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菲特股票投資策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巴菲特帶來的一些投資理財建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到更多投資理財的漏洞,讓自己的理財更加順暢。
1973年,巴菲特以不到企業價值四分之一的價格買入了《華盛頓郵報》的股票。計算價格/價值比不需要非凡的洞察力。大部分證券分析師,媒體經紀人,媒體管理員應該是一樣的。可以估算《華盛頓郵報》的內在價值在4-5億美元之間。而且大家在市場上可以看到,它當時在股市上的市值只有1億美元,價格明顯低於其價值。巴菲特的優勢在於,他從格雷厄姆那裡學到了成功投資的關鍵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場價格遠低於其價值時買入該公司。
這就是著名的「安全邊際原理」。該理舉褲論認為,在一項投資中,如果支付的價格不能明顯低於提供的價值,那麼就不應該進行投資。
所有真正的投資都必須建立在對價格和價值關系的評估之上。那些不比較價格和價值的策略,根本不是投資,而是投機。投機只是希望股價上漲,而不是建立在「付出的價格低於得到的價值」的想法上。
圓圈原則也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智慧投資思維的三大支柱之一。原則是投資者只需要關注自己能了解的公司和你了解的公司。
其實這是在告訴我們:不懂的東西不要碰,先學再碰。沒有人生來就是專家。今天的專家和昨天的你一樣平凡。
巴菲特曾說,「低迷的股市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一方面,它使我們能夠以更低的價格收購整個公司;
其次,低迷的市場使我們的保險公司更容易以有吸引力的價格購買一些優秀公司的股票,包括我們已經持有一些股份的公司;
再次,一些優秀的公司,比如可口可樂,會繼續回購自己的股票,所以他們和我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入股票。"
巴菲特注意到了他的導師費希爾的建議,即一家公司應該提供像餐館一樣的菜單,以吸引具有某種口味的顧客。伯克希爾提供的長期「菜單」強調日交易活動的成本會損害長期投資結果。
巴菲特曾說,「我們非常願意持有任何股票,持有期是永遠的,只要公司的資產回報前景令人滿意,管理層有能力、誠實,市場沒有被高估。」
回憶1988年伯克希爾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時,巴菲特對公司指定的交易經紀人吉米麥奎爾(Jimmy McGuire)說,「如果你買了股票之後還要等兩年才能賣出,我想你會取得巨大的成正升簡功。」
第五,對於普通投資者,巴菲特曾建議:「很簡單。投資指數基金。這是一條陽光大道,允許你投資偉大的美國公司。你不必像購買公募基金那樣向基金經理支付高額管理費。你一直持有這些偉大公司的股票,長期來看,你會贏。」
是真的。從1950年到2000年,標准普爾500指數。標普指數只有12年虧損,其餘38年均盈利。以先鋒基金為例。它發行於1928年。盡管形勢跌宕起伏,但75年來其年均收益一直保持在12%左右。
選取1970年到1980年最賺錢的200家公司,做個表,看看從那以後有多少家公司能夠保持15%的每股收益增長率。你會發現很少有公司能達到這個標准。
綜上所述,要遵循「安全邊際效用理論」和能力圈的原則,在市場低迷的時候買入,堅持長期投資理財,買入費率較低的指數基金。
巴菲特股東大會向私募股權基金開炮
長期以來一直抨擊對沖基金行業收取高額費用的沃倫?巴菲特 ,加大了對私募股權公司的批評力度,因為這些公司近年來籌集了創紀錄的原始資金。
在周六的伯克希爾股東年會上,巴菲特說:"我們已經看到許多來自私募股權基金的失敗教訓,它們的回報率實際上並沒有按笑高照我認為誠實的方式計算。"
他還表示如果他管理的是一家養老基金,會非常謹慎地對待提供給自己的資金。
巴菲特一貫抨擊資產管理公司收取高昂的管理費,並收取表現費,而這些收益有時並不優於整個市場。 私募股權公司尋找杠桿收購公司的存在,也使巴菲特近年來更難為伯克希爾尋找大型收購。
他還表示自己的公司永遠不會接觸私募基金。
內部回報率是衡量大多數基金業績的指標
巴菲特和伯克希爾副董事長查爾斯 · 芒格批評了一些私募股權公司的表現。巴菲特表示,公司收取管理費時,將把存放在短期國庫券中等待動用的資金包括在內,但在計算所謂的內部回報率時,又故意不包括在內。
企查查:巴菲特在香港的公司
巴菲特表示:"如果你長期持有美國國債,它們的回報看上去會更好。但實際上沒有看上去那麼好。"
芒格將這種做法描述為"撒一點謊來賺錢"。他補充稱,許多養老基金選擇私募基金,是因為它們不必像經濟低迷時期那樣大幅降低資產價值。他表示,這是"一個愚蠢的購買理由"。
巴菲特此前曾批評過私募股權基金背負債務的做法,他在2014年致股東的信中表示,當人們希望出售自己的業務時,伯克希爾會提供另一個更為永久的買家。他上周六承認,杠桿投資在良好環境下的表現將優於其它投資,但他以1998年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破產為例,說明了這種下行趨勢。
