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財報公布後大跌 這只晶元龍頭股業績「爆雷」了嗎
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本周公布了第4季度財報,財報業績很不錯。營收和盈利都出現飆升,而且預計2020年將實現2位數增長。
但是,AMD的展望有一點問題,導致該股在財報公布之後出現大跌。為什麼呢?
1.營收猛增
由於2019年發布了一系列新產品,AMD第4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0%至21.3億美元。包括PC,CPU和GPU晶元在內的鋒備計算和圖形業務的銷售額勐增69%,至16.6億美元。
AMD於去年7月份推出了第3代Ryzen,以及首批基於Navi架構的顯卡。這兩款產品都非常成功:Ryzen基本上拉平了與英特爾(INTC)晶元的差距,而Navi 顯卡使得AMD在400美元以下的顯卡市場比英偉達(NVDA)更具競爭力。
此外,AMD的EPYC伺服器晶元也「錦上添花」,但是 游戲 機晶元衫搏業務拖累了AMD的業績。索尼和微軟(MSFT)將於今年推出新款 游戲 機,所以現有機型的銷售量下降,導致AMD 游戲 機晶元業績不佳。
2.盈利跳升
AMD第4季度調整後每股收益0.32美元,較分析師預期高出0.01美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僅有0.08美元。
營收穩健增長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毛利率有所提升:調整後毛利率在45%左右,高於去年同期的41%。此外,運營成本是另外一個方面。調整後運營成本增長15%,增速遠遠低於營收增長。
3.下一個季度業績展望不佳
表面上來看,AMD第1季度業績展望很不錯。公司預計第1季度營收18億美元,較去年第4季度下降15%,但是較去年同期增長42%。
但是問題是,2019年第1季或基祥度AMD的業績非常糟糕,顯卡市場供過於求導致去年第1季度AMD業績慘淡,營收同比下降了23%。所以此次財報預計第1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2%看起來也沒有那麼樂觀。
2018年第1季度,AMD營收達到16.5億美元,所以此次展望,AMD預期2020年第1季度營收18億美元,也僅僅比2018年第1季度高出9%而已。鑒於AMD最近推出這么多的新產品,這個展望還是有一些令人擔憂的。
4.預計全年穩健增長
AMD預計2020年全年營收增長28-30%。AMD有能力在PC,CPU,伺服器CPU以及顯卡市場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但是AMD目前估值是調整後全年盈利的70倍還要多,這個增速預期很難讓投資者滿意。
AMD今年的業績表現也將受益於PlayStation 5和Xbox Series X的發布,這兩款 游戲 機都是使用的AMD晶元。第3季度通常是AMD 游戲 機晶元業務最為強勁的一個季度,因為企業開始為假日購物季儲存 游戲 機庫存。
如果AMD今年能夠繼續加速搶占市場份額的話,這只股票還是有望跑贏大市的。但是目前的估值確實已經過分超前了。
② 17家上市乳企的Q3財報隱藏的「喜與愁」
品牌集中度持續提高,國內乳粉市場可能要迎來真正的「大變天」。
還沒從2019年的經濟寒冬中走出,又一頭扎進了被疫情包圍的2020年,「冷空氣」的持續攻擊,讓母嬰行業的各細分領域加速進入洗牌期,競爭愈加激烈。
自10月開始,中外各大乳企陸續向外遞交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成績單。
從現有的17份報告中來看: 大多數本土乳企業績仍處於虧損狀態,但也有小部分本土乳企已實現扭虧,而外資頭部品牌在中國市場無論是在銷量上還是增速上都出現了明顯下滑。
品牌集中度持續提高,國內乳企市場格局出現變化。
被譽為「白馬股」的伊利發布業績後股價閃崩,蒸發262億元
作為國內乳製品行業龍頭企業的伊利,1-9月以735.06億元的總營收、60.24億元的凈利潤在同行業中遙遙領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就在其發布財報的第二天,這支白馬股開盤後股價大跳水直至跌停,僅一交易日就蒸發了262億元。
伊利
從數字上來看,伊利的業績呈雙增長態勢,不過為何會慘遭高位跌停呢?
