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股票601258公司業績虧損了嗎

股票601258公司業績虧損了嗎

發布時間:2024-01-12 03:34:35

Ⅰ 證金二季度虧了44億此外還踩了16隻業績「摻水」股

點擊查看>>>主力持倉

上周,上市公司中報終於披露完全,其中隊,尤其是更為活躍的證金公司持股動態,無疑是投資者最關注的,那麼二季度證金公司持股情況究竟如何呢?

Choice數據顯示,二季度證金公司共計持有410家A股公司,所持公司二季度共計實現1.58萬億元凈利潤,佔A股整體1.95萬億元的81%。

從證金持股公司二季度所獲凈利潤來看,380家公司凈利潤為正,佔比93%,而四大行均超千億,工商銀行以1607億元排在首位,日賺8.93億元。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後,這380家公司中,有16家公司凈利潤為負,其中龐大集團(601258)更是從2.56億元,變成扣非後的負6.09億元。

從證金所持公司凈利潤同比變動來看,有272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為正,佔比66%,其中所持的洲際油氣(600759)凈利同比增長更是高達2374%。

此外,所持的410家公司中,有100家公司被證金公司增持(持股變動大於0.01%),10家公司是新進的,另有22家公司被證金公司減持(持股變動大於0.01%),其餘278家公司持股不變。

花了774億

對於證金公司二季度增持或新進的110家公司來說,按二季度個股成交均價來算,買進這些公司股票共計花了774億元。

證金公司更是對其中25家公司花超10億元,中國平安一家就花了52億元,占其總花費的7%。

此外,證金公司重金買入的這25家公司,以大金融板塊為主,共計10家,其中有7家銀行,另有3家保險公司。

而萬華化學(600309)和上海銀行()則是證金公司二季度新進公司,買入金額分別為29.35億元和10.16億元。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虧了44億

至於花了774億買進的這110家公司,在二季度給證金公司帶來的收益如何呢?

我們先來看看這110家公司的漲跌幅情況,其中僅29家公司是上漲的,佔比僅26%,漲幅最好的是片仔癀(600436),為35%。按照年內的行情大勢來看,出現這種情況是再正常不過了。

我們以成交均價計算出的買入成本,再以當期的漲跌幅為盈虧參考,可以看出,證金公司在二季度是虧損的,虧損達到44億元。

其中6家公司賺超1億,二季度新進的萬華化學賺的最多,為7.23億元。而證金花錢最多的中國平安卻是虧損最多的,為4.5億元。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28股被增持或新進超1%

從持股變動來看,110家新進或增持公司中,有28隻個股證金公司增持或新進股數占總股本比超過1%,藍光發展(600466)增持最明顯,持股比例增加2.53%。

萬華化學則是新進公司中,持股比例最高的,為2.3%。上海銀行和福耀玻璃也是新進公司中持股佔比超過1%的公司,持股佔比分別是1.22%和1.2%。

從最新持股占總股本比來看,浙能電力(600023)、中國鋁業(601600)、金地集團(600383)都已達到4.9%,其中浙能電力增持幅度最大,為2.09%。

從行業分布看,證金公司大幅增持或新進公司,主要集中在房地產和有色金屬行業,分別有5家和4家公司。另外,就是銀行和醫葯生物,各有3家公司出現。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22公司被減持

有增就有減,Choice數據顯示,二季度證金公司對22家公司進行了減持,其中大北農被減持最明顯,為0.51%。

從行業分布來看,被證金公司減持公司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行業,有6家公司,桃李麵包是減持最明顯的食品飲料股,為0.18%。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16家公司業績摻水

雖說證金公司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超過90%都在二季度取得正的凈利潤,但考慮上非經常性損益之後,有16家公司凈利潤變為負值。

龐大集團二季度實現凈利潤2.56億元,但披露的非經常性損益達到8.64億元,如此以來,實則為虧損6.09億元,是摻水最嚴重的公司。

此外,*ST船舶、博瑞傳播和華電重工二季度同比增長超過100%,但是考慮上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則變為負值。

不過,從證金公司最新持股比例來看,這些業績摻水公司中,華電重工、華聞傳媒、永泰能源和博瑞傳播持股依然超過2%。而青島雙星、匯鴻集團、國中水務、華麗家族則持股不足0.5%。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點擊查看>>>主力調倉路徑

更多主力持倉>>>

【隊】隊五路資金持倉A股3.3萬億元 市值佔比6%

【券商】263隻券商重倉股曝光 二季度自營盤逆勢增持38億元

【基金】績優基金隱形重倉股曝光 偏愛通信、銀行(附股)

【QFII】QFII連續6個季度持倉90隻個股 27隻績優股受機構青睞

【社保基金】建倉132隻個股增持167隻個股 社保這是抄底的節奏?

