范圍比拼競爭,致使生產要素在全球經濟領域再分配,進而將馬太效應發揮到極致,導致經濟發展失衡、貧富差距拉大、民粹主義和逆全球化不斷抬頭。
當前世界的經濟形勢,已不可避免滑入「馬爾薩斯陷阱」。 全球化過程中,國家之間充斥著形形色色的零和博弈、霸權主義和叢林法則。
長期金融風險不斷積累,「明斯基時刻」的種子早已深深埋下。一旦長周期風險積累到上限,便會引發過剩產能、超額貨幣、債務危機和資產泡沫的集中清算。
無論危機來自哪個經濟體,「蝴蝶效應」下無人能夠置身事外。因此, 我們對未來經濟下行壓力要有估計和准備,同時也要對投資收益率的下降和財富保值做好准備。
新 科技 革命帶來的經濟轉折點,即將到來
金融危機的本質是產能過剩危機, 歷史 上,每次危機的消失都是通過新一輪的 科技 革命和產業革命,從而帶領人類走出危機的泥潭,步入一個新的時代。
科技 創新是助燃時代發展的燃料,新技術產生會超額利潤,引發敏感的創新資本蜂聚。資本與 科技 的再結合,能夠助力經濟再次增長並繁榮。
我國正在由經濟大國向 科技 強國轉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已集中到高新 科技 和消費上,這些行業包括移動互聯網技術、人工智慧、生命科學、機器人、大數據、無人 科技 、新消費等,第四次 科技 革命已悄然開啟。
所有財富的源泉都來自於 科技 創新,所有經濟的發展也來自於 科技 創新。 新 科技 革命帶來的經濟轉折點即將到來,也勢必將帶來新的財富風口和賺錢機會。
經濟結構轉型大機遇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經濟轉型是必然。十四五階段,我們會從中等收入跨過高收入國家的門檻,進入到高收入階段,生產要素稟賦的變化將促使資本結構的變化。
消費升級是驅動經濟結構轉型的原生動力。高收入階段資本會十分豐富,消費升級和經濟賽道換道超車將驅動經濟由製造業不斷向服務業轉型,同時高精尖端等優勢產業、戰略性產業與發達國家齊頭並進,逐步由趕超變為領先。
國家在下的一盤大棋,在於調結構,將資金和人才資源更好地配置到實體領域,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專精特新企業。
具體來講就是降低房地產、金融、教育、互聯網等的利潤和壟斷,以及由此引發的過去長期對民生和實體經濟的擠壓和成本,大力發展製造業、硬 科技 、實體經濟、新能源、新基建、資本市場等。
實體經濟是驅動經濟發展的正道,更是解決現存經濟頑疾的良葯。在經濟結構調整的大框架中,將有一批又一批的產業崛起,帶來一波又一波造富浪潮。
共同富裕——中等收入群體擴大
共同富裕是與創新驅動發展、經濟結構優化、國家安全、碳中和等並駕齊驅的中長期目標。 按照規劃,到2035年,我國中等收入人群要在現有基礎上翻一倍達到8億,屆時我國 社會 階層將從一個金字塔型結構變成一個橄欖型結構。
「橄欖型」 社會 是相對 健康 穩定的 社會 結構。中產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為國家經濟提供頭腦和市場。未來中產將成為 社會 結構的主流。
「橄欖型」分配目標將帶動消費結構發生重大轉變,城市化進程將步入一個新的階段,隨著中等收入人群的擴大,消費升級和市場下沉將引爆中國經濟,帶來巨量產業機會和經濟活水。
消費升級的時代或也將引領中國經濟進入一個新的賺錢周期,在中等收入群體擴大的過程中,我們還有巨大的下沉市場空間,而這些也正是三四線城市的投資機會。
權益投資的大時代來臨,增配金融資產
中國股票市場未來將有巨大的擴容空間。中國整體的股票市場證券化率為87%(包括A股、港股、中概股等),與美國1980年代相仿,與當下主要經濟體差距明顯。根據IMF預測,中國GDP將在2025-2030年達到約20萬億美元的水平。假設屆時中國證券化率達到103%(目前法國水平)到135%(目前日本水平)之間,中國股票市場總容量將達到21-27萬億美元,代表了8-14萬億美元的增量, 相當於再造了一個中國股票市場。
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和經濟驅動方式的轉變,房地產在居民資產配置中的比例已經見頂。從財富格局上來看,中國房產的高速成長階段帶來的價值紅利已經接近尾聲,金融化程度較低的中國股市,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未來財富增長的主要接棒者。權益類金融資產或成為家庭財富新的蓄水池。
金融市場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與開放,經濟結構轉型、新興經濟尤其是 科技 創新對資本的需求不斷加大。結合目前的經濟結構與政策趨勢,未來隨著房地產投資吸引力的下降,金融資產佔比將持續上升。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告別全民炒房時代後,權益投資的大時代已經來臨,減少不動產配置增配金融資產將是大勢所趨。
持有優質資產,及早布局新經濟,注重資產配置
資本收益率大於勞動收益率,現金不產生任何收益,反而會被通脹隱性徵稅,因此持有資產是我們搭乘財富快車的關鍵。
不僅要持有資產,還要持有好資產,並且做好資產配置。在財富大變局的當下,構建一個合理的抗風險收益組合,做好個人資產配置,將會使我們的財富增長之路更加游刃有餘。
在全球布局 科技 新周期與中國經濟產業轉型雙重機遇下, 及早布局新經濟資產,通過在價格低點買入新興企業股權、基金, 投資者有望分享中國在 科技 創新、消費升級和產業變革過程中蘊藏的巨大紅利。
藉助長期投資和專業投資的力量