盡管一些人認為,伯克希爾通過利用保險業務的現金流進行收購,已經植入了杠桿作用,但巴菲特表示,他不會在追逐交易中增加債務。
"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契約確實惡化了,"巴菲特表示,"我不會對所謂的另類投資感到興奮。"
旗下基金萬億規模狂常做空,酷愛股票回購操作
坐擁超過1140億美元現金儲備的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基金會,在第一季度購買了更多的自己的股票。
這家總部位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的企業集團回購了價值17億美元的股票,該公司股價在第一季度出現下跌。這比伯克希爾公司去年放鬆回購政策後花費的13億美元還要多。伯克希爾公司歷來傾向於將現金用於股票收購。
巴菲特一直在為更多股票回購的可能性做准備,在他6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基本上都避免回購股票。隨著伯克希爾成長為一個市值7390億美元的龐然大物,這位億萬富翁投資者發現很難找到能夠推動公司發展的有吸引力的交易。
巴菲特越老越謹慎
巴菲特在公司年會上說,按照目前的股價,"我們覺得可以買下它,但我們不會偏執於買下它。"如果巴菲特認為股票的售價比實際價值低25%或30%,他就會花費大量資金買入。
由於美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伯克希爾龐大的製造和服務公司網路產生了更多的利潤,即使有了回購,現金回報和美國國債在第一季度也攀升了2%,達到1142億美元。
盡管過多的現金是一個問題,但它也影響了巴菲特超越大盤的努力。過去10年,伯克希爾股票的總回報率落後於標准普爾500指數。
不斷增長的現金儲備可能會在股東大會上引發對巴菲特交易前景的質疑。這場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舉行的年度盛會上,這位億萬富翁花了數小時回答投資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從公司戰略、接班問題到政治和人生課。
巴菲特在會議上回答第一個問題時說,公司現金儲備的規模不會改變他的股票回購方式。
巴菲特表示:「當我們認為該公司的內在價值低於保守估計時,我們就會買入。現在內在價值不是一個具體的點,它可能是我腦海中的一個范圍,可能有10%的區間。"
巴菲特本周表明,他仍然可以找到獨特的機會。
在美國銀行的幫助下,伯克希爾同意向西方石油公司投資100億美元。這筆交易取決於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能否贏得收購阿納達科石油公司的戰斗,它將為伯克希爾提供優先股和認股權證。
除了自己的股票,伯克希爾在第一季度是股票凈賣家,銷售和贖回總額為20.6億美元,而購買總額為15.3億美元。
該公司在蘋果公司的股份價值攀升至485億美元,這家科技巨頭的股價在第一季度上漲了20%。
蘋果公司是巴菲特投資的為數不多的科技公司
該季度營業利潤增長5% ,達到55.6億美元,得益於其鐵路、能源、製造業和零售業務的收益。受到嚴冬天氣和洪水的嚴重影響,鐵路公司的收入仍然增長了9.4% ,部分原因是車的價格上漲。
盡管伯克希爾的保險業務報告了更好的投資業績,但承保收入下滑了4.4% 。 這是由於再保險業務的凈虧損所造成的,這些虧損是由於預計負債的增加和伯克希爾集團的暴跌所造成的。
後巴菲特時代,無人接班?
伯克希爾的年度股東大會經常會提出一些問題,關於接替首席執行官巴菲特的人選問題所面臨的挑戰。
今年,投資者看到了潛在的候選人。
當被問及有關繼承人的問題時,巴菲特指出,副手格雷格?阿貝爾和阿吉特?賈恩在場,可以回答問題。兩人最終回答了許多關於能源投資和保險的問題。
88歲的巴菲特和95歲的副董事長查理 · 芒格在超過5個小時的提問和回答中仍然占據了絕大多數的發言時間,而且兩人都沒有表現出想要退出他們在這個龐大的企業集團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意思。
但這些副手的露面讓股東們對去年直接監管公司主要運營部門的兩位高管有了一些了解。
巴菲特告訴股東:「事實上,查理和我都害怕自己看起來很糟糕,那些傢伙比我們強。他們對企業更加了解,迄今為止他們的工作更加努力,在這次會議上,你絕對可以向他們提出問題。」
巴菲特和芒格經常回答他們在投資和管理公司方面的核心哲學,而阿貝爾和賈恩則提供了一些更實際的細節。56歲的阿貝爾列出了公司清潔能源計劃的時間表,以及公司在愛荷華州的競爭力,而67歲的賈恩則滔滔不絕地講述了伯克希爾與其主要競爭對手進步公司在利潤指標上的比較。
阿貝爾掌管著伯克希爾所有的非保險業務,由於他年紀較輕,職權范圍更廣,人們認為他更有可能成為 CEO 的繼任者。 巴菲特曾多次表示,賈恩為股東賺到的錢可能比他自己還多。
巴菲特周六表示,投資副手特德?韋斯切勒和托德?庫姆斯不會回答提問,因為他不希望這兩人泄露任何秘密。有意思的是,一位股東向這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巴菲特反而回答了。
智客君認為巴菲特能夠干到100歲,你們怎麼看?
