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股票投資價值分析doc

股票投資價值分析doc

發布時間:2023-01-14 15:57:41

A. 概念股的意義以及價值在哪裡

概念股的意義在於,因為這些股票所處的行業或者地區,與當下最熱門的概念有關,吸引關注,可能會吸引買家。曾經的熱門概念,如「上海自貿區、航天、軍工、農業。。。」等等,都引起過短時的熱炒。
而概念股的價值就在於,如果你恰好擁有概念股,或者在股價還沒被炒高時買進了概念股,然後在股價被炒高時及時拋出去,就能掙錢了。
最後強調一下,熱炒概念股,並不是基於認真的商業分析,僅僅基於熱門概念,而企業的成長性、盈利能力,與概念的熱度毫無關系。

B. 5月22日發行的友邦華泰積極成長

友邦華泰積極成長是友邦華泰基金公司的第四隻基金,也是該公司的第一支混合型基金。基金經理叫秦嶺松,是友邦華泰盛世中國的基金經理助理,該基金的總體表現略高於大盤和平均水平,今年以來收益61%,而友邦華泰積極成長作為一支混合型基金,其風險和收益應該相對股票型基金還是低一些。關於新基金以後的表現,還是有一定的期待的,但業績和收益,可能跟該公司的盛世中國或者上證紅利比還是會差一些。
這里是一篇對於友邦華泰積極成長混合型基金的分析報告及投資價值分析,你可以參考一下。 雖然你不喜歡看復制來的東西,但券商的研究報告是很有價值的,絕對是值得參考的。

友邦華泰積極成長混合型基金的分析報告

第一部分 產品簡介

基金名稱:友邦華泰積極成長混合型基金
銷售網點:中國銀河證券等
託管銀行:中國銀行
發行時間:2007年5月22日到6月21日
基金代碼:460002
募集上限:本基金採用「全額預繳、比例配售、余額退回」的發售機制,募集規模上限(即在募集期內最終確認的有效認購金額[(不包括利息)])為100億元。在本基金正常認購日日間內不停止銷售,但如當日認購結束後發現累計認購申請超過募集規模上限,本基金管理人將於次日在指定媒體上公告提前結束認購受理,並自公告日起不再接受認購。
認購費率:
認購金額(元) 認購費率

認購金額< 50 萬 1.00%

50 萬≤認購金額< 100 萬 0.80%

100 萬≤認購金額< 200 萬 0.60%

200 萬≤認購金額< 500 萬 0.40%

認購金額≥500 萬 1000 元/筆

贖回費率:

持有期限 贖回費率

持有期< 一年 0.50%

一年≤持有期<兩年 0.25%

持有期≥ 兩年 0

投資目標:本基金以長期投資為基本原則。通過嚴格的投資紀律約束和風險管理手段,投資於具備持續突出增長能力的優秀企業,輔以特定市場狀況下的大類資產配置調整,追求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
投資理念:中國經濟處於高速發展階段,而其發展的不均衡性使某些行業和企業出現極高的成長性。這種成長性來自於技術的變革,來自於消費方式的變化,來自於企業管理及經營模式的轉型,或者來自於政府政策的變化。本基金將致力於發掘並投資於高成長行業中的優勢企業,為投資者創造超額收益。
資產配置比例: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30%-95%;現金、債券資產、權證以及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證券品種占基金資產的5%-70%,其中,基金持有全部股改權證的市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3%,基金保留的現金以及投資於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政府債券的比例合計不低於基金資產凈值的5%。
投資策略:本基金以股票類資產為主要投資工具,通過精選個股獲取資產的長期增值;通過適度的大類資產配置來降低組合的系統性風險。本基金將「自上而下」的趨勢投資和「自下而上」的個股選擇相結合。投資決策的重點在於尋找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趨勢,發現並投資於有能力把握趨勢並在競爭中處於優勢的公司。
股票投資策略:本基金借鑒AIGGlobalInvestmentCorp.(以下簡稱「AIGGIC」)的源於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全球股票分類標准,根據企業成長的階段特性,將股票進行分類,主要投資於其中的突出成長(A類)、高速穩定成長(B類)和高速周期成長(C類)的公司。本基金將重點關注A、B、C三類企業經營狀況中出現的新變化因素,判斷這些因素是否會驅動行業或企業發展趨勢出現良性的變化;依據企業近期銷售收入、利潤、現金流和經營利潤率的變化去識別增長加速的企業;同時根據各個行業的經營特徵和具體指標再加以橫向比較,以進一步確認行業或企業基本面的變化趨勢。
建倉期限: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六個月內。
風險收益特徵:本基金屬主動管理的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為證券投資基金中的較高風險較高收益品種,其預期風險收益水平低於股票型基金,高於債券型基金及貨幣市場基金。本基金力爭通過主動投資追求適度風險水平下的較高收益。
業績比較基準:滬深300指數×60%+中信標普國債指數×40%
基金經理:秦嶺松先生:注冊金融分析師,美國南加州大學會計學碩士、霍夫斯塔大學MBA(金融投資專業),西南財經大學國際經濟專業學士。具有多年海內外金融從業經驗,曾在美林證券、交通銀行工作。2002年9月至2005年10月在海通證券公司擔任交易員及產品開發工作。2005年11月加入本公司,歷任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友邦華泰盛世中國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助理。
收益分配政策:在符合有關基金分紅條件的前提下,基金收益分配每年至多6次。全年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於年度基金已實現凈收益的25%。

