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華為沒上市員工為什麼有股票

華為沒上市員工為什麼有股票

發布時間:2023-10-24 00:38:22

『壹』 華為公司有股票嗎

您好,截止2019年6月,沒有。

華為目前不是上市公司,沒有股票代碼。

因為華為在創辦的初期,作為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同時為了吸引人才,任正非任總大量稀釋了自己的股份,這就是華為的全員持股。既是員工又是股東,所以華為能萬眾一心,蓬勃向上,企業的執行力特別強。

華為不片面追求企業規模,華為的發展不缺資金,因此不會進入資本市場,絕對不上市。這是華為的發展模式以及董事長任正非先生制定的公司發展方式決定的。

(1)華為沒上市員工為什麼有股票擴展閱讀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於1987年正式注冊成立,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

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華為名列第49位。2018年7月19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強名單 ,華為排名第72位。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華為居第六位。12月18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華為排名第58位。

『貳』 職工持股有什麼好處,華為早期員工持股為何會成功

華為公司概況

v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中國廣東深圳市的生產銷售電信設備的員工持股的民營 科技 公司,於1988年成立於中國深圳。

v 主要營業范圍:交換,傳輸,無線和數據通信類電信產品,在電信領域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網路設備、服務和解決方案。

v 總裁:任正非 董事長:孫亞芳

1999年、2000年、2001年

分別在印度、瑞典、美國設立研發中心

2008年

v 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十大最有影響力的公司。

v 根據Informa的咨詢報告,華為在移動設備市場領域排名全球第三。

v 全年共遞交1737件PCT專利申請,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在2008年專利申請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專利數佔全球10%以上


v 2009年

v 無線接入市場份額躋身全球第二

一、員工持股計劃的積極作用

華為的內部股制度對吸引人才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過去華為有種「1 1 1」的說法,即員工的收入中,工資、獎金、股票分紅的收入比例是相當的。而其中股票是當員工進入公司一年以後,依據員工的職位、季度績效、任職資格狀況等因素來進行派發。

一般是用員工的年度獎金來購買。如果新員工的年度獎金還不夠派發的股票額,公司會貸款給員工。而員工也是很樂意於這種貸款。因為,分紅的比例歷年以來都保持在70%的高位。

二、持股計劃的實施程序

《華為基本法》第十七條、十八條關於知識資本化、價值分配的形式有所論述:「我們實行員工持股制度。一方面,普惠認同華為的模範員工,結成公司與員工的利益與命運共同體。另一方面,將不斷地使最有責任心與才能的人進入公司的中堅層」、「華為可分配的價值,主要為組織權力和經濟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機會、職權、工資、獎金、安全退休金、醫療保障、股權、紅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

華為員工拿到股權的程序大致是這樣的:每個營業年度公司按照來公司工作的年限、級別等指標確定每個人可以購買的股權數,由員工拿著現金到一個叫資金事業部的地方去登記購買,一塊錢買一股。公司要求員工在一份文件上簽名,但文件只有一份,簽完名後立即被公司收回。在員工眼裡,在這張紙上簽字是購買股權的一個必然程序,不簽就沒有股權。員工交完購股款後並不會拿到通常意義上的持股憑證,每位員工具體的股數都由公司備案存檔,員工只允許從股權登記名冊上抄下來自己的股權數。

華為也曾發過股權憑證,分別是在1995年和1996年。據說當時的華為為了規范股權發放,給當時的員工發了一個叫「員工股金情況書」的東西,上面記載著工號、姓名、擁有股金數目等內容,蓋的公章是華為資金計劃部和資金部。但此後,公司就再也沒有發過任何持股憑證。

三、股權回購計劃

在1997年的《員工持股規定》中,華為的持股原則是「入股自願、股權平等、收益共享、風險共擔」,1999年的原則變為「入股自願、遵守管理」;關於股份回購價值計算,1997年的公式為回購價 購買價(1+X% 月),1999年的公式則變為:回購價 購買價(1+X% 月/12)。(註:1997年公式中X指公司董事會確定的利潤率,月指本年度退股時的實際持有月份;1999年公式中X指公司董事會批準的當年數值,月指本年度退股時的實際持有月份。

劉平2001年1月離職時辦理股份回購是按照2000年的基數1:1兌現,而隨後在2002年3、4月份離職的員工則可以按照1:2.64的比例兌現。2001年2月,華為以65億元的天價將華為電氣賣給愛默生公司,愛默生看中的恰是華為電氣的一班精英員工,雙方達成協議的前提是要求保持華為電氣的人馬基本不動,而華為方面為了留住這班人馬,承諾在4年內將華為電氣的員工股按照1:4的比例逐年兌現。

四、股權激勵計劃的變更

2002年3月,華為開始改變傳統的一元錢買一股的做法,實行一種叫做「虛擬持股權」的計劃,這個計劃實質是增值權,也是期權的一種。在員工們看來,該計劃比股權制度合理了很多:根據華為的評價體系,員工可以分別獲得一定額度的期權,四年期限內,以最新的每股凈資產價格員工每年可兌現1/4,員工不用像以前一樣再從腰包里掏錢,而是直接在行權時獲取每年凈資產的差價。以劉平在2002年1月辦理離職手續時逐年購買的354萬股為例,劉平購買時股價為1元/股,2002年,劉平逐年可選擇兌現1/4股票差價,以華為2002年每股凈資產2.74元計算,則劉平可以獲得2.74 354 1/4=242.49萬元。(早期以1元錢/股價格購買股權的老員工實際上離職時以凈資產兌現,中高層管理層除非離職否則以10年為期逐年兌現。

