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好的生意模式是怎樣的什麼類型的股票值得長期持有
在價值投資者看來,股票是企業所有權的一部分,你買賣的是生意而非股票,這也是炒股與投資的區別,巴菲特曾在致股東信中表示好的生意模式是這樣的:1.具有獨特的商譽;2.無需投入或少量投入就可以實現增長;3.提供的產品對客戶具有超過價格的價值;4.具備定價權;5.成長空間廣闊。總結起來好的生意模式主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② 在中國股市,價值投資可行么
非常合適。若干個雪球大V做價值投資很多年,個別已經出書了,還有人靠價值投資,做到10年100倍收益。價值投資已經在A股驗證了很多年,是可行的。
作者:明遠,公眾號:明遠說
寄語:希望你能早日成為股票大V,賺大錢。
③ 股票的投資核心要點有哪些
股票的投資核心要點有哪些
1:長期投資並不自動等於價值投資,但價值投資一般都是長期投資。
2:價值投資者容易抄底抄在半山腰,花旗銀行的股價從60美元跌至1美元的過程中就套牢了一大批試圖抄底的價值投資者。抄底就是投機,為什麼被套牢後就成了價值投資了?老巴被套citi了嗎?為什麼沒有?所謂的價值投資者不是口裡喊幾句價值投資就會成為價值投資的。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是骨子裡相信價值的。
3: 公司的價值取決於其未來的凈現金流(的折現)。賬上的現金在「未來」不一定還在,所以不能簡單用現金來衡量,除非馬上清算。
4: 學巴菲特最重要和人們能夠學的東西其實是他不做什麼!絕大多數人學的是相反的東西,就是他在做什麼,那是沒辦法學的,因為每個人的能力圈不同。巴菲特說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當然,能力圈的大小也是可以學的,但那是每個人自己的經歷包括學歷等,巴菲特不教這個。
5: 蘋果:「我從不希望你問我會怎麼做。只需要做正確的事情。」
做對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對!
在把事情做對的過程當中沒有人可以避免犯錯誤,這是好的投資者必須明白的道理。
去年一月我決定買蘋果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想明白了沒有喬布斯的蘋果依然強大。
強大的生意模式加上強大的企業文化,加上過得去的價格,持有者可以睡得好哈。
突然覺得自己這么多年投資表現不錯確實是有道理的,當然自己能想明白投資的道理確實可能是運氣,順便感謝一下老巴的點醒。---當年問老巴:什麼東西您會首先考慮?「生意模式」!對呀,就這么簡單。
不過,明白什麼叫生意模式是非常難的,簡單的東西都很難哈。
球友們在准備扔雪球之前好好想一下吧。
6: 沒有焦點的公司早晚會有麻煩。
7: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做過企業家的人本來可以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更容易看懂公司,更容易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裡。但我發現我認識的很多企業家對股市並沒有任何認識,和普通人無異,同時大多數人是不碰股市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懂)。不懂不碰的就是好的投資者,哪怕一點都不碰也是對的。
8: 看看老巴怎麼做的就會明白這種風險實際很小,關鍵在不懂就是不碰的原則。多數人錯在一知半解時由於害怕失去機會而急急忙忙出手了。
9: 再看一遍哈,學巴菲特最重要和人們能夠學的東西其實是他不做什麼!絕大多數人學的是相反的東西,就是他在做什麼,那是沒辦法學的,因為每個人的能力圈不同。巴菲特說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當然,能力圈的大小也是可以學的,但那是每個人自己的經歷包括學歷等,巴菲特不教這個。
10:做對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對。做對的事情的意思就是錯的事情不做,發現是錯的事情就馬上改。老巴也說過類似的(大意),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在坑裡了,至少不要再往下挖了。這里特別強調一下,在把事情做對的過程當中是會犯很多錯誤的,因為把事情做對是個學習的過程。很多人會在這個地方搞混。舉幾個例子:不誠信是錯的事情,所以不要做;借margin做股票是錯的事情,所以不做。也許有人會問,難道明知錯的東西還會有人去做嗎?這個世界很有意思,往往不對的事情是有很多短期誘惑的,連食品都這樣,好吃的東西往往對身體不好。
11:我理解的所謂投資其實和「市場」(短期)沒關系,所以沒有誰比誰聰明的問題,但有每個人了解的東西不一樣的概念。我認為的投機就是認為自己可以比市場快一步。我認為的投資和市場沒關系(意思就是別人短期怎麼看沒關系)。如果一個投機分子認為市場比自己聰明的話,從一開始他就不會介入(來小玩玩的不算哈),當然最後大部分人確實證明了市場確實更聰明。從長期的角度看,市場是絕頂聰明的!其實很多「購買並持有」的人們實際上就是投機分子,因為他們自己其實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所以買了以後需要整天問別人怎麼看,在被套時就拿出「長期投資」來安慰自己。要知道,沒什麼比買錯股票並長期持有傷害更大的了。
12:任何時候,只要你還想著要空一把誰,那就表示你還是個投機分子(以為自己比市場聰明)。早點收起做空頭的念頭吧,老老實實去找那些可以讓你睡得好覺的deal!不過,投機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就像偶爾去下賭場一樣,如果你做好輸錢的准備的話(賭點小錢?)