第二部分 綜合分析

一、公司背景分析
友邦華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18日,注冊資本為2億元人民幣,辦公地點為上海市。該公司的股東及其持股比例分別為:美國國際集團(AIG)旗下(AIGGIC)49%、華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49%、蘇州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股份有限公司2%。外方股東AIG實力雄厚,是有著較為豐富資產管理經驗的國際金融行業領先者。友邦華泰基金管理公司得到了外方股東的大力支持,AIG從投資哲學、投資理念、投研工具等方面給予了友邦華泰全力支持。
根據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中心《基金管理公司股票投資管理能力評價體系》的統計,友邦華泰基金管理公司的股票投資管理能力2006年度在45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31位。(見《中國證券報》2007年4月18日)作為一家次新公司能夠有如此的市場排名確實不易。
參看下錶,友邦華泰基金管理公司的股票投資管理能力在2007年有了全面的進步,無論是在主動型產品方面,還是在被動型產品方面,各只基金的業績排名均有明顯的上升。友邦華泰盛世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排名已經在同類基金中上升到第17位,一年期的銀河星級評價結果為四星級基金;友邦華泰上證紅利ETF的績效表現更是犀利,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達到了88.02%,雖然限於排名規則暫時不能夠參加排名,但其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其實是在指數型基金當中名列第一位。這兩只以股票市場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以它們較好的業績,充分地展示出了該公司的股票投資管理能力有了顯著的進步,近六個月的凈值增長率均為翻番,為投資者在牛市行情中創造出了豐厚的收益。
表一:友邦華泰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業績一覽表

(圖表見http://www.foo.com/DocView.aspx?ID=59206)

數據來源:(1)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中心;(2)統計截止日期:2007年5月11日;(3)見報日期:《中國證券報》2007年5月14日。

二、新產品分析
按照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中心的基金分類體系規則,我們設定友邦華泰積極成長混合型基金的一級分類屬於混合型基金,二級分類屬於偏股型基金,三級分類屬於偏股型基金。此基金產生設計上的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30%-95%;現金、債券資產、權證以及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證券品種占基金資產的5%-70%,其中,基金持有全部股改權證的市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3%,基金保留的現金以及投資於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政府債券的比例合計不低於基金資產凈值的5%。
對於這只新基金,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予以關注。第一,偏股型基金正在成為當前開放式基金市場上新產品發行的主流。2006年,股票市場行情走牛,基金公司大量發行股票型基金。該年共成立了9個類別、90隻基金(含2005年度發行的5隻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一類獨大,有39隻,占市場總量的比例為43%。但是2007年以來,市場上新發行的以股票市場為主要投資對象的新基金里,股票型與偏股型基金平分秋色,出現偏股型新基金所佔比例相對上升這種情況有著深厚的市場背景。因為這么多的基金公司共同選擇發行偏股型基金,與股票市場的行情走勢有著緊密的關聯。此輪牛市行情自2005年底起步,到了今年「五一節」之後滬市綜指已經漲過了4000點,是以前歷史高點記錄的近兩倍。由於一年多來股票市場已經累積了較大的升幅,使得大盤的上漲動力相對減弱,市場逐漸步入調整是有關各方預料之中的事情。雖然各類支持股市上行的正面因素並沒有發生改變,但市場中存在著的大量非理性因素、較為過度的投機成份、無視投資風險等情況也是十分顯著的。在這樣的基礎市場行情背景下,後市的整體風險正在日益加大。因此,一方面為了積極參與股票市場投資,贏取難得的牛市行情收益;另一方面為了充分控制風險,預防市場調整,偏股型基金便較為適合現在的行情特點,即「95%」的高比例股票投資倉位可以使此基金在必要的時候像股票型基金一樣贏利,「30%」的低比例股票投資倉位可以使此基金在市場大調整的過程中面對比股票型基金更小的風險。
第二,就友邦華泰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現有基金的分布情況來看,該公司旗下的基金目前主要集中在產品線上風險/收益的高低兩端,中間部分是個空白,此基金的問世恰好填補的該公司產品線上的空白,這是任何志向遠大、發展狀況良好的基金管理公司所必須做的事情。作為一隻混合類偏股型基金,此基金屬於具有較高風險較、高收益的品種,其預期風險收益水平低於股票型基金,高於債券型基金及貨幣市場基金,較為適合在牛市行情已經積累了很大的上漲幅度、投資者較為擔心股票市場後市風險的基礎市場背景特徵。此基金的推出將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較低風險類產品選擇,投資者可以利用這些具有不同風險/收益特徵的基金產品來構建自己穩健的基金理財組合。
第三,此基金的設計理念極為符合當前的基礎市場行情狀況。隨著股票市場近一年來指數迭創新高,新增資金蜂擁入市,各種概念、題材不斷盛行。在一片樂觀的喧囂聲中,很多投資者普遍感到困惑:在當前如火如荼的市場環境下,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找到真正理想的投資對象?通過對市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該公司認為只有注重企業的成長性,才能獲得持續穩健的回報。也正是在這種投資理念的指引下,該公司研發設計了此基金。該公司認為,中國經濟和證券市場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而其發展的不均衡性使某些行業和企業出現極高的成長性。這種成長性來自於技術的變革、消費方式的變化、企業管理及經營模式的轉型,也來自於政府政策的變化。及時發現這些新的趨勢,並投資於在這些趨勢演變過程中具備競爭優勢和持續增長潛力的企業,長期而言可以為投資者帶來遠遠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豐厚回報。未來,此基金將以長期投資為基本原則,通過嚴格的投資紀律約束和風險管理手段,精心選擇具備明顯、持續增長能力的成長性企業,採用積極主動的投資策略,輔以適度的大類資產配置調整,追求管理資產的長期資本增值。
第四,由於此基金是一隻以股票市場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在具體選股方面,此基金將充分借鑒其外方股東較為成熟的、源於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全球股票分類標准,根據企業成長的階段特性,將股票進行分類,主要投資於其中的突出成長(A類)、高速穩定成長(B類)和高速周期成長(C類)的公司。此基金將重點關注A、B、C三類企業經營狀況中出現的新變化因素,判斷這些因素是否會驅動行業或企業發展趨勢出現良性的變化;依據企業近期銷售收入、利潤、現金流和經營利潤率的變化去識別增長加速的企業;同時根據各個行業的經營特徵和具體指標再加以橫向比較,以進一步確認行業或企業基本面的變化趨勢。針對出現增長加速的行業或企業,在分析增長背後的驅動力量(這些力量包括技術的變革、消費者消費方式的變化、企業管理及經營模式的轉型、或者政府政策的變化)的基礎上,此基金將深入分析行業的競爭狀況、企業的行業地位、產品的特性和市場需求的變化等因素來判斷這些驅動力量所帶來的增長是否具備持續性,從企業的基本面趨勢、估值以及企業基本面趨勢的認同度三方面對備選公司進行量化綜合評級,按照一定的權重加總得出對該股票的綜合評級。
第五,基金經理秦嶺松先生基本素質良好,具有較為豐富的從業經歷,2005年11月加友邦華泰基金管理公司之後歷任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友邦華泰盛世中國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助理,積累了一定的實戰經驗,加之其目前置身於一個處於正業績具有較為明顯上升階段的管理團隊之中,為其後市能夠有效運作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該公司的投研團隊擁有較為先進的國際投資研究理念和較為豐富的中國本土投資研究經驗,其中50%的人員擁有海外留學、工作背景,50%的人員獲得了CFA資格。整個團隊在投資決策流程始終秉持「注重研究、分散投資、嚴控風險」的三大原則。在投資運作中,該團隊注重價值投資和基本面分析,透過深入的行業研究、與上市公司溝通,及時發現市場潛在的機會,同時通過精選個股,實現理性投資。

