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市每次大跌是為什麼
股市暴跌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突發大事件影響,出現重大自然災害或者戰爭導致股市暴跌。以美股為例,1907年美股崩盤是因為舊金山地震導致,舊金山地震令美國損失慘重、從而引發股市大跌。1917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美國股市崩盤。1937年到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珍珠港事件影響,美股暴跌,道瓊斯指數跌幅超過53%。
股市的大跌不僅讓指數降低了,同時泡沫的破滅也讓風險下降了,自然賺錢的效應也就增加了。
B. 2000年美國的互聯網危機事件的原因
互聯網泡沫(又稱科網泡沫或數啟慎dot泡沫)指自1995年至2001年間的投機泡沫,在歐美及亞洲多個國家的股票市場中,與科技及新興的互聯網相關企業股價高速上升的事件,在2000年3月10日NASDAQ指數到達5048.62的最高點時到達頂峰。在此期間,西方國家的股票市場看到了其市值在互聯網板塊及相關領域帶動下的快速增長。這一時期的標志是成立了一群大部分最終投資失敗的,通常被稱為「COM」的互聯網公司。股價薯敬的飆升和買家炒作的結合,以及風險投資的廣泛利用,創旁配造了一個溫床,使得這些企業摒棄了標準的商業模式,突破(傳統模式的)底線,轉而關注於如何增加市場份額。
C. 有高人能講一下世界股市對國內股市的影響么
近兩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中國股市進入了快車道。人們的目光逐漸被股市的跌宕起伏所吸引。當然人們通常泛泛的講美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這大致是對的,特別是對西方國家的股市而言。談到美國股市與中國股市有什麼關系時,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從中美兩國的經濟來講,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外貿出口國家。我們有理由推斷,美股下跌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應該不是很直接的,這是因為中國的出口商品大都為美國老百姓日常需要的商品。美股下跌,經濟不好時,首當其沖的是奢侈品的銷售,低價日常用品的銷量反而還可能上升。例如原來買40美元一件的襯衫的人現在就會跑去買12美元一件的中國襯衫了。那麼從行情上反映25日A股逆著美國股市大跌而上揚也說明了這一點。
數字上相關系數的分析也證明了這一點。上證A股指數與美國標普500的關聯(在過去一年,已考慮到中美時差)為極其靠近0的復數,-0.04。這說明在正常情況下,中國股市與美國股市完全無關。
歷史也告訴我們這現象基本上是正確的。例如,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美國股市繼續向高峰沖刺,直到2000年4月的高點。從2000年6月到2001年9月,美國股市因科技股泡沫的破裂而大跌,標普500從1455一路下跌到1041,跌幅高達28%。然而上證指數在同一期間一直保持在1900以上。在這期間的前面一年反而還上漲到2200。後來標普500繼續下滑到2003年2月的最低點841,上證指數這才跌倒1400左右。
這個例子說明了,就算美國股市能影響中國股市,前提條件也是美國長期的持續熊市,而且中國股市對美國股市或經濟的反映滯後時間高達1年以上。有這么長的滯後時間,我們完全有充裕的時間來分析中國對美國和全世界的貿易出口總額和中國公司的利潤如何變化,是受益還是受損。
從2003年2月開始,標普500一路從841飆升到2005年6月的1191。上證指數如何表現,反而從1400跌倒1080。這些歷史都說明了,因為中國的出口商品大都為美國老百姓日常需要的商品,美國經濟成長的減緩不會直接影響到中國經濟,而導致美國股市與中國股市並沒有什麼關系。當然,假如未來中美兩國的經濟貿易關系發生了變化,比如中國象現在的日本一樣,向美國出口高端和高價位的商品,那時候中國和美國的股市就會有正關聯。這正關聯在相關系數的分析里,將會及時地反應出來。
