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證券投資學第六章
整篇文章近9700字。
第27章
普通股投資理論
在導言的討論中,我們提出了當試圖將分析技術使用於投機情境時所固有的困難。隨著投機因素在普通股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對這類證券的分析往往得不到確定的結論,令人不滿意。即使看似合理,也可能有誤導的危險。這時候就有必要更詳細的考察一下普通股分析的功能了。我們必須從三個現實的前提出發:第一,普通股在我們的財務計劃中至關重要,許多人對此極為感興趣;第二,普通股的持有者和購買者普遍渴望對其價值有一個正確的判斷;第三,即使買普通股的根本動機只是出於貪婪的投機,但人性需要膚淺的邏輯和理性來掩蓋這種不那麼美好的沖動。這里可以借用伏爾泰的名言,做一些改變。我們可以說,即使世界上沒有普通股分析這種東西,人們也有必要建立一個。
分析普通股的主要價值
因此,我們面臨著一個問題:「普通股票分析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和真正有價值的,在多大程度上是押注企業和股市未來時一種毫無意義但又不可或缺的儀式?」最終我們會找到答案:「就典型的普通股而言,——正好可以在各種上市證券中選擇一種。無論對其吸引力或其真實價值的分析有多復雜,都不太可能得到可靠的結論。但在某些個別情況下,通過一系列的分析和處理,可能會得出合理可信的結論。」所以可以說,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對普通股的分析才具有積極的科學價值。對於一般的普通股來說,分析要麼是一種有問題的投機判斷的輔助方法,要麼是一種高度虛幻的方法,旨在處理一些無法計算但必須以某種方式計算的數值。
也許澄清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從歷史的角度來審視它。這一調查不僅將揭示普通股分析的變化狀況,而且有助於澄清與之密切相關的一個重大問題,即普通股投資理論。我們將首先遵循一套歷史悠久、看似合理的普通股投資原則。隨著新情況的出現,我們會發現這些原則的有效性正在減弱。缺乏有效性會導致所謂的「新時代論」關於普通股選擇的完全不同的概念,表面上看似合理,實際上可能造成無窮的傷害。隨著過時的戰前理論和新時代理論的出現,我們最終必須試圖建立一套新的符合邏輯且基本可靠的普通股投資原則。
普通股分析的歷史
普通股的分析受到兩種不穩定性的威脅。
普通股的分析受到兩個新發展的威脅:
(1)有形資產的不穩定性;(2)無形資產的極端重要性。把一隻具體的普通股在1920年之前的表現和最近的表現進行對比,可能更容易理解這種危害。我們來看四個典型的例子:賓夕法尼亞鐵路路;Atchison-Topeka-Santa Fe鐵路(Atchison、Topeka和Santa Fe鐵路);貝斯克餅干公司;和Ameri can Can公司,見下面的表27-1、表27-2、表27-3和表27-4。
美國制罐公司是戰前投機股咐冊喊票的典型例子。有三個合理而充分的理由使其成為推測性的:
1.它不支付股息;
2.其收入低且不規律;
3.股票「泛濫」,即其申報價值中有很大一部分並不是對企業的實際投入。
相比之下,將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姿此艾奇遜鐵路公司和納貝斯克餅干公司的股票視為投資普通股——有三個合理充分的理由衡野:
1.他們持續支付股息的記錄令人滿意;
2.收益相當穩定,平均收益遠高於分紅支付;
3.在每一美元股票的背後,都有一美元或更多的實際投資。
如果研究這些證券市場價格在戰前10年(或1909-1918年貝斯克餅干公司股價的變化)的波動范圍,就會注意到美國制罐公司的股價每年都有較大波動,符合投機媒體的規律。然而,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艾奇遜鐵路公司和納貝斯克餅干公司的股價要小得多,明顯傾向於在基價上下波動(即艾奇遜鐵路公司在97美元左右,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在64美元左右,納貝斯克餅干公司在120美元左右),這似乎代表了對其投資或內在價值的明確看法。
戰前普通股投資概念
因此,在戰前,普通股分析與投資的關系,以及價格變化與投機的關系可以概括為:普通股投資僅限於那些股息支付穩定、回報可靠的股票;反過來,人們期望這些證券保持一個相當穩定的市場水平。分析的作用主要是找到薄弱因素。收入是否解釋不當;資產負債表是否顯示公司財務狀況不佳,或者融資債務增長過快;設備是否維護不當;是否存在危險的新競爭對手,或者公司是否正在失去其在行業中的優勢地位;企業管理是否惡化或可能惡化;有理由擔心整個行業的未來嗎?——這些缺陷中的任何一個或者其他一些缺陷,都可能足以讓謹慎的投資者放棄股票。
以未來前景為特徵的推測。
戰前,有一種備受推崇的觀點認為,當人們的主要注意力放在對未來的期望而不是過去的成就時,他們會採取一種投機的態度。猜測,從詞源上說,就是期待的意思;而投資則與「既得利益」有關,即與從過去獲得的產權和價值有關。未來是不確定的,所以是投機的;過去眾所周知,所以是安全感的來源。讓我們假設在1910年,有一個美國罐頭公司普通股的買家。當他買一隻股票時,他可能認為它的價格會上漲或被「拉高」,或股票的
收益將有所增加,也許他認為該股很快即將支付股息,也可能註定要發展成為全國最強的工業股之一。從戰前的觀點來看,雖然其中有些原因可能更有道理、更可信,但只要其中有一個成立,就足以形成買入的投機性動機。
普通股投資的技術與債券投資類似
顯然普通股投資技術和債券投資技術極其類似。普通股投資者也想要投資於一個穩定的企業,希望該企業有一個超過股息要求的充足的盈利空間。當然他所要求的安全邊際比投資債券的要求要小,這一劣勢被收益率高的優勢抵消(優良普通股的收益率一般標准為6%,而優質債券只有4.5%),產生高收益率的原因是企業持續繁榮而帶來的股息增加,以及盈利的可能性——後者在普通股投資者眼裡通常是最無關緊要的事情。一個普通股的投資者可能會覺得自己的情況與二流債券購買者沒有什麼不同;從本質上說他的冒險投資相當於犧牲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性,以換取更大的收益。1904—1913年的10年間,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和艾奇遜鐵路公司普通股的例子可以為上述說法提供具體的例證。
購買普通股被視為擁有企業的部分股權。另一個理解戰前普通股投資者態度的有效方法是從對私有企業感興趣的觀點出發。典型的普通股投資者應該是一個實業家,對這樣的人來說,以評價自己企業的方法來評價任何公司的價值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做法。這意味著他對股權所代表的資產價值的重視程度至少和對公司盈利記錄的重視程度相當。必須銘記這樣一個事實,即對私營企業的評價總是主要建立在其報表所顯示的 「資產凈值」 的基礎上。一個人在考慮購買合夥人身份或將個人利益與一家私有企業聯系起來時,總是先從 「賬面上」顯示的該利益的價值(即資產負債表)著手,然後再考慮其盈利記錄和前景是否足以使該股票誘人購買。私營企業權益的售價當然可以高於或低於其相應的資產價值;但賬面價值仍是必然的計算起點,而交易終於達成後,合算與否要看相關賬面價值的溢價或折價情況。
一般說來,以前的投資者在投資購買上市普通股時也採用了同樣的態度。第一個出發點是面值,大概代表著原先投入企業的現金或財產數額;第二個基本的數字是賬面價值,相當於面值加累積盈餘中的估計權益。因此,在考慮購買一隻普通股時,投資者問自己:「以市場價格所代表的高於賬面價值的溢價,或低於賬面價值的折價購買這只證券值得嗎?」 「注水股票」 一再受到猛烈的抨擊,原因是這是對購買股票的公眾的一種欺騙,大家被報表中有關權益背後存在的資產價值的虛假數字誤導了。因此,證券分析的安全保護功能之一就是,發現企業資產負債表中公布的固定資產的價值是否公平地代表了該資產的實際成本或合理價值。
基於三重觀念的普通股投資
至此,我們看到以前的普通股投資基於三重觀念:(1)有適當和確定的股息回報;(2)有穩定和足夠的收益記錄;(3)有令人滿意的有形資產支持。這三個要素每個都可以成為細致的分析研究的課題,同時既從證券本身進行分析,又將該證券與同類產品進行比較。任何出於其他動機購買股票的行為都是投機性的。
新時代理論
在一戰後,特別是在1929年達到高潮的牛市後期,公眾對普通股的投資價值有了完全不同的態度。上述三個因素中有兩個失去了幾乎所有的意義,而第二個收益記錄的因素,也有了全新的性質。新時代理論或原則可以歸納為一句話: 「普通股的價值完全取決於未來它將要獲得的收益。」從這一斷言可以得出以下推論:
股息率對價值的影響微不足道。
由於在資產和盈利能力之間顯然沒有關系,因此資產價值毫無意義。
歷史收益的意義只在於,它們表明收益數額的變化未來也有可能發生。
這種普通股投資理念的徹底變革發生時,購買股票的公眾幾乎沒有意識到。即使是金融觀察家對其也只有最膚淺的認識。必須努力全面理解這種觀念變化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從三個角度加以考慮:原因、後果及其邏輯有效性。
產生這種觀念變化的原因
為什麼廣大投資者將注意力從股息、資產價值和平均收益幾乎全部轉移到收益趨勢方面,也就是說,只關心未來預期收益的變化?答案是:第一,事實證明過去的記錄並非可靠的投資指南;第二,未來所提供的回報令人難以抗拒。
新時代理論的產生根源首先在於歷史悠久的陳舊標准已經過時。過去幾十年,經濟轉變的步伐日漸加速,長期的既定事實已不再像以前那樣,因為長期存在就能保證穩定。也有繁榮了十幾年的公司在幾年之內陷入破產的困境。而其他一些原本規模很小、經營不善、默默無聞的公司,也同樣在短時間內搖身一變成為規模龐大、收入豐厚、數一數二的大公司。以前投資興趣集中的主要領域,即鐵路部門,明顯沒有參與到增加國家財富和收入的行列,而且一再顯示出倒退的跡象。有軌電車公司是 1914 年之前另一個重要的投資手段,如今由於新型運輸機構的發展,其價值也迅速喪失過半。在此期間,電力和燃氣公司的狀況參差不齊,因為戰爭和戰後的通貨膨脹對它們來說是危害,而不是幫助,其大幅增長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現象。工業企業的歷史交織著各種激變,在這個過程中經濟繁榮的好處如此不均,帶來最耀眼成功的同時也帶來最意想不到的失敗。
面對這一切不穩定的形勢,無可避免地,關於普通股投資的三重觀念也不再適用。過去的盈利和股息不能再繼續充當判斷未來收益和股息的指數。此外,影響這些未來收益的決定因素也不再是對企業的實際投資數額,即資產價值,而是完全取決於有利的產業地位以及有能力的或幸運的管理政策。在無數破產管理的案例中,流動資產減少,而固定資產幾乎變得一文不值。由於在資產和收入之間以及資產和清算價值之間都沒有任何聯系,因此無論是財經作家還是一般公眾,對以前非常重要的企業「資產凈值」,或 「賬面價值」 都越來越不重視了。可以說,到 1929 年,在判斷一隻證券是否值得投資時,已經完全不考慮賬面價值的因素了;還有一個現象也能很好地說明這一點,那就是「注水股票」曾經引人爭議,如今卻已被人們日漸淡忘了。
