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投資市場必須消費品股票今天

投資市場必須消費品股票今天

發布時間:2024-02-02 10:56:02

A. 消費股什麼時候反轉

半年不到,消費股就從眾星捧月的小甜甜變成了黃臉婆。


普遍性下跌的原因,主要還是漲得太高。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大批熱錢湧入消費板塊,大幅推高板塊估值。


高估到崩潰,是自然法則。


但可以從中總結買賣經驗:


個別股票估值一枝獨秀,可以理解為業績爆發,但當板塊整體估值脫離地心引力,往往就是減倉的信號。


反之亦然。


其實中國消費整體基本面沒有問題,只是目前面臨著階段性的困境。


供給端上,主要是上游原料成本上升。


需求端上,刺激效果衰減,疊加疫情反復,大眾消費需求疲軟。


雙殺也就來了。


既然是階段性的問題,就沒必要悲觀。


有些行業跌下去是無底深淵,但消費股大概率會翻盤的。

1

消費的問題,不只是投資者的眼前苟且,而是國家經濟增長的星辰大海。


說中國還是世界工廠,出口加工型經濟體,那是老黃歷。


實際上2008年以後,中國經濟就已經逐漸「內循環」。

2011~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於GDP的貢獻率保持在55%~69%的區間內。


也就是說,三駕馬車中,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一架馬車,對增長的貢獻佔了三分之二。


但萬物皆周期,消費亦不例外。


早在疫情前兩個季度,即19年第二季度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跌到60%以下。


但消費下行的問題,被突如其來的疫情一定程度地掩蓋了。


雖然今年以來,消費拉動GDP的佔比已基本恢復正常水平,但總體上離均值還有不小的差距。

雖然中國經濟賬面上的增長數字可喜,但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


因為疫情扶持政策有點「厚此薄彼」。


製造業和投資端享受了財政貨幣政策寵信,就像做手術,刀下病除。


消費,更像勉強對付了幾口湯劑,得靠自己熬過去。


消費的緩慢恢復和製造業PMI的快速擴張,形成了鮮明對比。


但消費跟不上,光供給擴張,也就是上面指出的「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


如今問題凸顯,也算上面預料之內。


我國消費的總盤子,可分為政府消費和居民消費兩塊。


其中政府消費在改革開放後迅速攀升,從20%提升到30%。


2012年「八項規定」出台後,政府消費的無序擴張得到遏制,目前大致穩定在30%左右。



居民消費又可以再分兩類,服務和實物消費。


在各品類消費結構中, 汽車 消費毫無懸念的高居第一,佔了近三成。

超過5%的,還有石油及製品、糧油食品、服裝類、家電、日用品。


別看不起這5%,在我國40萬億的社零總額的大盤子里,5%就是2萬億。


如果一家企業市佔率能達到30%,就是6千億的銷售規模。


按12%的凈利率計算,20倍PE估值,就足以支撐一家市值上萬億的公司。


實際上,中國的消費品,大量都是散裝形態,各品類的包裝化都僅僅是起步而已。


盡管門口就是13億人口的大市場,但中國的大眾消費品賽道,還沒跑出一家萬億市值的公司(剔除白酒)。


凈利率高達25%+的海天,市值不過也才3千多億。


所以說,消費,尤其是大眾消費的天花板,還高不可攀。


人們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由於需求端的穩定剛性,理論上,消費品不應該存在類似工業品那樣的大幅起落。


但現實中,消費品的周期波動,卻讓人難以忽視。


那究竟是什麼,造成了消費的周期性波動?

2

我們來設想幾個場景。

1、股民老王的股票漲停,晚上回家開燈吃面,還卧了個蛋。


2、碼農小王升職加薪,馬上下單心心念念的30系顯卡。


3、開小超市的個體戶王總,因附近工廠倒閉,工人提桶跑路,突然就覺得手裡的華子不香了。

消費是一個的函數,由兩個基本變數構成:


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


決定消費能力的是收入,以及預期收入。


收入除了常見的經驗收入和勞動收入,還有一個特殊的收入形式——財富效應。


場景1中的老王,就是財富效應增加邊際消費的典型例子。


不過,有些人會簡單地將財富效應等同於財產性收入。


錯,差別很大。


同為財產性收入,股市的普遍性上漲和房地產市場的普遍性上漲。


由於前者的流動性更強,財富效應會更顯著。


逛菜市場的北京大媽資產總額500萬起步,一樣會為了一塊五毛跟小販掙得面紅耳赤。


而股市上漲後,投資者的消費上行會同步變動,尤其體現在 旅遊 、奢侈品等高端消費上。

不過,目前自然人賬戶規模約1.757億戶,而且絕大部分人持有市值並不高,就更別提盈利能力了。


所以無論從價格還是數量上看,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只對少部分人有效。


財富效應並非決定整體消費的核心要素。


消費,還是要看場景2,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勤勞的打工人。


但現在的00後似乎已不太勤勞了。


根據8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布會披露的經濟運行情況。


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6月份上升0.1個百分點。


其中16-24歲人口、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6.2%、4.2%。

也就是說,進入勞動市場的00後,又在重演2020年的故事,六個人就有一個人失業。


問題來了。


00後是主動「躺平」?


