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華為股權結構好在哪裡
在華為(華為)深圳總部的一個密室里,有一個玻璃櫃,裡面放著10本藍色小冊子。這些小冊子有助於回答一個困擾美國政府的問題:中國這個大型電信設備企業的真正所有者是誰?這些幾厘米厚的小冊子記錄了大約8萬名員工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和其他個人信息。華為表示根據「員工股票期權計劃」,賬面上的員工持有公司約99%的股份。
在走訪華為深交所總部期間,英國《金融時報》記者經華為江西盛董事長同意,查閱了這些賬簿,了解了華為的所有者員工以及華為創始人任的持股情況。華為員工通過「工會」持有股份。在翻閱數千頁的記錄時,記者發現,絕大多數員工持有數萬股,少數人持有數百萬股。
在英國《金融時報》記者指出持有265萬股的記錄後,江西盛從隔壁房間轉來一份文件。那個房間是專門用來存放股份贈與合同的,從中可以知道華為。這是華為首次向外國記者展示持股賬簿的努力的一部分,旨在駁斥有關華為在股權問題上不夠透明的批評。
華為由退役軍官任於1987年創建。該公司現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信企業之一。但由於外界對其股權結構的質疑,華為在美國市場面臨嚴重障礙。2012年,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建議政府阻止任何涉及華為的M&A交易,因為「不可能確定華為不受外國政府影響」。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表示,「許多分析師認為,控制華為,不是普通股東,而是管理層的一些精英。」
華為承認任對公司的重大決策仍有否決權。但公司表示,工會成員每五年投票選舉51名代表,然後這些代表選舉公司董事會,不久前擴大到17人。
代表候選人名單由上屆離任代表選舉產生,但其他員工在投票時也可以在名單外寫姓名。華為全世界大約有400個投票站,員工在那裡填寫選票。
華為堅持認為其所有權模式不僅能為員工提供激勵,還能讓員工對公司有一定的控制權。一些批評家聲稱華為不是一家真正的員工持股公司,因為外國員工不能參與股權計劃。華為回應稱,根據中國國內法律,參與者必須同時是華為員工和中國公民。
㈡ 入職華為8年有多少股票
你好 持股率因該是沒有多少 但持一點點股就會有很多回報的
知識拓展
華為公司始建於1987年,我們看看其股權結構的演變:
1987年任正非等6人在創建華為公司時,6人均衡持股,資本金21000元,員工14人。90年代初,股份合作制改革促進華為實行職工全員持股制度,之後,國家與深圳對股份公司內部職工持股制度不斷規范,華為又按規定調整,不發行股票,在企業內部持股,以股權形式出現。股份公司的員工集體持股,由兩個公司的工會持股,2001年改為一個公司的工會持股,任正非算一個股東佔1.1%,還有一個自然人股東佔0.01%。2003年股權變更,又以投資公司為股東,另有一個自然人股東。員工持股並不是讓員工現金入股,而是以獎金轉股,獎金不發到個人,自願參股,通過配股兌現。一年發一次紅利,自動滾入本金。員工股份的另一個來源是公司無息借款給員工,逐步償還。內部股的股本結構為:30%優秀員工集體控股,40%的骨幹員工有份量的控股,10%-20%低級員工或新員工適當參股。員工持股份額根據「才能、責任、貢獻、工作態度、風險承諾」決定。股金分紅最高´70%,最低10%。
