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股票機構投資者佔比多少合適

股票機構投資者佔比多少合適

發布時間:2023-07-11 10:57:54

Ⅰ 機構持股比例高好還是低好

所謂的機構持倉指的就是機構投資者買入股票並且持有,一般來說,機構持股比例高那麼肯定就是比較好的,機構信息優於散戶持股集中度高利於控盤,表明企業很吸引機構投資者,具有較好的資質。我們常說的機構投資者,指的就是一些金融機構,他們包括了國家或團體設立的退休基金、投資信託公司、銀行、信用合作社、保險公司等組織,機構投資者的性質和個人投資者是不一樣的,並且在投資方向、投資來源、投資目標等方面與個人投資者都有很大的區別。
拓展資料:
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與上市公司公司治理
2.1 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當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明確與上市公司在重大事項方面的決策程序、保證上市公司獨立性的具體措施以及相關人員在從事與證券市場、上市公司相關工作中的職責、許可權和責任追究機制。
2.2 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當保障上市公司資產完整,不得侵害上市公司對法人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2.2.1 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對投入或轉讓給上市公司的資產及時辦理產權過戶手續。
2.2.2 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以下方式影響上市公司資產完整:
(一)與上市公司共用主要機器設備、產房、商標、專利、非專利技術等;
(二)無償或以明顯不公平的條件佔用、支配、處分上市公司的資產。
市場一般認為,公司的股票20%到30%由機構投資者持有較為理想。機構也樂於這樣,但必須是優質股。盡管機構投資者有一定數量的股票是好事,就像魔術師學徒會遭遇許多問題一樣,太多好事情都被碰到並不容易。
問題會處在清倉和拋售獲利的時候。機構投資者持股多的股票,在一個正常、穩定的市場中交易應有足夠的流通股份,但是股市也會突然變動。如果40%到50%的股票在機構投資者手中,而他們開始出貨的話,他們快速的出貨行為,會給股票價格帶來慘痛的打擊。
機構持股比例不漲,原因很多,例如處於熊市,例如個股有利空,又或者是主力壓價吸籌等等。從提問來看,是對機構持股這個概念有誤解。在很多行情信息網站,其顯示的機構持股是按最近的季報或年報得出的,如果間隔這個報告的時間較長,很可能數據已經發生變化。

Ⅱ 機構持股比例高好還是低好

1.機構持股比例高好。
2.所謂的機構持倉是指機構投資者購買股票並持有。總的來說機構股比例高肯定更好,機構信息的高集中比散戶好,說明企業吸引機構投資者,資質好。之前介紹過金融機構體系可以學習。機構投資者是指一些金融機構,包括退休基金、投資信託公司、銀行,信用合作社、保險公司和其他由國家或組織設立的機構。機構投資者的性質不同於個人投資者,在投資方向、投資來源和投資目標上與個人投資者有很大不同。機構持股過多也不好。
1)如果一隻股票被一家機構持有80%左右,那肯定是不好的情況。2)如果是一兩個機構持有,很可能是噩夢,怎麼出去是個大問題,散戶很難盈利。
3)如果很多機構同時持有80%以上,很可能是一潭死水,沒人願意抬,大家都想當轎子,但通常這樣的股票是抗漲抗跌的。所以持股比例高於一定水平,不是特別好。不可能想像越多越好。如果是小盤股,只要達到30%-40%,主控板就可以拉這個股。如果是大市場比例相對較高。至少50%-60%的主控板可以拉這個股。
拓展資料:
那麼機構持股比例最好最合適是多少呢?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流通股的話最好;第二,如果是非流通股,少一點最好,沒有解禁壓力。如果是大股東持股,相對少一些最好,有利於重組或者沒有減持要求如果是機構或基金持有的股份,那麼相對更多是最好的,可以消除根本性的擔憂。一般來說,非大股東前十的流通股可以佔到10%到20%,足夠了。機構持有的股份數量有所延遲。一般來說,你能看到持股情況的時間是在報告發布的時候,所以你應該根據成交的金額和盤面的股價趨勢來判斷,以免誤判。

