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司即將上市,怎樣合理分配股權來激勵員工呢
1、激勵對象。
激勵對象也就是股權的受益者,一般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全員參與,這主要在初創期,第二種是大多數員工持有股份,這主要適用於高速成長期,留住更多的人才支持企業的發展。第三種是關鍵員工持有股份,受益者主要是管理人員和關鍵技能人員。
對於激勵對象的選擇也要有一定的原則,對於不符合條件的員工不能享受股權激勵。我們設計某公司的方案時,就明確規定了幾條原則。
2、激勵方式。
常用的中長期激勵「是否應跟股權激勵統一口徑?方式有三類:股權類、期權類和利益分享類。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也有具體適用的前提條件。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期權類和股權類比較適合,對於非上市公司股權類和利益分享類比較適合。
但是無論採取哪一種方法,都要考慮到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有機結合起來,真正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如果只考慮激勵機制,不考慮約束機制,股權方案就有可能失去效用。比如期權類,如果被授予者在行權時,不行權也就不會給被授予者造成損失。
3、員工持股總額及分配。
這一塊主要解決的是股權激勵的總量、每位收益人的股權激勵數量、用於後期激勵的預留股票數量。如何確定,每個公司有特殊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特別是對於上市公司,要報證監會和股東大會。
對於每位收益人的股權數量基本上是按照職位來確定,如果公司在職位評估上相對公平,年收入水平基本上考慮職位在公司的價值和體現了個人的能力的話,就可以根據年收入來確定股權比例。
對於新就職的員工,特別是高管,一般進入公司就需要享受中長期激勵方案,可以採取分步實施的方針,在試用期過後的一年裡先享受50%的比例,一年之後再100%享受。
4、股票來源。
股票的分配上,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股票來源比較麻煩,要證監所審核,股東大會審批。
庫存股票是指一個公司將自己發行的股票從市場購回的部分,這些股票不再由股東持有,其性質為已發行但不流通在外。公司將回購的股票放入庫存股票帳戶,根據股票期權或其它長期激勵機制的需要,留存股票將在未來某時再次出售。
如美國雅虎公司,到1998年2月27日為止,它贈與的股票期權總量為1114萬股公司為此新發行了835萬股股票,其中409萬股已用於員工行權,其餘426萬股作為將來員工行權的准備。
1998年,董事會預計公司將持續高速發展,員工數將激增,股票期權計劃規模將不斷擴大,因而現有的為股票期權准備的股票數量顯得不足。為此,董事會決定在市場上回購200萬股股票來增加儲備。
5、購股方式。
購股方式也就是購買股票的資金來源,一般有員工現金出資、公司歷年累計公益金、福利基金、公司或大股東提供融資、員工用股權向銀行抵押貸款。這幾種方式都好操作,有些方式會產生財務支出,要重復交稅。股票投資不僅僅要交投資經營稅,期權所得還要交付投資所得稅,而且在股票的回購是不能算作成本費用來抵消稅賦的。
股票投資不僅僅要交投資經營稅,期權所得還要交付投資所得稅,而且在股票的回購是不能算作成本費用來抵消稅賦的。
如果不考慮財務方面,有些公司更多會採用員工出資購買的方式,每個月從工資按比例扣錢,這樣不僅僅給公司創造了融資,節約了成本,還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員工的辭職成本,有利於對員工的控制。例如思捷達咨詢服務的某家咨詢客戶是這樣做的。
6、退出機制。
退出機制對員工退出激勵方案的一些約定,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往往會要求已享受股權的員工辦理退出手續,是正常離職,就是勞動合同期滿,不再續約的員工,或者是退休、經營性裁員,或者是傷殘、死亡。這種情況下,企業往往會按照合同繼續讓這些員工享受股權或者期權。
第二種是非正常離職,勞動合同未滿,員工主動離職的。如果員工的主動離職沒有給公司造成損失,不違反保密協議,也沒有跟股權激勵方案的一些有沖突。一般來說,大部分公司還是能允許已經被授予的股權收益。第三種是開除,像這種情況,都是按照相關規定取消享受股權收益的權力。
7、管理機構及操作。
實施股權激勵項目一般都需要設立一個專門的小組或者部門來管理方案實施的日常操作,這個常設小組或部門不僅僅要保證公開、公正、公平地實施股權激勵制度,同時也要宣貫共同分擔風險、共同享受成果的理念。
股權激勵的目的是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發揮主人翁精神,共同謀求企業的中長期利益,避免只追求短期利益,損害長期利益的錯誤。所以,一定不斷的宣貫這一理念,才能激勵和留住人才。
如,某一電子貿易企業,每周五都會召開全公司大會,向大家匯報公司的經營情況和每份股份的分紅。每個員工都可以計算自己的分紅收益,充分調動了全體的積極性。
(1)平安老員工給股票擴展閱讀
核心和關鍵
一個核心
