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京東健康赴港上市,巨頭涉足互聯網醫療,還是當年電商的套路
文 AI 財經 社 方璐
編輯 張碩
剛一歲多的京東 健康 預計下月赴港上市。
京東 健康 宣布將在11月26日-12月1日招股,擬通過香港IPO發行約3.82億股股份,其中公開發售1909.5萬股,國際發售約3.63億股,最高發售價為70.58港元,計劃12月8日上市。
針對巨頭分羹互聯網醫療蛋糕一事,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AI 財經 社表示,京東、阿里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與其同體系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大同小異,均為利用互聯網技術打破傳統的地理空間限制,能夠用更簡潔、低成本的方式來連接一般的就醫需求和醫療資源。隨著企業的上市並且不斷擴張,未來可能會改變原有的所謂掛號難、看病難等基礎問題,但對於中高端的網路醫療 科技 、智能醫療 科技 的投入,這幾家公司都沒辦法介入。
篤定醫療數字化
2016年京東大葯房的上線,標志著京東從此正式進入醫葯電商行業,首次開展葯品零售業務。
2019年5月10日,京東 健康 宣布正式獨立運營。目前,京東 健康 在醫葯 健康 電商、互聯網醫療、 健康 服務、智慧解決方案四大業務版塊基礎上,逐步完善「互聯網+醫療 健康 」產業布局。當月,京東 健康 獲超10億美元A輪融資。
目前,在醫葯 健康 電商方面,京東 健康 擁有葯品零售、葯品批發以及非葯物的泛 健康 類商品零售等業務。互聯網醫療則主要圍繞患者需求,開展在線掛號、在線問診等醫療服務,並結合京東的葯品供應鏈優勢,首創線上「醫+葯」閉環。京東 健康 的產品與服務已初步實現對葯品全產業鏈、醫療全流程、 健康 全場景、用戶全生命周期的覆蓋。
京東 健康 還為用戶提供包括體檢、醫美、齒科、基因檢測、疫苗預約等在內的消費醫療服務。此外,京東 健康 還為線下實體葯店、醫院和政府部門,提供基於互聯網+技術的信息化、智慧化解決方案。
京東 健康 的核心產品包括京東大葯房、葯京采、京東互聯網醫院、智慧醫院。京東大葯房宣稱是「線上線下最大的零售葯房之一」,葯品覆蓋非處方葯、醫療器械、保健品、滋補品、計生用品等泛 健康 類商品;2017年3月上線的葯京采則宣稱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第三方葯品批發平台之一」,截至2019年7月,葯京采共覆蓋全國19個省級行政區、47個城市,下游采購商家近10萬名。
數據顯示,京東 健康 倉庫在全國范圍內超240個,全渠道布局超市超200個,線上平台引入的第三方商家則超過了9000家。
招股書顯示,京東 健康 在2017年至2019年分別錄得營業收入56億元、82億元、108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收為88億元。剔除公允價值變動和非經常損益項目,京東 健康 在2017年至2019年的凈利潤分別為2.1億元、2.5億元、3.4億元,2020年上半年凈利潤為3.7億元。
七年磨一劍,京東 健康 認為 健康 與保健市場未來增長空間巨大。其理由是,中國2019年的國民醫療 健康 支出達到6.5萬億元,機構預測到2030年可以達到17萬億元;2019年國內 健康 與保健行業的市場規模為8.1萬億元,預計到2030年可以達到22萬億元。
另一方面,中國的醫療 健康 行業還處於數字化初級階段,2019年全國只有2.1%的葯品是通過線上葯店銷售的,全國的醫療 健康 服務正在加快數字化,預計到2030年中國 健康 與保健市場的數字化比例將從目前的3.7%提升到25.9%。
截至目前,京東 健康 已有11個葯品專用倉庫及超過230個非葯品倉庫,渠道布局已覆蓋超過200個城市,京東互聯網醫院平台上已有超68720名自有和外部醫生,日均訪問量超過9萬,有超過1.5億名用戶,線上平台擁有超過9000家第三方商家,SKU超過1000萬。
政策不可控或藏暗礁
京東 健康 此番上市後更將加劇大 健康 賽道競爭。
以2014年上市的阿里 健康 為例,其業務模式為,運營醫葯電商平台業務、醫葯自營業務、互聯網醫療、 健康 業務、消費醫療服務業及葯品追溯業務和數字醫療業務。其醫葯電商平台和醫葯自營業務通過B2C(自營和平台)、B2B、O2O經營。2017-2019年度營收分別為24.43億元、50.96億元、95.96億元,去年接近盈虧平衡,市值達到2626億元。