【私募】私募調倉路線:高毅增持消費製造 淡水泉看多醫葯(附股)

【險資】險資二季度逆勢布局跡象明顯 新進加倉84股普遍下跌


Ⅱ 求高手分析,龐大集團這只股票,現在買入做長線如何

601258龐大集團:
剛剛除權不久的一隻新股。
一般除權除息後會有一段填權的行情,也就是將缺口補上,但是填權的行情並非每次都能填補。
一要看大盤行情是否處於上升做多行情,二要看公司業績和效益如何,三要結合證券市場內外的環境來分析。
個人建議:做長線應該先確認牛市的起步

企穩。
然後挑選題材熱門並且低價優良的股票來長期持有!
你的長線具體要明確時間,是一個月
還是
一季度
還是
半年
還是一年。
如果你的龐大集團有填權行情,那可以做中線,風險還是有的。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後面應該會有漲勢,但能否完全填權就不好說了。
祝你好運!

Ⅲ 龐大集團因重整9月9日被「*ST」年內涉重整公司達12家

·

北京商報訊(記者高萍)繼*ST沈機之後,又一例因重整獲得受理而將要披星戴帽的公司誕生。根據安排,因法院裁定受理龐大集團(601258)進行重整,龐大集團將在9月9日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屆時,龐大集團證券簡稱將變更為「*ST龐大」。需要指出的是,龐大集團並非孤例。北京商報記者經過梳理兩市公告發現,加之龐大集團,年內被申請重整的上市公司合計達到12家。

龐大集團被裁定受理重整時間為9月5日。次日,即9月6日,龐大集團發布公告稱,9月5日收到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法院」)送達的(2019)冀02破申5號之二《民事裁定書》及(2019)冀02破2號之二《決定書》,法院已裁定受理北京冀東豐 汽車 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冀東豐公司」)對公司的重整申請,並指定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組擔任龐大集團管理人。

龐大集團被債權人申請重整源於一起1700萬元的借款。5月13日,龐大集團收到冀東豐公司送達的《告知函》。冀東豐公司在《告知函》中稱,鑒於龐大集團無法清償其到期債務,已於2019年5月13日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為由,向法院提出對公司進行重整的申請。根據彼時公告,2017年5月4日,為補充流動資金用於進貨,龐大集團與冀東豐公司簽訂了《借款合同》,約定公司向冀東豐公司借款1700萬元,借款期限為一年。但借款到期後,龐大集團因資金緊張,未能如期向冀東豐公司清償上述借款。由此,冀東豐公司向法院提出對龐大集團進行重整的申請。

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後,龐大集團也將按照規定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根據安排,停牌一天後,龐大集團於9月9日復牌交易,股票簡稱改為「*ST龐大」,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縱觀上市公司被披星戴帽後的股價表現,少則一個跌停,多則N個跌停,成為常態。這也讓龐大集團9月9日的股價迎來考驗。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重整可謂充滿「危」與「機」。龐大集團稱,公司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重整計劃將有利於改善公司資產、負債及治理結構等。不過,龐大集團也作出風險提示稱,法院已裁定公司進入重整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的相關規定,若公司重整失敗,公司將被法院宣告破產。如果公司被法院宣告破產,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第14.3.1條第一款第十二項的規定,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龐大集團主營 汽車 經銷及維修、養護業務,屬於 汽車 經銷行業。昔日,龐大集團曾作為 汽車 經銷商第一股而風光無限,如今卻落得重整的地步。回溯龐大集團 歷史 ,公司於2011年上市,2018年前,龐大集團僅在2012年出現過虧損,其餘年度均處盈利狀態。不過,這種盈利情況在2018年再度打破,當年公司實現歸屬凈利虧損額高達61.55億元。此外,龐大集團今年上半年的成績單亦難言樂觀。2019年上半年,龐大集團歸屬凈利潤虧損11.99億元,經過記者對比發現,這是龐大集團上市以來中報首次出現虧損。對於上半年的經營情況,龐大集團曾在公告中稱,2019年上半年,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持續發酵,疊加2018年度的整體資金環境偏緊等因素,公司的融資困難、資金緊張問題尚未得到緩解,繼而嚴重影響並制約了公司的正常經營,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效益均同比下降。「面對困境,公司一方面如實向金融機構說明情況,徵得理解支持,同時也通過減員增效、處置資產等方式降低費用、回籠資金,盡最大努力維持公司的正常經營。」提及對自身困局的解決,龐大集團如是表示。

綜合龐大集團最新披露的相關債務逾期及更正公告,截至8月31日,龐大集團超20起債務逾期。其中,一筆來自於北星(天津) 汽車 有限公司的流動資金借款逾期金額為10億元。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龐大集團進行采訪,但對方電話未能接通。

Ⅳ 賣車不掙錢「4S店之王」資不抵債,千億巨頭巨虧68億

2020年,龐大集團在「鬼門關」前歷經盤桓。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4S店大佬龐慶華近二年來為龐大集團的續命、為了扭轉財務困局而多方奔走、殫精竭慮之中,但是,和公司名稱一樣,ST龐大即便是破產重整這個事情也變得又「龐」又「大」,似乎都不容易!


