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證券投資學股票問題思考

證券投資學股票問題思考

發布時間:2023-10-07 12:47:01

Ⅰ 證券投資學第六章

整篇文章近9700字。

第27章

普通股投資理論

在導言的討論中,我們提出了當試圖將分析技術使用於投機情境時所固有的困難。隨著投機因素在普通股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對這類證券的分析往往得不到確定的結論,令人不滿意。即使看似合理,也可能有誤導的危險。這時候就有必要更詳細的考察一下普通股分析的功能了。我們必須從三個現實的前提出發:第一,普通股在我們的財務計劃中至關重要,許多人對此極為感興趣;第二,普通股的持有者和購買者普遍渴望對其價值有一個正確的判斷;第三,即使買普通股的根本動機只是出於貪婪的投機,但人性需要膚淺的邏輯和理性來掩蓋這種不那麼美好的沖動。這里可以借用伏爾泰的名言,做一些改變。我們可以說,即使世界上沒有普通股分析這種東西,人們也有必要建立一個。

分析普通股的主要價值

因此,我們面臨著一個問題:「普通股票分析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和真正有價值的,在多大程度上是押注企業和股市未來時一種毫無意義但又不可或缺的儀式?」最終我們會找到答案:「就典型的普通股而言,——正好可以在各種上市證券中選擇一種。無論對其吸引力或其真實價值的分析有多復雜,都不太可能得到可靠的結論。但在某些個別情況下,通過一系列的分析和處理,可能會得出合理可信的結論。」所以可以說,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對普通股的分析才具有積極的科學價值。對於一般的普通股來說,分析要麼是一種有問題的投機判斷的輔助方法,要麼是一種高度虛幻的方法,旨在處理一些無法計算但必須以某種方式計算的數值。

也許澄清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從歷史的角度來審視它。這一調查不僅將揭示普通股分析的變化狀況,而且有助於澄清與之密切相關的一個重大問題,即普通股投資理論。我們將首先遵循一套歷史悠久、看似合理的普通股投資原則。隨著新情況的出現,我們會發現這些原則的有效性正在減弱。缺乏有效性會導致所謂的「新時代論」關於普通股選擇的完全不同的概念,表面上看似合理,實際上可能造成無窮的傷害。隨著過時的戰前理論和新時代理論的出現,我們最終必須試圖建立一套新的符合邏輯且基本可靠的普通股投資原則。

普通股分析的歷史

普通股的分析受到兩種不穩定性的威脅。

普通股的分析受到兩個新發展的威脅:

(1)有形資產的不穩定性;(2)無形資產的極端重要性。把一隻具體的普通股在1920年之前的表現和最近的表現進行對比,可能更容易理解這種危害。我們來看四個典型的例子:賓夕法尼亞鐵路路;Atchison-Topeka-Santa Fe鐵路(Atchison、Topeka和Santa Fe鐵路);貝斯克餅干公司;和Ameri can Can公司,見下面的表27-1、表27-2、表27-3和表27-4。

美國制罐公司是戰前投機股咐冊喊票的典型例子。有三個合理而充分的理由使其成為推測性的:

1.它不支付股息;

2.其收入低且不規律;

3.股票「泛濫」,即其申報價值中有很大一部分並不是對企業的實際投入。

相比之下,將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姿此艾奇遜鐵路公司和納貝斯克餅干公司的股票視為投資普通股——有三個合理充分的理由衡野:

1.他們持續支付股息的記錄令人滿意;

2.收益相當穩定,平均收益遠高於分紅支付;

3.在每一美元股票的背後,都有一美元或更多的實際投資。

如果研究這些證券市場價格在戰前10年(或1909-1918年貝斯克餅干公司股價的變化)的波動范圍,就會注意到美國制罐公司的股價每年都有較大波動,符合投機媒體的規律。然而,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艾奇遜鐵路公司和納貝斯克餅干公司的股價要小得多,明顯傾向於在基價上下波動(即艾奇遜鐵路公司在97美元左右,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在64美元左右,納貝斯克餅干公司在120美元左右),這似乎代表了對其投資或內在價值的明確看法。

戰前普通股投資概念

因此,在戰前,普通股分析與投資的關系,以及價格變化與投機的關系可以概括為:普通股投資僅限於那些股息支付穩定、回報可靠的股票;反過來,人們期望這些證券保持一個相當穩定的市場水平。分析的作用主要是找到薄弱因素。收入是否解釋不當;資產負債表是否顯示公司財務狀況不佳,或者融資債務增長過快;設備是否維護不當;是否存在危險的新競爭對手,或者公司是否正在失去其在行業中的優勢地位;企業管理是否惡化或可能惡化;有理由擔心整個行業的未來嗎?——這些缺陷中的任何一個或者其他一些缺陷,都可能足以讓謹慎的投資者放棄股票。

以未來前景為特徵的推測。

戰前,有一種備受推崇的觀點認為,當人們的主要注意力放在對未來的期望而不是過去的成就時,他們會採取一種投機的態度。猜測,從詞源上說,就是期待的意思;而投資則與「既得利益」有關,即與從過去獲得的產權和價值有關。未來是不確定的,所以是投機的;過去眾所周知,所以是安全感的來源。讓我們假設在1910年,有一個美國罐頭公司普通股的買家。當他買一隻股票時,他可能認為它的價格會上漲或被「拉高」,或股票的

收益將有所增加,也許他認為該股很快即將支付股息,也可能註定要發展成為全國最強的工業股之一。從戰前的觀點來看,雖然其中有些原因可能更有道理、更可信,但只要其中有一個成立,就足以形成買入的投機性動機。

普通股投資的技術與債券投資類似

顯然普通股投資技術和債券投資技術極其類似。普通股投資者也想要投資於一個穩定的企業,希望該企業有一個超過股息要求的充足的盈利空間。當然他所要求的安全邊際比投資債券的要求要小,這一劣勢被收益率高的優勢抵消(優良普通股的收益率一般標准為6%,而優質債券只有4.5%),產生高收益率的原因是企業持續繁榮而帶來的股息增加,以及盈利的可能性——後者在普通股投資者眼裡通常是最無關緊要的事情。一個普通股的投資者可能會覺得自己的情況與二流債券購買者沒有什麼不同;從本質上說他的冒險投資相當於犧牲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性,以換取更大的收益。1904—1913年的10年間,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和艾奇遜鐵路公司普通股的例子可以為上述說法提供具體的例證。