Ⅲ 股市中散戶的資金總量和機構的資金總量大約是幾比幾

一般法人持有市值比例常年高於60%,散戶和機構投資者持有市值總和不到40%。對比散戶和機構投資者,2011-2013年散戶持有市值平均為20.7%,機構投資者平均為15.6%,散戶持有市值高於機構投資者。即使只考慮持有市值在1000萬以下的散戶(這是嚴格意義上的散戶),平均持有市值佔比為18%,仍然高於機構投資者的15.6%。
散戶的意思:
狹義:散戶指在股市中,那些投入股市資金量較小的個人投資者。
廣義:散戶是相對與機構而言的,個人投資者都可以稱為散戶。是因為無論個人擁有多少資金在資本市場面前都是極其少量的。
回答:
股市中散戶的資金總量和機構的資金總量大約是1::19。散戶在所有市場參與者中確實占據了很大的比例,但他們所持股票市值的合計佔比很可能僅為5%或更低。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下降,下面是相關的報道。
A股2017年行情即將收官。總體而言,在存量資金下,A股表現出明顯的分化特徵:藍籌白馬股牛市,以上證50為代表,全年漲幅超過20%;估值不具優勢的小盤股熊市,以中證1000為代表,全年跌幅超15%。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背後反映出A股主導力量發生了改變:機構已主導A股行情,主流資金越來越具話語權,而廣大散戶正在逐步退出市場,流動性差、低成交量個股正大批涌現。
自11月中旬以來,A股出現了明顯調整,成交量逐步萎縮,日成交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個股迅速增多。
12月22日,A股成交額不到1000萬元的個股數量達到422隻。從趨勢來看,低成交量個股自11月以來正快速集中涌現,邊緣化個股陣容不斷擴大。Choice數據顯示,11月1日A股僅有93隻個股成交額低於1000萬元,到11月30日擴充到263隻,而到12月15日出現了304隻個股成交額低於1000萬元,到12月22日這個數字變大到422隻。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表示,低成交量個股多數屬於市值小於百億元的小盤股,集中分布在機械、醫葯、化工等行業,這些股票普遍估值偏高,業績差。
低成交量個股在全天交易中出現多次連續幾分鍾無成交的情況。整體來看,這些低成交量個股長期處於下跌趨勢中,盡管一路下跌但估值依舊很高,多數股票的市盈率超過50倍。
今年以來小盤股資金流出明顯,低股票成交量個股集中涌現,而藍籌白馬股吸納了大量機構資金呈現出持續性上漲。嘉合基金權益投資總監姚春雷表示,這正是機構資金主導市場的重要特徵。
他說:「市值越大的公司,機構持股比例越高,市值越小的公司,機構持股比例越小;估值越低的公司,機構持股比例越高,估值越高的公司,機構持股比例越低;近兩年漲幅越大的公司,機構持股比例越高,跌幅越大的公司,機構持股比例越低。」
盡管長期以來A股被認為是散戶資金主導的市場,並被冠以「換手率高、炒作性強、暴漲暴跌」等特徵,但這種情況在近兩年出現了明顯改變。專家認為,近兩年A股正在逐漸變為由機構投資者主導的市場,機構投資者的行為變化將明顯引導市場趨勢,A股散戶化特徵逐漸淡化。

Ⅳ 一隻股票主力機構幾家最合理

這個要根據股市和個股情況綜合判斷。一般來說,短線是輕倉操作時,市場底部重倉,中長線可以適當重倉。
經濟衰退時空倉,經濟復甦時滿倉,經濟衰退和繁榮時輕倉。
在實物交割到期之前,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狀況和個人意願,自願決定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投資者做多或做空如果不以相同的交割月份和數量進行反向操作(賣出或買入),並持有期貨合約,則被稱為「持倉」。至於持倉量的演算法,國內是這么算的。
(4)股票機構投資者佔比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持倉數量的增加意味著資金流入期貨市場,反之,資金流出期貨市場。對價格的影響要結合成交量來分析。建倉價和持倉價,可以看看。
1.成交量和持倉上漲,表明價格可能會繼續上漲。
2.成交和持倉的量下降,價格上漲,說明價格短期內會上漲,很快會回落。
3.成交量增加,持倉量減少,價格上漲,說明價格馬上會下跌。
持倉規則
1.滿倉。即不低於90%;
2.持股數量不超過5股;
3.個股佔比不超過60%。
4.不要碰商譽高的股票。
5.反轉股票,不要碰到困境中的逆勢股。
6.不要碰妖股。市盈率極高,看故事,不看業績。
7.買股票一定要把股票池提前;
8.買股票,一定要寫股票預測和分析;
9.買股票一定要設定底線。
主力持倉比例盡可能高嗎?
主力持倉,意味著莊家經常在籌碼的分布中留下一個低密集區。在大多數情況下,莊家並不急於在完成低籌資後拉高。即使是股價也應該故意回到低密集區的下方,因為這個區域基本上沒有拋售壓力,所有投資者都處於淺層狀態,所以保護市場相對容易。
並不是說持倉越多越好,只有持倉這個階段,如果主力剛好在集合完成後持有重倉,那麼這個股票很可能會在市場上被拉高,這樣的股票應該買的越多越好。如果主力被拉上來,就會面臨減倉的問題。
主力的持倉化程度高,說明主力在這只股票上比較重,看不出這個是買還是賣。主力持倉總是從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主力強大後,需要減倉,減倉之後,時機合適需要加倉。
主力持倉的適當比例是多少?
1.如果一隻股票被一家機構持有80%左右,那肯定是不好的情況。
2.如果被一兩個機構持有,大概就是噩夢了。怎麼出去是個大問題,散戶很難盈利。
3.如果很多機構同時持有80%以上,那大概就是一潭死水了。沒人願意抬。但通常這樣的股票是抗漲抗跌的。
所以持股比例高於一定水平,不是特別好。不可能想像越多越好。如果是小盤股,只要達到30%-40%,主力就可以拉這個股。