對此,業內人士猜測,可能是和第三季度業績增速不及預期有關。
據了解,伊利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2.49%至268.76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72.28%至25.92億元。
反觀第三季度營收、凈利潤分別為261.62億元和22.89億元,同比增長11.08%和23.73%。
由此不難看出,伊利Q3業績增速要明顯低於Q2。
而對於上市公司因「業績不及預期」引起的崩盤,華西證券指出,主要原因還是由於估值偏高。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伊利提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2019-2023)》。
根據公告顯示,本計劃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分五期解除限售,業績考核解禁指標以2018年為基準,2019~2023年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於8%、18%、28%、38%、48%;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5%。
從本次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來看,1-9月,伊利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下稱「扣非凈利潤」)增長了10.32%。
也就是說,第四季度只要完成與第三季度同樣的增速,即可完成考核目標。
但是由於種種因素的不確定,伊利能否成功完成目標還需繼續觀望。
皇氏、燕塘、科迪、天潤等區域乳企幾家歡喜幾家愁
作為區域性代表乳企:科迪乳業、天潤乳業、燕塘乳業、三元股份、天潤乳業、新乳業利潤差異明顯。
其中一度虧損的皇氏集團在經過調整經營結構,加強聚焦主業後成效顯著,1-9月實現營收17.09億元,同比增加8.12%;凈利潤0.33億元,同比增加64.39%;扣非凈利潤59.43萬,同比增長118.15%。
在第三季度中更是實現營收營收6.95億元,同比增加16.39%;凈利潤0.32億元,同比增加509.1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0.22億元,同比增加2338.32%。
同樣天潤乳業1-9月也實現營收13.19億元,同比增加8.34%;凈利潤1.20億元,同比增加2.17%;扣非凈利潤1.28億元,同比增加3.83%。
新乳業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收21.01億元,同比增加39.00%;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加45.46%;扣非凈利潤0.93億元,同比增加52.51%。1-9月實現營收46.57億元,同比增加10.32%;凈利潤1.85億元,同比增加3.70%;扣非凈利潤1.43億元,同比減少5.51%。
與之相反的是, 燕塘乳業和科迪乳業兩家生意慘淡。
從財報中獲悉,燕塘乳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4.91億元,同比增加25.04%;凈利潤0.36億元,同比下降18.32%。
燕塘乳業
並且 事實上,今年前三季度燕塘乳業一直都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狀態。
財報顯示:1-9月實現營收11.94億元,同比增加9.35%;凈利潤0.96億元,同比下降13.08%。
對於此次下滑,燕塘乳業並未在財報中表明原因。
但 有業內人士猜測可能是其大單品缺乏導致核心競爭力不足,以及過分依賴廣東市場所致 (根據其2018年、2019年財報顯示:燕塘乳業在廣東省內(珠三角地區及以外地區)產生的營收在其總營收中的佔比高達97%以上)。
此外,今年9月, 在燕塘乳業掛帥近7年的董事長黃宣因另有任用申請辭去了燕塘乳業第四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
據了解,在黃宣在職的2014-2019年間,燕塘乳業除了2018年出現利潤下滑外,其餘幾年營收和凈利潤均是正向增長狀態。
而此次高層變動,不知會對燕塘乳業後續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
科迪乳業
此外,曾經締造網紅「小白奶」的科迪乳業因一場謊言被戳破如今已是深陷泥潭,財報顯示: 科迪乳業雖然第三季度實現扭虧,但仍不能挽救其業績的頹勢。
財報顯示:前三季度科迪乳業實現營收4.67億元,同比減少37.65%;凈利潤0.01億元,同比減少96.85%; 扣非凈利潤-0.21億元,同比減少172.00%, 成為2020年前三季度虧損幅度較大的乳企之一。
日前,科迪集團發布關於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股東建議函回復的公告表示,預計,在1年內用實物資產、土地、商標無形資產及不少於2億的貨幣資金等償還全部欠款,部分資產所有權轉移存在法律障礙,科迪集團正在積極辦理解除手續,確保在1年內提前完成清償。
三元
除卻科迪乳業外,業績虧損較大的還有三元乳業。