市值1038億元的平安好醫生於2018年上市,運營在線醫療 健康 服務、消費醫療服務、 健康 商城業務和 健康 管理及互動,此外還有 健康 商城業務,包括自營和平台。2017年 2019年連續三年分別虧損10.02億元、9.13億元、7.47億元。
從數據上對比,京東 健康 市值2028億 2262億元與阿里 健康 存在差距,活躍用戶數低於阿里 健康 ,但2017年 2019年營業收入均高於阿里 健康 ,分別為55.53億元、81.69億元、108.42億元,此外京東 健康 三年毛利率保持在24% 25%左右亦比較穩定。今年上半年經調整凈利潤方面,阿里 健康 約為4.36億元,京東 健康 為3.71億元。
機遇伴隨風險。京東 健康 招股書在提及風險時稱,「我們仍不確定我們的銷售模式及線上平台是否完全符合不斷發展和變化的相關法律法規。不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可能使我們受到警告處分及行政處罰,從而可能對我們的業務、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極橙兒童齒科創始人兼CEO塔爾蓋對AI 財經 社分析稱,互聯網企業在物流、供應鏈等方面有巨大機會,在醫療行業中信息交互的部分,比如掛號預約、科普、保險等方面相關的內容,互聯網存在機會,但如果是深入到醫療核心部分,今天互聯網醫療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塔爾蓋進一步分析,醫療最為本質的事情是「看病」,通過好醫生、好的醫療機構進行診斷以及治療,解決人的病痛。這並非互聯網能解決。理論上講,所有醫療行為都需要醫生、醫療機構有執照,線下做診療時必須有資質,然而線上的話「就進入到某種模糊地帶」,特別是線上一旦出現醫療責任糾紛,問題就變得更為復雜。
他對AI 財經 社分析稱,比如,A醫院的醫生通過B線上平台給C客戶做了一個診治,出了一些狀況,這時除了A醫生要擔責任之外,B機構要不要擔責任?如果說沒有機構可以擔責任的話,這件事情是否風險可控?從立法層面看,這種情況是存在模糊地帶的。
正如前述京東 健康 在招股書中呈現的風險,「仍不確定我們的銷售模式及線上平台是否完全符合不斷發展和變化的相關法律法規」,在塔爾蓋看來,對互聯網醫療產業最顯著的影響因素即是國家政策。
沈萌亦對AI 財經 社表示,幾家巨頭涉足互聯網醫療領域,對於一些中低端醫療需求可進一步降低成本,但這幾家公司雖規模很大,其實更多的是利用互聯網這種低成本技術取代了以往掛號難、找專家難等日常瑣碎的需求,對於一些真正更加關鍵的醫療服務,比如遠程機器人手術等重大創新方面還是不足的。
沈萌認為,幾家巨頭的專業性醫療服務仍不具備,更多優勢集中於通道方面,不排除未來會像外賣模式一樣,原來直接面對患者的醫院、診所,未來依靠平台,通過電商的方式觸及更廣闊的群體,但讓它們從事醫療專業技術方面的工作會很難。
以智慧醫院為例,沈萌認為,目前巨頭布局的智慧醫院仍需要與傳統的醫療院相結合,搭建虛擬醫院框架,將不同地域的專家、機構整合到該框架中,形成虛擬醫院。「它們不太可能投建醫院進行重資產運營,還是會利用渠道,將原來受到地域限制、空間限制的醫療資源,通過網路技術,讓更多就醫群體接觸到,促成醫療資源不平衡的重新配置」。
對於京東 健康 提出的風險擔憂,沈萌認為,互聯網醫療和原有電商模式一樣,均是利用規模、用戶搭建供求平台,「套路還是當年電商的套路,沒有做更多革新的嘗試」。其風險亦與螞蟻金服的風險一樣,仍是政策監管的風險。畢竟這些企業競爭的市場是普惠性質的醫療產業,如果規模過大,掌握壟斷資源過多,同樣會引起醫療不公、引發風險,不排除國家會出台嚴厲措施加以規范。
在實際運營中,沈萌認為互聯網醫療企業所遇到的一般經營性風險相對較小,因為它們對中小型診所、醫葯公司的話語權更強。
Ⅱ 京東科技被傳赴港上市:折戟科創板之後 如何再啟航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張洋洋)訊, 折戟科創板IPO之後,京東 科技 或將改道港交所。
1月24日晚間,有消息稱,京東 科技 計劃於2022年在港IPO,募資10億至20億美元。
據悉,京東 科技 正在與美國銀行、中信證券和海通國際合作推動上市事宜,京東 科技 可能會在上市前進行一輪上市前融資。
對此,《科創板日報》記者向京東方面求證,對方表示不予置評。
同日,證監會公布了京東 科技 《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進度,目前已進入接收材料階段。
折戟科創板
京東 科技 融合了原京東數科及雲與AI兩大技術業務板塊,現已成為整個京東集團對外提供技術服務的核心輸出平台。
