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富士康上市股票代碼
富士康是一家台灣的電子製造服務公司,主要生產電子產品。富士康的股票在台灣股票交易所上市,代碼為2317。
對於其他股票市場,富士康的股票情況如下: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代碼為FXCNY
在香港聯合交易所(HKEX)上市,代碼為2038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SSE)上市,代碼為601012
注意,不同的股票市場可能會有不同的股票代碼,因此需要根據具體的股票市場來確定股票代碼
『貳』 富士康上市最新消息 富士康上市是借殼還是ipo
2月9日台資企業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看」)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招股書申報稿刊載於證監會的官網上,富士康擬在上交所IPO。這引起巨大關注,金融行業已經有猜測稱,如能順利上市,富士康的市值或將超5000億元。
富士康的前身是福匠科技,成立於2015年3月6日,盡管公司的歷史尚不足3年,但盈利情況相當亮眼。招股書申報稿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富士康歸屬母公司凈利潤額分別為143.5億、143.7億和158.7億元。
一家年輕的企業之所以能有碾壓A股九成以上上市企業的凈利潤,主要因為富士康是一家控股型企業,實際主營業務由下屬子公司負責,公司主要負責對相關全資及控股子公司的投資和管理。截止2017年12月31日,富士康擁有全資及控股境內子公司31家,全資及控股境外子公司29家。
富士康的股權構成也相當的復雜,目前的控股股東為中堅公司,鴻海精密間接持有中堅公司100%權益,中堅公司占富士康41.1443%股權。此外,富士康還有32個股東,絕大部分股東為企業。
這么一家巨無霸型的企業,跟多家關聯公司有著盤根錯節的關系,證監會在對招股書申報稿的第一次反饋中針對資金、人事、知識產權等方面提出了多個有關企業經營獨立性的問題。
龐大的商業版圖
富士康是鴻海精密有意騰挪倒轉出來的資產。招股書申報稿披露,鴻海精密此前對體系內的通信網路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業務、相關資產進行整合,然後由富士康以發行新股和現金的方式收購鴻海精密下屬部分境內子公司股權和資產,以現金方式收購鴻海精密下屬部分境外子公司股權和資產。富士康在2017年有頻繁的並購舉動。
整合後的企業沖擊IPO,可謂是將富士康集團龐大的商業版圖展示在公眾面前。富士康主要從事各類電子設備產品的設計、研發、製造與銷售業務,主要客戶包括Amazon、Apple、ARRIS、Cisco、Dell、華為、聯想、Nokia等,除開國內的布局,國際上生產銷售服務體系覆蓋東南亞、北美和歐洲。富士康的客戶集中度非常高,2015~2017年期間,前五名客戶的營業收入佔到當期營業收入的7成比例以上。
坐擁電子行業多名巨頭客戶、業務布局廣泛的富士康雖然凈利潤比較可觀,實則利潤率並不高。2015~2017年,富士康每年的綜合毛利率都只在10%左右,原材料成本佔到營業成本的9成比例。據招股書申報稿披露,富士康的原材料主要採用buy and sell模式,這種模式在國際電子產品製造業中並不少見,采購商向製造商銷售部分原材料,製造商拿到材料後加工成產品銷售給采購商,因此對於製造商來說,采購商是其客戶,也有可能是其上游供應商。這種模式下,如果客戶集中度非常高,製造商的話語權會進一步被削弱。
以生產iPhone聞名於世界的富士康已經不滿足於當一個代工企業,頭頂著「工業互聯網」稱謂,盡管這被證監會要求說明原因以及解釋這一稱謂是否客觀准確,但依然可以看出富士康正往智能製造方向轉型。
富士康擬募集資金的用途也顯示了未來的方向。招股書申報稿披露,募集資金將投入於8大項目:工業互聯網平台、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台、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訊網路及雲服務設備、5G及互聯網互聯互通、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製造產業升級、智能製造產能擴建。以上項目擬投資總額為272.5億元。
富士康認為,自身處於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拿地、建廠、買設備需要大量資金,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原材料和其他存貨會佔用更多的流動資金,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進也需要投入,此前融資渠道比較匱乏,需進一步拓展,選擇上市。
經營獨立性受關注
對於富士康的上市申報,證監會在第一次反饋中回復了上萬字,除了要求補充財務信息、補充應對外部風險的措施外,非常關注發行人的獨立性問題。
證監會要求保薦機構和律師對富士康是否有面向市場獨立經營的能力發表明確意見,要求核實富士康與鴻海精密控制的其他公司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是否存在人員、資產、業務、技術混同的情形,是否存在訂單獲取依賴鴻海精密控制的其他公司。
