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廣汽集團股票投資價值分析研究

廣汽集團股票投資價值分析研究

發布時間:2024-06-26 21:45:47

㈠ 七大券商周三看好的七大板塊

2021下半年電子行業投資策略:5G產業強者恆強 聚焦國產化

類別:行業 機構: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員:駱思遠/楊海燕/任慕華/袁航 日期:2021-06-22

主要內容

1. 景氣周期向上, 8寸晶圓持續滿載

2. 手機--華為銷量下降,三星逆勢增長

3. 疫情過後5G 擔綱重責大任,模組化趨勢不減

4. 先進製程、5G、伺服器,仍為未來明確方向

5. 中游景氣行業:半導體顯示

6. 結論:重點方向及標的

硅材料--立昂微、神工股份、滬硅產業(12寸硅晶圓國產化率提升)光刻膠--彤程新材、晶瑞股份(日本信越KrF光刻膠斷供,加速材料國產化進程)半導體設備--中微公司、北方華創(晶圓廠加速擴張,帶動國產設備需求)面板產業鏈:京東方A、三利譜(面板供給集中,價格提升,上游業績亦逐步兌現)Mini LED--三安光電、聚飛光電、利亞德(Mini LED產業化元年,上中游企業率先受益)SiP/AiP--長電 科技 、環旭電子、立訊精密(高頻5G 頻段創造半導體先進製程需求)工業類PCB及老牌覆銅板--滬電股份、深南電路、生益 科技 、建滔積層板(港股)海外設廠--立訊精密、工業富聯、環旭電子、歌爾股份、智動力(國內產業鏈破損,加速海外設廠,母公司以海外子公司為主)

復合材料機殼-- 領益智造、智動力、通達集團(港股) (5G趨勢下,對機殼材料提出新要求)

汽車 行業跟蹤點評:5月新能源 汽車 維持高增長 滲透率進一步上升

類別:行業 機構: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黃秀瑜/劉興文 日期:2021-06-22

事件:

近期中汽協發布5月 汽車 產銷數據。2021年5月乘用車銷量164.6萬輛,同比下降1.72%,環比下降3.4%;2021年1-5月乘用車累計銷量843.74萬輛,同比增長38.07%。

點評:

5月乘用車銷量同比和環比小幅下降。2021年5月乘用車產銷量分別為161.66萬輛和164.6萬輛,分別同比下降2.7%和1.72%,分別環比下降5.67%和3.4%;與2019年5月數據相比,分別下降2.63%和1.65%。2021年1-5月乘用車產銷量分別為828.5萬輛和843.74萬輛,分別同比增長39.07%和38.07%;與2019年1-5月數據相比,分別增長39.12%和38.12%。5月份豪華車銷售26萬,同比增長13%,環比增長2%,相對2019年5月增長45%。自主品牌銷售60萬輛,同比增長18%,環比增長3%,相對2019年5月增長12%。主流合資品牌銷售78萬輛,同比增長3%,環比增長1%,相對2019年5月下降1%。

新能源 汽車 市場繼續強勢增長。2021年5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分別為20.4萬輛和20.4萬輛,分別同比增長171.06%和175.58%,分別環比增長0.44%和5.92%;與2019年5月數據相比,分別增長102.06%和113.47%。2021年1-5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分別為91.48萬輛和89.82萬輛,同比增長244.76%和244.99%;與2019年1-5月數據相比,分別增長107.39%和111.05%。5月新能源車國內滲透率達11.4%,較上月提升1.3pct;1-5月滲透率為9.4%,較1-4月提升0.4pct。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24.7%;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10.8%;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1.7%。

重點車企銷量分化,新能源車企整體造好。5月,比亞迪銷量4.63萬輛,同比增長45.49%;長安 汽車 銷量18.45萬輛,同比增長6.01%;長城 汽車 銷量8.7萬輛,同比增長6.18%;廣汽集團銷量17.68萬輛,同比增長6.75%;上汽集團銷量40.67萬輛,同比下降14%;吉利 汽車 銷量9.62萬輛,同比下降12%。新能源車企中,特斯拉中國、比亞迪新能源、蔚來、理想、小鵬、哪吒、零跑的銷量分別為3.35萬輛、3.28萬輛、6711輛、4323輛、5686輛、4508輛、3196輛,分別同比增長202%、190%、95%、101%、483%、551%、1226%,環比增速分別為29.5%、28%、-5.51%、-22%、10.5%、12.28%、15.38%。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增長不及預期, 汽車 產銷量低於預期,競爭加劇,貿易摩擦等。