京東數科上一輪沖刺資本市場起點定格於2020年9月。彼時,上交所依法受理了京東數科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並按照規定進行了審核。
2020年10月16日,當時的京東數科回復了上交所首輪問詢,但此後便不再有新的進展。
直至2021年4月2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京東數科科創板審核狀態變為變為終止。彼時,京東數科稱,此次撤回科創板IPO申請是基於公司自身發展戰略考慮。
在這期間,中國金融 科技 行業經歷了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商業環境驟變,京東數科亦進行了架構重組。
2020年12月,京東數科換帥,原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婭雲接任京東數字 科技 CEO,向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匯報。原CEO陳生強被任命為京東數字 科技 副董事長及京東集團幕僚長。同月,京東智能雲業務並入京東數科。
2021年1月11日,京東集團宣布將雲與AI業務與京東數科整合後,正式成立京東 科技 子集團,京東數科CEO李婭雲出任京東 科技 子集團CEO。
2021年3月31日晚,京東再次宣布將京東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業務分拆給京東數科,總價值為157億人民幣。完成交易後,京東在京東數科的股權增加到約42%。
強 科技 ,弱金融
根據京東數科此前的招股書數據,金融機構以及商戶與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各占近一半,其中,京東金條和京東白條分合計帶來的營收占總收入比重不斷提高,從2017年的26.38%增長到2020年上半年的42.9%。
在京東數科撤回科創板IPO這一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這家以金融產品為支撐的行業獨角獸,正在弱化其金融底色,突出 科技 屬性。
並入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業務之後,京東方面稱,整合後的京東 科技 集團實現 科技 板塊的一體化協同,致力於為企業、金融機構、政府等各類客戶提供全價值鏈的技術性產品與解決方案。
這與公司2020年9月向上交所提交科創板IPO申請時相比,重組後的業務給公司業務范圍和服務模式均帶來較大變化。目前,打開京東 科技 網站,主頁為清一色的技術解決方案輸出,用意顯然。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數科此前IPO目標估值高達2000億元。如果港股上市傳聞為真,京東 科技 相較京東數科的估值有所縮水。
「但拆除掉金融業務後,僅靠 科技 輸出,利潤不高且成長空間有限,京東 科技 未來以何種業務模式包裝上市仍有待解決。」上述人士表示。
Ⅲ 京東香港二次上市,為何說是第二次,第一次失敗了
第一次沒有失敗,二次上市是指已在本國上市的公司將其部分發行在外的流通股股票在非注冊過的另一家證券交易所上市。二次上市一般多採用存托憑證的形式,目的是開放更多的股權購買,收集更多的資金,應對未來局勢。
根據港交所的命名規則,二次上市的公司需添加第二上市代表符號「S」,同股不同權企業需添加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代表符號「W」。
(3)京東赴港上市對股票影響擴展閱讀
京東是繼阿里、網易之後,第三個在香港掛牌的中概股企業。據港交所於2018年修改二次上市規則,以大中華為業務重心的公司在港實現第二上市,可保留現行VIE(協議控制)結構及不同投票權架構,但必須在紐交所或倫交所等英、美市場上市並至少兩年保持良好合規記錄。
中國一線互聯網公司的回國,一方面可以規避在美上市的不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也可以藉助港股通的存在,讓國內投資者更容易參與交易,吸收國內資本市場的紅利。
Ⅳ 內地上市公司赴港上市對在內地的股票有影響嗎大不大會不會讓內地的股票停牌呢
很多股民聽說股票停牌了,都變得摸不著頭腦了,好的壞的,真是分不清了。實際上,兩種停牌情況都遇到了的時候,不用擔心,當碰到第三種情況的時候,你一定要留意!
