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解讀《巴菲特之道》:巴菲特的股神進階之路和投資方法
在投資人心中,巴菲特是神一樣的存在,和他吃一頓飯要花300多萬美元,而飯本身只值100美元。
為什麼巴菲特投資這么厲害呢?他有什麼秘訣嗎?
為了解開巴菲特投資之謎,國內外出版了數百本書籍。其中,這本《巴菲特之道》被公認為總結巴菲特投資思想最好的書。
本書認為,普通人使用巴菲特的方法,或許不一定能成為億萬富翁,但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投資水平,成為更好的投資者。
先講第一個重點,股神之路。
巴菲特是怎麼成為股神的?巴菲特之所以能成為巴菲特,主要因為3個人:格雷厄姆、費雪、芒格。
巴菲特11歲就開始買股票,他看了很多關於股票的書,也畫過股票K線圖,但幾年下來,水平跟普通小股民還是差不多,依然賺不到錢,直到他遇見了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老師,也是證券分析行業的開山祖師。他寫了兩本書,《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巴菲特看完這兩本書深受啟發,於是巴菲特就申請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投身格雷厄姆門下系統學習投資理論。
格雷厄姆主要教會了巴菲特什麼呢?主要有三點:一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二是安全邊際,就是打折買股票;三是正確看待股價波動。
第一點,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年輕時的巴菲特跟大部分股民一樣,認為股票不過就是一張有價格的交易紙片。這種認知讓巴菲特追漲殺跌,不但搞得自己身心疲憊還被股市割了韭菜。遇到格雷厄姆之後,他開始認識到,股票的背後是實實在在的公司。不論是買入100%的股票,還是只買入1股,代表的都是公司相應的份額。每股都對應著公司相應的凈資產、利潤和分紅的權利等。於是巴菲特從買股票只看價格進化到了買股票主要看公司的財務情況。
第二點,安全邊際,打折買股票。格雷厄姆買股票的時候會先計算出股票的內在價值,主要是每股凈資產,然後打個7折去買。比如通過計算發現一家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是10元,當價格低於7元的時候,格雷厄姆就會買入。這樣做的好處是就算看錯了,也不容易虧損,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第三點,正確看待股價的波動。格雷厄姆創造了一個寓言人物,叫市場先生。市場先生每天都會來到投資者門口,給股票報個價格。可他情緒很不穩定,有時樂觀,有時悲觀,所以報價時高時低。可股票代表的企業,真實價值並不會大起大落。投資者要做的就是始終保持理性,無視或者利用市場先生的報價。當市場先生的報價大幅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時,買入;當市場先生的報價高於內在價值時,賣出。不符合這兩個條件時,無視價格波動。
靠著這三點,巴菲特早期的投資生涯非常順利,他的私募基金發展得非常快。30出頭巴菲特就成了千萬富翁。從購買力來看,巴菲特30多歲時的身價就有現在的10多億人民幣了。
但是隨著資金的增長,巴菲特發現了格雷厄姆方法帶來的問題。通過格雷厄姆方法打折買到的公司基本都是爛公司,這些爛公司常常搞的巴菲特焦頭爛額。巴菲特雖然投資爛公司賺到了很多錢,但是賺得很累,甚至還差點壞了自己的名聲。
費雪跟格雷厄姆的投資風格完全不一樣,格雷厄姆喜歡好價格,費雪喜歡好公司。格雷厄姆願意用好價格買爛公司,而費費願意用合適的價格買好公司。
打個比方,格雷厄姆是用五毛錢去買現在值一塊錢的東西,而費雪則是花一塊錢去買幾年後值十塊錢的東西。
費雪的好公司有兩個要點:一是好生意,二是好的管理層。
費雪特別看重一個企業的競爭壁壘,後來巴菲特把這個競爭壁壘發展成了「護城河」。
巴菲特很早就接觸並認同了費雪的理論,但在投資風格上完全是格雷厄姆風,因為格雷厄姆的方法在早期讓巴菲特賺了很多錢。每個人都有成功的路徑依賴問題,巴菲特也不例外,真正讓巴菲特在投資行為上做出改變的人是芒格。
芒格認為:為一家偉大的公司支付合理的價格,勝過為一家平庸的公司支付便宜的價格。
在芒格的推動下,巴菲特走出了格雷厄姆理論框架的束縛。1971年,芒格說服巴菲特買入了喜詩糖果,出價是凈資產的2.5倍。要是以前,高於凈資產1倍的價格,巴菲特打死都不會買,這是巴菲特投資生涯中第一次為品質買單。喜詩糖果後來成為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資案例之一,他至今還持有這家公司。