輝煌了近半個世紀的龐大集團,就這樣要完了嗎?


它曾是全國第一的 汽車 經銷商、中國首家在A股上市的 汽車 經銷商集團、「中國 汽車 銷售服務十大企業集團」第一名……締造了龐大集團的龐慶華也是叱吒中國 汽車 經銷商界的領軍人物。

然而,這一切都在2019年夏天戛然而止。這家命懸一線的千億 汽車 銷售帝國,經由業務的調整規劃,正讓一線曙光緩緩落進停滯深淵的業績谷底。

迫於市場壓力, 汽車 經銷商傳統業態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2019年,整個 汽車 行業都十分浮躁,新車銷量持續下滑,部分車企被邊緣化,上下游供應商產業鏈受到牽連,就連4S店也開始叫苦抱怨不賺錢。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帝國崩塌」、「瀕臨破產」等一系列負面詞彙,把這家汽貿領域龍頭企業,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昔日國內十大經銷商集團之一的龐大汽貿集團,突然陷入破產重組以及債務危機的現狀中,不得不試圖通過破產重整計劃,重獲最後一線生機。


被譽為「4S店之王」的千億 汽車 銷售帝國,如此之快步入黃昏引人錯愕。


要知道, 2018年龐大營收維持在420億元的較高基數;2017年,憑借705億的業績,龐大還曾位居《財富》中國500強第115名。

2019年12月10日晚間,ST龐大(601258.SH)發布公告稱,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批准了《龐大集團重整計劃》。

按照法院的公布的評估材料,龐大集團本部賬面資產總額為302.07億元,按照市場價值法進行評估,評估價值總額為97.66億元;按照清算價值法進行評估,評估價值總額為50.17億元。但是,按照法院的最終統計,其債務合計272.8億元,龐大集團已嚴重資不抵債。

與破產不同,重整的目的恰恰就是避免企業走向破產清算。而為了實現重整,原控股股東龐慶華及其關聯自然人無償讓渡其所持的210624.17萬股股票(占龐大集團總股本的32.21%)給投資人。

原董事長龐慶華則凈身出戶,與龐大再無關聯。據啟信寶數據顯示,龐大集團法人、董事長已由龐慶華變更為元維資產董事長馬驤。

難道龐慶華真的要離開自己一手締造並苦心經營長達16年之久的龐大集團嗎?

我這一輩子就幹了一件事,那就是賣車。

搞了40多年 汽車 的龐慶華,他自言自己是汽貿行業一塊「活化石」,見證了中國 汽車 發展史,多次踏准中國 汽車 流通的發展脈搏,曾帶領企業站上了全球汽貿的山巔。


龐慶華,生於1955年8月,祖籍河北灤縣。


了解過龐慶華的人其實都知道,他並沒有什麼華麗的過往,16歲離開校園,干過修理工,開過理發店、飯店,為了謀生嘗試各種有可能發展的崗位。

藉助當時國家一系列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再加上龐慶華與生俱來的經商天賦,一路摸爬滾打,從最初的河北唐山灤縣物資局的機電設備公司,到改制後的冀東物貿,到改名後的龐大汽貿集團,再到躋身2011胡潤中國富豪榜,龐慶華的人生就和龐大集團一樣,直沖雲霄。

千禧年後,中國 汽車 市場開啟了第一個黃金十年,年度產銷由最初200萬輛,迅速躍升至2010年的1800萬輛。

龐慶華抓住這波大機遇,一邊迅速擴張 汽車 品牌代理權,一邊嘗試 汽車 消費信貸業務,伴隨4S店等銷售網點的遍地開花,龐大的業績曲線急速飆升。

那時,創始人龐慶華春風得意、風光無二,更被視為中國 汽車 經銷行業無出其右的領軍人物。


201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後,龐大迎來了高光時刻,並創造了三個行業第一:首家IPO登陸A股的 汽車 經銷商集團,當年全球市值最高的 汽車 經銷商集團,當年上市單筆融資額最高的民營企業。


上市當年,龐慶華名利雙收,在胡潤富豪榜上身家漲至100億元。龐大集團市值曾一度超過630億元,就此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 汽車 經銷商。

讓龐慶華始料未及的是,黃金十年後, 汽車 行業消費增速趨緩;而且在此之後,龐大膨脹了,在全國范圍內瘋狂拿地擴張,漸漸地,錢不夠用了,就開始發債募資。

2011年,龐大554.55億元營收同比僅增3%,6.5億元凈利已是近年峰值;倘若著眼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表現,2012至2018年,龐大數值僅2016年為正。

財報顯示, 2012年至2018年龐大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39.85億、603.15億、563.75億、660.09億、704.85億、420.43億,扣非凈利潤-0.44億、-2.73億、-3063.61萬、1.95億、-2.09億、-68.41億。