一般而言,除中國之外,亞洲各國和地區的股指,包括香港(HK),台灣(TW),新加坡(SG),澳大利亞(AU)和印度(IN),主要緊盯日本。日本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股指的相關系數在0.4到0.6之間。這也說明了中國是個很特別的國家,股市目前主要受自己國內的經濟情況,通脹情況,很低的實際利率,有限的投資保值途徑,RMB對美元的匯率,以及中國政府的政策而影響,與美國股市沒什麼關系,與日本股市的關聯也很小。
嚴謹地講,相關系數會隨時間變化,但這種變化的周期比較長,通常以半年或年計。所以基金經理在實踐中常常使用過去1年的相關系數預測未來三個月的關聯系數。當然也要加以基本面的分析。
前幾天日本股市下跌,除了因為美股下跌的原因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從不久前125高點跌到最近的119而導致了(JPY升幅達5%)。這是因為日本也是美國的巨大貿易出口國。如果說中國股市與日本股市有什麼關聯的話,它們之間的小關聯多半是通過RMB/$和JPY/$的匯率關聯而產生的。所以與其觀察日本股市的漲跌來預測中國股市,我覺得監控RMB/$的匯率變化還更准確一些。
在過去30年裡,美股與日股的一年關聯基本上在0和0.4之間震盪,最近幾年都在比較高位的地方0.4。我想這是因為日本對美國出口的是汽車和較高價位的電子產品。相比於中國出口的大都為低價位的老百姓日常用品,美國經濟不好時,日本這些產品的銷售量就會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下跌不見得會影響中國,但是日本利率的提升將會對全球股市,包括中國股市都有很大影響,這是因為國際投資人在世界各國都有以低利率的日元借款而進行的股市投資(也叫日息套利交易JPY carry trade)。日本利率的提升將會促使一些投資人撤出股市,還清所借的日元。
最後粗略地講一下,相關系數或關聯可以這么理解。假如A和B的關聯是0,那麼當A漲時,B漲和跌的可能性是一樣的。假如A和B的關聯是0.5,那麼當A漲時,B漲的可能性為75%。假如A和B的關聯是0.6,那麼當A漲時,B漲的可能性為80%。假如A和B的關聯為最大值1.0,那麼當A漲時,B漲的可能性為100%。
反過來呢,假如A和B的關聯是負數-0.6時,B跌的可能性為80%。假如A和B的關聯為負數的最大值-1.0,那麼當A漲時,B跌的可能性為100%。
這個只是世界上通用的相關系數的一些比較確定的方法。
美國股市和中國股市之間的關系也不是一層不變的,當世界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各國股市之間的聯系也會更加貼近,但是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D. 誰能介紹.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情況為何以後有股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網路股熱潮是從美國過來的,當時電腦剛進入普及階段,互聯網這個新興行業題材被國際資本利用,掀起一波高科技浪潮。
當時的幾只龍頭是,上海梅林,綜藝股份,海虹控股。 以後的股災主要是一輪大牛市漲得太多太高,股市已遠遠脫離價值中樞。從96年512點~2245點,牛市歷時5年多!其次,國家著手解決國有股流通的問題,貴州茅台就曾公告按市場價減持股份,導致股市恐慌。當時推出5隻股票做試點,但最後不了了之。
但利益資本已看到了苗頭,感覺股市要巨變,紛紛撤離股市資金。事實證明,5年熊市後的05年,國有股流通改革真的出台了!
股改後,中國股市總體進入一個低回報的長期階段,供求失衡,股市主構成體發生改變,大小非成為無本萬利的大莊家! 其它莊家衡舉只能作鳥獸散。唯一得利的是政府!
一邊大小非不斷畢攔遲減持,另一邊不斷發新股增加新的大小非,中國股市休矣!15年之手李內,中國都不會有全面牛市!!當局執政者目前還沒有能力解決大小非問題。
19年老股民作答。
E. 納斯達克股市的崩潰,宣告了網際網路經濟「泡沫」的破滅,是那一年,詳細說明一下他的經過
宣告網際網路經濟「泡沫」鬧好的破滅的是2000年,從98年10月7日1449.06點起步,到2000年3月12日納斯達克創下5132.52的歷史最高,1年半翻了1.7翻。
不過,到20000年5月24日就下跌到3164.55,之後更是頌餘一路走低,到2002年10月10日最低到1108.49.可謂慘不忍睹。
1樓的說法我不知其從何而來。還有600602廣電電子有那樣的液櫻鉛價格是因為當時它的股票面值是100元,而不是今天的標准1元。更與炒作互聯網題材毫不相干!