有色行業周報:中下游擴產印證需求旺盛 鋰資源稀缺性加劇

類別:行業 機構: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曾智勤 日期:2021-06-22

核心觀點

產業鏈中下游大幅 擴產,鋰資源中長期供需缺口料進一步擴大。近期多家六氟磷酸鋰龍頭企業密集宣布擴產計劃,如6 月17 日天賜材料公告披露年產15 萬噸六氟磷酸鋰項目,下游三星SDI 亦有報道稱計劃投資2000 億韓元擴大其馬來西亞鋰電池工廠產能。鋰電中下游迎來擴產潮,側面印證需求旺盛,而產業鏈高景氣度有望向上傳導至資源端。考慮到鋰電中下游環節擴產周期多為1 年-1 年半左右,上游資源擴產周期則通常長達數年,且爬產周期較長。中長期看鋰資源增量尚難以匹配快速擴張的下游需求,供需錯配或加劇,推動鋰價上行超預期。

新能源車政策力度有望持續超預期。第11 屆中國 汽車 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建議延長新能源 汽車 購置稅減免政策,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則表示,未來將同各相關部門就中國新能源 汽車 發展的有關問題著力提出解決方案,助推 汽車 產業升級與發展。我們認為新能源車作為未來最具確定性和成長性的賽道之一,有助於中國發展實現彎道超車,目前歐美各國正逐步加碼新能源車補貼及基建投入,國內產業支持力度亦有可能強化。全球政策共振下,新能源車有望加速滲透,帶動鋰需求持續升溫。

氫氧化鋰價格預計繼續上攻,碳酸鋰價格有望重回升勢。1)氫氧化鋰供需矛盾激化,庫存水平持續走低,預計漲勢持續。近期下游高鎳需求旺盛上揚,冶煉廠基本處於滿產狀態,貨源緊張局面持續,據百川盈孚統計本周庫存水平進一步下降3.4%至1176 噸。考慮到短期氫氧化鋰產能增量有限,下游三元材料需求快速擴張,預計價格漲勢將延續。2)碳酸鋰需求端邊際改善,供給端或難有增量,價格或將重回升勢:①需求方面,隨著氫氧化鋰快速漲價,市場苛化做氫氧化鋰的碳酸鋰采購量有所增加(國內現有苛化產能約3.5 萬噸),有助於修復碳酸鋰-氫氧化鋰價差。疊加3C 需求旺季即將到來,碳酸鋰需求正在邊際改善;②供給方面,本周碳酸鋰產量環比+1.03%,增速較上周下滑3.68pct,且預計貿易商拋貨接近尾聲+SQM 等企業清庫即將結束,未來碳酸鋰供需或再度抽緊,價格重回升勢。

鋰礦短缺加劇背景下,把握原料端的價值重估機遇。鋰精礦相對鋰鹽滯漲明顯,後續補漲動力充足,而鋰資源自主可控目標下,本土鋰資源價值重估或將加速。相關標的:融捷股份、科達製造、天齊鋰業、江特電機、贛鋒鋰業、永興材料、藏格控股、盛新鋰能、雅化集團、天華超凈、中礦資源等。

風險提示:供給超預期風險、需求不及預期風險、政策變化風險。

非銀金融行業周報:2020年券商經營排名信息披露 把握財富管理主線

類別:行業 機構:愛建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張志鵬 日期:2021-06-22

投資要點

市場回顧:

上周滬深300 下跌2.34%收5102.47,非銀金融(申萬)下跌2.69%,跑輸大盤0.35 個百分點,漲跌幅在申萬28 個子行業中排第18 名。其中多元金融板塊跌幅最小,下跌0.58%;其次是券商板塊,下跌1.08%;保險板塊則下跌5.57%。個股方面,上周券商板塊中南京證券漲幅最大,上漲10.72%;而保險板塊中西水股份漲幅最大,上漲14.34%;多元金融板塊中ST 岩石上漲27.09%,漲幅最大。

券商:

上周滬指震盪上漲收於3525.10,一周下跌1.80%。非銀金融指數下跌2.69%,申萬券商指數下跌0.93%。就全年來看,滬指上漲1.50%,非銀金融行業指數下跌15.53%,相對漲幅為-17.03%。目前券商行業估值為1.72 倍,較5 月底下降。

6 月18 日,證券業協會發布了2020 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證券公司資產規模、各項業務收入等38 項指標進行了統計排名。證券業協會表示,2020 年度證券行業業績持續改善,達到最近3 年最高水平,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398.15 億元,同比增長24.93%;實現凈利潤1707.78 億元,同比增長39.20%。受益於去年創業板注冊制的落地,券商持續發力財富管理業務與去年較好的市場行情等多種因素,投行業務與經紀業務同比增幅顯著,分別達到39.76%與 54.82%。目前券商向財富管理轉型速度不斷提升,下階段仍需把握財富管理主線。

