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業期間如何給員工分配股份
同意樓上的說法,補充一下:還有期權。你可以許諾給員工股份,在未來某一年兌現,前提是要求他認真工作等。
最後,千萬要自己擁有控股權,不然,公司做大了,成立股份公司了,可能把你踢出去當個只管分紅的股東,呵呵。
2. 公司要上市了,老員工一般能分到多少原始股
摘要 老員工能不能分到原始股,理論上取決於公司股東的決定,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有部分公司為了加強公司凝聚力,會給部分優秀員,部分原始股做為獎勵,不過這種現象只存在於部分企業,由公司股東一起綜合考慮決定。
3. 公司股份如何分配給員工
將公司的股份給公司內部員工的方式有二:
一是通過購買,即員工出資購買公司股份,記入公司的股權登記。
二是通過獎勵方式,員工不出資或少出資取得公司股份,以上兩種方式都要通過變更公司股權登記獲得股權轉移的合法定位。
法律依據:《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4. 員工持股分紅權激勵有哪些方式
通俗的來說,擁有某個公司的股權(股票)意味著公司這個酮體的某一局部被你給承包了。
你對這一局部的核心權益有:
投票權:舉手錶決,參與公司決策
分紅權:簡單來說就是分錢
增值權: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公司更加值錢了所以你手中的股權也就跟著漲價了
處置權:能賣、能抵押、還能送人。
除此之外,還有知情權、查詢權、質詢權、建議權、股東大會召集權、提案權、提名權等權利。
通常,當老闆的最願意給的是分紅權,其次是增值權,不願意給的是投票權。
正因為股權代表著上述各種權益,因此對上述各權益「挑挑揀揀」、「排列組合」、「摩擦摩擦」後,各種股權激勵方式就誕生了。
1.分紅權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將可分配利潤的權利獎勵給企業的高管與核心骨幹。
正常情況下,公司賺錢了,扣除了亂七八糟的成本、法定公積金、稅費後,老闆們可以按照自己對公司的持股比例進行分紅,但法律允許公司內部不按照持股比例進行分紅,因此便有了賦予員工分紅權的這種激勵方式。
舉個例子,A公司有倆股東,50:50的持股比例。某年公司發達了,一共賺了2塊錢,正常情況下大家你一塊我一塊就拉倒了。但這倆股東採取了分紅權的激勵方式,決定自個倆人只分5毛,其他5毛給表現好的員工。
這個就是分紅權。
2.增值權
增值權說的是公司賦予激勵對象一種權利,如果公司估值(市值)上升,激勵對象可以通過行使該權利獲得相應數量的股價升值的收益。
激勵對象無需為購買股權付款,行使權力後也不實際擁有股權,整個就是完完全全模擬股票市場(公司估值)價格變化,在規定時間段內獲得由公司支付的行權價格與行權日市場價格之間的差額。
即:被激勵對象的收益=股權市場價格-提前約定好的行權價格。
是不是,有點空手套白狼的感覺?
3.分紅權+增值權
如題,混合拳。具體含義為前兩倆方式所疊加。
採用這種組合拳方式,最知名的公司是:華為。
4.現股(員工持股計劃)激勵
這是真愛,有兩種表達方式。
一種是老闆直接給股權,還親自陪員工去工商局登記,這種情況屬於極少數,遇上這樣的,啥也別說了,干吧。
另外一種是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計劃是現股的一種,和前面所說現股的區別在於,現股是在一級股東層面對公司直接進行持股,員工持股計劃是在二級層面對公司間接持股。通常老闆會拉上一幫被激勵對象共同設立一個有限合夥企業,然後老闆當GP(有限合夥人),其他人當LP(有限合夥人),這個有限合夥企業作為股東對公司進行持股,員工按照老闆給到的股權比例在有限合夥企業里頭按照對應股權比例分配合夥企業的持股份額。
採取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依照合夥企業法的規定,GP負責合夥企業的日常經營,大事小事都能說了算,而LP則不行。
可以說,有限合夥企業中的LP身份,限制了你對公司運營權的想像力……
5.限制性股權
跟現股的區別在於,多了限制性三個字。
限制性通常會在時間上、投票權上進行限制。比如說限制期是4年,雖然工商登記上來被激勵的人是股東,但這其實是假·股東。因為你跟老闆私下約定了鍾聲,因此每年只能實實在在的落袋為安25%,四年之後,你就是真·股東了。
想幹啥幹啥。
6.股票期權
這個應該是大家最早印象中的正經股權激勵了。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跟員工簽訂了一份合同,合同約定某年某月某日公司因為某員工的優秀表現以及未來的巨大潛力因此公司決定授予他在未來的某年某月可以以某個約定好的價格購買公司授予的股權(股票)。
如果上面不加標點符號的句子讀的累的話我們看個例子:
A公司授予小白同學在公司上市時,可以以每股1塊錢的價格購買公司1萬股股票。
N年後,公司上市了,發行價格是100元。
思考很久後,小白決定行權,在不考慮稅費的情況下,小白的收益=10000*(100-1)。
是不是感覺很帶勁?
