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要上市了,老員工一般能分到多少原始股
老員工能不能分到原始股,理論上取決於公司股東的決定,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有部分公司為了加強公司凝聚力,會給部分優秀員,部分原始股做為獎勵,不過這種現象只存在於部分企業,由公司股東一起綜合考慮決定。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上市要求,如果是在國內上市的話,規定股東人數是不能超過200的,如果員工很多,人人有份的話,就不能滿足上市要求,公司當然也就不會給了。
一般公司股改前進公司的員工才會有原始股,股改後進公司的除非是高層才會獲得原始股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投資者若購得數百股,日後上市,漲至數十元,可發一筆小財,若購得數千股,可發一筆大財,若是資金實力雄厚,購得數萬股,數十萬股,日後上市,利潤便是數以百萬計了。這便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桶金。
原始股在公司上市後一般是1年左右的時間可以流通。
公司一上市,所謂原始股就變為所謂「限售股」,根據持有人持有份額,限售時間長短不同。對於自然人股東來講,公司上市後,若其持有股份占公司總股份比例小於5,被叫做「小非」,有一年的禁售期,禁售期滿後,即可以出售全部股份。
若持有股份占公司總股份比例大於5,則被叫做「大非」,大非在公司上市後也有一年的禁售期,可於禁售期滿後的12個月內拋售不多於公司股本5的股票,在禁售期滿後的24個月內拋售不多於公司股本10的股票。
2. 公司上市員工有股份嗎
股份通常是在公司設立之初按發起人的實際投資比例享有的。沒有法律規定員工就一定要享有股份。如果是公司改制上市則要看具體公司的規定,以及改制上市的相關文件。
拓展資料
股份,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層含義: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構成成分;2、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權利與義務;3、股份可以通過股票價格的形式表現其價值。
1、股份的金額性,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劃分為股份,每一股的金額相等,即股份是一定價值的反映,並可以用貨幣加以度量;
2、股份的平等性,即同種類的每一股份應當具有同等權利;
3、股份的不可分性,即股份是公司資本最基本的構成單位,每個股份不可再分;
4、股份的可轉讓性,即股東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轉讓。如《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l年內不得轉讓。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股份的分派是指公司根據發起人和(或)其他股份認購人認購股份的情況,將股份按照一定分派方法分配給認購人。如果認購的總額超過發行的總額,還應根據一定的原則確定分派的方式。繳付股款和股份分派是同一活動的兩個方面。在股份分派以後,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名稱記載在股東名冊上。
中國大陸分類
按股東權力,可分為普通股、優先股和混合股。
按票面形式,可分為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有面額股票和無面額股票。
按持股主體,可分為國家股,單位(法人)股和個人股。
按發行對象,可分為A股、B股、H股、N股、S股。
3. 公司上市後股權怎麼分配
摘要 比如,公司原股本為1億股,你持有3000萬股,佔30%;公司上市時發行5000萬股;上市後仍持有3000萬股,但股本變為3000萬除以1億+5000萬=20%。所謂股權激勵,是指公司與部分或全部員工之間的某種股權安排,如以某種方式授予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或給予員工在一定時期內以一定價格購買公司股票的權利等。
4. 公司上市,員工股份必須佔多少
沒有規定員工必需佔有股份,這是完全合法的,也沒有中層管理者必須擁有股權的說法。分發股權可以當做激勵機制
5. 公司上市員工股權分配怎麼分合理
公司上市員工股權分配怎麼分合理?我覺得公司肯定會根據員工的貢獻大小,還有員工的工作年限等考慮在一起,然後英雄分配
6. 企業上市後有股票的員工就可以拿到現金了嗎
股票上市後,股票就在市場上自由流通。。如果多人看好它,並且很多人買。股價就會增長。反之。公司不好。並且很多人賣,股價就會跌.。
持股的員工能不能兌現股票。。要看持股的股票是不是限售股。因為一般公司股票上市不是全部的股票都一次性就流通上市。。它分好幾次解禁。如果已經解禁,就可以兌現。
7. 末上市的公司股份制怎麼定,員工要入股怎麼算,一股多少錢,怎麼分紅
