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下為什麼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會引起賬面價值變動,宣告發放股票股利不會引起帳面發生變化
因為發放現金股利是將利潤的一部分發放給投資者了,也就是股民。但是股票股利對公司來說,並沒有現金流出,也不會導致公司的財產減少,而只是將公司的留存收益轉化為股本。它不會改變公司股東權益總額,但會改變股東權益的構成結構。
② 分配股票股利不影響所有者權益總額,但影響其結構,這句話對嗎
1、正確
2、股票股利只是所有者權益結構的變化,並不影響所有者權益總額。現金股利是所有者權益的減少,同時負債增加,它是會引起所有者權益和負債同時變動。
拓展資料:
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損益的變化已在投資單位反映出來。但因被投資單位的股本數量變化了。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票股利。
基於上述原因,投資方收到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股票股利,不需要做賬務處理,變化的只是股本數量的變化,不影響所有者權益總額,被投資單位的所有者權益總額是不變的,被投資單位的所有者權益總金額沒有變化,則投資單位的賬務不需處理。
③ 發放股票股利會改變資本公積嗎
您好!在我國,是不影響的。但在西方國家是影響的。
一、對於不同股票股利類型,資本公積改變規律:
1、 股票股利分類:按照羅斯《公司理財》描述,將股票股利分為了大額股票股利(高於20—25%)與小額股票股利(低於20—25%)。
2、 當大額股票股利時,我們不考慮資本公積變化,股本增加(變化額度就是股票數量乘以面值,因為面值通常是1,所以變化量就是股票數量),留存收益彌補股本的增加。這里的處理是用股票面值對權益項進行調整。
3、 在小額股票股利的處理是,考慮股票價格對權益項進行調整,股本增加即股票數量(通常考慮面值為1),而資本公積會發生(股票價格-面值)×股票數量的增加,股本和資本公積的增加從留存收益出扣除。
二、國內股票股利不會改變資本公積。
按照國內的標准,通常只考慮股票股利從股票面值對權益項的調整,意味著資本公積項是不發生變動的。
三、例子:
1、 情景設定:
某公司年終利潤分配前的股東權益項目資料如下:
股本一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200萬股)200萬元
資本公積 160萬元
未分配利潤 840萬元
所有者權益合計 1200萬元
公司股票的每股現行市價為35元。
2、問題:計劃按每10股送1股的方案發放股票股利,計算完成這一方案後的股東權益各項目的數額;
3、計算:
按照國內的通常的做法:發放股票股利後的普通股數=200×(1+10%)=220(萬股)
發放股票股利後的普通股本=1×220=220(萬元)
發放股票股利後的資本公積=160(萬元)
未分配利潤840-20=820(萬元)
所有者權益合計 1200萬元。
4、結論:所以資本公積項是不發生變動的。
④ 在權益法下,收到被投資單位分派的股票股利不會影響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為什麼
權益法下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當企業在上一年度獲得凈利潤時,會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笑望採納,謝謝!
⑤ 股票股利與股票分割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不同點: 1、股票股利面值不變,股票分割每股面值變小; 2、股票股利股東權益結構變化,股票分割股東權益結構不變; 3、股票股利股價低漲時採用,股票分割股價暴漲時採用; 4、股票股利屬於股利支付方式,股票分割不屬於股利支付方式。
相同點: 1、兩者普通股股數均增加(股票分割增加更多); 2、如果盈利總額和市盈率不變,每股收益和每股市價均下降(股票分割下降更多); 3、股東持股比例不變; 4、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不變。
一、股票股利是上市公司採用最為頻繁的一種股利政策。企業發放股票股利不會導致企業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也不會引起股東所持股票比例的變化,只會導致股東權益各項目間的增減變化。股票股利以發放比例大小,可分為小比例股票股利和大比例股票股利。以下分別加以分析:小比例股票股利。假如股票股利的發放比例低於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20%,一般稱之為小比例股票股利。我國《證券法》規定:「公司一次配股發行股份總數,不得超過該公司前一次發行並募足股份後普通股股份總數的30%。」因而我國上市公司較多採用小比例股票股利政策。小比例股票股利由於其發放比例比較小,一般不會造成股價的大幅度波動,發放小比例股票股利會造成以下影響:引起留存收益減少,普通股股本和資本公積增加,所有者權益總 額不變。由於稅後凈利潤不會因發放股票股利而增加,而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量卻由於股票股利的發放而上升,從而導致普通股每股收益的降低。大比例股票股利。假如股票股利的發行比例大於或等於原發行在外普通股數量20%,就稱為大比例股票股利。小比例股票股利發放不會對股價產生較大的波動,大比例股票股利的發放卻足以引起股價的變化。一般來說,大比例股票股利政策會產生以下影響:引起普通股股本的增加,留存收益減少以及每股收益的降低,資本公積和所有者權益總額保持不變