2015年~2017年,富士康向關聯方采購商品金額均超200億元,均占當期主營業務成本的10%左右。富士康在近3年來向關聯方銷售商品的金額逐年下降,從780億元的規模下降到400億元,但證監會依然要求說明關聯交易決策是否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定價是否公允。富士康應收關聯方代墊付款項余額從2016年末的3.6億元增長到6.6億元,被要求說明原因。
富士康從鴻海精密及其子公司受讓49項商標,被許可使用「富士康」「Foxconn」兩項商標,受讓2771項專利權和1009項專利申請權,受讓15項軟體著作權。證監會要求說明被允許使用的商標、專利是否屬於富士康的主要商標、專利,是否影響了發行人資產的完整性。
富士康的營業收入由多家子公司貢獻,證監會要求說明對下屬公司管控制度和風險控制措施,並讓保薦機構、會計師核查有限性。
綜合以上情況看富士康走的是IPO不是借殼上市。
『叄』 富士康為獨角獸炒作敲了一記什麼警鍾
對獨角獸概念股不要盲目的追捧與炒作。盡管都有著獨角獸光環,但上市後的表現卻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對於獨角獸企業的炒作,投資者不能盲目追高。追高有風險的道理對於獨角獸企業同樣有效。畢竟市場對獨角獸的炒作,短期內大大推高了獨角獸企業的投資風險。像葯明康德的市盈率炒高到了120倍,寧德時代的市盈率也炒高到了90倍,富士康作為大盤股的市盈率也炒高到了47.7倍。這樣的市盈率顯然是高企了。炒高後的下跌也就在所難免。這就提醒投資者,對於獨角獸上市,投資者千萬不要追高。或者如某些市場人士所建議的那樣,可以參與獨角獸打新,但不要參與獨角獸上市後的炒作。事實證明,參與獨角獸上市後的炒作確實存在很大的投資風險。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較之於A股市場相對成熟的港股市場無疑樹立了榜樣。因為獨角獸企業在香港上市,不僅不會受到追捧,而且還面臨著破發的命運,會被市場冷卻一段時間。以與葯明康德同期上市的平安好醫生為例,平安好醫生上市後的第二個交易日就破發,隨後股價一路走低,雖然之後股價出現反彈,但目前仍略低於54.8港元的發行價格。香港投資者對待獨角獸的做法值得A股市場的投資者借鑒。
來源:新京報
『肆』 富士康上市利好哪些股票
安彩高科: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生產規模最大、製造裝備最先進的彩玻生產基地。公司股票於1999年在上海證交所上市(股票代碼600207),第一大股東是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公司現有員工2400多名,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昊志機電:廣州市昊志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研發、製造、銷售、維修高速電主軸及零部件的環保、高科技型企業,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截止2012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達到4億多元;建築面積23000平方米;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上百個。
深南電路:深南電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南電路)成立於1984年,是深圳中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深南電路目前擁有深圳南山工廠與龍崗工廠,主要從事高端印製電路板(PCB)研發和生產,批量生產多層板最高層數達58層,樣板能力達64層。
賽騰股份:賽騰股份2月13日也在上證E互動上表示,與富士康及三星有業務合作關系,公司主營業務是提供自動化生產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在2017年1-9月份,富士康位居賽騰股份第六大客戶。
『伍』 富士康上市市值3000億,預計幾個漲
按照發行價13.77元/股計算,富士康發行總市值為2712億元。上市首日頂格漲44%之後,其市值便達3905億元,超越海康威視(002415.SZ)成為A股第一大科技股;當收獲第11個漲停時,其將突破萬億市值,成為A股首隻非金融萬億股。
雖然參與富士康打新者非常踴躍,不過也有部分機構投資者考慮到其網下配售的鎖定安排,顧慮到產品流動性決定不參與申購。
根據富士康發行公告,「網下發行中,每個配售對象獲配的股票中,30%無鎖定期,自本次網上發行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之日起即可流通;70%的股份鎖定期為12個月,鎖定期自本次網上發行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之日起開始計算」。
「我管理的產品就沒參與富士康的新股申購。富士康的新股申購有一些特殊,比如網下配售有70%要鎖定一年。一方面鎖定一年可能影響到產品流動性;另一方面,一年後富士康股價有很大不確定性,大概率會回歸理性,這種情況下可能賺不到什麼錢。」
『陸』 新股富士康上市受益股有哪些
富士康上市哪些股票受益?