三、風險提示
1、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新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2、此基金在發行時採用「全額預繳、比例配售、余額退回」的發售機制,「募集規模上限(即在募集期內最終確認的有效認購金額[(不包括利息)])為100億元。在本基金正常認購日日間內不停止銷售,但如當日認購結束後發現累計認購申請超過募集規模上限,本基金管理人將於次日在指定媒體上公告提前結束認購受理,並自公告日起不再接受認購。」因此說,有意認購此基金的投資者需要及時認購。
3、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前,請仔細閱讀此基金的《招募說明書》及《基金合同》。

第三部分 綜合星級評價

根據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中心《基金新產品綜合評價體系》的統計,對於友邦華泰積極成長基金的綜合評價結果如下:
表二:新產品星級評價表

(圖表見http://www.foo.com/DocView.aspx?ID=59206)

附註:(1)統計數據來源為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中心;(2)統計截止日期:2007 年5 月11 日;(3)見報日期:《中國證券報》2007 年5 月14 日。

C. 請幫忙解釋一下對沖基金。

一、對沖基金概況

1、什麼是對沖基金(定義和特點)
能說出對沖基金的許多別名,如套頭基金、套利基金和避險基金,但要說清對沖基金是什麼並非易事。90年代以來國內出版的多種大型金融工具書,如《新國際金融辭海》(劉鴻儒主編,1994年)、《國際金融全書》(王傳綸等主編,1993年),選入了「對沖(hedging)」、「基金(fund)」、「套利(arbitrage)」、「共同基金(mutual fund)」等條目,卻沒有「對沖基金」的條目,說明直到90年代中期,雖然對沖基金的一些相關術語早已進入,對沖基金卻還聞所未聞。
國外對對沖基金的理解也頗為混亂不一,試列舉一些最新的研究文獻對對沖基金的定義如下。IMF的定義是「對沖基金是私人投資組合,常離岸設立,以充分利用稅收和管制的好處」。美國第一家提供對沖基金商業數據的機構Mar/Hedge的定義是 「採取獎勵性的傭金(通常佔15—25%),並至少滿足以下各標准中的一個:基金投資於多種資產;只做多頭的基金一定利用杠桿效應;或者基金在其投資組合內運用各種套利技術。」美國另一家對沖基金研究機構HFR將對沖基金概括為:「採取私人投資合夥公司或離岸基金的形式,按業績提取傭金、運用不同的投資策略。」著名的美國先鋒對沖基金國際顧問公司VHFA的定義是 「採取私人合夥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的形式,主要投資於公開發行的證券或金融衍生品。」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向美國國會就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問題作證時給出了一個對沖基金的間接定義。他說,LTCM是一家對沖基金,或者說是一家通過將客戶限定於少數十分老練而富裕個體的組織安排以避開管制,並追求大量金融工具投資和交易運用下的高回報率的共同基金 。
根據以上定義,尤其是格林斯潘的間接定義,我們認為,對沖基金並非 「天外來客」,實質仍不外乎是一種共同基金,只不過組織安排較為特殊,投資者(包括私人和機構)較少,打個形象的比方,它就像是「富人投資俱樂部」,相比之下普通共同基金便是「大眾投資俱樂部」。由於對沖基金特殊的組織安排,它得以鑽現行法律的空子,不受監管並可不受約束地利用一切金融工具以獲取高回報,從而衍化出與普通的共同基金的諸多區別開來。
有人認為,對沖基金的關鍵是應用杠桿,並投資於衍生工具。但實際上正如IMF所指出的,另外一些投資者也參與對沖基金完全相同的操作,如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自營業務部門持倉、買賣衍生品並以與對沖基金相同的方式變動它們的資產組合。許多共同基金,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和大學捐款參與一些相同的操作並且名列對沖基金的最重要投資者。此外,從一個細分的銀行體系中商業銀行的總資產和債務是它們的資本的好幾倍這個意義上看,商業銀行也在運用杠桿。
通過對文獻的解讀,試將對沖基金與一般共同基金作如下對比(表1),從中可清楚地看出對沖基金的特點,進而確切把握究竟什麼是對沖基金。

表1 對沖基金與共同基金的特徵比較
對沖基金 共同基金
投資者人數 嚴格限制 美國證券法規定:以個人名義參加,最近兩年裡個人年收入至少在20萬美元以上;如以家庭名義參加,夫婦倆最近兩年的收入至少在30萬美元以上;如以機構名義參加,凈資產至少在100萬美元以上。1996年作出新的規定:參與者由100人擴大到了500人。參與者的條件是個人必須擁有價值50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證券。 無限制
操作 不限制 投資組合和交易受限制很少,主要合夥人和管理者可以自由、靈活運用各種投資技術,包括賣空、衍生證券的交易和杠桿 限制
監管 不監管 美國1933年證券法、1934年證券交易法和1940年的投資公司法曾規定不足100投資者的機構在成立時不需要向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等金融主管部門登記,並可免於管制的規定。因為投資者對象主要是少數十分老練而富裕的個體,自我保護能力較強。 嚴格監管 因為投資者是普通大眾,許多人缺乏對市場的必要了解,出於避免大眾風險、保護弱小者以及保證社會安全的考慮,實行嚴格監管。
籌資方式 私募 證券法規定它在吸引顧客時不得利用任何傳媒做廣告,投資者主要通過四種方式參與:依據在上流社會獲得的所謂「投資可靠消息」;直接認識某個對沖基金的管理者;通過別的基金轉入;由投資銀行、證券中介公司或投資咨詢公司的特別介紹。 公募 公開大做廣告以招徠客戶
能否離岸設立 通常設立離岸基金 好處:避開美國法律的投資人數限制和避稅。通常設在稅收避難所如處女島(Virgin Island)、巴哈馬(Bahamas)、百慕大(Bermuda)、鱷魚島(Cayman Island)、都柏林(Dublin)和盧森堡(Luxembourg),這些地方的稅收微乎其微。MAR於1996年11月統計的對沖基金管理的680億美元中,有317億美元投資於離岸對沖基金。這表明離岸對沖基金是對沖基金行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WHFA統計,如果不把「基金的基金」計算在內,離岸基金管理的資產幾乎是在岸基金的兩倍。 不能離岸設立
信息披露程度 信息不公開,不用披露財務及資產狀況 信息公開
經理人員報酬 傭金+提成 獲得所管理資產的1%-2%的固定管理費,加上年利潤的5%-25%的獎勵。 一般為固定工資
經理能否參股 可以參股 不參股
投資者抽資有無規定 有限制 大多基金要求股東若抽資必須提前告知:提前通知的時間從30天之前到3年之前不定。 無限制或限制少
可否貸款交易 可以自有資產作抵押貸款交易 不可以貸款交易
規模大小 規模小 全球資產大約為3000億。 規模大 全球資產超過7萬億
業績 較優 1990年1月至1998年8月間年平均回報率為17%,遠高於一般的股票投資或在退休基金和共同基金中的投資(同期內華爾街標准-普爾500家股票的年平均增長率僅12%)。據透露,一些經營較好的對沖基金每年的投資回報率高達30-50%。 相比要遜色