F. 2000年時美國發生經濟危機了么
2000年是美國網路科技泡沫破裂,網路股暴跌!實體經濟影響不大!
G. 看巴菲特怎樣應付股災
巴菲特經歷過多次股災的,我把他應對股災的經驗,歸納為股災三要:
一是災中要冷靜:
驚慌容易失措
在股災之中,巴菲特是如何應對的呢?
1987年的股災之前,美國股市連續上漲5年,是一場空前的大牛市。1984年到1986年,美國股市持續大漲,累計漲幅2.46倍,道瓊斯指數從不到1000點上漲到是讓人吃驚的2258點。
但就在人們陶醉在股市連續5年持續上漲的喜悅之中時,一場股災突然降臨了。1987年10月19日,這是歷史第一個黑色星期一,一天之內,道瓊斯指數跌了508 點,跌幅高達22.6%。
股市暴跌,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股票也未能倖免。巴菲特個人99%的財富都是他控股的上市公司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暴跌這一天之內巴菲特財富就損失了3.42億美元。在短短一周之內伯克希爾公司的股價就暴跌了25%,那麼,身處股市暴雪中的巴菲特如何反應呢?
在暴跌那一刻,可能巴菲特是整個美國唯一一個沒有時時關注正在崩潰的股市的人。他的辦公室里根本沒有電腦,也沒有股市行情機,他根本不看股市行情。整整一天,他和往常一樣安安靜靜呆在辦公室里,打電話,看報紙,看上市公司的年報。
過了兩天,有位記者問巴菲特:這次股災崩盤,意味著什麼?
巴菲特的回答只有一句話:也許意味著股市過去漲的太高了。
巴菲特沒有恐慌地四處打聽消息,也沒有恐慌地拋售股票,面對大跌,面對自己的財富大幅縮水,面對他持有的重倉股大幅暴跌,他非常平靜。
原因很簡單:他堅信他持有的這些上市公司具有長期的持續競爭優勢,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他堅信股災和天災一樣,只是一時的,最終股災會過去,股市會恢復正常,他持股的公司股價最終會反映其內在價值。
二是災前要謹慎:
一次大意可能讓你一生後悔
但對於每個人來說,天災是相同的,但天災引發的損失是不同的。那些事先有了妥善防範的人,受的損失相對而言小得多,而且恢復正常也快得多。
那麼巴菲特在股災之前是如何應對的呢?
巴菲特碰到的另一次股災是1999年。結果股災來了。2000、2001、2003三年美國股市大跌9.1%、11.9%、22.1%,累計跌幅超過一半。這三年股災期間巴菲特的業績上漲10%以上,以60%的優勢大幅度戰勝市場。
為什麼?因為巴菲特早已經做好了應對股災的准備。
從1995年到1999年美國股市累計上漲超過2.5倍,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最重要的推動力是網路和高科技股票的猛漲。而巴菲特卻拒絕投資高科技股票,繼續堅決持有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吉列等傳統行業公司股票,結果1999年,標准普爾500指數上漲21%,而巴菲特的業績卻只有0.5%,不但輸給了市場,而且輸得非常慘,相差20%以上,這是巴菲特輸給市場業績最差的一年。
在1999年度大會上,股東們紛紛指責巴菲特,幾乎所有的報刊傳媒都說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策略過時了,但巴菲特仍然根本不為所動。
正是這種堅定的長期價值投資策略,讓巴菲特安然度過股災。
巴菲特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他輕易不買股票,只在他非常有把握的情況下,才會重倉出手。巴菲特說:「我把確定性看得非常重。承受重大風險的根本原因在於你事先沒有考慮好確定性。」
巴菲特追求的確定性並不是來自於股市的波動和股價的漲跌:「我從不試圖通過股市賺錢。我們購買股票是在假設它們次日關閉股市,或者在5年內不重開股市的基礎上」。
巴菲特追求的確定性一是來自於公司內在價值的持續增長。
巴菲特堅信價值最終會決定價格:「市場可能會在一段時期內忽視公司的成功,但最終一定會用股價加以肯定。正如格雷厄姆所說:短期內市場是一台投票機;但在長期內它是一台稱重機。」
巴菲特追求的盈利確定性二是來自於安全邊際,也就是買入價格和內在價值之間的差距。巴菲特堅信,安全邊際是投資成功的基石,只有足夠的安全邊際才能提供足夠的投資安全保障:「鋪設橋梁時,你堅持可承受載重量為3萬磅,但你只准許載重1萬磅的卡車通過。相同的原則也適用於投資領域」。
為什麼很多人經歷1999年這次網路股泡沫股災就虧得很慘甚至虧個凈光?