安彩高科:第二大股東富鼎電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是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富士康在亞洲、美洲、歐洲擁有200多家子公司,自1988年投資大陸,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中西部地區均投資建成工廠。富士康與河南已開展廣泛合作,鄭州為合作的核心區域,鄭州85%的出口額由富士康強力帶動。
勝宏科技:公司發布2017年業績預告,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潤28,000萬元~29,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0.65%~24.96%。產品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訂單飽滿,著力打造的智慧工廠8月份開始試產,11月份開始貢獻產能,保底凈利率13%,未來凈利率可達20%。
宇環數控:是富士康精密磨削設備提供商,公司在互動平台表示富士康上市將有利於公司產品與服務的提升及業務發展。公司專業從事數控磨削設備及智能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為客戶提供精密磨削與智能製造技術綜合解決方案,產品可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工業、新材料、儀器儀表等領域。
『柒』 富士康要在上交所上市了嗎
富士康在2018年05月24日在上交所上市了。它在上交所的名字叫做工業富聯。
IPO募投項目擬發行19.7億股,擬募集271億元,其發行時市值則達2712億元。
在招股說明書中,富士康披露了募集資金主要投向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台、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路及雲服務設備、5G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製造產業升級、智能製造產能等八大領域。
市場認為,相比於此前預期,詢價後13.77元/股的富士康發行定價似乎顯得偏低。
事實上,14.04元/股才是多數機構的預估價。據公告披露,在剔除無效報價後,全部參與初步詢價的配售對象的報價中位數為14.04元/股。
而六大類機構(公募基金、證券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及QFII)報價的中位數也為14.04元/股。
『捌』 為什麼工業富聯股價這么低
富士康自上市以來,復權股價從最高的25.78元,跌至現在的11.78元,市值腰斬。
下跌的原因有很多,諸如,成長性差、沒技術含量、代工沒議價權、偽科技公司等,反正就是不被資金認可。
事實上,富士康目前是科技公司里估值最低的,同樣是代工廠的立訊和歌爾估值都在30倍以上。
公司2021年上半年營收1960.30億元,同比增長10.97%;凈利潤67.27億元,同比增長33.44%,扣非後凈利潤增長8.63%。
1.代工行業的問題
富士康旗下最大的3C客戶是蘋果,下游雲計算客戶包括了:華為、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全球其他知名客戶還包括:戴爾、英偉達騰訊、聯想、諾基亞等。
2020年營收4317.86億元,歸母凈利潤174.31億元;2021年上半年營收1960.30億元,歸母凈利潤67.27億元。
營收很高,就是毛利率太低。
2研發投入不高
根據IFind統計,2017年至今,富士康研發費用從79億元增長至2020年100.38億元,2021年上半年研發投入52.33億元。
研發金額的確不低,這樣的研發金額在全A股的科技公司中可以排名第二,第一名是美的集團。
但一看佔比的話,4317億元的營收,研發投入100億元,營收佔比也就2.32%。
華為每年的研發佔比在10%以上,台積電也超過了8%,總體來說工業富聯在科技公司里研發投入算低的。
富士康2萬名研發人員,人均工資40多萬,在科技大廠里這樣的研發工資也不算太高。
所以說是偽科技,真沒法反駁。
3未來增量空間
2020年全球雲基礎服務市場達到1290億美元,亞馬遜市佔率32%、微軟市佔20%、谷歌市佔9%、阿里市佔6%、IBM市佔6%。
富士康的業務主要是為雲服務商代工組裝相關設備,所以富士康的毛利率只有4.63%。
進入數字化時代,雲服務一定是未來最確定的行業,頭部的微軟、華為、阿里業績都在放量。
萬億級別的大藍海,富士康就只幹了個毛利率不到5%的環節,確實可惜了。
然後是工業互聯網,簡單的說工業互聯網就是將智能製造數字化數據化,讓機器變的更聰明。
這是富士康毛利率最高的一塊業務,毛利率高達41.67%,2020年該項業務營收14.41億元,未來增長空間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