2、什麼是「對沖(hedging)」,為什麼要對沖?
「對沖」又被譯作「套期保值」、「護盤」、「扶盤」、「頂險」、「對沖」、「套頭交易」等。早期的對沖是指「通過在期貨市場做一手與現貨市場商品種類、數量相同,但交易部位相反之合約交易來抵消現貨市場交易中所存價格風險的交易方式」(劉鴻儒主編,1995)。早期的對沖為的是真正的保值,曾用於農產品市場和外匯市場 。套期保值者(hedger)一般都是實際生產者和消費者,或擁有商品將來出售者,或將來需要購進商品者,或擁有債權將來要收款者,或負人債務將來要償還者,等等。這些人都面臨著因商品價格和貨幣價格變動而遭受損失的風險,對沖是為迴避風險而做的一種金融操作,目的是把暴露的風險用期貨或期權等形式迴避掉(轉嫁出去),從而使自己的資產組合中沒有敞口風險。比如,一家法國出口商知道自己在三個月後要出口一批汽車到美國,將收到100萬美元,但他不知道三個月以後美元對法郎的匯率是多少,如果美元大跌,他將蒙受損失。為避免風險,可以採取在期貨市場上賣空同等數額的美元(三個月以後交款),即鎖定匯率,從而避免匯率不確定帶來的風險。對沖既可以賣空,又可以買空。如果你已經擁有一種資產並准備將來把它賣掉,你就可以用賣空這種資產來鎖定價格。如果你將來要買一種資產,並擔心這種資產漲價,你就可以現在就買這種資產的期貨。由於這里問題的實質是期貨價格與將來到期時現貨價格之差,所以誰也不會真正交割這種資產,所要交割的就是期貨價格與到期時現貨價格之差。從這個意義上說,對該資產的買賣是買空與賣空。
那麼什麼是對沖基金的「對沖「?不妨舉出對沖基金的鼻祖Jones的例子。Jones悟出對沖是一種市場中性的戰略,通過對低估證券做多頭和對其它做空頭的操作,可以有效地將投資資本放大倍數,並使得有限的資源可以進行大筆買賣。當時,市場上廣泛運用的兩種投資工具是賣空和杠桿效應。Jones將這兩種投資工具組合在一起,創立了一個新的投資體系。他將股票投資中的風險分為兩類:來自個股選擇的風險和來自整個市場的風險,並試圖將這兩種風險分隔開。他將一部分資產用來維持一籃子的被賣空的股票,以此作為沖銷市場總體水平下降的手段。在將市場風險控制到一定限度的前提下,同時利用杠桿效應來放大他從個股選擇中獲得的利潤,策略是,買進特定的股票作多頭,再賣空另外一些股票。通過買進那些「價值低估」的股票並賣空那些「價值高估」的股票,就可以期望不論市場的行情如何,都可從中獲得利潤。因此,Jones基金的投資組合被分割成性質相反的兩部分:一部分股票在市場看漲時獲利,另一部分則在市場下跌時獲利。這就是「對沖基金」的「對沖」手法。盡管Jones認為股票選擇比看準市場時機更為重要,他還是根據他對市場行情的預測增加或減少投資組合的凈敞口風險。由於股價的長期走勢是上漲的,Jones投資總的說來是「凈多頭」。
加入金融衍生工具比如期權以後會怎麼樣?不妨再舉個例子。如果某公司股票的現價為150元,估計月底可升值至170元。傳統的做法是投資該公司股票,付出150元,一旦獲利20元,則利潤與成本的比例為13.3%。但如果用期權,可以僅用每股5元(現股價)的保證金買入某公司本月市場價為150元的認購期權,如果月底該公司的股價升至170元,每股帳面可賺20元,減去保證金所付出的5元,凈賺15元(為簡便計,未算手續費),即以每股5元的成本獲利15元,利潤與成本的比率為300%,如果當初用150元去作期權投資,這時賺的就不是20元,而是驚人的4500元了。
可見,如果適當地運用衍生工具,只需以較低成本就可以獲取較多利潤,就象物理學中的杠桿原理,在遠離支點的作用點以較小的力舉起十分靠近支點的重物。金融學家將之稱為杠桿效應。這種情況下,假如說不是為了避險(也就是實際上不對沖),而純粹是作市場的方向,並且運用杠桿來進行賭注,一旦做對了,當然能獲暴利,不過風險也極大,一旦失手損失也呈杠桿效應放大。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基金(LTCM)用自有資金22億美元作抵押,貸款1250億美元,其總資產1200多億美元,它所持有的金融產品涉及的各種有價證券的市值超過一萬億美元,杠桿倍數達56.8,只要有千分之一的風險就可遭滅頂之災。

3、對沖基金類別(Strategy Defined)