購買普通股被視為擁有企業的部分股權。另一個理解戰前普通股投資者態度的有效方法是從對私有企業感興趣的觀點出發。典型的普通股投資者應該是一個實業家,對這樣的人來說,以評價自己企業的方法來評價任何公司的價值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做法。這意味著他對股權所代表的資產價值的重視程度至少和對公司盈利記錄的重視程度相當。必須銘記這樣一個事實,即對私營企業的評價總是主要建立在其報表所顯示的 「資產凈值」 的基礎上。一個人在考慮購買合夥人身份或將個人利益與一家私有企業聯系起來時,總是先從 「賬面上」顯示的該利益的價值(即資產負債表)著手,然後再考慮其盈利記錄和前景是否足以使該股票誘人購買。私營企業權益的售價當然可以高於或低於其相應的資產價值;但賬面價值仍是必然的計算起點,而交易終於達成後,合算與否要看相關賬面價值的溢價或折價情況。

一般說來,以前的投資者在投資購買上市普通股時也採用了同樣的態度。第一個出發點是面值,大概代表著原先投入企業的現金或財產數額;第二個基本的數字是賬面價值,相當於面值加累積盈餘中的估計權益。因此,在考慮購買一隻普通股時,投資者問自己:「以市場價格所代表的高於賬面價值的溢價,或低於賬面價值的折價購買這只證券值得嗎?」 「注水股票」 一再受到猛烈的抨擊,原因是這是對購買股票的公眾的一種欺騙,大家被報表中有關權益背後存在的資產價值的虛假數字誤導了。因此,證券分析的安全保護功能之一就是,發現企業資產負債表中公布的固定資產的價值是否公平地代表了該資產的實際成本或合理價值。

基於三重觀念的普通股投資

至此,我們看到以前的普通股投資基於三重觀念:(1)有適當和確定的股息回報;(2)有穩定和足夠的收益記錄;(3)有令人滿意的有形資產支持。這三個要素每個都可以成為細致的分析研究的課題,同時既從證券本身進行分析,又將該證券與同類產品進行比較。任何出於其他動機購買股票的行為都是投機性的。

新時代理論

在一戰後,特別是在1929年達到高潮的牛市後期,公眾對普通股的投資價值有了完全不同的態度。上述三個因素中有兩個失去了幾乎所有的意義,而第二個收益記錄的因素,也有了全新的性質。新時代理論或原則可以歸納為一句話: 「普通股的價值完全取決於未來它將要獲得的收益。」從這一斷言可以得出以下推論:

股息率對價值的影響微不足道。

由於在資產和盈利能力之間顯然沒有關系,因此資產價值毫無意義。

歷史收益的意義只在於,它們表明收益數額的變化未來也有可能發生。

這種普通股投資理念的徹底變革發生時,購買股票的公眾幾乎沒有意識到。即使是金融觀察家對其也只有最膚淺的認識。必須努力全面理解這種觀念變化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從三個角度加以考慮:原因、後果及其邏輯有效性。

產生這種觀念變化的原因

為什麼廣大投資者將注意力從股息、資產價值和平均收益幾乎全部轉移到收益趨勢方面,也就是說,只關心未來預期收益的變化?答案是:第一,事實證明過去的記錄並非可靠的投資指南;第二,未來所提供的回報令人難以抗拒。

新時代理論的產生根源首先在於歷史悠久的陳舊標准已經過時。過去幾十年,經濟轉變的步伐日漸加速,長期的既定事實已不再像以前那樣,因為長期存在就能保證穩定。也有繁榮了十幾年的公司在幾年之內陷入破產的困境。而其他一些原本規模很小、經營不善、默默無聞的公司,也同樣在短時間內搖身一變成為規模龐大、收入豐厚、數一數二的大公司。以前投資興趣集中的主要領域,即鐵路部門,明顯沒有參與到增加國家財富和收入的行列,而且一再顯示出倒退的跡象。有軌電車公司是 1914 年之前另一個重要的投資手段,如今由於新型運輸機構的發展,其價值也迅速喪失過半。在此期間,電力和燃氣公司的狀況參差不齊,因為戰爭和戰後的通貨膨脹對它們來說是危害,而不是幫助,其大幅增長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現象。工業企業的歷史交織著各種激變,在這個過程中經濟繁榮的好處如此不均,帶來最耀眼成功的同時也帶來最意想不到的失敗。

面對這一切不穩定的形勢,無可避免地,關於普通股投資的三重觀念也不再適用。過去的盈利和股息不能再繼續充當判斷未來收益和股息的指數。此外,影響這些未來收益的決定因素也不再是對企業的實際投資數額,即資產價值,而是完全取決於有利的產業地位以及有能力的或幸運的管理政策。在無數破產管理的案例中,流動資產減少,而固定資產幾乎變得一文不值。由於在資產和收入之間以及資產和清算價值之間都沒有任何聯系,因此無論是財經作家還是一般公眾,對以前非常重要的企業「資產凈值」,或 「賬面價值」 都越來越不重視了。可以說,到 1929 年,在判斷一隻證券是否值得投資時,已經完全不考慮賬面價值的因素了;還有一個現象也能很好地說明這一點,那就是「注水股票」曾經引人爭議,如今卻已被人們日漸淡忘了。

注意力轉向收益趨勢

這樣,戰前基於過去記錄和有形事實的投資辦法,已變得陳腐過時而被人們丟棄。有什麼辦法能代替它的位置呢?一個新的概念受到高度重視——即收益趨勢的概念。過去記錄的重要性僅僅在於它能夠顯示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持續增長的利潤證明公司正處於上升階段,並預示著未來的發展會比至今已取得的業績更好;相反,如果盈利下降,或是在繁榮時期仍然止步不前,那麼未來就不甚光明,對該公司的證券當然應該退避三舍。

普通股長期投資的原則

隨著普通股選股基礎的形成,同時出現了一種理論,認為普通股最為有利可圖,因此它是長期投資的最佳方式。這種信條是在一定研究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這些研究表明,各種各樣的普通股在過去多年中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其價值有規律地增長。相關數字表明,持有多樣化的普通股股票,所獲得的收入回報和本金利潤都比購買質量一般的債券要高。

這兩種想法結合起來,就形成了 「投資理論」,在此基礎上,1927—1929年的股票市場蒸蒸日上。將前面提出的原則展開,即可得到如下理論:

