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指數趨勢投資是什麼
指數趨勢投資是以復制指數構成股票組合作為資產配置方式,以追求組合收益率與指數收益率之間的跟蹤誤差最小化為業績評價標准。特點和優勢在於投資風險分散化、投資成本低廉、追求長期收益和投資組合透明化。
❷ 上證指數和投資的關系
1、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與基金的關系:就是上海證券和深圳證券都有投資基金。
2、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簡稱「上證綜指」,其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
3、深證指數是指由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價指數,該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基本與上證指數相同,其樣本為所有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權數為股票的總股本。由於以所有掛牌的上市公司為樣本,其代表性非常廣泛,且它與深圳股市的行情同步發布,它是股民和證券從業人員研判深圳股市股票價格變化趨勢必不可少的參考依據。
❸ 股票指數指的是什麼股票指數和投資收益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系
在股票市場中,股票指數是一個新有的名詞,其主要指的是組合投資市場的市值的正比例函數。股票的指數是在計算時並沒有扣除掉相應的交易成本,應該從股民實際收益來去看漲幅程度。股票指數和投資收益之間存在著正向的關系,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股票的指數來決定投資的多與少,從而決定最終的投資收益。總而言之,股指是一種編制的數字,其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對市場中股票的上升或下跌的走勢進行預測,通過數學計算的方式來得出的一個價格指數,可以對投資者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檢驗自己投資的結果,它與投資收益之間是成正向的關系,將股民作為一個投資整體來看,在牛市中是可以大大獲利的,股民在投資之前需要關注股指的變化情況,理性的投資可得到較高的投資收益。
❹ 指數型和股票型有什麼區別
通俗的講,指數型基金就是它跟蹤的指數中有哪些股票,它就主要買哪些股票。比如以上證180指數為跟蹤目標的指數型基金,就主要買上證180指數的成分股;一個股票在上證180指數中的比例有多大,在跟蹤上證180指數的指數型基金中比例也就大概有多大。
指數型基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純粹的指數基金,它的資產幾乎全部投入所跟蹤的指數的成分股中,幾乎永遠是滿倉,即使市場可以清晰看到在未來半年將持續下跌,它也保持滿倉狀態,不作積極型的行情判斷。目前這種純粹的指數型基金在我國還較難運作,因為首先,我國的有關法規規定,證券投資基金必須有20%的資產投資於國債,這樣如果推出一隻全部資產都投資於上證180指數成分股的指數型基金就是不可能的;同時,目前證券市場上不斷有新股發行,多數新股在上市後能夠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收益。如果是一隻純粹的上證180指數基金,那麼它就只好放棄這一塊的收益。
指數型基金的另外一種,就是指數增強型基金。這種基金是在純粹的指數化投資的基礎上,根據股票市場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比如說,近期推出的我國首隻開放式指數型基金——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基金,就表示會從三個方面進行適當的增強:一是調整權重。華安的基金經理在對行業、個股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可能對一些預計收益超過平均水平的行業或個股增加投資的比例,而對一些預計收益低於平均水平的行業或個股調低投資比例。二是股票替代。華安的基金經理會通過申購新股,適量投資於預期被納入成分股的股票;用非成分股替代流動性很差的成分股等方法替代一些股票。三是倉位調節。在通常情況下,華安180將以75%作為自己的股票目標倉位;但在基金經理能夠明確判斷市場將經歷一段長期下跌過程時,基金的股票投資倉位最低可調低至基金資產的50%。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指數增強型基金既能夠發揮指數化投資的優點,又能夠適當結合積極型投資理念的優點,取長補短,互相結合。目前在海外,指數增強型基金的發展也非常迅猛。
值得指出的是,對於指數增強型基金的增強部分也是有約束的。如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基金,作為我國一隻開放式指數型基金,它首次設定了「跟蹤偏離度指標」來控制增強性投資的偏離風險,對華安180的積極投資行為進行約束,其該指標的最大容忍值設定為0.5%。
❺ 股票買指數是什麼意思
買指數基金風險相對較小。買股票風險相對較大。與股票相比。指數基金預期收益較低,股票預期收益相對指數基金高。買股票手續費相對高,股票交易包括傭金、印花稅、過戶費,而指數基金的手續費較低。指數基金不需要時時盯盤,相對省心;買股票需要時時盯盤,費心費力。
買股票其實就是在買上市公司,買入股票就是在買入它們的未來,希望公司賺錢、股價上漲、利好不斷、研發創新等等好的事件,給本人帶來買入股票後的盈利機會。
買指數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進行投資,通過購買對應指數的全部或者部分成份股來構建投資組合。投資者購買指數基金相當於是買入了一攬子股票,並且是以對應指數為主要追蹤目標,實現同漲同跌的原理。
金融市場的交易是多元化的,投資者可以購買股票也可以購買指數基金,不同的操作方式將帶來不同的收益。投資者應該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對不同的品種進行分類布局,用投資組合的管理方式來配置,以求達到最終跑贏市場,賺取自己的投資利益。