Mar/Hedge根據基金經理的報告將對沖基金分為8類:
1、宏觀(Macro)基金:根據股價、外匯及利率所反映出來的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進行操作。
2、全球(Global)基金:投資於新興市場或世界上的某些特定地區,雖然也像宏觀基金那樣根據某一特殊市場的走勢進行操作,但更偏向選擇單個市場上行情看漲的股票,也不像宏觀基金那樣對指數衍生品感興趣;
3、多頭(Long Only)基金:傳統的權益基金,其運作結構與對沖基金相類似,即採取獎勵性傭金及運用杠桿。
4、市場中性(Market-neutral)基金:通過多頭和空頭的對沖操作來減少市場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們的投資哲學與早期對沖基金(如Jones基金)最為接近。這一類基金包括可轉換套利基金;對股票和期指套利的基金;或者根據債券市場的收益曲線操作的基金等;
5、部門(Sectoral)對沖基金:投資於各種各樣的行業,主要包括:保健業、金融服務業、食品飲料業、媒體通訊業、自然資源業、石油天然氣業、房地產業、技術、運輸及公用事業等;
6、專事賣空(dedicated short sales)基金:從經紀人處借入他們判斷為「價值高估」的證券並在市場上拋售,以期在將來以更低的價格購回還給經紀人。投資者常為那些希望對傳統的只有多頭的投資組合進行套期保值,或希望在熊市時持有頭寸的投資者;
7、重大事件驅動(Event-driven)基金:投資主旨是利用那些被看作是特殊情況的事件。包括不幸(distressed)證券基金,風險套利基金等。
8、基金的基金(Funds of funds):向各個對沖基金分配投資組合,有時用杠桿效應。
美國先鋒對沖基金研究公司(1998)則將對沖基金分為15類:
1、 可轉換套利Convertible Arbitrage)基金:指購買可轉換證券(通常是可轉換債券)的資產組合,並通過賣空標的普通股對股票的風險進行對沖操作。
2、 不幸證券(Distressed Securities)基金:投資於並可能賣空已經或預期會受不好環境影響的公司證券。包括重組、破產、蕭條的買賣和其它公司重構等。基金經理人運用標准普爾賣出期權(put Option)或賣出期權溢價(put option spread ) 進行市場對沖。
3、 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s)基金:投資於發展中或「新興」國家的公司證券或國家債券。主要是做多頭。
4、 權益對沖(Equity Hedge)基金:對一些股票做多頭,並隨時賣空另外一些股票或/和股指期權。
5、 權益市場中性基金(Equity Market Neutral):利用相關的權益證券間的定價無效謀求利潤,通過多頭和空頭操作組合降低市場敞口風險(Exposure)。
6、 不對沖權益基金(Equity Non-Hedge):盡管基金有能力用短賣股票和/或股指期權進行對沖操作,但主要是對股票做多頭。這類基金被稱為「股票的采擷者」。
7、 重大事件驅動型基金(Event-Driven):也被稱作「公司生命周期」投資。該基金投資於重大交易事件造成的機會,如並購、破產重組、資產重組和股票回購等。
8、 固定收入(Fixed Income:)基金:指投資於固定收入證券的基金。包括套利型基金、可轉換債券基金、多元化基金、高收益基金、抵押背書基金等。
9、宏觀基金(Macro):指在宏觀和金融環境分析的基礎上直接對股市、利率、外匯和實物的預期價格移動進行大筆的方向性的不對沖的買賣。
10、市場時機基金(market timing):買入呈上升趨勢的投資品,賣出呈下滑趨勢的投資品。該基金主要是在共同基金和貨幣市場之間進行買賣。
11、合並套利基金(Merger Arbitrage):有時也稱為風險套利,包括投資於事件驅動環境如杠桿性的收購,合並和敵意收購。
12、相對價值套利基金(Relative Value Arbitrage):試圖利用各種投資品如股票、債券、期權和期貨之間的定價差異來獲利。