因為他們買股票時,根本不謹慎,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家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是多少,根本不知道安全邊際有多大,根本沒有什麼投資盈利的確定性,他們買入的理由,往往簡單的只有一個:這只股票在漲,看起來以後還會漲。
他們漲了就買,買了就漲,陶醉在快速賺錢的喜悅中,卻沒想到,一場股災就在等待著和他們算總賬。別看現在漲的荒,小心以後算總賬。
為什麼經歷多次重大股災巴菲特依然毫發無損?因為他非常謹慎,因為他從不打無把握之仗。
巴菲特始終牢記他老師格雷厄姆傳授的兩個基本原則:第一,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
第三是災後要耐心:
要等待真正的投資良機
天災之時,物價上漲,會有不少人想發一筆災難財。股災之時,股價暴跌,很多人急於抄底,也想發一筆災難財。
尤其是這兩年,中國股市每一次大跌後,不久就會大反彈,不但收復失地,還會漲的更高,有人還總結出了一條原則:大漲大賣,大跌大買。
如果真是這么簡單的話,那麼世界上到處都是百萬富翁了。
巴菲特有一隻股票華盛頓郵報,他持有了34年,上漲了128倍,如果按照上面這個原則,大漲一倍兩倍就賣了,怎麼會賺到後來的一百多倍呢?
巴菲特見過不少曾經輝煌的公司股票,股價一落千丈,如果大跌大買,只會越跌,甚至跌到後來,公司退市,破產清算,讓你賠個清光。要知道美國和中國不同,那些垃圾股可不會出面挽救重組的。
急於抄底,很可能抄到手的是一隻正在跌落的小刀,而且你抓到手的往往是刀刃,而很少是刀把。
回顧巴菲特在股災中的表現,你會發現,巴菲特根本不會急於抄底。相反他會非常耐心地等待等待再等待。
巴菲特在1969年美國股市大牛市來臨之前,就退出股市,沒想到1970年股市調整後又迅速反彈,1971年1972年股市繼續大幅上漲,巴菲特不為所動,繼續耐心等待。1973年,「漂亮50股」的股價大幅下跌,指數下跌近15%,市場搖搖欲墜。1974年10月初道·瓊斯指數從1000點狂跌到580點,到年底美國股市大跌26%以上,大盤兩年下跌40%,很多上市公司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一半。美國幾乎每隻股票的市盈率都是個位數,這在華爾街非常少見,沒有人想再繼續持有股票,每個人都在拋售股票。巴菲特在股災中一直等待了兩年,等到市場極度悲觀,等到股市跌到所有人都恐懼時,他才重新回到市場,開始貪婪地低價買入,大賺一筆。
在2000年網路科技股泡沫破裂後,巴菲特一直忍了5年才重新大筆進入股市,巴菲特從來不會急於搶反彈,他要的不是短線投機的小利,而是長期價值投資的大利,因此他會耐心等待股市一跌再跌:「只有資本市場極度低迷,整個企業界普遍感到悲觀之時,獲取非常豐厚回報的投資良機才會出現」。
H. 本次金融危機的全球演變過程 字數3000左右
當次貸危機爆發時,相信很少有人意識到它居然真的會演變成一場全球金融危機。不就是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了嗎,況且次貸資產總共算起來不過幾千億,而如今只美國政府一家用於救市的資金都萬億以上了。為什麼這小小的次貸會催生出一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令冰島等國家瀕臨破產,讓讓擾全世界經濟面臨衰退。下面我們就看看這場全球金融危機的形成過程。
1、美國房地產泡沫泛起。
2000年底科技股泡沫破滅和2001年9·11事件後,美聯儲大幅降息,從2000年底的6.5%降到2003年中旬的1%,這刺激了美國的房地產泡沫。美國的房稿余貸有很多創新形式。比如「無本金貸款」、「2-28 可調利率分期付款」(貸款人在前兩年為30年的貸款付很低的利率和月供,利率突然在第三年提高)、「循環貸」(如果房產增值,就可以用增值部分作抵押貸出更多的錢「。在這種低利率環境和「創新」手段的刺激下,誰都願意貸款買房,無論有沒有還款能力。房產價格從平均家庭收入的2.8倍-3倍增長到4.1倍,而這個高價位是不可持續的。
2、房產泡沫破滅。
從2004年6月開始,為抑制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苗頭,美聯儲連續17次升息。房貸負擔加重,房價開始下跌,很多無力償還貸款的購房者開始斷供。即使有還貸能力的購房者發現貸款額已經超過房產當前的價格,也選擇退房。貸款拖欠率和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率大幅飆升。2006年第四季度次級貸款的違約率上升至13.3%。
3、房貸證券化產品減值讓對沖基金和投資銀行遭重創。
美國的房貸資產普遍進行證券化,初衷是為了讓非流動性資產在未來產生穩定的現金流,後來演變成投機炒作的工具。其中以MBS(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和CDO(抵押債券憑證)最流行。此類品種是風險偏好高的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最愛,他們可以用高達50-60倍的杠桿對投資這些衍生金融產品獲利。而一旦抵押貸款違約率上升,MBS和CDO等產品的市場價值就縮水,惡化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資產負債表。貝爾斯登旗下的兩只對沖基金就死在這上面,直到整體被摩根大通賤價收購。房利美和房地美也因此陷入困境,最終被政府接管。
4、CDS引爆全球金融危機。
貝爾斯登被收購後市場暫歸平靜,但房產和衍生品泡沫一旦被刺破,就很難癒合。投資銀行的杠桿操作風險高,就拿去做「保險」,這種針對債券違約的保險叫CDS(信用違約掉期),美國CDS市場從2001年的9千多億發展到2007年底的62萬億美元的恐怖量級。顯然,這種保險並不「保險」,AIG手中持有大量的CDS合約(占這個市場的80%以上份額),當與次貸相關的CDS產生巨大損失,美國政府毫不猶豫的國有化AIG。CDS還是對沖基金、投資銀行用於對賭某家公司未來是否會破產的工具。雷曼兄弟破產前,CDS的價格(1000萬美元債務損失的五年保險成本)就大幅飆升。而華爾街也就是通過CDS將MBS和CDO賣給全球的投資機構和個人。所以美國遭殃、全球受罪。