Ⅱ 炒股如何防範風險與陷阱
炒股防範風險與陷阱要注意的是:股民要關心政治;選股不如選時;選擇好的股票進行投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選擇股票首要的是選擇好的上市公司;會買入股票,更要擅長賣出股票;分散投資,並且手中留有足夠的現金;投資者不要採取單一的投資方式,一定要長線、中線和短線多種投資方式相結合。
1、股民要關心政治
培養自己對國家大事和國際時事的熱情,對宏觀政治經濟變動給經濟形勢可能帶來的影響有敏銳的嗅覺和判斷。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國內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市場的聯系日益密切,國內國際的政治變動都可能會對我國股市造成影響。關心時事,對自己制定相關投資策略有很大幫助。
2、選股不如選時
每一個投資者都盼望選擇能夠給自己曾經帶來豐厚收益的股票作為主要的投資品種,但是千萬不可忽略一點,即股票市場的系統風險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影響面非常廣,所以選擇正確的投資時機也是非常必要的。選擇好的投資時機,可以使自己選擇的股票出現下跌的可能性大幅度減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規避系統風險的目的。
3、選擇好的股票進行投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選擇股票首要的是選擇好的上市公司
巴菲特說過:「投資者應考慮企業的長期發展,而不是股票市場的短期前景。」投資者在選擇股票之前,一定要對該上市公司的企業形象、信譽、經營業績等各方面進行了解,不要輕易把自己有限的資金投在一些不穩定的上市公司股票上,以避免過大的風險。
4、會買入股票,更要擅長賣出股票
要知道「善買不如善賣」, 買入股票只是投資過程的開始,只有學會選擇最佳時機及時賣出自己的股票,才能獲得收益。學會賣出股票要切忌貪婪,不要總是幻想等到最高點出現的時候再賣出。
隨著股票價格的不斷上漲的同時也伴隨著風險的上漲,股票的投資價值隨之下降,因為沒有隻跌不漲的股票也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及時賣出已經有不小上漲幅度的股票,保住已有的成本和利潤,是迴避風險的最好辦法之一。
5、分散投資,並且手中留有足夠的現金
股市畢竟是一個高風險的地方,即使採取再多的技巧、學習再先進的理論,也不可避免地會遭遇風險,所以在沒有遭遇風險的時候就要未雨綢繆,做好遭遇風險的准備。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危險是如果不小心把籃子打翻結果會血本無歸,所以我們不要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里。
在股市波動的時候,現金為王,一定要留有必要的後備資金,這也是應付可能到來的風險的方法。一般說來,在股票價格上漲初期風險相對較小,投資者持股的數量可以大一些,大部分資金都可以買入股票;隨著股票價格的上漲,市場風險則會隨之增大,投資者應該果斷地賣掉一些股票,回籠部分資金。
在股票價格高漲的時候,尤其要控制股票的數量,手中最好以資金為主,目的在於避免股票市場短期或者長期股價的下跌。
6、投資者不要採取單一的投資方式,一定要長線、中線和短線多種投資方式相結合
不同的股票適合不同的投資方式,不同的投資方式有不同的優點和缺點,多樣化的投資方式也可以達到分散風險和最大限度地盈利的目的。長線投資方式主要是著眼於未來,投資者買入之後要做好長期持有的准備,而不應該計較暫時的股價波動。
既然是著眼於未來,長線投資就一定要選擇一些有長遠發展前景的上市公司,這不僅需要投資者有很好的市場洞察能力和戰略性的投資眼光,還需要投資者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短線投資相對來說更加關注股票在短期內的漲跌,而股價短期內的波動有時候跟該公司的經營業績並沒有多大關系,所以短線投資也就沒有必要關注該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問題。
短線投資的關鍵在於快進快出,見好就收,以謀取短期內的差價作為主要收益目標。中線投資介於長線和短線兩者之間,適合中線投資的股票相對來說可以持有較長時間,但主要還是在於對該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分析和判斷,在適當的時候要果斷地拋售。
Ⅲ 巴菲特怎麼買股票,不怕泄密嗎
第一,發現一家能賺錢的公司,買它的股票買到控股;第二,每年除了保證公司正常運營所需的錢,剩下的利潤我全拿走。拿走干什麼?重復第一步。
巴菲特的主要炒股理念可以總結為四個原則。
一、買『便宜』的股票,這里所說的便宜不是價格低的意思,而是股價低於股票的實際價值的意思。簡單說就是,一公斤黃金如果10000元賣給你,那肯定是太便宜了,而一塊磚頭10元賣給你也太貴了。所以兩塊錢的股票不一定便宜,兩百元的股票也不一定貴,股價主要是由他們本身的內在價值決定。巴菲特經常說的找到好的公司,有護城河的公司,找到雪要厚,賽道要長的地方滾雪球,這些都可以歸結為找到『便宜』的股票。而只要買的股票足夠『便宜』,那這個投資就不會賠錢,股價最後一定會向他的合理估值靠攏。