13、部門(Sector)基金:投資於各個行業的基金。
14、空頭基金(Short Selling):包括出售不屬於賣主的證券,是一種用來利用預期價格下跌的技術。
15、基金的基金(Fund of Funds):在基金的多個經理人或管理帳戶之間進行投資。該戰略涉及經理人的多元資產組合,目標是顯著降低單個經理人投資的風險或風險波動。
盡管有以上許多種對沖基金的類別,但一般說來,主要是兩大類。
一是宏觀(Macro)對沖基金,最著名的就是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很多人都以為宏觀對沖基金是最凶惡的基金,風險最大,其實宏觀對沖基金的風險並非最大,一般只使用4-7倍的杠桿。雖然宏觀對沖基金追求投資戰略的多元化,但這類基金仍有幾個共同的特徵:
A、利用各國宏觀的不穩定。尋找宏觀經濟變數偏離穩定值並當這些變數不穩定時,其資產價格以及相關的利潤會劇烈波動的國家。這類基金會承擔相當的風險,以期有可觀的回報。
B、經理人尤其願意進行那些損失大筆資本的風險顯著為零的投資。如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投資者判斷泰銖將貶值,雖然無法准確預料具體貶值的日期,但可斷定不會升值,因此敢放膽投資。
C、當籌資的成本較低時,最有可能大量買入。便宜的籌資使它們即使對事件的時期不確定時也敢於大量買入並持倉。
D、經理人對流動性市場很感興趣。在流動市場上它們可以以低成本做大筆的交易。而在新興市場,有限的流動性和有限的可交易規模對宏觀對沖基金和其他試圖建倉的投資者造成一定的約束。新興市場對與離岸同行有業務往來的國內銀行進行資本控制或限制使得對沖基金很難操縱市場。由於在較小的、缺乏流動性的市場,無法匿名投資,經理人還擔心會被當作政府或中央銀行交易的對立方。
另一類是相對價值(Relative Value)基金,它對密切相關的證券(如國庫券和債券)的相對價格進行投資,與宏觀對沖基金不一樣,一般不太冒市場波動的風險。但由於相關證券之間的價差通常很小,不用杠桿效應的話就不能賺取高額利潤,因此相對價值基金比宏觀對沖基金更傾向於用高杠桿,因而風險也更大。最著名的相對價值基金就是LTCM。LTCM的總裁梅里韋瑟相信「各類債券間的差異自然生滅論」,即在市場作用下,債券間不合理的差異最終會消彌,因此如果洞察先機,就可利用其中的差異獲利。但債券間的差異是如此之小,要賺錢就必須冒險用高杠桿。LTCM在歐洲債市一直賭「在歐元推出之前,歐盟各國間債券利息差額將逐漸縮小」,因為德國和義大利是第一批歐元國成員,希臘也於今年5月宣布加入單一歐幣聯盟,於是LTCM大量持有義大利、希臘國債以及丹麥按揭債券的多倉,同時也持有大量德國國債的空倉。與此同時,在美國債市,LTCM的套利組合是購入按揭債券和賣出美國國債。1998年8月14日俄羅斯政府下令停止國債交易,導致新興市場債券大跌,大量外資逃離並將德國和美國的優質債市視為安全島。於是德、美兩國國債在股市面臨回調的刺激下,價格屢創新高,同時新興市場債市則暴跌,德、美國債與其他債券的利息差額拉大。1998年年1至8月,義大利10年期債息較德國10年期債息高出值A1的波動基本保持在0.20-0.32厘之間;俄羅斯暫停國債交易後,A1值迅速變大,更在8月底創出0.57厘的11月來新高;進入9月,A1變化反復,但始終在0.45厘上的高位;9月28日更是報收0.47厘,A1的增高意味著LTCM「買義大利和希臘國債,賣德國國債」的投資組合失敗了(希臘國債虧損同理於義大利國債);同時持有的大量俄國國債因為停止交易而成為廢紙;丹麥按揭債券自然也難逃跌勢。在美國,市債交易異常火爆,國債息減價增。自1998年8月1日後,市場利率較10年期美國國債利息高出值A2大幅攀升;8月21日,美國股市大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掉512點。同時,美國公司債券的拋壓同國債強勁的買盤形成鮮明對比,國債的利息被推到29年來低位,LTCM逃離持有的美國國債空倉被「逼空」。因此,LTCM在歐美債券市場上的債券投資組合上多空兩頭巨損,9月末,公司資產凈值下降78%,僅餘5億美元,瀕臨破產的邊緣。