股權分配的核心是要讓各個創始人在分配和討論的過程中,從心眼裡感覺到合理、公平,從而事後甚至是忘掉這個分配而集中精力做公司。
兩個關鍵點
一是保證創業者擁有對公司的控制權;
創始人最好具有絕對控股權,能達到67%以上的股權最好,達不到這個比例,也得超過50%以上,因為公司需要有一個能夠拍板的領導者,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公司的發展方向,也能激發團隊做大企業的信心和動力。
二是要實現股權價值的最大化(吸引合夥人、融資和人才)。
俗話說「財散人聚」,股權就代表著未來的財,散一部分股權,才能聚起來優秀的合夥人和人才。
因為相較於固定的薪資,股權更具有長遠的投資價值。一般來說,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合夥人手中的股權很有可能會翻好幾倍,遠不是固定薪資可以比擬的,創業者可以以此來說服和吸引優秀人才。
Ⅱ 公司要上市了,老員工一般能分到多少原始股
老員工能不能分到原始股,理論上取決於公司股東的決定,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有部分公司為了加強公司凝聚力,會給部分優秀員,部分原始股做為獎勵,不過這種現象只存在於部分企業,由公司股東一起綜合考慮決定。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上市要求,如果是在國內上市的話,規定股東人數是不能超過200的,如果員工很多,人人有份的話,就不能滿足上市要求,公司當然也就不會給了。
一般公司股改前進公司的員工才會有原始股,股改後進公司的除非是高層才會獲得原始股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投資者若購得數百股,日後上市,漲至數十元,可發一筆小財,若購得數千股,可發一筆大財,若是資金實力雄厚,購得數萬股,數十萬股,日後上市,利潤便是數以百萬計了。這便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桶金。
原始股在公司上市後一般是1年左右的時間可以流通。
公司一上市,所謂原始股就變為所謂「限售股」,根據持有人持有份額,限售時間長短不同。對於自然人股東來講,公司上市後,若其持有股份占公司總股份比例小於5,被叫做「小非」,有一年的禁售期,禁售期滿後,即可以出售全部股份。
若持有股份占公司總股份比例大於5,則被叫做「大非」,大非在公司上市後也有一年的禁售期,可於禁售期滿後的12個月內拋售不多於公司股本5的股票,在禁售期滿後的24個月內拋售不多於公司股本10的股票。
Ⅲ 試述公司職工持股的法律性質
職工控股制度主要是指在股份公司「內部」或「外部」設立管理職工股的管理機構,公司以某種形式賦予包括企業經理人員在內的企業職工全部或部分股份,幫助企業職工持有公司股票並以此為基礎讓職工參與企業「治理」的一種新的股權制度。 中國證券市場中,一直將大小非解禁視為洪水猛獸。今年3月1日,鎖在籠中達36個月之久的中國平安(601318.SH)8.59億股限售股(大小非)解禁。3月10日,按中國平安收盤價47.24元/股計算,價值約406億元,因此,人們在二級市場中是很關注這只「出籠之虎」的所作所為的。但意想不到的是,另一個涉及中國平安大小非本身的話題,卻隨著中國平安員工的激烈反應而持續發酵。 在涉及爭議的資產中,除去中國平安高管持有的60多億元之外,340多億元資產卻由1.89萬名中國平安員工持有。而這場中國平安的股權爭議的「地雷」是在10多年前就埋下的,只是一直沒有「引爆」而已。 簡單來說,這1.89萬名中國平安員工並未直接持有中國平安股票,而是以獲得股權證的形式持有由中國平安工會控股、由原職工合股基金改製成的深圳市新豪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景傲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江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三公司」)間接持有中國平安的股票。 1997年至2001年間,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其間號召員工購買公司股份,購股價為每股1.76元,平安保險公司開出了收款收據,隨後,向購股員工發放了三公司的股權證,再由三公司直接持有中國平安股票,通過多年的送配,三公司持有中國平安股票時至今日達到了驚人的8.59億股,而每年的分紅則由三公司直接劃入相關員工的中國銀行賬戶,分紅已達10年。當中國平安在A股上市後,三公司表示自願將這些屬於員工的股份鎖定36個月,直到2010年3月1日解禁。 在解禁前夜,今年2月22日,中國平安公告稱,三公司書面通知上市公司,表示其中絕大部分股份都將在未來5年內分步減持,其每年減持股份將不超過2月28日所間接持有公司A股股份總數的30%,其減持方式為二級市場公開出售和大宗交易相結合的方式。 於是,這顆被延時「引爆」的「地雷」,終於爆炸了,爆炸的「引信」是國家稅務總局2009年年底突然出台的《關於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內中規定,限售股股份套現後,個人所得須交20%的個人所得稅。自願鎖定36個月的中國平安限售股正好有溯及力,被逮個正著。 