也就是說,上市之後,除2016年外,龐大的主營業務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且越虧越大。

高速列車般加碼行駛讓龐大停不下來,進而開始鋌而走險,連續多次違法操作。2012年,龐大捲入「欺詐門」的漩渦,被大量卡車車主圍堵股東大會。

據統計, 在過去7年裡,龐大先後6次被曝涉嫌違法違規,違法佔地、變相銷售、內幕交易等等。

另據天眼查顯示,關於龐大集團的法律訴訟共計1115條,追償權糾紛最多,共761條,其他如融資租賃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土地糾紛、勞動糾紛也不少。

上市八年間,龐大集團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已逐漸消失,快速擴張使龐大集團的資產負債率一路走高,日益緊張的資金鏈使其從雲端墜落,並長期處於求「錢」若渴的狀態。

光陰太瘦,指縫過寬,僅八年光景,深陷債務危機、資金鏈緊張的龐大集團於2019年從雲端墜落,一地雞毛,一年多以來過著風雨飄搖的日子,對於龐慶華來說,簡直是苦不堪言,其如此突兀境地令人唏噓!

最終,這家曾經的千億 汽車 銷售帝國,不得不走上重整的自救之路。

經過長達三個多月的重整,龐大集團的改革已經初見收益。 據ST龐大2019年度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2億元,扣非凈利為虧損39億元,較2018年的虧損61.6億元大幅增長。

回顧除2019年外前3年的財務表現,不可否認的是,從絕處逢生至重獲新生,龐大在爬脫經營谷底的路上,依然阻力重重。昨日的「4S店之王」要王者歸來了嗎?

然而好景不長,近日,擬推出的股份回購計劃又遭交易所問詢。

5月14日《證券日報》消息, 近日,ST龐大推出股權回購計劃,因2019年全年和2020年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4億元和-2.8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9億元和-1.7億元,均發生大額虧損。而ST龐大在此背景下擬支付5億元至10億元用於股份回購計劃一事,引起交易所問詢。

此外,上交所對於ST龐大重整投資人能否完成業績承諾也提出了質疑。

事實上,龐大集團遭受困境的背後,折射出的是整個 汽車 行業所面臨的挑戰。

2018年,乘用車市場整體銷量2235萬輛,同比降幅5.8%。這是1990年以來,數據紅線的首次跌落。當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車企與經銷商之間的固有「矛盾」迅速激化。

現如今, 汽車 經銷商早已經告別了以前高利潤的時代,再加上經營成本和獲客成本的日益增加,經銷商面臨的壓力也逐漸增大。

2020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讓各行各業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汽車 行業也頗為艱難。但只要有「向死而生」的勇氣與魄力,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參考資料:

礪石商業評論《龐大集團敗在哪兒?》、

道哥說車《龐大集團前十股東:龐慶華持股第二,讓渡股份成空談》、

一波說《賣車不掙錢?巨虧39億,ST龐大有能力5~10億股權回購?》、

華商韜略《千億巨頭龐大集團「自己告自己」,是「真破產」還是「苦肉計」?》

Ⅳ 黃繼宏的汽車帝國

重整龐大集團尚未走出經營困境,深商控股再度出手「接棒」*ST眾泰,兩塊「殘破」拼圖如何湊出一個完整的 汽車 「帝國」?

本刊記者 王東岳/文

2022年1月5日,*ST眾泰(000980.SZ)發布《關於下屬子公司重整計劃執行完畢的公告》,公司旗下江南製造收到長沙中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確認江南製造重整計劃已執行完畢。至此,*ST眾泰及其下屬的8家子公司重整計劃均已經法院裁定批准並執行完畢,*ST眾泰的重整計劃告一段落。

重整完成後,江蘇深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深商」)及其一致行動人接替鐵牛集團正式成為*ST眾泰控股股東;通過表決權委託,江蘇深商法定代表人黃繼宏成為*ST眾泰新晉實際控制人。

兩年前,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商控股」)及其掌舵人黃繼宏通過介入重整的方式取得龐大集團(601258.SH)實際控制權。將*ST眾泰「收入囊中」後,黃繼宏在短短三年時間里已通過破產重整「掌控」兩家上市公司。

兩次「高調」介入重整的背後,是黃繼宏對其 汽車 事業勾繪的宏偉「藍圖」。2019年,黃繼宏和他率領的深商控股承諾,三年時間(2020年至2022年)「助力」龐大集團實現累計不低於35億元歸母凈利潤的業績目標,深商控股和黃繼宏由此被投資者寄予厚望。

如今,承諾的三年之期已去其二,在經歷了大規模的縮減門店、降薪裁員、變賣資產等系列運作後,龐大集團的實際經營狀況依舊步履「蹣跚」。2021年前三季度,龐大集團實現歸母凈利潤6.13億元,但確認的投資收益為7.8億元;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龐大集團的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1億元,公司自身經營的虧損局面仍未得到明顯改善。與此同時,深商控股通過重整獲得的龐大集團股權已被系數質押和凍結。