財報顯示:前三季度,三元實現營收54.21億元,同比減少13.73%;凈利潤-0.46億元,同比下降122.67%; 扣非凈利潤-0.59億元,同比減少142.86%。
從業績表現來看,三元顯然有些差強人意。
要知道作為北京地區的「奶業大佬」,三元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長大(北京市政府授權經營的國有獨資公司),即使在虧損狀態也可以依靠政府的強勢"補貼輸血"化險為夷。
但是隨著三鹿、太子奶等一個個「拖油瓶」的上身,讓本就沒有拿的出手的大單品,以及渠道商網路元氣大傷的三元乳業業績持續下滑,即使在「背後有人」的情況下,也最終回天乏術。
上游牧場:幾家歡喜幾家愁
從目前披露財報的上游牧場來看,庄園牧場業績仍未實現反轉,而西部牧業已實現扭虧。
財報顯示:西部牧業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收2.32億元,同比增加27.64%;凈利潤0.04億元,同比增加781.41%;扣非凈利潤0.03億元,同比增加232.10%
而庄園牧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收2.01億元,同比減少3.87%;凈利潤0.08億元,同比減少28.42%;扣非凈利潤0.07億元,同比減少45.20%。
同樣,庄園牧場業績也是連年下滑,2016年-2019年,庄園牧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66億元、6.28億元、6.58億元和8.14億元,其中,2016年-2018年的營收幾乎是原地踏步;2016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0.76億元、0.68億元、0.64億元和0.51億元。
而今年前三季度營收5.26億元,同比減少13.2%;凈利潤0.06,同比減少83.69%。
為了挽回業績,近兩年來庄園牧場也做了許多努力。
2019年底,為加快奶源基地建設,庄園牧場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300萬股A股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3.8億元,用於「金川區萬頭奶牛養殖循環產業園項目」及「償還銀行借款」。
但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這一舉措還並未起到提振業績的作用。
貝因美、光明等曾經優勢大佬,逐漸落於人後
曾在乳製品行業叱吒風雲的貝因美和光明乳業的業績也並不樂觀,脫帽後貝因美業績持續在虧損和盈利邊緣瘋狂試探,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其實現營收7.18億元,同比下降0.53%;凈利潤0.08億元,同比下降50.12%; 扣非凈利潤-0.18億元,同比下降322.84%。
貝因美
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貝因美曾在之前的業績公告中表示,原因有二:
1)後疫情時期,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2)消費者更為注重消費體驗和產品的性價比,導致品類銷售結構變化和業績相應變動。
但是面對下滑,貝因美也做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譬如發布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12億元,用於新零售終端賦能等項目及補充資金,不過由於此舉違反了深交所相關規定,所以只能被迫終止。
此外,根據此次披露的財報獲悉,貝因美目前的存貨高達5億,而這只是賬面上的存貨,可能還不包括渠道和托盤商的存貨,高額存貨讓貝因美早早的就拿出了3265.55萬元做好了計提跌價的准備。
日前,謝宏對外表示:「我始終認為親子(家庭)消費領域才是我們的藍海」。
可是連奶粉這一科都還沒做好的貝因美,去做全品類是否又能成功呢?
光明
而作為昔日與蒙牛、伊利齊頭並進的「三雄」之一,光明也早已不能同日而語。
財報顯示:1-9月,光明實現營收187.25億元,同比增加9.26%;凈利潤4.26億元,同比下降4.16%;扣非凈利潤3.21億元,同比下降32.14%。
市場競爭的激烈和持續掉隊,讓光明採取了一系列擴大品牌聲量的措施。
譬如加大廣告投放力度,但是由於受委託方在一則視頻廣告中未將中國領土表示完整,而光明乳業又未將審核工作做仔細,導致自身被罰款30萬,引起了 社會 熱議。
雖然廣告確有提振業績的功能,但在如今這個傳播過度的 社會 中,是否能激發消費者購買欲和增加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粘性值得考量。
熊貓、均瑤等新上市乳企,偏科嚴重
熊貓乳業和均瑤乳業都是股市近期的新晉企業,其中熊貓乳品的主營業務為濃縮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乳品貿易,主要產品包括「熊貓」牌系列調制甜煉乳、全脂甜煉乳、調制淡煉乳、全脂淡煉乳、甜奶醬、馬蘇里拉乳酪、乳酪棒、稀奶油等。
從最新披露的財報來看,第三季度熊貓乳品實現營收2.01億元,同比增加3.26%;凈利潤0.27億元,同比下降8.23%。
但是1-9月實現營收4.37億元,同比增加6.98%;凈利潤0.38億元,同比減少4.73%。