13:順便說下我對「估值\"的一點。我發現大部分人說到估值時其實指的都是市場應該給股票一個什麼價。個人沒對這個術語研究過,但自己現在「估值」時總是在試圖搞明白自己付出什麼「價」才能5年10年都不操心,或者說擁有的股權在5年10年以及未來帶來的實際回報值不值我付出的價錢。這里最大的不同是,我不考慮市場因素,或者說,不管市場目前願意給什麼價。
14:「持有是否等於買入」,這是個非常普遍但又非常有意義的問題,我相信幾乎所有投資的人都被這個問題或長或短地困擾過,而且絕大多數人在投資生涯里大概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個人認為其實這個問題最終不會困擾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也就是說想不通這個問題的都還不算「價值投資者」,不管他們看過多少投資的書或做過多少年的投資。
「持有是否等於買入」其實在每個時點都是對的,時間越短對的概率越大。這也正是困擾很多人的地方。
老巴在講when to sell a business的時候其實講得蠻清楚了,大家不要希望看一遍就能真的看明白的哈,老巴自己也說他花了好多年才大致明白的,我自己現在大概也是在大致明白的階段。
15:問: 資產價格圍繞價值波動。我一直在想是什麼原因,造成資產價格圍繞價值波動呢?大道可以談談理解嗎 ? 答:其實供求決定價格在每個時點都是對的,但用這個結論去投資卻經常是錯的。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所以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所謂的資產的價值取決於其能夠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這一點就是所謂價值投資里的「you must believe\"的唯一的一點,關鍵時刻往往很管用。不是骨子裡信這點的人其實都還不是真的價值投資者。
④ 進了股市的人,為什麼大部分人最後都離不開了呢
一般進入股市的人都是奔著股市能賺錢,往往在牛市的時候,伴隨著親朋好友在股市躺贏以及媒體大肆報道市場的賺錢效應之後,進入股市的韭菜會集聚增多。而且隨著新股民在牛市期間輕松賺錢,就逐漸會有點飄,就會慢慢就得股市是自己的提款機,但是幾年過後,才發現炒股最大的目標是回本,大多數股市投資者都應了那句:股市虐我千百遍,我待股市如初戀。
之所以進了股市的人,最後大部分的人最後都離不開了呢?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參與股市的投資者都很清楚,股市就好比電子鴉片,一旦置身其中,想要在抽身是很難的,要知道股市的漲跌帶來的財富效應是很多人難以拒絕的,尤其很多投資者進入股市往往是在牛市階段進入的,也就是說進入之後很輕松的就賺錢了,而這個賺錢的記憶會讓自己印象深刻,而且這個錢來的比工作要快得多,即便後期虧損了,這些投資者也認為行情配合或者自己技術進步的話,還是能夠賺回來的。所以就一直留在股市當中。
第二,a股向來有牛熊轉換,即便在牛市頂端買入被深套了,很多投資者依然堅信牛市來了,個股應該會解套,甚至還有賺錢的機會,也正是因為a股存在牛熊周期,所以才給了眾多投資者較大的期望,所以才導致眾多投資者不願離開這個市場,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投資者即便被深套依舊不選擇離開這個市場,甚至負債炒股的人也一大把,可見股市的魅力是巨大的。
最後,身邊的朋友為了面子,往往報喜不報憂,一般只道自己股市賺錢的案例,而對於自己虧損的例子絕口不提,這種現象也容易誤導一些在市場虧損的投資者對股市繼續抱有希望。再加上媒體時不時的會報道一些股市財富神話的股市,比如趙老哥八年一萬倍、章建平從5元炒到20億等等,也導致很多投資者相信股市也能讓自己實現財富自由,所以最終選擇繼續留在股市。
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接觸過股市,那最好這輩子別碰它,它會給你帶來無盡的煩惱。而一旦進了股市的人,往往多數人都不願意離開股市,甚至即使虧了很多錢,還繼續沉迷這個市場,始終不願離開。為啥說進了股市的人,都不願意離開呢?
