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徐新投資了什麼股票

徐新投資了什麼股票

發布時間:2025-02-07 14:57:25

『壹』 成功的投資人有哪些

1、沈南鵬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浙江海寧人,被譽為「中國投資教父」。投資企業包括已上市的40餘家企業,總市值高達2萬6千億元。囊括了阿里巴巴、京東、美團、360、唯品會、新浪網、瓜子二手車、摩拜等多家知名企業。

2、熊曉鴿

IDG資本全球董事長,湖南湘潭人,被譽為「中國VC(風險投資)第一人」。至今投資了500多家公司,其中30多家公司上市,扶持了騰訊、網路、360、搜狐、攜程、當當、如家、物美等幾十家重量級的IT公司。

3、李開復

創新工場創始人,出生於台灣省新北市,祖籍四川成都。曾在蘋果、SGI、微軟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擔當要職。2009年9月從谷歌離職後創辦創新工場,並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投資項目包括知乎、傳智播客、用錢寶、美圖、曠視等。

4、徐小平

真格基金創始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江蘇泰興人。投資項目包括:世紀佳緣、聚美優品、蘭亭集勢、ofo、小紅書、VIPKID、羅輯思維、一起教育等。

5、包凡

華興資本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上海人。自2004年華興資本創立以來,在新經濟領域完成了包括證券承銷、並購顧問、私募融資等約900億美元的交易,引領華興資本成為中國領先的服務新經濟的金融機構。

6、張穎

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上海人。2008年經緯中國創立至今,投資公司包括: 滴滴出行、陌陌、鏈家地產、餓了么、上海愷英、瓜子二手車、 ofo小黃車、 暴風影音、樂信、博納影業、獵聘等。

7、張磊

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河南駐馬店人。2005年高瓴資本公司創辦以來,高瓴資本規模從最初的3000萬美元到如今的300億以上美元,成為亞洲最大、業績最優秀的私募股權管理基金之一。投資過的知名中國企業包括:去哪兒、藍月亮、蔚來汽車、愛奇藝、百麗國際等。(張磊曾是1990年河南省文科高考狀元)

8、朱嘯虎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上海人。投資業績:2011年,投資500萬餓了么,獲得幾十倍的回報;2012年,投資滴滴出行A輪700萬美元,占股20%,獲得1000多倍回報;2015年投資映客,獲得幾十倍回報…

9、徐新

今日資本創始人,重慶人,被稱為「中國風投女王」。20多年來,她曾主導及參與投資了對網易、京東、中華英才網、美團、大眾點評網、趕集網、土豆網、三隻松鼠、攜程、唯品會、知乎、瓜子二手車等數十家企業的投資。在成功助推網易、京東、美團等互聯網巨頭上市的同時,徐新還扶持包括丁磊、劉強東等在內的數位參投企業創始人躋身「福布斯百人富豪榜」。

10、趙令歡

弘毅投資總裁、聯想控股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南京人。投資企業包括石葯集團、中聯重科、城投控股、錦江股份、新奧股份、天境生物、中糧資本、中聯環衛等。這些企業的資產總價值約2.9萬億元,整體銷售額約8600億元,為社會提供了超過45萬多個就業崗位。

『貳』 有什麼東西能被企業家看中所投資

一個狼性企業家「捕手」

在男性主導的投資圈裡,今日資本創始人、總裁徐新被眾多男性投資人奉為「投資女神」。張穎評價她,牛得一塌糊塗。滴滴天使投資人王剛則說,「徐新超級縝密,超級nice,超級敢下重注。」

徐新確實很牛,被美國《商業周刊》雜志評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25人之一」「亞洲之星」,被福布斯評選為「中國十大最佳創業投資人」。

這些響當當的稱號背後,是徐新用一個個經典投資案例撐起的實戰之路。

徐新和她投資的「狼性」企業家

1999年當時互聯網還處於萌芽期,但是徐新卻很看好互聯網的發展,於是就看了好幾家互聯網公司,後來就找到了丁磊。投資網易的時候,徐新31歲,丁磊28歲。

投資次年,網易在納斯達克上市,網易在納市最高值達到每股30多美元,徐新卻並沒有套現。隨後遭遇了互聯網泡沫破滅,網易的股票最低時跌到每股不到1美元。

在網易經歷苦難的時候,徐新陪伴丁磊走過了「長達兩年的地獄」。當董事會上所有人堅持要把網易以低價賣掉,徐新是唯一投反對票的那個。雖然會因為困難很多睡不著覺,也想不清這家公司的模式是什麼,但她還是堅持下來。