A 股市場上周震盪下降,股票日均成交金額為9,586 億元,環比下降2.94%。北向資金一周凈流出50.05 億元,市場交投情緒趨於謹慎。6 月18 日,國聯證券董事會全票通過了《關於設立公募業務部並申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議案》,欲獲取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拓展資產管理業務范圍。今年來,多家頭部券商相繼宣布設立資管子公司來進入公募賽道,公募業務或成為券商下一個利潤增長點。不過對於券商而言,公募業務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對比銀行與基金公司,券商不佔優勢。與私募產品不同,公募產品需要非常高的市場認可度與一定的規模,這對中小券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短期市場走勢受情緒影響,但中長期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持續推進和利好政策的出台落地,券商基本面有望繼續改善。推薦龍頭券商中信證券(600030)、華泰證券(601688)。

煤炭機械行業:政策不斷加碼 煤礦智能化改造有望提速

類別:行業 機構: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黃琨/周斌 日期:2021-06-22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當前煤價高位運行,煤企盈利改善,智能化資本開支意願強烈,在此背景下隨著《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年版)》等政策不斷加碼,煤礦智能化改造進度有望提速。當前正處於煤礦智能化改造起步階段,山西計劃於2021年推動1000個智能化採掘工作面、山東力爭2022年實現50%煤礦智能化改造,未來五年僅電液控制系統和軟體市場空間就超過500億元。重點推薦煤機龍頭天地 科技 、鄭煤機,受益標的智能礦山信息化龍頭龍軟 科技 。

《建設指南》落地,加速推進煤礦智能化改造。6月18日,國家能源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發布《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年版)》,明確了井工煤礦智能化建設目標、總體設計、建設內容,有助於全面規范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同時提出:1)晉陝蒙等大型煤炭基地全面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2)中東部礦區實現減人、增安、提效;3)雲貴基地盡快實施智能化改造;4)新建煤礦需先行開展煤礦智能化頂層設計。

首批行業標准將落地,確保智能化技術在煤礦有效應用。2021年5月,中國煤炭學會審核通過了首批49項煤礦智能化標准研製項目,標准對於行業有序、高效發展意義重大,有助於提升智能煤礦滲透率。 未來五年有望改造3000個工作面,對應電液控制系統、軟體市場空間300、220億元。2020年智能採掘工作面達到494個,2022年底至少完成1000個,2025年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未來五年改造工作面數量有望達到3000個。根據兗礦集團測算,投資裡面大概有20~30%的水平是屬於智能化改造升級,按照單工作面電液控制系統1000萬價值量、智能開采軟體系統750萬價值量測算,未來五年電液控制系統、軟體系統市場空間分別超過300億元、220億元。

風險提示:煤礦智能化改造進度不及預期

批零貿易業行業:植發行業爆發、三強爭霸

類別:行業 機構: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越男/陳笑 日期:2021-06-22

摘要:國內毛發醫療服務向超千億級別市場進發,植發醫療/醫療養固服務市場規模未來10 年CAGR 望達19/29%,龍頭市佔率提升。

頭等大事日益升級,脫發普遍化/低齡化成為趨勢。1)因生活壓力增加/作息不規律等,脫發普遍化/低齡化成為趨勢,據國家衛健委,國內脫發人群超2.5 億人(男性1.63 億+女性0.88 億)即每6 人中有1 人脫發,30 歲前脫發人口比例達84%,60%的人在25 歲出現脫發現象較上一代人提前20 年;2)隨顏值經濟/ 養生 理念盛行,植發/養固重要性日益提升;3)毛發醫療依據是否進行手術分為植發與養固;植發又稱頭發移植,是通過特殊器械將頭發毛囊周圍部分組織一並完整提取或僅提取毛囊單位,然後移植到需要的位置;4)國內植發行業自1997 年起步,2016 年起隨加強自研/國際交流/營銷推廣等邁入加速發展期,過去5 年植發/養固服務市場規模CAGR 分別23/25%。

植發行業向超千億級別市場進發,但目前滲透率仍較低。1)植發行業產業鏈分上/中/下游,上游為植發器械/耗材等生產商和經銷商,中游為植發機構/電商平台等,下游為終端消費者;2)植發行業銷售推廣開支佔比高(雍禾醫療2020 年佔比47.6%),渠道分線上佔比70%/線下30%;3)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 年國內植發服務市場規模達134 億元,到2030 年將達756 億元CAGR 為19%;2020 年國內養固服務市場規模達50 億元,到2030年將達625 億元CAGR 為29%;2020 年國內進行的植發手術僅為51.6 萬台,滲透率為0.21%仍較低;4)未來發展趨勢包括建立行業營銷規范/一站式服務/推廣新技術/消費群體快速增長/消費者教育及品牌知名度提升/向低線城市滲透等。