還是熱衷於打日結工,當「三和大神」?


又或是確實找不到工作,被動失業呢?


近段時間以來,受疫情影響的餐飲, 旅遊 ,受政策影響的教培、醫美,以及成交快速下滑的二手房交易,房地產投資的降溫......


一邊是糾正服務業,降溫樓市,就業大戶受到沖擊;


一邊是高舉製造業和核心 科技 ,但吸納就業畢竟有限。


雖說兩者都有道理,但就是時間點的選擇上......


要知道, 社會 消費零售總額與居民可支配收入走勢高度一致。

一系列事件影響下,居民收入下滑,消費沒有道理堅挺。


可以看出,收入是影響居民消費的最核心因素。


從收入總量看,收入下滑帶來消費下降,這還只是問題的一方面。


從收入結構看,還有問題。


疫情以來,居民收入呈現「K型」走勢。


高收入群體收入修復較快,以至於茅台、片仔癀之流猛漲。


作為消費主力,中低收入人群消費能力恢復較慢,Hold不住整體消費的下滑。


究其原因,一是高收入群體收入來源多樣化;二是工作性質不需要密切接觸人群。


另一方面,中國的疫情救助政策,如中小微貸款、減稅、金融企業讓利。


能借錢表示能賺錢,能交稅也表示能賺錢。


所以說「外儒內法」還是中國 社會 的內核,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而你為國家做了什麼?


直白點說,救助政策救急不救窮,完全是為有錢人量身打造。


說完場景1、2,再來說場景3。


個體戶王總的華子不香的問題,本質上是預期收入下降,消費意願不足的問題。


消費意願,和人的心理活動有關。


假如未來形勢大好,人的風險偏好會提升,容易增加消費。


如果預期未來收入不確定,人會傾向於縮減消費,增加儲蓄。


例如疫情的反復。


例如政策躁動期,「今天鼓勵,明天就禁」的調整,以及「猜下次輪到某行業被整治」的預期調整,種種。


如果說收入下滑的問題,可以用直接發錢等財政「技術「手段解決,又或是未來收入預期改善來緩解。


但消費意願不足的問題,可能是「體制性、結構性、外部性」,就不是簡單技術手段能解決的。


消費意願不足,直接導致消費修復較慢。

3

場景1~3,是消費的內生動力。


內生動力是個慢變數,在疫情尚看不到拐點,K型收入分化未得到改善前。


短期內居民消費可能難以完全修復到疫情前的位置。


不過消費還有外生動力。


來看場景4。

4、舔狗王先生的未來丈母娘保證,買了房就把女兒嫁給她,王先生二話不說......

人容易受到激勵驅使而改變行為,消費也不例外。


這就叫消費的外生動力。


而最大動力來自國家的消費刺激政策,扮演了丈母娘的角色


很多人想不到,我們竟然已經歷了四輪消費刺激。


當然,刺激要立桿見影,對象主要是消費品類中佔比大,且容易操作的 汽車 和家電。


汽車 主要是1.6L以下購置稅減免、 汽車 下鄉、以舊換新,新能源 汽車 補貼和購置稅減免。


家電主要是家電下鄉,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以舊換新。


第一輪是金融危機後,2009年1月-2011年底,涉及 汽車 和家電。


第二輪是歐債危機後,2012年6月-2013年5月,主要為家電。


第三輪是經濟「增速換擋」進入「新常態」,2015-2017年,政策集中在 汽車 領域,尤其是新能源 汽車 。


第四輪是中美沖突惡化,金融監管後,消費疲軟,2019年,主要涉及新能源 汽車 和家電。


從效果來看,邊際遞減。


第一二次刺激,無論是 汽車 進家庭的風潮,還是房地產後周期影響,都迎合了刺激政策的推出。


第三次刺激效果一般,但最大的成果是啟動了新能源 汽車 市場。


但第四次刺激,效果就明顯不佳, 汽車 和家電都沒得到提振。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城市化水平達63.89%,高增長期已過,耐用消費品增長空間有限。


汽車 市場飽和度已較高,居民的構成需求已變為換購和增購,車市進入存量市場。


家電市場經過幾輪刺激,曾經的「處女地」農民居民家電保有量已接近城鎮水平,疊加地產熄火,購房後的家電新購周期已不太明顯。


既然如此,那消費的修復,且不是只能依靠內生動力這個慢變數?


