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授予員工股票期權怎麼披露

授予員工股票期權怎麼披露

發布時間:2023-01-26 00:23:38

❶ 高管人員的薪酬和期權如何披露

根據證監會頒布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上市公司應該在年報中詳細的披露高管人員的薪酬和股權激勵的狀況。具體條款如下:
第五節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情況

第二十五條 公司應披露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情況,包括:

(一)基本情況

現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姓名、性別、年齡、任期起止日期、年初和年末持有本公司股份、股票期權、被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年度內股份增減變動量及增減變動的原因。如為獨立董事,需單獨註明。

(二)現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最近5年的主要工作經歷。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如在股東單位任職,應說明職務及任職期間,以及在除股東單位外的其他單位的任職或兼職情況。

(三)年度報酬情況

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報酬的決策程序、報酬確定依據以及報酬的實際支付情況。披露每一位現任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報告期內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職工福利費和各項保險費、公積金、年金以及以其他形式從公司獲得的報酬)。全體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報酬合計。另外,將獲得的股權激勵按照可行權股數、已行權數量、行權價以及報告期末市價單獨列示。

公司應列明不在公司領取報酬、津貼的董事、監事的姓名, 並註明其是否在股東單位或其他關聯單位領取報酬、津貼。
因此,你通過仔細的閱讀上市公司的年報中相應的章節,便可以清楚的得到你上述所需的信息。
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07年修訂)
http://www.cnstock.com/paper_new/html/2007-12/19/content_60144945.htm