隨著熊貓乳品的上市,其自身問題逐一顯露, 包括熊貓乳品對核心產品「煉乳」倚仗過重。
相關資料顯示,2016-2018年度以及2019年1-9月,熊貓乳品濃縮乳製品銷售收入分別為2.77億元、3.62億元、4.51億元以及2.83億元,占公司整體主營業務收入的67.98%、67.95%、75.15%以及69.52%。
眾所周知,過度依賴某一個產品,意味著企業面對的風險就越大,而偏科的熊貓乳品提升企業產品矩陣,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產品結構過於單一的還有均瑤乳業,據了解,均瑤乳業主要生產乳製品、含乳飲料和植物飲料。
翻閱其以往財報,2017年-2019年,均瑤乳業收入分別為11.46億元、12.87億元和12.46億元,而乳酸菌飲品佔比分別為98.6%、97.2%和93.7%。
產品線單一導致其自身市場受限,而這也體現在其財報中。
據悉,1-9月,均瑤乳業實現營收7.10億元,同比減少27.41%;凈利潤1.97億元,同比減少33.84%;扣非凈利潤1.62億元,同比減少37.26%。
外資乳企增速下滑、銷量下降,
國內市場面臨洗牌
除本土乳企外,雅培、美贊臣、美贊臣、雀巢(包括惠氏)等外資乳業也紛紛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業績,但 相較於本土頭部乳企的高增速發展,外資乳企從整體情況來看,增速和銷量明顯放緩。
其中雅培嬰幼兒營養品業務第三季度的全球銷售額為19.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8.24億元),同比增長2.6%。
但是雅培表示, 在大中華區的挑戰性環境抵消了東南亞帶來的增長。
達能專業特殊營養品業務營收16.98億歐元,同比下降5.7%。
而 作為達能第二大「戰區」的中國市場,因奶粉業務表現不佳出現了雙位數下滑,致使其全球專業特殊營養品業務銷量和銷售額均下降約2.9%。
美贊臣母公司利潔時發布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利潔時旗下的營養品業務同比增長4.1%,達到8.06億英鎊;其中,嬰幼兒營養品(註:IFCN,即美贊臣奶粉業務)同比持平,與上半年相比有所上漲。
雀巢旗下惠氏嬰幼兒奶粉在中國市場銷售繼續萎縮, 但對於惠氏在中國銷售情況不佳的原因,雀巢在報告中並未解釋。
隨著本土乳企不斷倒逼自己向上游產業、科研技術、數字化工程要紅利,以及消費者教育的持續深化,不難想像,中國乳粉市場將真正迎來「大變天」。
③ 最嚴「限塑令」來襲,利好這8隻概念股,金發科技一年上漲2倍多
「限塑令」進一步升級。
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自明年起,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等場所,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同時,全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棉簽、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盡管此次「限塑令」只涉及部分城市且只限定了部分使用場景,但從國家的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一次次加碼的態勢看,「限塑令」的涉及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展。
上述規定一出,立即引發熱切討論,甚至一度登上社交平台熱搜榜。行業協會和餐飲平台也開始表態倡議。資本市場上,一眾上市公司已為相關產業做了布局。
Wind數據顯示, A股市場目前有6隻「可降解塑料概念股」,產業涉足可降解塑料領域,分別為金發 科技 、億帆醫葯、揚農化工、海正葯業、齊翔騰達、*ST兆新。除此之外,金丹 科技 、彤程新材也在「可降解塑料」上有所布局。
據Wind數據顯示,上述8家上市公司中,有多家公司股價早在一年前就已起飛。金發 科技 、金丹 科技 、億帆醫葯三隻股票年前至今股價漲幅在100%以上,另有3隻股票漲幅在50%以上,只有齊翔騰達和*ST兆新兩只個股股價較一年前有不同程度下跌。
最嚴「限塑令」來襲,部分餐飲商家已做出反應
自2008年國家頒布「對塑料購物袋收費」 的政策法規以來,12年間,國家及地方政府先後共出台了14項法案、規劃,加速推進限塑政策落地。
今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5年,基本建立塑料製品 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
7月17日,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至明年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葯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同時,明年起全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棉簽、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但是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自帶的吸管暫不禁止。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大漲,金發 科技 一年漲幅超2倍