她坦言:我投反對票,不是說我眼光長遠,而是覺得,我們已經在地獄了,地獄的好處就是不可能更差了吧,以後就是通往天堂的路上。

隨著市場的好轉,網易開始向好發展。2003年丁磊被福布斯評為中國首富,在網易市值10億美金的時候徐新賣掉了,賺了8倍。

徐新最廣為人傳的是投資京東的經歷。

徐新第一次見到劉強東的時候,他的電腦上寫著「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在她眼裡,劉強東天生就是一個創業者。當時跟劉強東談了四個小時,她就下定了投的決心。問劉強東要多少錢,他說要200萬美元,她說「兩百萬哪夠呢,給你1000萬美元」。

徐新的果決,只是因為直覺告訴她:劉強東是一匹黑馬,不能放他去見其他人。

當時的京東非常缺錢,所以這筆「救命錢」,也讓徐新被稱為劉強東背後最關鍵的女人。

投資京東時,當時銷售收入才6000萬人民幣,每年翻3翻。2014年,京東完成在納斯達克IPO,徐新在劉強東身上賺了160多倍。

2010年,同樣是因為對楊浩涌的看好,徐新得知趕集網要融資的第二天,即從上海飛來北京,給出了一張「空白的TS」,估值由楊浩涌來填。在接受36氪采訪時,楊浩涌對這一幕記憶猶新:「她對自己看好的項目非常堅決,甚至並不太在意和上一輪(估值)相比,高多少或低多少。」

之後58和趕集進入膠著的拉鋸戰時,一些投資人動搖了,而徐新對楊浩涌說:「如果你想把公司做到100億美金或者更大,那我還是選擇支持你。」

再後來,當楊浩涌二次創業創辦瓜子二手車時,第一個找的投資人就是徐新,今日資本最終在B輪時投入。

在融資發布會現場,徐新直言,「做投資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投了浩涌這樣的人和團隊,他從2012年到現在變得很不一樣,我們這一行快樂的事情就是能夠幫助一個企業家成長,打造好第一品牌。」

除了58跟趕集的合並有徐新的身影在,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並也一樣有。唯一的區別是,58、趕集合並談判的時候,作為趕集的股東徐新是不主張合並的,但美團、點評的合並她是支持的。

作為美團點評的股東,今日資本真正投資美團還是在2015年10月兩家合並了之後。

那個時間點被徐新視為美團點評最艱難的時間。「很多投資者不敢投。第一是怕打不過阿里,第二是怕錢不夠,第三是怕整合還沒有完全消化。」

今日資本內部對於是否投資合並後的美團點評也討論了很久,盡職調研就做了快三個月。最終,徐新堅持重倉入股。在那之前,徐新一直是大眾點評的投資人。

投資美團點評,徐新看中的是王興這個人和他做的這件事。在以往數次采訪中,她都喜歡用「深度學習機器」形容這位腦門有點大的創業者。意思是,王興是遲到者,卻總能比別人洞察更深刻、執行更堅決,戰略定得更長遠。

而在進行充分調研之後,徐新可以確定美團在消費者心中是吃喝玩樂的超級平台。她認為,這個超級平台未來增長到千億美金規模指日可待。

去年美團點評上市徐新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團點評已經是超級平台,擁有很深的根基,在此基礎之上,就能開出很多花,沒有邊界且不斷增加。」此外,她還談到,「未來很難再出現像美團點評這樣的平台級公司。」

堅定看好新零售

過去,徐新是互聯網投資女王,現在,她是新零售投資女王。她認為,未來新零售領域有望出現偉大的企業。

「靠流量無法與BAT競爭的情況下,新零售就要做又臟又累、又笨又重的活,才會有門檻,才會有未來。」

所以無論是投永輝超市、瓜子二手車還是NOME,都源於對新零售的看好。

對於新零售,她認為有三個關鍵點:

一是要控店,店是直營加加盟。

二是控貨,要做自己的品牌,不僅進行店控,還有供應鏈、包裝、設計等等。

三是控心智。有一個數據分析,在一個城市裡面,如果能夠讓20%人口經常看到門店,你就控制了心智,所以一定要捨命狂奔繼續開店。

另外一個核心就是:線上線下打通。

「做新零售的第一個好處是它的坪效不斷提升,還有另一個就是數據化的價值。有了APP下單的數據,可以搞個性化推薦,不要小看這一點,數據演算法推薦是很值錢的。」

徐新曾總結道,新零售的實質包括:要有線下門店的獲客能力,因為互聯網流量紅利不再、獲客成本超高;線上佔比達到50%以上,所產生的人工和房租成本相對較低,收入卻會翻番,開店速度受地點因素的影響減少;送貨上門半小時達,2公里一家店,半小時達會變成標配;零售的餐飲化,餐飲解決的是頻次和毛利的問題,買東西是每周的,吃東西是每天的;餐飲的零售化,人工房租都在漲,未來的餐廳,「堂食+外帶+外賣」三管齊下。