❷ 股票期權激勵的會計處理

會計原則委員會第25號意見書(APB25)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根據APB25的規定,股票期權計劃分為兩種類型:補償性的和非補償性的。如果歸入非補償性的,該計劃必須符合以下四個條件:1、達到一定僱傭條件的全職雇員基本上全部有權參與計劃。2、股份必須平等,或根據工資比例授予。3、必須有限定行使的時間。4、不能給予超於市場價格基礎上所能給予的合理折扣。如在一般的"配股"中給予的折扣。只要不符合條件之一的,該股票期權計劃就視為補償性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定要確認補償成本,因為補償成本可以等於零。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然而,基於對補償成本確認的強烈反對情緒,APB25延續了ARB143的做法,基本上取消了對所謂的固定股票期權補償成本的確認。因為將"補償成本"定義為授予日股票的市場價格與行權價格之間的正差額,並通常於授予日計算。這樣,如果股票期權的行權價等於或大於授予日的市場價格,不論今後任何時間股票的價值如何變動均無需確認補償成本。由於行使價格多數定為等於或高於授予日的市場價格,大多數的固定認股權計劃因此無需確認補償成本。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根據APB25,計算日期是指某一雇員得知可得到的認股權數量及認股權行使價格的最早日期。對於多數固定認股權計劃,上述兩個數據均在授予日得知。還需注意的是,即使受益人必須滿足其他條件,如該受益人必須在授予日後繼續服務該公司一段時間才可行使認股權,計算口仍然為授予日。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如果認股權計劃是補償性的,補償成本是以計算日市場價格與認股權行使價格之間的差額計算。除非在極少數情況下,股票是專門收購來滿足認股權計劃,並在收購後很快交付給認股權持有人,發行機構的股票機會成本不作參照。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此外,即使在計算日(一般為授予日)沒有發生補償成本,某些期後事件也可能引致需要確認補償成本。其中最重要的是: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1、認股權續期或延期,產生新的計算日,如果該日市場價格或公平價格超過了認股權行使價格,則需要確認補償成本。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2、為了清算以前作出的股票獎勵或認股權而向雇員支付現金,該項付款額需視為補償成本。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如果某認股權計劃包括向雇員支付補償,該補償應在與補償對應的服務期間予以確認。如果認股權的授予是無條件的(如認股權沒有待權期,所以在授予日便可以立即行使認股權),即其目的是酬勞雇員以前提供的服務,則補償成本應在授予日一次入賬。如果股票認股權是在部分或全部勞務提供之前授予,補償成本應在勞務發生的期間按配比原則確認。如果認股權計劃的待權期是一次生效的,補償成本基本上以直線法計提。而如果計劃的待權或是分期生效的,確認的方法便更為復雜。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下面,通過一個簡化的例題說明APB25關於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方法。在此,假設股票期權計劃的計算日和授予日相同且一次性生效。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例;假設ABC公司於2000年1月1日實施一項股票期權計劃,此時ABC公司的股票市價為20元/股,准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受益人)以每股15元的價格購買10000股。受益人可在授予日後5-10年內行使。公司不認為受益人會放棄此權利。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1、股票期權授予日的會計處理為: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借:股東權益--遞延補償支出50000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貸:股東權益--股票期權50000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2、隨著受益人提供勞務賺取股票期權,1-5年的會計處理為: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借:管理費用--補償支出10000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貸:股東權益--遞延補償支出10000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3、受益人支付現金,行使股票期權,會計處理為: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借:現金150000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股東權益--股票期權50000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貸:股本10000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19000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二)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第123號准則(SFAS123)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1993年6月,FASB公布了人們期待已久的有關股票期權和其它以股票為基礎的補償安排的會計處理方案。這一方案如果採納,將取代APB25,對所有的固定或變動股票獎酬計劃,以授予日的股票價格為基準,用公允價值計算補償成本。這一方案的優點之一是它第一次運用同樣的方法處理固定和變動計劃,從而結束了現有準則(APB25和FASB解釋28)最令人煩惱的的一面。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但是,如前所述,FASB提出的方案遭到廣泛抵制,結果FASB被迫提出一個較為中庸的解決方法,即對公允價值法的採用僅作推薦。在SFAS123中,1993年方案中的公允價值法雖然得以保留,但是不作為強制的規定,而是推薦為較佳的方法。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SFAS123的規定中,與當前做法差距最遠的,是對基本按照市場價格或授予日(或計算日,假如兩者不同)的公允價值授予的固定認股權的會計處理。根據APB25,即使這類計劃被劃分為補償性的,通常也無須確認補償(因補償成本為零);而在SFAS123中,這類計劃的價值必須至少要以所謂的"最低價值"計算支出,即確認認股權的可遞延對行使價格的支付直至認股權的期間結束的價值,減去如果股票有股息支付而錯過的股息。最低價值確認為在服務期間分攤的補償成本。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SFAS123的涵蓋范圍比APB25廣泛。SFAS123適用於所有與股票有關的補償計劃,不論他們的名稱,亦不論雇員是得到股票或根據股票價格得到現金。這一廣泛的定義包括所有的股票購買計劃、固定和變化認股權安排、受限制股票和股票增值權。它還適用於正常商業過程中用股票交換商品和勞務的交易。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除了符合一定的限制條件外,所有股票認股權和相關計劃均為補償性的,並需採用SFAS123的計算方法和披露要求。因此,該准則遠較APB25嚴格。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上市公司的公允價值的計算是採用普遍承認的認股權定價模式,其中較常見的是Black-Scholes和二項式模型。這些模型考慮(1)認股權的期限;(2)授予日的市場價格和認股權的行使價格;(3)無風險利率;以及(4)該股票預計的股價波動。由於這些模型非常復雜,一般都採用計算機來計算。對非上市公司,除了對股價波動的計算外,採用的方法基本相同。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下面,仍然通過一個簡化的例題說明SFAS123關於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方法。在此,假設股票期權計劃的計算日和授予日相同且一次性生效。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例:假設ABC公司於2000年1月1日實施一項股票期權計劃,此時ABC公司的股票市價為20元/股,准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受益人)以每股15元的價格購買10000股。受益人可在授予日後5年行使。公司不認為受益人會放棄此權利。如果無風險利率為8%,預計每年支付現金股利0.5元/股,根據SFAS123計算的股票期權最低價值為: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1、股票期權授予日的會計處理為: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借:股東權益--遞延補償支出77885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貸:股東權益--股票期權77885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2、隨著受益人提供勞務賺取股票期權,1-5年的會計處理為: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借:管理費用--補償支出15577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貸:股東權益--遞延補償支出15577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3、受益人支付現金,行使股票期權,會計處理為: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借:現金150000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股東權益--股票期權77885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貸:股本10000
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217885

❸ 想寫一篇關於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會計處理的論文,案例應該找一個報表有問題的公司,還是分析沒有問題的公司