但據說這個方案出來後,很多員工選擇將股權按照凈資產兌現後離開華為,由此,華為方面不得不面臨來自資金方面的壓力。既要完善股權,又要有效保持員工的積極性,在此背景下華為股權MBO方案開始醞釀。從8月中旬開始,傳出華為准備實行MBO的消息:華為有意將原來的全部股權和2002年推行的「虛擬持股權」邊回購、邊推行由1000名中高層管理人員聯合持有公司的員工股權,資金方面由員工個人出資15%,其餘的由華為出面擔保、員工集體以個人名義向銀行貸款解決。

但從目前情況看,華為MBO還只是華為的天空中雷聲後遲遲未下的一場雨。華為股權MBO的全面推行,或許要等到華為的股權官司結束後。

案例分析

從華為的股權結構和變更趨勢看,華為實際上走的是一條從員工持股到高管層持股的歷程。

華為員工歷年獲得的高分紅源於從成立之處就實現的員工持股計劃。紅利的多少完全取決於企業的效益,這就使得全體人都關心企業的發展,而不只是一味地關心個人的得失利益。華為在成立之初,公司規模不大,且處於高速增長的行業,企業的利潤率高,分紅的比例歷年以來都保持在70%的高位,這種有付出就有回報的立竿見影效果,再加上任正非的個人魅力,極大促進了員工的積極性,創造了華為高速增長的奇跡。

隨著企業的增長,規模的擴大,以及行業的大背景,使得這種以「現金支出」為基礎的激勵方式存在較大的風險性。進而在2002年3月,華為開始改變傳統的一元錢買一股的做法,實行一種叫做「虛擬持股權」的計劃,這個計劃有點類似於期權。虛擬股票的發放不會影響公司的總資本和所有權結構,無需證監會批示,只需股東大會通過即可。在員工們看來,該計劃比股權制度合理了很多。但由於很多員工選擇將股權按照凈資產兌現後離開華為,因此,同樣給華為帶來了資金方面的壓力。

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大致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 從體制上看,華為從成立之初的民營企業,到目前業務拓展到世界市場的大公司,其公司治理結構方面沒有根據企業的發展階段進行過戰略性的調整,仍沿襲公司創業之初的體制和理念,這就造成了公司股權結構混亂,權衡制約性差,運作不規范不透明等問題。制度的有效性在混亂期和穩定期發揮的效用是最大的,華為創立初期建立的體制規範例如《華為基本法》,對其起步階段的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在企業的擴張過渡期制度規范的效力遠遠小於起步期,因此沒有給華為的擴張帶來大的影響,但當企業發展處於穩定期時,對於體制的依賴性就大大增強,這也就給華為提出了企業如何改制的問題。

其次, 從人力資源看,一份來自企業的調查表明,有效的激勵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承認工作成就,排在第二位的是參與感,高薪只排在了第五位。華為的高分紅以及虛擬持股計劃就是建立在一種高薪激勵基礎上的行為。這種激勵在企業的創業初期和發展期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華為每年引進大批的應屆畢業生,對於剛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拿到高工資就是一種能力的體現,那麼在激發年輕人的工作熱情方面非常有效。但每年高的淘汰率,造成了華為人員的不穩定性,另外以現金為獎勵的激勵方式也助長了拿錢就走的行為,對華為的進一步發展非常不利。

再次, 由華為的兩起股權糾紛案來看,華為員工持股計劃的運作是非常不規范的。第一,從華為員工拿到股權的程序看,員工股權的購買不是建立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的。員工買股時只簽訂一份文件,簽完名後立即被公司收回,員工交完購股款後並不會拿到通常意義上的持股憑證,每位員工具體的股數都由公司備案存檔,員工只允許從股權登記名冊上抄下來自己的股權數,這種做法明顯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另一個問題員工要是不購買股權,「就會由部門領導逐個進行談話,就會被認為是對公司不忠,就會喪失在公司的發展與提升的機會,也就別想再在華為呆下去了,由此,也不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第二,股份購進賣出沒有統一合理的規定。關於股份回購價值計算,1997年的公式為回購價 購買價(1+X% 月),1999年的公式則變為:回購價 購買價(1+X% 月/12)。劉平2001年1月離職時辦理股份回購是按照2000年的基數1:1兌現,而隨後在2002年3、4月份離職的員工則可以按照1:2.64的比例兌現。2001年2月,華為以65億元的天價將華為電氣賣給愛默生公司,華為為了留住員工,承諾在4年內將華為電氣的員工股按照1:4的比例逐年兌現。企業可以根據業務發展需要變動回購股價,但頻繁變動的回購價格,給人一種無章可循的感覺,認為華為的政策制定不具有戰略性,只是為了應付當時情況的一種短期行為。因此,股權紛爭案的出現也是必然。

因此,華為的MBO歷程仍然充滿疑難和困惑,華為需要做的不僅僅是股權結構的調整,而是面臨一場更為深遠的變革。


職工持股有什麼好處?