雍禾醫療作為行業龍頭收入利潤保持高增長,碧蓮盛、大麥微針蓄勢正發。1)競爭格局為全國民營植發機構23.9%/其他民營植發機構45.6%/美容機構植發部門15.7%/公立醫院植發科14.8%;2)2020 年雍禾醫療市佔率為11%,按2020 年植發醫療服務收入14 億元/患者人數5.1 萬人/醫療機構數48 家/注冊醫生189 人等指標均位列第一;2018-20 年營收CAGR 高達32%/歸母凈利高達75%/2020 年毛利率75%凈利率10%;3)碧蓮盛深耕無痕植發,在32 個城市建立連鎖醫院;大麥微針以植發養固為核心商業模式建立起「植養固一體化」的優質產業鏈。

風險提示:行業技術迭代,海外機構進入,政策風險等

科技 及智能設備產業鏈日報:航空航天與國防Ⅲ指數漲幅超4%

類別:行業 機構:川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孫燦 日期:2021-06-22

每日點評

6 月21 日上證指數上漲0.12%,滬深300 下跌0.24%,創業板綜上漲1.44%,中證1000 上漲1.52%。Wind 11 個一級行業分類中,信息技術指數、工業指數和電信服務指數、分別實現1.55%、1.08%和-1.44%漲跌幅,分別排名第1 位、第3 位和第11 位。

科技 及智能設備產業鏈涉及的11 個Wind 三級行業分類中,排名前三的板塊是航空航天與國防Ⅲ指數,軟體指數和電子設備、儀器和元件指數,分別實現了4.05%、1.98%和1.77%的漲跌幅;排名後三的板塊是多元電信服務指數、媒體Ⅲ指數和互聯網軟體與服務Ⅲ指數,分別實現了-1.44%、-0.35%和0.17%的漲跌幅。

航空航天與國防Ⅲ指數板塊中今日有3 只股票漲停,無股票跌停。排名前三的股票為晨曦航空、愛樂達和新研股份,漲跌幅分別為20.00%、17.36%和12.43%;排名後三的股票為*ST 華訊、星網宇達和景嘉微,漲跌幅分別為-0.55%、-0.18%和-0.01%。

軟體指數板塊中今日有4 只股票漲停,無股票跌停。漲停的股票分別為科藍軟體、完美世界、中科軟和ST 運盛;排名後三的股票為豆神教育、藍盾股份和*ST長動,漲跌幅分別為-4.40%、-3.92%和-3.23%。

電子設備、儀器和元件指數板塊中今日有2 只股票漲停,無股票跌停。排名前三的股票為力源信息、九聯 科技 和漢威 科技 ,漲跌幅分別為20.08%、17.14%和14.53%;排名後三的股票為正業 科技 、拓邦股份和銳明技術,漲跌幅分別為-6.71%、-5.92%和-5.43%。

多元電信服務指數板塊中今日無股票漲停,無股票跌停。排名前三的股票為中國衛通、二六三和線上線下,漲跌幅分別為1.59%、1.57%和1.05%;排名後三的股票為鵬博士、中國聯通和南凌 科技 ,漲跌幅分別為-2.34%、-1.99%和0.04%。

媒體Ⅲ指數板塊中今日有2 只票漲停,無股票跌停。排名前三的股票為ST 北文、ST 龍韻和因賽集團,漲跌幅分別為5.08%、4.98%和4.17%;排名後三的股票為中南文化、中視傳媒和華凱創意,漲跌幅分別為-3.83%、-2.16%和-2.12%。

互聯網軟體與服務Ⅲ指數板塊中今日有2 只股票漲停,無股票跌停。排名前三的股票為金財互聯、*ST 眾應和吳通控股,漲跌幅分別為10.03%、4.82%和4.60%;排名後三的股票為迅游 科技 、號百控股和ST 高升,漲跌幅分別為-2.86%、-2.33%和-2.17%。

行業要聞

國內首條!江蘇建成支持無人駕駛未來高速

據媒體報道,江蘇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北公路接線工程通過交工驗收,標志著全國首條未來高速公路正式建成。

車路協同系統可與車載終端實時進行道路信息交換,支持無人駕駛;車道級霧天行車誘導系統,可探測車輛後方距離,以紅燈顯示警示區域,提醒後車保持距離。

作為全國首條「未來高速」,它藉助5G 通信技術,推進BIM、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與高速公路建設深度融合,建立全息感知的數據採集及傳輸系統,讓道路變得更加智慧聰明。

