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如何看主力成本
主力成本是指主力在購買股票時的平均成本。要查看主力成本,需要分析主力的買賣行為,以及成交量和價格變化等因素。
首先,可以通過觀察股票的交易明細來分析主力的買賣行為。如果主力在大量購買股票,那麼交易量會明顯增加,而且股價也會上漲。如果主力在大量賣出股票,那麼交易量也會增加,但股價會下跌。通過分析主力的買賣行為,可以估算出主力的平均成本。
其次,可以通過分析股票的走勢圖來估算主力成本。在走勢圖上,可以觀察股票的價格變化和成交量變化。如果股票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上漲,並且成交量逐漸增加,那麼可以判斷主力在大量購買股票。如果股票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下跌,並且成交量逐漸增加,那麼可以判斷主力在大量賣出股票。通過分析走勢圖,可以估算出主力的平均成本。
另外,還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指標來分析主力成本。比如,可以使用均線系統來分析股票的價格趨勢和支撐壓力位,從而估算出主力的平均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僅供參考,實際情況可能更為復雜。同時,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B. 股市裡主力成本價怎麼看
在股市中,了解主力成本價是投資者追求盈利的關鍵。獲取主力成本價有多種方法,下面將詳細介紹其中兩種常用方式。
首先,通過操盤軟體獲取主力成本價。大多數券商提供的實盤操作系統都具備查詢功能,我們可以通過「F10資訊」中的「股東研究」欄目來了解機構的進出情況。觀察股東戶數和人均持籌數據的變化,可以判斷機構動向及個股籌碼變動趨勢。通常,股東人數減少表明籌碼集中度增加,而股東人數增多則暗示籌碼分散,可能缺乏主力關注。
其次,利用股價變動來預測機構成本。通過分析當前股價與前幾個季度的平均成本之間的關系,可以推斷主力的介入成本。如果當前股價低於前幾個季度的平均成本,這表明主力可能也被套牢。如果漲幅不大且成交量平平,可以推測主力短期內沒有大規模出局的跡象。而當漲幅較大時,還需結合近期的量能變化進行綜合判斷。
值得注意的是,股東人數的增減並非判斷股價漲跌的唯一因素。在使用該指標選擇個股時,應考慮指標的局限性。例如,主力機構可能採用突擊重倉或分倉等策略來迷惑中小投資者。特別是對於典型的庄股,即使股東人數減少,也不應輕易做出決策。正確的做法是將指標與公司基本面變化相結合,進行全面分析。
另外,根據均線來推斷主力成本區域也是常用方法。通常,中短線主力的建倉時間約為8-10周。通過觀察周K線圖上8-10周均價線,可以大致估算出主力的成本區域。主力通常希望在股票升幅至少達到50%以上,多數情況下甚至超過100%,以實現盈利。
在計算主力正常利潤空間時,可以參考股票升幅與主力成本之間的關系。以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升幅為150%為例,主力的正常利潤區間大約在100%-120%左右。這是因為,主力在進行「坐莊」過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即建倉成本,通常佔到股票升幅的20%-40%。因此,理解並計算主力成本對於預測股票走勢具有重要意義。
C. 怎樣測算盤中主力成本
在股市中,莊家、主力的持倉成本是股民們廣泛關注的一個問題。通過分析莊家、主力成本,股民們可以更好地判斷股票的支撐或阻力位,進而制定出合理的操作策略。以下為幾種常用測算盤中主力成本的方法:
1. 統計換手率法:在股票明顯底部區域放量時,統計換手率達到100%時的市場平均價,即可估算出莊家的持倉成本。對於新股,可將其上市第一天或前幾天的均價作為成本區。
2. 依據股票價格法:低價股的莊家、主力成本通常位於其最低價之上0.5~1.5元,中價股在1.5~3元,高價股則在3~6元。這一方法基於最低價以上15%~30%的幅度。
3. 利用平均價法:對於長期底部橫盤收集籌碼的股票,如圓形底、潛伏底等形態的股票,可利用底部區域的最高價和最低價的平均值估算莊家、主力的大致成本。
4. 應用SSL指標法:該指標顯示股價的成交密集區和支撐、壓力位,通過成交量和價點陣圖顯示一段時間內不同價位區間的累計成交量分布情況。這些累計成交量不僅提供支撐、壓力位參考,也是分析莊家、主力成本的重要工具。
綜上所述,上述方法為估算盤中主力成本提供了多種途徑。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方法都不等於目的。市場環境復雜多變,莊家並非萬能。在實際操作中,應綜合多種方法的結果,估算大致成本價,並據此推測莊家、主力的目標位,制定出相應的操作策略。記住,市場是變幻莫測的,重要的是利用這些信息來實現盈利。
D. 股票什麼看主力成本
股票主力成本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觀察,包括K線圖、量價關系、籌碼分布等。
詳細解釋:
1. K線圖分析:
* K線圖能夠顯示股票價格的波動情況。主力資金在運作過程中,可能會在某一價格區間形成較為密集的買賣行為,造成股價在該區間內反復震盪。這種震盪形成的K線組合可以反映出主力的成本區域。
2. 量價關系觀察:
* 量價關系是股票分析中的基礎。主力資金的進出往往伴隨著成交量的變化。當股價在某一價格區間內穩定,並伴隨著較大的成交量,這可能是主力資金建倉的表現。通過對成交量的分析,可以推測主力的平均成本。
3. 籌碼分布研究:
* 籌碼分布圖能夠展示不同價格上持有的籌碼數量。主力資金的籌碼一般會集中在某個價格區間內,通過觀察籌碼分布,可以判斷主力籌碼的集中區域,進而估算其成本。