8億元「撬動」眾泰

*ST眾泰的前身金馬股份於2000年6月在深交所正式上市。2017年,金馬股份以向鐵牛集團等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永康眾泰100%股權,公司更名為眾泰 汽車 (現為*ST眾泰),主營 汽車 整車研發、製造及銷售業務。

2019年起,因流動資金匱乏、有息負債全面逾期、生產經營停頓等諸多困難纏身,*ST眾泰及旗下8家子公司陷入債務危機,先後被法院受理破產。2020年10月,浙江永康農商行向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金華中院」)提出對*ST眾泰進行重整的申請。

2021年6月,金華中院根據債權人申請正式受理眾泰 汽車 重整一案。在經過兩輪意向投資人終止投資後,2021年7月,江蘇深商作為重整投資人接替開展針對*ST眾泰的重整事宜。

根據重整計劃,*ST眾泰以重整前的20.27億股總股本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15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票,共計轉增30.42億股。轉增完成後,*ST眾泰的總股本由20.27億股增至50.69億股。

前述轉增股本不向原股東分配,其中10.14億股股份分配給*ST眾泰及眾泰系旗下8家子公司的債權人用於清償債務,剩餘20.28億股轉增股份中,財務投資人按照1.5元/股價格支付12億元重整投資款合計受讓8億股轉增股票,江蘇深商及其一致行動人以8億元重整投資款合計受讓12.28億股轉增股票,上述資金均用於支付重整費用、清償債務、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重整完成後,江蘇深商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ST眾泰24.22%股權,接替鐵牛集團成為*ST眾泰第一大股東及控股股東;黃繼宏通過與江蘇深商、萬馳投資、眾富同人、力馳投資、國民數字、葉長青、金貞淑簽訂《委託協議書》,獲得以上7位股東授予行使其合計持有的*ST眾泰24.22%股份對應表決權,*ST眾泰實際控制人正式變更為黃繼宏。

7億元重整龐大集團

在本次「接盤」*ST眾泰前,深商控股及其掌舵人黃繼宏通過參與龐大集團的破產重整成為龐大集團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與*ST眾泰情況相近,2018年,龐大集團出現巨額虧損,因資金嚴重不足、財產不能變現等原因,公司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存在喪失清償能力風險。

2019年9月5日,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龐大集團重整一案。

根據評估機構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重整前,龐大集團本部賬面資產總額為302.08億元,按照清算價值法評估價值總額為50.17億元;負債總額合計約為272.8億元,其中包括經唐山中院裁定確認的債權總額169.71億元、經管理人審查確認尚需提交債權人會議核查並經法院裁定確認的債權總額5.06億元、職工債權5636萬元以及包含暫緩確認債權及未申報債權在內的97.47億元預計債權。

2019年9月13日,龐大集團對外發布消息,確定深商控股等3名為重整意向投資人;12月11日,深商控股、深圳市元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元維資產」)和深圳市國民運力 科技 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民運力」)被正式確定為龐大集團的重整投資人。

根據重整計劃,龐大集團以公司重整前的65.38億股總股本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5.64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票,共計轉增36.89億股股票,轉增後龐大集團總股本增至102.27億股;上述轉增股票不向原股東分配,其中7億股由重整投資人及其引進的財務投資人受讓,並提供7億元用於支付重整費用、清償債務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剩餘29.89億股用於根據重整計劃的規定清償債務。2020年8月,龐大集團實際控制人由龐慶華變更為黃繼宏。

變賣資產「注水」業績承諾

由於原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龐大集團的經營虧損承擔主要責任,在龐大集團的重整中,龐大集團原實際控制人龐慶華無償讓渡了其所持的龐大集團21.06億股股票,交由重整投資人(深商控股、國民運力、元維資產)及其關聯方有條件受讓。

根據重整計劃,上述無償受讓股份共有三項前置條件,其一是按照深商所提出的經營方案,對龐大集團業務結構進行調整,提升龐大集團的管理水平及運營價值,確保龐大集團恢復持續盈利能力;其二是重整投資人承諾,龐大集團2020-2022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7億元、11億元、17億元,或2020-2022年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合計達到35億元,若最終實現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未達到前述標准,由重整投資人在2022年會計年度審計報告公布後三個月內向龐大集團以現金方式予以補足;其三是深商控股承諾三年內不向關聯方以外的第三方轉讓其所持有的龐大集團股票。

在三項對龐大集團的經營承諾中,凈利潤目標是深商控股有條件受讓中最核心的「考核」指標。此前,龐大集團連續多年徘徊在虧損邊緣,深商控股和黃繼宏做出的承諾讓投資者對龐大集團重整後的經營前景寄予厚望。