專家表示,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深度賦能交通基礎設施,實現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全面提升,而推動先進信息技術應用,需逐步提升公路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建造、養護、運行管理等混合基礎設施的全要素、全周期的數字化水平。(物聯網世界)

Canalys:2022 年5G 手機出貨量將首次超過4G 手機市調機構Canalys 近日發布最新預測,2021 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將增長12%,出貨量將達14 億台,其中5G 手機佔比將達43%,這一數字在2022 年將提高至52%,同時意味著5G 手機出貨量首次超過4G 手機。

Canalys 研究經理本 斯坦頓(Ben Stanton)表示,「智能手機行業的恢復能力令人難以置信。」「5G 手機的發展勢頭強勁,一季度佔全球出貨量的37%,預計全年出貨量將達到43%(6.1 億部)。」

據其分析,5G 手機強勁出貨量將由供應商激烈的價格競爭推動。許多供應商犧牲部分功能,如顯示或電源,以適應5G 設備盡可能底的價格。到今年年底,32%已出貨的5G 設備價格將低於300 美元。「大規模採用的時候到了。」

然而,零部件供應瓶頸將限制今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增長潛力。斯坦頓表示,訂單正在增加,而整個行業都在爭奪半導體,每個品牌都會感受到壓力。

Canalys 移動副總裁Nicole Peng 則表示,另一個限制因素是定價。「隨著晶元、內存等關鍵零部件價格上漲,供應商必須決定,是消化這些成本,還是將其轉嫁給消費者。」

由於LTE 晶元的限制,這將給低端市場帶來挑戰,而低端市場的客戶對價格尤其敏感。智能手機供應商必須考慮提高運營效率,同時在受限制期間降低低端產品組合的利潤率預期,否則就有可能把市場份額讓給競爭對手。

同時,疫情帶來了永久性的變化,這將塑造 社會 和智能手機市場的新常態。斯坦頓補充說,「疫情期間,渠道必須轉變,否則就會死亡,這就迫使創新。」

發達國家的網上購物激增,這迫使零售商重新評估他們的線下渠道。

疫情推動的創新,如統一庫存和 汽車 配送,正在幫助零售商轉向統一的全渠道願景。集中采購還將賦予該渠道更多與智能手機品牌談判的權力,並可能導致一些零售商試圖繞過分銷渠道,建立新的直接關系。(C114 通信網)

公司動態

格力電器(000651):公司發布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公告顯示擬參與本員工持股計劃的員工總人數不超過12,000 人,資金規模不超過30 億元,股票來源為公司回購專用賬戶中已回購的股份,股票規模不超過10,836.58 萬股,占公司當前總股本的1.80%,本次員工購買公司回購股份的價格為27.68元/股,等於公司依據第十一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回購部分 社會 公眾股份方案的議案》所回購股份均價的50%。

中環股份(002129):公司發布2021 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告顯示本次激勵計劃授予的激勵對象為34 人,包括公司公告本計劃時在公司及子公司任職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業務(技術)人員等。本次股權激勵計劃的股票來源為公司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新股,擬向激勵對象授予股票期權485.68 萬份,占本激勵計劃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的0.16%,本激勵計劃授予的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30.39 元/股。激勵計劃的有效期自股票期權授予日起計算,最長不超過36 個月,按50%、50%的比例分兩期行權。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波動風險;貿易沖突加劇風險;原材料價格上漲超預期風險等。

㈡ 20家A股上市車企三季度財報匯總:市場活力恢復 頭部企業利潤大漲

11月初,絕大部份上市汽車企業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對外完成披露。

截止11月2日,A股上市的20餘家汽車製造企業第三季度業績系數公布。其中,頭部的十餘家汽車製造企業實現盈利。而聚焦到利潤增長的構成,既有車市銷量回暖帶來的數量帶動,也有精細化運營下的財務結構改善,更有非經營性的利潤流動補充。

總體來看,隨著車市產銷量不斷回暖,整車企復甦情況明顯,不少企業在三季度迎來不俗表現。從大的產業板塊而言,車市馬太效應亦愈發明顯,不少弱勢企業出現回血乏力的情況。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呈現「冷熱不均」的特點。

1

上汽集團:業績表現轉好實現年度目標難度增大

10月30日晚間,上汽集團公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2101.27億元,同比增加2.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54億元,同比增加17.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80.09億元,同比增加26.72%。

今年8月份,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控股」),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申請破產重整。

