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主力大量採取對倒行為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一、主力對倒的目的包括:
1、拉升股價,打壓股價,以及製造虛增的成交量。拉升股價自然就是為了使股價上漲而獲利;打壓股價就是製造恐慌從而獲取低位籌碼.而這一切離不開製造巨大的成交量來配合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2、在高位維持巨大的成交量以欺騙股民以為有大量的承接盤而盲目追進,在低位用持續增大的成交量來欺騙股民以為有大量的拋壓而恐慌跌,這就是增加成交量的真正目的。
3、當主力在底部完全控制一支個股而還沒到拉升時機,如果不增加成交量,其及度的低成交量會引起被人注意而產生跟風盤,所以也不得不製造虛增的成交量。
4、主力對倒,無一例外都會產生虛增的成交量,再通過當時股價所處位置,以及對倒後股價的變化程度,理性進行分析,就可以知道莊家對倒的真實目的了。
(1)主力打架的股票會拉升嗎擴展閱讀:
對倒:是證券市場主力或莊家在不同的證券經紀商處開設多個戶頭,然後利用對應帳戶同時買賣某個相同的證券品種,以達到人為地拉抬價格以便拋壓或刻意打壓後以便低價吸籌。
對倒與對敲的區別:
對倒:指的是主力在自己管理的多個帳戶之間進行買賣,也就是自己買自己賣,是主力的慣用手法,其目的用在震倉或吸引跟風盤或拉升股價。
對敲:指的是主力與主力之間通過協商,一方把籌碼倒給另一方,通常發生在某一個價位區域,但實際成交的價格與協議的價格有相當差異。
Ⅱ 主力出逃的股票還能漲嗎
主力跑完了股票一般很難漲了。至少在短時間內是很難漲的。一般要等到籌碼穩定下來之後才會有機會。要籌碼穩定下來,一般需要橫盤一段時間才可以。
主力跑完了一般要不是由於股價漲多了,要不就是股票的基本面發生了變化。主力跑完一般股價也就跌下來了,如果後續要漲的話,最好是基本面有好轉。這樣能夠上漲的概率就更大一些。
拓展資料:
股票主力形容市場上或一隻股票里有一個或多個操縱價格的人或機構,以引導市場或股價向某個方向運行。一般股票主力和股市莊家有很大的相似性。
當然股票主力是持股數較多的機構或大戶,每隻股都存在主力,但是不一定都是莊家,莊家可以操控一隻股票的價格,而主力只能短期影響股價的波動。
主力資金出逃的4個徵兆:
1、大幅度高開
大盤高開幅度不大甚至低開,但個股卻毫無徵兆地高開,甚至高開幅度超5%(有的可能直接高開漲停),此時要警惕莊家高開出貨的可能。
2、開盤後豎桿
有的個股在一段行情的末端,某日早盤開盤後,在幾分鍾內利用買單抬高股價,在分時上看,像貼邊而起的一根豎桿。此種情況下,大概率是主力資金出逃,務必及時清倉。
3、劇烈振盪
莊家利用股價全天劇烈震盪,吸引散戶進場。當股價強勢上揚時,散戶以為股價還將拉升,追漲進場;
當股價下降非常多時,散戶以為底部到來,爭相「抄底」,此類走勢,大概率是大資金出逃。
4、陰跌
股價急跌不可怕,那是莊家震倉行為。陰跌則不同,那是莊家出逃的真動作,出發點多在股價的高位區。
主力出貨目的:
第一,目標達到
什麼叫目標達到?神光公司有一個加倍取整的理論,這個方法在股市中還沒有被廣泛的應用,而一種理論在市場中掌握的人越少,可靠性就越大,所以,這是判斷標的高點的一個好方法。
第二,該漲不漲
在形態、技術、基本面都要上行的情況下不行,這就是要出貨的前兆。
第三,正道消息增多
正道的消息增多,就是報刊上電視台、廣播電台里的消息多了,這時候就是要准備出貨。
上行的過程中,報紙上一般見不到多少消息,但是如果正道的宣傳開始增加,說明莊家萌生退意,要出貨。
第四,放量不漲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只要是放量不漲,就基本確認是處理出貨。
Ⅲ 主力拉升前一定有的三種情況
主力拉升前一定有三種情況:較大賣單都被買盤吃下、盤中出現一些不正常的大單子、以及盤中出現脈沖式上沖行情。
股票一旦盤實了底部後就意味著主力吸完了籌碼,緊接下來就是拉升戰了。在發動拉升戰前,我們常看到股票會突然放量拉升幾天,然後陷入死寂,這是主力資金的偵察戰試盤,再然後我們才會看到激烈的資金對流(拉升)。通常會出現這些情況:
1、較大賣單都被買盤吃下:即便是交易再清淡的個股,也會有較大的賣單,如果這些賣單的價位一旦離成交價比較近就會被主動性的買單打掉,那麼這就是一種主力拉升前的徵兆。
眾所周知,一旦股價拉起來以後主力最害怕的就是前面被市場接掉的相對低位的獲利盤,因此只要主力的資金狀況允許,在拉升前會盡可能地接掉一些稍大的賣單以減輕拉升股價時的壓力。
2、盤中出現一些不正常的大單子,比如在日成交30萬股的行情中出現3萬股、5萬股甚至10萬股以上的單子,而且不止一二次,掛單的價位距離成交價較遠,往往在第三價位以上,有時候還會撤單,有一種若隱若現的感覺。
這種較大數量的單子由於遠離成交價,實際成交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可能是主力故意掛出來的單子。其用意只能是告訴市場:主力已經在注意這家股票了。
3、盤中出現脈沖式上沖行情,所謂脈沖式上升行情是指股價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然脫離大盤走勢而上沖,然後又很快地回落到原來的位置附近,伴隨著這波行情的成交量有一些放大但並沒有明顯的對倒痕跡。
這通常是莊家在拉升前的試盤,看看市場的反應。
在這三種情況中,主力都需要再建立一個較小的倉位,根據這些倉位的大小,我們可以對後面股價的上升幅度有一個大概的判斷。一般來說建的倉位越多,股價的升幅就越高,但最終的結果還是取決於股價起來以後市場的認可程度。
Ⅳ 股市中,有沒有兩個莊家為同一隻股票互相爭斗攻擊的情形呢
不會的,莊家選股是精挑細選,經過調查的,如果已經有莊家的股票會被踢出;
莊家是以利益為重,互相爭斗是不合適的;
盤面跡象會有提示,操作周期會有前後,但不會相反。大資金不會抬高後讓其他大單出貨,而自己不出貨;也不會打壓後被其他大單吸貨,而自己不吸貨。一旦發現,變更操作是常有的事。
莊家,指能影響金融證券市場行情的大戶投資者。通常是佔有50%以上的發行量,有時莊家控量不一定達到50%,看各品種而定,一般10%至30%即可控盤。因交易量和資金量巨大,所以在期貨市場上很少出現莊家。
1、莊家也是股東。
2、莊家通常是指持有大量流通股的股東。
3、莊家坐莊某股票,可以影響甚至控制它在二級場的股價
4、莊家和散戶是一個相對概念。
莊家炒股票也要獲利。同樣是買、賣的差價獲利。與散戶不同的是,他可以控制股票的走勢和價格,也就是說散戶獲利是靠期待股價上漲,而莊家則是自己拉動股價上漲。所以,莊家炒作包括四部分:建倉、拉高、整理、出貨。所謂的「洗盤」,多為拉升。一般是吃、拉、出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