普通股的價值取決於其未來所能獲得的收益。

好的普通股就是那些收益趨勢處於上升階段的普通股。

好的普通股最終會證明是安全可靠、有利可圖的投資。

這些說法聽起來沒有惡意、合情合理。然而,它們掩蓋了兩種能夠而且確實帶來了不盡危害的理論缺陷。第一個缺陷是,它們抹煞了投資和投機之間的根本區別;第二個缺陷是,它們在決定該股是否值得購買時忽略了股票價格的作用。

新時代的投資相當於戰前的投機

稍加思考即可明了,公眾和投資信託公司所進行的 「新時代的投資」,幾乎與大繁榮時期以前人們通常界定的投機概念完全一致。這種 「投資」 指的是購買股票而不是債券,強調本金而不是收入的增加,強調未來的變化,而不是過去的既定事實。我們完全可以說,新時代的投資只不過是將舊式的投機操作范圍限定於收益趨勢令人滿意的普通股而已。史上最大的股市繁榮時期,令人印象深刻的新概念似乎只是 以前冷嘲熱諷的警句稍加掩飾的新版本:「投資就是成功的投機。」

認為有吸引力的股票與價格無關

認為普通股可取與否完全與其價格無關的看法簡直荒謬得令人難以置信。然而新時代的理論直接導向這一論點。如果一隻公用事業股售價達到其最高收益記錄的 35倍,而不是大繁榮期之前售價為平均收入10倍的標准,得出的結論不是該股現在的售價過高,而只是說明價值判斷的標准已經提高了。新的時代不再以既定的價值標准來判斷股票的市場價格,而是將其價值判斷標准建立在市場價格的基礎之上。因此,所有的價格上限都消失了,不僅股票實際售價沒有上限,甚至股票應當售出的價格也沒有上限。這種荒誕的推理導致人們確實會以每股 100美元的價格,去購買每股盈利只有2.50美元的普通股。同樣的推理將支持人們以每股200美元、1 000 美元或任何想得出的價格購買這些同樣的股票。

這個原則導致的一個誘人的推論就是,如今在股市裡賺錢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只要購買 「好」 的股票,價格高低都無所謂,然後等著就行了,它的價格自然會漲上去的。奉行這種理論的結果不可能不是悲劇性的。數不清的人問自己: 「在華爾街不用幹活就能賺大錢,為什麼還要辛辛苦苦工作維生呢?"隨之而來的是工商從業者紛紛轉移到金融領域,他們前赴後繼,使得華爾街簡直就像當年著名的淘金熱時的克朗代克一樣。唯一的不同是,黃金是被帶到華爾街來,而不是從這兒帶走。

投資信託公司採用這樣的新學說

投資信託公司的做法是這一 1928一1929 年間的理論具有諷刺性的例子。成立投資信託公司的目的是使未受過訓練的公眾通過委託專家管理基金而受益。這個想法 似乎很合理,而且在英國也一直實行得相當不錯。最早的美國投資信託公司相當重視某些經時間檢驗的成功投資的原則,他們實踐起這些原則來比典型的個人投資者更為得心應手。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

在市場蕭條、價格低迷時買進,在市場繁榮、價格高企時賣出;

所持股份要有多樣性,涉及多個領域,也可能分散在多個國家;

通過全面、專業的統計調查,發現並購買價值被低估的個別證券。

這些傳統的投資原則如此迅速、徹底地從信託投資手法中消失,是這一時期許多奇景之一。在市場蕭條時買入的想法顯然不適用。它的致命弱點是投資信託基金只有在經濟繁榮時才會成立,所以他們事實上被迫在牛市中進行第一筆投資。在世界各處分散投資的想法從來就不會吸引本土思想嚴重的美國人(他們在這方面的做法可能是正確的),而且國內的情況比國外好得多,放棄這一原則成了大家的共識。

被投資信託公司丟棄的分析

但最為荒謬的是,投資信託公司早早地就丟棄了指導投資信託政策的研究和分析工作。然而,由於這些金融機構的存在都得歸功於這種新時代的哲學,所以他們會緊緊跟在這種哲學身後也就是自然而然,甚至也許是別無選擇的事了。根據這種哲學的原則,投資現在已變得如此簡單美妙,研究工作不必再做,復雜詳細的統計數據也只是一種累贅而已。投資過程只需要找到盈利呈上升趨勢的知名公司,然後購買他們的股份即可,不必考慮價格高低。因此,安全的做法就是只購買別人都在買入的股票一整個選股清單上都是廣受歡迎、極其昂貴的證券,也就是通常被稱為「藍籌股」的證券。尋找被低估和忽視的證券的最初構想完全消失在九霄雲外。投資信託公司竟然吹噓說,他們的投資組合只包括活躍和標準的(即最受歡迎、價格最高的)普通股。稍微誇張一點,也許應該說,採用這種便利的投資技術,1000 萬美元投資信託基金的所有事務,只要有一名周薪30美元的職員付出其才智、專業知識和實際勞動就可以一手包辦了。

大街上的普通人,被人慫想著將資金委託給具有高超技能的投資專家——這種專業的服務可是收取了可觀的報酬的,而且很快就被再三保證說信託基金將會十分小心,卻只用來購買大街上的普通人自己正在買入的股票。

提出的辯解理由

非理性的狀況已是登峰造極,然而,必須指出的是,大規模的投機只有在不合邏輯、不切實際的氣氛中才能夠蓬勃發展。但是,參與到這種大規模投機中的自欺欺人的投資者必須有理由為此辯解。其理由通常是一些籠統的說明,本身在適當的領域內毋庸置疑,但被稍加扭曲以適應投機熱潮。在房地產繁榮時期,「推理」通常是根據土地價值所固有的耐久性和成長性。在新時代的牛市中,「合理」 的基礎是多樣化的普通股票持有所表現出的長期增長的記錄。

正確的前提被用來支持錯誤的結論

然而,在新時代對這一歷史事實的使用中有一個根本的謬誤。只要稍微翻看一下一本粗略的小冊子所載的數據,這個謬誤就應該很明顯地看出來了。這本書的標題是《用普通股進行長期投資》(Common Stocks as Long Term Investments),埃德加· 勞倫斯·史密斯(Edgar Lawrence Smith)著,出版於1924年,據說新時代理論就是從這本書發端的。書中顯示,普通股均具有一種一年年升值的傾向,原因很簡單,就是它們的收益超過所支付的股息,因此, 再投資收益增加了自己的價值。在一個有代表性的案例中,某公司平均收益率為9%,支付股息6%,增加盈餘3%。憑借良好的管理和適當的運氣,該股票的公平價值將隨其賬面價值而增長,以復利計算,其年增長率為3%。當然,這是一個理論上的模型,但許多結果低於 「正常」水平的實例可以被增長更迅速的例子抵消。