7.分紅轉實股
意思是,公司每年按照約定好的方式給你分紅,但你分紅後的錢只能用於購買公司的股權。
比較笨的方式是,錢給到員工個人,扣除個人薪資所得稅……後,以該扣稅所得額再購買公司股權。
推薦的方式是,將擬分紅的金額直接折算為對應股權,然後直接辦理股權變更手續。
結果是一樣的,但真的是能剩下好多錢。
以上7種方式是直接的股權激勵,後面再介紹3種變種的股權激勵方式。
8.設立並購基金
並購基金,聽著是不是覺得很牛逼?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或大股東與激勵對象以及外部的各大土豪機構(如證券公司、銀行)一塊成立一個並購基金,對整個基金進行結構化設計降低投資風險,然後就……買買買。
買買買的對象通常是公司產業上下游或對主營業務有關的公司或項目,通過對被買的公司用心經營,在未來的某一刻,賣個公司……從而實現了激勵對象的獲利退出。
股權激勵有利於凝聚內部力量,並購基金可加速外延擴張,並購基金的股權激勵模式將兩者結合起來,是一種創新的股權激勵模式,但難度立刻也就上去了。
9.項目跟投
當公司擬啟動投資某個新項目的時候,給被激勵對象一個上車的機會。
虧了的話……大家都虧;賺了的話,大家一塊賺。
跟投方式在萬科地產運用的比較成功,萬科對每一個地產項目都設立為一家項目公司,在項目公司中,萬科出一部分資金,外部融一部分資金,內部員工跟投一部分資金,三部分資金一起來運作該地產項目,內部跟投操作方式是:
首先,確定跟投的上下限,再確定必須跟投的人,這些人一般是項目公司的管理人員和母公司對該地產項目應該承擔責任或者可以施加影響的人員。
其次,其他人主動跟投。採取這種方式,實際上既能解決激勵問題,又能通過約束將項目的利益關系人僅僅捆綁在一起;既能夠解決資金問題,還可以杜絕增加成本。
在地產項目開發完成後,通過項目的銷售實現退出。
10.內部孵化方式
內部孵化方式是鼓勵內部創業,比較典型的有:海爾、完美世界、愛爾眼科等。
以完美世界為例,完美世界的員工有思路、有產品後可以先成立工作室,產品形成產值後可以享有30%左右的分紅權;如果產品前景看好,可以成立獨立的公司,員工可以佔30%以上的股權;如果團隊和產品都特別成熟,在獨立融資的情況下,完美世界可以轉為財務投資人,讓員工有更大的許可權來運作該項目,甚至成為大股東。
5. 創始人和員工股票期權怎麼分配
還是股權。因為股權與一個公司最核心的利益分配、管理結構設計息息相關。我們在創業之初,除了「最重要是把事情做成」的熱情之外,也要理性地先把所有權的問題、未來股權分配的問題想清楚。
加速行權
許多期權協議包含加速行權條款。這些加速條款通常被稱為「觸發器」,但就像「懸崖」, 期權協議里一般不用這樣的術語。觸發器要麼用來在公司被收購時獎勵員工,要麼在被收購時保護員工。
· 單個觸發(獎勵):在一個單獨時間中觸發(通常是一場收購)。通常是六個月或一年的加速行權時間表。例如,如果你的四年行權期已經過了兩年, 同時你的協議中有一個既定的一年期單個觸發加速條款,那公司被收購之後,你會在三年時完成既定的行權。根據不同的情況,這個獎勵可能增加收購中買方的成本,因為他們需要提供激勵措施留住員工。(對買方來說,員工團隊通常是一個重要資產).