華生:職工持股有利於企業發展,使得企業改製成本降低,同時有利於收入分配合理。目前法律不應該對職工大面積持股進行限制,而應該更多從設計上,來完善職工持股引發的一些問題。對於職工持股,我國應該取消法律限制。


董登新:從企業角度來看,需要鼓勵職工持股。職工持股有下面兩個有益之處:其一,職工持股是比較好的激勵機制,可以作為雇員的一種福利。由於我國薪酬體系設計大多數還停留在傳統的年薪或月薪上,所以從長遠來看,我們薪酬體系結構將會向職工持股方向發展,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其二,職工持股有利於分散大股東的持股比例,稀釋股本的分配。


葉檀:從長遠來看職工持股有利於企業的發展,但是目前牽涉到的問題是職工持股該不該退,這就要從兩方面考慮:一個是企業的效率,二是是否公平。而大面積職工持股清退的話,對於提高企業效率並沒有起到積極作用,相反對職工來說,也並不公平。


孫群義:職工持股是長遠發展的方向。從整體和發展角度來看,職工持股是值得鼓勵的;從改善收入分配結構來看,讓職工積持股是件好事,多種途徑增加職工收入也應該是一個發展方向。


職工持股處理不好,又會產生什麼問題?


董登新:職工持股容易造成短期套現行為,比如現在的高管一旦到了解禁期就要走人,進行短期套現,這容易造成腐敗。所以職工持股通道一旦打開,監管難度會很大,需要設立相關法規和制度來避免這種行為。


葉檀:職工大面積持股要警惕上市公司變臉的情況。從目前高管持股情況來看,並沒有讓有些公司的業績有所起色,反而出現上市後高管套現暴富。所以,大面積職工持股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需要建立一定的機制,防止公司上市之後就套現,公司業績就變臉。大面積職工持股可以學習國外的優秀企業,比如達到一定的業績,授予一定的股份,變成負的業績不授予或者有相應的懲罰,連續業績出現正增長,股份才能按照原來價格授予。


陳榮:的確,如果設計不好,會產生很大後遺症,比如引起股權糾紛等,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有負面作用。


孫群義:在解決大面積職工持股問題之前,首先要從規范方面來說。其一,如何規范持股的員工。工會等形式持股之所以被取締,是因為以前職工持股有很多問題,很多都是憑借權力入股的,這顯然缺乏公平。一旦這個渠道打開後,可能這種現象又會回來,這也是最大的問題,也是當時監管層要絕對禁止職工持股的原因之一;其二、如何讓中國資本市場減少投機。目前來看,中國公司只要上市,那些持有原始股的股東財富增值率高得驚人,再加上二級市場投機風氣濃烈,導致上市成為造富的工具,與股票市場的定義背道而馳。需要減少誇張性造富,減少投機氣氛,這樣中國資本市場才會趨於理性。所以,有一個規范的前提非常重要,在這個基礎上,鼓勵企業對職工進行激勵,允許企業職工持股,從長期發展角度來看,是應該存在的。因為從長遠發展角度來說,只要對企業發展有利的,讓老百姓致富的,對經濟發展有好處的,就是一件好事。廣大職工能夠持股,股民能夠在股市中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這些都值得鼓勵。更重要的是,這也能減少貧富差距,減少 社會 矛盾。


華為早期員工持股為何會成功?


晚期施行的員工持股方案被公以為是華為的勝利要素之一。

首先,是任正非的誠信。任正非為消除員工的疑慮和擔憂,華為每年的紅利都按時兌現,而且,關於離任的員工,只需按規則辦完移交手續,立刻退還購股款額,關於已經離任的員工尚且如此,更何況是退職員工呢!這樣,完全消除了員工尚存的疑慮,從而將員工持股方案的鼓勵功用發揚到極致。

其次,繼續的高分紅高配股。為增加支付現金紅利形成的財務壓力,華為在每年高額分紅的同時向員工高額配股,這樣做的益處可謂一舉多得,一是堅決員工持有和購置股票的決心,試想,假如每年不能分紅或分紅很少,員工必定對公司的盈利遠景得到決心,還有誰會購置公司股票呢?二是防止了因分紅給公司帶來現金壓力,公司的現金總量並沒有增加,正是由於對公司的遠景布滿決心,員工都樂於購置公司配給的股票。

最初,華為共同的企業文明。固然絕大少數員工都挑選用分得的紅利購置配股,仍有少局部員工挑選支付現金紅利,關於這局部員工,華為絕不拖欠。但到了第二年,這局部員工看到其他員工又能分得可觀紅利,他們必定會懊悔現在的挑選,後果還遠非如此,華為的企業文明相對是處分認同公司價值觀的員工,關於那些對公司抱有疑心態度的不堅決分子是不會重用的,他們在公司的開展遠景會很昏暗,這樣的文明氣氛進一步支撐了華為的員工持股方案。

華為晚期的員工持股方案成績了明天的華為,它的勝利不是偶爾的,是任正非的誠信和無私、是華為的企業文明等眾多要素剖析作用的後果。

『叄』 華為不上市,它是怎麼融資的

現在問題來了,既然華為上願意上市,它又靠什麼途徑來解決自己的融資問題呢?第一,華為與房企不同,房企是高負債經營,而華為業績年年增長,信用度較高,完全可以發行債券。之前華為發行了16億元三年期的人民幣債券,利率僅為4.55%,而且發行圓滿成功,說明華為的信用度高。

第二,華為可以通過企業內部集資的方式,來解決融資問題。華為長期給予內部股份和分紅,員工對股份和所得分紅的信用非常高,這就導致了如果華為要內部配股或者增發新股,馬上可以得到新老員工的積極支持。而且華為職工的收入也比較高,華為每年支出的員工薪資應該在600多億的水平,要想內部集資也並非難事。