5、去杠桿化導致全球流動性緊縮,各國政府救市忙。
近年來一系列的金融創新,藉助杠桿工具向資本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同時M2又監測不出貨幣供應失控,造成資產價格泡沫。當泡沫破滅出現金融危機,金融杠桿迅速下降,去杠桿的結果使得貨幣供應量大幅下降。同時風險偏好度減弱,也使貨幣流通速度降低。簡單的理解就是以前10萬資金可以做100萬的事(杠桿化),但現在做不了那麼多了(比如只能50萬),而且連那40萬可能也貸不出來(整個社會信心不足),這必然導致資產價格的更大幅度縮水,並沖擊到實體經濟。
全稱「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由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動盪引起的金融危機。一場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連續加息引爆「定時炸彈」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在前幾年美國住房鍵滑滾市場高度繁榮時,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況下被認為不具備償還能力的借款人也獲得了購房貸款,這就為後來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的形成埋下了隱患。
部分歐美投資基金遭重創
伴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的出現,首先受到沖擊的是一些從事次級抵押貸款業務的放貸機構。今年初以來,眾多次級抵押貸款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甚至被迫申請破產保護,其中包括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
同時,由於放貸機構通常還將次級抵押貸款合約打包成金融投資產品出售給投資基金等,因此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愈演愈烈,一些買入此類投資產品的美國和歐洲投資基金也受到重創。
以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為例,由於受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拖累,該公司旗下兩只基金近來倒閉,導致投資人總共損失逾15億美元。此外,法國巴黎銀行9日宣布,暫停旗下三隻涉足美國房貸業務的基金的交易。這三隻基金的市值已從7月27日的20.75億歐元縮水至8月7日的15.93億歐元。
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增長
更為嚴重的是,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擴大至其他金融領域,銀行普遍選擇提高貸款利率和減少貸款數量,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隱約顯出流動性不足危機。9日,在法國巴黎銀行宣布暫停旗下三隻基金的交易後,投資者對信貸市場的擔憂加劇,導致歐洲和美國股市大幅下跌。其中,紐約股市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比前一個交易日下跌387.18點,收於13270.68點,跌幅為2.83%。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如果進一步升級,並擴大至更多金融領域,將會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更加劇烈的動盪。而且,危機如果影響到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個人消費開支,則會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增長造成不利影響。
歐美日央行緊急出手應對
面對已經形成甚至有擴大趨勢的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中央銀行正積極行動,希望通過向貨幣市場提供巨額資金恢復投資者信心,保持金融市場穩定。歐洲中央銀行8月9日宣布,向相關銀行提供948億歐元的資金。8月10日,歐洲中央銀行再次宣布向歐元區銀行系統注資610億歐元,以緩解因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造成的流動性不足問題,並穩定信貸市場。美聯儲下屬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於9日向銀行系統注入240億美元資金。日本中央銀行8月10日宣布,向日本貨幣市場注入1萬億日元的資金。
發生在美國的次級債危機猶如風暴雲團,不僅令道指持續跳水,歐洲三大股市指數、日經指數、恆生指數也紛紛出現了暴跌行情。
在截至2006年6月的兩年時間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17次提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而且,自從2005年第二季度以來,美國住房市場開始大幅降溫。隨著住房價格下跌,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者通過抵押獲得融資。受此影響,很多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借款人無法按期償還借款,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開始顯現並呈愈演愈烈之勢。