因此,長期持有普通股的吸引力主要在於,相對於成本來說,它們的收益高於債券利率。對一隻盈利為10美元,售價為100美元的典型的普通股來說,情況就是這樣。但一旦價格相對於收益來說漲得太高,這種優勢就消失了,隨之消失的是投資購買普通股的整個理論依據。當1929年投資者為一隻每股盈利僅為8美元的股票支付200美元時,他們所購買的盈利能力並不比債券利率強,還不包括優先要求權所提供的額外保護。因此,當新時代的倡導者用普通股過去的表現,說明應當為該股票支付其收益20 ~40倍的價格時,他們就是從一個正確的前提出發,將其扭曲成嚴重錯誤的結論。

事實上,他們急於要利用普通股本身所固有的吸引力,這種行為也產生了與那些造成這種吸引力並使其賴以存在的條件(即收益平均約為市場價格的10%這一事實)完全不同的結果。正如我們所見,埃德加·勞倫斯·史密斯振振有詞地解釋說,普通股票價值的上升是因為通過將盈餘收益再投資而得到的資產價值的增長。自相矛盾的是,新時代理論利用了這一研究結果,卻拒絕給予它所青睞股票背後的資產價值絲毫的重視。此外,史密斯先生結論的有效性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即假定普通股的未來表現應當與過去相仿。然而,新時代的理論除了認為它可以指示未來的趨勢之外,並未考慮企業的過去盈利。

強調收益趨勢的例子。以下列3家公司為例,見表27—5。

這3家公司股票1929年的最高價表明,新時代理論的態度是狂熱追捧A公司;對B公司不為所動;絕對敵視C公司。市場認為A公司股票的價值是C公司股票的兩倍多,盡管後者1929年的每股收益比A公司高50%,其平均收益比A公司高150%。

平均收益與收益趨勢

1929年價格與收益之間的關系明確表明,公司的過去表現已不再是衡量其正常盈利能力的標准,而僅僅是一個風向標,說明利潤的風在朝哪個方向吹。必須承認平均收益已不再是一個可靠的衡量未來收益的標准,原因是我們先前已經提到的典型行業的不穩定性加劇。但這根本不能說明因此收益趨勢就一定是一個比平均收益更可靠的指標;即使收益趨勢確實更可靠,也不一定只靠它本身就能為投資提供一個安全的基礎。

目前普遍接受的假設是,既然過去幾年間收益一直在朝某個方向變化,那麼未來它仍將繼續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這種理論與過去那種已被丟棄的認為過去的平均收益達到一定數額,因此未來也會繼續維持這一數額的假設基本上沒什麼不同。與平均收益相比,收益的趨勢對未來發展所提供的線索或許更為可靠。但再怎麼說,這種未來發展的跡象遠不是確定無疑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趨勢和價格之間無法建立符合邏輯的關系。這意味著對令人滿意的趨勢的價值判斷完全是任意的,因此具有投機性,因而不可避免會被誇大,直至崩潰。

預測未來趨勢的危險性

有多種原因使我們不能確保過去的收益趨勢今後仍將持續。從廣泛的經濟意義上說,有一種收益遞減和競爭日益激烈的法則,這將撫平任何急劇增長的上升曲線。還有商業周期的潮漲潮落,其中特別危險的是最令人振奮的收益曲線往往出現在嚴重倒退的前夕。以1927—1929年為例,我們看到,因為收益趨勢的理論實際上只是假投資之名行投機之實的一個借口,因此瘋狂追逐利潤的公眾為了證明存在良好的趨勢,連最站不住腳的證據也願意接受。收益的上升勢頭保持了5年,或4年,甚至只有3年,都被視為未來收益不間斷增長的保證和收益曲線向上無限發展的擔保。

例如:在此期間,不計其數的普通股競相上市,這明顯地說明了當時的人們普遍對這一點不以為意。對上升利潤的追捧導致許多隻是臨時好運,且即將或已經達到興旺頂峰的工業企業得到青睞。施萊特和贊德公司(Schletter and Zander, Inc.) 優先股和普通股的新股發行,就是這種做法的典型例子。 這家公司生產絲襪(公司名後來改為Signature襪業公司),組建於1929年,當時是繼承了一家1922年成立的公司,其融資方式是以每股50美元的價格出售44 810股面值為3.50美元的可轉換優先股,和以每股26美元的價格出售261349股普通股表決權信託證書。其發行說明書公布了以下資產收益,見表27—6。

1931年公司資產開始清算,到193 3年底,已支付清算優先股股息總計每股17美元(其後所剩無幾的可清算資產可忽略不計)。其普通股已被完全消除。

這個例子說明了金融史上一個矛盾的現象,即在個別公司的不穩定性日益增強,從而導致購買普通股遠不如以前可靠的同時,對普通股是安全可靠、令人滿意的投資對象的大力宣揚卻被美國廣大公眾熱切接受。

小結:

下一章,格雷厄姆就普通股投資的新原則展開討論。

相關問答:投機股的簡介

投機股是指那些易被投機者操縱而使價格暴漲暴跌的股票。投機股通常是內行的投機者進行買賣的主要對象,由於這種股票易暴漲暴跌,投機者通過經營和操縱這種股票可以在短時間內賺取相當可觀的利潤。投機股價格波動幅度大,在短期內其價位漲幅遠遠超過投資股,是急功的近利者追求的對象。但其風險較大,如買賣不當,可能因出現戲劇性的股價暴跌而使投機者傾家盪產。

Ⅱ 證券投資學實訓心得

證券投資學實訓心得5篇

證券投資有利於調節資金投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從而引導資源合理流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下面我給大家整理的證券投資學實訓心得5篇,希望大家喜歡!