3、 對沖基金的歷史與現狀

(1)創始階段:1949-1966年
對沖基金的鼻祖是Alfred Winslow Jones。瓊斯最初是一個社會學家,後來成為一個記者,再後來成為基金經理人。1949年Jones任職於《財富》雜志期間,受命調查市場分析的技術方法並撰寫文章。結果無師自通,幾乎在一夜之間從一個新手成為一個精通者,並在文章發表兩個月前,建立起一家合夥的投資公司。公司帶有後來的對沖基金的經典特徵,所以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家對沖基金。存在一個獎勵傭金制和把他自己的資本投入基金,向一般經理人員支付的薪水占所實現利潤的20%。此外,Jones在隨後的十年裡還創建了一套模擬指標。
Jones公司起初是一家普通合夥公司,後來則改為有限合夥公司,其運作保持著秘密狀態,業績良好。
(2)初步發展和變化階段:1966-1968年
1966年《財富》的另一位記者Carol Loomis發現了業績不凡的Jones基金,撰文盛贊 「Jones是無人能比的」。該文詳細描述了Jones基金的結構和激勵方式,以及jones在後來幾年創建的模擬指標,並列出Jones基金的回報率-酬金凈額,發現大大超過了一些經營最成功的共同基金。例如,它過去五年的回報率比誠信趨勢(Fidelity Trend )基金高出44%,過去10年的回報率則比Dreyfas基金高87%。這導致了對沖基金數目大增,雖然並不知道在隨後幾年中所建立的基金的准確數字,但根據SEC的一項調查,截至1968年底成立的215家投資合夥公司中有140家是對沖基金,其中大多數是在當年成立的。
雖然對沖基金的迅速成長與強勁的股票市場同步,但一些基金經理發現通過賣空來對沖投資組合不僅難度大、耗時,且成本高昂。結果,許多基金越來越求助於高額頭寸來放大股票多頭的戰略,從而對沖基金開始向多種類別發展,所謂「對沖」,不過是象徵性的意義罷了。
(3)低潮階段:1969-1974年
1969—1970年的股市下跌給對沖基金業以災難性的打擊,據報道,SEC在1968年底所調查的28家最大的對沖基金,至70年代末其管理的資產減少了70%(由於虧損和撤資),其中有5家關門大吉。規模較小的基金情況則更糟。1973—1974年的股市下跌,再次使對沖基金急劇萎縮。
(4)緩慢發展階段:1974-1985年
從1974—1985年,對沖基金重新以相對秘密的姿態進行運作。雖然宏觀對沖基金在此期間嶄露頭角,但總的說來發展不是太快。
(5)大發展階段:90年代之後
對沖基金是隨著金融管制放鬆後金融創新工具的大量出現興盛起來的,特別是90年以後,經濟和金融全球化趨勢的加劇,對沖基金迎來了大發展的年代。1990年,美國僅有各種對沖基金1500家,資本總額不過500多億美元。90年代以來,對沖基金高速增加,最近兩年的發展速度更是驚人。據美國《對沖基金》雜志調查,目前約有4000家基金資產超過4000億美元。據基金顧問公司TASS的資料表明,目前全球約有4000多對沖基金,比兩年前的數目多出逾一倍,所管理的資產總值則由1996年1500億美元,大幅增加至目前的4000億美元。而美國先鋒對沖基金國際顧問公司的資料則認為,對沖基金目前在全球已超過5000個,管理資產在2500億美元以上。另據預測,今後5-10年間,美國的對沖基金還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其資本總額的增長將高於15%。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對沖基金正在把退休資金以及各種基金會和投資經理人吸引過來,形成更強大的勢力。5年前,退休資金和各種基金會的投資在對沖基金資本總額中僅佔5%,現在已猛增到80%。