在講解停牌內容之前,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最新的牛股名單,那就讓我們趕在還沒有刪之前,先來領取到手:【絕密】今日3隻牛股名單泄露,速領!!!
一、股票停牌是什麼意思?一般會停多久?
股票停牌通俗的解釋就是「某一股票臨時停止交易」。
那麼究竟停多久,有些股票可能停1小時就恢復了,而有的股票恢復就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停牌1000多天以上都是很有可能的,具體要看是到底有哪些因素導致了停牌。
二、什麼情況下會停牌?股票停牌是好是壞?
股票停牌大致有三種情況:
(1)發布重大事項
公司的(業績)信息披露、重大影響問題澄清、股東大會、股改、資產重組、收購兼並等情況。
因為事件很大才會造成停牌,影響的時間肯定不相同,不過最遲還是不會超過20個交易日。
若是要弄明白一個很大的問題,也許會佔用一個小時,股東大會基本是一個交易日,資產重組與收購兼並等這些相對於比較復雜的情況,這停牌時間或許長達好幾年。
(2)股價波動異常
若是這個股價漲幅形成了從未見過的波動,比如出現了這樣的狀況深交所有條規定:「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漲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停牌1小時,預計在十點半就復牌了。
(3)公司自身原因
根據相關的管理資料規定,公司如果發生涉及造假或者違規交易,將要受到停牌處罰 ,停牌時間視情況而定。
以上這三種停牌情況,樂觀的狀況是(1)(2)兩種停牌,只有(3)這種情況會讓人煩惱。
從前兩種情況不難看出,股票復牌就說明利好,例如這種利好信號,可以提前預知的話就能夠把方案先規劃好。這個股票神器可以幫到你,提醒你哪些股票會停牌、復牌,還有分紅等重要信息,每個股民都必備: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輕松把握一手信息
只是知道停牌和復牌的日子還差得遠,知道這個股票好不好,布局如何才是最關鍵的?
三、停牌的股票要怎麼操作?
部分股票在復牌後或許會大漲也或許會大跌,著重的點是要看手裡的股票未來呈現怎樣的趨勢,這需要根據手中的資料整理分析出相關的結論。
大家不要輕易被市場上的現象所影響,需要自己沉住氣去思考,股票的購買需要從更加深度的層面去分析。
從一個新手的方面來考慮,股票的好壞是不容易區分的,所以學姐特地給大家准備了診股方法,對於才接觸投資領域的人來說,也能立刻知道一隻股票的好與壞:【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Ⅳ 一隻股票在香港上市對它在A股有影響嗎
有影響,因為現在港股和A股之間是有聯系的,一般情況下在香港上市集資是有許多好處,比如籌集到錢後公司會發展新的業務和擴大規模,因為是同一個公司,所以最終也會反應到A股的業績上,從而推動股價上漲。但是它對大盤的影響很有限。港股,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內地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內地的股票有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拓展資料:
1、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票,是由中國境內注冊公司發行,在境內上市,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英文字母A沒有實際意義,只是用來區分人民幣普通股票和人民幣特種股票。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
2、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B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帳,實行「T+3」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居民和外國人,持有合法外匯存款的大陸居民也可投資。
3、H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外資股就叫做H股。依此類推,紐約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N,新加坡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S,紐約和新加坡上市的股票就分別叫做N股和S股
三者的區別是:A股、B股及H股的計價和發行對象不同,國內投資者顯然不具備炒作B股、H股的條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滬市掛牌B股以美元計價,而深市B 股以港元計價,故兩市股價差異較大,如果將美元、港元以人民幣進行換算,便知兩地股價大體一致。以字母代稱進行股票分類,不甚規范,根據中國證監會要求,股票簡稱必須統一、規范。可以相信,隨著我國股市的進一步發展,A股、B股、H股等稱謂將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