下面講第二個重點:投資方法。
巴菲特是怎麼選股票的呢?巴菲特雖然綽號「股神」,但其實他並不會炒股,而是投資公司。他進行投資決策時,分析的是企業,而不去分析市場、宏觀經濟和股票。
巴菲特挑選「好公司」有3大標准:一是好生意,二是好高管,三是好價格。
好生意,也就是商業模式要好。
好生意有三個特點:一是生意模式簡單,一看就懂;二是經營 歷史 持續穩定;三是長期前景清晰可見。好生意需要有寬廣的「護城河」。
比如說可口可樂,過去一百年它在賣可樂,未來一百年大概率還是在賣可樂。只要未來全世界的人依然還喝可樂,可口可樂的利潤率依然會比較高。這樣的生意就是好生意。
好高管,也就是核心管理人員要好。
巴菲特曾說過,他喜歡買那種傻子都能經營的生意,但他從來沒有買過傻子經營的生意。傻子都能經營的生意說明商業模式好,但是如果由好的管理人員來經營,就可能創造奇跡。
那怎麼才算是好高管呢?巴菲特認為,最好的高管應站在公司主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動,最大化股東的利益。巴菲特認為好高管有3個特點:理性、坦誠、獨立思考。
理性就是能高效配置資源,坦誠就是不僅能報喜也能報憂、承認錯誤和失敗,獨立思考就是能不從眾、不跟風。
那如何判斷高管到底做得好不好呢?
巴菲特提供了一些小竅門:你可以翻翻這家公司過去幾年的年報,尤其是仔細閱讀管理層所說的未來策略,對照現實看看有沒有說到做到。除此之外,就是去查看財務數據。
財務數據是評判「好公司」的關鍵要素,從財務上看,對股東的回報好不好?
看財務數據,主要看什麼呢?先看公司賺不賺錢。
再看公司賺了錢是不是回報給投資者了。
公司管理層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賺了錢怎麼分。不管是給員工加工資,還是用於研發或是投資,你沒有發給股東的那部分利潤,留在公司是要增值的,否則就是對投資者不負責任。
選出了符合好生意、好高管的公司,還要看看是不是好價格?好價格,也就是股價是不是大幅低於內在價值。
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的時候,市值約150億美元,而它的真實價值在200億到480億之間,以最保守的估計,巴菲特買可口可樂的股票,也只是用了七折的價格。後來可口可樂10年漲了10倍,成了巴菲特投資案例中的經典。
選出來了好公司以後,巴菲特如何買賣呢?
在具體買賣股票的時候,巴菲特堅守兩個基本原則:能力圈原則和集中投資原則。
能力圈原則是指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做投資。能力圈以外的公司,再好也不買。
其實巴菲特也買過能力圈以外的公司,比如他在2018年割肉清倉了IBM這只股票,並且在多個場合親口認錯。這恰恰反證,即使是股神走出能力圈,也會失敗。
集中投資原則指抓住好機會下重注。好公司不多,好公司的好價格更少。輕易不要買股票,但是一旦有絕佳機會出現就要盡量多買。借用巴菲特的比喻就是,本來該用大盆接錢,就別去用一個小勺子。
在2018年,巴菲特控制的資金多達近2000億美元,而其中三分之二,都集中在五隻股票上。
到這里,這本書的精華我們就分享完了。我們再來總結一下。
第一點是巴菲特的股神之路。巴菲特主要受到三個人的影響,分別是:格雷厄姆、費雪、芒格。他從格雷厄姆那裡學到了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思想,從費雪那裡學到了投資好公司的重要性,並在芒格的推動下開始買進好公司;第二點是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巴菲特選擇好公司的3個標准:好生意,好高管,好價格。買賣股票的兩個原則:能力圈原則和集中投資原則。
B. 股票投資有必須要經歷的四個階段,這些階段分別是什麼
相信許多經常投資的人,通常都知道股票投資也是要有必須經歷的四個階段的。那麼在這樣幾個階段面前,我們如果能夠把握得好的話,也會造成我們自己出現很大的利潤。但是如果我們自己丟失了這四個階段的學習的話,我們就會產生一些沖突,而且對於我們自己的股票投資來說,也會產生一些比較大的問題。我們可以發現我們自己在做股票投資的時候,都需要去注意不能夠進行胡來。
第四個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就是我們自己不能夠抱著賭博的心理去進行炒股。因為畢竟對於炒股來說通常都是有理有據的,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去了解一些相關的行情,不能夠以賭博的心理來進行投資,這個時候只會讓我們自己虧損的體無完膚。
C. 股票投資必須經歷的四個階段是什麼
凡事做股票出資職業的朋友都知道,做股票出資的朋友一定會閱歷四個階段。接下來介紹一下這四個階段分別是什麼?