第二階段:股市完成了構築中長期頂部,開始出現了下跌,甚至大跌,就像今年4月底到現在的情況一樣,股民這個時候賬面上由原來的浮盈開始轉為浮虧或微盈,不過,這個時候大家都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就是,每一次牛市大跌都是抄底的機會。此時,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出局,甚至還要拿錢來抄牛市大底,結果越抄越虧。任何在牛市結束下跌中途抄底的資金都會被套在了高位之上。
第三階段,隨著股市進一步深跌,很多人都看出了,之前牛市已經結束,現在已經進入到熊市下跌調整期了。但此時,股市已經跌去了30%至50%以上,於是市場又傳出聲音,股市已經跌了這么多,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更何況,中國股民只要一直持有股票到底,最多是只輸時間,不會輸本錢。於是,很多被套在高位的人,也只好被迫接受目前股市下跌,賬戶虧損這種現狀,等待下一輪牛市。
第四階段,股市最後進入到熊市大底的區域,此時股市天天下跌,每次出現反彈過後,股市又要大跌,並且創出 歷史 新低。此時,多數股民虧損已經達到七成以上,而且新聞媒體都充斥著利空的消息,更有市場分析人士由原來的死多頭,變成了空頭。
此時,股民感到絕望,他們表示:只要讓我少虧點錢,或者把本錢還給我,我從此遠離股市,再也不玩股票了。隨後,股民們就趁著熊市底部的一波反彈,就割肉出局。而這一割肉,往往都割在了熊轉牛的黎明之前。
第五階段,股市由熊轉牛後,剛開始趨勢不太明顯,多數股民還以為自己仍在熊市當中,所以很多人開始做起了短線投機,在短線博弈中也是有輸有贏,贏少虧多。忽然有一天,股市開始發力上漲,就把那些做短線的股票拋在了身後,此時,股民也忘記了之前的虧損,有的在股市中做起了短線,有的暫別股市,等到新一輪牛市接近尾聲,有了賺錢效應時再進場接盤。
在A股市場很少有出現過閉著眼睛就能賺錢的時候,如果有那就是牛市的後期了,此時恰是廣大新股民入市的時候,剛開始還有不錯收益,越抄股票到後頭,越是虧損慘重,到最後不是股民離不開股市,而是因為前期虧得太慘,總要把本金贏回一點再離開股市吧,就這樣循環往復,股市伴隨著股民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因為上癮了!
股市就是有這個魔力。一旦進了股市的人,基本上是很難離開了。即使短時間內會因為虧慘了,剁手了,銷戶了,離開這個股市。但是,當行情一來的時候,還是回來了。我胡漢三又回來了。股市有錢賺啊,趕緊往裡面沖啊,不然來不及了。
進了股市的人,很少人有人會真正地離開股市的,股市有種東西叫股癮。這種癮和其他的癮是一樣的,比如煙癮,想戒都戒不掉。虧損了,總想著要賺回來。在別的生意賺回來的不算,一定要在股市裡面賺回來,就是有這種心理才會導致離不開股市。
而對於一些退休的人來說,手上有些養老金,也不知道如何打發日子,就會不自覺地買點股票。買股票之後才有那種恐懼和貪婪的感覺。才覺得有事做。否則會覺得空虛啊。
還有的職業投資者已經是一種股痴,就是以股票為生的人。我遇到一個老人,是A股第一代操盤手,起起伏伏很多年,現在已經超過60歲了。還天天在操盤。問他為什麼,他說一天不操盤心理就不舒服。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操作而操作。而不是為了賺錢。相信大部分人也有這樣的感受。
其實,對於大部分想在股票上賺點錢的人來說,最好還是以價值投資為主。盡量減少操作。不要追漲殺跌。最好也不要看盤了。只有不看盤,或是買點基金,手中有股,心中無股,才是炒股的最好方式。
虧錢了,就走了。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好,進入到股市中的人,不是大部分離不開股市,是基本所有人都離不開股市,凡是離開股市的人都是一個原因:本金虧光,被強迫淘汰出局。那麼為什麼股市有這么大的魅力呢?