年報顯示,2020年,龐大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273.8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0億元。2021年1-9月,龐大集團營業收入211.56億元,歸母凈利潤6.13億元。

僅以歸母凈利潤看,深商控股接手後的龐大集團經營業績顯然是有所改善,但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承諾之初深商控股並未對歸母凈利潤的性質和條件進行約束,這恰好為公司後續的一系列「拋售」留下「操作」空間。

自深商控股入主以來,龐大集團開始大規模縮減經營網點、降薪裁員、變賣資產。數據顯示,峰值期的龐大集團在全國28個省擁有超過1100家經營網點,其中包括857家專賣店和122家 汽車 超市;重組前的2018年,龐大集團在全國的經營網點數是806家。

2019年和2020年,龐大集團的經營網點數分別降至402家和329家。截至2021年上半年,龐大集團擁有的經銷門店進一步降至317家,不及峰值的1/3。與網點規模縮減相伴,降薪、裁員接踵而至。重整前,龐大集團在全國有接近2萬名雇員,人均薪酬12萬元/年;截至2020年年末,公司雇員已降至1.28萬名,人均薪酬也降至9.94萬元/年。

同時,在深商控股主導下,龐大集團開啟「甩賣」模式,頻頻打包出售下屬子公司股權及旗下資產。2020年12月,龐大集團集中出售了公司持有的濱州市星辰 汽車 服務有限公司、淄博龐大霸龍 汽車 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秦皇島利星 汽車 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青島中冀斯巴魯 汽車 銷售有限公司以及哈爾濱中冀 汽車 銷售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的100%股權,並處置了公司旗下內蒙古鵬順 汽車 銷售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名下土地及地上建築物,出讓金額合計6.35億元。

2021年4-12月,龐大集團又先後出售了公司旗下的中冀樂業(北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自貢 汽車 銷售有限公司、北京龐大巴博斯 汽車 銷售有限責任公司、保定冀東興重型 汽車 銷售有限公司4家公司的100%股權,出讓金額合計11.06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1-9月,龐大集團確認的投資凈收益分別為4.03億元和7.8億元,分別占公司當期營業利潤的66.72%和110.01%。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的扣非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7億元和-1.11億元。

以合計數計,2020年至2021年9月期間,龐大集團累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1.93億元,占重整業績承諾的66.28%;但同期,公司扣非凈利潤合計數為7542萬元,僅占重整業績承諾的4.19%,公司實際經營狀況遠不及重整預期。

資源整合皆成「空」

根據深商控股無償受讓股份所提出的經營方案,接手龐大集團後,深商控股應從「存量業務的調整與優化」和「增量業務的引進與發展」兩方面幫助龐大集團提升的管理水平及運營價值,確保龐大集團恢復持續盈利能力。

在存量業務上,深商控股曾承諾引入民生銀行為龐大集團提供不超過10億元共益債務融資;同時,公司還承諾通過提升資產流動性及資金使用效率、優化品牌及經營網路結構,積極推進新能源與新零售業務。但實際上,公司所謂的共益債務融資並未引入成功,優化品牌網路也衍變成了不斷拋售旗下資產。

在增量業務上,深商控股的運作同樣收效甚微。按照經營計劃,深商控股承諾將依託重整投資人之一的國民運力的資源和優勢,快速形成增量業務,進入核心城市的商用車服務市場,從交通的電動化裝備入手,擴展到交通管控,推動龐大集團從客戶端的銷售服務到城市公共交通運營商的轉變;同時,依託「城市公共交通服務商」模式,龐大集團將獲得新能源 汽車 消費全生命周期的收益。

根據國內媒體的此前報道,2019年,深商控股曾向上交所提交一份名為《龐大2020-2022發展規劃》(下稱「發展規劃」)。發展規劃中,深商控股表示,「預計2020年,龐大集團將在天津市和吉林省市場計劃投放新能源公交車3500輛,計程車6000輛,環衛車2300輛, 旅遊 及通勤巴士1000輛,建設車輛配套充電樁2300個,實現業務收入58.5億元,凈利潤7.67億元。」

事實完成情況是否如此?

在對上交所問詢函的回復中,龐大集團表示,2020年,公司承接了唐山市358台公交車電動化業務,成交金額為4.41億元。與公司提交的發展規劃數據相比,龐大集團在問詢函中披露的成交數量和成交金額顯然是遠遠不及規劃預期的。至於環衛、出租、 旅遊 及通勤巴士、充電樁等新能源信息,公司在回復函中更是鮮有提及。

資產「虛實」難測

根據重組計劃書,本次直接參與*ST眾泰重整的江蘇深商是一家成立於2020年9月的新公司,由於成立至今未開展實質性業務,江蘇深商尚無最近三年的財務數據。向上溯源後,江蘇深商由深商控股100%持股。