關於股票期權會計處理的探討

摘要:股票期權作為一種激勵和約束機制出現以後,如何在現行財務會計觀念與模式下對它進行會計處理存在著許多觀點,有「費用論」、特殊權益論」、「非會計對象論」等。文章認為,將股票期權納入費用不論從它的理論基礎,還是從其發展態勢上說都將成為一種必然。
關鍵詞:經理人股票期權股票期權費用化會計處理
一、背景回顧
股票期權作為一種激勵和約束機制來整合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與股東利益,早已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越來越多地被採納。20世紀90年代後,也逐漸被 引入到我國。隨之而來的是,針對股票期權這樣的新型報酬制度,如何在現行財務會計觀念與模式下予以確認、計量、紀錄與反映,一直是財務會計領域爭論較大的 議題。美國安然事件發生後,關於股票期權如何進行會計處理的爭論愈演愈烈,其主要觀點如下:
1.「費用」論。1972年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發布的第52號意見書「發行給雇員的股票的股票之會計處理」和1995年財務會計准則 委員會(FASB)發布的第123號財務准則公告「基於股票的報酬之會計處理」,都將之確認為公司的一項費用———補償成本,列入利潤表。
2.「特殊權益」論。李維友(2001)認為,股票期權按所有者應有的權利劃分,經理人股票期權不屬於權益;按負債劃分,經理人股票期權也不屬 於負債。所以,它既不是權益又不是負債,兼有兩者的性質,在不改變現有會計模式的情況下,把經理人股票期權作為一種特殊的權益處理比較恰當。
3.「非會計對象」論。徐珊(2001)建議,經理人股票期權不應作為會計系統的處理對象,因為它不符合現有的所有會計要素的定義,已經超越了會計系統處理對象的范疇。但經理人股票期權的信息制度則必須從嚴規范並應盡早制定相應的信息披露准則。
4.「利益分配」論。謝德仁(2002)依據現代公司理論,以公司剩餘控制權與公司剩餘索取權來定義公司所有權,認為在現代公司中公司經理人擁 有公司的剩餘控制權,並參與公司剩餘索取權的分享,這才是經理人股票期權的經濟實質之所在。因此,經理人股票期權的價值在於公司剩餘索取權,進而公司剩餘 的分享。
以上各種觀點都是從不同角度針對經理人股票期權的經濟實質、應如何進行會計處理所做的研究與探討。我們認為,將股票期權列入費用處理的觀點較為優越。
二、從理論基礎上看,股票期權是一項費用
1.公司委託—代理理論決定了經理人股票期權的經濟實質是一項激勵機制。經理人股票期權作為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它的產生源於公司所有者尋求公司 代理成本的最小化。這是因為在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股份公司中,所有者和經營者目標差異的存在與兩者之間信息的嚴重不對稱,經營者實際上掌握了公司的控 制權,從而產生了經營者利用控制權侵犯所有者利益的可能性。同其他激勵機制相比,股票期權通過讓經營者成為未來可能的股東,賦予其未來可能的剩餘索取權 (當經理人順利行權,則成為未來的股東,同時也實現了未來的剩餘索取權;否則,當經理人未行權或股票期權失效,則情況相反),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兩權分 離產生的矛盾,使經營者的目標函數與所有者的目標函數盡可能地達到內在的一致性,減少經營者的機會主義行為和所有者對其監督的負擔,有效地降低了公司因兩 權分離而產生的代理成本。與此同時,由此激勵機制而產生的支付給經理人的報酬自然要歸結為除其工資、獎金以外額外的經濟補償部分,也就是說,由此激勵機制 而產生的激勵成本要計入該公司的「管理費用」中,因為畢竟所有者和經理人是委託代理關系。如果股票期權不是一種薪酬,那它又是什麼呢?如果薪酬不是一種費 用,那它又是什麼呢?
2.從會計准則的角度講,授予股票期權的會計確認應該與授予股票的會計確認相一致。股票與股票期權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兩者都可以作為有效激勵手段來 協調股東和經理人的利益。所不同的是,在激勵過程中,如果公司直接授予經理人股票,則此經理人立即會獲得該公司的剩餘索取權,進行公司剩餘的分享。相反, 如果公司授予經理人的是股票期權,即遠期使經理人受到股票的益處,那麼只有在經理人未行權,此經理人才具有該公司的剩餘索取權,進行公司剩餘的分享,如果 經理人未行權,則此經理人不具備有該公司的剩餘索取權。即經理人具有該公司的剩餘索取權的值為零。但直接授予股票,根據現行的會計准則必須計入費用,那麼 授予與股票具有類似激勵效用的股票期權又有什麼理由不計入費用呢?
3.從會計確認與會計計量的角度出發,股票期權適於成為「費用」項目。一般來說,會計確認要滿足確認的項目符合相關會計要素的定義,可予以計 量,具有相關性與可靠性等標准。首先,從它的經濟實質上看,公司贈予經理人股票期權是為了補償經理人已提供的或將來要提供的服務。根據配比原則,這個補償 成本的總額要作為費用在經理人提供相應服務的期間內攤入利潤表。因此說,從股票期權產生的那天起,它就早已具備了「費用」的性質。其次,從經理人股票期權 行權後引起的公司資財流向上看,股票期符合「費用」的定義。經理人股票期權行權時,經理人是按照低於股價的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來購買公司的庫藏股或新發行 股,從而獲得股票期權公允價值(即股價減去行權價後再乘以行權股數),實現了自身的利益;與此同時,公司只能獲得按行權價格計算的那一部分價值的公司資 財。