次貸危機是指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次貸危機從2007年8月全面爆發以來,對國際金融秩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破壞,使金融市場產生了強烈的信貸緊縮效應,國際金融體系長期積累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得以暴露。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的這次次貸危機正波及全球,全球金融體系受到重大影響,危機沖擊實體經濟。中國也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
金融工具過度創新、信用評級機構利益扭曲、貨幣政策監管放鬆是導致美國次貸危機的主要原因。美國政府採取的大幅注資、連續降息和直接干預等應對措施雖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由此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金融調控政策必須順應經濟態勢,符合周期性波動規律;應在加強金融監管、健全風險防範機制的基礎上推進金融產品及其體系創新;應抓住有利時機,鼓勵海外資產並購,優化海外資產結構,分散海外資產風險。
為了防止危機進一步蔓延,有統計稱,短短48小時內世界各地央行已注資超過3200億美元緊急「救火」。
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 crisis)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丙戌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次貸危機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
次貸即「次級按揭貸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 ,「次」的意思是指:與「高」、「優」相對應的,形容較差的一方,在「次貸危機」一詞中指的是信用低,還債能力低。
在美國,貸款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當地人很少全款買房,通常都是長時間貸款。可是在這里失業和再就業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些收入並不穩定甚至根本沒有收入的人,買房因為信用等級達不到標准,就被定義為次級信用貸款者,簡稱次級貸款者。
次級抵押貸款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與傳統意義上的標准抵押貸款的區別在於,次級抵押貸款對貸款者信用記錄和還款能力要求不高,貸款利率相應地比一般抵押貸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記錄不好或償還能力較弱而被銀行拒絕提供優質抵押貸款的人,會申請次級抵押貸款購買住房。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通常採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相結合的還款方式,即:購房者在購房後頭幾年以固定利率償還貸款,其後以浮動利率償還貸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裡,由於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加上前幾年美國利率水平較低,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貸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貸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對於美國金融危機的發生,一般看法都認為,這場危機主要是金融監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華爾街投機者鑽制度的空子,弄虛作假,欺騙大眾。這場危機的一個根本原因在於美國近三十年來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所謂新自由主義,是一套以復興傳統自由主義理想,以減少政府對經濟社會的干預為主要經濟政策目標的思潮。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經濟滯脹危機,內容主要包括:減少政府對金融、勞動力等市場的干預,打擊工會,推行促進消費、以高消費帶動高增長的經濟政策等。
一、為推動經濟增長,鼓勵寅吃卯糧、瘋狂消費。
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歷來重視通過消費促進生產和經濟發展。亞當斯密稱「消費是所有生產的唯一歸宿和目的」。熊彼特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導源於一種以城市享樂生活為特徵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奢侈消費在表面上促進了生產。