遠水不解近渴,消費的問題,似乎進入了一個死胡同。


那麼消費股且不是要邁上漫漫熊途,繼續悲觀?


倒不一定。

4

消費內生動力的修復:


一是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


二是靠「共同富裕」,收入分配的改善;


三是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逐漸消除。


但從目前的情況看,要解決這三個問題,都還是不確定的,或者說非朝夕之功。


前段時間,野村證券的經濟學家聲稱,中國正面臨「沃爾克時刻」。


指政府願意犧牲短期增長,來換取長期目標的實現。


包括降低對外國高 科技 產品的依賴、提高人口出生率、縮小貧富差距等。


盡管近期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逐漸顯現,但政府不會再次放鬆房地產調控。


我部分認可他的看法,目前的政策調子是有「犧牲短期,換取長期」的態勢。


但並不意味著短期增長不重要。


要知道,經濟增長是「執政合法性」的核心來源,尤其是中國目前的體制。


增長失速,意味著失業和蕭條,意味著基尼系數的升高,意味著貧富差距繼續惡化。


統統預示著 社會 的不穩定。


很顯然,這是不能容忍的。


盡管上面說「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但沒說不刺激。


信貸刺激會繼續吹大資產泡沫,從疫情的刺激政策的力度和持續時間上,上面已極為謹慎。


所以我一直認為財政政策會發力,而且發力點不一定是基建,也不一定是效果不佳的家電 汽車 。


再看上文那張各品類消費結構圖,超過5%的,除了 汽車 和家電……


還有石油及製品、糧油食品、服裝類、日用品。


這裡面,端出一個大膽的假設,糧油食品,可能是未來財政刺激的一個重要方向。


其一,糧油食品體量大,消費結構佔比達到11%,見效快;


其二,遏制基尼系數上行,緩解貧富差距;


其三,可能採用「食品券」形式,技術上可行,美國已運行多年,今年初各地有小規模的「消費券」發放,而且央行數字貨幣也可以實現該功能;


其四,相對 汽車 家電的刺激,是通過透支未來需求實現,「食品券」創造的需求是真實的。


其五,中央財政承擔「食品券」,其杠杠率不高,抗債能力強,也可起到杠桿置換的效果。


真要如此刺激,食品類消費股,尤其是面向大眾的糧油食品股,會迎來上佳表現。


當然,這也可能僅僅是假設。但即使政策落空,消費股的反轉,也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B. 如何選擇行業最具代表性的股票