第三,華為若是要融資,還可以向銀行借貸,對於華為這樣的優秀企業,哪家銀行不將其奉為上賓?就算一般有點實力的民企都有「小巨人稱號」可獲得銀行一定的授信額度,更何況是華為向銀行借錢?現在是銀行害怕華為不肯借錢,而非華為這樣的優秀企業借不到錢。華為向銀行借錢的成本也很低,根本也無需上市。

平說財經張平

『肆』 華為沒有上市一樣成為了世界超級企業,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公司要上市

華為,老乾媽之所以不上市,主要是這兩家企業都不缺錢,重要的是任正非和陶碧華的理念就是認為上市就是圈錢,上市並不是做好企業的關鍵,反而可能會讓企業走下坡,因為他們要賺外國人的錢,賺給國內花,不屑於在資本市場圈錢。

而大多數企業之所以要上市,不單單是為了融資做大做強實體,其實一大部分是想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財富夢,想通過股市獲取到強於實體幾十倍百倍的財富,最終實現財富自由,這點就是企業與企業間的不同,領頭人想法之間存在差異,也是華為和老乾媽做大做強的原因之一。

那華為沒有上市一樣成為了世界超級企業,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公司要上市?

任正非說過,華為肯定不會上市,「資本市場都是貪婪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上市成就了華為的成功。」任正非認為:「我們之所以能超越同業競爭對手,原因之一就是沒有上市。」

其次,華為股權太分散,如果上市後會讓高管人員迅速成為億萬,千萬富翁,反而不利於人員再真心實意的做企業,套現後不利華為發展,或者離開華為成立新的企業。

目前任正非股份只有1.4%,上市後可能控股權會出現變動,對其位置也有影響。但最重要的是上市後信息披露需要透明化,對華為而言,保密重要信息卻是非常關鍵的。

A股市場發展至今,上市股東基本都有共識,上市減持套現,企業業績可以通過造假等各種行為留在股市,就算遇到問題也是頂格罰款60萬,違法成本低導致了股市的本質發生了問題。部分企業融資不為做大做強實體,反而是套現後股東辭職或者各種問題產生,最終股票退市股民買單。

每年都有新股上市,常態化發行新股後股市卻長期下跌,除了融資為主,股東的回饋股民的責任,各種承諾增持不履行等口號,包括業績臨時大變臉也僅僅是受到警示和輕微的罰款,導致了資本市場生態環境嚴重破壞,讓股市一直萎靡不振,垃圾股增多。

股東上市不再尋求做大做強企業,一上市減持後就可以獲取到幾輩子用不完的財富,當然就會擠破腦袋去上市。

總之:華為不上市,主要是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不想在資本市場影響下讓公司經營狀況每況日下。而很多企業拚命上市,就是為了獲取到更多的財富,並不是打算做大做強,理念不同,造就了不同價值觀,這也是華為成功的原因之一。

華為是中國100%的民族企業,沒有一滴外資的參入,正因為華為的老大任正非想要讓把華為打造成世界第一家,中國100%的500強企業,所以華為不選擇上市!

但是要知道的是,華為的收入是BAT的總和,市值更是有將近5個阿里巴巴那麼多!不上市,華為也可以通過內部的員工股權激勵策略來融資,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營收來融資,可以說華為根本不差錢!!

但是我們要需要知道的是,100多年以來,我們才看到了一家華為這樣的強大企業,這不是所有的企業可以模仿的!包括如今的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小米,格力等!! 所以說,適合華為的,不一定適合他們!

但其實華為取得今天的成績,真的是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華為從2008年的營收1252億元,一路飆升到2018年的721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0%左右!

這可是10年保持著20%左右的年增長率啊,堪比巴菲特的長線價值投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復利和滾雪球的模式,令人贊嘆!

真的是未雨綢繆,十年磨一劍的典型代表,太鼓舞中國人的士氣,太令國人驕傲了!!!

如今的華為,如今的任正非,在面臨著強國對抗,甚至面臨著特朗普無理動用國家力量來對抗一個「小小」企業的時候,華為和任正非依然保持著樂觀,從容,甚至大度的態度!給予許多企業樹立了一個非常棒的榜樣!

甚至還給馬雲,馬化騰,劉強東,董明珠,雷軍等大佬好好的上了一課!這位70多歲的老人,用自己的實力,眼光,格局,以及寬宏的氣量,告訴了這些中國未來的年輕人,企業家,希望,一個非常好的鼓舞,帶頭作用!

讓大家知道了,只有國家強大了,企業才會強大,自己才會強大,同樣的,也只有自己努力了,企業做實事了,國家才會更好的發展,更加的強大!

因此,打造100%的中國企業,把高新技術發展起來,研究起來,是未來能夠抵抗像特朗普這樣「侵犯」的最好辦法!!!此次,美國對於華為的沖擊,再一次讓我們看到了華為的強大,祖國的強大,真的,作為中國人非常驕傲!

所以說,華為這樣的企業千載難逢,不上市有自己的目的,有自己的苦衷,也有自己的想法,不可按部就班,也無法模仿!對於其他中國的優秀企業來說,從華為這里所吸取的經驗就是,上市以後融資要發展實體,布局於未來,否則就是下一個中興通訊的結果,任人宰割,還無力反擊!