二、社會分配關系嚴重失衡,廣大中產階級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來,美國社會存在著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是美國老百姓超前消費,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卻一直呈下降態勢。據統計,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以後,美國的平均小時工資僅僅與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歲男人的收入則比30年前同樣年紀的人,低了12%。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統計表明,這幾十年來美國貧富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美國經濟在快速發展,但收入卻不見增長,與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來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密切相關。
三、金融業嚴重缺乏監管,引誘普通百姓通過借貸超前消費、入市投機。
新自由主義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後,美國一直通過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寬對金融業的限制,推進金融自由化和所謂的金融創新。例如,1982年,美國國會通過《加恩-聖傑曼儲蓄機構法》,給與儲蓄機構與銀行相似的業務范圍,但卻不受美聯儲的管制。根據該法,儲蓄機構可以購買商業票據和公司債券,發放商業抵押貸款和消費貸款,甚至購買垃圾債券。
另外,美國國會還先後通過了《1987年公平競爭銀行法》、《1989年金融機構改革、復興和實施方案》,以及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等眾多立法,徹底廢除了1933年《美國銀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的基本原則,將銀行業與證券、保險等投資行業的之間的壁壘消除,從而為金融市場的所謂金融創新、金融投機等打開方便之門。
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美國華爾街的投機氣氛日益濃厚。特別是自90年代末以來,隨著利率不斷走低,資產證券化和金融衍生產品創新速度不斷加快,加上彌漫全社會的奢侈消費文化和對未來繁榮的盲目樂觀,為普通民眾的借貸超前消費提供了可能。特別是,通過房地產市場只漲不跌的神話,誘使大量不具備還款能力的消費者紛紛通過按揭手段,借錢湧入住房市場。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表面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很多本來信用不好的用戶感覺還款壓力大,出現違約的可能,對銀行貸款的收回造成影響的危機,對全世界很多國家包括中國也造成嚴重影響。 有學者指出,「技術層面上早該破產的美國,由於欠下世界其他國家過多的債務,而債權國因不願看到美國破產,不僅不能拋棄美國國債等,甚至必須繼續認購更多的美國債務,以確保美國不破產」。
由於之前的房價很高,銀行認為盡管貸款給了次級信用借款人,如借款人無法償還貸款,則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來還,拍賣或者出售後收回銀行貸款。但由於房價突然走低,借款人無力償還時,銀行把房屋出售,但卻發現得到的資金不能彌補當時的貸款+利息,甚至都無法彌補貸款額本身,這樣銀行就會在這個貸款上出現虧損。
一個兩個借款人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好,但由於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級信用貸款者,這樣就導致了大量的無法還貸的借款人。正如上面所說,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對美國經濟
首先,美國的許多金融機構在這次危急中「中標」,而且其次貸問題也遠遠超過人們的預期。
其次,美國經濟基本面強健,不乏繼續增長的動力。
這是因為美國的各方面仍然是世界最強的,如最新的世界大學排行榜顯示美國的科技實力和創新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且在相當的時間內沒有國家和組織能撼動;而且美國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強,像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進行戰略收縮就有效的緩解了當時的危機。
而有論者認為,70年代美國的經濟危機根本上沒有解決,負債逐年增加,從1975年至今沒有出現過貿易順差。無論是凱恩斯主義的羅斯福新政也好,還是在七十年代取而代之的新自由主義也好,沒有解決社會分配和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之間的缺口問題,美國就從根本上無法擺脫其經濟危機。
對全球經濟
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將繼續阻礙生產的增長。更大的問題的是,影響房價出現兩位數下降的因素對在房地產泡沫鼎盛時期消費者大舉借債的美國會產生什麼影響。持樂觀看法的人從消費者支出的反彈中得到些許安慰,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房價呈兩位數下降將使越來越多的抵押貸款借款人陷入財務困境。問題已經在其他消費者債務上顯現出來,如信用卡違約率正在上升,貸款機構很可能面臨更加棘手的局面。隨著住房擁有者感到自己越來越窮,消費者支出必將受到抑制,特別是在股市持續下滑的情況下。
即使控制了直接的金融蔓延,美國的次貸危機也可能產生心理蔓延,特別是房價的重估。盡管在美國不計後果向高風險借款人放貸的規模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大,房價的膨脹一直比美國更為嚴重,英國、西班牙等國更容易受到房價泡沫破滅的打擊。