其實每支股票都有周期性,把握好周期對於您構建股票池有很大幫助,周期性股票是數量最多的股票類型,是指支付股息非常高(當然股價也相對高),並隨著經濟周期的盛衰而漲落的股票。這類股票多為投機性的股票。該類股票諸如汽車製造公司或房地產公司的股票,當整體經濟上升時,這些股票的價格也迅速上升;當整體經濟走下坡路時,這些股票的價格也下跌。與之對應的是非周期性股票,非周期性股票是那些生產必需品的公司,不論經濟走勢如何,人們對這些產品的需求都不會有太大變動,例如食品和葯物。
絕大多數行業和公司都難以擺脫宏觀經濟景氣周期的影響。雖然作為新興市場,中國經濟預計還要經歷20年的工業化進程,在此期間經濟高速增長是主要特徵,出現嚴重經濟衰退或蕭條的可能性很低,但周期性特徵還是存在。中國的經濟周期更多表現為GDP增速的加快和放緩,如GDP增速達到12%以上可以視為景氣高漲期,GDP增速跌落到8%以下則為景氣低迷期。不同的景氣階段,行業和企業的感受當然會很不一樣,在景氣低迷期間,經營的壓力自然會很大,一些公司甚至會發生虧損。
周期性股票的投資策略
我們國家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包括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等基礎大宗原材料行業、水泥等建築材料行業、工程機械、機床、重型卡車、裝備製造等資本集約性領域。當經濟高速增長時,市場對這些行業的產品需求也高漲,這些行業所在公司的業績改善就會非常明顯,其股票就會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而當景氣低迷時,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對其產品的需求減弱,業績和股價就會迅速回落。
此外,還有一些非必需的消費品行業也具有鮮明的周期性特徵,如轎車、高檔白酒、高檔服裝、奢侈品、航空、酒店等,因為一旦人們收入增長放緩及對預期收入的不確定性增強都會直接減少對這類非必需商品的消費需求。金融服務業(保險除外)由於與工商業和居民消費密切相關,也有顯著的周期性特徵。簡單來說,提供生活必需品的行業就是非周期性行業,提供生活非必需品的行業就是周期性行業。
上述這些周期性行業企業構成股票市場的主體,其業績和股價因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起落,因此就不難理解經濟周期成為主導牛市和熊市的根本原因的道理了。鑒此,投資周期性行業股票的關鍵就是對於時機的准確把握,如果你能在周期觸底反轉前介入,就會獲得最為豐厚的投資回報,但如果在錯誤的時點和位置,如周期到達頂端時再買入,則會遭遇嚴重的損失,可能需要忍受5年,甚至10年的漫長等待,才能迎來下一輪周期的復甦和高漲。雖然預測經濟周期什麼時候達到頂峰和谷底,如同預測博彩的輸贏一樣困難,但在投資實踐中還是可以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讓投資者有所借鑒。其中利率是把握周期性股票入市時機最核心的因素。當利率水平低位運行或持續下降時,周期性的股票會表現得越來越好,因為低利率和低資金成本可以刺激經濟的增長,鼓勵各行各業擴大生產和需求。
相反,當利率水平逐漸抬高時,周期性行業因為資金成本上升就失去了擴張的意願和能力,周期性的股票會表現得越來越差。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當央行剛剛開始減息的時候,通常還不是介入周期性股票的最佳時機,此時是經濟景氣最低迷之際,有些積重難返之勢。開始的幾次減息還見不到效果,周期性股票還會維持一段時間跌勢,只有在連續多次減息刺激後,周期性行業和股票才會重新煥發活力。同理,當央行剛剛開始加息的時候,投資者也不必急於離場,周期性行業和股票還會繼續風光一時,只有在利率水平不斷上升接近前期高點時,周期性行業才會明顯感到壓力,這是投資者開始考慮轉向的時候。
對於市盈率,投資者也不能太迷信了,因為它對於投資周期性股票往往會有誤導作用,低市盈率的周期性股票並不代表其具有投資價值,相反,高市盈率也不一定是估值過高。以鋼鐵股為例,在景氣低迷階段,其市盈率只能保持在個位數上,最低可以達到 5倍以下,如果投資者將其與市場平均市盈率水平對比,認為「便宜」後買入,則可能要面對的是漫長的等待,會錯過其他投資機會甚至還將遭遇進一步虧損。而在景氣高漲期,如2004年上半年,鋼鐵股市盈率可以達到20倍以上,那個時候如果看到市盈率不斷走高而不敢買入鋼鐵股就會錯過一輪上升行情。相對於市盈率,市凈率由於對利潤波動不敏感,倒可以更好地反映業績波動明顯的周期性股票的投資價值,尤其對於那些資本密集型的重工行業更是如此。當股價低於凈資產,即市凈率低於1時,通常可以放心買入,不論是行業還是股價都有隨時復甦的極大可能。
在整個經濟周期里,不同行業的周期表現還是有所差異的。當經濟在低谷出現拐點,剛剛開始復甦時,石化、建築施工、水泥、造紙等基礎行業會最先受益,股價上漲也會提前啟動。在隨後的復甦增長階段,機械設備、周期性電子產品等資本密集型行業和相關的零部件行業會表現優異,投資者可以調倉買入相關股票。在經濟景氣的最高峰,商業一片繁榮,這時的上場主角就是非必需的消費品,如轎車、高檔服裝、奢侈品、消費類電子產品和旅遊等行業,換入這類股票可以享受到最後的經濟周期盛宴。
所以,在一輪經濟周期里,配置不同階段受益最多的行業股票,可以讓投資回報最大化。最後,在挑選那些即將迎來行業復甦的股票時,對比一下這些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可以幫助你找到表現最好的股票。那些資產負債表健康、相對現金寬裕的公司,在行業復甦初期會有更強的擴張能力,股價表現通常也會更為搶眼。

閱讀全文

與投資市場必須消費品股票今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未來5年稀缺行業龍頭股票一覽 瀏覽:383
深圳傑美特股票最新消息 瀏覽:148
600700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瀏覽:223
黨員不能買股票和證劵投資 瀏覽:139
第一創業股票app下載 瀏覽:418
一隻股票可以一天兩次購買嗎 瀏覽:470
股票漲停上龍虎榜是好是壞 瀏覽:295
銀行員工投資股票嗎 瀏覽:270
長城軍工好股票最新 瀏覽:125
中國高科的股票分析 瀏覽:65
跟著北向資金買股票行嗎 瀏覽:58
股票中的asi指標 瀏覽:777
股票逆勢拉漲停 瀏覽:521
交易股票有哪些軟體 瀏覽:154
從股票投資的角度來看上市公司 瀏覽:278
銀行相關的股票有哪些 瀏覽:494
最近重組失敗大幅跌停的股票 瀏覽:495
股票兩個資金賬號只能有一個交易嗎 瀏覽:526
有沒有桌面小軟體看股票價格 瀏覽:170
股票衛士app怎麼樣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