原因也非常簡單,股市能夠滿足人性的所有需求。雖然很多人對股市抱以成見,並且在股市中絕大多數人都是虧錢的,但實話實說,股市確實讓很多人改變了命運,實現了財富自由,有很多人通過股市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狀態,這是其他投資渠道所沒有的功能,這一個最核心的功能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億萬股民,從而就有了股市虐我千百遍,我待股市如初戀的豪言壯語。
同時股市又是最大的博弈場,交織著各種智慧和小聰明,展示著人性中的各個方面,恐懼、貪婪、期望、失望、倔強、耐心、等待等等,能夠滿足你最大的好奇心和佔有欲,能讓你感受到世界上最刺激的 游戲 玩法,這種 游戲 的玩法讓所有人慾罷不能,所以凡是接觸到股市中的人,除非是被 游戲 規則所淘汰,或者已經沒有資格再玩下去,否則都不會離開股票市場,這是一種命運,也是一種選擇。
進了股市的人,為什麼大部分人最後都離不開了呢?籠統點的說就是養成了習慣、成癮了。
賺錢的癮
虧錢的癮
虧錢之後與其說是對股市成癮,不如說是有很多的無奈,而且很多因為炒股虧錢了最後離不開這個可能才是題中說到的大多數。
在虧錢之後人都有會心有不甘,從開始認為的虧錢只是暫時的,抓到一隻好點的股票可能就回來了,到能夠翻個本就退了,最後要麼因為翻不了本越走越深、要麼因為貪念或者賺錢的癮導致翻本了又搭進去。
總之,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類似的情況,有的因為能賺錢或者得到某種回報一直在堅持、也有咬牙堅持的,重點還是在於這種堅持的心態,做什麼其實沒有本質的對錯,年輕人很多創業也上癮的,也不是最後都成功了。
其實股市是什麼?讓我說我們的股市就是賭場。在2001的時候,有一個叫吳敬璉的人也說起,他說A股連賭場都不如。我是1996年開戶的一個普普通通股民,我對股市的理解就是 股市是賭場,就像打麻將吧,四個人一桌,一個是國家隊,一個是基金或券商機構,第三個是有實力的私募基金,第四個人是我們散戶,人家國家隊沒事可以起來看看這個再看看那三個人的底牌,基金或券商機構們也可以左顧右盼看看第三個人私募基金的牌和我們小散戶的底牌,第三位私募基金靠著一點點實力,也時不時的斜著眼睛看看我們的散戶的底牌。
股市的人都覺得自己是市場中最聰明的人,都自信的認為自己哪怕買的價格高了也會有更傻的人去接盤,這就是所說的博傻吧。
在股市裡總免不了有一些想掙快錢的人,這些人喜歡追漲殺跌,甚至還有的人會透資或借錢炒股。
22年的炒股過程,我認為股市是一個反人性的地方,在這里任何人都會表現出人類人性的兩大特點:貪婪與恐懼。另外,我想說炒股比的不是人技術,因為技術圖形都是人為做出來的,炒股,我認為比的是一個人的心態,一個人的定力。最後我要說的是千萬不要相信什麼所謂的價值投資,對於中國,價值投資在A股這個市場不好使。在這個賭場里,我從一開始炒股就鄙視與放棄媒體或專家所說的「價值投資」,我的錢,我做主。我只相信自己,《估值投資》才是完全正確的投資道路。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賠錢只是早晚時間的事,也會有人不甘心賠了錢,想再撈回來的想法也會叫這幫人不甘心離開這個證券市場。
放馬一博,但萬不可把你養老金,救命錢,孩子教育金等急錢投在這個市場,開心投資,也得給自己留有後路。。。
不知不覺,我進入股市已有十多年了,已從年輕小夥子變成了油膩「大叔」,卻從未想過說要離開股市,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吧:
一、在股市中付出了太多的時間和心血:
「想讓一個人死心塌地的愛你,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他不停地付出,付出越多越無法割捨......」在股市亦是如此,因為自己在這上面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再去做別的就意味著之前的付出都是白費,所以,很多人盡管是虧損連連,卻依然在股市中堅守,這是在「感情」上的套牢,你已經離不開它了!
二、股市中充滿著各種機會與誘惑:
股市中每天都有漲停和跌停的股票,每天都充滿著機會與陷阱,這是其他任何行業都無法比擬的;股市的每一天都是新鮮的,每一天都上演著不同的劇情,而其他行業很多都是十年如一日,毫無新鮮感和想像的空間,所以,很多人都對股市很痴迷,股市就像一個會「365變」的美女,讓你欲罷不能!
