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巴菲特投資股票的全過程

巴菲特投資股票的全過程

發布時間:2025-02-14 21:26:40

⑴ 巴菲特最成功的一次投資經歷是什麼

巴菲特的投資始於12年前。沃倫-巴菲特的子公司中美公司以每股8港幣的價格購買了2.25億股比亞迪的港股。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雖然比亞迪的股價沒有上漲多少,但巴菲特從未出售。價值投資是巴菲特賴以生存的基礎,盡可能長時間地持有一隻股票是他的口頭禪。

不得不說,巴菲特在投資策略上的轉變,幸運地搭上了蘋果的股價高點。沃倫-巴菲特再次證明了他的投資智慧,即使是在2018年科技股暴跌的時候。甚至伯克希爾公司的分析師詹姆斯-沙納漢說,巴菲特稱蘋果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 "第三大業務",僅次於保險和鐵路部門。巴菲特此前曾將iPhone描述為一種 "有粘性 "的產品,將人們留在公司的生態系統內。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⑵ 解讀《巴菲特之道》:巴菲特的股神進階之路和投資方法

在投資人心中,巴菲特是神一樣的存在,和他吃一頓飯要花300多萬美元,而飯本身只值100美元。

為什麼巴菲特投資這么厲害呢?他有什麼秘訣嗎?

為了解開巴菲特投資之謎,國內外出版了數百本書籍。其中,這本《巴菲特之道》被公認為總結巴菲特投資思想最好的書。

本書認為,普通人使用巴菲特的方法,或許不一定能成為億萬富翁,但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投資水平,成為更好的投資者。

先講第一個重點,股神之路。

巴菲特是怎麼成為股神的?巴菲特之所以能成為巴菲特,主要因為3個人:格雷厄姆、費雪、芒格。

巴菲特11歲就開始買股票,他看了很多關於股票的書,也畫過股票K線圖,但幾年下來,水平跟普通小股民還是差不多,依然賺不到錢,直到他遇見了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老師,也是證券分析行業的開山祖師。他寫了兩本書,《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巴菲特看完這兩本書深受啟發,於是巴菲特就申請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投身格雷厄姆門下系統學習投資理論。

格雷厄姆主要教會了巴菲特什麼呢?主要有三點:一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二是安全邊際,就是打折買股票;三是正確看待股價波動。

第一點,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年輕時的巴菲特跟大部分股民一樣,認為股票不過就是一張有價格的交易紙片。這種認知讓巴菲特追漲殺跌,不但搞得自己身心疲憊還被股市割了韭菜。遇到格雷厄姆之後,他開始認識到,股票的背後是實實在在的公司。不論是買入100%的股票,還是只買入1股,代表的都是公司相應的份額。每股都對應著公司相應的凈資產、利潤和分紅的權利等。於是巴菲特從買股票只看價格進化到了買股票主要看公司的財務情況。

第二點,安全邊際,打折買股票。格雷厄姆買股票的時候會先計算出股票的內在價值,主要是每股凈資產,然後打個7折去買。比如通過計算發現一家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是10元,當價格低於7元的時候,格雷厄姆就會買入。這樣做的好處是就算看錯了,也不容易虧損,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第三點,正確看待股價的波動。格雷厄姆創造了一個寓言人物,叫市場先生。市場先生每天都會來到投資者門口,給股票報個價格。可他情緒很不穩定,有時樂觀,有時悲觀,所以報價時高時低。可股票代表的企業,真實價值並不會大起大落。投資者要做的就是始終保持理性,無視或者利用市場先生的報價。當市場先生的報價大幅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時,買入;當市場先生的報價高於內在價值時,賣出。不符合這兩個條件時,無視價格波動。

靠著這三點,巴菲特早期的投資生涯非常順利,他的私募基金發展得非常快。30出頭巴菲特就成了千萬富翁。從購買力來看,巴菲特30多歲時的身價就有現在的10多億人民幣了。

但是隨著資金的增長,巴菲特發現了格雷厄姆方法帶來的問題。通過格雷厄姆方法打折買到的公司基本都是爛公司,這些爛公司常常搞的巴菲特焦頭爛額。巴菲特雖然投資爛公司賺到了很多錢,但是賺得很累,甚至還差點壞了自己的名聲。