隨著最嚴「限塑令」實施日期確定,最直接利好的產業無疑是可降解塑料相關生產企業。從市場前景上看,可降解塑料可挖掘市場潛能可謂十分巨大。
6月14日,太平洋證券證券分析師柳強團隊發布研報顯示,中國每年約消耗購物袋400萬噸、農膜246萬噸、外賣包裝260萬噸,且隨著快遞、外賣業務的快速發展,塑料需求持續增長。其認為,可降解塑料未來成長空間10倍以上。
華西證券近期發布一份研報則指出,當前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約4億噸,中國消費6000萬噸以上,假設可降解塑料的滲透率為在2022年達到2%,需求也將超過百萬噸。
從市值上看,金發 科技 目前在上述8家公司中排名第一位,其最新市值404.3億元(截至7月20日),其次為億帆醫葯,總市值350.8億元。此外從股價漲幅上看,自去年7月20日至今,金發 科技 股價漲幅已高達213.44%,同樣排名第一。
據公開資料顯示,金發 科技 是亞太最大的改性塑料生產企業,現已具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產能7.1萬噸/年,另據公司相關公告顯示,其還有年產6萬噸的PBAT(一種新型的生物降解塑料)生產線在建,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完工,年產3萬噸PLA(一種以乳酸為原料聚合生成的高分子材料)生產線預計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工。
其餘公司中,億帆醫葯和金丹 科技 股價漲幅同樣居前,年內漲幅分別為145.9%和120.9%,對應市值分別為350.8億元和80.9億元。其餘個股中,揚農化工、彤程新材、海正葯業股價漲幅均在50%以上。
還有一批「概念股」在路上
除了上述已明確擁有「可降解塑料」業務的概念股外,還有一大批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在路上。
7月19日,聯創股份在深交所互動易平台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其將出售上海鰲投等3家公司全部股權,回籠資金投入可降解塑料等化工新材料的研發上。
同一天,美聯新材也在回應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在可降解色母粒業務方面有一定的技術積淀,可降解材料將是公司未來深耕的市場領域。
更早之前,嘉澳環保方面提出,公司產品可以用於可降解塑料,如環氧植物油脂類增塑劑以天然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大豆油等各類油脂為原料,可應用於聚乳酸類可降解塑料加工。
今年4月份,道恩股份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王有慶在公司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公開表示,公司看好可降解塑料的發展前景,其技術研發部門已經儲備了可降解塑料技術。
④ 排名前十的證券公司有哪些
1、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或「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2011年10月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6030。
2、海通證券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證券」)成立於1988年,是國內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中唯一未被更名、注資的大型證券公司。公司前身是上海海通證券公司,於1994年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並發展成全國性的證券公司。
3、廣發證券
廣發證券成立於1991年,是國內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公司先後於2010年和2015年分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0776.SZ,1776.HK)。公司營業網點已實現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全覆蓋,截至2015年6月30日,公司有證券營業部256個。
4、國泰君安
國泰君安,國內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和全能型投資銀行,目前注冊資本為61億元人民幣。始終以客戶為中心、紮根於國內資本市場,是國內規模最大、經營范圍最廣、機構分布最廣、服務客戶最多的證券公司之一。
5、華泰證券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中國領先的綜合性證券集團,具有龐大的客戶基礎、領先的互聯網平台和敏捷協同的全業務鏈體系。公司於1991年5月成立。2010年2月26日,公司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01688。