2003年公司擴股,面向80%員工,超過1.6萬人,共10億股,以每股2.74元的價格向核心骨幹員工發售。員工出15%,其餘由公司擔保以個人名義向銀行貸款。目前,中層以上員工大約有200萬以上股權,高層員工持股大約是千萬元左右了。華為的員工持股還包括華為與名地郵電部門聯合建立的27個合資公司,「通過建立利益共同體,達到鞏固市場,拓展市場和占名領市場之目的」,這些合資公司大量吸納郵電系統員工入股,緩解了資金匱乏的矛盾,起初放在一個虛設的新技術公司工會名下,後與員工股份放在一起,99年後增擴2.5億-3億股。在總股本中,華為員工佔50%以上,合資公司員工不到50%,自然人佔0.01%。
華為的內部股制度對吸引人才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過去華為有種「111」的說法,即員工的收入中,工資、獎金、股票分紅的收入比例是相當的。而其中股票是當員工進入公司一年以後,依據員工的職位、季度績效、任職資格狀況等因素來進行派發。
一般是用員工的年度獎金來購買。如果新員工的年度獎金還不夠派發的股票額,公司會貸款給員工。而員工也是很樂意於這種貸款。因為,分紅的比例歷年以來都保持在70%的高位
2001年底,在總裁任正非的強力推行下,華為公司實行期權改革,即新員工不再派發長期不變一元一股的股票,而老員工的股票也逐漸轉化為期股,即所謂的「虛擬受限股」。
期權的獲得是不需要購買的,只要工作滿一年的員工都可以獲得相應數量。
華為公司開始降低股票的分紅,而實行溢價。員工從期權中獲得的收益的大頭不再是分紅,而是公司凈資產的增值部分。2001年,華為內部股分紅由以前的70%多降至40%。當年的股價按凈資產價格計,由以前的每股1元漲為2元多。
期權比股票的方式更為合理,華為規定根據公司的評價體系,員工獲得一定額度的期權,期權的行使期限為4年,每年可兌現1/4,價格是最新的每股凈資產價格。即假設某人在2001年獲得100萬股,當年股價為1元/每股,2002年,此員工逐年可選擇兌現差價(假設2002年股價上升為2元,則可獲利25萬)、以1元/每股的價格購買股票、留滯以後兌現、放棄四種方式行使期權。
根據2005年華為公司經營狀況,目前華為每股凈資產價值為3.96元,華為2005年的內部股票分紅計劃初步定為每股分紅1.05-1.1元,也就是說,員工在華為的報資回報率超過了25%.
從2001年開始,華為改變了過去以一元一股計價的「全員持股」的激勵辦法,此後的四年裡,華為持股員工每年「高分紅」的歷史已經不再存在。
在一元一股時代,華為員工每年從公司享受的固定分紅高達每股0.7元,投資匯報率高達70%;華為2002年公布當年股票的執行價是每股凈資產2.62元,2003年為2.74元,據華為員工說2002-2004年,華為內部股升值的空間並不太大;這幾年,華為正從任正非發起的那場「華為的冬天」的寒潮中努力調整自己在中國電信小靈通、聯通CDMA兩個重大項目中的暫時失手,積蓄力量沖擊海外市場以及移動通信巔峰——3G領域。
㈢ 華為股東及股權比例
①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
②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由兩個股東組成:任正非占股比例為1.01%,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占股權比例為98.99%。
華為任正非在華為占股多少?
說出來很多人可能不信,任正非的股權只佔1.01%,華為的員工佔98.99%。這種股權分配的模式,只有華為敢這樣做。然而,事實上,只有有限公司是同股同權,而有限責任公司可以擁有相同的股份和不同的權利,所以任正非只持有1.01%的股權。
事實上,華為的雇員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東,他們只享有分紅的權利,而分紅與雇員的身份是捆綁在一起的,一旦雇員離開,他們就不能享有分紅。因此,在華為只有一個老闆,那就是任正非,所以公司仍然是任正非自己的。
然而,奇怪的是,為什麼只有這么小的股份,卻能牢牢控制華為,不怕被其他股東推倒呢?