5、目前國際上主要的對沖基金組織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有對沖基金。歐洲一些國家也有類似的基金,但正式名稱不叫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聲名顯赫,許多人猜想它一定是「巨無霸」(「600磅的大猩猩」),其實大部分的對沖基金規模並不大。按資本總額來區分:5億美元以上的僅佔5%;5000萬-5億美元的約佔30%;500萬美元以下的約佔65%。約有四分之一的對沖基金總資產不超過1000萬美元,有人說,「它們的運作像個小作坊,通常是在僅有一兩個人的辦公室里工作。」
排名前10位的美國國際對沖基金依次為:美洲豹基金(資產100億美元)、量子基金(資產60億美元)、量子工業基金(資產24億美元)、配額基金(資產17億美元)、奧馬加海外合夥人基金(資產三類17億美元)、馬弗立克基金(資產17億美元)、茲維格-迪美納國際公司(資產16億美元)、類星體國際基金(資產15億美元)、SBC貨幣有價證券基金(資產15億美元)、佩里合夥人國際公司(資產13億美元)。
排名前10位的美國國內對沖基金依次為:老虎基金(資產51億美元)、穆爾全球投資公司(資產40億美元)、高橋資本公司(資產14億美元)、帽際基金(INTERCAP,資產13億美元)、羅森堡市場中性基金(資產12億美元)、埃林頓綜合基金(資產11億美元)、套利稅收等量基金(資產10億美元)、定量長短賣資金(資產9億美元)、SR國際基金(資產9億美元)、佩里合夥人公司(資產8億美元)。

二、對沖基金與金融風險

90年代以來,對沖基金行業獲得極大的發展,其表現引人矚目,而90年代也是國際金融動盪不安,風險日增的年代,從1992年歐洲貨幣危機,1994年債券市場危機機墨西哥危機,到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世界似乎越來越不得安寧。許多人指責對沖基金是金融風險之源,特別是導致了亞洲金融危機。對於這一流行的說法,我們先作一般性的討論,然後再引證資料,介紹一些對對沖基金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扮演的角色所作的實證分析。

1、對沖基金與金融風險:一般性討論
一般來說,對沖基金並不具有較其他機構投資者更不安全的特性,理由如下:
(1)相對較小的規模。到1997年底,對沖基金全球資產僅3000億美金,而成熟市場的機構投資者所管理的資產超過20萬億美金,其中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德國的共同基金、退休基金、保險公司及非金融性公司所管理的資金高達11萬億美元,全球共同基金則在1996年就已有7萬億美元之多。
(2)大部分對沖基金不用杠桿或所用的杠桿比例小。有人或許會說,對沖基金雖然規模小,但使用杠桿作用大。事實並非如此。VHFA的研究表明,對沖基金整體上運用的杠桿比較適度。約30%的對沖基金不運用杠桿,約54%的對沖基金運用小於2:1的杠桿(1美元當作2美元投資),只有16%的對沖基金運用大於2:1的杠桿(即借貸額超過了其資本額)。極少數的對沖基金的杠桿大於10:1。並且大多數運用高杠桿的對沖基金進行各種各樣的套利戰略,因此其杠桿的量不一定是其實際市場風險的一個准確尺度。與此同時,銀行、公司及機構投資者也運用杠桿,考慮到它們管理的資產加起來數倍於對沖基金,誰的作用更大不難想像。
(3)對沖基金信息匱乏。有人認為,對沖基金還可利用「羊群效應」,自己作領頭羊。如果這是真的話,將取決於信息及處理信息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股票投資價值分析doc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金流入看什麼 瀏覽:805
科創50指數ETf投資哪些股票 瀏覽:467
林園股市最新股票 瀏覽:524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 瀏覽:130
宜信最新股票價格 瀏覽:143
亞盛股票走勢 瀏覽:450
工業設計軟體概念股票 瀏覽:971
中國股票最高的是什麼股 瀏覽:272
如何利用股東數據分析股票 瀏覽:155
同濟科技股票配股價 瀏覽:219
股票短期融資債券到期兌付是好是壞 瀏覽:597
股票交通銀行000001 瀏覽:811
債券比股票 瀏覽:518
中國軟體這個股票怎麼樣 瀏覽:545
股票里的特殊賬戶 瀏覽:426
最准確的股票數據網 瀏覽:30
網商銀行的股票代碼 瀏覽:393
行業互動對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 瀏覽:555
必需品投資組合股票行情分析 瀏覽:621
股票看盤重要時間點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