證券投資學實訓心得1

為期三天的《證券投資學》課程網路培訓結束了。雖然只有三天的時間,但是各位老師精彩的演講使我受益匪淺。我希望今後能夠多組織一些這樣的培訓,能夠多些機會和兄弟高校的教師進行交流和探討,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對於《證券投資學》我有一點體會,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首先,是這門課程的定位。我所教授的這門課程是我們應用數學系學生的一門專業選修課程,是一門通識課程。學生們選修它的原因大致分為三類:一種是把它作為炒股的課程,比較感興趣;一種是為了混學分;還有一種就是為了應付研究生的專業課程考試。(我們專業的學生考經濟類研究生的比較多)

因為是專業選修課,所以課時很孫拍有限,只有48學時。這48學時只能選擇一些比較重要的內容講解,大部分的內容需要學生自己學習。而且因為這門課程涉及到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金融學、統計學、財務管理、法律制度、政策規范、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而這些學科我們專業都要求學生或必修或選修,所以有些交叉的內容就可以和其他老師溝通一下,避免重復講解。比如這門課程需要用的統計學和計量方面的內容就可以不用深入講解,因為學生都已經學過,只要直接拿來用即可。

其次,是重點和難點。對於我們理科類專業的學生而言,本門課程的重點為:證券投資工具,包括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證券市場,包括證券發行市場和證券交易市場;證券投資價值分析;證券投資基本面分析,包括宏觀分析、行業和板塊分析、公司分析;技術分析,包括圖形分析、指標分析。

難點主要集中在:證券發行市場和證券交易市場的運行原理;股票內在價值的計算方法及計算模型;債券的投資價值的計算;中國股市則李羨與宏觀經濟周期的關系;技術分析中的圖形分析,尤其是K線理論、切線理論、形態理論、均線理論、MACD、KDJ等主要指標的運用。

因為我們的學生畢竟不是經濟類專業出身,所以牽涉到的經濟學內容還是要強化的,另外我們學生都是學數學專業的,所以對於計算和模型處理應該會有一定的優勢,只是經濟學專業背景有些欠缺而已。

最後就是實踐這一環節。這門課程我們還有12學時的實踐時間。但是因為課時的有限以及實驗室設備的缺乏,這塊實踐環節幾乎就是虛設,學生只能上機處理一些計量方面的問題,根本無法進行與證券有關的一些實際操作。而且因為經費和其他一些條件的制約,學生也無法去證券公司或者其他一些相關金融機構進行實踐,這樣學生的學習只能停留在對課本內容的感性認識上,這實在是一大遺憾。

通過這次培訓,我要努力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去適應學生,盡量使學生能對這門課程有個正確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去處理一些簡單的問題。

證券投資學實訓心得2

在理財團隊實習期間,杜老師每天在晨會後都會給我們開個小會,聽取一下部門其他人員對晨會消息面的理解,我想這個小會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工作開始。可以讓我們這些新來的人知道今天會有哪些板塊可能漲跌,這樣就便於我們有目的性的關注某個行業。在下午收市的時候杜老師還會給我嗎開個總結的小會,總結一天股市的變化,給第二天的開市做一些預期。這樣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些股市中的專業術語,對股市也有更多的了解。

公司在每天下午四點還對新進人員進行培訓,在一些我們不太熟悉,或者需要注意的方面給我們強化訓練。畢竟我們還在校園擾殲生活中,職場的要點我範文大們還有很多都還不了解,還有很多我們要去學習,這是其他公司很難提供的培訓,這也讓我感覺到公司以職員為重的理念,公司進步,職員也一同進步。

在實習過程中還認識一些朋友,每天我們一起工作,一起下班,自然也成為了好朋友,這也就讓我學會了怎麼在公司里與同事相處。這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實習是一個認識社會,認識職場很好的途徑,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還在校園中的學生們來說。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虛心學習,多聽,多看,多想,多做,畢竟很多我們都還是不懂的。華泰證券給了我們這么好的一個平台,讓我們可以在公司各個不同的部門學習知識,我們就要充分利用好這得來不易的資源,好好學習。剛過去的一周讓我對理財團隊開始有了全面的認識,這一周要在櫃台部學習更多與客戶直接交流的方法,這又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職位,我們同樣會更認真的去學習。

證券投資學實訓心得3

這學期開設的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是我目前最感興趣的課程,不論是上理論課還是實驗課程,學習的勁頭都很足,其他同學對這課的熱情也很高,有了其他課程同學們上課的狀態的對比,我有發言的權力。

證券投資實務不但有實際操作的空間,為我們以後的個人投資理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關鍵它的實踐結合了過去學過的宏觀經濟學,會計基礎,還有金融、證券等課程的知識,要掌握好它需要了解很多方面的知識,還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處變不驚的魄力。

這學期開始我也自己嘗試做實盤操作,老師也說不要忙著做實盤,但那時我已經進入了股市。開始對於中國股票市場還很陌生,連選股需要考慮哪些方面都不知道,所以理所當然被套了,在很長一段時間才解套。中國股票市場還處於不斷完善的不成熟階段,很多法律還不夠規范,監管還存在漏洞,還有政策影響過大,造成中國股票市場是「政策市」還不如國外市場成熟,所以不能像巴菲特那樣做價值投資。普通的投資者倒更像是投機,所以中短線操作和波段操作為主,追逐概念股和短期的暴漲行情。

一開始我是技術分析的迷戀者,所以忽視了基本面特別是宏觀經濟狀況和股票市場的大趨勢。開始選股單純從技術方面考慮,各種指標都預示著未來看漲,但現在深刻認識到逆勢而為的危害,在股市這個洪流中,只有順勢而為才能平安的走下去,在大趨勢下,不要抱有幻想,更不要一廂情願的看好或是看空某隻股票,要理性對待波動。技術分析只是前人在實踐中得出的經驗,是過去的行情,技術分析本身就是在歷史可以重演的假設上做的判斷而已,是根據過去推測未來走勢,但經濟發展卻日新月異,各種因素影響股市行情,誰也無法預測未來走勢,只有看準行情,合理預測,順勢而為。

證券投資實驗課程,老師要求我們做模擬操作,我也做了,雖然沒賺多少錢,但也沒虧,我做過實盤所以很清楚,模擬盤無法鍛煉實際能力,所以起始100萬的資金我最多30%的倉位。模擬盤可以鍛煉我們如何把握行情,如何選擇合適的股票以及對整個操作過程的把握,但對心理上的鍛煉就基本沒有了,因為那不是自己的真金白銀,做起來不會有心理壓力,就算虧得再多也不會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如果真的自己用一百萬去投資股票,當出現浮動虧損的時候心情肯定不會輕松,就算有浮動盈利又擔心這種行情什麼時候會反轉,心理壓力無時不刻不存在。當技術分析能力和行情把握能力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心理成熟和承受能力就成了投資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中國這個大的投機市場中心理的成熟遠比技術分析重要,比如能夠理性的對待盈虧,設置止損點,並堅決的執行,不貪婪,不恐慌,這些沒有經過大風大浪的歷練的投資者是無法做到的!也是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這也是我覺得做模擬盤不能很好地鍛煉實踐能力的理由。

