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京東的股權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一、劉強東持股比例為15.8%,擁有82%投票權。
截至2017年2月28日,京東一共擁有2,856,708,469股普通股,其中,A類普通股為2,386,326,636股,B類普通股為470,381,833股。
三、什麼是VIE架構?
簡單說來,VIE架構是這樣的一個公司架構:境內公司的股東在境外(通常是在開曼)按其在境內公司相同或相近的股權比例成立一家境外控股公司,該境外控股公司會直接或通過其香港子公司在中國境內成立一家外商獨資企業(WFOE),該外商獨資企業通過與內資公司及內資公司股東簽署一套控制協議(即VIE協議)來實際控制內資公司並獲得內資公司業務經營所產生的經濟利益。
VIE架構搭建完成後,內資公司所代表的境內權益注入到境外控股公司,財務上其報表也能被境外公司合並,由此,境外控股公司變得有價值,所有股東的股權權益也在境外控股公司層面體現。
企業選擇VIE架構的主要有這么幾方面的考慮:
(1)VIE架構可以一定程度上規避國內法律與監管政策對外資某些行業准入的一些限制,之前需要ICP及SP牌照的互聯網公司採用VIE架構就主要是出於該方面的考慮;
(2)VIE架構方便企業赴美國、香港等境外資本市場上市,一是該架構就是一個可以直接赴境外上市的公司架構,上市前一般不再需要進行重組,二是該等架構赴境外上市不需要獲得證監會等境內機構的批准;
(3)VIE架構的公司便於接受境外基金的投資;
(4)VIE架構中直接接受投資的境外控股公司一般受英美法系下的公司法律調整,較境內相關法律更為靈活,在公司治理方面及股東權利方面可以做出更多滿足公司及股東需求的設計。
在某些背景下,VIE架構也有其不便之處:
(1)VIE架構不能直接在中國境內資本市場上市,VIE架構的公司若要回國內資本市場上市,則需要在上市前將VIE架構拆掉,完成一個「紅籌回歸」的重組過程;
(2)VIE架構下,公司或公司的股東可能會面臨潛在的被稅務主管機關做「稅務調整」的風險;
(3)VIE結構項下境外控股公司和境內WFOE是通過協議安排控制境內運營公司,在控制力上相對於直接的全資持股的控制具有更多的不穩定性因素;
(4)基於VIE架構搭建過程中規避外資並購實踐審批難度的考慮,VIE架構的適用從最初的外資限制性行業也擴展到了部分非限制性行業的公司。
四、港交所考慮接受VIE架構(同股不同權)
在錯失馬雲的阿里巴巴四年之後,港交所在上市機制改革上終於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017年12月15日晚間消息,港交所宣布將在主板上市規則中新增兩個章節:
(1)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
(2)允許尚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來香港上市。
此外還將修改第二上市的相關規則,方便更多已在主要國際市場上市的公司來港進行第二上市。用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的話來說,這是香港市場二十多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
望採納,還有問題請追問,謝謝!
⑵ 京東物流干多久可以分股票
一般最少需要三年。
是否會給員工原始股要看公司的性質和老闆的想法,一般骨幹層會喲喲一定的原始股獎勵或期權,但普通員工就未必有,即使有也不一定會有好多,一般會按員工工齡職位工資等情況來分。
所以等或不等還要看你在公司的作用和地位
⑶ 京東股權結構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持股為13.9%,有76.9%的投票權,其中,通過Max Smart Limited持股為13.5%,有72.9%的投票權。
拓展資料:
1,京東集團日前遞交2020年年報,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2月28日,京東集團有3,117,970,519股普通股流通在外計算,其中包括2,673,719,668股A類普通股;及444,250,851股B類普通股。
2,騰訊通過黃河投資有限公司持股為16.9%,有4.6%的投票權;沃爾瑪持股為9.3%,有2.5%的投票權;員工持股平台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持股為0.7%,有3.9%的投票權。 這是京東集團在香港二次上市後,首次遞交年報。
3,騰訊總裁劉熾平為京東董事,黃明 、謝東螢、許定波為獨立董事,京東零售首席執行官為徐雷,京東集團CFO為許冉,首席人力資源官為張_。
4,2020年2月,京東集團子公司京東世紀完成於2020年4月27日到期利率為2.65%的30億元票據的非公開發售。2020年3月,京東世紀完成於2020年10月30日到期利率為2.75%的20億元票據的非公開發售。2020年5月,京東世紀完成於2020年8月到期利率為1.75%的20億元票據的非公開發售。
5,2020年6月,京東集團的A類普通股開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交易,股份代號為「9618」。扣除承銷傭金、股份發行成本及發售費用後,京東集團通過在香港上市獲得313億元(48億美元)。
6 , 2020年8月,京東健康與一批第三方投資者完成不可贖回的B系列優先股融資。融資總額為9.14億美元,按全面攤薄基準占京東健康所有權的4.5%。2020年12月,京東健康的股份開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交易,股份代號為「6618」。扣除承銷傭金、股份發行成本及發售費用後,京東健康通過在香港上市獲得全球發售募集資金凈額約257億元(39億美元)。