盡管已是兩家上市公司背後真正的控股股東,深商控股經營資產的真實情況卻十分難以捉摸。

根據深商控股官網介紹,深商控股成立於2011年7月,注冊資本10.22億元,公司系由79家深圳市重點民營企業共同投資成立的一家從事金融服務類、大型項目投資和高新技術開發與生產的大型民營企業,目前股東的總資產近萬億元。

*ST眾泰披露的未審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深商控股的總資產為282.09億元,總負債為161.12億元,公司凈資產24.76億元,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28.66億元,凈利潤4.64億元;2019年年末,深商控股的總資產為67.52億元,總負債為19.06億元,公司所有者權益48.46億元,當年的營業收入為52.06億元,凈利潤為1.42億元。

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0年年末,深商控股的從業人數僅有43人。同時,Wind數據還顯示,2014年,深商控股的營業收入僅為4668萬元,凈利潤也只有109萬元。很難想像,短短數年時間,深商控股的收入規模能由千萬級別突破至百億,而同期公司的從業人數卻不足50人。

更需指出的是,根據國內媒體此前獲得的深圳大公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深商控股2019年合並會計報表審計報告》,2019年年末,深商控股總資產21.29億元,合並總資產21.75億元,所有者權益12.90億元,合並所有者權益12.57億元;當年的營業總收入為324.43萬元,合並營業總收入為563.55萬元,凈利潤為虧損3.25億元,合並凈利潤為虧損3.34億元。

與深圳大公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相比,深商控股所提供的未審計數據差距顯而易見,公司的真實經營情況實屬難測。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在於,2020年4月,龐大集團發布了《關於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下稱「回購計劃」)。根據回購計劃,龐大集團擬以不超過1.78元/股價格,使用不低於5億元且不高於10億元回購公司2.75%-5.40%股份用於股權激勵,回購期限為2020年5月14日-2021年5月13日,後延長至2021年11月14日。

最終,龐大集團實際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數為1.8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81%,支付的資金總額為2.5億元,僅為原回購計劃總額下限的一半。

不僅如此,2021年7月12日,北京金融法院判決,因保全需要龐大集團控股股東天津深商北方有限公司(下稱「深商北方」)持有的公司股份7.9億股被司法凍結。截至2021年9月末,深商北方(深商控股100%持股)持有的龐大集團股份16.45億股股份近乎全部質押和凍結。

「倒賣」里的往事

與資產相應,深商控股的組織架構同樣有如迷霧。根據*ST眾泰披露,由於深商控股的股權較為分散,截至目前,深商控股仍處於無控股股東和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態。

按股權佔比計,深商控股的第一大股東是深圳市國民運力 科技 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民運力」),其持有深商控股25.34%股權。向上穿透後,黃繼宏持有國民運力99.46%股權,是國民運力持股比例最大的自然人股東。在公開資料中,黃繼宏的官方身份是深商控股總裁。

需要指出的是,直到2019年,黃繼宏控制的國民運力才一躍成為深商控股的第一大股東。

根據公開信息,黃繼宏生於1974年,1993年至1997年曾就讀於中國人民解放軍 汽車 管理學院,1997年至2005年任解放軍駐港部隊裝備技術部幹部。

2005年起,黃繼宏開始擔任廣東省綠色家園環保 科技 公司(下稱「綠色家園」)董事長,並在2013年和2014年陸續擔任深圳市一體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和深圳市一體數科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官方信息中,綠色家園似乎是黃繼宏「創業」故事的起點。但事實上,在黃繼宏控制的數十家公司中,最早成立的是一家名為深圳市盛大光明 科技 有限公司(下稱「盛大光明公司」)的企業。

工商資料顯示,盛大光明公司成立於2003年10月,截至目前,黃繼宏持有盛大光明95%股權,並身兼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職務。在盛大光明公司的旗下,有一家名為深圳市漢玉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深圳市漢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漢玉文化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14年以前,盛大光明公司持有漢玉文化公司96%股權。

根據公開信息,2008年,漢玉文化公司曾先後與寶安區政府和沙井街道辦簽訂《合作意向書》及《沙井漢玉博物館建設合作協議》,策劃由漢玉文化公司負責在深圳沙井市民廣場東南側地塊處建設沙井漢玉博物館。

資料顯示,沙井漢玉博物館是以建設「中國現代漢白玉雕塑文化產業基地」為初衷的公益性博物館。按照規劃,漢玉博物館建成後,將通過開展博覽、交易等文化活動,吸引全國雕刻藝術等文化企業聚集沙井,以至於把沙井漢玉博物館建設成深圳出名的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2010年5月,漢玉博物館搖身一變成為沙井義烏商貿城(二期),並由一家名為漢玉義烏商貿城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漢玉義烏商貿城公司」)的公司負責招商。工商信息顯示,漢玉義烏商貿城公司成立於2009年9月,公司由黃繼宏100%持股。

