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資管新規它對金融行業有哪些影響呢
資管新規全名《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於去年11月發布。簡單來說,宏觀層面關繫到國家金融穩定、防範金融風險;中觀層面關繫到百億元規模的資管行業;微觀層面關繫到萬千家機構未來生存轉型之道,以及數量更為龐大的金融民工的年終獎能拿多少。
有保險資管人士點評,這是第一次正式把保險資管列入資管行業,使保險資管機構可以在同一起點上與其他金融機構開展公平競爭,改善了保險資管機構的市場地位。
保險行業可以跳過銀行、直接賺取利差收益,促進商業保險的發展。
對信託行業,迎來剛性轉型期主動管理成大方向
在降杠桿、去通道的大背景下,信託業難免經歷轉型的「陣痛」,但就長期來看,資管新規對行業發展是利好。
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認為,資管新規對行業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監管環境下,信託轉型不僅是生存的的需要,更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要求。
他表示,2018年信託業實際已經全面進入剛性轉型期,這意味著信託公司業務轉型已經勢在必行,不可逆轉。「今年註定會成為信託公司剛性轉型元年,任何沖規模、做通道的動作都可能是踩紅線的動作,靠通道業務為支撐的外延式發展模式將成為過去。」
截至2017年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達26.25萬億,去通道、去杠桿背景下的信託業面臨著行業收入增長放緩、信託報酬率下滑的挑戰。
㈡ 資產新規
4月27日,百億規模的資管行業迎來了大資管監管規定的正式落地!該資管新規是由一行兩會和外管局聯合發布的。
資產管理業務機構是指:銀行、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
它們接受投資者的委託,對受託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的金融服務。這就像資金來遠方找到資管機構這個紅娘,紅娘再去對接資金運作方,在中間前旗一個紅線。扮演「中間商」的角色。
我們就從這牽線紅繩的兩邊來分析
右邊:資金運用方,資產管理產品按照投資性質不同,可以分為: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混合類。
不同類型產品投資者有不同的底層資產。
固定收益類產品標准:投資存款、債券等債權類資產的比例≥80%
權益類產品標准:投資股票、未上市企業股權等權益類資產的比列≥80%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標准:投資於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80%
混合類產品則投資於上訴三類資產且任意資產的投資比例未達到前三類產品標准
左邊:資金來源方,資產管理產品按照募集方式不同,則可分為公募產品和私募產品。
【拓展資料】
公募產品: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但社會公眾的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一般偏弱。所以公募產品在投資范圍上有嚴格監管要求
私募產品:通過非公開方式發行的。私募產品的投資者需要是合格投資者,需具備一定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
說完相親的雙方,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新規的要點:
①打破剛性兌付
城管來了!把牌子收起來,以後這些不能做啦!
新規要求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不得剛性兌付。
因為,剛性兌付導致一些投資者冒險投機,金融機構不盡職盡責,提升了道德風險。抬高了無風險收益率水平,干擾資金價格。
所以,監管機構下定決心,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金融股機構存在剛性兌付行為的,均可向金融管理部門舉報。
為了做當代好市民,爭當朝陽群眾,我們在來學習一下什麼情況會被認定是剛性兌付:
1)採取滾動發行等方式,使得資管產品的本金、收益、風險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發生轉移,以此實現產品保本保收益。(可參考P2P暴雷案例)
2)資管產品不能如期兌付或兌付困難時,發行或管理該產品的金融機構自行籌集資金償付或委託其他機構代為償付。(還不起了,拆東牆補西牆)
3)違反真實公允確定凈值原則,對產品保本保收益。
這里首先要了解一個概念,叫做攤余成本法。
不嚴謹地舉個例子。假設一債券現價90元,10天以後到期,保證以10元兌付,按照攤余成本法,把收益的10元錢按照剩餘天數平攤一下,則每天收益10/10=1元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預期收益型產品。
但由於經濟數據、市場利率因素會影響債券價格,所以這10天債券走勢不會是一條直線,實際是波動的。而一些資管產品過度使用攤余成本法計量所投資金融資產,使得基礎資產的風險不能反映到產品的價值變化中,投資者不清楚自身承擔風險的大小。所以需要採用凈值型產品,定期披露凈值,來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
這時,投資者的收益依靠產品凈值,不等於預先確定的預期收益。但考慮到可操作性,新規提供了例外情形,對於封閉式產品,所投資產在暫不具備活躍交易市場等條件下可還是按照攤余成本法計量。
㈢ 資管新規對銀行的三大影響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投資本行或者他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這是為了去除通道,強化穿透管理,為防止資金空轉;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所投資的資管產品不得再「嵌套投資」其他資管產品; 加強理財投資合作機構管理,延續現行監管規定,要求理財產品所投資資管產品的發行機構,受託投資機構和投資顧問機構為持牌金融機構。