· 雙觸發(保護):兩個事件必須同時發生以激活加速行權。通常發生在公司被收購或者公司無故終止的情況下。這樣可以保護員工以免他們的角色被買方隨意取消。(比如他們已經有一個系統管理員),或者如果買方想降低收購的成本(因為未到期的股權可返回給公司)。第二個觸發經常被擴大來包括其他可能性,如:因公搬家,被收購後公司不再需要類似的崗位,等等。
雙觸發加速行權更為常見。相比在收購時獲得的顯而易見的股份價值,很少有創始人或員工還需要一個其他類型的獎勵。
雖然在公司創始人和VC之間設置行權機制非常容易,我們還是建議公司創始人將行權保護作為一個整體,看作「團隊聚合工具」--為他們自己、他們的聯合創始人、早期員工、和未來的員工。那些經歷過不公平的行權期的人會在這方面有特別強烈的意識--我們相信行權期的公平、均衡,和執行時的一致性是在一個公司達到長期優質管理效果的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員工股權分配
股權對於初創公司的早期雇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獎勵。它確保了員工在公司感覺到所有權並有動力為低工資工作,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在規模較大的企業可能賺得更多。因為創始人在A輪之前給公司員工股會比較復雜和昂貴,一些創始人只提供口頭承諾。我們常聽到「一旦我們拿到首輪投資,我會給你x %」。然而,這有可能導致團隊和創始人之間的矛盾。如果創始人以及團隊對相關股份所有權的期望值不同,可能意味著喪失重要員工。為避免這些問題,我們建議所有創始人要麼(1) 在A輪融資前就相對正式的提出股權計劃 (2) 給員工寫一個計劃書,詳細記錄他們在A輪融資之後的股權補償計劃。
6. 公司對內部員工的股份該怎麼分配
(1)目前的股份結構不用變化,仍然按照各出資人的出資比例分配。或者說原始出資人的持股比例按出資比例分配。
(2)然後由公司股東會做出一個決議,授予需要被激勵的核心員工一定的股票認購權利。第一,股票認購價格等於原始股東的認股價格,比如說一元錢一股;第二,根據重要程度授予不同的員工不同數量的股份;第三,一定要達到一定的業績條件之後,這些員工才能真正獲得股份,比如每年凈利潤XXXX萬元,或者每年凈利潤增長百分之XX。
這樣做的好處是:第一,他們有以原始價格獲得股票的權利,有奔頭,有干勁;第二,他們要努力才能獲得這些股票,所以,他們會更加努力。這是兩全其美的方案。要是萬一業績達不到因此而得不到股票,他們也不會埋怨股東。
7. 員工內部股票稅點是多少
如果僅僅是公司內部職工股上市交易,那麼就會按照證券交易所規定的稅費進行繳納,一般來說所有費率為0.1%左右也就是千分之一,因為你只有賣出的手續費用。
希望能幫到你,
8. 員工內部持股,所謂股票的歸屬期什麼意思呢
你好,你所提問的員工內部持股股票歸屬期的意思如下,該解答供你參考:規定在一定時期內不能夠出售手中的股份一般是一年,然後陸續可以出售一些手中的股票。所謂股權歸屬期是指期權;針對內部員工進行股權激勵的時候,往往會設置業績目標和工作年限,只有實現了目標並且在公司待夠一定時間,方能獲得相應的股權。據員工是否直接佔有股份或者享有期權將員工持股分為直接持股和間接持股。直接持股在法律上面臨著持股自然人資格確定標准不明確,持股人數超過法定人數等問題。而間接持股中需要確認顯明股東主體形式,明確隱名股東評價標准。
另外為你補充一下,RSU指的是受限股票單位,而RSU的本質是在一定期限內不能賣出,或者說不能上市流通。這個期限通常為4年。而且能獲得RSU的員工是很多的,而且RSU對工作年限是沒有限制的。如果是全員持股期權,而且通常有一個較長的工作時段,否則沒法兌現。而且受限股票單位與期權的概念又不一樣,RSU和Option一般都是逐年實現的,而Option於RSU又不一樣,Option不是賺取完全的股票,而是賺取差價。
在職場間有這樣一種說法,員工持股是職場最好的「造富機器」。這樣的計劃不僅公司喜歡,員工更喜歡,投資者也十分追捧。而如今的職場,員工持股計劃卻慢慢「變了味道」。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將員工持股變為股東減持套現的接盤工具、定增募資的資金渠道,甚至有公司將其當作市值管理的手段只為拉抬股價,逐漸偏離了員工持股參與公司成長共享發展利益的初衷,還是需要謹慎考慮。
9. 創始人和員工股票期權怎麼分配
創始人的時間,應該花在重要的事情上。股權分配,是其中之一。如何搭班子?如何做合夥人股權分配?如何做好退出機制?七八點給你16條建議,3個模型,1張股權健康體檢表。幫你梳理這些重要問題底層的思路。
一、找什麼樣的合夥人?