二、保持沉著冷靜的投資心態,在股票這個行業,投資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我前面的文章也寫過,在投資界,一致認為投資盈利有70%的原因是靠正確的心態,30%靠專業知識。我們耳熟能詳的『貪婪和恐懼』,喜漲怕跌,跌了不知道怎麼辦,漲了一點就想不住要賣掉,這些都是心態的問題。買股票應該時刻保持冷靜的心態,有獨立思考的精神,而不是四處探聽小道消息,人雲亦雲。自己研究好的股票去問別人,臨時改變計劃聽別人買什麼股票的建議。買股票後盼著漲又怕跌,幾天不漲就著急地忍不住想要賣掉換別的股票。這樣的錯誤很多人都犯過,甚至以後還會繼續,這就是沒有一個正確的投資心態。
三、只買自己懂的股票,巴菲特買股票只買自己看得懂的股票,看不懂的股票堅決不去碰。比如他最喜歡的可口可樂,蘋果手機,都是經營模式簡單,小孩子都很容易看懂的股票。而科技類股票巴菲特則敬而遠之,他毫不諱言自己即使研究很長時間也很難看懂科技股,所以喜歡買那些只要研究十幾分鍾就可以明白的股票。
四、投資越簡單越好,巴菲特投資股票就是從簡單容易的角度出發,或者可以說他只做最容易的事,只買最容易賺錢的股票。
Ⅳ 什麼是抗跌股
抗跌股是指在整體行情不好的情況下,其他股票有明顯下跌情況,而該股票則是下跌不明顯,或下跌趨勢弱。
抗跌股的第一大特點是業績優良。抗跌性好的股票在大盤走穩後也會出現分化,普漲時有時也表現出滯漲現象。
(4)巴菲特股票投資如何欺詐擴展閱讀:
股票下跌因素:
一、流動性收緊
當流動性收緊時,股票市場一般都會下跌。但是這樣的下跌對於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內在價值一般影響不大。但是,流動性收緊往往預示著未來通脹的上升,這對所有企業都是有害的。
巴菲特在幾十年前就通過《通貨膨脹如何欺詐股票投資者》一文詳盡分析了通脹對股票投資的影響。巴菲特的結論是股票其實是一種「股權債券」,其內在回報率為12%左右,當通脹來臨時,無論是一般的債券還是「股權債券」都會受到打擊。
二、負面事件消息
很多情況下負面消息一般都還沒有真正影響到公司的業績,但是對投資者的心理影響卻是巨大的。人們面對負面消息,認為未來的業績肯定會受到不利影響,因此賣出股票,股價下跌。
負面消息,根據負面程度的大小,也會是非常強的股價下跌催化劑。負面消息的問題在於不確定性,由於人們厭惡風險,厭惡不確定性,負面消息往往帶動股價下跌。
Ⅳ ROE的缺陷有哪些
相信很多投資者對巴菲特的這個觀點非常熟悉,間接地也成就了ROE指標的地位。
為什麼老先生會看中ROE呢?這個需要從ROE的計算邏輯說起。
ROE = 凈利潤/ 凈資產
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ROE是一個綜合指標,能全面地反應公司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
從 資產的角度 ,凈資產是公司股東實際投入的資本,公司總資產-總負債之後的余額,是真正屬於股東的資產。
從 利潤的角度 ,凈利潤反映的是公司綜合利用各項資源的能力。針對ROE進行拆解, ROE = 銷售凈利潤率 * 總資產周轉率 * 權益乘數(財務杠桿) 。
它綜合反映了公司 總資產的利用效率 、 產品的盈利能力 和 藉助財務杠桿的能力 ,最後取得的總的收益結果。
而且 , ROE與公司估值密切相關,高的凈資產收益率,才能支撐高的估值溢價。
也因此,芒格從企業長期價值的角度,也很看重ROE:
按照巴菲特 ROE>20%的標准,A股符合條件的公司,格力電器、貴州茅台、伊利股份、恆瑞醫葯等,在過去十年股價的年均增長著實是非常驚人。
但是,沒有一個指標是能完美詮釋一家公司的,所以,老先生也加了前提:「 如果非要用一個指標選股 」。真正的投資決策中,老先生肯定不僅只看ROE。這源自ROE自身的一些局限性。
1、凈利潤的偶然性因素ROE的分子是凈利潤,但凈利潤會受很多突發因素影響,
稅率的波動。 2019年全面降稅,企業稅賦會減輕很多,由此帶來的凈利潤增加,並不是源自企業自身實力。
非經常性的損益 。 ST海馬 為了摘帽,要賣掉400套房產,類似的還有 新華都 ,也是依靠賣房產和政府補貼,艱難保殼。再比如曾經的牙膏老大兩面針,和男裝巨頭雅戈爾,常常靠投資收益撐場面。
這些非經常性業務所創造的利潤很難有持續性,也給投資者在看ROE時帶來很大的迷惑效果。所以,在看ROE的時候 ,不能僅看某一個會計年度的ROE,而是應該針對多年的數據進行連續的分析對比,減少階段性因素對ROE的影響。
2、財務杠桿的風險之前的公式也有提到, 財務杠桿能起到放大資產收益的效果,簡單說,就是公司借錢來賺錢,只要借錢的成本低於賺錢的收益,最後財務杠桿就能為股東創造更高的ROE。但是,過高的財務杠桿會讓公司的財務風險加大,很可能造成流動性危機,比如正急於出售資產的海航。
所以,這也是在看ROE的時候,必須要注意的。需要理解ROE的真實來源,評估背後的財務風險。