再說一說我選股的一些心得,要做投資,如果要控制風險,穩定盈利,首先的看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發展狀況(在中國這點尤其重要),經濟形勢較好,或是哪個行業發展前景好,就可以進一步選擇,在熊市中就得選走勢比較強,至少強於大盤的股票,而在牛市中就要選上升空間大的股票,但注意行情的反正。選好行業之後就得看具體的企業,選擇企業首先得看企業的發展情況,比如公司文化,運營情況,盈利能力,對未來發展的規劃等。然後看趨勢,看趨勢首先得看長期趨勢,一個季度,半年甚至是一年的長期趨勢,看大趨勢是處於上升通道還是下跌通道,一般肯定是選擇處於上升趨勢中的股票,看了長期趨勢然後才看短期走勢,一月或是一周的走勢,結合基本的「價」「量」「時」「空」四個因素,與K線走勢和技術指標綜合分析,K線和技術指標分析這里就不贅述了。總之是結合基本面和技術面綜合分析。

在實際操作中,我想大多數人和我一樣,不知道何時買進何時賣出,每次看到老師一次次精彩的操作,都會感到驚訝,老師對買賣的價格把握得怎麼這么准!對於股市新手來說一般都是心血來潮,何時買何時賣沒有根據,完全憑自己感覺。往往自己感覺良好,但有人說過感覺良好的操作往往是失敗的。在對待盈利虧損時的態度行動也是考驗一個投資者的試金石,往往一般的投資者對於虧損倒司空見慣,再買下跌的時候一廂情願的認為,這個可能就是底了,會漲起來的,但誰知道地板價下面還有地獄價,誰也別想去推測底在哪。但是對於上漲的行情,又感覺坐立難安,因為老是擔心哪天行情突然發轉,由於難以承受這種壓力所以一旦有浮動盈利就迫不及待的賣掉變成實際盈利,但股價依然上漲之後又不能追高,所以就只能拿著那點微薄的盈利望市興嘆,心理學的預期認為,當投資失利,有所損失時,我們是風險愛好者,在僥幸心理的作用下,我么往往寧願選擇繼續賭下去,希望以後走勢對我們有利。青澤在《十年一夢.一個操盤手的自白》中說過一般投資者處理虧損交易時和心理學家的預期一致,結果可能出現這樣的局面——賺小錢虧大錢,正好和正常交易原則相反。一個高明的投資者是在順勢交易時,能放膽去贏,在判斷失誤時,又能果斷地壯士斷臂。

要時刻謹記,在股市中我們永遠只是洶涌大海中的一片樹葉,永遠不要企圖主宰它,任何的逆勢操作都是自取滅亡,投資中,理性是最重要的,心理的成熟是做出理性決策的基礎。這需要在股市中多年的歷練,不斷積累經驗。

最後的忠告: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證券投資學實訓心得4

我們金融輔修專業進行了一個星期的模擬證券投資和模擬保險實務的實習。在模擬操作中通過這次模擬炒股和各類分析軟體,我學到了從理論到實踐的運用,鞏固了證券投資專業知識,了解到不少上市公司的狀況,對整個市場經濟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關注財經新聞的好習慣。

在以前就經常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一說法,而在本學期證券投資學理論的學習中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我們都知道證券投資是一定的投資主體為了獲取預期的不確定的收益購買資本證券以形成金融資產的經濟活動。簡言之,證券投資就是購買資本證券。證券投資有不同的的證券主體,通過在課堂上的學習我們知道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企業投資者、政府投資者是證券市場上主要的主體和組成成分。這四者或通過制定有關政策或經過參加市場操作,例如買進賣出股票和債券來多多少少地影響著證券市場。他們採取各種行為的目的,無非有四種:獲取利潤,而且要盡可能地使證券投資的利潤化、通過證券投資獲得證券發行公司經營管理的控制權、規避投資風險或將投資風險控制在一定限度內、保持資產的流動性。

在本次的模擬實習中我們以模擬的角色首先在「叩富網」這一模擬炒股軟體上注冊自己的信息,利用虛擬資金進行炒股。就像我剛才所說股市是國家經濟的晴雨表,它與國家經濟密切相關,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證券市場飛速發展,近年來「炒股熱流」席捲全中國。以前一直以為炒股靠的是運氣,但是學了證券投資這門課程並經過利用相關的軟體進行的分析,我對股票、對投資,有了深入的了解和體會,懂得了投資和炒股,都是需要一定的證券知識和技術分析的。

而在接下來實習課程中我們還分別進行了從中國上市公司中找出代表不同行業的10隻股票進行發行方式,股本結構等的調查;中國上市交易的代表性封閉式基金品種;中國上市交易的代表性開放式基金品種;世界范圍內10家證券交易所;交易所證券價格變動情況的股票價格指數和股價平均數;貨幣政策調整對股市的影響;股票、債券、基金收益的風險檢驗;中國股票市場價格與經濟運行實證;公司業績分析;股票價格與公司業績關系以及解禁股票的實習。這些實習都有著一個共性那就是過程比較繁瑣,收集信息的過程也比較麻煩,因此在這次的實習中我幾乎逛遍了所有財經網站。而且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要注意各方面信息的聯系與匯總。在計算各種數據時必須要細心。

我認為這一學期進行了模擬投資實習和學習了證券投資,通過這兩者的相輔相成我收獲了不少,讓我認識到在股市中該從哪方面看問題,該怎樣克服自己的缺點。通過對各大財經網站的基本了解我也知道了各個網站的主要功能和作用。雖然自己的結論不是那麼的深入,但我最起碼知道了入市所應該具備的條件與素質,並且自己對證券投資的愛好給自己不斷探索做了催化劑。就比如說炒股,我認為炒股要看自己的技術,還要看自己的心態,更要看自己對事情的分析,看自己對股市的遠見,這猶如我們做人一樣,猶如我們為人處世一樣,當你以一種好的心態努力去做一件事,總會有所收獲的。

證券投資學實訓心得5

經過這次學習《證券投資學》之之後,我覺得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兩句話來形容我在課程《證券投資學》學習中深刻而又難忘的體會,也是內心最為真實的最為有感觸的表達,也將會是在我以後工作生涯中面對證券行業提供有力基礎的知識保證,證券投資實訓心得體會。