千山萬水總是情,給個專注行不行。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這個問題有點偏激,好比在問「李嘉誠只有小學學歷,一樣成為亞洲首富,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拚命學習讀大學?」,因為兩者並馬雲必然的邏輯聯系!

華為能成為世界超級企業,不是因為他沒有上市。而很多公司拚命上市,也並不代表上市會制約公司發展成為世界超級企業的勢頭,反而上市的好處非常多。

1、上市能有效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

做什麼事都要錢作為本錢,而市場是最有效的直接融資方式,上市募集資金,能快速地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

2、上市有利於公司價值的提高

一般沒有上市的時候,受制於流動性問題,估值通常不高,而上市後估值會大幅提升,大幅有利於公司價值的提高;

3、拓寬公司的融資渠道

由於上市後,公司財務及運營陽光化,能大幅提高銀行融資的額度,而股市還可以通過增發、發債等再融資,上市後融資將比不上市改善很多。

4、公司影響力等其他諸多好處

上市是一種身份象徵,上市的企業整體大幅優於未上市企業的質量,所以對公司的影響力等多個方面都有改善。

那麼這么多好處,為什麼華為並沒有選擇上市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任正非不想上市

這個在公開報道任正非說的,主要是擔心「錢多了」使得公司發展的勁頭小了,這也難怪,華為上市,不知道有多少個億萬和千萬富翁,難免有些人會萌生休息的念頭。

二、華為上市融資意願不強

從華為公開的信息來看,好像華為無論是玩5G,還是做手機,都沒有聽說缺錢過,所以它和老乾媽一樣,完全可以不用上市融資;

三、華為同股不同權上市有一定障礙

華為獨特的股權結構,和分紅特點,如很多員工具有分紅權,但沒有相應的表決權,而且華為的股份結構還非常另類,估計上市有不小的障礙。

以上是對上市給公司帶來的好處,以及華為不上市的原因的解析,歡迎大家指正和交流~~

很多企業都想通過證券交易市場對外公開發行股票,就是我們所謂的IPO。乍一看,IPO是通過對外募集方資金方式,增加企業的資本,保證企業更好的發展。

但是後續呢?企業的各種股票隨著限售股的解禁,都可以對外公開買賣。

尤其是很多企業老闆擁有的股票都可以通過質押方式,獲取更多的資金。

雖然說員工通過股票激勵計劃也能夠做獲得財富,但對於整個市場來說是不利的。

因為,市場投資的盲目性,導致肯定有一部分資金在不了解企業的前提下投入了企業股票。只有真正在企業工作或者掌控企業的人才能了解到企業的情況。

我們很多企業實際上並不想做百年企業。很多人圖的是快錢,這樣才經常出現上市公司扇貝跑了、會計記錯賬,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

想想樂視網股票高峰期,賈躍亭套現100多個億,號稱要借給樂視網公司。結果呢?現在樂視網已經強制退市。

任正非曾針對華為不上市回答道:「華為採用的是員工持股制,一旦上市,員工紛紛暴富,只想著拋股獲利,而且會變得不思進取,上市只會害了自己」。

另外,一旦上市也會容易成為資本獵食的目標,畢竟很多情況下就是股票說了算。想當年寶能系舉牌萬科,直接被斥責野蠻人行為。

綜上所述,上市最多的是給股東帶來更大的套現市場,所以很多企業寧願付出數以百萬甚至千萬計的會計核算費用也要上市。

華為沒有上市,老乾媽也沒有上市,但是兩者都成為國內各自行業內的頂級企業。


華為之所以沒有上市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核心原因自然是重視研發投入,通過持續增加核心競爭力獲得了較高的利潤 ,通過高分紅高工資讓員工實現了財務自由 ,再通過發售虛擬股權的內部融資機制解決了資金問題。


從華為的發展歷程來看,華為的成功很難全面復制推廣,絕大多數企業難以選擇這條路實現快速成長,上市反而更好一些。


當然了,國內無數公司擠破腦袋想著上市,做大做強的想法不能說沒有,融資套現才是核心目的。



1、融到一大筆錢,可以自由支配,可以漲工資福利,可以投資,可以收購,佔領更多市場份額;

2、原始股成本極低,一旦過了解禁期,少說十倍以上利潤;

3、股市融資成本遠低於貸款,不分紅也沒關系,退市了也不用還錢,上市跟白撿錢差不多;

4、散戶只要持股比例低,影響不到企業決策,拿著股票也不會影響到企業控制權;

5、上市融到大筆資金,只需要開動腦筋,稍微採取點辦法,就能左手倒右手,把錢裝進自己的口袋,掏空上市公司也不難,錢也不用還;


上市的好處如此之多,目的不純的估計佔了多數,這也是股市牛短熊長的重要原因。


對於華為來說,資金已經不再是最大的問題,不上市就不會有股權旁落的風險,只要用心經營,堅持高比例研發投入,不上市也能有好的發展。可惜,只有一個華為。

像老乾媽、華為這樣的公司畢竟還是少數的,看看為我們大眾所熟知的:阿里巴巴、騰訊、網路、京東、陌陌、小米、網易、搜狐、新浪、前程無憂……都悉數上市了,在資本的助推下,公司也獲得了更為長久的發展。上市對於企業的長期發展還是大有裨益的。