3、不適合用於評價虧損企業當企業還處於虧損狀態的時候,ROE就沒有實質性的參考意義。但是,虧損的企業中也有好公司。比如亞馬遜,如今已經進入美股市值前三,在此之前,亞馬遜經歷了長時間的持續虧損,同樣的還有京東,也是多年虧損後才開始盈利。
是投資人認可公司的商業模式,堅信未來能有盈利空間,持續不斷地投入資金,才有了後來的市值和市場地位。
如果單純是用ROE來篩選,那就會錯失這些未來有巨大成長空間的公司。
此外,透過ROE也無法看到 公司的現金流 ,「 利潤重要還是現金重要 」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短期重現金,長期看利潤,但絕對不能只關注其中某一項。
衡量一個公司的內在價值,是很復雜的一件事情,要看 公司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要看公司的賺錢模式是否可持續,更要看公司未來創造現金流的能力, 不是某一個指標能完全囊括的。這不是ROE的缺陷,而是所有指標本身的局限性。
指標是輔助,更全面的分析體系才是真正理解一家公司的基礎。
(註:《股市進階入門》總結,僅供學習交流)
第一,凈資產收益率可以反映企業凈資產的收益水平,但並不能全面反映一個企業的資金運用能力。全面反映一個企業資金運作的整體效果的指標,應當是總資產收益率,而非凈資產收益率。
第二,由於各個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不相等,因而不能以各企業的收益絕對值指標來考核其效益和管理水平。
第三,由於企業負債率的差別,如某些企業負債畸形,導致某些微利企業ROE卻偏高;而有些企業盡管效益不錯,但由於財務結構合理,負債較低,ROE卻較低。
第四,企業可通過諸如以負債回購股權的方式來提高ROE,而實際上,該企業經濟效益和資金利用效果並未提高。這種考核結果無疑會對投資者的決策產生不良影響。
一、財報里邊的ROE是指凈資產收益率,杜邦分析法是描述它關系的很好工具:
權益凈利率=稅後利潤/所有者權益=銷售利潤率 資產周轉率 權益乘數。
1、 銷售利潤率 :代表了公司「自家母雞下蛋」的能力,利潤率越高,「下蛋」越多。
2、 資產周轉率 :代表了公司「雞多久生一個蛋」的能力,周轉率越快,「下蛋所需時間」越短,同樣的時間可以比其他「母雞下更多的蛋」。
3、 權益乘數 :代表了公司「借雞生蛋」的能力。借別人的「母雞」,下了「蛋」分一些給對方,如果能有剩下的「蛋」,就是公司賺的。
二、杜邦分析法的缺陷1、 分子分母數不匹配 :銷售利潤率,分母銷售收入包含所有資產(不含無息短債)產生的「蛋」(收入),分母只包括屬於股東的「蛋」(利潤)。
2、 未區分經營活動與金融活動 :哪些是自家「雞下的蛋」?哪些是借的「雞下的蛋」?沒分開。
3、從企業績效評價的角度來看,杜邦分析法 只包括財務方面的信息 :「下蛋能力、下蛋效率」: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實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實際運用中需要加以注意,必須結合企業的其他信息加以分析。主要表現在:
對短期財務結果過分重視,有可能助長公司管理層的短期行為,忽略企業長期的價值創造:只想「母雞快些下蛋」、巴不得一天「下兩個蛋」,忽視對「母雞」的「身心 健康 」關懷、「雞蛋品質和種類」,「母雞」能否長期「下蛋」?能力無法保障。「母雞蛋」能否長期受人們歡迎?沒關注。
財務指標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過去,人們是自家「母雞孵小雞」,關注「母雞是否每天下蛋了」?現在,時代變了:有專門提供「雞苗」的供應商,他們希望您多買「雞苗」。養「雞」技術提高,同樣面積可以「飼養更多的雞」。「買蛋」的顧客,有些希望「母雞」可以多鍛煉,有些希望「母雞」吃「蟲子或是吃草。」過去的關注點,和現在關注點不同。
有些人給「母雞」吃蟲子、多鍛煉,廣為宣傳,甚至申請了「養雞專利」、注冊商標。專利、品牌等都是無形資產,對提高「養雞廠」競爭力非常重要。絕大多數人給「母雞」吃飼料,這種「雞」在市場上非常多。但杜邦分析法不能解決「養雞專利」、「雞蛋品牌」等無形資產如何估值的問題。
三、如何提高ROE指標?要提高ROE可以有利潤率、資產周轉率、債務杠桿三大方式。在1977年的文章《通貨膨脹如何欺詐股票投資者》一文中,巴菲特指出:「為了提高資本回報率,企業需要至少使用下面的其中一項:
1、提高周轉率:在同樣的時間內每隻「雞」比別家的「雞」下更多的「蛋」。
2、提高營業利潤率:同樣多的「雞」可以比人家下更多的「蛋」。
3、廉價的債務杠桿、更高的債務杠桿:每借一隻「雞」需要付的租「蛋」比以前更少。借更多的「雞」。這樣公司剩下的「雞蛋」更多。
總結:下蛋多、下蛋快、借雞生更多的蛋,就是好雞、好農場。營業利潤率高、資產周轉率快、廉價又更高的財務杠桿,就是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多回報的優質公司。
ROE肯定是有缺陷的,但眾所周知,股神巴菲特最喜歡這個指標,他曾說過:如果只能選擇1個指標來衡量公司的經營業績,那就選ROE。
ROE計算公式是用稅後凈利潤除以凈資產。
比如,劉強東投100萬,開了一家奶茶店,一年後凈賺15萬,那麼這家奶茶店當年的ROE就是拿凈利潤15w/凈資產100w=15%,簡單吧?
