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深交所業績預告披露規則
一般來說,市場上的預披露方式有兩種——「業績預告」和「業績快報」,另一種是正式報告的「財務報告」。
業績預告主要是對公司當期凈利潤的粗略估計。
與業績預告相比,業績報告更加全面詳細,一般披露公司主要財務數據,相當於一份准年度正式報告。
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業績預告」和「業績快報」的披露規則會有所不同。
對於主板企業來說,業績預披露不是強制性的,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是需要的。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要求不一樣,下面介紹。
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
答:業績預測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要求,上市公司預計年度經營業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會計年度結束後一個月內(1.31前)披露業績預告。預計半年度報告和季度報告的業績將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進行業績預告。
1.凈利潤為負。
2.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減幅度超過50%。
3.扭虧為盈。
⑵ 業績預披露那些事
業績預披露,是企業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而採取的一種主動信息披露方式,通常發生在正式財報公布前。這種方式主要分為業績預告與業績快報兩種形式。業績預告主要披露公司當期凈利潤情況的預計,而業績快報則更為全面,披露了公司主要的財務數據。
主板企業的業績預披露規則有所不同。上交所主板要求,如果上市公司預計全年可能出現凈利潤為負值、扭虧為盈、凈利潤較前一年度增長或下降50%以上等特定情況時,必須進行業績預告。同時,當公司已經匯總完成當期財務數據但年報尚未編制完成時,可以先行披露業績快報。
相比之下,深交所主板在業績預告方面有著更為具體的規定,包括凈利潤為負、扭虧為盈、實現盈利且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下降50%以上、期末凈資產為負、年度營業收入低於1千元等特定情況時,均需要進行業績預告。業績預告的時間節點也與上交所主板有所不同,通常在年報、半年報、季報公布前的一定日期完成。
在中小板、創業板和科創板中,業績預披露要求更為嚴格。中小板和創業板要求公司披露半年度、前三季度、年度業績預告,而科創板則要求在會計年度結束後的1個月內進行業績預告。
無論是主板還是其他板塊,業績預披露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前向投資者揭示公司的財務狀況,幫助投資者做出更准確的投資決策。了解這些規則,即使關注的企業沒有進行預披露,也能夠大致了解其經營情況,從而為投資分析提供依據。
總結來說,業績預披露是資本市場中保護投資者利益的重要機制,它通過提前透露財務信息,使得投資者能夠及時、全面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這對於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有益的信息獲取方式,有助於提升投資決策的准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