同時,力帆股份表示,目前公司已經被債權人申請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並且公司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梳理車企2019財報:國企應注意合資下滑、自主孱弱現象

4月3日,汽車預言家對主流車企公布的2019年財報進行梳理後發現,受車市環境下行以及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和國五國六標准切換影響,近八成車企集團銷量出現下滑,營收層面也出現相應程度下跌。

車市下行對於車企集團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國內市場出現銷量下滑的同時,中國車企海外市場表現可圈可點,上汽、長城等車企表現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車企市場整體表現中,各車企集團旗下的合資品牌起到「壓艙石」關鍵影響。可以說,合資品牌的市場表現對於集團整體產生「提升」以及「拖累」作用。

汽車預言家對於主流車企財報進一步分析發現,盡管各大車企表現下滑,但有一個共同點值得關注,就是在研發投入方面均未縮減,反而進行加大投入。進入2020年受新冠疫情以及車市下行雙重影響,政府出台刺激政策,車企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產品更新投放。行業對於未來市場回暖保持期待。

1

車市下行八成車企集團銷量下滑

汽車預言家梳理主流車企集團財報發現,2019年,上汽集團全年累計銷量623.79萬輛,同比下跌11.54%,位居車企集團銷量第一;一汽集團整車銷量達346.4萬輛,同比增長1.3%;東風集團全年銷售293.20萬輛,同比下降3.9%;北汽集團累計銷售226萬輛,同比下跌5.91%;廣汽集團累計銷量為206.22萬輛,同比下降3.99%,汽車銷量位列全國前五,市場佔有率同比提升約0.35個百分點;長安汽車集團累計銷售新車約176萬輛,同比下滑15%。

出口企業方面,以中國品牌企業為主。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2019年排名前十位的出口企業分別為上汽、奇瑞、北汽、江淮、東風、長安、大慶沃爾沃、長城、一汽、華晨,合計出口83.78萬輛,占出口總量的80%以上。在出口前十的企業中,上汽、長安、長城增速較快。

具體來看,以上汽集團為例,隨著海外市場份額增加,2019年整車出口以及海外銷售35萬輛,同比增長26%,佔比高達中國車企海外總銷量的33%。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得益於其在海外構建了包括創新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營銷中心、供應鏈中心以及金融公司在內的汽車產業全價值鏈。

長城汽車方面,2019年,長城汽車全球化戰略全面進階,海外業績表現強勁,實現整車出口6.54萬輛,同比勁增44.93%。其中,皮卡車型全年出口1.75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4.66%;SUV車型出口4.38萬輛,同比勁增57.62%。營業收入達到55.22億元,同比上漲66.61%。

此外,長城皮卡連續22年保持國內、出口銷量雙第一,全球保有量突破160萬輛,國內市場佔有率超35%。在過去一年,長城皮卡重磅發布長城炮新品牌,上市三個月累計銷售1.82萬輛,一舉摘得10萬元高端皮卡銷量冠軍。

4

車企業績表現成也合資敗也合資

2019年車市環境下行,部分車企集團呈現逆勢上揚,分析人士指出,這與各大車企集團自身旗下的合資品牌表現有很大關聯。

上汽集團2019年整體表現,可謂是合資、自主全線承壓。合資版塊中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兩大巨頭全年銷量均出現同比下滑,其中上汽大眾全年銷量200.1萬輛,相比去年206萬輛的成績同比下降了3.07%,上汽通用全年銷量160萬輛,相比去年197萬輛的成績下滑更加嚴重,同比下降18.78%。

自主板塊中,上汽乘用車(榮威、名爵品牌)2019年累計銷量下降4.08%,值得一提的是「商轉乘」的上汽大通全年銷量實現15.3萬輛,同比增長21.36%。

在一汽集團的346.4萬輛業績中,一汽-大眾銷量高達213萬輛,同比上升3.8%,成為國內首家銷量突破210萬輛大關車企,大眾品牌為139.8萬輛,奧迪品牌近69萬輛,同比增長4.5%。此外,一汽豐田銷量為73.8萬台,同比增長2.5%。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一汽紅旗宣布其銷量突破10萬台,同比狂漲了233%,一汽奔騰累計銷量12.05萬台,同比上漲33.4%。

東風集團方面,旗下的神龍汽車,2019年銷量為11.4萬輛,同比下滑55.17%;另外一方面,東風本田、東風日產合資品牌表現搶眼,數據顯示,東風本田2019年銷量突破80萬輛,同比增長11.02%;同期,東風日產115.9萬輛,微增0.27%。