在我大二第二學期的課程中,《證券投資學》脫穎而出,對新領域、新知識的碰撞更為強烈有激-情。《證券投資學》教學過程中,老師結合了理論與實操的教學模式。應用了模擬炒股與課本知識理論同時授課的模式。讓我學到了基本的炒股技能的同時,對於證券市場基本相關領域的內容會有初步的認知,雖然並不是非常了解,但恰恰是我接受新知識的方式與途徑。對未來的自己來說,會在面對風險與收益的平衡抉擇上,更能全面地分析與做決定,對生活中所遇的機遇與挑戰會審視奪度,對處理某件事事情上持有的態度會更加的穩重與現實客觀。具體學習證券投資學》的哪些方面。

模擬炒股方面模擬炒股方面。

這個模擬炒股實訓的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一:初次涉及模擬炒股平台。剛開始買股票會顯得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不知道買些什麼股可以賺錢,只是憑著老師教過的知識和老師在課堂分析的藍籌股與自己對資本市場和當前經濟簡單分析進行交易。剛開始,買些銀行的股票,確實是賺了點,可不盡如人意的事還是會發生,以為可以作為長期投資的股票,結果卻大大下跌,導致對於10萬元的數字減至9萬多。

二:重整旗鼓。對一些客觀因素進行了分析,以及有關股票知識和同學們互相討論,這樣分析處理下來,收獲確實不少,但卻因為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多,導致虧錢。

三:對於當前社會現象加深了解。進一步探討是否影響某些類型的股票的漲或跌,認真分析K線圖,安裝安信股市走勢系統,關心股票的走勢,這樣更加全面的進行模擬炒股。在某些難於抉擇的選股問題上,咨詢了老師,也從網上股票分析師的意見中,也參考了多方面的見解,從而選定購買的股票。

基本理論知識方面。

一:每次課上課前幾分鍾,老師會給我們分析昨天股市真實的走勢,讓我們對股市的興趣愈來愈濃,證券投資實訓心得體會。讓我們更加關注當前金融市場越趨成熟的過程,以及金融工具、金融產品的相關信息。

二:通過對股票理論的分析,老師結合了實質性板書畫圖和課本理論知識的授課方式,讓我們對過於抽象化知識理解很大程度上客觀地接受。

三:通過課本知識的講解,對當前我國關於證券市場分析有很大的認知,在如何申請股票上市、如何組織公司上市、目前市場中的金融市場都會有實質性的理解。

四:通過對證券投資基本分析、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等等方面,培養了我們分析事態、表達言論會更加有條理有邏輯,進而影響生活中每處細節。

五:通過課後學習討論,特別是對選哪支股票、股票走向趨勢。很大程度地提供對金融知識了解的良好環境。

整個實訓學習下來,也存在諸多的不足之處,具體分析如下:

1、部分理論知識過於抽象化,理解起來會比較難,偶爾會影響學習的激-情與積極性。

2、對許多專業術語的理解會存在較多的不解;對股市走勢圖的分析存在不嚴密性的理解分析。

3、對分析當前社會某些現象影響哪些行業來說會比較吃力,重要的是培養那種金融敏感度會有很大程度的阻礙作用

4、證券專業術語過於多,記憶起來會比較模糊,專業知識的提高。

(一)專業知識的提高。在模擬炒股這項實訓中,有著很深刻很刺激的感觸。首先,對於選擇哪支股票確實需要謹慎。要有根有據,割股不可貪心,選捨得當。因為在證券市場中存在非常多對股票趨勢影響的因素。常告訴自己,知足常樂。重要的是要明白並非價才是賺錢,有時候有的賺就可以了,炒股盈虧,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炒股心態。其次,是對於金融領域的知識面認識更加廣泛,和對金融領域的敏感度和關注度會有所提高,更加有興趣去探討金融領域的奧秘。最後,通過這樣的一次模擬實訓機會,通過這樣的教程模式,對於課本理論的了解更加立體和存在感。因為金融市場是個難以了解難於看見的市場,因為它更注重的是了解與理解。在課本基礎理論知識學習中,對於證券這個領域,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對於證券投資的基本流程,以及對企業發行股票上市會有一個概念性的輪廓與認知。我認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用在對理論抽象、數字繁多、變化多元化的證券分析上,我覺得是可畏的評價,是一種自我激勵學習的鼓勵語言。對於證券投資的認知,往往讀懂課本理論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當前國際的、我國的金融市嘗金融工具等等方面的熟悉。

(二)深層次的升華。深層次的升華。這個實訓學習的過程,我學到不僅是對證券專業的知識,更多地是為人處事的學習,學會了更多的寬容、更多的諒解、更多的不恥下問。還有就是處理問題會從全面性看待與分析,做事會比較有邏輯性與層次感。這些體會,對以後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效用,這段實訓歷練,對以後工作會有積極的作用。對整個人生,會是一種健全、穩重的升華。

Ⅲ 證券投資學主要講的是什麼,對證券投資學的看法

(一)證券市場的概念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因此,廣義上的證券市場指的是所有證券發行和交易的場所,狹義上,也是最活躍的證券市場指的是資本證券市場、貨幣證券和商品證券等。其中股票、債券,商品期貨、期權、股票期貨、期權、利率期貨、期權等證券產品。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中,證券市場是完整的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反映和調節貨幣資金的運動,而且對整個經濟的運行具有重要影響。
證券市場的結構是指證券市場的構成及其各部分之間的量比關系。常見最基本的證券市場的結構包括:層次結構,多層次資本市場,品種結構,交易場所結構,縱向結構關系,橫向結構關系。
(二)證券市場的要素
證券市場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證券市場參與者、證券市場交易工具和證券交易場所等三個方面。
證券市場參與者主要有證券發行人 ,證券投資者 (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 ),證券市場中介機構(證券公司 ,證券服務機構 ) ,自律性組織 (證券交易所 ,證券業協會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 ),證券監管機構 。

Ⅳ 證券投資學的一道題目:股票是如何傳遞信息的(如何反應市場信息)

1、股價反應市場的供求狀況,是最直接的信息傳遞。根據有效市場假說,價格能夠反應一切的市場信息。
2、股票的價格變動趨勢反應公司未來是否被人看好,是否具有投資的潛力。
3、股票代表股權,有一定股東權利,能夠分紅和股息,這2個收入直接反應公司的股利政策,以及過去的公司經營、盈利等信息。
4、現在由於市場沒有發達國家有效,所以股票傳遞的信息可能存在虛假,使用是要謹慎,結合多種分析方法,如對財務報表分析,行業比較,技術分析方法等。