一、胡來階段
胡來階段的特色:自己徹底沒有什麼主見,買時不知為何買股票,賣時也不知為何賣。買賣的決議徹底由別人或許自己的一時沖動所左右。比方看財經節目某某股評家引薦買某隻股票,賣時也沒有規矩,覺得有錢賺就能夠賣了,或是上下坐電梯便是打死都不賣,終究結果人生四大不幸之一炒股變股民,這時期是決不會止損的。
二、探索階段
探索階段的特色:你已多多少少理解炒股的行規。你知道要止損,要讓贏利賓士,但你還不清楚止損應怎樣止。你用10%或20%等機械的辦法定止損點。有時你能辦到,有時你又想辦法不去止損。讓贏利賓士時你不知應讓它跑多遠,你不知怎樣斷定獲利點。各式各樣炒股的規矩有時有用,有時無效,你還不知怎樣有選擇地使用它們。看到胡來的炒手,你已知道他們在胡來,你知道不能那麼干。你自己有時賺到錢,有時虧了錢,但你還不理解為何虧錢,也不清楚怎樣賺到了錢。你還沒有有體系的買點和賣點,這只股的本錢收益比率很低了,那隻股的盈利比較高,張證券行引薦這只股,李股評人看好那隻股,你還在用自己的直覺加上應該不會錯的理由來買賣股票。這些描繪適宜你嗎?假如對的話,你還在探索階段。
三、砥礪風險階段
這個時分你現已建立起來了你的買賣形式,知道什麼時分能夠進場什麼應該時分離場,什麼時分買入什麼時分賣出,什麼是標的的正常走勢,什麼是風險信號。你會感覺到依照規矩操作是高興的,違反規矩是苦楚的,你偶然還會犯點小錯,你現已在砥礪風險了,但仍需不斷完善自己的基本法,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四、久賭必贏階段
一個可行的方案,不能憑空想像,它有必要有理有據。理便是數學的概率,假如你每次下注的贏面超越50%,並且你只下本金的小部分,不會為幾回壞運氣就剃光頭,從長時刻而言你是勝定了。到久賭必贏階段,你不應對虧錢和掙錢有任何心情上的動搖。你對止損不再苦楚,你理解這是游戲的一部分,你對掙錢也不再高興,你知道這是必然結果。你不再將輸贏放在心上,你只注重在正確的時刻,做正確的工作。你知道贏利會隨之而來。
D. 怎麼才能做好股票的估值,炒股進階第一步
股票估值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影響因素很多,沒有統一的標准。影響股票估值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每股收益、行業市盈率、流通股本、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增長率等指標。股票估值一般有以下三種方法作為標准:
一、股息基準模式,就是以股息率為標准來評估股票的價值,對希望從投資中獲得現金流量收益的投資者特別有用。可使用簡化後的計算公式:股票價格=預期來年股息/投資者要求的回報率。
二、最為廣泛應用的盈利標准比率是市盈率\(PE\),其公式: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使用市盈率計算簡單,數據採集很容易,被稱為歷史市盈率或靜態市盈率。但要注意,為更准確反映股票價格未來的趨勢,應使用預期市盈率,即在公式中代入預期收益。要留意,市盈率是一個反映市場對公司收益預期的相對指標,使用市盈率指標要從兩個相對角度出發:一是該公司的預期市盈率和歷史市盈率的相對變化,二是該公司市盈率和行業平均市盈率相比。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對地看待,並非高市盈率不好,低市盈率就好。