注意力轉向收益趨勢
這樣,戰前基於過去記錄和有形事實的投資辦法,已變得陳腐過時而被人們丟棄。有什麼辦法能代替它的位置呢?一個新的概念受到高度重視——即收益趨勢的概念。過去記錄的重要性僅僅在於它能夠顯示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持續增長的利潤證明公司正處於上升階段,並預示著未來的發展會比至今已取得的業績更好;相反,如果盈利下降,或是在繁榮時期仍然止步不前,那麼未來就不甚光明,對該公司的證券當然應該退避三舍。
普通股長期投資的原則
隨著普通股選股基礎的形成,同時出現了一種理論,認為普通股最為有利可圖,因此它是長期投資的最佳方式。這種信條是在一定研究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這些研究表明,各種各樣的普通股在過去多年中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其價值有規律地增長。相關數字表明,持有多樣化的普通股股票,所獲得的收入回報和本金利潤都比購買質量一般的債券要高。
這兩種想法結合起來,就形成了 「投資理論」,在此基礎上,1927—1929年的股票市場蒸蒸日上。將前面提出的原則展開,即可得到如下理論:
普通股的價值取決於其未來所能獲得的收益。
好的普通股就是那些收益趨勢處於上升階段的普通股。
好的普通股最終會證明是安全可靠、有利可圖的投資。
這些說法聽起來沒有惡意、合情合理。然而,它們掩蓋了兩種能夠而且確實帶來了不盡危害的理論缺陷。第一個缺陷是,它們抹煞了投資和投機之間的根本區別;第二個缺陷是,它們在決定該股是否值得購買時忽略了股票價格的作用。
新時代的投資相當於戰前的投機
稍加思考即可明了,公眾和投資信託公司所進行的 「新時代的投資」,幾乎與大繁榮時期以前人們通常界定的投機概念完全一致。這種 「投資」 指的是購買股票而不是債券,強調本金而不是收入的增加,強調未來的變化,而不是過去的既定事實。我們完全可以說,新時代的投資只不過是將舊式的投機操作范圍限定於收益趨勢令人滿意的普通股而已。史上最大的股市繁榮時期,令人印象深刻的新概念似乎只是 以前冷嘲熱諷的警句稍加掩飾的新版本:「投資就是成功的投機。」
認為有吸引力的股票與價格無關
認為普通股可取與否完全與其價格無關的看法簡直荒謬得令人難以置信。然而新時代的理論直接導向這一論點。如果一隻公用事業股售價達到其最高收益記錄的 35倍,而不是大繁榮期之前售價為平均收入10倍的標准,得出的結論不是該股現在的售價過高,而只是說明價值判斷的標准已經提高了。新的時代不再以既定的價值標准來判斷股票的市場價格,而是將其價值判斷標准建立在市場價格的基礎之上。因此,所有的價格上限都消失了,不僅股票實際售價沒有上限,甚至股票應當售出的價格也沒有上限。這種荒誕的推理導致人們確實會以每股 100美元的價格,去購買每股盈利只有2.50美元的普通股。同樣的推理將支持人們以每股200美元、1 000 美元或任何想得出的價格購買這些同樣的股票。
這個原則導致的一個誘人的推論就是,如今在股市裡賺錢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只要購買 「好」 的股票,價格高低都無所謂,然後等著就行了,它的價格自然會漲上去的。奉行這種理論的結果不可能不是悲劇性的。數不清的人問自己: 「在華爾街不用幹活就能賺大錢,為什麼還要辛辛苦苦工作維生呢?"隨之而來的是工商從業者紛紛轉移到金融領域,他們前赴後繼,使得華爾街簡直就像當年著名的淘金熱時的克朗代克一樣。唯一的不同是,黃金是被帶到華爾街來,而不是從這兒帶走。
投資信託公司採用這樣的新學說
投資信託公司的做法是這一 1928一1929 年間的理論具有諷刺性的例子。成立投資信託公司的目的是使未受過訓練的公眾通過委託專家管理基金而受益。這個想法 似乎很合理,而且在英國也一直實行得相當不錯。最早的美國投資信託公司相當重視某些經時間檢驗的成功投資的原則,他們實踐起這些原則來比典型的個人投資者更為得心應手。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
在市場蕭條、價格低迷時買進,在市場繁榮、價格高企時賣出;
所持股份要有多樣性,涉及多個領域,也可能分散在多個國家;
通過全面、專業的統計調查,發現並購買價值被低估的個別證券。
這些傳統的投資原則如此迅速、徹底地從信託投資手法中消失,是這一時期許多奇景之一。在市場蕭條時買入的想法顯然不適用。它的致命弱點是投資信託基金只有在經濟繁榮時才會成立,所以他們事實上被迫在牛市中進行第一筆投資。在世界各處分散投資的想法從來就不會吸引本土思想嚴重的美國人(他們在這方面的做法可能是正確的),而且國內的情況比國外好得多,放棄這一原則成了大家的共識。
被投資信託公司丟棄的分析
但最為荒謬的是,投資信託公司早早地就丟棄了指導投資信託政策的研究和分析工作。然而,由於這些金融機構的存在都得歸功於這種新時代的哲學,所以他們會緊緊跟在這種哲學身後也就是自然而然,甚至也許是別無選擇的事了。根據這種哲學的原則,投資現在已變得如此簡單美妙,研究工作不必再做,復雜詳細的統計數據也只是一種累贅而已。投資過程只需要找到盈利呈上升趨勢的知名公司,然後購買他們的股份即可,不必考慮價格高低。因此,安全的做法就是只購買別人都在買入的股票一整個選股清單上都是廣受歡迎、極其昂貴的證券,也就是通常被稱為「藍籌股」的證券。尋找被低估和忽視的證券的最初構想完全消失在九霄雲外。投資信託公司竟然吹噓說,他們的投資組合只包括活躍和標準的(即最受歡迎、價格最高的)普通股。稍微誇張一點,也許應該說,採用這種便利的投資技術,1000 萬美元投資信託基金的所有事務,只要有一名周薪30美元的職員付出其才智、專業知識和實際勞動就可以一手包辦了。
大街上的普通人,被人慫想著將資金委託給具有高超技能的投資專家——這種專業的服務可是收取了可觀的報酬的,而且很快就被再三保證說信託基金將會十分小心,卻只用來購買大街上的普通人自己正在買入的股票。
提出的辯解理由
非理性的狀況已是登峰造極,然而,必須指出的是,大規模的投機只有在不合邏輯、不切實際的氣氛中才能夠蓬勃發展。但是,參與到這種大規模投機中的自欺欺人的投資者必須有理由為此辯解。其理由通常是一些籠統的說明,本身在適當的領域內毋庸置疑,但被稍加扭曲以適應投機熱潮。在房地產繁榮時期,「推理」通常是根據土地價值所固有的耐久性和成長性。在新時代的牛市中,「合理」 的基礎是多樣化的普通股票持有所表現出的長期增長的記錄。
正確的前提被用來支持錯誤的結論
然而,在新時代對這一歷史事實的使用中有一個根本的謬誤。只要稍微翻看一下一本粗略的小冊子所載的數據,這個謬誤就應該很明顯地看出來了。這本書的標題是《用普通股進行長期投資》(Common Stocks as Long Term Investments),埃德加· 勞倫斯·史密斯(Edgar Lawrence Smith)著,出版於1924年,據說新時代理論就是從這本書發端的。書中顯示,普通股均具有一種一年年升值的傾向,原因很簡單,就是它們的收益超過所支付的股息,因此, 再投資收益增加了自己的價值。在一個有代表性的案例中,某公司平均收益率為9%,支付股息6%,增加盈餘3%。憑借良好的管理和適當的運氣,該股票的公平價值將隨其賬面價值而增長,以復利計算,其年增長率為3%。當然,這是一個理論上的模型,但許多結果低於 「正常」水平的實例可以被增長更迅速的例子抵消。
因此,長期持有普通股的吸引力主要在於,相對於成本來說,它們的收益高於債券利率。對一隻盈利為10美元,售價為100美元的典型的普通股來說,情況就是這樣。但一旦價格相對於收益來說漲得太高,這種優勢就消失了,隨之消失的是投資購買普通股的整個理論依據。當1929年投資者為一隻每股盈利僅為8美元的股票支付200美元時,他們所購買的盈利能力並不比債券利率強,還不包括優先要求權所提供的額外保護。因此,當新時代的倡導者用普通股過去的表現,說明應當為該股票支付其收益20 ~40倍的價格時,他們就是從一個正確的前提出發,將其扭曲成嚴重錯誤的結論。
事實上,他們急於要利用普通股本身所固有的吸引力,這種行為也產生了與那些造成這種吸引力並使其賴以存在的條件(即收益平均約為市場價格的10%這一事實)完全不同的結果。正如我們所見,埃德加·勞倫斯·史密斯振振有詞地解釋說,普通股票價值的上升是因為通過將盈餘收益再投資而得到的資產價值的增長。自相矛盾的是,新時代理論利用了這一研究結果,卻拒絕給予它所青睞股票背後的資產價值絲毫的重視。此外,史密斯先生結論的有效性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即假定普通股的未來表現應當與過去相仿。然而,新時代的理論除了認為它可以指示未來的趨勢之外,並未考慮企業的過去盈利。
強調收益趨勢的例子。以下列3家公司為例,見表27—5。
這3家公司股票1929年的最高價表明,新時代理論的態度是狂熱追捧A公司;對B公司不為所動;絕對敵視C公司。市場認為A公司股票的價值是C公司股票的兩倍多,盡管後者1929年的每股收益比A公司高50%,其平均收益比A公司高150%。
平均收益與收益趨勢
1929年價格與收益之間的關系明確表明,公司的過去表現已不再是衡量其正常盈利能力的標准,而僅僅是一個風向標,說明利潤的風在朝哪個方向吹。必須承認平均收益已不再是一個可靠的衡量未來收益的標准,原因是我們先前已經提到的典型行業的不穩定性加劇。但這根本不能說明因此收益趨勢就一定是一個比平均收益更可靠的指標;即使收益趨勢確實更可靠,也不一定只靠它本身就能為投資提供一個安全的基礎。
目前普遍接受的假設是,既然過去幾年間收益一直在朝某個方向變化,那麼未來它仍將繼續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這種理論與過去那種已被丟棄的認為過去的平均收益達到一定數額,因此未來也會繼續維持這一數額的假設基本上沒什麼不同。與平均收益相比,收益的趨勢對未來發展所提供的線索或許更為可靠。但再怎麼說,這種未來發展的跡象遠不是確定無疑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趨勢和價格之間無法建立符合邏輯的關系。這意味著對令人滿意的趨勢的價值判斷完全是任意的,因此具有投機性,因而不可避免會被誇大,直至崩潰。
預測未來趨勢的危險性
有多種原因使我們不能確保過去的收益趨勢今後仍將持續。從廣泛的經濟意義上說,有一種收益遞減和競爭日益激烈的法則,這將撫平任何急劇增長的上升曲線。還有商業周期的潮漲潮落,其中特別危險的是最令人振奮的收益曲線往往出現在嚴重倒退的前夕。以1927—1929年為例,我們看到,因為收益趨勢的理論實際上只是假投資之名行投機之實的一個借口,因此瘋狂追逐利潤的公眾為了證明存在良好的趨勢,連最站不住腳的證據也願意接受。收益的上升勢頭保持了5年,或4年,甚至只有3年,都被視為未來收益不間斷增長的保證和收益曲線向上無限發展的擔保。
例如:在此期間,不計其數的普通股競相上市,這明顯地說明了當時的人們普遍對這一點不以為意。對上升利潤的追捧導致許多隻是臨時好運,且即將或已經達到興旺頂峰的工業企業得到青睞。施萊特和贊德公司(Schletter and Zander, Inc.) 優先股和普通股的新股發行,就是這種做法的典型例子。 這家公司生產絲襪(公司名後來改為Signature襪業公司),組建於1929年,當時是繼承了一家1922年成立的公司,其融資方式是以每股50美元的價格出售44 810股面值為3.50美元的可轉換優先股,和以每股26美元的價格出售261349股普通股表決權信託證書。其發行說明書公布了以下資產收益,見表27—6。