三、股市是參透人性的聖經:
股市就像一本書,既可以越看越厚,也可以越看越薄,同樣的市場,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理解,這就是股市的魅力所在,股市是參透人性的速成課堂,在這里,一切人性的弱點都會被無限放大,你要想在這個市場活得更久,需要「謹言慎行、如履薄冰」的紀律性......
讀懂了股市,你也就讀懂了人性!
想要明白這個原因很簡單,梳理一下進入股票人的心態和情況就行了!
第一階段:吸引
進入股票的大部分散戶第一步都是因為被市場的賺錢效應給吸引了,才會「看上」股市,並且進入股市的!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的散戶進入股市的周期都是一輪大級別行情的後期,甚至是一輪大級別牛市的後期。
因為在這個後期的行情里,大家進入股市都是盈利,甚至大賺的,那麼自然不願意離開股市,誰又能拒絕一個「到處撿錢的市場呢?」
第二階段:陷阱
而當大部分的散戶進入來股市之後,A股也逐步進入了一個牛市結束,熊市開始的階段!於是A股會散發出各種各樣的天大利好,來吸引散戶接盤,這都是機構和主力的「功勞」!
而在行情的末升段里,就象流水席一樣,任你吃喝,來者不拒,但一剎那間,大門關上,一舉成擒,被逮住的人,要把前面吃喝的人所欠的賬全部還清!
所以在這個這個牛轉熊的階段里,大家會以為是又一次賺大錢的機會,從而開始紛紛「砸鍋賣鐵的買入」!試問,當所有人都覺得是機會的時候,還是真的機會嗎?但是大家卻一定認為是機會,這就是股市的陷阱,讓你不願離開的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套牢
在這個階段里,往往已經說明了A股進入了熊市下跌周期,這個下跌是僅僅是有弱小的反彈,大部分的時間處於暴跌,慢跌,陰跌的過程之中。
而大部分的散戶也會在這個周期里套牢嚴重,虧損幅度大幅提高,從而不敢割肉!甚至大部分的散戶報著「只要可以堅定持有,總有一天可以以時間換空間」的策略!更有人認為,只要沒有割肉,那麼虧損的就不是錢,只是數字!
所以說,在這個階段里,大部分的散戶是嚴重被套,沒辦法離開股市的!而大家的口頭禪也會變為「回本後就再也不玩了!」
第四階段:逃離
當熊市結束,A股就會進入一個熊轉牛的周期,而大部分的個股也會開始止跌,不在創出新低!甚至許多個股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散戶開始陸續減少虧損,甚至回本!
這個時候,其實也就是主力和機構開始震盪洗盤,割韭菜的周期!可惜大部分的散戶在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熊市之後,已經形成了一種「熊市思維」!認為上漲只是反彈,下跌才是趨勢!
所以,在慢慢的震盪洗盤過程之中,一個個變為了韭菜,陸續丟失了底部的籌碼,甚至有些人認為是一種解脫,終於可以離開股市了!這也是唯一一個階段,散戶會離開股市的周期!
第五階段:循環
而當熊轉牛,牛市的初期結束!
當主力和機構的震盪,洗盤,割韭菜完成!
A股就會進入一個大級別的牛市行情,而在這個行情里,絕大部分的個股都會上漲,甚至漲幅驚人!大家從消息面得到的都是清一色的利好,看到的都是周圍一片的賺錢效應!
於是再次出現了吸引散會回歸市場,甚至進入市場賺錢的一個趨勢!而許多前期離開的散戶,也會因為這個賺錢效應,再次回到A股,想要撈一票,甚至想要挽回前期的損失!
最後,大家再次進入了一個新的周期,開始新一輪的牛熊轉變!
總結
當你了解了一個股市的規律,一個散戶的周期邏輯和情緒,你就明白進了股市的人,為什麼大部分人最後都離不開了。其實就是一個人性的使然,牛市裡貪婪,想要賺錢,熊市裡恐懼,不敢接受虧損的事實!
要知道,股市是有規律的,牛市吹泡泡,熊市擠泡泡;泡泡遲早會被吹破,泡沫終究也會擠干凈,周而復始。
但無論市場如何認准自己確定能賺錢的股票,堅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一隻股票大漲的時間可能只有10%,而剩下的90%日子裡不是在調整就是在下跌。如果你在那90%的時間里都持有這只股票,但卻在最後那10%到來前因為受不了'漫長煎熬'賣出了,那隻能是一種悲哀。
可惜大部分的散戶都是顛倒著這個周期邏輯做的.......