費雪跟格雷厄姆的投資風格完全不一樣,格雷厄姆喜歡好價格,費雪喜歡好公司。格雷厄姆願意用好價格買爛公司,而費費願意用合適的價格買好公司。

打個比方,格雷厄姆是用五毛錢去買現在值一塊錢的東西,而費雪則是花一塊錢去買幾年後值十塊錢的東西。

費雪的好公司有兩個要點:一是好生意,二是好的管理層。

費雪特別看重一個企業的競爭壁壘,後來巴菲特把這個競爭壁壘發展成了「護城河」。

巴菲特很早就接觸並認同了費雪的理論,但在投資風格上完全是格雷厄姆風,因為格雷厄姆的方法在早期讓巴菲特賺了很多錢。每個人都有成功的路徑依賴問題,巴菲特也不例外,真正讓巴菲特在投資行為上做出改變的人是芒格。

芒格認為:為一家偉大的公司支付合理的價格,勝過為一家平庸的公司支付便宜的價格。

在芒格的推動下,巴菲特走出了格雷厄姆理論框架的束縛。1971年,芒格說服巴菲特買入了喜詩糖果,出價是凈資產的2.5倍。要是以前,高於凈資產1倍的價格,巴菲特打死都不會買,這是巴菲特投資生涯中第一次為品質買單。喜詩糖果後來成為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資案例之一,他至今還持有這家公司。

下面講第二個重點:投資方法。

巴菲特是怎麼選股票的呢?巴菲特雖然綽號「股神」,但其實他並不會炒股,而是投資公司。他進行投資決策時,分析的是企業,而不去分析市場、宏觀經濟和股票。

巴菲特挑選「好公司」有3大標准:一是好生意,二是好高管,三是好價格。

好生意,也就是商業模式要好。

好生意有三個特點:一是生意模式簡單,一看就懂;二是經營 歷史 持續穩定;三是長期前景清晰可見。好生意需要有寬廣的「護城河」。

比如說可口可樂,過去一百年它在賣可樂,未來一百年大概率還是在賣可樂。只要未來全世界的人依然還喝可樂,可口可樂的利潤率依然會比較高。這樣的生意就是好生意。

好高管,也就是核心管理人員要好。

巴菲特曾說過,他喜歡買那種傻子都能經營的生意,但他從來沒有買過傻子經營的生意。傻子都能經營的生意說明商業模式好,但是如果由好的管理人員來經營,就可能創造奇跡。

那怎麼才算是好高管呢?巴菲特認為,最好的高管應站在公司主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動,最大化股東的利益。巴菲特認為好高管有3個特點:理性、坦誠、獨立思考。

理性就是能高效配置資源,坦誠就是不僅能報喜也能報憂、承認錯誤和失敗,獨立思考就是能不從眾、不跟風。

那如何判斷高管到底做得好不好呢?

巴菲特提供了一些小竅門:你可以翻翻這家公司過去幾年的年報,尤其是仔細閱讀管理層所說的未來策略,對照現實看看有沒有說到做到。除此之外,就是去查看財務數據。

財務數據是評判「好公司」的關鍵要素,從財務上看,對股東的回報好不好?

看財務數據,主要看什麼呢?先看公司賺不賺錢。

再看公司賺了錢是不是回報給投資者了。

公司管理層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賺了錢怎麼分。不管是給員工加工資,還是用於研發或是投資,你沒有發給股東的那部分利潤,留在公司是要增值的,否則就是對投資者不負責任。

選出了符合好生意、好高管的公司,還要看看是不是好價格?好價格,也就是股價是不是大幅低於內在價值。

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的時候,市值約150億美元,而它的真實價值在200億到480億之間,以最保守的估計,巴菲特買可口可樂的股票,也只是用了七折的價格。後來可口可樂10年漲了10倍,成了巴菲特投資案例中的經典。

選出來了好公司以後,巴菲特如何買賣呢?

在具體買賣股票的時候,巴菲特堅守兩個基本原則:能力圈原則和集中投資原則。

能力圈原則是指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做投資。能力圈以外的公司,再好也不買。

其實巴菲特也買過能力圈以外的公司,比如他在2018年割肉清倉了IBM這只股票,並且在多個場合親口認錯。這恰恰反證,即使是股神走出能力圈,也會失敗。

集中投資原則指抓住好機會下重注。好公司不多,好公司的好價格更少。輕易不要買股票,但是一旦有絕佳機會出現就要盡量多買。借用巴菲特的比喻就是,本來該用大盆接錢,就別去用一個小勺子。

在2018年,巴菲特控制的資金多達近2000億美元,而其中三分之二,都集中在五隻股票上。

到這里,這本書的精華我們就分享完了。我們再來總結一下。

第一點是巴菲特的股神之路。巴菲特主要受到三個人的影響,分別是:格雷厄姆、費雪、芒格。他從格雷厄姆那裡學到了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思想,從費雪那裡學到了投資好公司的重要性,並在芒格的推動下開始買進好公司;第二點是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巴菲特選擇好公司的3個標准:好生意,好高管,好價格。買賣股票的兩個原則:能力圈原則和集中投資原則。