據當時的報道,按照審批正規手續,漢玉文化博物館的審批流程需要花費3-4年時間,但恰逢2008年漢玉文化博物館負責舉辦一場展覽會,所以在手續都還不齊全的情況下提前開工建設。不僅如此,由於涉及地塊的土地性質為文化用地,該地塊由寶安區沙井街道免費給予漢玉文化公司使用。

正是如此一塊免費的文化用地被「空手套白狼」用於招商。當時的媒體報道稱,漢玉博物館在建設之初並非漢玉文化公司單獨出資,而是另外找了數名出資人一同建設博物館,「共有魏、黃、呂3個股東,黃繼宏出資1500萬元,佔33%股份,魏、呂出資超5000萬元,佔67%股份,在建博物館之初,3人關系很好,因魏、呂兩人年紀較大,就交給了黃繼宏打理,平時參加會議簽合同都是黃繼宏負責。」

博物館建成後,其他出資人堅持將漢玉博物館打造成「中國現代漢白玉雕塑文化產業基地」,漢玉文化公司則擔心短期難以看到收益,堅持將漢玉博物館打造成義烏商貿城快速收回資金。多方膠著之下,黃繼宏另起爐灶,成立漢玉義烏商貿城公司,對外發售「使用權」。

頗具戲劇性的是,在銷售漢玉義烏商貿城(二期)項目之前,僅一街之隔的對面早已有一家名為沙井義烏商貿城的項目存在。盡管名稱相近,但漢玉義烏商貿城所謂二期項目與馬路對面的沙井義務商貿城實際並無關系,是完全分屬兩家不同公司的開發項目。

時至今日,當年的漢玉博物館和漢玉義烏商貿城早已改名換姓,「倒轉騰挪」之間的真實收益也無從為外人知曉。但按照媒體當年的測算數據,漢玉義烏商貿城的招商回報不止億元。

重整後的「未來」

在*ST眾泰的重整計劃中,江蘇深商表示,公司將以眾泰 汽車 重整為契機,對公司實施市場化改革,推動改革脫困和轉型升級工作,同時結合重整投資人所處行業的資源優勢,以恢復優化傳統業務和升級拓展新業務為戰略導向,實現業績快速回暖。

按照重整計劃,江蘇深商為受讓眾泰 汽車 轉增股票做出9項承諾,包括8億元資金用於支付重整費用、清償債務、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協助眾泰 汽車 恢復整車製造產業;向眾泰 汽車 提供優質產業資源,引進高端技術開發團隊,全球范圍內遴選車型;利用產業協同優勢,幫助眾泰 汽車 盡快恢復全國性的銷售網路等諸多內容。

然而,細心的投資者或許能夠發現,在*ST眾泰的股權受讓條件中,深商集團已不再對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和營運指標做出具體的數據承諾。

相較於龐大集團,*ST眾泰所面臨的經營局面是更為復雜的。2021年前三季度,*ST眾泰的營業收入為6.12億元,歸母凈利潤為-9.9億元,公司仍處於巨額虧損狀態。在評估機構對*ST眾泰資產清算價值的評估中,眾泰 汽車 的資產評估總值僅為3.1億元,其中流動資產評估值為1.95億元,非流動資產評估值為1.15億元。

在過往的對外宣講中,黃繼宏曾構想通過一種「基金」模式來完善 汽車 全產業供應鏈,從另一個角度推動 汽車 消費、運營、服務,乃至由此協力打造世界級 汽車 整車及零部件研發、生產和後市場服務基地,讓 汽車 的核心零部件回歸,帶動中國 汽車 產業定製。

但龐大集團的「失諾」和「迷茫」猶在眼前。深商控股和它的掌舵者能否打造出構想中的 汽車 「帝國」?抑或龐大和眾泰都僅僅是黃繼宏們的另一座「漢玉博物館」?

針對文中所涉問題,《證券市場周刊》記者已向*ST眾泰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公司回復。

閱讀全文

與股票601258公司業績虧損了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app設置k線數 瀏覽:920
股票摘帽和摘帽的條件是什麼意思 瀏覽:271
今天關於股票的國家信息 瀏覽:937
京東方股票行情走勢6 瀏覽:160
股票ST之前會發幾次提示 瀏覽:991
葯易購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瀏覽:670
蘋果公司自帶股票軟體好用嗎 瀏覽:394
呱呱股票下載軟體 瀏覽:370
2019中國國旅股票 瀏覽:152
看財經股票的app 瀏覽:653
st華映股份股票行情 瀏覽:142
股票型基金長期持有技巧 瀏覽:209
股票中簽錢是銀行卡上扣嗎 瀏覽:732
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的股票代碼 瀏覽:695
股票賬戶可以通過手機轉出資金嗎 瀏覽:684
股票的錢多久可以轉銀行卡 瀏覽:252
軍工股票屬於科技嗎 瀏覽:422
中核科技股票資金流向 瀏覽:460
阿里員工股票授權政策 瀏覽:857
晶元etf股票的價格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