賺了還想賺,虧了要板本。
⑤ 股票價值投資分析
一、價值投資的總體原理分二步:
第一步:選一個好公司。
第二步:低估了買入,高估了賣出。
二、具體評測方法:
那麼怎麼樣才能評測一個好公司低估還是高估?我們的A股將近4千家公司,真正值得長期價值投資的公司不到1%(也是符合二八定律的),對於有價值的公司你只要等待時機,合適的價位買入持有即可,大概率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得到不錯的收益。具體評測方法主要通過以下十大方面:
1、有競爭力的公司。比如:貴州茅台,經過幾十年的品牌沉澱,工藝沉澱,短期內很難有對手超越。「0」庫存,經銷商幾乎都是搶貨,只要有貨就賣得掉,根本不存在任何庫存風險。
2、產品單一,最好是一個產品打天下的公司。比如:可口可樂,一罐可樂賣了將近100年,幾乎沒有變化過,產品的利潤完全不依賴於新品開發,銷售增長平穩,沒有風險。
3、低投入,高產出的公司。比如:上海機場,投資建設後,每年就靠航班起降次數收錢,而且還沒有競爭性,基本壟斷這個區域。高速公司就有問題,競爭激烈,一個地方有幾條高速,這樣一來成長性就不夠好。公司的盈利不是靠增加投資來產出的,它一定是小的投入,大的產出。我們做生意也是這樣,開餐廳投資一百萬,希望它賺一千萬。而不是賺一千萬,需要投資兩千萬來獲取的。我們一定是投資一定,產出無限大。這種是我們特別鍾愛的公司。
4、利潤總額高,盈利確定性高的公司。這個要看絕對數,年利潤起碼5億以上,現在通貨膨脹,開銷大,一個上市公司賺個幾千萬不夠它幾個月的開銷,這樣一來,它離破產的時間只有幾個月,這樣的公司風險很大。尤其歷年有過虧損的個股,更要遠離它,最好每年的盈利增長率都超過10%,絕對質地優良,成長性好的公司。
5、凈資產收益率高的公司。凈資產收益率這個指標我先解釋一下,首先凈資產是指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剩下的,表明一個公司真正值多少錢。那麼凈資產這個數據不是越高越好,關鍵要每年通過這個凈資產賺到的錢越多越好,也就是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越好。最好的公司應該都在20%以上,10%以下的公司基本也可以淘汰
⑥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炒股,股民常見的炒股心理
1、賺錢
投資股市的基本上都是奔著賺錢來的。如果在投資股市以後,認真學習,堅持價值投資,堅持長期持有,雖然可能賺到的不算多,但是虧損的風險也比較低,也是大概率能夠賺到一些錢的。
而個人通過投資股市,堅持長期持有一些高分紅績優股,也在股市中賺到了一些,也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好了。
因此,喜歡股市的第一個原因就是能夠賺錢。
2、不求人
投資股市,是不用求人的。個人投資股市,自己在證券公司開個賬戶,根本就不用求人。而投資的過程中,也都是自己進行分析和研究,堅持自己的獨立判斷,自己賺自己能夠看懂的錢,這樣根本就不用求人,可以說也是能夠讓自己過的更自在一些。
但是如果你是投資做生意,雖然賺錢可能更多一些,但是對不起,可能很多時候為了自己的生意,就會有點身不由己了。
因此,投資股市不求人,這個也是喜歡投資股市的一個原因了。
3、想像空間非常大
股市容量非常大,想像空間也非常大。比如巴菲特91歲了,從11歲開始投資股市,到現在也算是投資股市八十年了,自己的財富也達到了960億美元,成為了全球前幾名頂尖富豪。從巴菲特的案例可以看出來,投資股市也是可能成為全球頂尖富豪的。
因此,投資股市,想像空間非常大,這個也是投資股市的一個原因了。
4、可以干一輩子
投資股市可以干一輩子。前幾天的時候,一位104歲的老太太仍然每天看看股市行情,選擇自己喜歡的股票適當投資一下,這可能也讓老太太精神抖擻。
而如果自己投資股市,只要是自己的錢,那麼就可以投資一輩子,這個不是一個很好的渠道么。
因此,投資股市可以干一輩子,這個也是很多人投資股市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