樓主開的一定是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制指的是股份有限公司 是與有限責任公司相對的一種公司形式 因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超過50人 所以不可能吸收太多的投資 而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可以到200人 因此能把更多的人吸收成為公司股東
但樓主所說的股份制應該是指內部員工股或者股權激勵的意思 非上市公司是不能公開發行股票的 如果要想讓所有員工都持股 員工人數又很多的話 只能私自發行內部職工股 也就是只要內部人知道 並不辦理工商登記的 相應的 員工購買的股份也得不到公司法保護 只能內部轉讓 在這種情況下 員工入股的價格通常很低 基本就是一塊錢一股 如果搞股權激勵 那就是面向少數人 這些人拿出錢來作為對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 修改公司章程把他們列為股東 然後辦理工商登記 他們的股份受法律保護 不能像上市一樣公開流通 但可以對外轉讓 這時候價格就可以定得高一些 股份的定價取決於公司的價值 公司值5000萬 注冊資本只有500萬 那一股就值10塊錢 公司的價值估算是很復雜的 作為未上市公司來講 如果有同行業的上市公司 可以參照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倍數 比如同行業上市公司市盈率倍數是30倍 作為一個未上市的公司就可以定為10倍 用這個倍數去乘公司的年凈利潤 假設是300萬 那公司就值3000萬 作為股權激勵不能定價這么搞 所以還要打折 另外一種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按凈資產定價 凈資產除以股份數就是每股價格了 分紅是要看每年的利潤情況的 賺了才分紅 分多少可以提前約定比例 比如年凈利潤的30%必須用來分紅 總的原則是每股分紅必須是一樣的
8. 員工在公司上市前獲得股份與上市後獲得股份有什麼區別回報率是相同的嗎
回報率不同,上市後高。區別:大部分是上市前的原始股。上市後,是公司以一定的市場價格或免費給予員工的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是企業利用其部分股權激勵高級管理人員或優秀員工的一種方法。 一般是有條件的激勵。例如,員工需要在企業工作多年或完成特定目標後才能獲得激勵。當被激勵人員符合激勵條件時,即可成為公司股東,享有股東權利。 公司上市是否會給予員工原始股的股權激勵,以一定的市場價格折價或者免費給員工,取決於公司的政策和相關的規章制度。
拓展資料:
一、上市是一個股市術語。狹義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是指企業為籌集企業發展資金,首次通過證券交易所向投資者增發股票的過程。當大量投資者認購新股時,需要以抽簽的方式分配股份,也稱為抽新股。認購的投資者期望以高於認購價格的價格出售。在中國環境下,上市分為中國公司在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中國大陸公司直接去非中國證券交易所(如香港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等。),而我國公司間接採取三種方式在境外設立離岸公司,並以離岸公司名義在境外證券交易所上市。
二、企業應首先在證券公司的協助下,盡快識別證券公司並選擇其他中介機構。參與股票重組的主要中介機構有: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土地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徵信機構等。
三、股份公司成立並經營一年後,經當地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受理符合條件的,可以製作正式申請材料。 申報材料由主承銷商和各中介機構准備,主承銷商匯總後出具推薦書。最後,主承銷商應完成核心,並將申報材料提交中國證監會審查。 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評估機構的資產評估報告、律師出具的法律意見書將為招股說明書的相關內容提供法律和專業依據。
9. 公司上市會給員工帶來多大利益股票買的越多越好嗎
公司上市能夠讓員工有更加高的社會地位,並且讓那些有原始股的員工財富直接翻倍,甚至說翻好多倍股票。當然不是買的越多越好了,而是說公司運營的時間越久,股票賣出去的越多才越好。
股票的價格越高,對公司來說越是個好事情,因為在一定時間之內的公司能夠發行的股票總數是固定的。不是說你想它多少就發多少的,那一隻股票,原來是30塊錢,現在它漲到300塊錢了,同樣公司發行了1,000萬股,那最終市值能一樣嗎?差了好多倍的好不好,所以公司只要發展的好,股票值錢了,市值自然就上去了。
10. 公司上市之前員工股最多可以佔多少股
沒有數額和比例限制 但有人數限制 公司上市前股東不能超過200人 人不宜太多 要不核查起來太麻煩 也不要比例過高 總要有一個明晰的控股股東 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看公司情況 絕對控股51% 相對的30%多也可以 其餘的給誰是沒有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