相么,如果公司不將庫藏股或新發行股發行給經理人,而是發行給現在或潛在的股東,那麼公司將會得到發行股票的全部價值,其中包括股票期權公允價值。從 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經理人所獲得的股票期權公允價值實際上是變相的公司資財的流出。最後,從經理人股票期權的可計量情況來看,1995年美國財務會計准 則委員會建議將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與行權股數的日期作為計量日。因為在這一天,經理人股票期權的各種條款都已確定,其公允價值可以計算出來,且從這一天 起,對經理人的激勵作用開始發揮。這樣,對於固定型股票期權,贈予日就是計算日,而對於可變型股票期權,計量日則是在贈予日之後,為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與 行權股數都能確定的日期。
4.謹慎性原則也要求將股票期權列為「費用」項目處理。公司的經營活動充滿著風險和不確定性,在會計核算工作中堅持謹慎性原則,要求公司在面臨 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作出職業判斷時,應當保持必要的謹慎,充分估計到各種風險和損失,既不高估資產或收益,也不低估負債或費用。股票期權作為一項激勵制 度,在公司的經營活動中具有不確定性,具體表現在:股票期權公允價值等於股價減去行權價格,而行權價格已在股票期權和約中列為固定值,而股價則是隨時變動 的,所以,股票期權公允價值將隨著股價的變動而變動。而在有效運作的資本市場上,股價是公司經營業績好壞的「晴雨表」,因此說,公司只有編制真實、公允的 財務報告,才能在資本市場上通過股價來反映公司經營業績的好壞,而真實、公允本身就體現出謹慎性的要求。所以,將股票期權這一不確定因素在經理人提供服務 的期間內及時列為費用,不僅可以真實地反映公司經營業績,提供所有者真實財務信息,而且還可以進一步激發經理人的工作熱情,這是因為將股票期權列為費用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公司的利潤,進而降低了股價。為了盡可能地使其股票期權公允價值最大化,他們將會不斷地努力工作以盡可能提高公司的股票價格。
三、從發展態勢上看,股票期權費用化已正在被實現
在美國經濟近十年的繁榮中,始於20世紀70年代、創造性地將股票升值作為對經理人員的報酬股票期權,已成功地將經理人與股東的利益結合起來, 具有功不可沒的作用。但好景不長,到20世紀90年代後,這一被認為是解決現代公司制度中委託—代理問題最佳途徑的股票期權激勵卻扭曲成為破壞公司和股東 利益的工具。高額的行權報酬使得一些公司的經理人員以犧牲公司、公眾投資者與員工利益為代價,通過財務欺詐的方式,人為地抬高股票價格為自己謀求行使股票 期權的巨額收入。為什麼會發生這樣一種情況呢?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與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不無關系。對於一個經理人員來說,股票期權往往比年薪、獎金和退休 福利等報酬形式更有價值。但不可思議的是,按照美國公認會計准則的規定,年薪、獎金和退休福利均作為費用予以確認,而最有價值的股票期權卻不必作為費用確 認,只需在報表附註中披露,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就助長了經理指使下屬做假賬,虛報利潤,人為抬高股價的囂張氣焰。
然而,隨著安然事件發生後,關於股票期權費用化的觀點開始萌芽,並不斷地發展壯大。著名信用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宣布在評價上市公司價值時,將要把 股票期權費用列入評價范圍之內,可見標准普爾已將股票期權視作費用。無獨有偶,美國的投資管理與研究會最近所做的一項調查表明,74%的基金經理要求改變 對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在利潤表中確認為費用。美國的一些大公司也紛紛宣布將自願選擇把股票期權納入費用。鑒於這種形勢,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 (FASB)正式聲明它將允許公司將股票期權列為費用的會計處理。與此同時,總部設在倫敦的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宣布:在2002年年底前,提出新的相關會 計准則,要求各歐盟公司在5年內將股票期權納入費用。與此相對應的是,美國眾議員向國會提交了股票期權改革方案。如獲通過,屆時各公司將無一例外地必須把 股票期權列入費用。盡管股票期權費用化遭到微軟公司及一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強烈反對,但是支持股票期權費用化觀點的陣營愈來愈強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股 票期權費用化能得到普遍實現,雖然在通往這一目標的征途上難免會遭到一些必然的阻撓。
參考文獻:
1.黃世忠,陳建明.美國財務舞弊症結探究.會計研究,2002
2.徐以群.關於將股票期權納入費用的探討.管理世界,2003
3.謝德仁,劉文.關於經理人股票期權會計確認問題的研究.會計研究,2002
4.陳弘,朱光華.期權激勵扭曲:過程、原因與教訓.中國經濟問題,2003