另一個爆炸的「副引信」則是三公司之一的新豪時公司通知需要減持的員工,減持時需繳納22%~25%的企業所得稅;此後,還要代扣代繳20%的個人所得稅。這樣一來,持股員工必須承擔40%的稅賦,在這里,還姑且不論新豪時公司委託代理公司減持時需支付不菲手續費。如按新豪時公司這一通知,中國平安持股員工須支付總值約162億元稅賦。由此,許多持股員工表示,對三公司實施權益運作存疑,出資人知情權被剝奪等。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說易不易,說難不難。不容易之處在於爭議雙方利益的嚴重不一致,容易之處在於內中的法律關系很明晰。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誰是這些中國平安股票的合法所有人?中國平安員工可否直接持有?三公司是否一定要代持?這種代持是否具有合法性? 從法理上講,追根溯源,這些中國平安股票的原始出資人是1.89萬名中國平安員工,無疑,他們便是這些中國平安股票的合法持有人,在正常情況下,原始出資人和合法持有人應當是合二為一的,但在中國平安股票上,兩者卻是分離的,因為中間加入了三公司的代持行為,從而使得簡單問題復雜化了。 表面上,這1.89萬名中國平安員工分別擁有三公司的股權證,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是三公司的股東,因為在工商局的三公司檔案中,他們並未載入股東名冊里,根據老《公司法》,股東人數超過200人,就需要注冊為股份有限公司,但時至今日,三公司仍是責任有限公司,從這個角度講,這些擁有股權證的中國平安員工並非三公司的股東。 但同時,這些中國平安員工出資購股、每年分紅卻又是毫無異議的。因此,從法律上判斷,擁有股權證的中國平安員工實際上是實際出資人、隱名股東,而三公司無論有多少可以代持的合法契約,其身份也只是名義持股人、顯名股東而已,實際出資人、隱名股東與名義持股人、顯名股東之間的法律關系,法律地位及權利義務都是明確的。除非有專項的或一攬子的委託授權文件,代持人未經出資人同意而作出的種種承諾,如三年鎖定承諾及分期減持承諾,在法律上都是站不腳的,有越權之嫌,而越權者無疑將依法承擔違約責任。 因此,發生爭議後,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讓這些原始出資人即中國平安員工直接持有這些中國平安股票,而非由三公司代持,當然,原始出資人自願讓人代持,則另當別論。 如果三公司拒絕這種改變,中國平安員工完全可以通過訴訟手段讓屬於自己的股份確認到自己的證券賬戶名下。在這里,姑且不論三公司的三年鎖定承諾及分期減持承諾是否有越權之嫌,就目前稅制環境下,中國平安員工個人減持時必須承擔20%個人所得稅,這是法律義務,但也沒有必要因不必要的代持而超標為三公司繳納22%~25%的企業所得稅。因此,中國平安員工通過確權之訴,不僅可以為其理順法律關系,名正言順地持有本屬於自己的股份,而且可以通過法院委託第三方審計的方式,解決三公司實施權益運作時真實情況及出資人應有知情權的問題。 盡管《公司法》中,對實際出資人與名義持股人、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的權利義務並未作出規定,但也未作出否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亦在起草討論中,但這一問題在法理上並無任何障礙,在司法實踐中,因歷史原因導致實際出資人與名義持股人發生爭議的案例並不在少數,據我所知,大都已依法完滿解決了。
Ⅳ 公司上市前,員工是否有權配股
一般是沒有的, 很多股民特別開心在聽到配股時,以為是送了一堆的股票。但其實這只是它們換了其他的方式來圈錢,這樣做是錯還是對呢?繼續聽我說下去~
在說內容前,先給大家看看機構今天的牛股名單,趕著還沒被刪,速度領取:【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配股是什麼意思?
配股是上市公司為滿足自己發展所需,發行新股票給原股東,從而進行資金籌集的行為。換句意思來說,公司的錢有些不夠,想要把自己人的錢湊在一起。原股東可以選擇認購,也可以選擇不認購。
舉個例子來說,10股配3股,這其實等於說就是每10股有權按照配股價,去申購3股該股票。
二、股票配股是好事還是壞事?
配股是不是好的呢?情況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
通常來講,配股價格低於市價,因為配股的價格會作一定的折價處理來進行確定。因為新增加了股票數,則需要去除權,則股價會依據一定比例去降低。
其實對未參與配股的股東而言,因為股價降低會發生損失的情況。
參與配股的股東覺得,股價是越來越低了,但還好股票的數量一直在變多,所以總收益權並未因此被改變。
此外,在股票已經配股並且除權之後,尤其是在牛市填權的情況有可能出現的,股票在恢復的時候,可能到原價有可能會高於原價,這樣的情況下,獲得收獲也是有可能的。
舉個例子來講,某隻股票在前一天收盤的時候價格為十元,配股比例為10∶2,配股價為8元,那麼除權價為(10×10+8×2)/(10+2)=14元。在除權後的第二日,要是股價上漲且漲到16元,那麼市場上每支股的差價(16-14=2)元參與配股的股東是可以獲得的。從這一點上看,是利好的。
對於哪天進行分紅配股、舉辦股東大會等重要信息,你們都知道要怎麼知道嗎?這個投資日歷能讓你輕松把握股市信息:A股投資日歷,助你掌握最新行情
三、 遇到要配股,要怎麼操作?