一般ROE常年保持在15%~30%之間,我們就認為是很不錯的公司了。
用這個指標篩選出來的都是些什麼公司呢? A股上市公司中,ROE連續10年超過20%的有貴州茅台、格力電器、海康威視、恆瑞醫葯、海天味業。。。這基本都是中國的績優白馬了。
不過,在用ROE篩選公司,也有坑需要注意,就是有些公司 ROE高於同行業,表面上豪車豪宅的高富帥,但他家底不夠清白,負債率很高,這時候就要判斷下它有沒有短期償債的壓力,以免暴雷傷到自己。
喜歡看ROE的大多數是偏值投資者,那就不得不說另一個指標PEG。
PEG其實就是市盈率的進階版,它補充了市盈率忽略公司成長性的缺陷。計算公式比較簡單,用市盈率除以公司未來三、五年的盈利增速。
PEG最早是英國投資大師 吉姆.史萊特 提出來的,不過把它用到極致的,是最牛基金經理彼得林奇。
這群華爾街大佬很有意思,巴菲特喜歡ROE,彼得林奇喜歡PEG。
他有個著名的論斷:任何一家公司如果定價合理,那麼市盈率就會和盈利增長率相等,也就是PEG=1。如果我們以1為臨界點,PEG越小,公司投資價值就越大。
怎麼理解呢?打個比方,初中同班同學李雷和韓梅梅中考同分,在同一個高中的同一個班又見面了,對,就是這么巧。中考同分,說明他們的學習起點差不多;但中考過去之後,面對3年之後的高考,誰能勝出呢?如果我告訴你:李雷同學每日得過且過,月考成績每況愈下;而韓梅梅同學積極進取,每天充滿正能量。這時,你更看好誰的未來呢?哪怕最後結果可能會有意外,但大多數人應該都更看好韓梅梅吧,因為從韓梅梅身上,我們至少能看到努力向上生長的渴望。
其實李雷和韓梅梅,就可以對應成我們股市中的2家公司,李雷是傳統行業,韓梅梅是高 科技 成長型公司,可能當前市盈率相近,但是韓梅梅每年的表現都能保持持續增長,高成長就消化了高估值,從而使得PEG更小,也就意味著投資性價比更高。
這個例子可能不是那麼貼切,主要想告訴你,如果市盈率考慮的是一家公司當前的估值水平,那麼PEG就是在此基礎上,覆蓋了它未來的成長能力。在利用這個指標篩選股票的時候,最關鍵的是對公司未來盈利增速的預判。
巴菲說過:投資並不需要頂級的智商,超凡的商業頭腦,而需要一個穩妥的思考框架作為決策的基礎,最重要的是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去去追高70、80甚至上百PE,卻沒什麼業績增長的企業,去買那些你根本看不懂邏輯的股票,去追各種題材,可能這一次幸運,但是不可能一直幸運,最後賺的錢還是會憑實力虧回來。
ROE=凈利潤/股東權益
然不管是凈利潤還是股東權益,均會受到財務報表虛假數據的影響。
也就是說
roe這個指標容易被管理層操縱。1、凈利潤太容易被操縱
凈利潤造假 原因是 管理層為了凸顯管理能力或者為了股權激勵等等原因 必須把這個指標 做的漂亮一些;另外 由於權責發生制編制利潤表時,管理層可以合理的操縱利潤。
權責發生制與現金發生制的區別我在這里 就不多說了。
在權責發生制下 利潤只要被銷售確定那麼他就可以體現在利潤表裡,即使沒收到銷售現金
2、股東權益被操縱
股東權益 =總資產-總負債
總資產不靠譜 是因為會計財務報表上絕大多數資產使用的是 歷史 成本記賬法。
歷史 成本記賬法是資產在折舊時是以 歷史 成本為基準的,它並不是公允價值。
它會導致總資產 無法體現當前真實的價值。
股東權益=實繳資本+溢繳資本 +留存收益-庫存股
能造假股東權益的是 留存收益和庫存股 ;留存收益=凈利潤-分紅
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調節分紅來調節留存收益。譬如提高分紅會導致留存收益下降從而使得ROE上升。
1.分業務的凈資產回報率才有意義。而企業的利潤可以分業務,而凈資產不能。所以,roe只是個結果。你也不會了解他為什麼高,為什麼低,此時要結合業務分項目毛利率。
2.凈資產收益率可以通過借債多來實現。但如果利率市場利息升高,或者銷售端每況愈下。那麼借錢越多虧得越多。所以這個指標有誤導性。
3.追求短期指標。舞弊中最難界定的是截止。就是將未來利潤搞到今年。你看上去業績挺好,其實是提前計算未來幾年的利潤。然後選一個年份,將所有虧損都記這一年。
4.凈資產,要考慮權益工具和金融資產實質。外部人做不到。比如可轉債如果作為債務,則凈資產減少,如果作為權益工具,則凈資產增加。自從這部分加職業判斷,無論對賭還是明股實債,總有人在操縱。
總之,roe和一個企業整體現金流,扣非利潤,經營實際匹配,他不應該是單獨觀察的指標。而檢驗roe最好的辦法,是在十年以上的時間上去算平均roe,用時間分散的看。當然,你還是要看懂公司的業務,比如柯達膠卷 歷史 上roe挺好,可是遇到了數碼時代,他的roe還有用嗎。所以,結合數據看主營,才是關鍵。