1、華為不差錢

上市融資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獲得足夠的資金去擴大產能、投入更多的研發費用提升公司的競爭能力、引進更為先進的設備、更高端的人才和更前沿的技術。。。


有錢了一切都好說,公司的運營也好、發展也好、改善也好,都會有餘地和空間。而且上市融資的成本很低,在規則不健全的當下,獲利不分紅也是常態。相比於銀行存款還需要每年償還巨額的利息費用來說,真的省心又不費勁。


但是,人家華為不差錢呀 !華為每年把銷售收入的 10% - 15% 投入研發,在過去的 10 年間累計投入超過 3000 億人民幣。。。不少上市公司的市值恐怕都沒有這么高。


既然資本實力雄厚,背後還有政府的撐腰,即便是不上市也能活的很滋潤。那麼上市就顯得多此一舉了。


2、股權分散,上市後變數太大

華為不差錢,所以沒有上市的必要,不過就現階段而言它也不能上市!為什麼?——股權太過於分散,高管持股的比例太高,萬一上市了,高管清一色都成了億萬富翁,大家還會安於冷板凳去搞研發、做技術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任正非的持股比例很低,僅為 1.4% ,華為上市之後大概率會失去對於公司的控制權,屆時華為可能會因為「群龍無首」發生不必要的糾紛和變數。這樣的風險對於華為而言還是太過於沉重了。




1、大股東原始股的成本很低,一旦上市就能身價「倍增」。所以公司的高管都有很大的動力去推動公司上市。


2、融資的成本低廉。即便是商業貸款的基準利率五年期以上已經達到了 4.9%,對於廣大的製造業企業而言,產品銷售的毛利率或許才只有 10 - 20%,所以貸款的融資成本是非常之高的。但是上市融資的成本確很低,只需要 IPO 過會,就能輕易獲得源源不斷的廉價籌碼,何樂而不為?


3、在退市制度尚不健全的當下,一朝上市,就大概率能「一勞永逸」,通過一些資本運作、左手倒右手,能源源不斷取出活水。誰不喜歡搖錢樹呢?





華為只能算是個例,這樣的現象並不容易復制。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還是樂於選擇上市的,假如公司的掌舵人經營、管理得當,通過上市也確實能夠讓企業做大做強。只是現在股市的氛圍並不樂觀。

華為是個例,華為沒有上市並不代表沒有進行股權融資啊 ,企業上市主要是為了股權融資,華為和老乾媽並沒有上市,但是企業發展到不錯,尤其是華為,成為世界級的 科技 企業,甚至讓美國動用國家力量來制裁他,這就說明公司不需要上市嗎?你做企業就不需要上市嗎?

1、華為沒有上市,但是並不代表沒有進行股權融資

華為取得今日的成績,成為一家營收過1000 億美金的國際性 科技 企業,做到行業領域的第一,這是他被世人所熟知的成績,但是華為的「全民持股」也是被眾多企業所羨慕的,華為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也有通過員工內部進行融資的。

華為的虛擬股制度是一大創新,這個創新的制度解決 了華為的資金瓶頸,華為也數次因為資金的問題差點倒閉,在90年代初的時候,華為從代理國外的交換機 ,到自主研發交換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公司甚至幾個月都發不出工資,任正非在研發動員大會上甚至悲壯的講到「如果研發失敗,他只有跳樓了」,這是很真實的場景。華為利用員工進行內部融資解決了資金的瓶頸,據統計,華為在2004年到2011年期間就通過員工融資超過270億元,這個資金量足以堪比一個大企業在資本市場的IPO融資量了。

作為華為的友商中興通訊,在A股H股兩地上市 ,共融資45億元,這個規模遠小於華為通過內部員工的 融資金額。

老乾媽的業務是什麼?辣椒醬! 這是他的主打產品,也是主要的產品,辣椒醬有創新嗎?沒有!萬年不變的就那幾個品種, 基本沒有產品的研發風險! 沒有產品的研發風險,那麼老乾媽就沒有那些不知道是否有回報的研發投入的風險。所以老乾媽的投入是穩定的,是固定的。

其次,老乾媽有沒有市場風險?基本沒有,辣椒 是國人的一個共同愛好,買到美國都能被華人當做奢侈品購買,這個就說明這個產品的需求是基本固定的,一瓶辣椒醬無論生活好壞,大家都需要,並不是說我有錢了,生活富裕了,我就不需要了,所以他的消費者不會因為收入的高低而改變購買習慣。都有這個需求。

再次,老乾媽有品牌風險嗎?沒有!所以老乾媽的市場推 廣基本很少,消費者的認同度很好,至今沒有出現能夠和老乾媽抗衡的同類產品,所以在營銷推廣上也很少,基本穩定。

老乾媽的銷售回款如何?老乾媽是強勢品牌 ,各個商超小店都會搶著入駐,貨款完全沒問題,所以現金流是非常安全和穩定的。

一個不需要研發投入,品牌認知度極強 ,沒有競爭對手,渠道強勢的品牌產品,銷售不愁問題,現金流穩定,銷售不愁,渠道不愁,沒有投入的風險,毛利率還特高,產能還比較穩定。

這樣的企業特性,有幾家公司具備?如果具備這些特性,那麼是可以不用進行融資,不用IPO,但是這樣的企業只有老乾媽一家。

總結:企業的發展需要資金的支持,所以需要外部融資,IPO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方式,尤其是對於創新性的 科技 型企業,需要的資金量大,而且未來還具有不確定性,通過上市進行股權融資是理想的方式,華為也好,還是老乾媽也罷,都只是個例,況且華為只是通過自己的方式解決了融資問題,而這個方式是現在的絕大部分企業所無法模仿的。

