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市裡有所謂的主力和散戶,那你知道到底誰是主力誰是散戶嗎
近些日子,一則“股市裡有所謂的主力和散戶,那你知道到底誰是主力誰是散戶嗎? ”的問題,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我來說下我的看法。首先,散戶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就是指的我們這種總是被收割的,就是散戶了。而主力是誰呢?主力是指一個股票裡面,擁有比較大的持倉,或者是說一些資金量特別大的機構之類的,一般稱作主力。還有游資,游資也算是一個主要的力量之一,但是游資一般不是最終的決定者,主要還是有比較大持倉的那些大資金。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散戶首先,散戶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就是指的我們這種總是被收割的,就是散戶了。其實所有的游資,都是從散戶變過去的,沒有誰一開始就是游資。游資都是從剛開始被收割的散戶,然後通過學習努力,慢慢的賺錢,做大,最後才變成為游資的,但這也是鳳毛菱角的數量。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2. 股票主力資金看哪個指標
投資者一般是根據主力資金指標中的主力資金流入流出情況,來分析個股,
當主力資金凈流入大於凈流出時,當天主力資金凈流入,說明主力看好該股,則股價可能會上漲;
當主力資金凈流入小於凈流出時,當天主力資金凈流出,說明主力不看好該股,則股價可能會下跌。
同時,投資者可以從成交明細、籌碼分布來分析主力資金流入流出情況。
在成交明細中紅色的代表買入、綠色的代表賣出,而主力資金流入最為明顯的就是中大單主動性買入,也就是紅色大單買入;
主力資金流出是中大單主動性賣出,也就是綠色大單賣出。
在籌碼分布上,主力資金流入一般資金都是比較大的,都是會出現密集區的籌碼峰,而且股價是處於在底部區域;主力資金流出一般表現為籌碼比較分散。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3. 股票里的主力到底是誰主力都有哪些明顯的特徵
在購買股票的時候總是會有人要去留意主力的變化,股票中的主力大部分都是券商的,一個散戶是很難形成主力的力量的。券商的資金量大,而且也能夠進行操作同時合法合規,而散戶如果說控制了大量的資金,就會有操縱股票的嫌疑了。主力的特徵就是買賣交付量很巨大,而且會明顯的促進交易的增加,同時主力也會在各個交易軟體中顯示出來的,所以自己留心觀察就行了。
股票的交易是比較復雜的,普通人是很難理解的,而且很難用一些規律去總結。所以自己要積累經驗,而且要適當的控制風險,才能夠保證自己在股票交易的過程中能夠適當的保本和增值。
4. 股市上主力是哪些機構主力機構和上市公司是什麼關系啊
股市主力一般包括: 各種公墓和私募基金(自己籌集資金,由專門人士操作股票),券商自營盤席位, QFII資金(外資), 社保基金, 游資(一般的大戶)等.
除了券商本身是上市公司外, 比如中信證券即是上市公司, 又是主力機構. 主力和上市公司的關系一般是私人性質的
主力,機構指的就是莊家
莊家:指能影響某一金銀幣行情的大戶投資者。通常是佔有50%以上的發行量,有時莊家控量不一定百分之伍拾,看各品種而定,一般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即可控盤。3.主力:指影響許多金銀幣,甚至大盤走勢的投資者。通常有莊家和炒家
1、莊家也是股東。
2、莊家通常是指持有大量流通股的股東。
3、莊家坐莊某股票,可以影響甚至控制它在二級場的股價
4、莊家和散戶是一個相對概念。
(一)對於大型機構來說,對政策面的洞察和理解有著過人之處,他們往往能從常人不為察覺的信息中發現有用的、有價值的「情報」。簡單來說,大機構在宏觀政策面的把握上比普通投資者有著更為深刻的了解。
(二)對於大型機構來說,由於資金規模十分龐大,使得這些機構難以在上漲行情中大規模建倉,因此,他們往往會採取「逆向投資」,即「在市場非常蕭條時進場,在市場繁榮期時出場」。而普通投資者往往會因為貪婪或者恐懼,採取的主要是追漲殺跌方式,這樣很容易令自身的操作處於被動局面。
(三)由於資金龐大,因此機構投資者對選擇的股票往往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如果股票流通盤不大,那麼就很難進入機構的核心股票池,機構也難以在其中「興風作浪」。
(四)機構投資者往往非常關注次新股和新股。相對而言,次新股和新股的籌碼容易搜集,也有送股轉增的機會,因此往往會得到機構的青睞和長線關注。
(五)股諺雲「重套出黑馬」。當新股或者增發品種頻繁破增發價格之後,大的系統性上漲行情可能就會出現。而且,這些「破發」的新股往往會成為日後的大黑馬。比如,去年末以來,如果投資者把握去年「破發」的新股或者增發股,往往就能發掘出大黑馬,比如,煤炭、地產、有色等等。
(六)當個股處於低價區時,盤口上往往會出現單日換手超過10%的現象,一般情況下,這往往是機構搜集的結果。因此,當出現這種跡象後,投資者應該密切跟蹤單日換手突增的個股。這里需要提醒一句,其實,在高價區,機構擺出任何姿勢和動作,無非是讓投資者將手中的錢換成機構手中的籌碼;在低價區,機構擺出任何動作,只是想讓投資者盲目拋售手中的寶貴籌碼。籌碼與現金的關系,就是投資者和市場之間的關系。
(七)機構在發動任何一次整體性行情時,往往會啟動幾個重點的主流板塊,不會把「兵力」只投入某個板塊的單只個股上。這就意味著,但當投資者忽然對某隻個股有良好感覺的時候,不妨花費一些精力多看看該股同屬板塊的其他的個股,以便找出其中最強勢的品種。
(八)機構投資者一般不會在投資者十分謹慎時結束行情,而是在投資者麻痹時開始悄悄派發籌碼或者搜集籌碼,因此,投資者需要對一些基本的技術分析原則進行研究。比如,當頭部或者底部出現明顯背離時,這往往是機構投資者進行派發或者搜集的必然「痕跡」。
(九)相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機構還有很大的優勢在於,他們的投資流程是有分工的。而不象個人投資者,往往把投資、研究、風險控制等諸多要素集於一身。這註定使得機構的投研能力要高於個人,所謂「好漢難敵四手」,也就是這個道理。
(十)相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機構更加重視非投資的修養,比如文化、哲學等修煉,更懂得「柔弱勝剛強」的道理,而個人投資者參與市場的最主要的原因主要就是賺錢。所謂「百戰歸來再讀書」,只有將個人修養、學識提高到一定境界時,投資的本領和眼光也將更上一層樓。其實,機構要賺錢,無非是利用普通人的基本人性,即貪婪、恐懼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