1931年公司資產開始清算,到193 3年底,已支付清算優先股股息總計每股17美元(其後所剩無幾的可清算資產可忽略不計)。其普通股已被完全消除。
這個例子說明了金融史上一個矛盾的現象,即在個別公司的不穩定性日益增強,從而導致購買普通股遠不如以前可靠的同時,對普通股是安全可靠、令人滿意的投資對象的大力宣揚卻被美國廣大公眾熱切接受。
小結:
下一章,格雷厄姆就普通股投資的新原則展開討論。
投機股是指那些易被投機者操縱而使價格暴漲暴跌的股票。投機股通常是內行的投機者進行買賣的主要對象,由於這種股票易暴漲暴跌,投機者通過經營和操縱這種股票可以在短時間內賺取相當可觀的利潤。投機股價格波動幅度大,在短期內其價位漲幅遠遠超過投資股,是急功的近利者追求的對象。但其風險較大,如買賣不當,可能因出現戲劇性的股價暴跌而使投機者傾家盪產。
B. 關於證券投資學的一篇宏觀的分析的論文怎樣寫
證券投資學結業論文
這個學期學習了證券投資學,收獲頗多,現在對這個學期學到的內容作一個總結。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對如下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具體包括:一,證券投資的歷史沿革。二,證券投資的基本理論(資產定價理論)。三,證券投資的主體。四,證券投資的客體。五,證券投資市場。六,一些證券投資管理。七,國際證券投資。
一,證券投資的歷史沿革和主要內容。
1,證券(Securities)亦稱有價證券,是證明持券人具有商品所有權或表示財產所有權、收益請求權以及債權,並憑此,有權取得一定收入的各種憑證。證券這一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有價證券包括商品證券、貨幣證券和資本證券。商品證券是證明有領取商品權利和憑證,如提貨單、運貨單、倉庫棧單和房地產證書等。貨幣證券是指商業上的支付工具,可以用來代替貨幣使用,是對貨幣具有索取權的一種有價證券,如支票、本票、匯票及商業票據等。資本證券是能按期從發行者處領取收益的權益性憑證, 它表示財產所有權、收益請求權或債權,如股票、國庫券、公司債券憑證等。狹義的有價證券則指包括股票和債券兩大類的資本證券。
2,證券投資由三個基本要素構成,即:收益、風險和時間。收益,任何證券投資都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目的,獲取一定的收益,一般而言,證券投資的收益包括利息、股息等經常收益和由證券價格的漲跌所帶來的資本得利兩個部分。風險,要獲取一定的收益,就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一般而言,收益與風險成正比,風險越大,收益越高,但並不是每一個追求高風險的投資者就一定能取得高收益。時間,任何證券投資都必須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取得收益。一般而言, 投資期限越長,收益就越高,但風險也越大。
3,證券投資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可分為准備、了解、分析、決策與管理四個階段。證券投資准備主要包括資金准備和心理准備。投資者必須根據自身的情況,確定可用於證券投資的資金的來源、數額等。同時,由於市場變幻莫測,收益與風險並存,投資者還必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要進行證券投資就必須了解各種證券的的收益、風險情況以及整個證券市場的狀況及投資環境,包括證券的性質、期限、收益高低、風險大小,證券市場的組織機制,券商的職能部門和作用, 證券投資的程序、方式、費用,有關證券投資的法律、法規和稅收情況等。投資者在了解證券投資的基本情況後,還必須對證券的真實價值、上市價格和價格漲跌趨勢進行認真的分析,以確定投資於何種證券及投資的時機。通過以上階段和步驟,投資者已經可以作出投資決策,購買合適的證券並決定各種證券的購買量。作出證券投資決策後還必須進行嚴密的證券投資管理,即根據市場情況,隨時調整所持證券的種類和數量,保持證券的最有效組合。
二,資產定價理論
資產定價理論源於馬柯維茨(Harry Markowtitz)的資產組合理論的研究。1952年,馬柯維茨在《金融雜志》上發表題為《投資組合的選擇》的博士論文是現代金融學的第一個突破,他在該文中確定了最小方差資產組合集合的思想和方法,開創了對投資進行整體管理的先河,奠定了投資理論發展的基石,這一理論提出標志著現代投資分析理論的誕生。在此後的歲月里,經濟學家們一直在利用數量化方法不斷豐富和完善組合管理的理論和實際投資管理方法,並使之成為投資學的主流理論。 到了60年代初期,金融經濟學家們開始研究馬柯維茨的模型是如何影響證券估值,這一研究導致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產生。由於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在資產組合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從其創立的六十年代中期起,就迅速為實業界所接受並轉化為實用,也成了學術界研究的焦點和熱點問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理論描述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在馬柯維茨均值方差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繼承了其的假設,如,資本市場是有效的、資產無限可分,投資者可以購買股票的任何部分、投資者根據均值方差選擇投資組合、投資者是厭惡風險, 永不滿足的、存在著無風險資產,投資者可以按無風險利率自由借貸等等。提供理論指導。
三,投資的主體。
證券投資的主體主要有三個部分,一個是,一個是機構投資者,一個是官方機構。
1,居民個人
個人從事證券投資的目的因人而異,多種多樣。有以下幾種,本金安全,資本增值,收入穩定,合理避稅,通貨膨脹抵補,投資組合等。其中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資本增值,資本增值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將投資所得再投資,使資本增加;二是投資於成長型股票,通過股價的增長實現資本實現資本的增加。當然,相比較而言,後者風險較大。但無論哪種方法,都不容易在短期內實現資本的增值,投資者必須作長遠的打算。
2,機構投資者
機構投資者是證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同時期也是證券市場有效運行的重要基礎。機構投資者的健康有序發展有利於證券市場的長遠發展。機構投資者分為非金融機構和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主要是企業,企業作為證券市場的參與者,不僅是證券市場資金的主要需求者,而且也是證券市場的重要投資主體。證券市場離不開企業。企業融資的活動創造了投資工具而企業投資擴大了資金規模。金融機構的投資者可分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銀行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指投資銀行、保險基金和社保基金, 而銀行金融機構主要是指商業銀行。
3,以財政部、中央銀行為代表的官方機構也是證券投資主體之一,官方機構作為影響證券市場的重要投資主體,主要是通過改選國債公開市場業務,影響貨幣量及利率水平和結構,以直接影響到和改變市場的規模、結構和收益水平。財政政策對於證券市場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它的主要作用為:優化資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促進經濟增長等。中央銀行是一個國家銀行體系的中心環節,是統管全國貨幣的最高機構,它負責制定和執行國家貨幣金融政策調節和控制全國的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 從中央銀行業務活動的特徵分析,中央銀行主要有四大職能: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和調控宏觀經濟的銀行。
四,證券投資的客體。
證券投資的客體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即:債券,股票,基金。
1,債券
在市場經濟中,各種經濟主體為了解決其資金動作的缺口,常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籌措資金。債券是發行人依照法定程序發行,承諾按約定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並在特定日期償還本金的局面債務憑證。債券的票面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債券名稱和發行單位,債券的發行總額和票面金額,債券的票面利率、利息支付方式和支付時間,債券的還本期限和方式,債券是否記名和流通等。另外,債券還有一些特徵,如期限性、流動性、風險性、收益性等。
2,股票
股票是按股份公司股本總額來等額因此又稱為股份。每一份股票上,都載明了票面金額及代表的股份等有關事項。股票具有如下幾個基本特徵:權責性,無期性,流動性,收益性,風險性。股票的基本要素包括:面額,市場價格,股息和分紅,除息和除權。另外,股票又可以分為普通股和優先股,相對而言,優先股可以享有某些優先的權利。股票價格指數是用來表示多種股票的平均價格水平或反映股市價格變動趨勢的指標。我國和世界上幾種主要的股票價格指數是:上證綜合指數(上海),深市綜合指數(深圳),道?瓊斯指數(美國),金融時報指數(英國),日經225指數(日本),香港恆生指數等。
3,基金
投資基金是住手投資工具之一。它通過對外發行受益憑證或股份來吸納社會閑散資金,匯集的資金交理財專家管理,即按基金設立的宗旨在證券市場上進行分散投資,以最小的風險來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並將收益按投資者的比例進行分配的一種沖間接投資方式。基金有如下一些特點:小額投資、集腋成裘,費用較低、收益較高,信息公開、專家管理,動作安全、風險分散,流動性強、變現風險小。這些優勢也為基金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比較優勢,
五,證券投資市場。