ROE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指標,通過它可以計算出預期估值,我通過幾年來的觀察統計結果,得出結論比較理想(對大多數藍籌股)。有些股票就是到了我計算估值左右就開始暴漲爆量後見頂回落,走調整態勢。
Ⅵ 解讀《巴菲特之道》:巴菲特的股神進階之路和投資方法
在投資人心中,巴菲特是神一樣的存在,和他吃一頓飯要花300多萬美元,而飯本身只值100美元。
為什麼巴菲特投資這么厲害呢?他有什麼秘訣嗎?
為了解開巴菲特投資之謎,國內外出版了數百本書籍。其中,這本《巴菲特之道》被公認為總結巴菲特投資思想最好的書。
本書認為,普通人使用巴菲特的方法,或許不一定能成為億萬富翁,但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投資水平,成為更好的投資者。
先講第一個重點,股神之路。
巴菲特是怎麼成為股神的?巴菲特之所以能成為巴菲特,主要因為3個人:格雷厄姆、費雪、芒格。
巴菲特11歲就開始買股票,他看了很多關於股票的書,也畫過股票K線圖,但幾年下來,水平跟普通小股民還是差不多,依然賺不到錢,直到他遇見了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老師,也是證券分析行業的開山祖師。他寫了兩本書,《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巴菲特看完這兩本書深受啟發,於是巴菲特就申請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投身格雷厄姆門下系統學習投資理論。
格雷厄姆主要教會了巴菲特什麼呢?主要有三點:一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二是安全邊際,就是打折買股票;三是正確看待股價波動。
第一點,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年輕時的巴菲特跟大部分股民一樣,認為股票不過就是一張有價格的交易紙片。這種認知讓巴菲特追漲殺跌,不但搞得自己身心疲憊還被股市割了韭菜。遇到格雷厄姆之後,他開始認識到,股票的背後是實實在在的公司。不論是買入100%的股票,還是只買入1股,代表的都是公司相應的份額。每股都對應著公司相應的凈資產、利潤和分紅的權利等。於是巴菲特從買股票只看價格進化到了買股票主要看公司的財務情況。
第二點,安全邊際,打折買股票。格雷厄姆買股票的時候會先計算出股票的內在價值,主要是每股凈資產,然後打個7折去買。比如通過計算發現一家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是10元,當價格低於7元的時候,格雷厄姆就會買入。這樣做的好處是就算看錯了,也不容易虧損,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第三點,正確看待股價的波動。格雷厄姆創造了一個寓言人物,叫市場先生。市場先生每天都會來到投資者門口,給股票報個價格。可他情緒很不穩定,有時樂觀,有時悲觀,所以報價時高時低。可股票代表的企業,真實價值並不會大起大落。投資者要做的就是始終保持理性,無視或者利用市場先生的報價。當市場先生的報價大幅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時,買入;當市場先生的報價高於內在價值時,賣出。不符合這兩個條件時,無視價格波動。
靠著這三點,巴菲特早期的投資生涯非常順利,他的私募基金發展得非常快。30出頭巴菲特就成了千萬富翁。從購買力來看,巴菲特30多歲時的身價就有現在的10多億人民幣了。
但是隨著資金的增長,巴菲特發現了格雷厄姆方法帶來的問題。通過格雷厄姆方法打折買到的公司基本都是爛公司,這些爛公司常常搞的巴菲特焦頭爛額。巴菲特雖然投資爛公司賺到了很多錢,但是賺得很累,甚至還差點壞了自己的名聲。
費雪跟格雷厄姆的投資風格完全不一樣,格雷厄姆喜歡好價格,費雪喜歡好公司。格雷厄姆願意用好價格買爛公司,而費費願意用合適的價格買好公司。
打個比方,格雷厄姆是用五毛錢去買現在值一塊錢的東西,而費雪則是花一塊錢去買幾年後值十塊錢的東西。
費雪的好公司有兩個要點:一是好生意,二是好的管理層。
費雪特別看重一個企業的競爭壁壘,後來巴菲特把這個競爭壁壘發展成了「護城河」。