另外,《經濟學家》還指出,全球經濟抵禦美國經濟疲軟的能力也不應被誇大。盡管美國經常項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佔GDP約6%,因消費的產品遠多於其生產的產品,美國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區最大的需求來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劇下降必然將損害其他地區的經濟。
對中國經濟
第一,次貸危機主要影響中國的出口。
次貸危機引起美國經濟及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而這其中最主要是對出口的影響。2007年,由於美國和歐洲的進口需求疲軟,我國月度出口增長率已從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國次貸危機造成我國出口增長下降,一方面將引起我國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放緩,同時,由於我國經濟增長放緩,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小於勞動力的供給,將使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增加。
其次,我國將面臨經濟增長趨緩和嚴峻就業形勢的雙重壓力。
實體經濟尤其是工業面臨巨大壓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業的倒閉,也加劇了失業的嚴峻形勢。
最後,次貸危機將加大中國的匯率風險和資本市場風險。
為應對次貸危機造成的負面影響,美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弱勢美元的匯率政策。美元大幅貶值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匯率風險。在發達國家經濟放緩、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美元持續貶值和人民幣升值預期不變的情況下,國際資本加速流向我國尋找避風港,將加劇中國資本市場的風險。
I. 什麼是納斯達克泡沫
1992年的美國經濟復甦開啟了一輪牛市。在牛市後期,由時任總統柯林頓提出並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互聯網行業成為了領漲板塊。從1992年到1997年,短短5年,納斯達克指數從580點上漲到1570點,漲幅達168%,同期標普500的漲沒散幅為133%。到了1998年,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美聯儲降息,在低利率環境下,互聯網企業股票加快上漲,納斯達克指數也從1998年初的1574點上漲到2000年3月10日的5048點,漲幅超過220%。
然而,時至1999年,美聯儲開始收緊因亞洲金融危機而放寬的貨幣政策,一年內6次加息,聯邦基準利率由4.75%調升至6.5%。科技公司的業績、用戶增速等指標走弱,微軟違團察模反反壟斷法風波面臨拆分等負面消息接踵而至。2000年開始,納斯達克泡沫塌緩破滅,納指從2000年的最高點5048點一路回調到2002年的1114點,下跌幅度達到77.93%。一時間風聲鶴唳,多達210家美國互聯網公司倒閉。
J. 美股中的三大指數是指
美股三大指數分別指的是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很多人在參與美股投資時,都會參考這三個指數。
股市指數的含義是,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通過觀察指數,我們可以對目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還是比較錯綜復雜的,我就不做過多的解釋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根據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來進行分類,股票指數可以分為這五種: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這當中,最頻繁遇見的當屬規模指數,譬如大家都知道的「滬深300」指數,它說明的是在滬深市場中交易活躍,且代表性和流動性都很好的300家大型企業股票的整體情況。
另外,「上證50 」指數也是規模指數的一種,能夠傳達出上海證券市場代表性好、規模大、流動性好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代表就是它某個行業的一個整體狀況。比如「滬深300醫葯」就是行業指數,由滬深300中的幾只醫葯行業股票組成,反映出了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怎麼樣。
主題指數代表的是某一主題的整體情況,例如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等,相關指數「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通過前文我們可以了解到,指數所選的一些股票都具有代表意義,因此有了指數,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對市場的整體漲跌情況做到了如指掌,從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場的熱度,甚至還能對未來的走勢進行預測。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