7,2020年4月及12月,JD MRO就A系列不可贖回優先股及A-1系列優先股融資與一批第三方投資者訂立最終協議,融資總額約為3.35億美元。融資完成後,京東集團仍持有JD MRO已發行流通股份的逾80%。
8, 2021年3月,京東物產就A系列不可贖回優先股融資與聯合牽頭投資者高瓴資本及華平投資,及其他投資者訂立最終協議。募集總金額預期約為7億美元。於該交易完成後,京東集團仍將為京東物產的主要股東。
⑷ 京東方股權結構
京東是股權結構是AB股架構,流通的普通股分為A、B兩類, A類普通股持有人每股可投1票, B類普通股持有人每股可投20票,A類不可轉為B類,但B類可隨時轉為A類。
由於京東集團2021年的年報尚未公布,我們根據京東集團的2020年年報來看看京東的主要股東的持股情況:截止到2021年2月28日,公司創始人劉強東持股13.9%,具有投票權76.9%,騰訊持股16.9%,投票權4.6%,沃爾瑪持股9.3%,投票權2.5%,員工持股平台持股0.7%,投票權3.9%。
【拓展資料】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3年4月,是一家為信息交互和人類健康提供智慧埠產品和專業服務的物聯網公司。京東方的核心事業包括埠器件、智慧物聯、智慧醫工。埠器件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車載、可穿戴設備等領域;智慧物聯為新零售、交通、金融、教育、藝術、醫療等領域,搭建物聯網平台,提供「硬體產品+軟體平台+場景應用」整體解決方案;在智慧醫工領域,京東方通過移動健康管理平台和數字化醫院為用戶提供了全面的健康服務。
2019年,京東方新增專利申請量9657件,其中發明專利超90%,累計可使用專利超7萬件。美國專利服務機構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BOE(京東方)全球排名躍升至第13位,連續4年在IFI TOP50榜單中實現排名與美國專利授權量雙增長。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情況,BOE(京東方)以 1864件PCT專利申請量位列全球第六。
京東方核心業務:
基於在發展顯示事業中積累的顯示、感測、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基礎,BOE(京東方)2014年啟動DSH戰略轉型,由原有的埠器件事業向智慧物聯事業和智慧醫工事業延展。
⑸ 京東在沒上市只前員工手裡的原股一年能分多少
17111.12元。
原始股一般按一元一股計算的,京東股價26美元左右,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6.5812,再乘以股數:26*100*6.5812=17111.12元。
京東在美國上市,在2017年的10月24號,12點左右,京東的股價大概是38.75美金一股,股票交易時間為上午九點半到11點半,下午3點。
⑹ 京東那些員工有股票分配
您好
京東納斯達克掛牌,各種現場報道涌來,微信朋友圈熱鬧的很,一時間多了很多「假裝在紐約」的朋友。其實,我也不知道這些人興奮的原因,你們也不買京東股票,也不是京東員工,激動什麼呢? 你看看京東員工多淡定,唉,你別說,還真是很少見京東的一線員工說什麼。我認識的一些人都沒什麼動靜,絲毫感覺不到他們的激動,多少有點奇怪。
前幾天看到有人說,京東不少員工現在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股票,據說不少人都是口頭被告知股票數量,簽的是空白合同,乍一看還以為是惡搞,這可能么? 畢竟是大公司了,不至於做這么不正規的事情。不過我問了幾個人後今天得到了確認,「空白合同的事情是真的,應該是 11 年底 12 年初的事,確實兩份合同都被公司拿走了。當時是 VP 口頭給每個人說了一下股票數量,至少研發都應該知道,其他部門不清楚。」 聽了之後很驚訝。
查找一下過去的新聞,劉強東曾經在第四屆創業家年會上稱「京東商城每年都會給員工分股權,公司發給員工的股權超過他個人所持有的 70%。」這次上市,根據披露的信息看,劉占股 18.8%,粗略一算,員工持股應該超過 13% 啊… 就算打個折扣也好啊,不過根據反饋來看,似乎根本不是這樣。
公司上市是好事情,對員工來說,能夠分享一點公司成長所積累的財富,改善一下家人的生活,對得起自己過去的辛苦付出,也是人生的一份難得的成績。不過也很遺憾的看出,一家公司 IPO,總是有少數人展露歡顏,多數人一臉失落。值得嘲諷的是,京東在 IPO 前夕在更新後的招股書中披露,一季度給予劉強東的股權激勵一次性支出 36.7 億元。自稱不缺錢的劉強東這筆錢不知道會怎麼用,有個小小的建議是,給那麼多快遞的兄弟每人包一個紅包吧。畢竟,夏天快到了。
上市或是准上市的大互聯網公司,能夠慷慨給予員工股票的其實算少數(這一點上,我是很敬佩馬雲的,盡管我討厭阿里洗腦玩價值觀的那一套做法)。怎麼能分享到公司成長的利益? 要麼是盤子做得超級大,即使分的比例少,那麼平均每個人也能分不少;要麼老闆足夠大方,分更多比例的大餅出去。所以,公司上市,基層員工能否真正獲益,還真是個不確定的問題。當然,也有不少人靠著站隊,能跟對人,或是靠裙帶關系,也能分一杯羹,你吃肉,我喝湯,喝不到湯的也能舔一下盤子。不過,對於絕大多數老實巴交的技術人來說,都只能苦笑一下,聞個味兒而已。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能夠將自己畫的大餅變成真的,確實應該贏得掌聲。但是,不應該辜負曾經跟你一起打拚的團隊夥伴,即使他們不是有著光鮮背景的高管,即使他們現在只是中層或是一線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