Ⅳ 股票主力佔比是越高越好嗎能否說說你的看法

股票主力凈佔比的含義是指主要力量所擁有的股份數與流通中的股份總數之比。例如,一隻股票有4000萬股流通,主力股中有2000萬股,所以主力股的凈持股比例為50%。因此,比率的比率越大的主要力量,這意味著主力有更多的籌碼,控制盤的力量自然是更大的,相反,它意味著主要控制盤力量薄弱。機構持股比例越高,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方面是,股票機構持有的比例越高,概率表明股票質量越好,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機構持倉比例高,也說明該股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不好的一面是庫存有洗盤的危害。

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其實不必太關注這個指數,如果我們長期看多一隻股票,那麼就不關心短期的漲跌,如果過度追求短期利潤,必然會造成頻繁的操作,在股市的操作中,錯誤的數量就會越多,更多的你可能最終買了一整年,不如別人一個抱著不動賺多。

Ⅵ 企業的投資人持股比例為多少比較合適

最好在50%-60%才能在這家公司擁有話語權,但這個需要股東商議而定,不是你想要多少就要多少。
股東持股比例在什麼情況下比較合適:
1、持股比例50%對50%的情況。
好多公司在設立時出於公平或者無私考慮,把持股比例設定為50%對50%。好處是,對於表決事項股東都有發言權,大家一致通過的事情,誰也沒有意見;不好的是,一個股東不通過表決事項,公司就無法形成有效決議,出現僵持。
2、持股比例51%對49%的情況。
也有公司股東把持股比例設置成這樣。名義上兩個股東地位差不多,就差那1%,可實際上,根據公司法規定,很多事項是持半數表決權的股東同意就可以辦的。差不多就是,持股49%的股東自己什麼都決定不了,持股51%的股東幾乎是什麼事情都能做。
3、持股比例在34%以上的情況。
公司法對特別事項,有強制性的規定,要求必須有2/3以上表決權股東同意,方能有效。有些股東就比較放心,只需要佔有34%股權就行,剩下的66%達不到2/3,也就是說我就做一個有權力的小股東,只要你大股東無權把公司解散就行。
資料擴展:
機構持股比例多少才是最好最適合的:
1、主要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一種假如是流通股,多是最好的;二種假如是非流通股,少是最好的,沒有解禁壓力。
2、假如是大股東持股,相對的少是最好的,利於重組或者沒有減持的要求。
3、假如是機構或者是基金等持有的股份,那麼相對的多是最好的,可以除去基本面方面的顧慮。
4、一般來說,非大股東的流通股前十名持股,可以佔到10%到20%,就已經是夠多了。
5、機構持股的多少,有延遲性,一般來說可以看到持股情況的時間是要在報表公布的時候,所以要依據成交量的情況以及盤面股價走勢來進行判斷,避免誤判。
6、總而言之,前十大股東的持股越少,那麼就表明了這個個股沒有機構沒有主力,走勢會弱很多。
7、主要要看的是持股的股東總人數以及人均持股的數量,一般來說股東越少越好,人均持股則越多越好,雖然不反映在前十大股東中,但說明籌碼集中度高,主力往往潛伏其中。