6、銀河證券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股票代碼:06881.HK)是中國證券行業領先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提供經紀、銷售和交易、投資銀行等綜合證券服務。
7、申萬宏源
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簡稱「申萬宏源」),是由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證券公司——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內資本市場第一家上市證券公司——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1月16日合並組建而成。
8、招商證券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證券)是百年招商局旗下金融企業,經過二十年創業發展,已成為擁有證券市場業務全牌照的一流券商。2009年11月,招商證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600999),截止目前,招商證券成為中證100、上證180、滬深300、新華富時中國A50等多個指數的成分股。
9、國信證券
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性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AA級證券公司,注冊資本70億元,在全國38個城市擁有54家營業網點,法定代表人為何如,現有員工9443人,其中公司本部員工1167人,本科以上學歷人員佔90%以上
10、東方證券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的綜合類證券公司,其前身是於1998年3月9日開業的東方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部設在上海,現有注冊資本52. 82億元,公司於2015年3月23日成功登陸上交所。
⑤ 百里挑一:10年凈利潤增速保持10%以上的上市公司僅9家
過去十年,中國的發展進程發生顯著變化,經濟結構大幅轉型,增長模式愈加優化,而在這漫長的時間段內,真正能夠穿越周期,保持高速增長的上市公司少之又少。
第一 財經 根據Wind數據不完全統計發現:2010年~2019年之間,A股市場納入統計的2650家上市公司(刨除此時間段內未上市/未公布年度業績的上市公司)中,僅有9家公司能夠保持每年凈利潤在10%以上的增長。
「持續高增長企業在A股市場只能是百里挑一。」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說。
誰在穿越周期
Wind數據顯示:在2010年,刨除未上市/未公布年度業績的上市公司,全市場有效上市公司樣本2650家,其中,1708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超過10%。
2011年,在上述1708家上市公司中,982家凈利潤增速超過10%,佔比在一半左右;2012年,982家上市公司中,450家凈利潤增速超過10%,相當於又淘汰了一半;同樣的,2013年450家上市公司中,283家凈利潤增速超過10%。
可以發現,幾乎每一年,都會在上一年的基礎上淘汰掉(凈利潤增速低於10%)一半的上市公司。
2014年,在上述283家上市公司中,187家凈利潤增速超過10%;2015年,187家上市公司中,93家凈利潤增速超過10%;2016年,93家上市公司中,59家凈利潤增速超過10%;2017年,59家上市公司中30家凈利潤增速超過10%。
2018年,30家上市公司中,超過一半被排除,僅有14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超過10%,前期凈利潤增速一直表現較好的傢具定製頭部公司索菲亞在這一年經歷了一個V型反轉,進而無緣榜單。
2019年,14家上市公司中最終僅剩下9家上市凈利潤增速超過10%,此前一直高速增長的海康威視、宋城演藝在當年戛然而止,增速降至個位數區間,而迪安診斷則出現了負增長。
業績與股價的關系
總體來說,在2010年~2019年之間,凈利潤增速每年都能超越10%的上市公司僅有9家。
從行業來看,這9家上市公司高度集中於金融業、醫療保健行業以及信息技術行業,除了中國平安的總市值超過1.4萬億之外,其餘均為中小市值股票。
如果將上述十年分為上下兩段,在2010年—2014年之間,127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連續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長,其中,39家上市公司保持20%以上的增長。
2015年—2019年之間,隨著上市公司樣本數的增加,有191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連續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長,其中,64家公司保持20%以上的增長。