❹ 編制有關股份期權的會計分錄

股票期權行權的會計分錄

(一)股票期權授予日的會計處理

採用三時點記賬法的企業認為由於在授予日公司只是與員工達成了未來以特定價格購買公司股票的合約,並沒有發生股票與認購款項所有權的實際轉移,因此只是相應地產生或有認股款(按約定的行權價格與期權數量計算)與或有股本(按股票面值與期權數量計算)。由於《企業會計准則——或有事項》第7條規定「企業不應確認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因此採用三時點記賬法的企業認為:股票期權在授予日不應該在公司財務報表中予以反映,該事項只能在備查賬中予以披露。以享有股票期權的人員姓名開設明細賬,借記「或有認股款」科目,貸記「或有股本」或有認股款與或有股本之間的差額貸記入「資本公積——股票期權溢價准備」科目。

(二)行權日的會計處理

在行權日,由於企業和期權持有人之間將發生股票與現金的交換,授予日備查賬中的或有認股款將成為現實的現金流入,或有股本也成為企業現實的股本,兩者之間的差額即股本溢價在「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中反映。實際的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貸: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同時在備查賬中相應沖銷以前披露的或有認股款。

股票期權行權的會計分錄

(三)到期日及失效日的會計處理

若期權有效期內股票價格持續低於行權價格,期權持有人不會對股票期權行權,則應當在備查賬中將原披露的尚未沖銷的或有認股款以及或有股本予以全部沖銷。其賬務處理為:

借:或有股本

資本公積——股票期權溢價准備

貸:或有認股款

失效日的會計處理方式和到期日員工未行權的會計處理方式相同。

三時點記賬法下對股票期權計劃分為授予日、行權日和到期日這三個重要時點入賬,同時由於該辦法將股票期權的相關事項在備查賬中予以披露,而不是視為或有事項在財務報表中入賬,因此,符合現行會計准則,其科學性強於或有事項記賬法。

但是三時點記賬法從總體的賬務處理原則來講並沒有突破或有事項記賬法,其最主要的缺陷體現為:

(1)三時點記賬法不能反映股票期權計劃的薪酬費用,從而使企業財務報表中的

❺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實施程序和信息披露

創始人或管理層決定啟動員工計劃後,需要考慮員工期權計劃的具體安排,包括但不限於如下重點方面:

1. 對授予對象分類別、分時點確定授予人數及期權數量;

2. 選擇授予期權的類別,比如是否需附帶投票權、分紅權,其中,表決權分散存在提高管理風險和管理成本的可能性;

3. 設立行權條件、時間、期限;

4. 確定行權價格。期權作為員工薪資福利的一部分,行權價格通常被授予越早、價格折扣越高;

5. 考慮退出機制,包括不同情形的離職在回購條件上體現區別。另外,也可考慮是否需要設置禁售期;

6. 建立員工期權計劃的管理機構、完善批准流程。

股權激勵作為一個整體,涵蓋了從方案設計、信託設立、數據管理和行權落地四個方面,方案設計僅僅只是第一步。其中,數據管理和行權落地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這兩個環節直接關繫到了整個激勵流程是否能夠執行順利。

閱讀全文

與授予員工股票期權怎麼披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賽格股票行情最新消息 瀏覽:909
工商銀行股票投資技術分析 瀏覽:473
股票中LOW指標怎麼看 瀏覽:341
東方明珠股票長期持有 瀏覽:451
002415海康威視股票今日走勢 瀏覽:381
股票軟體怎樣顯示成本 瀏覽:506
谷歌軟體股票 瀏覽:29
怎麼網上銷股票賬戶 瀏覽:586
錦浪科技股票吧 瀏覽:777
債券票面面值與股票票面面值區別 瀏覽:993
股票配資app選楊方配資平台 瀏覽:788
中銀證券里買股票靠譜嗎 瀏覽:586
博眾精工員工股票 瀏覽:45
一隻股票突然大漲 瀏覽:913
一般一個股票有多少主力 瀏覽:366
黨員領導幹部可以投資多少股票 瀏覽:272
買工商銀行股票的年化收益 瀏覽:315
皇冠環球集團股票走勢行情預測 瀏覽:299
浩雲科技股票股 瀏覽:933
股票華泰證券601688 瀏覽: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