巴菲特很早就接觸並認同了費雪的理論,但在投資風格上完全是格雷厄姆風,因為格雷厄姆的方法在早期讓巴菲特賺了很多錢。每個人都有成功的路徑依賴問題,巴菲特也不例外,真正讓巴菲特在投資行為上做出改變的人是芒格。
芒格認為:為一家偉大的公司支付合理的價格,勝過為一家平庸的公司支付便宜的價格。
在芒格的推動下,巴菲特走出了格雷厄姆理論框架的束縛。1971年,芒格說服巴菲特買入了喜詩糖果,出價是凈資產的2.5倍。要是以前,高於凈資產1倍的價格,巴菲特打死都不會買,這是巴菲特投資生涯中第一次為品質買單。喜詩糖果後來成為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資案例之一,他至今還持有這家公司。
下面講第二個重點:投資方法。
巴菲特是怎麼選股票的呢?巴菲特雖然綽號「股神」,但其實他並不會炒股,而是投資公司。他進行投資決策時,分析的是企業,而不去分析市場、宏觀經濟和股票。
巴菲特挑選「好公司」有3大標准:一是好生意,二是好高管,三是好價格。
好生意,也就是商業模式要好。
好生意有三個特點:一是生意模式簡單,一看就懂;二是經營 歷史 持續穩定;三是長期前景清晰可見。好生意需要有寬廣的「護城河」。
比如說可口可樂,過去一百年它在賣可樂,未來一百年大概率還是在賣可樂。只要未來全世界的人依然還喝可樂,可口可樂的利潤率依然會比較高。這樣的生意就是好生意。
好高管,也就是核心管理人員要好。
巴菲特曾說過,他喜歡買那種傻子都能經營的生意,但他從來沒有買過傻子經營的生意。傻子都能經營的生意說明商業模式好,但是如果由好的管理人員來經營,就可能創造奇跡。
那怎麼才算是好高管呢?巴菲特認為,最好的高管應站在公司主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動,最大化股東的利益。巴菲特認為好高管有3個特點:理性、坦誠、獨立思考。
理性就是能高效配置資源,坦誠就是不僅能報喜也能報憂、承認錯誤和失敗,獨立思考就是能不從眾、不跟風。
那如何判斷高管到底做得好不好呢?
巴菲特提供了一些小竅門:你可以翻翻這家公司過去幾年的年報,尤其是仔細閱讀管理層所說的未來策略,對照現實看看有沒有說到做到。除此之外,就是去查看財務數據。
財務數據是評判「好公司」的關鍵要素,從財務上看,對股東的回報好不好?
看財務數據,主要看什麼呢?先看公司賺不賺錢。
再看公司賺了錢是不是回報給投資者了。
公司管理層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賺了錢怎麼分。不管是給員工加工資,還是用於研發或是投資,你沒有發給股東的那部分利潤,留在公司是要增值的,否則就是對投資者不負責任。
選出了符合好生意、好高管的公司,還要看看是不是好價格?好價格,也就是股價是不是大幅低於內在價值。
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的時候,市值約150億美元,而它的真實價值在200億到480億之間,以最保守的估計,巴菲特買可口可樂的股票,也只是用了七折的價格。後來可口可樂10年漲了10倍,成了巴菲特投資案例中的經典。
選出來了好公司以後,巴菲特如何買賣呢?
在具體買賣股票的時候,巴菲特堅守兩個基本原則:能力圈原則和集中投資原則。
能力圈原則是指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做投資。能力圈以外的公司,再好也不買。
其實巴菲特也買過能力圈以外的公司,比如他在2018年割肉清倉了IBM這只股票,並且在多個場合親口認錯。這恰恰反證,即使是股神走出能力圈,也會失敗。
集中投資原則指抓住好機會下重注。好公司不多,好公司的好價格更少。輕易不要買股票,但是一旦有絕佳機會出現就要盡量多買。借用巴菲特的比喻就是,本來該用大盆接錢,就別去用一個小勺子。
在2018年,巴菲特控制的資金多達近2000億美元,而其中三分之二,都集中在五隻股票上。
到這里,這本書的精華我們就分享完了。我們再來總結一下。
第一點是巴菲特的股神之路。巴菲特主要受到三個人的影響,分別是:格雷厄姆、費雪、芒格。他從格雷厄姆那裡學到了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思想,從費雪那裡學到了投資好公司的重要性,並在芒格的推動下開始買進好公司;第二點是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巴菲特選擇好公司的3個標准:好生意,好高管,好價格。買賣股票的兩個原則:能力圈原則和集中投資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