❻ 股票怎麼買指數
股票買指數可以通過指數基金和股指期貨來進行購買。每個指數基金都有一個相對應的指數,一般是成分指數(股票數目固定),如滬深300、上證50、180等;也有一些指數基金選擇的是分類指數,如紅利指數、成長指數等。
買入指數基金就相當於買入相對應指數所包括的一籃子股票,該指數漲就賺錢,跌就賠錢。指數基金中有一種ETF基金,除了能像一般基金一樣申購贖回外,還可以象股票一樣,在盤中交易。
(6)指數投資股票擴展閱讀:
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它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綜合。上證綜指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市場的總體走勢。
上證指數最初是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根據上海股市的實際情況,參考國外股價指標的生成方法編制而成,於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
並於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❼ 股票ETF是什麼意思,怎麼操作
ETF是英文全稱Exchange Traded Fund的縮寫,翻譯為"交易所交易基金",現在一般稱之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它是開放式基金的一種特殊類型,綜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優點。投資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同時又可以像封閉式基金一樣在證券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ETF份額。不過,ETF的申購贖回必須以一籃子股票換取基金份額或者以基金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這是ETF有別於其他開放式基金的主要特徵之一。\x0d\x0a簡單地說就是,ETF是一種跟蹤"標的指數"變化、且在交易所上市的開放式基金。投資者可以像買賣股票那樣,通過買賣ETF,從而實現對指數的買賣。因此,ETF可以理解為"股票化的指數投資產品"。目前上證50ETF是跟蹤"上證50指數",並在交易所上市的開放式指數基金。\x0d\x0aETF有何優點\x0d\x0a首先,ETF克服了封閉式基金折價交易的缺陷。ETF基金由於投資者既可在二級市場交易,也可直接向基金管理人以一籃子股票進行申購與贖回,這就為投資者在一、二級市場套利提供了可能。正是這種套利機制的存在,抑制了基金二級市場價格與基金凈值的偏離,從而使二級市場交易價格和基金凈值基本保持一致。\x0d\x0a其次,ETF基金相對於其他開放式基金,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方便、交易效率高等特點。以前投資者投資開放式基金一般是通過銀行、券商等代銷機構向基金管理公司進行基金的申購、贖回,交易手續費用一般在1%-1.5%,而ETF只需支付最多0.5%的雙邊費用;一般開放式基金贖回款在贖回後3日(最慢要7日)才能到賬,購買不同的基金需要去不同的基金公司或者銀行等代理機構,對投資者來說,交易不太便利。但如果投資ETF基金,可以像買賣股票、封閉式基金一樣,直接通過交易所按照公開報價進行交易,資金次日就能到賬。\x0d\x0a此外,ETF一般採取完全被動的指數化投資策略,跟蹤、擬合某一具有代表性的標的指數,因此管理費非常低,操作透明度非常高,可以讓投資者以較低的成本投資於一籃子標的指數中的成分股票,以實現充分分散投資,有效地規避股票投資的非系統性風險。\x0d\x0a投資ETF與投資股票有何不同\x0d\x0a在交易方式上完全相同。投資者利用已有的上海證券賬戶或基金賬戶即可進行交易,而不需要開設新的賬戶。可以在盤中隨時買賣ETF,交易價格依市價實時變動。它的不同之處在於:投資ETF和投資封閉型基金一樣沒有印花稅;買入ETF就相當於買入一個指數投資組合。
❽ 大盤指數是什麼意思
大盤指數一般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它能科學地反應整個股票市場的行情,如股票的整體漲跌或股票價格走勢等。
如果大盤指數逐漸上漲,即可判斷多數的股票都在上漲,相反,如果指數逐漸下降,即大多數股票都在下跌。
1、上證綜合指數
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為樣本,以發行量為權數(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的股價指數。
2、深證成份股指數
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的股價指數。
(8)指數投資股票擴展閱讀
一方面,它只是反映了整個股票市場中資金和股票的流動量;而另一方面,它又會給投資者造成極大的假象,極大地誤導投資者。
大盤指數對整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有很大的放大效應,卻不能真實地反映個股也就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人們往往根據指數投資股票。指數漲了,大家紛紛買入股票,不管什麼股票都買。
新資金不斷湧入,助推股指不斷上揚,以至形成股市泡沫,造成虛假繁榮。而一旦指數下跌,人們又都紛紛賣出股票,助推股指不斷下挫,泡沫破滅,市場彌漫恐慌悲觀的情緒,市場又陷入泥潭,長時間提振不起來。
由此造成的股票市場大漲大跌,絕大部分股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極大地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也違背了管理層要穩定股市以至整個資本市場的初衷。
如果取消了大盤指數,人們可以不再受指數的干擾和誤導,專心研究個股的基本面、行業景氣度、國家經濟的基本面等等,根據自己的判斷和意願來買賣股票。這樣,股票市場就會形成個股漲跌互現的局面,比較真實地反映出個股的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