二、股票分割 股票分割是指通過成比例地降低股票面值而增加普通股的數量,它是一種將面額較高的股票轉換成面額較低股票的行為。在股票分割後,由於普通股數量的增加,普通股面值相應降低,其造成的影響將與股票股利不盡相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普通股股本、資本公積、留存收益都保持不變,股東權益總額因而也不變。每股面值和每股收益由於普通股數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對於增加流通在外普通股數量的股票分割政策, 企業在某個時期如希望減少流通在外普通股的數量,可通過股票合並來實現。股票合並作為股票分割的反向操作行為,又稱為「反分割」。它造成的影響可以歸納為:由於普通股數量的減少,導致普通股面值相應提高。與股票分割一樣,股票合並後,普通股股本總額、資本公積、留存收益都保持不變,股東權益總額也保持不變。由於普通股數量減少,而本年稅後凈利潤不變,導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增加。
三、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意義 首先,股票股利與股票分割使企業的股票處於一個價位更低的交易范圍,從而可以吸收更多的購買者購買公司的股票,擴大個人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數量,有利於擴大公司的影響。其次,在投資者看來,股票股利與股票分割是成長中公司的行為,因而能提高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可穩定甚至提高公司股票的價格。第三,發放股票股利可使股東分享公司的盈餘而公司不支出大量的現金,便於公司擴大規模進行再投資,有利於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第四,股票股利與股票分割都能達到降低公司股價的目的。但一般來說,只有公司股價劇漲且預期難以下降時,才 採用股票分割的辦法;而在公司股價上漲幅度不大時,往往通過股票股利將其股價維持在一個理想的范圍之內。
⑥ 宣告發放股票股利,為什麼不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總額發生增減變動
股票發放的過程是先宣告在發放,從宣告到實際發放是有時間差的,財務上也是分兩步來處理。股本權益是一增一減,所以總額不變。
股票股利亦稱「股份股利」。股份公司以股份方式向股東支付的股利。採取股票股利時,通常由公司將股東應得的股利金額轉入資本金,發行與此相等金額的新股票,按股東的持股比例進行分派。
股票股利對公司來說,並沒有現金流出,也不會導致公司的財產減少,而只是將公司的留存收益轉化為股本。但股票股利會增加流通在外的股票數量。
⑦ 為什麼發放股票股利會導致每股市價下降市值為什麼不變
這個問題其實只要弄清市值代表著什麼就可以弄清楚。
先把自己從公式中脫離出來,市值其實就是一個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的總價值。是公司總資產減去總負債之後的剩餘價值。
打比方一個公司市值10億,每股一元的股價,發行在外的股票有10億股。
那麼這個股價的變動是由於其剩餘價值的增減而決定的。
如果現在公司每股發放0.1元的股利,現金分紅。那麼總共會分掉一億元的利潤,這一億元從哪裡來?就是從剩餘價值中發放的。
因此大家公認這個公司的剩餘價值不再是10億元而是9億元了,相應的股價就變為了0.9元。這時,股價變動了,市值也變動了。
另一種情況,你所說的股票股利,也就是送股。公司直接給投資者免費配股一億股,那麼市場上就有11億股的股票。但是公司這個配股操作不產生利潤也不產生損失,資產沒變,負債沒變,未分配利潤也沒變,公司的剩餘價值依舊為10億元。每股股價變為了0.909元。這個時候市值沒有變,股數增加,每股的股價減少。
⑧ 注冊會計師財務管理中為什麼股票股利影響了股票市值卻不影響面值
注冊會計師財務管理中為什麼股票股利影響了股票市值卻不影響面值
1、買股票的心態不要急,不要只想買到最低價,這是不現實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點價買入也是不錯的,所以買股票寧可錯過,不可過錯,不能盲目買賣股票,最好買對個股盤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擬買賣,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兩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買入點。
3、重視必要的技術分析,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及盤面語言(盤面買賣單的情況)。
4、盡量選擇熱點及合適的買入點,做到當天買入後股價能上漲脫離成本區。
三人和:買入的多,人氣旺,股價漲,反之就跌。這時需要的是個人的看盤能力了,能否及時的發現熱點。這是短線成敗的關鍵。股市裡操作短線要的是心狠手快,心態要穩,最好能正確的買入後股價上漲脫離成本,但一旦判斷錯誤,碰到調整下跌就要及時的賣出止損,可參考前貼:勝在止損,這里就不重復了。
四賣股票的技巧:股票不可能是一直上漲的,漲到一定程度就會有調整,那短線操作就要及時賣出了,一般說來股票賺錢時,隨時賣都是對的。也不要想賣到最高價,但為了利益最大話,在股票賣出上還是有技巧的,我就本人的經驗介紹一下(不一定是最好的):
1、已有一定大的漲幅,而股票又是放量在快速拉升到漲停板而沒有封死漲停的股票可考慮賣出,特別是留有長上影線的。
2、60分鍾或日線中放巨量滯漲或帶長上影線的股票,一般第二天沒繼續放量上沖,很容易形成短期頂部,可考慮賣出了。
3、可看分時圖的15或30分鍾圖,如5均線交叉10日均線向下,走勢感覺較弱時要及時賣出,這種走勢往往就是股票調整的開始,很有參考價值。
4、對於買錯的股票一定要及時止損,止損位越高越好,這是一個長期實戰演練累積的過程,看錯了就要買單,沒什麼可等的。
⑨ 為什麼企業與股東之間的交易(如分配股票股利和回購)會影響股價,但是卻不影響股東的財富
股票回購會導致股數減少,這樣凈利潤不變的情況下,每股收益(凈利潤/股數)就會上升,由於每股收益上升就會導致每股價格上升,所以雖然是股數下降了,但是股東財富還是不變的。
回購的含義是什麼?上市公司回購和央行回購有什麼不同?回購對股價是利好還是利空?很多小夥伴無疑都急切的想知道,接下來學姐就幫大家全面分析一下。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證券市場中的回購是什麼