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因為華為股權設計的很科學,任正非雖然只持有1.01%的股份,但是其他員工持股很分散,員工持股不能投票,智能分紅,這也保證了任正非大股東地位。
第二,任正非之於華為就像喬布斯之於蘋果。一個企業、一個品牌和一個團隊最重要的核心是它的文化氛圍和價值觀,任正非向華為灌輸了他獨特的價值觀,這意味著華為被深深地打上了任正非的烙印。
第三,華為的股權結構決定了華為難以上市。沒有二級市場的股權交易渠道,任何人都很難通過改變華為的股權結構來取代任正非的位置。
任正非不僅是華為的教父,也是中國商界的傳奇,值得每個中國人尊敬。
華為的股東會及持股員工選舉制度
股東會是公司權力機構,由工會和任正非兩名股東組成。
工會履行股東職責、行使股東權利的機構是持股員工代表會。持股員工代表會由115名持股員工代表組成,代表全體持股員工行使有關權利。2019年,持股員工代表會舉行了1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董事會關於公司財務及經營情況的報告、監事會工作報告、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年度增資方案等。
持股員工代表和候補持股員工代表由享有選舉權的持股員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持股員工代表缺位時,由候補持股員工代表依次遞補。
㈣ 華為的股權激勵是怎樣的
准確的說,華為的股份100%為員工持有,但不是100%的員工持有華為的股份。華為目前大約有8萬人持股,有相當多的員工不會在工商登記上出現,其股權全部由華為工會代持。華為是通過不斷調整股票的分配方式來實現員工激勵的。
公司股權如何設計我們可以到明德咨詢一下。明德天盛以「精準投資優質企業,讓企業成為行業領跑者」為使命,由投資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為企業提供戰略規劃、業務經營及IPO上市籌劃等全方位、全流程的一體化服務,與企業共創價值、促進企業快速發展並成功上市。
【如果你還有有關初創公司股權如何設計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跟老師對話交流。】
㈤ 華為員工多少員工多少人持股
目前華為有18.8萬名員工,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30多億人口。
華為是一家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96768人。參與人僅為公司員工,沒有任何政府部門、機構持有華為股權。
㈥ 在華為工作五年 有多少股票
華為的薪酬由4個版塊組成:工資+獎金+TUP分配+虛擬股分紅。
華為的內部股制度對吸引人才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即員工的收入中,工資、獎金、股票分紅的收入比例是相當的。而其中股票是當員工進入公司一年以後,依據員工的職位、季度績效、任職資格狀況等因素來進行派發。
華為消費者業務產品全面覆蓋手機、移動寬頻終端、終端雲等,憑借自身的全球化網路優勢、全球化運營能力,致力於將最新的科技帶給消費者,讓世界各地享受到技術進步的喜悅,以行踐言,實現夢想。
㈦ 華為的股份是怎麼分配的
員工持股分紅,屬於內部按勞分配!
㈧ 華為股權結構
1.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 2.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由兩個股東組成:任正非占股比例為1.01%,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占股權比例為98.99%。
拓展資料:
一、華為公司董事會決定,將華為新技術公司工會持有的11.85%的股權並入到華為公司工會,任正非獨立股東的地位第一次得到確認。華為公司將任正非所持的3500萬元股份單獨剝離,並在工商局注冊登記,他單獨持有1.1%的股份,其餘股份全部由華為公司工會持有。這種由任正非與華為公司工會並立的結構一直延續至今天。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股東再變更為華為控股和任正非,任正非持股1%。此後至今,歷次增資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控股、華為工會、任正非繁復的股權關系比例小有調整,但框架未再有大的變更。
二華為全員持股中還有個特殊性,就是華為員工的資金來源為商業銀行貸款。商業銀行之所有願意給華為員工貸款,無疑是看中了華為企業的優良商業信用,並對其遠期發展的看好;也是一種尋求給華為企業長期合作的方式。而這,只有一個基本核心,就是華為企業本身的對商業資本的吸引力。
三、市面上絕大多數企業在做股權激勵時,一般都是從虛擬股在職分紅開始入手,讓員工一開始不用掏大量的資金進來就可以通過自己對公司的貢獻來分取相應的股份分紅,經過一定周期讓員工看到對公司的發展,並且自身也已經分取到公司發展帶來的好處,公司再逐步進行有考核的135漸進式注冊股激勵,當然注冊股激勵就需要真金白銀的掏錢才能享有了。一般來自於員工的自籌資金,特別是對於初創業企業,本身貸款融資困難,而企業員工待遇也較低,自籌資金非常困難。通過貸款方式籌資來完成出資,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在某些鼓勵創業的地方,開發區政府會出台政策鼓勵地方商業銀行給科技型企業員工,提供持股的低息或者無息貸款。
㈨ 任正非只有區區1%的股份,為何能控制龐大的華為帝國
看過任正非采訪視頻,任正非說:我在華為的股份只有百分之一點幾,是占華為股份最多的,其他的股份都是員工的,沒有一分錢外邊的股份。這不是跟任正非的原話一字不差的,但意思沒有出入。在另一段視頻中,任正非還說,就這一點幾的股份還算讓出一部分給員工。從這兩段視頻中可以看得出來,任正非所佔的股份可能比其他人多出不少,盡管只有一點幾,所以,任正非還是華為的大股東,有絕對的控制權。
任正非就是認准了這一點,所以即便他只有1%的股份,但是他能源源不斷的給員工帶來錢,所以員工也不會說讓任正非下台,任正非下台了,誰給他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