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業績增長18000/100有哪些
2020年半年報僅披露了少部分,其中沒有看到業績增長達18000%的上市公司;
2019年年報中有一些業績增長超過100倍的上市公司,將前10名復制於後,供參考:
『貳』 中國股市有上漲超過100倍的股票嗎
有啊,價格只要復權可以看到真實價格。比如某股,經過復權後現價:3402.81,二級市場開盤價是14.57,漲了233倍,發行價是1元,多少倍你算算。
格力電器經過復權也漲了260倍。
『叄』 「優質成長股名單」請收好 三大角度擇選「成長新星」
2019年上半年A股迎來盈利復甦的同時,上市公司業績也加速分化。41家上市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同比翻番,依靠內生或外延式增長實現了業務擴張,利潤大增,另一方面,99家上市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均同比腰斬,主營收入大幅萎縮。
技術的革新、行業拐點的出現和供需關系的大幅改變會帶來一段時期內公司業績的爆發式增長,但長期來看,上市公司持續經營更是一場耐力戰,多少昔日牛股只是曇花一現, 在A股走勢兩級分化加深的背景下,持續穩定的業績增長才是保證個股穿越牛熊的關鍵。
環比成長: 僅16股連續3季度營收和凈利潤環比雙增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剔除上市未滿一年的次新股,去年四季度以來僅有16家上市公司連續3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和扣非凈利潤的雙增長,其中6股來自化工行業,行業景氣度的回升直接提振了相關個股的業績。
營收和凈利潤環比連續增長的個股中,9股連續3季度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速超過50%, 星源材質、南華儀器和萬業企業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速超過100%。
其中, 星源材質 是國內干法隔膜龍頭企業,上半年業績的增長主要源自於控股子公司合肥星源濕法隔膜產能逐步釋放和公司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銷量的快速增長。
南華儀器 主要從事機動車環保和安全檢測系統的生產銷售,公司具有與今年兩項 汽車 排放新標准實施相關新產品的技術和成本優勢,相關的兩項產品報告期內均取得良好銷售業績。
16隻連續3季度營收和凈利潤環比雙增的個股中,除萬業企業、三孚股份和江山股份外,其餘13股在2019年二季度的單季營業收入和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均達到了近五年來的最高值。隨著業務版圖不斷擴大,未來業績進一步增長可期。
長線成長: 14股連續五年扣非凈利潤增速大於30%
將時間周期拉長來看,扣除次新股影響,337股連續五年扣非凈利潤均實現正增長,14股連續五年扣非凈利潤增速均超過30%(2019年增速為中報數據,其餘年份為年報數據),業績穿越經濟周期,實現了長線成長。
從行業分布來看,14隻連續五年業績穩增的股票分布在10個申萬一級行業,來自醫葯生物行業的個股有3隻,其餘行業分別有1至2隻,行業較為分散。
市值方面,14股中 瀘州老窖 最新總市值超過1400億元, 億聯網路、健友股份 等5股為市值介於100億元至500億元的中盤股,其餘8股最新總市值均不足100億元。
從長期股價表現來看,業績長期穩健增長特徵的大中盤股走勢顯著優於小盤股,市值排名前三位的瀘州老窖、億聯網路和健友股份近5個交易日的股價均創下 歷史 新高,除了這三股外, 普利制葯和建設機械 今年以來股價漲幅也已超過60%且最新收盤價距離 歷史 最高價不足30%。
高盈利成長: 14股兼備高盈利能力和高成長性
在近三年扣非凈利潤增速均超過50%的短期爆發式高增長非次新股中,14股展現出了優異的盈利能力,最新中報年化凈資產收益率(ROE)超過20%,而在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年化ROE超過20%的個股尚不足200家。