很多人會發現目前全球很多知名的企業,好像並沒有上市,比如我們熟悉全球知名原油生產商沙特阿美,控制著全球10%以上的原油,在利潤完全吊打我們國內的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企業,華為也跟這類情況一致,沒有上市仍舊是世界的超級企業, 所以這就給大家留下了一個重要討論話題就是,不上市一樣能夠成功世界性的超級企業,為什麼很多企業還要絞盡腦汁和不惜一切代價去上市呢,下面我就來談談上市對於企業影響和很多公司想要上市的區別。

其實大家心裡很清楚,企業上市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融資 ,上市後獲得的融資資金是不需要後期歸還和利息的,然而融資後的資金對於公司的後期發展影響較為深遠, 典型的例子就是工商銀行和中國國航上市融資到的資金解決但是公司的一些資金缺口問題,正是由於上市後解決了短期財務危機讓工商銀行銀行業的老大,中國國航成為航空運輸業的老大,如果大家對於06年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下,工商銀行和中國國航的上市的時代背景和上市曲折性可以查詢一些資料,研究中國新股發行的里程碑事件的意義和股權分置改革的事情。

通過上面例子我們可以了解到上市後可以獲得免費的資金解決目前資金缺口,並且可以運用這部分資金來擴張生產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地位,從而來拉動中國GDP的增長,所以這幾年國家一直加速IPO的進度,這是很多上市公司的目的一個方面。但是在資本市場上發展進程任何的融資項目和發展總有兩面性。

很多公司上市其實在乎不只是融資款,而是上市後自身財富增值和通過股份能夠在二級市場流通便利來進行套現出局,獲取大額收益, 但目前不管如何的監管是無法好好解決很多公司通過上市圈錢的目的。所以我們發現很多上市公司融資錢後不僅沒有大量發展自身產業,反而幾年出現業績開始大變臉的局面,甚至很少公司為了上市通過財務造假來完成上市。所以公司上市進行「圈錢」套現出局,實現財富的自由。

上面我們具體講解了一下公司上市後對於一個企業發展好處和對上市公司股東的好處,但後很多企業並不喜歡上市的原因其實也很理解了,下面我們具體講解下企業不上市的目的。

上面提到企業想盡一切辦法上市,無非是上面幾大原因,如果在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並無遇到遇到資金缺口問題,目前企業現金流充裕,而且對於公司後期發展信心滿滿的情況下,也不必短期套現出局,上市對於公司而言毫無意義了,並且上市還存在幾大弊端。

第一,公司上市後股權被稀釋後 ,後期公司的利潤就會被稀釋,公司的大股東每年獲得的分紅自然就會降低。

第二,上市後公司每年在規定時間需要具體披露財務數據 ,並且的公司的一些大動作必須要披露公布,公司的所有東西相當於要全部清清楚楚向市場公布,所有對於一些戰略性的公司而言是不利的,我想這也是華為不上市的一大主要原因。

第三,由於上市後股權被稀釋 ,後期很多股份都在二級市場上大量的流通,如果有人對於公司圖謀不軌的情況下大量在二級市場購買公司股份,往往會出現很多股權之爭的問題,甚至很多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地位都可能會被動搖, 大家對於萬科當年的股權之爭還記憶猶新,如果萬科不上市這些事情肯定不會發生。

公司一直處於良性發展的階段,短期並無面臨缺錢狀態,對於公司後期發展公司大股東信心滿滿,上市對於他們而言根本毫無意義,所以類似華為,老乾媽,還有我們上面沙特阿美,上市又有何意義呢。、


總結:任何事情都存在兩面性,有好的一面必然存在不利一面,這對立的矛盾是無法解決的,公司領導和大股東該如何看待該事情的,如果公司的發展短期面臨瓶頸,後期發展缺少資金,上市這時候就是一條不錯的選擇道路。


華為這樣的企業是少見的。華為沒有上市原因比較多,雖然說華為不上市是擔心資本進入,影響企業戰略定性,但華為股權分布也影響了華為在A股上市。

華為股權基本上都在華為數萬員工手裡,沒有外部股東。華為發展 歷史 上,也多次遭遇資金困境,主要是通過內部融資解決資金問題。現在華為不缺錢,就不需要上市了。

但華為這樣的企業,不說獨一無二,也是罕見的。 大多數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遭遇資金困難。

尤其是在企業從培育期向高速發展時期過渡的時候,企業一方面要大量研發資金,也要市場拓展資金,還需要擴大產能資金,可以說,企業總是在與缺錢做斗爭。 如果企業都是依靠利潤來滾動發展,那麼企業很難快速壯大,在競爭中很容易被對手超越,甚至直接幹掉。因為現在不管是產品,還是技術,還是營銷,迭代非常快。