通過上述數據分析發現,兩個5年的時間段內,在凈利潤增速超過10%的上市公司中,大概只有3成左右的公司能夠連續保持每年凈利潤增速20%以上的快速增長。
不過,凈利潤增速與二級市場股價表現並一定完全正相關,以這9家上市公司為例,十年區間漲跌幅差異較大,其中,光環新網區間漲跌幅超過6倍,貴陽銀行區間漲跌幅僅為18%,在估值上,金融股估值明顯偏低,尤其是其中的銀行股,而軟體服務業則估值較高。
放眼全市場也同樣如此,李迅雷說,如果將A股各行業中,每年ROE最差的10%的公司挑選出來,滾動構成績差組合,代表市場中業績最差的公司的股價表現,會發現,2005年—2016年末,績差組合總漲幅約為13.5倍,而同期全A指數漲幅只有6倍,尤其是在2009年之後,績差組合股價走勢一路領先於全A指數。
但在2016年之後發生了變化,績差組合股價走勢與全A指數開始反向變化,趨於合理的估值水平。
在市場經歷了兩波行情,風格也幾經輪動之後,投資者的投資理念也越加成熟,業績好、增速快、熱門賽道、頭部公司更受資金追捧。
⑥ 關注半導體材料國產化,上半年三家濺射靶材公司業績涼了2家
日本經濟產業省在2019年7月1日宣布對韓國實行出口審查管制,將韓國自外匯出口貿易法令名單刪除,並與2019年7月4日對出口韓國的OLED面板表層防護材料氟聚醯亞胺、半導體黃光製程關鍵材料光阻劑和刻蝕氣體高純度氟化氫等化學原料進行出口審查,一時間整個半導體市場炸了窩。此外有消息稱韓國將從中國進口高純度氟化氫等半導體材料,國內多氟多等相關公司股價一飛沖天。
除了氟聚醯亞胺和高純氟化氫等外,另一種半導體材料濺射靶材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江豐電子(300666.SZ)和阿石創(300706.SZ)、有研新材子公司有研億金在濺射靶材領域已經頗具規模,在市場中也具有一定競爭優勢,是半導體材料國產化中的重點企業。目前江豐電子和阿石創上半年業績預告都已經披露,有研新材半年報業績預告還不見蹤跡,因此我們主要回顧下江豐電子和阿石創的業績。
上半年業績預告回顧
上市兩個年頭,江豐電子凈利潤減半
江豐電子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19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1598.59-1106.72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459.37萬元,降幅35%-55%,業績下降的原因主要是2019年實施了第一期股票期權激勵計劃,上半年攤銷相關費用約為556.16萬元,約占上年同期歸母凈利潤的19.22%;報告期內隨著公司產能和規模不斷擴大、各項研發項目加大力度,導致報告期內研發費用、折舊等相關費用支出同比有所增加,再加上公司銀行借款金額增加帶來利息費用增加,以及預計公司今年1-6月份非經常性損益935萬元,公司上半年業績有較大幅度降低。
江豐電子的主營業務是高純濺射靶材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主要是各種高純濺射靶材,包括鋁靶、鈦靶、鉭靶、鎢鈦靶等,主要用於集成電路、液晶面板、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的物理氣相沉積工藝即PVD,用於制備電子薄膜材料。
江豐電子是2017年6月上市的,上市之初公司凈利潤還有2000萬元的規模,而上市剛滿兩個年頭凈利潤就下滑至原來的一半,也顯得不太正常。
售價下跌,阿石創利潤跌破千萬元
阿石創在業績預告中提到,公司上半年歸母凈利潤870-125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919.88萬元,歸母凈利潤下降34.89%-54.68%,公司上半年業績與江豐電子一樣腰斬了。
阿石創在公告中提到,公司根據下游市場變化情況,不斷優化產品銷售結構,促使營收較上年同期相比穩定增長,但部分產品受到積極的銷售政策影響導致銷售單價下滑,同時由於優化產品結構所投入的高端大型設備產能未能完全釋放導致折舊等固定成本增加,因此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阿石創是一家專門從事各種PVD鍍膜材料研發、生產與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是濺射靶材和蒸鍍材料,其中濺射靶材主要用於平板顯示、光學光通訊、節能玻璃等行業,蒸鍍材料主要用於LED、平板顯示和半導體分立器件等領域,同時公司擬還加大力度,積極拓展半導體、光伏等行業。
阿石創2017年9月上市,比江豐電子晚了三個月,上市之初公司擬凈利潤3500萬元左右,但倘若半年報披露後公司凈利潤真的降到800多萬的話,公司的投資價值就要重估了。
什麼是濺射靶材?
江豐電子、阿石創和另一家上市公司有研新材(600206.SH)子公司有研億金均有濺射靶材這項業務,那麼什麼是濺射靶材,這三家公司的濺射靶材業務有什麼區別,筆者下面做個簡單介紹。
先說濺射靶材。濺射靶材主要應用在晶圓製造和先進封裝過程中。以晶元製造為例,我們已經知道在晶元製造過程中有幾大關鍵步驟:光刻、刻蝕、離子注入和拋光等,在拋光工藝CMP之後還有一個金屬化的過程,濺射靶材就是在晶元金屬化過程中,通過CVD設備使用高能粒子轟擊靶材然後在矽片上形成特定功能的金屬層,比如阻擋層和導電層。
濺射靶材產業鏈主要環節有金屬提純、靶材製造、濺射鍍膜和終端應用,其中靶材製造和濺射鍍膜是關鍵環節,江豐電子給我們介紹了鋁靶的製造過程如下(其他靶材製造過程類似):