證券市場是指各種股票、債券、投資基金受益券及其它證券投資客體發行和流通轉讓的場所的總稱,它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證券發行市場和證券流通市場是證券市場的基本架構。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證券發行市場是證券流通市場存在的規模和數量,而如果沒有證券流通市場,證券的流通性就難以體現出來,證券的作用也將會無法充分發揮。同時證券發行市場通過發行新的證券會使證券市場上的證券絕對數量增加,而證券流通不會增加證券絕對數量,但會改變證券的所有權人。 證券發行市場和證券流通市場相互依賴,相輔相成,構成了證券市場的一個統一整體。
六,證券投資管理程序。
證券投資管理是一個系統化的持續的過程,基本程序如下: 確定投資目標, 建立投資政策, 構建證券組合, 修訂證券組合 , 評估證券組合的業績。
1,確定投資目標
所謂證券投資管理目標,從大的方面講,可以是以收入、增長和均衡為目標;從小的方面講,可以是在大目標下具體設定設定收益率水平等。
投資管理目標對外是證券投資組合及投資管理者特徵的反映,在對外營銷(如基金發行)時為投資管理者吸引特定的投資者群體;反過來說,則是便利投資者根據自身的需要和情況選擇投資管理者。如養老金基金因其定期有相對固定的貨幣支出的需要,因此,故要求有穩定的資產收入,收入目標就是最基本的。
2,制定證券投資政策
投資政策是為實現投資目標、指導投資活動而設立的原則和方針。證券投資組合的管理政策首先要規定的是投資范圍,即確定證券組合所包含證券市場范圍和種類,如是全球化投資、區域性投資還是本土投資;是只包括股票,還是進行股票、債券等多種證券,更具體一些,要決定投資於哪些行業或板塊的股票、哪些種類的債券及資產在它們之間的分配。
確定投資政策還要考慮客戶要求和市場監管機構限制,考慮稅收因素,如免稅基金就應該把避稅證券排除在外,此外,投資政策的制定還會受到來自信息公開制的壓力,財務報告要求披露投資政策的要求有時會導致機構投資者公布於己不利的政策。
3,構建證券投資組合
證券投資組合的構建首先取決於組合管理者的投資策略。投資策略大致可分為積極進取型、消極保守型和混合型三類。採取積極進取型投資策略的組合管理者會在選擇資產和時機上下大功夫,努力尋找價格偏離價值的資產;採取消極保守型投資策略的組合管理者,則相反,只求獲得市場平均的收益率,一般模擬某一主要的市場指數進行投資;混合型的投資管理者介於二者之間。
選擇哪一種投資策略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組合管理者對「市場效率」的看法如何,相信市場是有效率的管理者就會選擇消極保守型,反之就會選擇積極進取型;二是組合負債的性質和特點,如養老金基金就比較適合消極保守型的投資策略。
傳統投資管理的組合管理的組合形成過程是不同的。現代組合管理構建證券組合的程序是:確定整體收益和風險目標→進行資源配置→確定個別證券投資比例。資源配置可以利用馬科維茲模型,個別證券投資比例的確定可以利用夏普的單一指數模型完成。傳統的證券投資管理程序是:證券分析→資產選擇→自發形成一種組合。進行證券投資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分析方法。
4,修訂證券投資組合
證券組合的目標是相對穩定的,但是,個別證券的價格及收益風險特徵是可變的,根據上述方法構建的證券組合,在一定時期內應該是符合組合的投資目標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條件的變化,證券組合中的一些證券的市場情況與市場前景也可能發生變化,如某一企業可能出現購並事件,導致生產和經營策略發生變化等。當某種證券收益和風險特徵的變化足以影響到組合整體發生不利的變動時,就應當對證券組合的資產結構進行修訂,或剔除,或增加有抵消作用的證券。
5,評估投資管理業績
對證券組合資產的經濟效果進行評價是證券組合管理的最後一環,也是十分關鍵的一環,它既涉及對過去一個時期組合管理業績的評價,也關系下一個時期組合管理的方向。評價經濟效果並不是僅僅比較一下收益率就行了,還要看資產組合所承擔的風險。風險度不同,收益率也不同,在同一風險水平上的收益率數值才具有可比性。而資產組合風險水平的高低應取決於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超過投資者的風險承受力進行投資,即使獲得高收益也是不可取的。對於收益的獲得也應區分哪些是組合管理者主觀努力的結果, 哪些是市場客觀因素造成的。如在強勁的牛市中,市場平均收益率為50%,那麼,即使某資產組合盈利率為35%,組合管理者的經營能力仍然要被評為不合格的;而在大熊市中,如果市場指數下跌了50%,即使某資產組合資產凈值下跌35%,也可以說是表現相當不錯的。
七, 國際證券投資
數以億萬計的國際資金成為許多國家發展資金的主要來源。國際證券投資亦稱「國際間接投資」。在國際債券市場購買中長期債券,或在外國股票市場上購買企業股票的一種投資活動。從一國 資本流出和流人角度來看,購買國際證券意味 著資本流出,發行國際證券則意味著資本流 人。國際證券投資動機主要有兩個:一是獲取 定期金融性收益;二是利用各國經濟周期波動 不同步性和其他投資條件差異,在國際范圍內 實現投資風險分散化。當然,也有不少證券購 買者真實目的是利用證券交易進行投機, 這些 人本質上是投機者而非投資者。國際證券投資 增長迅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進行國際 證券投資,貿易順差國大量吸收美元,用於購 買美國國庫券,這就保持了匯率體系相對穩 定;通過國際證券投資,促進了長期資本在國 際范圍內的流動,從而加強對發展中國家投入。
證券投資學上機實踐操作報告
理論知識只是基礎,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能在實踐中運用好。
老師運用基礎理論與上機模擬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我深深體會到了炒股存在著較大的,甚至是讓人難以意料的客觀風險,但個人的心理因素也很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領會到了一些基本的投資理念和技巧。
學了一點基礎的理論知識之後,老師給我們每個同學的賬戶里發了100萬元的虛擬貨幣,告訴我們可以進行自由的投資選擇,可以投資股票、基金或者國債。我想,反正又不是真的,就買股票好了,要麼大賠要麼大賺,每周一下午,我都會去機房,其它時間有空也會去那裡看大盤,開始的時候,都看不懂,過一段時間,摸索出了「同花順」軟體的一些用法,再加上和其他同學經常交流,漸漸地豐富了自己在證券方面的知識。
我找了幾支看起來走勢蠻好的股票用了13萬去買了5支。第1周去時,看到3支長勢喜人,怕萬一再過幾天又跌了,於是急忙拋售,賺了2百塊多,看著我的1000000變成了幾天之內就變成了1000231,心裡得意得很啊。再過幾天去看時,這次買的幾支卻是光賠不賺,而且看起來還有明顯下滑的樣子,著急的不得了,趕緊趁著賠的不是很多趕緊清倉。想到老師上課時說起過的「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趕緊買幾支國債和基金,這樣做可以有效地降低點風險。於是乎開始買基金,
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錢由開始的100多嚴重縮水,賠了近十幾萬,我終於對風險有了切身的體會。趕緊回去仔細翻書再學習理論知識,學習股票交易的技巧和手段。這樣慢慢地有了點挽救,不過到現在為至,還是賠了幾萬。
我想想股票的玩好的人都應該有很大的忍耐能力,經得起股市瞬息萬變的波動吧,我現在還是火候不夠啊。
初學證券投資學的時候,對於理論知識不屑一顧,感覺它講的太老套了,不進入進行股市實際操作,就算知道的理論再多也是沒有用的,可是經歷了網路模擬交易後,我覺得任何事情都不是獨立的,學習了理論知識可以用它來指導實踐,股市肯定不會是單靠運氣來盲目運行的,一定會有經驗老到的股民,是通過技巧來賺錢的。剛開始模擬交易時,什麼技術分析等東西都不懂,雖然看了一些關於K線圖的理論知識,但還是不懂的如何去運用,也不懂其中的投資技巧,所以買回來的股票基本都是虧的,有一種很強的失落感,這才想起惡補專業理論知識,在逐步的系統學習中,我慢慢懂得通過陽線及陰線的形態去選擇股票,再結合當天的成交量,來判斷是否有升的可能。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股市中,什麼都可以騙人,唯獨成交量是不會騙人的。由於時間的局限,所以我都是做短線炒股,下面是我這段時間學習證券投資學的的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在形勢不利的時候及時抽身而退,從而使損失最小化,千萬不要猶豫不決。
二,賣出去的股,哪怕第2天又漲了也不要後悔,反正有的是機會,後悔是沒有用的。
三,買進趨勢明朗的股票,不要買趨勢不明的股票,最好是有5日均線支撐的,因為這樣比較有保障,就算虧,也不會虧很多。若想賺多點,就盡量買那些價格比較高的漲幅比較大未來形勢看好的好股票。
四,盡量要買市場熱點的股票,不要買垃圾股,垃圾股漲的快,但跌起來會更快。買進最近換手率較高的股票,賺得多而快。
五,仔細觀察k線圖,盡量在價格突破前期後,再等1個交易日確定安全以後再買進,不要心理過急,以防其到達最高價而接下來狂跌。
六,不要把所有的資金用在一個股票上,股市中有一句老話,永遠一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分散投資最重要是分散分險啊。
在整個模擬炒股的過程中,我的心情都是隨著股票的漲跌而喜悲的,但在我不懈努力下,我的盈虧率從虧18%到目前的虧7%左右,這已經讓我覺得非常欣慰了,畢竟我一直是在努力,也有一點進步,最深的體會是:不要怕跌!跌了也還有機會,賬面的損失並不可怕,最可怕的就輸了心態,沒了鬥志。一定要懂得及時地進行策略調整和心態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在股市的競爭中存活,才能有下次戰斗的機會。
C. 關於證券投資學論文主題的擬定
中美證券投資基金持有人狀況比較分析
[摘要] 本文通過對比分析中美兩國基金持有人的主要特徵與發展規律,發現我國基金持有人結構卻不盡合理和完善。低收入、高投入、高成本、低財富,投資理念不成熟,機構投資者少,風險承受能力低是當前我國基金持有人的顯著特徵。由於基金的波動特別是流動性風險關繫到金融市場乃至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穩定,本文對如何優化和改善基金持有人結構,引導投資者行為等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 證券投資基金 持有人 特徵比較 對策
一、選題背景與目的
證券投資基金作為一種金融投資工具,從問世以來在海內外國家和地區得到了廣泛關注和迅猛發展。美國的共同基金自1924年成立「馬薩諸塞投資信託基金」,至今已有80多年的發展歷程。1996年美國的共同基金就已超過商業銀行業的資產規模,成為全美第一大金融產業。我國規范的證券投資基金起源於1998年,規范基金的發展歷史只有10年,在很短的時間里基金行業和基金市場取到了跨躍式的發展。突出表現在我國基金的數量、資產規模在高速增長。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成為近兩年金融市場中成長速度最快的金融子行業。2003年~2006年間,我國銀行儲蓄存款的平均增長率為15%,保險業資產規模的平均增長率為32%,而證券投資基金資產規模的平均增長率卻高達65%。2007年8月末,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的資產規模已超越保險業而成為我國第二大金融行業。