她認為,新零售最適合中國,中國市場的人口密度大,且貧富差距大,這帶來了多樣性和高效率的特徵。

而在具體的領域,徐新提到最多的是生鮮。她曾說過,得生鮮者得天下,因為電商的最後一個堡壘就是生鮮。因為非常高頻非常剛需,市場足夠大,痛點也足夠大,但這也是一個比較難做的賽道。至今,她還一直在尋找生鮮里的下一匹黑馬。

投人,看這四點

多年的投資生涯,除了敏銳的市場嗅覺、堅毅果敢的決斷和強烈的好勝心,徐新最讓人佩服的是,給錢不眨眼、資源任你選,以及堅定地長期陪跑創業者。

不拋棄、不放棄,給了她一個「風投女王」的稱號。但她卻說,「我不是投資女王,只是花了3萬個小時。」

3萬個小時的學習與實踐,自然有一套投資方法論。徐新做投資關注三點:首先是投行業;其次是投企業家;最後再關心價格。在這三點當中最難判斷的就是企業家,在中國一旦選錯了企業家,這筆投資就很難成功,如果這個人的品德有問題她一般是不投的,所以對企業家的判斷是影響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徐新非常看重狼性企業家,他們一般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要有殺手的直覺,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第二,學習速度要快。每天要有固定的時間閱讀,一定要反省學到什麼東西。還有要找牛人聊天,不要太多,3到5個,定期、長期、深入地聊一個話題。最後就是團隊,也要細化到每個星期團隊有什麼進步?只有這樣深挖,你才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第三,志存高遠。創始人的使命願景足夠大、足夠牛,才能有人認同你的價值觀,願意放棄很多跟著一起干;

第四,內心是否強大,是否夠狠。不是說他能爬多高,是他掉下來以後他能再爬過去,這個是很不容易的。競爭總是殘酷的,但有這種意志力的人,他一定不怕苦,一定跟你斗到底。是不是夠狠指的是,一件事情給他,他敢不敢幹,他會不會、能不能幹掉競爭對手。

「一個企業家想成大氣要有某種東西支撐著他,我覺得支撐他的東西不應該是錢,因為賺錢的方法很多,如果沒有對這個事業的熱愛、沒有這個理想就很難做到那一步的,他可能幹別的去了。」所以,只要找到符合這種特質的狼性企業家,徐新都會毫不猶豫給錢,比如上述說到的劉強東、楊浩涌等。

在如今的經濟下行周期,雖然徐新沒有感覺到很大的寒冬,但她還是提醒創業者,要把自己的資金算好,要融錢,因為這個時候,你的錢很值錢。沒人融到錢,你融到錢,你打他,他就還不了手,你就把他滅掉了。

至於要拿什麼錢,她表示,「其實錢大家都一樣,你要選錢後面的價值,它能給你幫助什麼,它能給你帶來什麼價值,最終他能認同你的理念,和你堅定地站在一起,這個時候你會在困難時發現它很有幫助。

『叄』 張磊為什麼一下子要給劉強東3個億美金看完真覺得張磊高啊

某種程度上說,劉強東雖然身在中國競爭最嚴酷的一個行業——電商裡面,但是他又是非常幸運的。因為雖然企業一直很缺錢,但是他總能在關鍵節點遇到非常支持他的投資人,甚至在他最需要錢的時候還會給他更多的錢。之前劉強東想要融資200萬美元的時候,徐新的今日資本就給了他1000萬美元,而後來,這樣的故事又發生了一次。

這次故事的主角是高瓴資本的張磊。

這家基金和他的創始人也非常傳奇,高瓴資本現在已經是整個中國最大的私募基金了,有過非常多的成功的投資經歷。關於高瓴資本和張磊的故事,我們之後的專欄也會講到。

在2009年年底,張磊和劉強東在一個行業論壇上碰到了,當時張磊是聽眾,劉強東是演講人。他倆都畢業於人民大學,有一層校友關系。

會後,張磊主動找到劉強東,問他需不需要融資。劉強東說,公司肯定是需要錢的,但他不喜歡跟風險投資機構談,因為談得很多,而理解他的人很少。幾乎每個投資人見到劉強東都會問:你們和淘寶到底有什麼區別?你們搞物流燒這么多錢有意義嗎?你們的模式為什麼這么重?