Ⅶ 機構一般持倉多少比例容易拉高股價

事情可定。要看這支股票流通盤的大小,如果是小盤股的話主力控盤只要達到30%-40%完全可以拉動這支股票,如果要是大盤的話比例就相對要高一些至少要在50%-60%主力才能去拉動這支股票。
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與股票的價值是相對的概念。股票價格的真實含義是企業資產的價值。
股價=每股收益x市盈率。
根據趨勢理論,股價運動有三種變化趨勢。
最主要的是股票的基本趨勢。
即股價廣泛或全面性上升或下降的變動情形。這種變動持續的時間通常為一年或一年以上,股價總升(降)的幅度超過20%。對投資者來說,基本趨勢持續上升就形成了多頭市場,持續下降就形成了空頭市場。
股價運動的第二種趨勢稱為股價的次級趨勢。
因為次級趨勢經常與基本趨勢的運動方向相反,並對其產生一定的牽製作用,因而也稱為股價的修正趨勢。這種趨勢持續的時間從3周至數月不等,其股價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一般為股價基本趨勢的1/3或2/3。
股價運動的第三種趨勢稱為短期趨勢。
反映了股價在幾天之內的變動情況。修正趨勢通常由3個或3個以上的短期趨勢所組成。

Ⅷ 機構持股占流通比例多少算好股票

機構占股票流通多少比例較好,沒有一個絕對的數值。一般情況下,機構占股票流通比例越多,說明該股票的質地越好。但是機構占股票流通比例太多,也會壓縮股價的上漲空間。機構占股票流通比例太低,則說明股票的質地可能就沒那麼好。但是如果公司經營改善,機構後續持續增持該股票,那麼也會使後續的上漲空間增大。所以都是有利有弊。
拓展資料:
一、機構持股比例多少才是最好最適合的? 1、主要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一種假如是流通股,多是最好的;二種假如是非流通股,少是最好的,沒有解禁壓力。 2、假如是大股東持股,相對的少是最好的,利於重組或者沒有減持的要求。 3、假如是機構或者是基金等持有的股份,那麼相對的多是最好的,可以除去基本面方面的顧慮。 4、一般來說,非大股東的流通股前十名持股,可以佔到10%到20%,就已經是夠多了。 5、機構持股的多少,有延遲性,一般來說可以看到持股情況的時間是要在報表公布的時候,所以要依據成交量的情況以及盤面股價走勢來進行判斷,避免誤判。 6、總而言之,前十大股東的持股越少,那麼就表明了這個個股沒有機構沒有主力,走勢會弱很多。 7、主要要看的是持股的股東總人數以及人均持股的數量,一般來說股東越少越好,人均持股則越多越好,雖然不反映在前十大股東中,但說明籌碼集中度高,主力往往潛伏其中。 二、機構持股比例高好還是低好? 所謂的機構投資者主要指的也就是一些金融機構,它具體的包括了一些保險公司、信用合作社、銀行、投資信託公司、國家或團體設立的退休基金等組織。機構持倉就是我們常說的機構投資者買入股票並持有,一般來說相對較高是比較好的,因為機構信息優於散戶持股集中度高利於控盤,也說明了企業吸引機構投資者有良好資質。 三、國家規定個人持股比例最高多少 沒有限制。達到5%應履行要約收購義務。《證券法》第86條對於持股比例達到並超過5%應履行報告、公告義務 。持股比例上線沒有特別規定,但中國證監會依法對個人投資者持股比例超過5%未及時予以信息披露的將會做出行政處罰, 可以看出,個人投資者持股比例超過5%是有監管約束的, 個人投資者持股比例最高的上限一定得合法合規。