開放式基金始終要面臨投資者的不確定贖回要求,如果投資者缺乏成熟和理性,在「羊群效應」下集中要求贖回,就會引發基金的流動性風險,進而引發基金紛紛拋售重倉股,加重基金凈值的縮水和股價的走低,加重市場的恐慌氣氛和贖回潮。因此優化基金持有人結構,引導投資者行為不僅關繫到基金的收益水平和穩定程度,更關繫到金融市場乃至金融體系運行的安全穩定。
二、持有人特徵比較
1.我國個人投資者比例高,投資經驗不足,易導致流動性風險
從2005年到2007年,我國基金持有人結構中個人比例大幅上升。統計顯示,2005年個人投資者佔比僅有59%,但2007年中報這一比例已經飆升至86%。在偏股型基金當中,這一比例高達90%。由於我國基金投資者多以個人為主,抗風險的能力較低,投資經驗缺乏,介入的成本高。一旦市場大幅調整、基金凈值大幅縮水或長期滯漲,容易做出非理性的決策。羊群行為通常會助長追漲殺跌,將導致基金投資的短期化。
2.我國機構投資者中養老保險和社保基金所佔比例低
美國的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中,人壽保險、養老保險等機構投資者的資產規模非常大,這類投資者的投資周期長,承受短期風險的能力強。美國共同基金中大約40%的份額由退休資金持有,其中僱主發起的退休計劃和來源於401k 的退休計劃大約各佔一半。401K計劃是美國一種特殊的養老金制度,企業為員工設立專門的401K賬戶,員工自主選擇證券組合進行投資,收益計入個人賬戶,員工退休時所能拿到的退休金數額取決於該賬戶投資資本市場中的資產增值情況。而我國基金中養老保險和社保基金等機構投資者規模遠遠低於美國等成熟市場,2006年的社保基金、企業年金所佔比例不足2%,機構投資者主要以保險公司和其他一般機構為主,機構投資者介入資本市場特別是持有基金的規模非常有限。
3.持有周期短,年贖回率高,投資行為短期化
我國基金持有人的持有周期呈現明顯的「短期化特徵」:2004年我國偏股型基金的贖回率達到63%,相當於基金平均持有周期為1.6年。2006年偏股型基金的贖回率達85%,相當於基金平均持有周期不到1.2年。美國基金持有周期也明顯縮短,持有人逐漸「從長期投資走向中期投資」:20世紀50年~60年代美國股票基金的年度贖回率僅為6%左右,相當於基金持有周期長達16年。
4.基金產品線結構不夠豐富
美國2006年股票型和平衡型基金資產佔全美基金的63%,債券基金資產佔14%,貨幣市場基金佔23%。美國股票基金的構成豐富,有行業基金、國際基金或海外基金、藍籌基金,也有高風險的基金。而我國股票型與配置型基金共占據基金市場總規模95%,處於絕對的主體地位,投資者購買的基金多以股票性基金為主,基金市場結構嚴重失衡,需要進一步優化。
5.基金投資佔全部家庭資產比重增高
美國1980年時僅有十六分之一的家庭投資共同基金,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後,投資共同基金的家庭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與之相似,我國的基金投資佔全部家庭資產比重也在增高。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2007年四季度的調查統計,當前基金個人投資者大部分是月均固定收入在5千元以下的「工薪族」個人投資者,佔比76%,可見這是一個中低收入的群體。主要包括專業技術人員、企業和公司管理人員、機關團體和事業單位幹部等工薪階層人員。
6.缺乏鮮明的選擇基金的標准偏好
在美國,牛市時年均20%的收益率會使6%左右的基金費用被忽視,而熊市中,低收益率加上高基金費率將減少實際投資收益率,投資者對費率成本就會格外重視。很多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的時候,通常會比較查閱基金的收費情況。我國目前的前5大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資產規模占行業總規模的34%以上,前十大公司規模已佔50%以上,行業集中度已接近發達市場水平,資金的集中趨勢明顯。這說明,激烈的同業競爭迫使基金管理公司必須不斷進行業務和品種、服務的創新,公司的品牌、知名度、過往業績、市場形象等將成為投資者選擇基金的重點參考標准。
7.基金整體收益跑輸大盤、投資者心理預期降低
美國2004年只有七分之一的基金跑贏大盤指數,而1940年當時有四分之三的基金跑贏大盤。1983年~2004年美國共同基金的平均收益僅為大盤收益的79%,落後於股票的平均升幅和收益。按照晨星資訊的分類,2006年我國運作滿一年的138隻股票型基金算術平均年收益率高達128.16%,而同期滬深300指數全年漲幅161.55%,絕大多數基金沒有跑贏滬深300指數,真正為投資者獲取超額收益的僅有華夏大盤精選、中郵核心優選等9個產品,不足股票型基金總數的10%。
三、優化我國基金持有人結構的對策建議
1.大力發展養老保險、企業年金等機構投資者,開辟長期資金來源
大力發展資金穩定性、風險收益傾向,以及投資周期不同的各類機構投資者,將有助於完善基金治理結構,減少基金集中贖回發生的概率。養老保險、企業年金等機構投資者風險低,周期長,現金流穩定,加大他們的投資基金的比例將有助於基金的穩定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 美國的養老金市場發展迅速。1990年末, 美國的養老金資產總額為31978萬億美元, 2002年末總額達到10115 萬億美元,是1990年的2155 倍。養老金、共同基金和保險基金已經成為美國資本市場上的三大主力機構投資者。
我國擁有13億人口,20紀60年代和80年代中國出現過兩次人口增長高峰,這兩部分人群對專業理財需求強烈。根據世界銀行測算,到2030年,中國養老基金資產將會達到1.8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企業年金市場,未來潛力巨大。建立類似美國401k 的個人養老賬戶投資計劃,可以在完善我國的養老金體系的同時,引導投資者對基金進行長期投資,不被市場的短期波動所左右。
2.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引導機構投資者適度提高投資比重
稅收保護機制是資本市場投資者利益保護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國稅法中,根據持有證券的時間長短不同,分為長期資本利得和短期資本利得,持有期限越長、則賣出時的稅率越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基金持有人就會注意稅後回報的利益,基金的操作風格也就比較長期化。我國現行法規中,個人投資於股票和基金的投資收益都是免稅所得,機構投資於股票和基金的投資收益是應稅所得,機構的股票分紅為應稅所得,機構的基金分紅為免稅所得。
3.調整基金收費結構,鼓勵投資者長期投資
通過調整基金申購贖回費率結構,引導投資者長期持有基金,降低基金集中贖回的風險。如採用時間累退制下的贖回費率設計,根據基金持有人持有時間的長短不同,分別收費,持有時間越長,費率越低。再者靈活調整基金的各種費率,進行基金分級。還可以按照投資者的類型進行分類費率設計。機構投資者又可以細分為保險資金、社保基金、上市公司等幾類,設計不同的收費標准,以滿足不同類型機構投資者的需求。
4.推廣定期定額等投資方式
目前美國共同基金的持有者中,63%是通過固定繳費計劃帳戶持有共同基金的。採用定期定額投資方式的投資者,在市場面臨短期調整時不會贖回基金份額,反而會以較低的價格,用同樣的資金,購入更多的基金份額。定期定額投資方式的推廣,將為我國開放式基金提高穩定的資金流入,從而大大降低基金集中贖回的風險。
5.設計差異化產品,樹立成熟的投資理念
依據投資者對風險收益的不同偏好,為不同風險收益偏好的投資者提供不同的新基金品種顯得十分必要。考慮到行情低迷時的穩健需求,可以適當加大債券型和貨幣市場基金的比重,大力發展保本型基金等避險基金應對股市調整,形成一條完善的基金產品線。還可以考慮基金分拆、二次發行、基金理財帳戶的推出等創新方式。
參考文獻:
[1]張新杜書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能否戰勝市場[J].金融研究,2002,(1)
[2]吳世農吳育輝:我國證券投資基金重倉持有股票的市場行為研究[J].經濟研究,2003,(10)
希望對您有幫助。
D. 證券投資分析論文
證券投資市場是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孕育產生的,其已成為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證券投資分析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證券投資分析論文篇1
汽車行業證券投資分析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汽車的使用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本文通過應用證券投資分析的 方法 ,分析我國汽車行業現狀,並提出投資建議。
關鍵詞:證券;投資;汽車;新能源
一、宏觀經濟分析
(一)GDP。國內生產總值(簡稱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一般而言,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兩種,以總額和百分比率為計算單位。當GDP的增長數字處於正數時,即顯示該地區經濟處於擴張階段;反之,如果處於負數,即表示該地區的經濟進入衰退時期了。
2010年到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保持一個穩步增長的態勢,也就是說我國的經濟仍然處於一個擴張階段。宏觀經濟形勢大好,對於各行各業都是一個利好消息。作為汽車行業,在宏觀經濟的推動下,也會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
(二)CPI。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CPI下降說明經濟蕭條,民眾購買力下降。大幅上漲預示通貨膨脹,國家就會緊縮銀根。大量信貸就是調節經濟的有效杠桿,以刺激經濟復甦。市場上錢少自然會流向生活必需品,股市低迷;流通充裕就會流向經濟領域以求增值,股市首當其沖。所以,CPI適度上漲有益於股市、經濟發展。
我國的CPI指數是在一個穩定的適度的上漲過程中,可以預見宏觀經濟形勢向好,居民的消費結構逐漸出現變化,到2013年,購房、買車、醫療成了三大主要支出。由此,對於汽車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良好的助力。