對於什麼樣的人,適合做合夥人,七八點建議考慮4個因素:一是互相信任,二是能力互補,三是全職出力,四是必須出錢。
1、互相信任
你在學習如何設計股權時,你的合夥人可能在學習,如何不被你設計?你真心喜歡這樣么?
千萬別和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扯淡吧。難道不好的朋友,就能合夥開公司?創業團隊要在具體事情上磨合過,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欣賞你優點,接受你缺點,有基本信任。要麼一開始是好朋友,要麼磨合後成為好朋友。
2、能力互補
劉備、曹操、孫權哥三合夥創業,老大+老大的股權結構,咋分?壓力山大。劉備和關羽、張飛、亮亮合夥創業,這種老大+老二的股權結構,就好分啦。老大+老二的結構,德哥總結華為任老闆的用人之道是「狼狽為堅」。
老大,即狼的標准,必須敢於進攻,清晰地理解公司的戰略方向,對工作有周密的策劃,有決心、有意志、有毅力,富於自我犧牲精神,能帶領團隊,不斷地實現新的突破。
老二,即狽的行為,精於管理,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撕開口子後,要能精耕細作,守得住,具備正確的執行力,來實施組織意圖。
能力互補,除了身份定位,還需要考慮是團隊內部的分工,如騰訊五虎分工清晰明確,馬化騰負責產品與產品,張志東負責技術,曾李青負責銷售。
3、全職出力+出錢
找合夥人,第三個和第四個特質,是必須全職出力+出錢,之前也有很多創始人提出來,找合夥人,又要全職干,又要是出錢,這種門檻太高,我相信大家在創業過程中,肯定是希望找真合夥人,不希望找偽合夥人,如果一個人,說看好你的項目,想當你的合夥人,但是他既不願意全職干,也不願意出錢,這個時候就該給他打個問號,這種既不願意花錢,也不願意花時間,你相不相信這是真愛?
二、股權該怎麼分?
如果算小賬,算到白頭偕老也沒法算明白,各自該拿多少股權。根據創業團隊的貢獻大小與分工,有絕對控股型、相對控股型、不控股型三種模型供你參考。創業搭班子,和家庭搭班子,長一樣一樣的:)
1、絕對控股型
絕對控股型,大家可以民主討論,大家有權反對,但大事小事最後都是你拍板。這是不是很像,那些妻管嚴的家庭?
2、相對控股型
相對控股型,大家可以民主討論,有權反對,但除了少數幾件大事,大部分事情都是你拍板。這是不是很像,那些有商有量,但有人拍板的夫妻家庭?
3、不控股型
不控股型,公司大事小事,你都拍不了板。少數幾件大事,你可以 投投反對票。這是不是很像,那些誰說了都算,誰說了都不算的夫妻關系?結果是,家庭少不了冷戰熱戰,雞飛狗跳。
對於公司創始人不控股的情況下,如何控制公司,七八點有4點建議:一是投票權委託制度;二是一致行動人制度;三是持股平台制度;四是AB股計劃制度。
阿里巴巴與萬科,一樣的股權分散,一樣的經營團隊不控股。但是,馬雲依靠事業合夥人制度(董事提名權+投票權委託),穩坐釣魚台。王石不斷遭受控制權挑戰。股權制度一開始的任性,決定了未來無限的折騰和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