在銷售收入、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的同時,東風集團毛利率有所提升。東風集團2019年綜合毛利率為13.3%,較去年同期增加0.5%。「毛利率的增加主要是降成本及銷售結構變化的影響。」例如,為加強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銷售有限責任公司業績,對其宣傳投放進行了縮減。

北汽集團在高端化方面,2019年全年北京賓士銷量達到55萬輛,同比增長15.2%。福建賓士實現2.5萬輛的銷量。此外,2019年3月,ARCFOX在日內瓦車展上進行全球首次品牌亮相,成為北汽集團高端品牌全球化戰略的開端。

廣汽集團方面,合資品牌中廣汽豐田2019銷量同比增長17.59%達到66.2萬輛,營收同比增長17.12%,為980.54億元。廣汽本田同比增長3.98%達到77.08萬輛,營收同比增8.03%,為1057.11億元。兩者營收均創下歷史最高記錄,銷量占廣汽集團總規模近七成。

此外,在廣汽集團財報中,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的產能利用率分別達到約120%和140%,部分車型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為此「兩田」積極擴充產能。援引財聯社報道:「3月中旬,廣汽豐田將投建第五條生產線,計劃年產能20萬輛。此外,廣汽本田增城工廠產能擴大建設項目二期也已經在2月投產,每年產能增加了12萬輛。」

相比之下,廣汽集團其它業務板塊均呈現不同程度下滑。自主陣營廣汽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28.14%至38.45萬輛。廣汽菲克和廣汽三菱分別實現銷量7.39萬輛和11.30萬輛,下滑40.96%和7.64%。

長安汽車中,合資板塊的長安福特全年銷量18.4萬輛,同比下滑51.3%;長安馬自達全年銷量13.36萬輛,同比下滑19.66%。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長安合資板塊銷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產品更新換代速度過慢,例如長安福特從2016開始就開始缺乏新產品,一直到2019年下半年才開始好轉。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對於車企集團2019年的市場表現,一方面受中國車市環境下行影響,另一方面也值得車企集團自我反思。合資品牌的市場表現能帶來高額銷量的同時,也對集團整體業務產生關鍵影響。隨著中國車市環境的轉型升級,這也倒逼車企集團對於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開始重新審視。

5

再窮不能「窮研發」?車企研發投入累計破千億元

車市環境下行導致銷量營收等方面的數據收縮,面對這種情況部分車企集團仍然堅持過度研發,以保證產品緊跟市場需求。

以吉利汽車為例,2019年年報顯示,吉利在研發上的投入為54億元人民幣,占收入比例的5.6%。汽車預言家梳理對比發現,這一研發投入比和賓士、寶馬基本一致。這一研發投入比高於目前國內上市汽車企業研發投入比例。

此外,在現金儲備層面,吉利汽車2019年增加35億元達到190億元現金儲備,充分保證集團資金流通安全。

長城汽車方面,為應對「新四化」轉型,財報顯示2019年長城汽車研發投入27.16億元(費用化支出),同比增長55.8%。研發費用精準、高效投入到清潔化技術、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以及全球研發布局等領域。

對於比亞迪的2019年業績表現,在比亞迪的官方說明中明確提到,2019年出現的凈利潤下滑,除了因為行業政策變化外,另外一方面就是研發費用上升所致。盡管比亞迪未透露具體的研發費用,但從2016年至2018年歷年研發費用分別為45億元、63億元、85.35億元來看,外界預計2019年研發費用將近百億元。2020年研發費用或將超百億元。

其中最近發布的「刀片電池」就是比亞迪研發的最新成果之一。具體來看,刀片形狀的電池單體可直接安裝在電池包內,使使電池包復雜度大幅下降,降低了製作難度、組裝復雜度、生產成本、重量、故障率,並提升電池包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長安汽車方面,盡管出現虧損擴大,但對於研發領域長安汽車並未因虧損而進行縮減。汽車預言家梳理發現,長安汽車一直將歷年收入的5%作為研發費用投入。據悉,上一個五年計劃長安汽車投入160億元用於研發,對於下一個五年計劃,長安汽車將在研發領域投入近300億元。同時,長安汽車還計劃每年投入不低於研發費用的10%作為車輛智能化研究,目前來看,研發成果涵蓋了L3自動駕駛技術、遙控泊車、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等領域。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已於2019年4月正式啟用,該中心投資43億元。

對於2020年車市表現,有權威機構預測世界汽車銷量或將減少近三成,中國市場銷量甚至下降15%,短期之內很難恢復。面對車市環境下降,市場競爭加劇,汽車預言家梳理多家車企集團發現,為應對難關,車企進行多種手段降本增效,但從主流車企來看,研發投入力度上並未進行縮減反而加大。