為了滿足企業迅速做大,在同行中迅速領先,那麼企業就需要大量資金來支撐自己的擴張,包括技術擴張,產能擴張,市場擴張等。

而這樣的資金需求,單純依靠企業自身積累是不夠的。發債又涉及企業資格,償還能力等,而且發債多的花,利息會吞噬企業有限利潤。

在這種請況下,就有了資本市場,有了上市融資。

上市是企業獲得最低成本資金的最佳方式。上市之後,企業就擁有一筆可以永不償還的大資金,可以迅速擴張自己的業務與技術,可以迅速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不僅於此,上市還可以有效的規避了企業經營風險,給企業創始人帶來的壓力。企業創始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缺資金的時候,大多都是利用自己的個人信用給企業融資,一般都是借錢。企業發展 健康 就很OK,如果遇見危機,那麼創始人失去的不僅是企業,還有自己的信用等。

正因為有了股市,讓很多企業得到大筆無成本(融資之後使用)或者說是低成本(融資過程需要投入)的資金,迅速發展起來。中國股市有很多這樣的先例,比如萬科,格力電器,福耀玻璃等等。

但因為國內資本市場先天不足,制度建設存在瑕疵,而且重融資,輕投資的傾向,讓許多企業造假上市,帶來很差的影響,大多數企業上市,都是沖著圈錢來的。上市融資幾個億,然後就不行了,相關責任人也沒有收到法律的有效制裁。這樣,A股就無法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之一,也很難成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華為成立於1988年,1995年的時候,任正非就提出了要讓華為「切塊」上市,其中有個子公司叫」莫貝克股份」,計劃在1996年讓這個公司先上市。希望通過上市籌集資金建立現代化的生產線,復制技術,大量降低成本,產生利潤。但是後來並沒有上市,可能與1997年的金融風暴有關系。

一個公司是不是會成為超級大公司,上市並不是必須的條件,比如美國也有一家世界500強的工業公司堅決不上市,就是科氏工業,不上市有不上市的運作方式,一家公司如果是依靠內生增長,上市不是唯一的選擇,可以通過自身經營的利潤來發展公司。

華為的路線就是這樣,大量的錢用於再投資,用於開發新技術,前期,公司賺的錢用來發工資、納稅、搞科研,幾乎就沒剩什麼錢。公司的利潤再投資就像是學習一樣,一個人從一個字不認識開始,一點點去學習,積累,學習方法正確加長期堅持就會成為學霸,公司也是這樣,持續投入研究,研究方向正確,幾十年下來,就成了企業屆的學霸。

為什麼那麼多公司還要上市?這是因為很多公司為了快速發展,通過上市籌集一筆資金用於擴大生產或者其他用途,依靠利潤再投資發展是個漫長的過程,甚至可能失去商機,有的公司不會選擇這個漫長的過程,所以選擇上市籌資,上市就等於加速公司的發展,通過自身的利潤來積累發展資金,可能需要5年或者10年才能達到,而上市只需要短短2-3年就可以做到,所以選擇上市。

『伍』 華為沒上市怎麼會有5g股票

華為沒上市有5g股票原因是華為公司內部有一種股票叫作虛擬受限股。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華為公雹仔正司內部有一種股票叫作虛擬受限股,與一般股票不同,虛戚蘆擬受限股只允許員工持有,擁有股票的員工沒有決策權,只有源悔分紅權。

『陸』 華為是上市公司嗎

華為不是上市公司。

不上市在華為的大部分原因是任正非把自己所有的股票都分給了員工,只保留了自己1%的股票。當他上市時,他必須收集股票進行估值。對於從業十多年的華為,來說,員工持股可以激發員工的自我激勵。一旦他上市,可能會增加員工的惰性。華為公司雖然沒有上市,但卻是一家實力雄厚的世界500強企業。

不上市,華為並不意味著它沒有融資能力,但它出於各種原因選擇了不上市。現在國內外很多優秀企業都不願意上市。老乾媽、娃哈哈等國內企業不願上市,宜家, 亨氏集團、高樂等國外巨頭選擇不上市。

現在來說說公司上市的好處。首先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收獲大量資金。如果上市,可以快速融資,這是最快的手段,也是最大的收益;第二,你可以分擔風險,通過發行自己公司的股票讓公眾與你分擔公司的風險。對於這兩點,也就是上市最大的優勢,可以提高自身的資金流,降低風險。至於其他優勢,它可以擺脫銀行的控制,增加公司的知名度和許多好處。

『柒』 沒有上市企業,為什麼會有股票

只要是股份有限公司(Stock corporation)都是可以發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和公司有沒有上市沒有關系。股份有限公司根據股票是否上市分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含改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溫馨提示:
1、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伍老念何建議;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8-3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腔困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閱讀全文

與華為沒上市員工為什麼有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產里總資產有參考價值 瀏覽:588
600808股票資金流入 瀏覽:618
中國生產日用品的股票 瀏覽:901
眾合科技股票趨勢分析 瀏覽:522
股票投資用什麼軟體 瀏覽:811
股票賬戶被尖了怎麼辦 瀏覽:166
股票分紅與銀行存款哪個高 瀏覽:606
新浪和騰訊股票數據爬蟲 瀏覽:157
股票金融杠桿專業大牛證券 瀏覽:502
網秦天下科技股票 瀏覽:917
可口可樂股票全部走勢 瀏覽:594
華卓科技關聯股票 瀏覽:250
股票虧倒賬戶沒錢了會怎樣 瀏覽:425
國產自主軟體股票 瀏覽:92
st雲網a股票 瀏覽:151
股票債券投資者類型 瀏覽:441
國美金融科技的股票行情 瀏覽:402
中國製造大飛機股票代碼 瀏覽:263
證券股票有退市的嗎 瀏覽:30
民國浙江興業銀行股票 瀏覽: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