結果,張磊和劉強東在高瓴資本的辦公室聊了兩個小時,他就決定投資京東了。

張磊問劉強東,需要多少錢?劉強東報出的數字是5000萬-7500萬美元。結果張磊說, 「我要麼一分錢不投,要麼就投3億美元。」

一開始劉強東拒絕了,因為3億美元會讓張磊一下變成京東第一大股東。不過最終雙方都進行了妥協,高瓴投資2.65億美元,之後又追加了5000萬美元。但是劉強東有董事會控制權,並且高瓴資本把自己股票的投票權全部委託給了劉強東,這樣整個公司還是他一個人說了算。最終,這筆超過3億美元的投資,回報了高瓴幾十億美元。是整個基金 歷史 上最成功的一筆投資。

在這次看起來有點「非比尋常」的投資里,有幾點特別值得講一講。

首先,這筆投資是張磊早就計劃好的,並不是見了劉強東之後腦子一熱就抬高了出價。

實際上,高瓴資本是一個研究型的基金。他們的運作模式是花大量時間和資源來調研各個行業,在研究中確定自己的投資主題。

當時他們在中國就很看好電商,從2008年開始,張磊就在找幾家大的傳統企業,想說服他們分拆電商讓高瓴來投資,結果所有的傳統企業都說,你們這幫小孩什麼都不懂,之後就都沒了下文。最後碰到京東的時候,可以說是一拍即合,所以就有了這個「要麼不投,要麼就投3億美元」的故事。

第二,張磊和他的高瓴資本在投資京東之前,研究了很久的亞馬遜。

當時張磊看了一個貝佐斯的采訪。貝佐斯說,成立亞馬遜這么多年來最大的遺憾其實是,有亞馬遜的時候美國已經有UPS這樣的物流巨頭了,所以他再想做供應鏈和物流基礎設施的整合就沒什麼機會。但對於京東來說,它在中國不存在這樣的對手,甚至面臨更好的 歷史 機遇。

所以張磊告訴劉強東說:「我必須要投3億美元,因為這個生意本身就是需要燒錢的生意,不燒足夠的錢在物流和供應鏈系統上看不出來效果,而這些才是你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實際上3億美元是當時國內早期互聯網企業最大的一筆單筆投資,高瓴也一度被人笑話成「錢多人傻」,但這筆投資不但讓京東在非常短的時間里迅速確立了在中國電商界的地位,某種程度上也震懾了未來的潛在競爭者。這些年過去,張磊的眼光已經完全被證明了。

第三,張磊說,自己投資必須有創始人控制條款,如果創始人不能控制公司,他就不會投。

因為雖然創始人控制公司不一定成功,但是如果失去了控制,那麼失敗是必然的。而且為了保證創始人一直具有話語權,高瓴在幫助京東挑選後續的投資人的時候也非常小心,希望他們所有的股東都能跟高瓴一樣,沒有短期退出的壓力,能真正放眼未來,支持公司的長遠發展。

張磊說,「我們把其他投資人急著賣掉股份,導致公司動盪的風險叫做 『鄰居風險』 。就像買房子一樣,你也要看周圍的鄰居是怎麼樣的。」

最後,在談到為什麼要投資劉強東的時候,張磊說,他還看中了一點,就是劉強東的坦誠。

因為當時淘寶已經非常大了,所以大部分互聯網創業者都在講自己要走輕資產模式,其實都是挑投資人愛聽的說。但只有劉強東實在,一直在說他就要做重資產模式,自己搭建物流體系和整合產業鏈,於是他們一拍即合

閱讀全文

與徐新投資了什麼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陽阻業股票歷史數據查詢 瀏覽:240
證券投資學股票模擬分析報告 瀏覽:464
股票看K線還是分時線 瀏覽:843
沙鋼股票歷史數據 瀏覽:455
石油戰爭中國受益股票 瀏覽:240
要約股票清算書出來後資金幾天到帳 瀏覽:37
智能水表股票有哪些 瀏覽:718
gta5股票賺錢攻略聯合儲蓄 瀏覽:824
艾伯科技股票怎麼樣 瀏覽:599
怎麼在同花順看最先漲停的股票 瀏覽:117
無愧銀行股票 瀏覽:472
中國銀河配售股票 瀏覽:677
股票k線常見 瀏覽:867
國企股票有退市可能嗎 瀏覽:89
什麼是股票類指數資產 瀏覽:118
科技股龍頭股票50強 瀏覽:833
中信證券可以用那幾個股票app 瀏覽:536
股票行情數據開源免費 瀏覽:61
股票資產重組會漲多少 瀏覽:211
股票時間和空間分析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