對此行業專家認為,汽車作為技術密集型集成者,越是市場環境下行越需要加大投入。才能在市場環境下行中有機會翻轉。

6

政府政策+車企推新多種舉措期待市場回暖

對於2020年,盡管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效,車企經銷商開始復產復工。但對於中國車市來講,中汽協預計仍將延續2019年下行態勢。

面對車市大環境,個車企集團也開始紛紛出台應對措施。其中廣汽集團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加緊推進各項生產,努力降低疫情對車企生產帶來的不良影響。2020年計劃推出19款全新及改款車型,包括8款自主品牌產品。廣汽集團預計全年產銷同比增長3%左右。

比亞迪車企方面,受2019年7月補貼大幅度退坡以來的影響,導致2019年銷量出現走低。進入到2020年面對疫情對車市帶來的沖擊,3月11日,工信部宣布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不再大幅退坡,此後3月31日,國務院宣布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將延長兩年。除此之外,3月27日,比亞迪發布了「刀片電池」組成的電池系統,自發布以來,比亞迪股票已經上漲13%。這一些列的政策以及自身調整表明,2020年對於比亞迪來將迎來利好。

對於疫情的影響,在吉利公布的2019年財報中顯示,吉利汽車對於目前規劃的2020年141萬輛銷量目標不進行調整,保持戰略定力。結合2020年是吉利並購沃爾沃十周年,分析人士認為,此舉表明吉利汽車對於自身的研發、生產、平台技術以及銷售渠道體系成熟,表明吉利汽車的抗風險能力加強。

上汽集團,除了與廣汽集團進行全產業鏈合作之外,上汽奧迪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上汽大眾MEB工廠落地成都,這或將助力上汽集團在2020年實現業績回暖。

北汽集團方面,北汽集團將其定性為「穩中求質,跑贏大盤」,計劃目標為226萬輛,挑戰目標為235萬輛;計劃營收目標為為5200億元,挑戰營收目標為5300億元。

對於未來市場前景,東風集團認為,未來五年,汽車市場仍將保持微增長態勢,市場整體預計增長1.2%,其中乘用車增長1.6%,商用車下降1%。為此,東風集團預計2020年、2021年將分別投資161.72億元,208.57億元,總計370.29億元。高於2019年155.78億元的投資金額。

長安汽車集團方面,在合資品牌方面,除了迎來林肯品牌首款國產全新林肯冒險家之外,未來三年內林肯再計劃推出5款新車型,以鞏固品牌形象。外界也看到針對合資品領域,長安福特發布「福特中國2.0戰略」,經過2019年系列改革和調整,多家證券機構認為,長安汽車2020年業績將得到改善,並且做出「買入」評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汽車股集體走低,比亞迪暴跌近12%,什麼原因導致股票下跌

這一方面跟新能源汽車板塊本身的板塊高度有關,同時也跟巴菲特的減持行為有關。

之所以整個汽車板塊的股票集體走低,主要是因為包括巴菲特在內的很多投資人開始紛紛減持汽車板塊的股票。在此之前,巴菲特更是直接減持了自己所投資的比亞迪的股票,這個行為也直接導致比亞迪的股價在單日暴跌了10%左右。在第2天的時候,因為有人預測巴菲特可能會選擇繼續減持股票,所以比亞迪的股價基本上已經跌去了12%的市值了。

最後,對於這些汽車板塊的股票來說,不管這些股票在中長期的前景如何,因為這些板塊在短期內的漲幅已經非常高了,所以散戶投資人最好不要選擇盲目追高。因為這個行為不僅會意味著自己可能會追漲殺跌,同時也意味著相關股票的價值本身已經非常昂貴了。

閱讀全文

與廣汽集團股票投資價值分析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船舶股票跌停 瀏覽:692
建設銀行股票上市時股價 瀏覽:278
分析近期股票的日k線走勢 瀏覽:176
極光數據股票 瀏覽:218
長期股票書籍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701
衛材中國股票 瀏覽:809
海通證券股票順序 瀏覽:712
奧馬股票是否重組 瀏覽:84
13年股票走勢圖 瀏覽:377
主力會做同一隻股票嗎 瀏覽:772
重組復牌搶股票技巧 瀏覽:650
瀘州老窖股票值得長期擁有嗎 瀏覽:197
四大證券報股票 瀏覽:384
1994年個股股票走勢圖 瀏覽:467
雀巢7億人造肉投資東寶生物股票 瀏覽:463
個人股票投資收益調查分析 瀏覽:915
鑫茂科技000836股票 瀏覽:267
標普新興bmi指數etf股票趨勢分析 瀏覽:519
桌面股票軟體stk 瀏覽:670
泰安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