拓展資料:
1、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要實行分類管理,區分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其中公募理財產品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開放行,私募理財產品面向不超過200名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同時將單只公募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由5萬元降至1萬元; 理財產品銷售前在「全國銀行理財信息登記系統」進行登記,銀行只能發行已在理財銀行登記系統登記並獲得登記編碼的理財產品。這是為了實行產品集中登記,加強理財產品合規性管理,延續現行做法。
2、打破剛性兌付:推動預期收益型產品向凈值型產品轉型; 減少影子銀行風險:緊投貸款,對投資非標資產設置限額管理、風險准備金要求等限制; 防範流動性風險:禁止資金池業務,加強對期限錯配的流動性風險管理; 去杠桿: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業務,統一資管產品杠桿比率要求; 防範操作風險:統一資管產品的資本和風險准備金計提要求。集合資產管理是集合客戶的資產,由專業的投資者(券商)進行管理。它是證券公司針對高端客戶開發的理財服務創新產品,投資於業績優良、成長性高、流動性強的股票等權益類證券以及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的資產。
3、同行業務的本意是金融機構間的相互借貸,提高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和資金使用效率。但是,慢慢地,一部分銀行發現,只要同業資產比同業負債的利率高,一樣可以像存款那樣賺取利差,因而它們開始主動配置同業負債去支撐資產。 同業業務佔比最少前三強:華夏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佔比最多是:興業銀行。
㈣ 股權質押新規對個股有什麼影響
在現實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有聽過有的人因為急需要資金來做應急而做過汽車或房屋的質押等手續。其實,股市裡也有「質押」這一東西,那麼在今天先讓大家對「股權質押」的具體內容做一番分析吧。拓寬一下知識面!
開始之前,知道很多投資者希望買到牛股,那就先來領一些福利吧--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什麼是「股權質押」?
1.股權質押的意思
股權質押是一種擔保方式,即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公司)或者第三人依法將其股權出質給債權人(銀行等),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股權優先受償。這里的「股權」既包括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出資,也包括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或非上市股票。
2.公司進行股權質押的原因
當一個公司要進行股權質押時,一般說明公司資金周轉困難,財務狀況無法正常經營了,急需資金補充現金流。
股權質押的情境一般是這樣的:
如果某企業近期需要2000萬資金,選擇了股權質押的方式進行融資,倘若銀行把錢借給他了,如果是五折的折扣率,那麼實際到手的資金是1000萬。為了防止出現其無法償還銀行本金的風險,所以銀行設置了預警線和平倉線,可防止利益出現損失,一般兩者多為140-160%或130-150%。
另外,公司做股權質押是有上限規定的,股票質押率通常會打5~6折,多數5折,期限多半在半年至2年,那麼最後質押率水準如何就是由公司的資質來確定的。值得關注的是,若股權凍結了的話那將不能進行質押。
3.哪裡可以查看股權質押的相關內容?
一般的可以上上市公司的官網及某些金融終端等查詢。要是在股市裡還是要多多注意公司股權質押信息,當然了,其他信息也要留意。這里有個鏈接,大家去點擊即可獲取一份投資日歷,裡麵包括了很多的信息比如:公司除權除息、新股申購和停牌復牌等具體信息: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二、股權質押是好事還是壞事?對股票有影響嗎?
股權質押它就是一種作用於融資的工具,可以拿來補償現金流,還可以拿來改善企業的經營現狀。
不過,像是平倉或爆倉以及為保持股權而喪失控制權的風險還是會有的。
對股票的影響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還是要按照實際情況來。
1、利好股票的情況
如果公司進行股權質押來獲得流動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經營主業或者開展新項目,即可以視為利好,因為它是利於開疆擴土的。另外,你所質押的是流通的股票的話,這意味著在市場上該股的股票數量減少,需求量基本是沒什麼變化的,那拉升該股所要的資金量減少了,處於市場風口的話容易開啟行情。
2、利空股票的情況
上市公司僅僅為了償還短期債務以及無關公司發展大計的支出的情況,這反而體現公司財務的窘況,會降低投資者對該公司的預期和好感度。另外,如果股權進行高質押,要是導致股票下跌,甚至跌破預警線的話,假如證券公司出售質押股票,容易形成負反饋,影響市場對該股票的做多情緒,最終導致股價的可能下跌。
不知道手裡的股票是否給力?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查一查,馬上就能領取到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