(三)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從國家統計局的城鎮恩格爾系數走勢圖可以看出我國城鎮人口在食品以外的物品上的消費能力逐年增長,城鎮居民是汽車行業的消費主力,他們掌握的「閑錢」的增多會增加購買汽車的可能性,對於汽車行業發展有著一定助力。
二、行業分析
(一)汽車行業周期性分析
1、定性分析。當前,我國建成了第一汽車集團、東風汽車集團、上海汽車工業(集團)公司等大型企業,國產汽車市場佔有率超過95%,汽車行業規模較大。但是,廠商開發能力弱,制約了新產品的發展。我國汽車生產企業規模小、實力不強,汽車工業產品開發投入少,手段落後,數據積累少,人才匱乏,尚未形成高水平的汽車產品開發體系和自主開發能力。零部件發展仍然落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少。
2、定量分析。(圖1、圖2、圖3)
圖片解析:汽車總體銷量雖有小幅波動,但是相對平穩,穩中有升,同比增長雖有所放緩,但總體保持一個穩步增長的趨勢。
圖片解析: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行業投資增速逐漸回歸理性,汽車行業投資仍然增長。2013年1~3月,全行業累計完成投資額1,361.04億元,同比增長15.3%。
圖片解析:從圖3可以看出,汽車銷售收入增長迅猛,而利潤漲勢卻相對平穩,收入很高,利潤很低,產業增速較快,產出效果不佳。
小結:汽車產品屬於耐用品,汽車行業屬於製造業行業,是具有收入彈性的產業,汽車行業屬於典型的周期性行業,該行業的發展狀態與經濟周期的波動密切相關。
從上面定性定量分析可以看出,我國汽車行業雖然發展迅速,投資規模、銷量都有顯著提高,但是汽車企業的利潤卻很低,投入產出不成正比,產業的投資規模、產出增長率都出現較快增長,但是利潤的獲得相對不多。因此,把我國汽車行業歸屬於處於成長期。一個成長期的行業在未來會有著不錯的市場前景。
(二)行業政策分析
1、國家政策。能從這些年政策的頒布看 出國 家逐漸放寬對低油耗汽車的限制,以及對新能源汽車的提倡。油價的上漲,石油能源的枯竭,PM2.5指標的超標,國家在對資源和環境的控制上正在逐步施壓。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從政策解析上能看出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也將是我國汽車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2013年,我國將繼續大力推廣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目前,我國對小排量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均實施補貼政策,預計2013年節能車補貼政策將繼續調整,新補貼的門檻將不斷提高,從而推動生產企業技術升級。
2、地方政策。1994年上海開始控制車牌,2011年北京車牌開始搖號,2012年廣州開始限購。面對中國市場汽車保有量的井噴式增長,汽車限購已經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在北、上、廣、貴陽等城市的帶動下,2012年9月份,深圳傳出將要限購的傳言。隨即,深圳市交警局聲稱,至少年內(即2012年)不會研究限牌限購或單雙號。2012年深圳機動車保有量或超過200萬輛,其日均上牌量在900輛,已經超過道路承載量。針對汽車擁有量的上升,以後各大城市對汽車的限購政策,限行政策也會相繼推出,這些政策的出台對於汽車行業的發展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三)行業前景分析
1、從宏觀經濟角度看。我國經濟呈現一個平穩的上升態勢,也就是國家有錢,人民富裕。這對於汽車行業的發展是一個利好消息。國家經濟的強勢,會帶動這一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不斷擴大和發展,人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改變了消費格局,增加了汽車這一耐用品的消費比例,未來的汽車市場頗具潛力。
2、從行業周期來看。我國汽車行業正處於成長期,這一時期會有大量廠商介入,產業的供給能力大幅增加,產品競爭加劇。這一時期是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處於成長期的汽車行業利潤快速成長,其證券價格也呈現快速上揚趨勢。
3、從行業政策來看。國家對於汽車行業有著明顯的扶持傾向。這一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國家必然會通過一系列政策的推動助力這一行業的發展。然而,伴隨著能源危機、空氣污染等問題的出現,國家在助推這一行業的同時,政策上會慢慢暫緩耗油型汽車的支持力度,轉而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行業。
三、結論
總體來看,自改革開放以來,如今現代化的工業時代,中國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人均收入增加,居民的消費比重更偏向於生活質量的改善,汽車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趨勢,是一種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車產業的市場需求仍然很大。加之國家的大力支持,未來汽車行業的前景依然向好。不過未來的汽車行業中,耗油型汽車的比例會慢慢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低能耗的汽車產品。新能源汽車將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投資者可以根據需要對汽車行業的相關股票進行投資。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股票,有較大增值空間。
證券投資分析論文篇2
證券公司投資風險分析
摘要:本文對我國證券公司存在的投資風險情況進行分析, 總結 國內外證券公司發展現狀。通過對我國證券公司可以選擇的投資風險控制方法進行簡單描述,針對證券監管部門嚴格控制證券公司投資風險的方式方法,給出相關政策性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證券公司;投資風險;監督管理
一、證券公司存在的主要投資風險
1、證券經紀業務風險。
證券經紀業務是證券公司傳統的主營業務之一,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占證券公司總收入的比重較高,交易傭金是經紀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我國證券市場屬於新興市場,證券投資者的投機心理普遍較強,偏好頻繁地進行交易,市場換手率較高,但今後隨著機構投資者隊伍的不斷壯大和投資者投資理念的逐步成熟,市場換手率可能有所下降。此外,2002年5月以來,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對證券交易傭金管理採取的 措施 ,主要是對經紀業務傭金費率實行設定最高上限並向下浮動。依據我國目前相關法規,證券公司經紀業務傭金採用最高上限向下浮動制度。隨著證券經紀業務在未來競爭愈加激烈,證券行業傭金率存在下降的趨勢。
2、投資銀行業務風險。
投資銀行業務主要包括股票、可轉換債券、公司債和企業債等有價證券的保薦或承銷、企業重組、改制和並購財務顧問等。承銷業務受市場和政策的影響較大,在我國證券市場採用發行上市保薦制度的情況下,許多證券公司存在因未能勤勉盡責、盡職,調查不到位,招募文件信息披露在真實、准確、完整性方面存在缺陷而受到證券監管機構處罰的風險。
3、自營業務風險。
自營業務主要涉及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以及金融衍生品投資等。我國股指期貨已於2010年4月8日正式推出,股指期貨的推出給投資者提供了套期保值、風險管理的手段。但是總體而言,我國資本市場金融工具尚不完善,因此證券公司無法通過投資組合完全規避市場風險。證券公司在選擇證券投資品種時的決策不當、證券買賣時操作不當、證券持倉集中度過高、自營業務交易系統發生故障等,也會對自營業務產生不利影響。由於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和內部控制不完善等原因,我國上市公司的運作透明度仍有許多方面有待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甚至惡意欺騙中小投資者的事件時有發生,上市公司的質量不高也會給證券公司的自營業務帶來風險。
4、信息技術系統風險。
證券公司經紀業務、自營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高度依賴於信息技術系統能否及時、准確地處理大量交易、並存儲和處理大量的業務和經營數據。如,信息技術系統和通信系統出現故障、重大幹擾等因素,將會使公司的正常業務受到干擾或難以確保數據完整性。
隨著網路信息技術在證券行業的廣泛應用,且伴隨著證券公司的業務創新不斷深入,券商使用的網路環境是否安全可靠,網路交易的廣泛運用是否便捷高效,變得越來越重要。但證券公司對此的風險控制以及抗風險能力仍不容樂觀。
二、證券公司投資風險控制分析
我國證券公司投資風險主要是由證券公司在主營業務的擴展過程中引起的,證券公司投資風險控制的重點也應當從這些主營業務中來進行。
1、證券經紀業務風險控制。
證券經紀業務是我國證券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約占公司總收入的半數以上,因此證券公司經紀業務風險控制就顯得額外的重要。由於券商的經紀業務只需要提供交易時類似交易通道的服務,盈利模式相對而言較為簡單,因此其投資風險的控制重點則在於怎樣加強證券公司營業部門的競爭和盈利能力的同時,還需不斷增加經紀業務總量的市場佔有率,其中還包括證券公司擅自挪用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及其他客戶資產的情況。
2、證券投資業務風險控制。
證券投資業務是證券公司最主要的投資盈利方式,也是風險最大的投資業務。由於證券投資業務隨意性較大,對投資人的要求較高,因此風險控制的重點就在於建立完善其內控制度,杜絕內幕交易、保密不嚴謹等現象的發生;同時,控制證券投資業務的規模,防止規模過大而失控,堅決在證券投資形成虧損時立即止損,防止坐莊等操縱市場的違法行為發生;在保證盈利能力的同時,及時調整好投資業務操作人員的心態,以保持最佳投資狀態為證券公司獲取收益。為確保證券公司投資的收益性、安全性與流動性,公司所有的投資項目都必須經過縝密的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