證券回購和證券回購交易都表達相同的意思,所謂的證券回購就是說證券買賣雙方在成交同時就約定於未來某一時間以某一價格雙方再反向成交。證券回購內含有股票回購和債券回購。
1、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應用資金周轉等手段,從股票市場上買進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的舉動。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公司可以選擇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然而在超過半數的情況下,公司都會願意將其回購股票當做「庫藏股」進行儲存處理,暫時不參與交易及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以後另外作為其他方面使用,例如實施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再或者就是需要資金的時候就出售掉它。
2、債券回購:在債券交易的雙方在進行債券交易的同一時間里,使用上契約方式約定好在將來的某一天里按照著約定的價格(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此行為就是說該筆債券由它的「賣方」(正回購方)向「買方」(逆回購方)再次購回。就從交易發起人本身出發,只要是抵押出債券的情況,借入資金的交易就稱為進行債券正回購;只要是主動借出資金的情況,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進行逆回購。想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立馬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上市公司回購股票
上市公司對於股票的回購有這些原因:①實行股權激勵計劃;②避免惡意收購;③提高公司收益率;④穩定公司股價,提高公司形象。那麼回購股票究竟利好還是利空呢?還是需要按照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
1、回購後注銷:如若在股價低估的這類情況下,回購股票並把它注銷,這樣就會招致公司的流通總股數減少,每一股的收入將大大提高,這樣操作是利好。若是沒有發生股價被低估的情況就對股票回購,有意的將一些不明所以的群眾吸引過來哄抬股價,就會對股東的利益造成損失,這是隱形的利空。
2、回購不注銷:公司在低位回購股票的情況下,並且是作為庫存股不參與股份注銷,之後一旦股價處於高位,派發股份用來干別的。公司有去炒自己股票的嫌疑存在,所以不注銷便代表著利空。自然,如果從短期角度看的話,回購股票就可以說是大資金買入股票,股價也就會相應上漲很多。
三、央行正、逆回購
央行有兩種的回購方式,分別是正回購和逆回購,正回購是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吞吐貨幣的行為,當然逆回購也是,能說是一種貨幣政策。央行逆回購的目的主要是在以下兩點,不僅僅是調節利率,還能調節資金的流動性。一方用相對規模的債券作為抵押,去融入資金,這一過程稱之為正回購,且有承諾在日後再購回所抵押債券的交易行為。也是一種央行經常會使用的公開市場操作手段,央行利用正回購方式,也就可以達到市場回籠資金的效果;逆回購的意思是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也在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實際上就是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如果逆回購到期,就說明了這是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一個操作。那麼,央行回購究竟有利還是無利呢?同樣需要分情況來討論:
1、逆回購:央行使用資金和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其實是向市場投放資金,當資金進了實體企業後,如此一來,是可以刺激企業運轉的,因此會對股市利好。然後市場上的資金增加了以後,那就能有多餘的資金進入股市,這樣子是可以刺激股市上漲的。
2、正回購:央行賣出逆回購的時候其實是在回籠資金,市面上的錢少了,就會導致沒有多餘的錢再流入股市當中,從而影響到投資情緒變成悲觀,導致股票下跌。所以早早的了解到回購消息是真的很重要,【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⑩ 請問發放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對 每股收益 和 每股凈資產 的影響
設每股股票分紅股利為X,上次期末每股收益為Y0,每股凈資產Z0,則扣除股利後上次期末每股收益為Y1=Y0/(1+X),扣除股利後上次期末每股凈資產Z1=Z0/(1+X)。
設每股股票分紅現金為X,上次期末每股收益為Y0,每股凈資產Z0,總股票數為A,則扣除現金後上次期末每股收益為Y1=Y0-X,扣除現金後上次期末每股凈資產Z1=Z0-X。
在預期未來企業發展中的影響時,發放股利僅對高價股才更有積極作用,因為一般的每股股價便宜一些才容易買進(也更容易促使莊家炒高一些股價),相對的,未來才更容易融資,進而促進企業擴大規模銷量好的話大幅增加利潤,增厚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同樣,發放現金可以給股東實實在在的回報,也更有利於增加企業的形象,推高股價,促進融資,增厚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個人認為:只有市場飽和狀態下大規模分紅現金才有利於企業,但這樣的企業因為飽和的市場肯定不會增厚太多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市場廣闊的企業可以適當分紅給股東作為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