三、市價賬面值比率\(PB\),即市賬率,其公式:市賬率=股價/每股資產凈值。此比率是從公司資產價值的角度去估計股票價格的基礎,對於銀行和保險公司這類資產負債多由貨幣資產所構成的企業股票的估值,以市賬率去分析較適宜。
E. 什麼是股市進階之道
本書是集作者數十年經驗為個人投資者而作的一本書,其核心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其分別對應著投資之道、價值之源和估值之謎。它們正是投資中最為關鍵和困難的部分、其既相互獨立又具有內在聯系,對它們是否具有系統和辯證的理解是一個投資人段位差別的體現。這其中,對於概率和賠率、認知偏差、投資陷阱等方面的內容將幫助初學者把握住投資的本質和學習的方向,而對不同生意形態和經營特徵的論述、對高價值企業概念和投資策略的三個視角的介紹,以及對於市場定價機理的分析,將促使投資人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而大量案例的引入,有助於讀者的理解並推動實戰能力的提升。總之,這本書既可以成為初級投資人建立基本概念和掌握系統方法的教材,也對於中高級投資人的思維拓展有所幫助。
F. 股市進階之道——一個散戶的自我修養(讀書筆記一)
這是一本我讀過的國人寫的最通俗易懂的價值投資入門書,比起國外的價值投資分析著作更能提起閱讀興趣,也更能起到實際的指導作用。作者李傑,2006年進入股市,2008年正式轉為職業投資人,2009年以水晶蒼蠅拍為筆名在網路上發表投資雜談,2013年其微博瀏覽量超過1700萬次。本書2014年4月第一版,2015年1月已是第9次印刷,可見此書的暢銷程度。八年時間作者能寫出如此有見地的著作,不得不佩服此人超強的學習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
作者的寫作初衷是幫助散戶在浩如煙海的投資著作中提煉關鍵知識點,並在此之上建立系統的投資觀念。因此,本書構思了三大認知版塊,即正視投資、發現價值、理解市場。這三大部分分別對應著投資之道(個人投資觀),價值之源(企業價值分析),和估值之謎(市場波動)。本書努力將概率思維、辯證思維和逆向思維這三個在投資中最重要的思維方式穿插到每一個重要的部分,讓廣大散戶能夠通過學習一步一步取得自我提升。主要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部分:正視投資(個人投資觀的形成)
一、有關股市的三個事實
1、低門檻與高壁壘
股市這個游戲進入門檻非常低,只要去證券公司開一個賬戶,足不出戶就可完成交易,沒有學歷、年齡的限制,不受天氣和地理的局限,可以說,進入股市幾乎沒有任何門檻。但就像免費的就是最貴的一樣,低門檻的另一面是真正的獲利者面臨極高的壁壘。
如果股票投資是一個職業(即便只是一個兼職),那麼這個職業一個突出的現象就是從業者的教育背景五花八門,且進入這一行基本沒有系統的學習和培訓。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股市的一賺二平七虧之說。
股市是一個少數人獲勝的游戲,那麼獲利的高壁壘到底在哪裡呢?