4. 技術分析結合基本面判斷:
* 除了以上方法,還需結合公司的基本面信息,如財務狀況、行業地位等進行分析。這些信息有助於判斷主力資金建倉的動機和成本。技術分析與基本面相結合,可以提高判斷主力成本的准確性。
總之,通過觀察和分析股票的K線圖、量價關系、籌碼分布等,可以大致估算出主力資金的成本區域。但需要注意的是,股市是動態的,主力成本並非一成不變,還需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E. 如何知道股票主力的成本價
股票計算出主力的成本價,也就是指主力的持倉成本,持倉成本是主力的最高機密,但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方法獲得這一機密。
一、從操盤軟體中直接獲取。
一般來說,所有券商提供的實盤操作系統都可以查詢。從F10資訊中,我們可從「股東研究」一欄了解機構的進出情況。
首先,從「股東戶數」及「人均持籌」數據的變化可以從整體上判斷機構動向以及個股籌碼的變動趨勢。一般地,股東人數越少,表明籌碼越集中;股東人數越多,則表明籌碼趨於分散,盤中缺乏主力關照。
其次,預測機構介入成本。由於公布報表的時間和股東人數的統計時間有一段時間差,所以我們要預測機構介入的成本,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如果目前的股價比三季度的平均成本還低,說明主力也被套;如果漲幅不大且成交量平平,說明主力短期並沒有出局;如果漲幅較大了,再看近期的量能變化情況再作研判。比如說,新北洋(002376,股吧)(002376,,資訊,)季報顯示,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全部為基金公司,占流通股35.73%。除一家基金公司持股數未變之外,新進三家,其餘六家全部加倉,其中中銀基金旗下的一隻基金以所持257.9萬股位列第一位。如圖所示,第三季度期間,主力建倉的加權均價為39.38元,區間換手率為243%,而三季度報公布的時間是2010年10月22日,以22日的開盤價41.8元來計算,也僅僅上漲6.14%,漲幅不大,且期間成交量不溫不火,說明機構短期並沒有出局。若再結合二季度進駐的機構來估算成本,在目前的價位上,部分機構也可能被套。因此,根據推算結果,我們可以在當前價位或逢低大膽介入,因為主力的建倉成本就在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股東人數的增加與減少並非決定股價漲跌的唯一因素。在用該指標選擇個股時,應注意該指標的局限性。比如主力機構有可能期末採用突擊重倉或分倉的方法來達到迷惑中小投資者的目的等。特別是那些典型的庄股,即使股東人數再減少我們也應該巋然不動。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與公司基本面的變化結合起來判斷。
二、根據均線來推斷。
一般而言,中短線主力建倉時間大約需要4-12周,平均約8-10周。從周K線圖上,我們可以估算8-10周均價線是主力的成本區域(雖有一定誤差,但不會偏差10%,所以謹慎起見,我們取10周線作為主力建倉成本)。作為主力,其操盤的個股升幅至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甚至更多。一般地,一隻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50%,則主力的正常利潤是100%-120%左右。這是因為,主力要想在市場中獲利,也必須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是固定不變的,也是主力在「坐莊」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這就是建倉成本。亦即主力的建倉成本大約需要付出20%-40%的利潤空間。主力的建倉成本算出來以後,再在這個價位上乘以150%,即為主力將來拉升的最低目標位。舉例說明:精功科技(002006,股吧)(002006,行情,,),如圖所示,從周K線圖可以看出,自7月初開始底部明顯放量,有主力資金介入跡象。兩個月的時間換手率達300%之多,漲幅達41.71%,加權均價為13.42元(10周線的平均成本也在13.4元左右),可以說,兩個月的震盪盤整,為主力的吸貨建倉期。這期間,主力的建倉成本大約消耗了20%-40%的利潤。而行情啟動之後,從啟動價14.2元開始一路上揚,利潤高達100%之多,而建倉期的最低價11.41元至最高價29.67元,振幅高達160%。
測算出主力的成本之後,也就摸清了主力的底細,看清了主力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懼怕主力的「洗盤」、「挖坑」等操盤伎倆。只要目前價位沒有大幅上漲,不管道路多麼曲折,股價遲早都會到達測算的價位,因為主力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虧損離場。而主力資金量大,進出兩難,有時系統性風險來臨時,想出也出不去,這是主力永遠的心病。
總之,投資者如果能計算出主力的建倉成本,就能測算出當前主力有無獲利空間或獲利大小,從而以此來決定自己的投資策略。若目前股價低於主力成本,投資者可大膽重倉介入;若目前股價只能讓主力微薄獲利,投資者可積極逢低參與;若股價已使主力獲利豐厚,則投資者應及時出局,或以觀望為主。但也要注意一點,雖然能測出主力的成本價,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確,還要多觀察主力的資金動向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