⑶ 巴菲特怎麼買股票,不怕泄密嗎

第一,發現一家能賺錢的公司,買它的股票買到控股;第二,每年除了保證公司正常運營所需的錢,剩下的利潤我全拿走。拿走干什麼?重復第一步。
巴菲特的主要炒股理念可以總結為四個原則。
一、買『便宜』的股票,這里所說的便宜不是價格低的意思,而是股價低於股票的實際價值的意思。簡單說就是,一公斤黃金如果10000元賣給你,那肯定是太便宜了,而一塊磚頭10元賣給你也太貴了。所以兩塊錢的股票不一定便宜,兩百元的股票也不一定貴,股價主要是由他們本身的內在價值決定。巴菲特經常說的找到好的公司,有護城河的公司,找到雪要厚,賽道要長的地方滾雪球,這些都可以歸結為找到『便宜』的股票。而只要買的股票足夠『便宜』,那這個投資就不會賠錢,股價最後一定會向他的合理估值靠攏。
二、保持沉著冷靜的投資心態,在股票這個行業,投資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我前面的文章也寫過,在投資界,一致認為投資盈利有70%的原因是靠正確的心態,30%靠專業知識。我們耳熟能詳的『貪婪和恐懼』,喜漲怕跌,跌了不知道怎麼辦,漲了一點就想不住要賣掉,這些都是心態的問題。買股票應該時刻保持冷靜的心態,有獨立思考的精神,而不是四處探聽小道消息,人雲亦雲。自己研究好的股票去問別人,臨時改變計劃聽別人買什麼股票的建議。買股票後盼著漲又怕跌,幾天不漲就著急地忍不住想要賣掉換別的股票。這樣的錯誤很多人都犯過,甚至以後還會繼續,這就是沒有一個正確的投資心態。
三、只買自己懂的股票,巴菲特買股票只買自己看得懂的股票,看不懂的股票堅決不去碰。比如他最喜歡的可口可樂,蘋果手機,都是經營模式簡單,小孩子都很容易看懂的股票。而科技類股票巴菲特則敬而遠之,他毫不諱言自己即使研究很長時間也很難看懂科技股,所以喜歡買那些只要研究十幾分鍾就可以明白的股票。
四、投資越簡單越好,巴菲特投資股票就是從簡單容易的角度出發,或者可以說他只做最容易的事,只買最容易賺錢的股票。

⑷ 「股神」巴菲特是如何從白手起家,到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的

沃倫·巴菲特說起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而且沃倫·巴菲特在股市當中也被封為神一樣的人物。就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今日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股神”巴菲特是如何從白手起家,到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的?

股神之路:

他是一個父親的職業,本身就是一名政治家,他的父親也當過股票經紀人,所以在他父親的辦公室中,他第1次接觸到了股票。因為股票的盈利,巴菲特自然也就喜歡上了,還希望可以將股票作為自己的收藏品。可是他自己八成都沒有想到就是因為這樣的想法讓他這輩子和股票結下了緣。

巴菲特用自己掙來的錢和姐姐一起購買了第一隻股票,完成了對於股票的初體驗後,巴菲特開始一步步加深對股票的理解。但是讓巴菲特成為股神的關鍵所在就是他選擇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在那裡,他開始了“追星”生涯。

閱讀全文

與巴菲特投資股票的全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怎麼算銀行資產 瀏覽:810
股票屬於資產嘛 瀏覽:491
可以買農業銀行的股票嗎 瀏覽:289
10萬資金買股票最好買幾只5 瀏覽:525
可以隨時變現的股票投資可以視為現金等價物 瀏覽:659
有多少資本可以控制一隻股票 瀏覽:784
中國股市分紅最好的股票 瀏覽:182
st龐大股票最新消息2021年 瀏覽:861
股票投資規劃數據 瀏覽:949
智能醫生股票 瀏覽:15
未來股票軟體 瀏覽:396
最近股票有賺錢效應嗎 瀏覽:466
創業板市市場股票退市規則 瀏覽:349
漲停的股票為什麼沒有龍虎榜 瀏覽:67
每股凈資產股票估值 瀏覽:922
當天一隻股票可以反復買賣嗎 瀏覽:358
主力操盤一直股票實例 瀏覽:985
主力加倉散戶減倉股票不漲 瀏覽:892
東北證券的股票分析軟體手機版 瀏覽:994
股票拉漲停量比內盤外盤關系 瀏覽:804