但是換個說法,配股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好還是壞?我們並不能一概下論,最關鍵的問題,是公司如何利用配股的錢。
有時企業配股問題常常被拿出來討論,它可能會被認為是企業經驗不善或倒閉的前兆,這誰也說不定,也可能預兆著有更大的投資風險,所以當你遇到配股的時候,搞清楚股票好不好很關鍵,關於該公司的發展方向如何。
倘若大家不知道如何看這個股票未來發展趨勢,那就來這里看看,即有專業的金融分析師幫你判斷這個股票到底好不好!【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Ⅳ 平安的長期服務計劃退休了是拿股票嗎
是的。
2022年度長期服務計劃完成股票購買 合計購股約44.39億元,3月27日,中國平安發布公告稱,公司2022年度長期服務計劃於2022年3月18日至2022年3月25日通過二級市場完成購股,共購得公司A股股票9331.448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510%,成交金額合計人民幣約44.39億元(含費用),成交均價約為人民幣47.56元/股。上述購股資金均來源於員工應付薪酬額度。公告顯示,自願參與中國平安2022年度長期服務計劃的核心人才共90960 人。長期服務計劃參與人員從公司退休時方可提出計劃權益的歸屬申請,在得到確認並交納相關稅費後最終獲得歸屬。
Ⅵ 股權激勵:想要激勵老員工,如何進行分紅股分配
分紅權激勵依據的是員工的人力資本貢獻,這就需要核定人力資本貢獻比例。首先,要明確企業的利潤是物質資本與人力資本共同創造的。
例如A公司2017年凈利潤1000萬元,物質資本佔40%為400萬元;人力資本佔60%為600萬元。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貢獻比要根據具體企業而設定。其次,在明確了人力資本的總貢獻值後,需要進一步明確企業中每一個人的佔比。
這里需要指出,在衡量每一個員工的人力資本數額時,全職在企業任職的老闆也要統計在內。實際上老闆是人力資本最多的人,老闆即是物質資本投入者,也是人力資本投入者。
老闆之外的員工不是都有很多人力資本的,很多員工沒有多少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多少不是主觀臆測,而是靠業績考核考量出來的。
只要把每個員工的績效考核做好了,就可以向每一個員工分配相應的紅利。仍以上例說明,A公司2017年人力資本應分紅600萬元。
共有20名員工個人績效考核總分超過80分,由該20名員工分享此600萬紅利。20名員工個人考核總分1200分,技術經理張剛個人考核分120分,張剛應分:120÷1200×600=60萬元。
利用上述分配思路,無論企業有多少員工,也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員工,都可用,而且公平合理。這就是動態分紅權激勵制度。
(6)平安老員工給股票擴展閱讀
退出機制
1、職務變動
以職務調整之日為原崗位在職分紅股截至日停止計算原崗位分紅,新任職崗位起始日確定股份數量開始計算分紅。
2、辭退
取消在職分紅激勵資格,當年分紅及未發放部分取消。
3、因公殉職
取消在職分紅激勵資格,以殉職時間為截止日計算並支付當年分紅,一次性發放未發放分紅給其指定繼承人。
4、喪失行為能力
取消在職分紅激勵資格,取消當年分紅,一次性發放未發放分紅。
5、退休
取消在職分紅激勵資格,以退休日期為截止日計算並支付當年分紅,一次性發放未發放分紅。
6、死亡
取消在職分紅激勵資格,以死亡日期為截止日計算並支付當年分紅,一次性發放未發放分紅。
7、刑事處罰
取消在職分紅激勵資格,取消當年分紅及未發放分紅。
Ⅶ 公司給股票有什麼用
一般公司給優秀員工的股票叫做原始股。一般在上市後1~3年解禁。解禁後可以流通變現。在沒有變現以前,每年可以享受公司分紅。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7-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Ⅷ 中國平安原始股票員工購買時間
中國平安核心員工持股計劃於2021年4月26日至2021年4月29日通過二級市場完成購。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
根據王麗化名回憶,取存款買股票的時間是1999年。其實早在1992年年底,平安員工持股方案就獲央行深圳分行批准,平安保險員工於當年出資2236.3萬元,通過職工合股基金,購買中國平安10%的股份,次年再次出資4196.1萬元,認購1398.8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