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投資基金有幾種
股票基金又稱股票型基金,是指主要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股票投資佔比80%以上。簡單的說就是基金公司把投資者的資金集合起來,再去購買股票,於是就擁有某個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權,而投資者也間接擁有了該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權。
【分類】股票基金有多種分類方式,最常見的有3種:
1. 按股票種類的不同,分為優先股基金和普通股基金。2. 按基金投資目的的不同,可將其分為資本增值型基金、成長型基金及收入型基金。3. 按基金投資分散化程度的大小,可分為一般普通股基金和專門化基金。
❷ 股票型基金有哪些根據不同投資對象來了解!
大多數人對基金這一塊都是很熟悉的,在基金市場上,股票型基金因其高預期收益高風險,獲得許多投資者的高度關注。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股票型基金。
我國市面上主要有四種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基金與貨幣基金。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就是股票型基金。無論從預期收益還是風險系數來看,股票型基金都是最高的。那麼,股票型基金有哪些?

與其他基金相比,股票型基金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分為以下幾種:
1、優先股基金:
優先股基金是一種風險較小的股票型基金,其投資對象以各公司發行的優先股為主,預期收益主要來自於股利收入,預期收益較為穩定。
2、普通股基金:
普通股基金以追求資本利得和長期資本增值為投資目標,風險要較優先股基金高。
3、專門化基金:
專門化基金是指將基金資產投資於某些特殊行業股票上,風險較大,但可能具有較好的潛在預期收益。
4、資本增值型基金:
資本增值型基金投資的主要目的是追求資本快速增長,以此帶來資本增值,該類基金風險高、預期收益也高。
5、成長型基金:
成長型基金投資於那些具有成長潛力並能帶來收入的普通股票上,具有一定的風險。
6、股票收入型基金:
股票收入型基金投資於具有穩定發展前景的公司所發行的股票,追求穩定的股利分配和資本利得,這類基金風險小,收入也不高。
所以,之前不知道股票型基金有哪些類別的,現在應該都清楚了吧,不管是預期收益和風險程度,還是投資目標,上面已經介紹的很清楚了,希望各位基友謹慎投資,合理理財!
❸ 投資股票與投資基金有什麼區別
1.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2.股票是股份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是公司股份的形式,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成為發行公司的所有者,按持股份額獲得經營預期年化收益和參與重大決策表決
3. 底層資產不同,基金的選擇更加豐富. 股票買的是公司的所有權。本質上我們買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 基金本質上是一種集合投資。底層資產較為豐富了,股票只是其中的一種。基金還可以投資債券、大宗商品、房地產、黃金、銀行存款、各種指數等等。
❹ 證券投資基金包括哪些種類
證券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發售基金份額募集資金形成獨立的基金財產,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託管人託管,以資產組合方式進行證券投資,基金份額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額享受收益和承擔風險的投資工具。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溫馨提示:
1、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為准;
2、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0-1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❺ 什麼是投資基金
投資基金(investment funds)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制度。投資基金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委託職業經理人員管理,專門從事投資活動。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理財資料實時更新
鏈接:https://pan..com/s/1QPAmJlj_VpaZ2FN6mWMS8g
?pwd=2D72
提取碼:2D72
資源包含:基金實操課程、基金實戰課程、基金定投實戰、財富躍遷課程 、基金初級課程之基金課件.zip、基金初級課程之知識小結,基金進階課之筆記、基金進階課之答疑、如何挑選打新基金、看懂混合型基金賺多虧少的奧秘等

❻ 證券投資基金與股票,債券有哪些異同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股票是股份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是公司股份的形式。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成為發行公司的所有者,按持股份額獲得經營收益和參與重大決策表決。
債券是指依法定程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其特點是收益固定,風險較小。
證券投資基金與股票、債券相比,存在以下的區別:
(1)投資者地位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東,有權對公司的重大決策發表自己的意見;債券的持有人是債券發行人的債權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權利;基金單位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體現的是信託關系。
(2)風險程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股票的風險大於基金。對中小投資者而言,由於受可支配資產總量的限制,只能直接投資於少數幾只股票、這就犯了"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禁忌,當其所投資的股票因股市下跌或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時,資本金有可能化為烏有;而基金的基本原則是組合投資,分散風險,把資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別投於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把風險降至最低程度。債券在一般情況下,本金得到保證,收益相對固定,風險比基金要小。
(3)收益情況不同。基金和股票的收益是不確定的,而債券的收益是確定的。一般情況下,基金收益比債券高。以美國投資基金為例,國際投資者基金等25種基金1976~1981年5年間的收益增長率,平均為301.6%,其中最高的20世紀增長投資者基金為465%,最低的普利特倫德基金為243%;而1996年國內發行的二種5年期政府債券,利率分別只有13.06%和8.8%。
(4)投資方式不同。與股票、債券的投資者不同,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的投資者不再直接參與有價證券的買賣活動,不再直接承擔投資風險,而是由專傢具體負責投資方向的確定、投資對象的選擇。
(5)價格取向不同。在宏觀政治、經濟環境一致的情況下,基金的價格主要決定於資產凈值;而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利率;股票的價格則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巨大。
(6)投資回收方式不同。債券投資是有一定期限的,期滿後收回本金;股票投資是無限期的,除非公司破產、進入清算,投資者不得從公司收回投資,如要收回,只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變現;投資基金則要視所持有的基金形態不同而有區別:封閉型基金有一定的期限,期滿後,投資者可按持有的份額分得相應的剩餘資產。在封閉期內還可以在交易市場上變現;開放型基金一般沒有期限,但投資者可隨時向基金管理人要求贖回。
雖然幾種投資工具有以上的不同。但彼此間也存在不少聯系:
基金、股票、債券都是有價證券,對它們的投資均為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的劃分類似於股票:股票是按"股"劃分,計算其總資產;基金資產則劃分為若干個"基金單位",投資者按持有基金單位的份額分享基金的增值收益。契約型封閉基金與債券情況相似,在契約期滿後一次收回投資。另外,股票、債券是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對象,在國外有專門以股票、債券為投資對象的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
❼ 2011年a股市場股票型投資基金陷入嚴重虧損的原因
1.滿倉加杠桿操作
不少年輕的投資者相信通過滿倉加杠桿投資股票型基金,一波大牛市行情,就能立馬翻身,實現人生的財務自由。須不知,即便是基金投資,它的風險也同樣是比較高的,政策風險、運營風險、投資風險等等都是客觀存在的,滿倉加杠桿操作放大預期收益的同時,也放大了自身的投資風險,稍微回撤,就有可能造成巨額虧損。
2、逆勢交易
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本質上和股票交易並沒有多大區別,大盤的走勢對股票型基金具有決定性影響,在一個明顯空頭市場買入股票型基金,也是不可避免的虧損。
3、抄底逃頂
不少新投資者經常在買股票型基金過程中,習慣性的去抄底逃頂,以為這樣能夠獲得最大的預期收益。但是市場的走勢又是誰能預測得了的呢?結果就是往往抄在半山腰,套牢死扛。
4、虧損死扛
其實老基民都知道,基金也是需要止損的,新投資者就會找各種理由堅定持倉,不止損,剩下的就是長期被套。
5、頻繁交易
股票型基金中尤其是封閉式基金,它可以通過二級市場像股票一樣交易,不少基民就頻繁來回交易,除了付出大量手續費,什麼都沒賺到。
以上就是股票型基金虧損的五大通病,希望對大家投資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