中國股市散戶和機構的比例是多少

比例2:8左右。1,按人數:80%為散戶,20%為機構。2,按資金:80%為機構,20%為散戶。但機構總資金大大多於散戶總資金。散戶的資金,95%的少於50萬。
一般法人持有市值比例常年高於60%,散戶和機構投資者持有市值總和不到40%。對比散戶和機構投資者,2011-2013年散戶持有市值平均為20.7%,機構投資者平均為15.6%,散戶持有市值高於機構投資者。即使只考慮持有市值在1000萬以下的散戶(這是嚴格意義上的散戶),平均持有市值佔比為18%,仍然高於機構投資者的15.6%。
機構和散戶的區別是什麼?
一、資金量的差異:散戶資金量一般小;而機構資金量大。大的散戶在資金具有規模後,往往也是團隊操作,其實質也是機構。
二、從業人員素質差異:散戶一般以個人為主,即使是合作也是鬆散合作關系或是簡單的業務上指導。而機構是由專業人員組成的團隊,分工具體,協調有法。
三、技術能力差異:由於人員的構成不同,二者在技術、專業知識上存在著很大差距。雖然一些散戶(個人)經過專業學習,並在實戰中積累了大量經驗,但在決策和操作上與機構存在差距。
四、工具及機制差異:機構都配備了專業的軟硬體設備,具有一套完善的研、選、建、打、拉、出機制;而散戶幾乎跟著感覺走,用金錢來買教訓。
五、認識和決策的差距:散戶個人決策往往隨意性強,沒有前期的調研、論證、考察,更沒有討論和團隊分析,所在決策上存在盲目性和武斷性,失誤率就高,這都是以資金損失為代價。而機構的認識的決策是以計劃性和戰略性為前提的,失誤率很低。更不會存在買頂,賣低的現象。而在散戶中,這是很平常的事。
六、心理心態:機構根本不存在這一問題。這是散戶最致命和弱點。為何機構能盈散戶,靠的就是散戶的自我失誤。心理防線的崩潰。機構採取會議制,決策定完後修訂和執行由專人進行,你不用去考慮盈虧,你只要按計劃做就行了。所以做法一般不會能什麼問題。而散戶在戰場中,受各種因素制約,尤其是盈虧的干擾,往往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即使做出正確的判斷,在執行上也會動搖,這在降低了盈利能力。
七、操作方法不同:機構利用信息、專業知識、資金和人員等優勢,作好市場調研、可行性分析、制定好戰略計劃,採用建倉滾打、拉升、打壓等方法,逐步實現自已的利潤。而散戶只能憑自已判斷跟風。
八、應對下跌等突變方式不同:散戶機動靈活,一看不好就走人,這是散戶唯一的優勢,但散戶又不肯用。機構要開會、碰頭研究重新決策,來應對突變的形勢,由於資金大、股份多,一時不能全部離場。
九、時間差異:機構由專業人員看盤、操盤,而散戶不一定能天天盯盤。
十、在具體買賣中有以下差異:
一是選股方式不同:散戶沒有專業人員進行分析、調研,在選股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且往往是聽消息跟主力,往往不清楚價值和目標,掙錢高興不捨得走,賠錢了砍倉,如此以往。尤其是經不住調整。而機構在專業人員作好調研後,經理會上經過比較分析後選定,一般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二是建倉方式不同:機構在選好目標之後,開始有計劃地建倉和控盤,一般是在下行中,和上馬盤中建倉,並針對出現的問題不斷加以修正。而散戶則往往看漲了就追,看跌了就走。建倉缺少計劃性和實際調查了解,哪怕是網上資料都很少研究分析,過於草率,豈有失誤不高之理。
三是在盈利操作手法上不同:主力在操作上建基本倉,是主獲利倉,後建滾動倉。採用高拋低吸的辦法每日操作,一方面控制走向,另一方面降低成本,完成收益。散戶另大多數一次建滿倉,獲得則捨不得出局,虧損則砍倉走人。
四是出貨方式不同:主力一般用漲出貨,因為倉位重在下跌逃跑出往往出不了貨,而是一邊上拉一邊出貨,或是控制位盤面進行出貨,表現為盤面不跌調整態勢,留下尾倉一氣打下。而散戶往往是買漲殺跌:在漲過程中追漲,在跌的過程中,砍倉。
五是交易方式不同:機構在買賣過程中,由於計劃性強,往往採用提前掛單交易法,提前布好局,機動單隨情況另加;而散戶則是則是隨時掛單,計劃掛單少,靈活性高。

閱讀全文

與股票機構投資者佔比多少合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賬戶中的凈資產 瀏覽:172
投資股票跟基金那個好 瀏覽:556
2014年中國股票總市值 瀏覽:970
投資股票選哪個股 瀏覽:546
股票走勢積和突哪個好 瀏覽:509
股票退市後就要全部損失嗎 瀏覽:592
安信手機app怎麼查看我買入的股票 瀏覽:299
個人股票賬戶前幾位數是 瀏覽:453
股票軟體要去領航VIP預約 瀏覽:580
中國建材集團公司股票 瀏覽:461
萬達信息股票即時行情 瀏覽:45
弗蘭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股票 瀏覽:912
要買茅台股票在哪個app買 瀏覽:51
st雛鷹股票新浪財經 瀏覽:895
聖農發展股票數據 瀏覽:753
炒股票長期抑鬱會生病嗎 瀏覽:173
證券法和公司法股票發行 瀏覽:807
進證券公司上班需要懂股票嗎 瀏覽:42
股票復盤第一條限制漲停嗎 瀏覽:537
分紅股票購入時間 瀏覽: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