14隻高盈利成長股中,百億以上市值個股佔到10隻, 三一重工、中公教育、智飛生物 等個股均為細分行業龍頭。在今年以來市值加速向核心資產集中的大趨勢下,高盈利成長股成為了市場資金的寵兒,14股今年以來的平均股價漲幅達76%,滬電股份、深南電路、同策醫療、中公教育四股年內股價翻倍且近三個交易日的股價創下 歷史 新高。
本文源自數據寶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肆』 A股2020年業績預增第一名是哪只股票
據iFind數據顯示,在1566家已披露半年業績預告的公司中,報喜的公司達到606家,其中近一半公司半年凈利潤翻倍。整體來看,兄弟科技、牧原股份、新五豐、萬集科技、大北農、英科醫療等公司半年業績名列前茅。乘著醫葯行業的東風,兄弟科技凈利潤暴增12764.24%,在今年上半年「一騎絕塵」。
據iF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滬深兩市共有1566家公司披露了半年業績預告,而報喜的公司達到606家,包括預增、扭虧和大幅上升,佔比達到39%。這其中,有近一半公司 半 年 凈 利 潤 預 增100%,兄弟科技、牧原股份、新五豐、萬集科技、大北農、英科醫療、欣龍控股、三利譜、歐菲光、星雲股份業績名列前10,凈利潤預增都在20倍以上。
(4)一季度業績增長超過100的股票擴展閱讀
2020年,A股盈利增速築底後將穩步回升﹔二季度穩增長政策將發力,資本市場改革突進﹔內外流動性全年趨松,二三季度相對更好。產業資本迎來中期拐點,外資流入主動性增強,兩者有望成為A股增量資金的主要來源。在宏觀經濟決勝、資本市場改革、企業盈利回暖的大環境下,A股有望迎來2-3年的「小康牛」。
2020年經濟杠桿約束將不再是強約束,科技創新、先進製造促進經濟發展成為2020年的全年主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房地產政策等會進行了積極的調整。2020年利率下降、資本市場改革、政策支持,將強化2019年的以科技為代表的牛市行情。
『伍』 如何查詢2018年一季度業績增長前100名股票
可以在一些金融類網站查到。(見下圖畫紅圈的部分)點擊該欄目中的綠箭頭,就會自動排序
『陸』 一季度暴漲的股票有哪些
西藏發展(000752)今年一季度漲幅為150%,*ST黑化122%,精誠銅業(002171)113%,銀鴿投資(600069)102%,包鋼股份(600010)101%,江蘇吳中(600200)99%,海欣股份(600851)95%,長征電器94%,迪康葯業(600466)86%,ST甘化(000576)84%
『柒』 61家公司業績有望實現連續十個季度增長
中證網訊目前,兩市已有逾1700家公司公布了2019年中期業績預告及業績快報。根據對上市公司近三年的業績情況統計,並參考2019年中期業績預計情況,兩市共61家公司業績有望實現連續十個季度增長(2017年一季度-2019年二季度)。
5家凈利持續增長公司中期有望業績翻番
具體來看,61家業績有望連增的公司中,56家公布了中期業績預告,其中23家為預增(凈利潤增長幅度上限超50%),33家略增。以凈利潤同比預計增幅中值計算,麥格米特、浙商中拓、江蘇神通、徐工機械、藍光發展等5家公司業績有望實現翻倍增長,海德股份、創業慧康、上峰水泥等16家公司預計增幅也均不低於50%。
結合一季度數據可以看到,預計中期凈利潤同比增長較高的公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也都普遍較高。中期預增逾100%的5家公司中,麥格米特、浙商中拓、江蘇神通、徐工機械4家公司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也均超過100%;僅藍光發展一季度業績增幅相對略低,達64.31%。公司表示,2019年半年度業績增加的主要原因系公司經營規模的逐年擴大,使得公司房地產項目在報告期的結轉收入增加;同時公司為提升房地產主業的核心競爭力,已實現了全國化的戰略布局、多元化的投資模式和產品改善升級,規模效應逐步顯現。