我們正在經歷的是一個百年變局的前夕階段。它的長度是以年來計算的,而不是以天或者周來計算的。 時間創造的回報率對最終價值具有巨大的杠桿作用。長期持有能夠通過復利效應放大投資收益。我們有幸站在新的長周期的起點,能夠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買入新經濟新資產, 而堅持長期投資才能最終取得豐厚的回報。
未來機構化投資趨勢中,個人投資者單打獨斗獲得財富的難度非常大。專業投資者擁有更為先進和成熟的投資理念和方法論,投研體系更為系統和嚴謹,藉助專業機構的力量,把錢委託給專業投資者管理,投資效率和勝率要更高。
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息息相關。每個企業每個人最終都是時代的產物。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市場財富分配新信號已初步展現,站在財富分配新周期的起點上,只有緊跟時代旋律,把握投資機會,才能有望搭上國運快車,從「造富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拾』 川能動力股票為什麼大漲川能動力21年二季報股票可以布局川能動力嗎
電力行業在碳中和目標提出後迎來了飛速的發展,許多投資者都走上了買電力股的道路,作為人氣個股的川能動力,讓投資者大為關注,這只股票還能不能投資呢,如果你想知道,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川能動力。在開始分析川能動力前,我整理好的電力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電力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四川省新能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風力、光伏發電以及新能源綜合服務。川能動力由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能投集團)控股,簡單介紹後我們從三大亮點深入分析川能動力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新能源發電+儲能布局助力公司業績提升
在總裝機容量方面公司總的投產了超47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超45萬千瓦,光伏發電的電機容量是超過2萬千瓦的。川能動力對儲能領域進行積極布局,通過參與投資設立鋰電基金布局鋰礦、鋰鹽領域,有望促進公司業績。
亮點二:入駐"固廢+環衛"產業鏈,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
公司發文稱擬向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川能環保有限公司51%股權。該家川能環保主營業務涵蓋了以垃圾焚燒發電為主的固廢處理項目的投資運營、環衛一體化業務還有環保設備的銷售。把收購川能環保收購過來以後,川能動力就能比較容易的進軍環衛市場,新的業績增長點也會隨之而來,從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亮點三:坐擁最大鋰礦資源,進軍新能源汽車發電行業
公司也獲得了各股東的大力支持,打算從鋰離子動力電池材料切入,是從鋰礦-碳酸鋰/氫氧 化鋰-電池材料-系統屬於一個全產業鏈,這就成為了現代的產業鏈整合者和綜合服務供應商。而且,購買鋰業62.5%的股權是川能動力准備要做的事情,李家溝礦區是能投鋰業擁有的亞洲最大的單體鋰輝石礦資源產地,目前國內所有的投資中最大的擬礦采選項目,屬於我國內特別稀有的儲量巨大、品味優良,利用價值高的稀有金屬鋰礦。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川能動力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川能動力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自打2021年以來,為了支持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工作,故推出了多項政策,新能源行業前景真的很不錯。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加快推動新型 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提出截至2025年,已經實現了新型儲能從之前的商業化轉向規模化的初期,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能力進步的十分明顯,裝機規模實際上要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的目標。不容置疑,這對整個電力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作為電力行業中積極參與變革的川能動力,得到快速發展的希望很大。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川能動力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川能動力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川能動力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