靶材的分類很多,按照應用領域分類,靶材可分為半導體用靶材、平板顯示用靶材等不同類型,其性能一起也有較大差別:
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濺射靶材市場規模達到113.6億美元,其中平板顯示、半導體、太陽能電池、記錄媒體和其他用五大類型的靶材市場規模分別為38.1億美元、11.9億美元、23.4億美元、33.5億美元和6.7億美元,平板顯示市場容量佔比達到33.54%,半導體市場佔比僅有10%左右。相比於千億美元級別的集成電路市場,濺射靶材的市場規模就小了很多,但其成長性較高,2016年智研咨詢的數據顯示,預計2016-2019年濺射靶材市場規模GAGR13%, 2019年達到160億美元左右。
在集成電路用高純金屬靶材領域,江豐電子打破了美日跨國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電子材料行業的空白,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但若要想在該行業內競爭,現有實力還是遠遠不夠。畢竟在全球范圍內,美國霍尼韋爾、普萊克斯、日本日礦金屬、東曹、住友化學等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研發實力、資金實力等都是全球領先,也占據著全球濺射靶材市場絕大部分份額,2015年日本日礦金屬在整個濺射靶材市場的份額高達55%,前五大廠商市場份額達到80%。實際上包括濺射靶材在內的半導體材料領域,中國佔全球市場的比例2016年僅有2%左右,國產化率也僅有20%左右,還以中低端為主,在高端領域,國內企業想做的功課還很多。
在國內江豐電子還面臨諸多國內企業的競爭。除了江豐電子,國內目前做濺射靶材的公司主要有有研新材和阿石創,其中有研新材子公司有研億金生產半導體用濺射靶材,阿石創主要生產平板顯示用濺射靶材,而江豐電子半導體濺射靶材和平板顯示濺射靶材均有。
靶材三傑的比較
業務差異
招股書資料顯示,江豐電子的靶材主要分為鋁靶、鈦靶(包括鈦環)、鉭靶(包括鉭環)、鎢鈦靶,其中鈦靶和鉭靶主要用於半導體領域,鋁靶和鎢鈦靶有一部分可用於太陽能電池領域,下遊客戶半導體領域江豐電子的產品進入台積電、格羅方德、中芯國際等一線半導體企業,太陽能用靶材的主要客戶是SunPower:
阿石創是從事PVD鍍膜材料的研發,目前該產品分為兩大類:濺射靶材和蒸鍍材料,其中濺射靶材主要是用於平面顯示,按照原材質種類阿石創將濺射靶材分為以下三個種類,分類標准與江豐電子不同:
蒸鍍材料是阿石創的另一大產品,按照材質公司也將蒸鍍材料分為氧化物蒸鍍材料等三大類,蒸鍍材料主要用於光學元器件、LED、平板顯示等:
在收入構成上,2018年阿石創主要的收入是PVD鍍膜材料,佔到公司營收的96.84%,其中濺射靶材收入佔比77.93%,蒸鍍材料收入佔比18.91%。
客戶群體上阿石創與江豐電子相比稍遜一些,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客戶為北方光電、中電 科技 (南京)電子信息發展有限公司、湖北森浤光學有限公司和南玻集團和藍思 科技 等,而江豐電子在平面顯示領域的客戶為京東方和華星光電。
有研新材的業務比江豐電子和阿石創更復雜,其主要業務是高純金屬及稀貴金屬材料、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等,其全資子公司有研億金從事的是濺射靶材及蒸發材料等微電子用薄膜材料,目前有研億金的主要產品有以下幾種:
其中在4-8寸晶元製造用靶材市場有研億金市國內佔率第一,在8-12寸先進封裝行業用靶材市場公司同樣市佔率第一。在客戶方面,有研新材的主要客戶有日立材料、日本先進材料株式會社、優美科等,客戶質地同樣要好於阿石創。
營收規模有研億金最高
既然說到了公司就不能不說營收規模。有研新材業務多,體量大,其營收規模也是三個公司中最大的,2018年有研新材、阿石創和江豐電子的營收分別為47.68億元、2.56億元和6.50億元,營收規模阿石創最小。
有研億金是有研新材體系中從事濺射靶材的主體,如果將有研億金與阿石創和江豐電子對比,從營收規模上來看有研億金還是最大的,2018年其營收規模達到17.01億元,遠高於阿石創和江豐電子:
從營收增速來看,阿石創、江豐電子和有研億金2016年以來的營收增速是放緩的,這與過去幾年整個半導體行業景氣度下行相關。有研新材復雜的業務體系決定了,即便個別業務下降,但在其他業務增長之下,整體業務還是可以保持增長。
綜合盈利能力江豐電子最穩定
筆者簡單對照了下這幾家公司的綜合毛利率,發現江豐電子的綜合毛利率一直維持在31%左右,其他公司毛利率近幾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這個可能與江豐電子優質的客戶資源有關,畢竟其最主要的產品半導體濺射靶材已經進入台積電等供應鏈體系,平面顯示濺射靶材的客戶也是京東方這樣的優質客戶。但是ROE方面這三家公司都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尤其是江豐電子和阿石創,ROE下降幅度很大,這與公司成本費用控制能力、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有關,鑒於時間太晚的緣故,筆者就不展開了,等這三家公司半年報正式發布了,再依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