61家業績有望連增的公司中,還有5家發布了中期業績快報。中期業績增幅最高的是酒鬼酒,達37.73%;杭州銀行、片仔癀以24.87%、23.05%的業績增幅分列二、三位。
醫葯生物行業公司居多
按行業劃分,這61家公司中,醫葯生物行業數量最多,達14家;其次是機械設備和計算機行業,分別有9家和6家公司,上述三行業合計佔比接近五成。
從股價結構上分析,61家公司股票7月16日平均收盤價為24.35元,顯著高於A股市場平均13.38元。其中,股價超過30元的有17隻,佔比27.87%,包括百元股片仔癀,以及尚品宅配、上海鋼聯兩只股價超過70元的個股;28隻股票股價介於10-30元之間,佔比45.90%;16隻股票股價低於10元,佔比26.23%。
顯然,這些業績持續增長的股票,價格也相對較高。不過,61家公司由於業績優良,每股收益也均不低,因此仍有部分公司的市盈率維持在較低水平。截至7月16日,61家公司中15家公司股票市盈率不足20倍,更有4隻不足10倍。
16家公司股票逆勢上漲
7月以來大盤再度進入調整期,截至7月16日,上證綜指下跌1.39%。61家公司中,39家公司股票逆勢上漲,占總數的63.93%,而同時期全部A股中有1449隻上漲,佔比僅39.88%,顯然這些業績持續增長的股票在大盤調整中表現得更為抗跌。
拉長時間軸來看,今年以來,上證指數累計上漲了17.79%,61隻連續成長股中45隻跑贏大盤。其中,立訊精密、泰格醫葯年內漲幅居前,分別達86.43%、85.63%,華新水泥、酒鬼酒、安車檢測、維爾利、邁克生物、朗科 科技 漲幅也均超過70%。漲幅低於大盤的16隻個股中,杭州園林、易尚展示、金牌廚櫃年內反而下跌了11.42%、6.28%、4.04%。
來源: 中證網
『捌』 中報淘金術來了!11隻破凈股實現業績增長 這家化工龍頭獲機構強烈關注
每年中報、年報披露季,皆為市場配置、機構調倉的最佳窗口,個股、行業的業績情況直接牽動著股價的神經。尋找低估值、基本面向好的標的,是價值投資者的慣用策略,也是機構研究的重點方向。隨著中報業績的陸續披露,低估值、高成長的企業受市場關注。
通信設備企業業績普漲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0日,兩市共有356家企業發布了半年報,其中253家實現同比正增長,佔比超過七成。實現增長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化學制葯、高低壓設備、通信設備、房地產開發等行業。
通信設備行業已有8家公司發布中報,全部實現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平均增長率為65.5%。其中,*ST凡谷、華星創業、宜通世紀三隻股票凈利潤同比增長率超過100%。另外,已公布中報業績的還有太辰光、貝通信、佳訊飛鴻、中光防雷、神宇股份等5隻股票。
通信設備企業普遍業績向好,主要來自三方面的影響:一是5G加速商用下短期設備招標、建網加快,推動通信設備拐點向上;二是國際關系等因素影響下,國內半導體進口替代也在加速推進;三是受益於雲計算、物聯網等高景氣行業發展,通信設備企業基本面有所改善。
房地產開發企業同樣表現亮眼,已公布的9家企業中報業績中,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率超過300%。其中,三湘印象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54億元,同比增長逾20倍,遠高於同行業平均增幅。
如果剔除三湘印象的影響,其餘6家業績增長的企業,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率達126%。其中,同達創業、北京城建增幅超過200%,另外實現增長的企業還有ST天業、陽光城、金融街和格力地產。
從行業數據來看,房地產開發的景氣主要為第一季度,全國1-3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達2.38萬億,同比增長11.8%;一季度房屋新開面積超過3.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1.9%,二者均保持兩位數增長,相關房企受益。