3、創新業務風險控制。
隨著針對證券公司投資的各項政策和制度的不斷完善,證券公司的業務范圍越來越廣,其中包括股指期貨、權證、融資融券等金融衍生產品,這就需要證券公司樹立良好的創新機制;研發出更多能夠適應於整個金融市場的投資產品;同時,確保創新產品能夠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獲取較穩定收益,促進證券公司投資動力。
三、我國證券公司投資風險防範措施
1、強化外部監管體系。
我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不斷發展與探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管制規模,在完成股權分置改革以後也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雖然已經日漸完善,形成了以《證券法》和《 公司法 》為中心的包括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自律規則四個層次的法律法規體系,然而這一發展卻沒有對證券公司的投資行為形成有效的監管體系,導致各種違規的投資與管理行為在各證券公司中普遍存在。
之所以證券公司的種種違規行為並沒有受到證券監管機構的有效控制,一是由於當時的我國證券市場正處於發展的初期,證券監管機構強調的是鼓勵證券市場發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證券公司企業度過創業的困難期;二是由於當時的證券市場缺乏完備的監管體系和有效的監管手段,不利於證券公司投資的種種風險越積越多,最終證券市場行情低迷時集中暴發,導致當時有大量的證券公司破產倒閉。近年來,證券監管機構(證監會)也在不斷地尋求更加成熟的證券投資監管手段,加強對證券監管法律法規體系的重視與完善。要加快出台《證券法》的實施細則,以便細化法律條款,增強法律的可操作性,並填補一些《證券法》無法監管的空白。這樣既有利於證券公司的發展,又能夠有效地控制證券公司投資的風險。
2、完善風險控制體系。
制定風險管理策略,建立健全涵蓋風險的全程式控制制的制度體系是當前我國證券公司防範投資風險的首要任務。根據不同的業務分布、風險程度和控制水平,採取不同的風險控制策略。特別是實施五大集中管理模式,則更加有利於從制度上和技術上有效地控制投資風險,便於對某些新增的或有所變動的主要投資風險進行綜合點評。隨著五大集中交易的實施和第三方存管的不斷推行,證券公司的投資風險也在發生轉移,因此需格外關注集中交易和創新業務領域的決策、管理和操作風險,通過完善制度體系,控制信息 系統安全 性、穩定性、可靠性以及其他綜合風險。
證券公司投資風險控制體系的指標設計必須遵循全面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層次性原則和可操作性原則。由於證券公司風險控制的復雜性,其指標體系是一個多指標體系,只有運用層次化結構對指標進行分層,通過同一層次各類指標間的兩兩分析比較,才能合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最終達到風險控制的目的。
3、開辟證券公司融資新 渠道 。
我國證券公司由於沒有合法的大規模融資的渠道,因此證券公司只能接受成本較高的委託理財資金,這樣一來證券公司的投資風險將會越來越大,建立新的融資渠道是當前證券公司為化解其各種投資風險的最佳策略,也是必須落實的解決方案。一是我國證監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證券公司上市的條件。在我國眾多的證券公司中,只有那麼幾家發行上市,數量明顯少於國外上市的證券公司且有很大差距。因此,降低上市的條件,使更多的證券公司能夠上市是我國證券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這樣一來,即使出現問題也能夠將問題反映在明處,避免證券公司出現投資管理的黑洞。二是設立證券金融公司。目前,按照分業經營管理的模式,要想在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同時又要起到防範風險的作用,證券金融公司將會是目前較好的運營模式。
參考文獻:
[1]莫慶會.淺議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10.3.
[2]陳游.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證券公司風險管理的啟示.金融與經濟,2008.11.
[3]谷秀娟.淺談證券公司自營業務風險防範.中國證券期貨,2010.10.
猜你喜歡:
1. 淺議證券投資畢業論文
2. 關於證券投資學論文
3. 基於因子分析的證券投資評價論文
4. 證券方面的畢業論文
E. 3000字的「學習證券投資學的體會」怎麼寫
上了一個學期的證券投資學,感覺到自己的渺小了,學期結束老師說每人寫篇心得,在此一點小小心得同大家一起分享,如有不足,希望大家指正。
開始認知股票是在大一的時候,學院組織的模擬炒股大賽。隨著2007年的牛市,越來越多的開始關注股市、進去股市。中國的股票投資熱一下子被激起了,就來掃馬路的大媽也知道股票漲得很瘋狂。不過華爾街有句名言,當掃馬路的師傅也開始談論股票時候,就要開始當心了。這話一點不假,縱觀全球股市的回落,中國股市尤為明顯。
證券投資可以看得出的一個人性格,激進的人(風險愛好者)喜歡刺激類的股票,他們往往在茫茫股海中尋找著游資、凶惡莊家的身影,沉穩的人(風險中性者)喜歡選擇走勢穩健、抗跌的品種,這類人會合理分配自己手頭的資金,國債、公司債、ETF和大藍籌會是他們選擇的目標。證券投資好比中原武林,有人喜歡練習旁門左道,希望在幾天內練就一身好本領;有人喜歡先練習內功重基礎,循序漸進,猶如練習少林武術一般厚積薄發。
證券投資一定要時刻關注信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行業政策、企業大事都是我們每天必須關注的。在了解了某個信息之後,我們必須分析下,這個信息對整個股市、整個行業的影響,是利好還是利空,是促進其發展還是約束其發展,對哪些行業,哪些企業是利好,哪些是利空?如一個央行的降息,對銀行業來說減少了利差收入,對房地產來說是利好。有時候一個行業的龍頭會帶到整個行業的股票的啟動,香港的股市、NIKKEI、DOW、NASDAQ等外盤行情會影響我國A股的走勢。
除了對證券投資的基礎分析外,有時我們也要對具體股票的技術分析。選對了買什麼股票,選擇一個合適的買點是關鍵。在眾多技術分析工具,選擇了一個適合自己操作的工具。我在何老師的影響下,個人喜好K線組合和均線走勢分析,加一點MACD、KDJ、RSI等其他指標,並配合大盤、個股成交量來綜合分析,確定是否買還是賣。值得一提的是,有時候心理因素的分析對股票的走勢預測會十分有幫助,特別是看清大基金的操作手法,對於個人理解當前盤面的走勢十分有用。
通過一次次模擬買賣股票,我的投資心態也在日益走向成熟,不會因為一時的上漲、下跌而恐懼,不會因為一次反彈結束而可惜。我的投資理念、投資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F. 急求證券投資學論文:從滬深股市中選出你認為適宜長線投資和短線投資的公司股票各一隻,並說明理由。
金融股太大盤漏指了,建議你可關注一些指搜大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的。如中國鋁業唯豎601600,雲南銅業000878,馬鋼股份600808,鞍鋼股份000898等都可作長短線投資的,全都是業績好,凈資產高,潛力好的。如果一定要選金融的最好的就只有中國平安601318了。
G. 關於證券投資學的論文.有些什麼好的網站啊
平安證券綜合研究所
2005年前,由於規模較小,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企業年金不能直接進入證券市場,還存在覆蓋范圍太小,難以形成對基本養老保險的有力補充;投資渠道不暢、投資效益欠佳、投資風險較大等問題。2000年底我國企業年金積累基金總量為191.9億元資產中,銀行存款佔59.35%,購買國債佔20.53%,兩者相加,占資產總規模的近80%,但投資收益僅5.35億
元,收益率為2.79%,其中行業為3.2%,地方則更低,僅為1.34%。
這一數字表明,我國企業年金的投資渠道過於單一,並沒有充分運用市場化運營和管理的手段,大部分基金主要用於存銀行、買國債,在國家連續降息的情況下,投資收益較低。由於資本市場規則不健全,運作程序不規范,一些企業委託金融機構運營,實際運行風險不可避免,職工的利益難以得到確實保證。
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年金通過委託理財形式已經進入股票市場。市場上已形成了一些企業年金中心如上海、深圳、大連、遼寧等地的企業年金管理機構,它們頻繁現身於二級市場。根據2004年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報告,截至9月底,上海市年金發展中心、深圳市企業年金管理中心已經出現在22家個股的十大流通股東中。按近期收盤價統計,這22隻個股的市值在5億元左右。
通過統計分析,我們發現企業年金股票投資運作現狀具有四個特點:
一是投資風格尚未成型。從企業年金一年多來操作的歷史資料分析,企業年金並未形成明顯的投資風格。比如說其二季度持有的18隻股票中便涉及金屬、房地產、水泥、機械、科技、化肥等諸多行業,還持有過高控盤的青海明膠、徐工科技等績差股、問題股。到了三季度其投資則更分散到了農業、汽車、銀行、造紙、醫葯、電子、施工等更多行業,投資的22家上市公司在行業內處於龍頭地位的很少。與奉行價值投資理念的開放式基金、社保基金等機構相比,企業年金目前還沒有形成鮮明的投資理念,這可能跟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目前入市的資金規模較小,影響力還不夠。二是企業年金委託了多達十幾家的券商代為管理,多家券商的操作風格各異,而近幾年券商在股票市場上處於的劣勢地位也不利於操作風格的盡快確立。
二是企業年金的選股並不十分看重業績。2004年三季度企業年金共持有22隻股票中,平均每股收益為0.242元,略高於三季度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0.2176元的水平。業績最好的濟南鋼鐵每股收益為0.61元;業績最差的是天頤科技,每股收益為0.08元。
三是短線運作為主。近一年來從定期報告所反映的企業年金持股明細顯示,企業年金短線操作的跡象非常明顯。以2003年底企業年金直接持有的4隻股票:韶能股份、九芝堂、遼河油田、青海明膠為例,到今年三季度末,企業年金全部從四隻個股的十大流通股東中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珠海中富、瀘天化、銀河科技、新中基、天頤科技等五家。委託券商運作的企業年金也進行了大范圍的換股。從三季報的情況來看,新增加了民生銀行、標准股份、岳陽紙業等重倉股個股,而將原有的海信電器等股票基本拋售。