股價=每股收益*每股估值,所以股市獲利的兩個關鍵變數是:公司未來的業績走向和市場給予公司的估值(PE,市盈率)。那麼問題來了,對這兩個關鍵變數的判斷和把握是一件簡單和容易的事情嗎?毫無疑問這遠非那麼簡單,這就是高壁壘所在。
至少面臨三重困難:企業經營業績的不確定,市場定價的復雜性,市場對人性弱點的放大。
這三大挑戰也成了股市中成功的最大壁壘,也是我們要刻意去鍛煉的三大能力:敏銳的商業判斷力、對市場定價機制的深刻認識、強大的自我意識,克服人性弱點。基於此,可以把投資能力分成四個等級:
第一等:三大能力皆備,必為一代投資大家。
第二等:一項突出,其他兩項沒硬傷,可以獲得可觀的投資回報,財務自由不是夢。
第三等:一項突出,其他兩項有硬傷,業績容易大起大落,運氣佔比較大。
第四等:三項能力都很弱,屬於股市中永遠的炮灰和大多數。
2、股市也沒那麼可怕
高壁壘也不意味著股市真有那麼可怕。做投資某種意義上說是在尋找超額收益的「小概率事件」。但這種小概率不是毫無規律,像彩票一樣的隨機波動。而是因為市場里真正具備上述三大能力的人少之又少。一旦你踏出這一步,你就會發現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投資成功恰恰是某種「大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每個家庭的財富都面臨一個共同的敵人——通貨膨脹。30年前萬元戶算是大富翁,但現在1萬元勉強只夠一次出國旅行的費用。
如果以1-2年的周期來看,股票的波動范圍確實非常大,但如果拉長到20-30年,股票的收益相比於債券和儲蓄有更大的優勢。國外一個教授研究了1802—2006各類主要資產的實際回報,顯示股票的回報高達75萬多倍,而現金的購買力已經縮水到原來的6%。
3、遠離「大多數人」
既然股市是一賺二平七虧,我們就應遠離七虧的大多數人。也即巴菲特據說的在別人貪婪時要恐慌,在別人恐慌時要貪婪。
二、你其實也有優勢
散戶和機構比並非一無是處,散戶也有自己的優勢,應該學會揚長避短。機構的優勢在於豪華的團隊和各種專業資源。但背後也有巨大的弱勢,即精力分散,不夠專注,業績考核的短期化,擔心職業風險,容易喪失獨立判斷。相反散戶可以把精力集中在一個行業的一兩家公司進行深入的分析,從長遠、全面的角度得出更准確的結論。
有人會說專業知識是繞不過去的東西,那麼是否在研究相關企業時會面臨一堵專業知識構成的牢不可破的牆呢?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沒有對投資基本規律這個「1」的充分掌握,則類似專業知識這種無數的「0」就沒有太多的意義。而投資的基礎專業知識自學完全沒有問題,再多讀一些心理學、歷史方面的會更好。
三、捅破投資的「窗戶紙」
綜合考慮高壁壘和自身的優勢,如果我們以投資者的心態進入市場,應該怎麼做呢?以下幾點僅供參考:一、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投資行為;二、認識投資應遵循的原則;三、避開坑人的陷阱;四、循序漸進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1、投資、投機與賭博
對投資者來說成功的關鍵是理解資產價值和衡量的普適規律,而對投機者而言則需要敏感於各種變化和轉換中稍縱即逝的機會。以一個較長的周期來看,股市中有成功的投機者,必然存在更多成功的投資者,卻沒有成功的賭徒。
2、易學難精的價值投資
郭德綱曾說:京劇就像一座大山你能一眼看出高來就不敢往上爬了。但相聲你乍一看就是一個小土坡,但你爬上去發現後面有一個高的坡,再爬又有一個更高的,再爬還有。某種程度上價值投資和相聲的狀況很相似。
3、價值投資的基石:
(1)從企業視角看投資
(2)確定自己的能力邊界
(3)了解「市場先生」的脾氣
(4)謹守安全邊際原則
(5)建立有效的自控能力
4、把預測留給神仙
幾乎所有的投資大師都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忠告:第一、不要預測市場,第二、不要頻繁交易。
5、跨過「投資的萬人坑」:歸納了一些容易犯的投資錯誤供參考。
6、投資修煉的進階之路:四個階段
(1)投資世界的歷史和基本理念及原則
(2)企業價值分析的框架和方法論
(3)市場定價機制及長期運行規律
(4)對投資中多種要素的融合及綜合運用
四、像勝出者一樣思考
投資史上有很多傑出的投資家,他們在股票的選擇標准上可能千差萬別,在操作模式上也經常大相徑庭,但在這些差異背後,某些思想原則卻高度一致,這些大師們的思維方式和投資價值觀,對每一個投資者來說都價值千金。