Ⅳ 證券投資學問題

股票價格指數的計算方法主要有:
(1)算術股價指數法。算術股價指數法是以某交易日為基期,將采樣股票數的倒數乘以各采樣股票報告期價格與基期價格的比之和,再乘以基期的指數值,計算公式為算術股價指數=1/采樣股票數×∑×(報告期價格/基期價格)×基期指數值
(2)算術平均法。是計算這一股價指數中所有組成樣本的算術平均值。
(3)加權平均法。是計算這一股價指數中所有組成樣本的加權平均值。通常權數是根據每種股票當時交易的市場總價值或上市總股數來分配。證券投資風險:

證券投資是一種風險投資。一般而言,風險是指對投資者預期收益的背離,或者說是證券收益的不確定性。與證券投資相關的所有風險稱為總風險。總風險可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大類。
1、 系統風險:是指由於某種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資收益的可能變動,這種因素以同樣的方式對所有證券的收益產生影響。系統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紀周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和購買力風險。
2、 非系統縫隙:是指只對某個行業或個別公司的證券產生影響的風險,它通常是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與整個證券市場的價格不存在系統、全面的聯系,而只對個別或少數證券的收益產生影響。非系統風險可以抵消或迴避,因此,又稱為可分散風險或可迴避風險。非系統風險包括信用風險、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等。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Ⅵ 談談你對證券投資學這門課的認識

對證券投資學這門課的認識如下:

證券是各類記載並代表一定財產所有權或債權憑證的通稱,是用來證明證券持有人或第三方當事人有手岩權按照證券記載的內容獲得相應權益的憑證。股票,國債,市政債券,基金證券,票據,提單,保險單,存款單等都是證券。而投資是為獲得可能的不確定性的未來值做出的確定的現值犧牲。

Ⅶ 證券投資學的感想

經過了這短暫的證券實訓課我真真切切地了解又接觸了股票買賣。在這個學期裡面,我經歷了賺錢的喜悅,又嘗到了錯失機會痛心。我認為我們證券實訓的目的就是通過有關證券投資課程的學習,並結合理論與實踐,對證券投資市場有大體的了解,掌握必要的投資技巧和投資策略。了解證券分析的基本方法,使得系統地掌握投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從而進一步加強投資理財觀念。

本次實訓中,通過股票模擬實訓交易深切體會到股市存在的風險。真是印證了那句「股市多風險,入市需謹慎」。股票的風險是多樣的,所謂風險,是指遭受損失或損害的可能性。就證券投資而言,風險就是投資者的收益和本金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從風險的定義來看,證券投資風險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投資者的收益和本金的可能性損失;另一種是投資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購買力的可能性損失。從風險與收益的關系來看,證券投資風險可分為市場風險和非市場風險兩種。市場風險是指與整個市場波動相聯系的風險,它是由影響所有同類證券價格的因素所導致的證券收益的變化。經濟、政治、利率、通貨膨脹等都是導致市場風險的原因。市場風險包括購買力風險、市場價格風險和貨幣市場等。非市場風險是指與整個市場波動無關的風險,它是某一企業或某一個行業特有的那部分風險。例如,管理能力、勞工問題、消費者偏好變化等對於證券收益的影響。由於市場風險與整個市場的波動相聯系,因此,無論投資者如何分散投資資金都無法消除和避免這一部分風險;非市場風險與整個市場的波動無關,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分散化來消除這部分風險。不僅如此,市場風險與投資收益呈正相關關系。投資者承擔較高的市場風險可以獲得與之相適應的較高的非市場風險並不能得到的收益補償。

雖然投資證券有一定的風險,但通過專業性的分析大多數是可避免的。例如,較好的掌握如何分析k線圖。如果我們將每天的K線都畫在一張圖上,則稱之為日K線圖,同樣也可以畫出周K線圖和月K線圖。在電腦軟體的幫助下,在計算機中我們還可以看到5分鍾、15分鍾、30分鍾和60分鍾的K線圖。通過對K線圖的實體是陰線還是陽線,上、下影線的長短等的分析,常可以用來判斷多空雙方力量的對比和後市的走向。一般來說,陽線說明買方的力量強過賣方,經過一天多空雙方力量的較量,以多方的勝利而告終。陽線越長,說明多方力量勝過空方越多,後市繼續走強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若是收成陰線表示賣方力量強過買方力量,陰線越長,說明空方力量勝過多方越多,後市走弱的可能性就越大。

買股心得:

我覺得選擇股票首先應該從以下標准考慮:1.公司成長性是否高,產品是否被市場廣泛地接受並應用;2.公司的管理水平如何,是否有品牌優勢;3.公司的業績如何,是否為績優股。當我選擇的股票滿足上述的標准時,我會堅定地買入並持有它們。當我買賣股票的時候,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做到以下幾點:1.相信自己的分析與選擇。2.要冷靜地分析市場的變化。3.要做到快,准,狠。股票不單是錢的「游戲」,更是人的心理「游戲」,所以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總之,這次簡單的實驗,卻給了我不一般的體驗,相信會對我以後的投資理財觀產生重大的影響。相信這個只是我的第一步,我會繼續努力,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地提高自己。

閱讀全文

與證券投資學股票問題思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制葯裝備行業股票 瀏覽:910
st江特股票股價 瀏覽:421
香港周大福股票今天走勢 瀏覽:290
股票退市必須要是st嗎 瀏覽:425
特發信息000070股票 瀏覽:113
蘋果電腦能裝什麼股票軟體下載 瀏覽:196
漲幅10以上的股票怎麼買 瀏覽:748
良品鋪子股票值得長期買嗎 瀏覽:148
2017年股票整體走勢 瀏覽:647
如何開通模擬股票賬戶 瀏覽:793
股票對每股收益的影響 瀏覽:996
股票質押app 瀏覽:703
能看機構買賣的股票軟體 瀏覽:737
武漢回盛生物科技股票有限公司 瀏覽:404
股票已鎖定中簽資金是交款了嗎 瀏覽:454
股票軟體中f8什麼 瀏覽:521
歷史a股漲幅最大股票排名 瀏覽:176
銀行逆回購到期對股票市場是利好嗎 瀏覽:526
中投證券股票交易費用 瀏覽:595
深圳股票退市進三板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