四是企業年金的操作不盡規范。如華夏證券管理的上海企業年金在華夏重倉股火箭股份和太極集團上持續增倉,其中火箭股份增持668萬股,太極集團增持28萬股,然而華夏證券同期卻大幅減持了這兩只股票;還有銀河證券管理的上海企業年金不斷增持東風汽車,從二季度末的1400多萬股一直增持至三季度末的2400多股,而銀河證券作為東風的第一大流通股東已經歷經數年。
見解一下 不可全抄`
H. 證券投資學論文5000字左右
證券投資基金作為一種先進的制度安排和理財工具,受到各國投資者的高度重視。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證券投資學論文5000字左右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試談證券投資收益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
摘要:我國證券市場在不斷的發展與完善,證券收益逐漸成為大部分企業的重要經濟來源。我國在實施新會計准則之後,需要對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進行研究,以便促進證券投資收益的提高,規范證券市場,促進經濟水平的發展。本文就證券投資概況進行分析,針對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進行理論分析與假設,並對其進行研究設計,分析其研究結果,並對證券投資收益與盈餘管理提供相關的依據。
關鍵詞:證券投資效益;價值;相關性;盈餘管理
我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上市企業的數量與質量逐漸提高。上市企業是證券市場投資的課題,也是主體,同時,也是參與者。上市企業對證券市場的參與,通常是以獲取短期投資收益。目前,我國上市企業較多,且質量得到顯著提高。通過對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進行分析,與盈餘管理進行研究,可以有效的促進我國證券市場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上市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
1證券投資概況
在我國開始實施新會計准則後,在證券投資過程中,應採用公允價值計量,企業需要對自身的業務特點進行分析,結合風險管理要求來綜合考慮證券投資。企業取得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的時候需要對其進行分類:根據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金融資產的損益情況;持有至到期的投資;專供出售金融資產;貸款與應收款項。
在獲取短期收益為目的的時候,上市企業證券投資主要集中在公允價值計量類的金融資產投資中,與專供出售金融資產中,在直接出售的時候,獲取的損益會直接計入到投資收益中。這種證券投資收益包括已經實現與未實現的收益。在證券投資中,採用雙重確認收益模式,上市企業能夠對金融資產出售來選擇證券投資的收益[1]。證券投資收益具有以下幾個特徵:首先,獨立性。上市企業的證券投資與其他經營資產相互獨立,其收益與上市企業的業務經營能力無關,卻與證券市場行情有著密切聯系。其次,波動性。
上市企業的證券投資收益具有不穩定性,不持續性特點。另外,可預見性。活躍的金融市場會促進證券投資力度,通過對上市企業的證券投資金融資產進行分析,投資者可以對證券投資收益進行評估。這些特徵導致證券投資在股價中的反應名次區別於企業營業利潤。在證券投資收益中,可以通過兩種方法對其收益進行確認,對證券市場的定價特性與有效性進行了解,並能夠深入的了解兩種確認方法的優劣情況[2]。
證券投資收益的特徵使得其在股價中的反應可能會與企業的營業利潤有較大差異,而證券投資收益的兩種確認模式,又使得兩部分證券投資收益可能存在不同的盈餘管理狀況。對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進行研究有助於了解我國證券市場的有效性與定價特徵以及證券投資收益的信息質量(相關性、可靠性與及時性),並可以進一步了解兩種證券投資收益確認模式的優劣,為金融危機下爭論較多的公允價值確認損益模式提供理論與實證支持。
2理論分析與假設
根據會計理論進行分析,可以將盈餘分為暫時性盈餘與永久性盈餘,後者是可持續的,穩定性的;而前者是一次性的,波動性的。永久性盈餘在估值中的作用明顯高於暫時性盈餘。企業的營業利潤通常為永久性盈餘,證券投資收益為暫時性盈餘。根據理論進行分析,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會比營業利潤低,在估值模型中價值乘數也會明顯低於營業利潤。在實際資本市場中,盈餘反應系數會跟理論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可以根據理論分析對其進行合理的預期。與證券投資收益價值乘數相比,其盈餘反應系數會明顯較大。
根據理論分析研究,可以對其提出相關假設:與營業利潤盈餘反應系數相比,證券投資收益價值乘數相對較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能夠促進會計盈餘信息相關性的提高,未實現證券投資收益與已實現證券投資收益相比,前者更具有增量價值相關性;證券投資收益信息缺乏及時性,與年報信息區間內的股價變化關系不大;盈餘管理現象存在已實現證券投資收益中,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則沒有。
3研究設計
3.1樣本數據來源
本次研究中的證券投資收益包括未實現證券投資收益與出售金融資產的直接收益。兩者數據來源不同,前者為上市企業年報投資收益項目中計算得出的;而後者是年報利潤表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算得出的。
3.2模型設計
根據上述四個假設進行模型設計,其中前兩個假設需要根據價格模型進行論證,第三個假設需要報酬率模型論證,最後一個假設採用盈餘管理模型論證。
3.2.1價格模型
通過對相關資料進行研究,根據以往相關專家的觀點與建議進行分析,並結合本次研究實際情況,對價格模型進行設計。凈資產=截距項+資本成本倒數×每股稅後營業利潤+1×證券投資收益暫時性盈餘+自變數系數×(每股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誤差項。將其對假設1進行論證。在假設2中論證,需要在上訴模型中增加證券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情況,在解釋變數中,以每股凈資產為標准。並分析價值相關性是否存在於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中,從而對模型的解釋力度進行增加。
3.2.2報酬率模型
在對該模型進行設計的時候,設計需要綜合考慮到在一定的時期內,會計盈餘對股價變化的影響。並且,在一定的時期內,對會計信息進行探究,以便分析其對股價造成的影響。根據證券投資收益的可預見性特點進行分析,在證券市場中可能會出現提前反應現象。在該模型中,並沒有與價值模型相同的價值相關性。其模型公式為持有累計月報酬率=截距項+自變數系數(每股稅後營業利潤/收盤價)+自變數系數(每股稅後已實現證券投資收益/收盤價)+自變數系數(每股稅後未實現證券投資收益/收盤價)-誤差項。
3.2.3盈餘管理模型
根據盈餘管理的動機對證券投資收益盈餘管理情況進行分析,以便設計盈餘管理模型,對其有效契約觀與不對稱信息觀進行分析與研究。其模型公式為:已實現證券投資收益在利潤總比重的百分比=截距項+自變數系數×再融資變數+自變數系數×扭虧變數+自變數系數×營業利潤增長率+自變數系數×規模變數+自變數系數×金融資產在總資產中的百分比+自變數系數×行業變數+誤差項。
4結果分析
4.1描述性統計
分析模型的變數情況,對每個樣本的描述進行計量計算,以便對其進行評估。其中大多數上市企業會以增加當年的利潤總額為目的,對其選擇適當的獲利了結。或將金融資產歸納到不影響損益的專供出售金融資產中。
4.2模型結果分析
在我國模型中,增加未實現證券投資收益,對模型進行解釋。在價格與報酬率模型中,證券投資收益會對股票價的及時性進行影響。由於證券投資收益具有可預測性,不具備及時性,對年報信息區的股價匯報。
5結論
在現代化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大多數上市企業越來越重視證券投資收益,其也是企業的經濟來源之一,在企業的盈餘管理中,需要重視對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進行分析,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充分了解,以便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提供有利的依據[3]。根據結果進行評價,我國證券市場能夠對證券投資收益與營業利潤進行區分,並根據其重要性給予不同的估值。上市企業根據出售前的實際選址,對已實現證券進行盈餘管理。證券投資收益具有價值相關性,不具備及時性[4]。證券投資主要採用公允價值變動情況對損益方式進行收益,可以顯著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避免盈餘管理。在新會計准則實施後,對我國證券投資進行公允值計量模式,對歷史成本計量模式能夠造成較大的突破[5]。通過對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進行分析,對其盈餘管理進行了解,可以為證券投資收益提供相關內容,促進證券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戰篪.證券投資的盈餘管理研究———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經濟經緯,2013,19(02):193-194.
[2]魏濤,陸正飛,單宏偉.非經常性損益盈餘管理的動機、手段和作用研究———來自中國上公司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13,17(02):127-128.
[3]吳戰篪,羅紹德,王偉,等.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研究[J].會計研究,2013,19(09):121-122.
[4]石磊,張佳玉.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研究[J].財經界,2013,23(12):138-139.
[5]吳戰篪,羅紹德,王偉.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研究[J].會計研究,2013,19(09):121-122.
>>>下頁帶來更多的證券投資學論文5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