不過,在房地產銷售端,短期房地產在「不刺激」等利空政策的影響下,百強房企銷售持續回落。機構預測今明兩年將迎來竣工交房的高峰期,在銷售下行大趨勢下,個股方面值得關注的是銷售數據好轉的企業。
11隻破凈股實現業績增長
動盪行情之下,難免有估值偏離價值之股。而今年以來,破凈公司數持續維持高位。隨著中報業績陸續披露,破凈、業績增長的股票受市場關注。
最新數據顯示,滬深兩市破凈股數量為376隻,佔比10.26%。而2008年滬指最低位1664點時,兩市的破凈股有175隻,占總數的11.42%;2016年股災之後滬指最低點2638點時,破凈數僅53,佔比不到2%。也就是說,目前A股破凈股數量已接近市場歷史低位時的數量。
從376隻破凈股所屬行業分布來看,資本貨物行業最多,有63隻,佔比17%;材料和房地產行業破凈數亦較高,分別為47隻和43隻,佔比為12%和11%;此外,能源、公用事業、運輸、銀行、耐用消費品與服裝、汽車與汽車零部件行業破凈公司數均超過20隻。
剔除14隻ST股後,其餘企業中已有21家發布中報,11家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房地產開發行業和申萬分類中的綜合II分別占據兩席,分別為北京城建和金融街、悅達投資和廣東明珠。
橡膠行業的貴州輪胎最新市凈率僅為0.93,而其上半年實現凈利潤9293萬元,同比增長了201.53%。這只股票今年以來波動較大,5月初時曾收獲連續四個漲停板,之後股價有所回調。截至8月9日,振幅高達90.75%,遠高於累計漲幅25.97%。
成本壓力一直是限制貴州輪胎業績增長的主因之一,隨著原材料天然膠價格大幅下降,貴州輪胎毛利率持續提升,業績增長明顯。
此外,破凈的煤炭股受機構關注。華創證券、國盛證券研報指出,破凈煤炭股防禦價值突出,關注破凈修復及山西國改的機會。
化學製品最受關注
綜合近期機構的研究報告可以發現,化學製品、計算機應用和專用設備等行業受關注,機構給予買入評級的企業最多。
其中,化學製品共有91家企業獲得機構累計501次研究買入評級,占該行業210家公司的比例達43%。獲得買入評級的公司目前平均市盈率為20.19倍,平均市凈率為2.57。這些企業中,已有8家公司發布中報,其中7家實現同比正增長。
華魯恆升雖然上半年凈利潤出現下滑,但其第二季度業績超預期,單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33億元,環比基本持平,歸母凈利潤6.67億元,環比上升3.89%。公司所處的行業仍處於周期下行期,單季度收入能維持與去年同等水平,不少機構認為已經超出預期。
而其業績超預期的原因,系受益於春肥行情,公司化肥業務環比量價齊升,銷量環比上升約12.8%,價格環比上漲約8.4%。另一個原因則是,依託氨醇聯產的優勢,華魯恆升內部降本增效效果明顯,營業成本不增反降,以致毛利率環比上升1.63個百分點。
作為低成本煤化工龍頭,華魯恆升還啟動了醯胺及尼龍新材料項目、精己二酸品質提升項目,抵禦行業周期波動的能力有所增強。8月8日當天,15家機構齊齊發布研報,其中8家給予買入評級、5家給予增持或強烈推薦評級。
此外,受關注的還有受益於電子景氣高漲的氟化工行業新宙邦;動力鋰電池隔膜龍頭星源材質,因濕法隔膜業務逐漸放量、毛利率持續回升而業績超預期;動物營養添加劑生產企業安迪蘇,在蛋氨酸價格仍處底部時以量補價、保持業績增長,獲財通證券、東北證券、中銀國際等機構分析師買入評級。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玖』 2015年預測一季度業績大增的股票是哪些
對於上市公司的業績預測,通常是專業機構比如基金通過調研發布調研報告,一般都只預測全年業績,對業績的預測只是一種參考,不能作為操作的依據。
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業績發生較大變動(通常是30%)需要提前預告,因此關註上市公司季報,可以關註上市公司業績預告。一種方式是登陸上交所和深交所網站查詢上市公司的公告,另一種方式可以關注相關財經網站整理的數據。
例如:財經網站查詢201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按照增幅比例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