1、製造你的「核武器」
復利是投資世界的核武器,做投資的人如果不懂復利,就像廚師不會掌握火候,士兵上了戰場卻不帶武器一樣不可思議。
復利有三個關鍵要素:本金、收益率、持續時間。
創造世界投資奇跡的巴菲特的復合收益率也不過22%,但是他持續了50年之久,這一點全球無人能及。巴菲特自1957年正式開始專業投資至今的50多年裡,只有一年的業績增長超過50%(1976年59.3%),而驚人的是,在50多的投資生涯中只有兩個年份是負增長(2001年-6.2%,2008年-9.6%)
長期良好復利的獲利其實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任務,主要在於在投資過程中一旦出現大幅虧損,就會對最終收益造成破壞性的影響。所以復利用嚴謹的數學法則告訴我們:抑制虧損是投資取得成功的第一要務。
2、下注大概率與高賠率
凱利公式:倉位=(賠率*贏的概率--輸的概率)/賠率
賠率雖然重要,但獲勝概率才是最關鍵的因素。通常來講,大概率和高賠率更容易出現在以下兩種情況下:
一是有廣闊前景和優秀盈利能力的公司,在現階段尚未被市場充分理解,二是市場對一個只是暫時陷入困境的企業過分悲觀,從而給出超低價。前一種賺的是比別人看得准、看得遠的撿漏錢,後一種賺的是市場情緒失控送的錢。
3、聰明的承擔風險
投資中的風險主要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無知風險、復雜和不可知的風險、被忽略的致命小概率風險、無法有效把握機會的風險。
試圖規避一切風險是不可能也不合理的,關鍵在於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並且在較低的風險系數下尋求具有吸引力和可持續的盈利機會補償。
4、深入骨髓的逆向思維
巴菲特的「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已深入人心,他的搭檔芒格說:把事情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反過來思考可能讓人豁然開朗。
逆向思維看起來並沒什麼技術難度,但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逆向的前提是獨立和理性。逆向並不總會帶來正確的結果,特別是當趨勢還遠未到達轉折點的時候。「為了逆向而逆向」更是容易招致主動性的錯誤。
5、以退為進的長期持有
長期持有實際上是一種以退為進的選擇:放棄復雜不可測的部分,抓住確定性回報的部分。有過一個統計:從1926到1996的70年間,股票的所有報酬幾乎都是在表現最好的60個月里創造的,只佔時間的7%而已。問題是我們並不知道是哪些月份,其中的教訓是閃電打下來時,你必須在場。
6、會買的才是師傅
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叫作「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仔細想想,果真如此嗎?
五、認知偏差與決策鏈
投資決策所涉及的環節比我們想像的要復雜,在每一個環節上都可能出現重大的認知偏差,從而導致決策所依據的某個關鍵假設偏離了事實和真相。
1、隱形的決策鏈
人們的決策鏈沿著「事實→信息→觀點→判斷→理念→信仰」這幾個層次逐漸展開並且自我認同越來越強大的。熟練的投資者善於區分不同階段並能理性地循序漸進地推進最終決策的形成。
2、讓大腦有效運作
阻礙大腦正常運作的障礙主要有:
(1)先入為主的想當然:行業龍頭是否名符其實?
(2)屁股決策腦袋:你的倉位決定了你的看法
(3)真實的偏頗:盲人摸象般得到的信息不全
(4)超出能力圈的復雜判斷
(5)專業自負與燈下黑
(6)頑固的心理弱點:錨定效應、羊群效應
3、跨過信息的羅生門
盡量確保一筆投資決策是建立在一個基本面的長期趨勢上,而非碎片化信息的組合,這樣就不容易被突發事件和不明信息所干擾。
保持信息的客觀完整,如果得到的信息只反映部分,由此可能形成一個真實但片面的判斷。
大多數的內部信息不如沒有,因為一方面不靠譜,另一方面還會給投資者一種特別靠譜的假象和心理暗示。
即使信息量及來源一樣,信息的解讀能力也有天壤之別。投資中的信息按照獲利的困難程度劃分為三個層次:已知的、可知的和未知的信息。
說到底,克服認識偏差和決策鏈過程中信息扭曲的根本方法在於:搞清楚並且強化自己的能力圈,堅持在能力范圍內,建立起一套有效評估企業價值的方法體系,對生意、企業、投資建立起框架性的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